简称:仙桃市杨林尾镇卫生院
展开更多
展开更多
作者 | 于晓云
文章首发于 | 中医美容产后调养于大夫微博
产后6个月内,是妈妈整个身体的再造阶段,母体的荷尔蒙会迅速恢复,同时新陈代谢的速率也会恢复正常甚至加快,所以产后6个月可说是减重的黄金时期。
产后减肥是一个“任重道远”的事情,而且产后减肥要把握好黄金时期,错过了就很难再瘦下去了,但是生活中关于产后减肥的说法也有多种,下面的四个说法就是天大谎言,小编来告诉你真相吧。
孕前:确认孕前体重是否超过正常体重范围。如果是,最好孕前就减肥。
孕期:孕期体重/孕前体重,数值大于1.3,说明你孕期超重。这可能给你产后的减肥带来困难。应尽量控制在1.2~1.3之间。
产后:产后6周~6个月体重/孕前体重,数值低于1.1,属于正常增重,比较容易减掉。超过1.1以上,属于产后肥胖,需要努力减肥。如果产后6个月体质指数(BMI=体重〈千克〉/身高2〈米〉仍大于23,体重又比怀孕前增加5千克以上,就需要密切注意了!
1、谎言:哺乳期绝对禁止减肥
真相:你最好在6个月内瘦下来
产后6个月内,是妈妈整个身体的“再造“阶段,母体的荷尔蒙会迅速恢复,同时新陈代谢的速率也会恢复正常甚至加快,所以产后6个月可说是“减重的黄金时期”,减肥事半功倍。而且,有数据显示,产后6个月体重没有控制好的妈妈以后将会更胖!
2、谎言:吃得越多母乳越好越充足
真相:母乳质和量取决于膳食营养均衡
少吃一点儿,母乳就不够?为了不亏着宝宝,妈妈只能使劲儿吃?实际上,哺乳妈妈保持每天1800卡和71克的蛋白质摄入量即可,母乳质和量的关键在于母体摄入营养的多样化和均衡搭配,一味“多吃”是不科学的。要避免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尽量少吃甜食、油炸食品,少吃动物油、肥肉。
3、谎言:紧身衣让你瘦下来
真相:瘦身衣让你消除体内空洞
孕期腹壁过度拉伸而难以恢复原有的弹性,骨盆因怀孕及分娩时被极度撑开难以恢复原有尺寸,导致你的身体里出现了“空洞”,不再像孕前那么紧密。
而瘦身衣可以帮你及时消除这些“空洞”造成的视觉肥胖。穿着瘦身衣还可以让你的胃容量受限,避免饮食过量。但无论如何,如果你想仅靠瘦身衣减掉脂肪的话是不可能成功的。
4、谎言:大量运动是最好的办法
真相:不适当的运动有害无益
哺乳期妇女在大量运动的过程中,身体内会产生乳酸使乳汁变味,大量的跑跳运动会使沉重的乳房松弛下垂,甚至伤害乳房结构,过早运动也只能让尚未复原的身体受到伤害。
正确的方法是:产后3个月内只做轻柔舒缓的运动如瑜伽、康复操等,3个月后适当增加运动量。哺乳妈妈在哺乳后再进行体育锻炼,或者在运动4小时后再给宝宝哺乳。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厕所,一个“解放真我”的场所,当代忙碌生活中的一片绿洲。
人跟人的区别在于:有人5分钟内解决战斗;有人蹲了半小时,大肠上下求索,水流涓涓而过。
如厕是个技术活,既不能过于用力,也不能时间太长。一个花5分钟排便和30分钟排便的人,身体差在哪儿?
《生命时报》采访专家,揭示科学的排便时间。
受访专家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 徐志洁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杨红霞
花5分钟排便的人什么样?
花30分钟排便的人什么样?
