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京东健康>

阜阳市精神病医院

阜阳市精神病医院

简称:阜阳市第三人民医院,阜阳市精神卫生中心,阜阳市脑科医院

公立 三级其他医院
医院介绍

阜阳市第三人民医院(阜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始建于1970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和防治职能于一体的治疗精神、心理及神经性疾病为主的三级专科医院。核定床位1070张,现有职工近600人,高、中级职称18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20余人。年门诊量近20万人次,年收治病人1.4万余人次。医院病房功能齐全,住院环境舒适,康复娱疗丰富、医疗设备先进。医院“精神医学科”为安徽省医疗卫生临床重点专科,“物质依赖科”“临床心理科”是阜阳市临床重点专科。神经内科在癫痫规范治疗、记忆门诊及神经认知障碍筛查等方面优势明显,获批国家级记忆防治中心。医院亚专科完善,形成临床心理科、睡眠医学科、物质依赖科、儿少心理科、老年精神科等多方向优势专科群。医院是阜阳市心理健康促进协会、阜阳市抗癫痫协会会长单位、阜阳市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主委单位。医院成立了阜阳市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精神康复中心、抑郁障碍诊疗中心、市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开通24小时心理危机干预热线。医院提出了“2+6+6”的学科发展布局,加强各学科合作,发挥多学科力量,依托精神医学科、临床心理科建设并完善阜阳市精神卫生中心、阜阳市心理健康中心,打造儿少心理中心、成瘾医学中心、睡眠医学中心、癫痫及神经认知中心、心理健康促进中心、精神康复及就业指导中心等六大学科(中心)。培育老年精神医学、心身医学、抑郁症诊疗中心、物理治疗中心、早期干预病区、精神医学/司法鉴定中心等六个优势学科,同时规范建设中医精神科,发挥中医药在精神心理疾病治疗中的优势。我院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进行合作密切,通过建立专科联盟、成立名医工作站及“长三角精神心理创新团队”,与苏州市广济医院结对合作,在学科建设、科研创新、人才梯队建设等方面深入合作,切实提升医院服务能力,实现优势互补。定期派出学科骨干前往湘雅二医院、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北大六院、苏州广济医院等国内知名医院进修学习,加强了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了医疗服务能力,强化了人文伦理关怀。医院传承建院初心,坚持公益为主,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办医方向。发展优质学科,提升临床和公共卫生服务质量与水平。以“仁爱精诚创新奉献”精神,打造医院专科品牌,提升医院内涵。以人为本,不断开拓创新,强化使命担当。以“创建一流的精神卫生专科医院,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优质心理服务”为愿景,打造独具特色的精神卫生专科医院,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温馨、便捷的服务。神经内科、睡眠医学科、重症综合科、物质依赖科、儿童青少年心理科、心身医学科、老年精神科、精神康复中心、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物理治疗中心等。影像中心、检验中心、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中心、心脑电图室、心测室、脑功能物理治疗室、针灸理疗科。高端1.5T磁共振、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仪、重复经颅磁治疗仪等,治疗各种精神障碍、心理障碍及其重危、疑难疾病,疗效显著,治愈率达省级先进水平。

阜阳市颍州区文兴路2号
0558-2566885
医院科室
推荐医生
孙建中
孙建中

主任医师

好评率:99%

立即咨询
擅长精神科心理科
杨荣春
杨荣春

副主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儿童精神疾病的诊断治疗及心理治疗
牛飞
牛飞

副主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精神科:精神分裂症、情感性障碍、各种神经症。
张新功
张新功

副主任医师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焦虑症、抑郁症、睡眠障碍、精神分裂症、双向障碍、强迫障碍、进食障碍、痴呆、记忆障碍等精神心理疾病。
王宁
王宁

副主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擅长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尤其擅长癫痫,各种痴呆,帕金森病及其他运动障碍疾病,脑血管病等。
吴延海
吴延海

主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精神疾病诊治,特别是焦虑抑郁,睡眠障碍
张金伟
张金伟

主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情感障碍、抑郁焦虑、睡眠障碍、精神分裂症、狂躁症、人格分裂、人际心理治疗。
蒋光明
蒋光明

副主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精神心理科,精神科
胡小飞
胡小飞

副主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失眠症、神经衰弱、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恐怖症、躯体形式障碍、癔症、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神经性呕吐、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人格障碍、性心理障碍
胡伟
胡伟

主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睡眠障碍、神经症、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精神心理疾病的诊治。
孙亮
孙亮