容易形成痔疮
排便时间延长,腹压增加,静脉回流受阻,肛门局部充血水肿,容易引起静脉曲张,轻则引起便秘,重则形成痔核,引发痔疮长久不愈。
伤害腰椎颈椎
如厕时身体会不自觉前倾,颈椎受到压力大,导致颈椎前屈度发生变化。
尤其是蹲便,还会因腰椎缺乏足够支撑,导致原有弧度被改变,让椎间盘所受重力不断增大,时间久了可能会诱发腰椎间盘突出。
形成下肢静脉血栓
人体下肢静脉的血液回流,需要肌肉的收缩来辅助。
当蹲厕所超过15分钟以上,肌肉长时间不动,收缩会相应变慢,导致静脉的血液流速减缓,容易出现腿部肿胀、发麻。
如果经常保持这种坏习惯,可能会形成下肢静脉血栓。
突然站立易发生危险
长时间排便,容易使血液向下流,突然站起来,导致脑部供血不足,这就是为什么久蹲后突然起立会出现头晕脑涨的原因。
根据临床观察,多数中国人都习惯在清晨排便。
因为人在早上起床后会产生起立反射,且早餐后胃结肠反射最强,会刺激结肠蠕动,形成排便反射。
每次蹲厕时间应控制在10分钟,如果超过10分钟还没排出来,就别太强求。揉腹,有利于调节肠道蠕动、缓解便秘。
老年人若很难在10分钟内解决,可站起再坐下,把时间间隔开,绝不能一次蹲坐半小时。
有便秘的人不宜超过10分钟,已经有痔疮的病人,应缩短排便时间,建议不超过3分钟。
从生理学角度来说,当直肠肌与直肠形成的肛肠角度越大、直肠越直时,排便越顺畅。
正确的排便方法有助于缩短时间,预防痔疮。
蹲姿:促进排便
坐着时,肛肠角约为80~90度,蹲着时,肛肠角可达到100~110度。此外,下蹲时腹部压力大,可促进排便。
坐姿:适合老人小孩、慢病患者
坐姿排便适合体力相对较弱的老人和小孩,这是因为蹲着时腿部和膝盖受力较大,容易发生滑倒、骨折等意外。
对于有心脑血管病的人来说,也最好是坐便如厕。
如果感到排便困难,脚下最好踩一个小板凳,上身微微前倾,这个姿势可以增加腹压,有助于顺利排便。
便秘如同堵车,让人痛苦又焦躁。如何控制好排便时间,又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下面6个好习惯至关重要。
01 多运动,避免久坐
避免保持同样的姿势太久。特别是从事久坐、久站、活动少工作的人,更应积极运动,如广播体操、太极拳、球类活动等。
每天做1~2次做提肛运动(收腹,慢慢吸气,同时向上收提肛门),每次3~5分钟,增加血液循环,促进胃肠道蠕动,减少盆腔充血,改善痔静脉回流。
02 每天定时排便
固定时间排便,有助于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即使没有排出来,也要定时蹲厕所。
建议起床后就上厕所,或早餐后20分钟再排便。平时有便意也别憋着,避免条件反射消失带来的便秘。
03 排便别太用力
对心脏病患者来说,用力排便是诱发心梗非常危险的因素。
当人在屏气用力排便时,使心脏回心血量增加、血压升高、心肌耗氧量加大,从而导致心肌缺血、心绞痛发作或严重心律失常,甚至引发猝死。
04 如厕时不玩手机
上厕所时要专心,不要看书玩手机,一心二用会分散注意力,降低对肛门肌肉的精密控制,久而久之可能诱发便秘。
05 多吃含纤维素多的蔬菜
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芹菜、白菜、菠菜等含纤维素多的蔬菜,以及蜂蜜、黑芝麻、核桃仁等食物,增加大便容积,促进肠蠕动。
06 避免长期精神紧张
生活节奏快、常熬夜加班、精神压力大……长期处于这种疲劳状态,使得交感神经兴奋,抑制了胃肠道蠕动,造成肠道传输缓慢,久而久之会导致便秘。
工作、娱乐应张弛有度,一坐几个小时,甚至通宵达旦极不可取。
我国的梅毒患者不仅仅限于年轻人,老年人在这方面也应该提高保护意识,因为我的门诊也接诊过一些老年患者,在此希望通过相关科普也能让老年人在性安全意识上有所提高,注意保护好自己。
提醒大家,梅毒没有预防性疫苗,因此最好的预防方法就是注意性卫生,洁身自好,避免不洁性行为和高危性行为。如伴侣身体出现可疑症状,双方都应及时去正规医院的性病皮肤科就诊检查。除此之外:梅毒、艾滋病等并不仅仅通过性传播,纹身、打耳洞、美牙等有创美容,如果器具消毒不到位,也都可能传播病毒!
纹身是通过针刺皮肤,将对人体无害、不被吸收的金属氧化色素注入真皮层内,使皮肤着色。
在纹身的过程中,针尖与被纹者的血液不断接触,又在装有纹身药水的容器里反复蘸染,若纹针消毒不彻底,或药水容器不经更换消毒,当第二人被针刺时,就很可能引起交叉感染。
纹身容易传染上乙肝、艾滋病、细菌性红眼病和沙眼、梅毒、结核病等。
虽然纹身的人并非都会被传染,但也不能存有侥幸之心。对于这些刀割针刺的美容术,一定要找医疗设备健全、卫生条件好的医院,免得因器械消毒不彻底而被传染上疾病。
现在,很多爱美的人开始到一些牙科诊所进行牙齿美容。但是,美牙也容易造成交叉感染,传染上肝炎、艾滋病等也有相当大的几率。
医生说,80%至 90%的牙病患者在洗牙或者补牙时都伴有牙龈出血,如果洗牙或补牙的机头消毒不全面,那么,确实有可能通过机头上残存的血液传播疾病。
所以,美牙一定要到正规的医疗单位。医院给患者进行洗牙、补牙时使用的机头,必须是消毒之后没有打开封装的机头,这样才能保证足够的卫生和安全。
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型肝炎”“丙肝”,是由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体所导致的一种以肝脏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全身性疾病。人群对丙型肝炎病毒是普遍易感的。丙型肝炎的潜伏期平均 40 天左右,主要通过输血及血制品、性接触等肠道外途径传播。
告别繁琐烹调,水煮肉片简单三步到胃,轻松吃到店里味道,一备,二炒,三到胃。
首先我们买来新鲜黄豆芽,春天是维生素B2缺乏症的多发季节,春天多吃些黄豆芽可以有效地防治维生素B2缺乏症金针,平菇,上海青等洗干净备用。
心理师是指从事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或者心理健康教育促进等的心理服务职业。包括心理咨询师、心理医生、心理治疗师等心理服务专业人士。
作为一名在医院执业的心理师,见证了很多充满喜怒哀乐的人间故事,可出于医学伦理的考量,不便拿出来做案例分析,但是,很多类似的故事不断上演,看到来访者及他的家庭在冲突中煎熬,在困境中挣扎,我还是决定以心理小故事的形式与大家共享,旨在促进公众对心理健康工作的理解支持,交流心理干预经验。
在此过程中同时遵循心理咨询为来访者保密的原则,故事中人物、场景、语言等均经过文学加工。
特别说明:案例也会来源于我们团队的其他成员,案例中的来访者不是某一个人的问题,而是代表了一个群体,请勿对号入座。希望能借此能读者朋友带来思索及些许改变。
案例前情
四月中旬的一天,一个约 12,3 岁,面目清秀,身材瘦弱高挑,表情黯淡的女孩,由一对中年夫妇陪同,站在诊室门口,等待着我的到来。
在我们这样一个县城,他们的来访是托了好几个熟人,特约了时间,特邀我这个女治疗师初诊接待的,因为女孩母亲认为,女性之间会比较好沟通些,这个就诊前的细节值得玩味,我暗想,如果对家庭开展工作时值得拿出来讨论。
进门那一刻,女孩低头不语,妈妈急于诉说,父亲表情凝重,我邀请一家三口先就坐,然后眼神停留在女孩身上,先行开口,“是这样的,一家人可以都待在屋里,也可以你跟我先单独谈,请他们出去等一会?”