主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强迫障碍,惊恐障碍,心理咨询与治疗
张大鹏
张大鹏

主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焦虑障碍、抑郁发作、强迫障碍、成瘾(酒精、网络成瘾)障碍等精神心理问题的药物治疗及心理治疗。
曹长杰
曹长杰

副主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精神及心理障碍的药物及心理治疗
张振学
张振学

主治医师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精神科常见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焦虑症,各种心理健康问题。
张静静
张静静

主治医师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焦虑抑郁,情感障碍,青少年情绪等方面的诊治。
王涛
王涛

副主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擅长重性精神疾病的诊治,对精神分裂症、双向情感障碍、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癫痫性精神病以及焦虑、抑郁、强迫、应激相关障碍、躯体及进食障碍、睡眠障碍等方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孙丽丽
孙丽丽

主治医师

好评率:96%

立即咨询
擅长焦虑,抑郁,失眠,儿童情绪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的药物及心理治疗
杜明峰
杜明峰

副主任医师

好评率:99%

立即咨询
擅长擅长酒精相关精神障碍、各种重型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可开处方,不做咨询。首诊请到线下医院就诊。
刘宇
刘宇

主治医师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精神科疾病,酒精依赖
朱锋利
朱锋利

主治医师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精神疾病及睡眠相关疾病
患者评价
  • *中利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视频问诊
  • *辉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一帆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一帆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视频问诊
  • *振华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家春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道莹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华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名用户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名用户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展开更多

问诊记录

展开更多

科普文章
  • 我们在面对孩子、面对亲人说话之前,可以先缓一缓,觉察一下自己的心,是在爱的位置,还是分裂的位置?

    话说出口,会让关系更亲近,还是更疏远?

    好的父母与不好的父母,核心区别在于:父母是希望孩子成为他自己,还是成为父母想像中的人。

    如果是前者,哪怕父母不是什么成功人士,做不到时时刻刻回应孩子,也没关系,孩子的一生照样会过得逍遥自在。

    但如果是后者,即使父母学了很多育儿方法,跟孩子说话总是温和有理,孩子依然会反感、抗拒。

    我经常遇到一些学习正面管教的家长,他们学习了很多,但学会的往往是温和而坚定地控制孩子、改造孩子。无论他们说的话多么有道理、多么正确,跟孩子的关系依然紧张。

    让孩子成为他自己,而不是成为父母想像中的人,这是很高深的境界。

    如果一个人能修练到对任何人,包括自己在内,都没有改造欲望,那么他就是所谓的「觉醒」的人。

    《圣经》中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好:不是在爱中,就是在恐惧中。爱带来如其所是,带来对事实的臣服和行动的智慧;而恐惧带来分裂,带来对错评判,带来应该与不应该的较劲。

    图片

    是爱,还是控制?

    我经常提到自己跟妹妹相处的例子:妹妹买了一堆面包放在冰箱里忘了吃,我看到后,忍不住想教育她「面包要及时吃,不要浪费钱」。

    这个时候,我就是想改造她,我的心已经不在爱的位置上,而是处于分裂的位置。

    这个分裂的位置,源自我头脑中妄想出来的恐惧——「如果我不教育她,她今天对食物这么不珍惜,以后就会一直这样,逐渐变成一个浪费成性的人。」

    我小时候也整天被父母这样妄想,活在恐惧的剧情里,制造着无休止的分裂、评判和冲突。

    所以,当我觉察到自己偏离了爱的位置时,就立刻让自己回来。

    只是带着爱,简单地告诉妹妹:「这家面包店的面包都没有添加防腐剂,只能放三天,三天过后就不能再吃了。」

    妹妹「哦」了一声,但从此以后每次都会及时吃掉面包,有时还会提醒我「面包要到期了」。

    可以想像,如果我处在分裂的位置上,去教育妹妹不要浪费粮食,她必然会感受到我语言背后的能量。

    这个能量是评判、不接纳,所以即使她意识上不反抗,心理上也必然会疏远我。

    这就是为什么有人一辈子说话、做事都很正确,但跟亲人的关系却冷淡疏远。

    美剧《福斯特医生》中,爸爸对婚姻失败的福斯特说:「你总是能够『正确』地伤害别人。」

    是否伤害别人,并不在于你说的话对不对、有没有道理,而在于你的心——你的心是处于爱的位置,还是分裂的位置。

    很多家长问我有关孩子打架的事,比如「孩子之间抢玩具,他上去就咬别的小朋友,我该怎么办?」。

    当家长这样问的时候,背后的能量就是分裂的——「孩子咬人是错误的,他应该变成一个懂礼貌、不给我惹麻烦的孩子,所以请教给我正确的改造方法」。

    可问题在于,如果家长的心远离了爱,就看不见真实的孩子了。这个时候,无论家长说什么、做什么都是无意义的。

    我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经验:愈是严肃地教育孩子不应该打架,孩子就愈会打其他小朋友,性子倔的孩子甚至还会自残。

    那么,处于爱的位置上的做法是怎样的呢?