我给了孩子选择的机会,此刻隐约孩子的眼神亮了一下,妈妈插嘴了,“她愿意我们在的,”我做了个手势阻止了妈妈。
“我们听下孩子的”,孩子转头看了下爸爸,然后似乎下了决心,“我想先单独说” ,我打开诊室的门,跟父母亲说,“咨询时最好也是先跟孩子单独谈,过一会会让你们补充的。”
此刻孩子单独留在诊室内,我示意她从一旁的候诊椅挪到我的对面来坐,她没有先开口,于是我温和的看着她“很愿意有机会听你说说你的事情,我是***,是一名心理治疗师,也希望能帮到你……”
孩子头抬起来了一些,表情有了变化,有愁苦、似乎也有不甘,接下来伸出了她的左手腕,撸起衬衫袖子,触目惊心,细弱的手臂上一道道深深浅浅的割痕,“阿姨,我也不知怎么了,总是控制不住自己。”
我心里暗叹一口气,门诊这样自残的孩子越来越多了,意识到自己有点走神,我立刻收敛了心神,全身心的投入到此刻,专注倾听这个语音低沉,语速缓慢的孩子的故事,开始了一场心灵陪伴之旅。
患者情况
姑且称这位 13 岁的女孩为小玲吧!在小玲断断续续甚至时不时被呜咽声阻断的叙述中,一个刚上初一的青春期女孩的心路历程一一展现。
小玲的父母均为知识分子,在她们工作繁忙时长时间把她托爷爷奶奶养育,周末时的她是非常渴望爸爸妈妈抽空来接她回自己家的。
上学后,小玲终于回到了父母身边,妈妈是个急脾气,但小玲愿意腻着妈妈,爸爸比较严肃,对自己各方面要求很高,小玲尽量表现得很乖,有时候还学着看爸妈的脸色,能不与爸爸妈妈分开,她很高兴,更何况,每天上学,有小伙伴一起玩耍,自己又喜欢学习,考试成绩也能让家人满意,似乎体验到了全家独宠的感受。
三年多前,她听到爸爸妈妈商量着要二宝,那时的她懵懵懂懂,觉得自己像周围同学一样多个弟弟妹妹也不错,可妹妹出生后,情况变了。

妈妈越发急躁,大量的时间花在照顾小妹的身上,有时还忍不住把抚养幼女的辛劳向小玲爷俩宣泄出来,“一个大的不知怎么带大的,这小的这又么淘气”,时不时也会吼上她几句,甚至在她想逗逗妹妹时,也会被斥责,“做你的作业去,管好你自己”,小玲感觉,妈妈已经不喜欢自己了!
妹妹渐渐长大,越来越可爱机灵,占用了父母大量的精力时间,她们常不自觉的拿两个孩子作比较,譬如“你看,妹妹比你早说话啊,妹妹的眼睛长得更像妈妈,妹妹没有你小时爱哭……”小玲听到这些时,说不出的难受,渐渐的会去表现的跟平常不一样,去跟小自己很多的妹妹争东西,会为妹妹动了自己的学习用具,上了自己的床而发火憋气,而往往得到这样的回应:“你是大的,就该让着小的……”。
小玲跟父母的交流越来越少,而父母忙于工作,家务,二宝的照料,对孩子的沉默似乎没怎么觉察到,问的最多的就是她的学习成绩,所幸,整个小学阶段小玲的成绩还算稳定。
转眼,小玲升初中了,换了一所学校,大部分同学都没法在一起了,本来在家沉闷,见了小伙伴还可以说说笑笑的小玲,感觉很难适应新的同学,新的老师,越发的沉默寡言,没有笑容,常无来由的会感到心烦,对父母亲的管理约束常出言顶撞,反感父母只会唠唠叨叨,关注成绩,心里眼里都是小妹,学校里的同学们也觉得她很难接近,背后送她“苦瓜”的外号。
小玲感受到了同龄小伙伴的疏远与冷落,学习兴趣也降低了,学习比较吃力,成绩排名下降,父母这时关注她了,请家教,延长学习时间,多次批评,但小玲却更难学进去,情绪的不稳定愈加显著。一旦遭遇学习上的难题,同学间的冲突,父母的指责,或是父母不经意的举动让她对小妹起了嫉妒之心,就会心情特别差。
一次偶然在心情不好时把自己胳膊抠出了一道血印,但是当时没有感觉到一丝的疼痛,却产生了一种快感,似乎这样很舒服。之后一有心不顺的时候,她就会躲起来,用小刀割伤自己的手腕,只要划出了血痕,心情似乎就得到了缓解,看着一道血迹出来了,似乎体验到自己的内心在流泪,在呐喊:“为什么他们都这样对我?”

疫情前,小玲就厌学且多次缺课,而疫情期间,整天跟父母妹妹同居一室,姐妹冲突,亲子冲突愈发增多,网课也上不下去,小玲更加烦躁,她的割腕次数明显增多了。
一次终于在卫生间被家人发现了,父母联想到近来家庭事故频发,孩子跳楼,跳河的新闻屡见报道,几近崩溃,着急的到处托人,要给孩子看看心理。
我听到这里时,心里一惊,进行危险度评估的职业警觉性立时浮现,“小玲,你以前最难受的时候除了割腕,还想过要做别的吗?”
小玲很聪明,这样回答我,“三桥上跳下去那么多,我每次听了心里都挺触动的,也不知里面有没有跟我一样的苦孩子?可我暂时还没想这么做,要不,我妈哭着让我来咨询,我也不会来了!”
这时,我松了一口气,还好,还算来得及。家庭知道及时求助了,孩子在我的耐心引导,倾心陪伴下也还愿意跟我袒露心扉,这都是开展下一步治疗的良好契机。
父母也需要教育和成长
下面的多次治疗过程也就不一一呈现了,包括跟父母的会谈,家庭治疗的开展,讨论姐妹两如何积极互动,父母间相互提醒养育孩子时不比较,不忽视,不强迫,在姐妹冲突时避免下意识担当裁判的角色,引导孩子面对自己的不良情绪并学习正面表达,启发孩子发现自己的有利资源,学习情绪控制办法,正念减压方法的练习,最最重要的是,全部家庭成员从头补课,共同补上心理健康教育这一课。
很多儿童青少年患者由于原生家庭、养育方式、成长环境等生物、心理、社会等因素影响,多因共果,患了“儿童青少年情绪障碍”,譬如小玲。
她在同胞竞争方面,家庭教养方面,亲子冲突方面,同学关系方面,学业成就方面等遭遇了种种不利因素,这些致病原因交织起来,导致了孩子出现了目前的焦虑抑郁的情绪状态及自残的行为。
她的内心冲突及自残行为源于自己心理上所感受到的缺少关爱,得不到尊重,被忽视,这些对一个孩子心灵的重创往往不是家庭条件优越,物质条件丰富等所能弥补得了的。

但是,还有一种最新的观点,孩子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青春期特有的抑郁和焦虑并不会持续很久,如果父母能够稳稳地托住他们,而不是比他们更焦躁的话,就能陪他们顺利地渡过。
在所有和青春期有关的金科玉律里,情绪稳定才是热衷于教育的父母最需要修炼的。意思就是,不管孩子怎么折腾,你都要想法保证自己是稳定的,并且注重沟通技巧,减少说教和批评,点到即止,记得要关注行为背后的感受,而不是只看到行为的结果。
父母们最常发生的情形是,在孩子厌学或是成绩下降时才开始焦虑,急着要去做些什么,而那时刻偏偏忘记了先去承载他们的感受。所以,对小玲的父母,我还是有一些要单独传授的“法宝”的。父母亲以科学而稳定的态度参与到儿童青少年的心理治疗中来,某些时候比我们用上缓解情绪的药物还要疗效显著。
各位亲友师长们也更要相信,一个孩子的成长,并不依赖于 ta 所经历的挫折,而是依赖于那些帮助 ta 应对挫折的资源。综合运用药物及心理干预,增加儿童青少年康复的资源,提高应对能力,将能够更好地帮助困境中的孩子恢复健康心理,回归美丽人生。 ??????咨询师有话说
割痕女孩的故事说到现在,只是一个开端,但有了这样一个找寻专业帮助的开始,我想结局不会太差;只要处于困境中的您能来,只要您能勇敢克服求诊的病耻感,我们就有可能帮助到您。
只是这个过程可能需要毅力坚持,需要辛苦付出,需要艰难改变,“病”了的孩子和需要学习成为“父母”的大人,你们准备好了吗?
也希望在此借小玲的故事,提示读者朋友们,儿童青少年的成长难免经历挫折,心身健康发展同样重要,早期重视心理问题,及时心理干预,是可以让“厌学”孩子回归校园的,并请牢记,无论何时,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行为问题的预防胜于治疗!
心理小故事,人生大舞台。热爱生活,终身成长!
作者简介
翟长平&姜燕
安徽省荣军医院 科教科
【摘要】 由于存在多种致病因素,大肠腺瘤性息肉经肠镜摘除术后容易复发,特别是多发性腺瘤患者。临床上筛查和预防大肠腺瘤性息肉复发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定期肠镜检查;②主动避免高危因素;③大便隐血试验;④大肠腺瘤风险评分;⑤中医药干预。每一种方法各有优缺点,不同患者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自己的方法进行筛查预防。如发现有大肠腺瘤,建议摘除腺瘤后中药干预1-2个月。
1、定期肠镜检查
一般而言, 一次肠镜检查能确保4-5年大肠的安全。大肠多发腺瘤(含息肉,下同)术后第一年复发率在40%,第五年复发率可达80%以上。医院的等级、医生的职称、年龄、医生手术的状态均有可能增加一次肠镜检查腺瘤的漏诊率。如果同时导致患者大腺瘤增生的影响因素没有排除明显,大肠腺瘤内镜下摘除术后复发的可能性就非常高。大部分人不可能频繁每年做肠镜检查,特别是很多老年人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等老年病。因此定期肠镜检查只适合很少一部分人群,对大部分人群来说,有必要用一些简便的方法进行预防筛查,避免频繁肠镜检查,有比较简单的手段和指标来减少和延长复查间隔时间。
2、主动避免高危因素
中医理论提倡治未病,即未病先防,既病防变。这种治疗防治思维特别适合大肠癌的早期预防干预。因为肠息肉到癌变需要6-10年的演变过程,有足够时间进行检查预防和干预治疗。受各种因素的长期影响,肠息肉演变成上皮内瘤变。而在肠镜摘除腺瘤术后,这些致病因素并没有祛除。在中医认为,这就是脏腑阴阳气血失调的表现。通过中医调理阴阳失衡,纠正气血不足,达到阴平阳秘的最佳状态。大多数肠腺瘤患者,有明显的阴阳失衡,气血紊乱,水火失调,这时候用中医来调理干预,效果应该会很好。对多数患者而言,中医调理只需要1、2个月就基本可以了。中医认为肠腺瘤的基本病理为脾肾虚亏,气血不足,兼夹湿毒瘀。脾肾两虚是决定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复发的最主要因素,贯穿于结直肠腺瘤发展的始终。有作者提出基于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病因病机,选择以健脾扶正为主、燥湿化瘀为辅的中医治疗方案,尤其是对于先天不足、素体虚弱及术后气血亏虚、正虚邪恋者,可以起到明显的疗效,缓解和减少其癌变程度或速度。健脾祛湿、活血解毒中药可通过 Wnt /β - catenin 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或转移,起到抗肿瘤作用。陈氏观察到健脾理肠汤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腺瘤性大肠息肉术后复发率。健脾化瘀汤可降低大肠腺瘤切除术后的复发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 COX-2、Ki67 表达有关。
综合文献报道,中药干预大肠腺瘤摘除术后的复发疗效,可以减少50-70%以上的瘤性息肉复发。这对于单发或多发腺瘤患者来说非常满意了。一般人群可以采取以下思路进行大肠腺瘤的早期筛查和预防。首先选择前面五种方法的1-2种,如提示为大肠腺瘤高风险人群,选择肠镜检查,如发现有大肠腺瘤,内镜下进行摘除术,术后用中药干预1-2个月,预防腺瘤术后复发。有肠道症状者建议适当延长用药时间。
展开更多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