    爱是看见真实的孩子。放下改造孩子的念头,才可能看见真正的他,看见他打架行为背后的情绪感受。

    孩子之间打打闹闹,有时只是一种游戏。打过之后,不需要大人干预,三分钟就和好了。

    有的孩子之所以咬人,背后可能是恐惧,怕自己的玩具被剥夺,怕没有能力自我保护。这样的孩子,或许在婴儿时期就有过太多因被剥夺而产生的无助感和恐惧感。

    当我们看见真实的孩子,就知道该如何用爱去回应。

    对待咬人的孩子,就让他感受到自己是被保护、被爱围绕的,用爱去融化他内心的无助和恐惧。

    当孩子内在温暖的体验愈来愈多,无助感愈来愈少,自然就不会咬人了。

    图片

    孩子是父母内在的镜子

    我家的鹦鹉小时候经常咬人。有一次,它咬了来我家玩的小朋友,因为什么原因我没看到,但我看到咬人之后的鹦鹉充满着恐惧。

    于是我让其他人照顾被咬的孩子,自己把鹦鹉抱到卧室,轻柔地安抚它,告诉它:「没关系的,我会保护你,没事的」。

    我看到了真实的鹦鹉,它很恐惧,于是爱自然地指引我去安抚它,而不是评判、教育、惩罚它。

    这只鹦鹉是人工孵化出来的,很没有安全感,我能做的就是尽量用爱去融化它的恐惧。随着鹦鹉安全感的增加,它咬人的情况越来越少。

    但是在一种情况下,鹦鹉依然会飞过去咬人,那就是当它被欺负的时候。确实有一些不懂事的孩子会主动招惹它,如果孩子被咬了,又确实会给我带来麻烦。

    于是我就对鹦鹉说:「我带你到社区里散步,要是有小朋友招惹你,你不要咬人,好不好?因为这样会让我很难处理。」

    在这之后,有一次,鹦鹉站在社区的栏杆上休息,一个小朋友跑过去指指点点,说一些很不友善的话。

    提醒小朋友不要招惹鹦鹉,它会咬人。小朋友退后几米,继续指指点点。这个时候,鹦鹉忽地飞过去,小朋友随即捂着额头大哭,说鹦鹉咬他。

    小朋友的妈妈赶过来查看,发现额头并没有任何伤痕。

    原来鹦鹉只是飞过去撞了他,并没有咬人。它既给自己出了气,又没给我惹麻烦,我很佩服它的智慧。

    鹦鹉之所以善解人意,愿意配合我,是因为我几乎没有评判过它,一直都理解它、保护它,它自然也愿意理解我、保护我。

    动物尚且如此,何况更有智慧的孩子呢?

    父母和孩子就像是纠缠的量子,如果父母的内心没有分裂、恐惧和冲突,那么,孩子的外在表现也不会是冲突、对立。

    孩子是父母内在的镜子。父母在孩子身上看到的任何问题,都可以用来反观内照。

    当父母化解了自己内在的评判和对立,孩子就什么问题都没有了。

    我们在面对孩子、面对亲人说话之前,可以先缓一缓,觉察一下自己的心,是在爱的位置,还是分裂的位置?话说出口,会让关系更亲近,还是更疏远?

    其实,我们的内心都知道答案。

    在生活中,慢慢觉知内心是合一,还是分裂?是在爱中,还是在恐惧中?这就是解脱之路。

    总结一下,父母该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

    1、首先,在跟孩子对话之前,先觉察自己——你的心是在爱的位置,还是在分裂的位置。

    2、沟通的时候放下以“爱”之名的责备,先了解孩子真实的情绪感受,再做回应。

  • 一、酒依赖的定义

    酒依赖又称酒依赖综合征,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引起的一组关于认知、行为和生理学症状的组合。酒依赖主要表现为躯体依赖和精神依赖。躯体依赖是指反复饮酒,使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了一定的生理改变。为避免发生戒断症状,需要酒精持续地存在于体内。一旦停止饮酒,则产生一系列的躯体症状即躯体戒断症状,如恶心、呕吐、心悸、出汗、血压升高等,如果继续使用酒精,则可以短时间内使上述症状减轻或消失。精神依赖则是指酒依赖者在心理上迫切需求饮酒(专业术语称为“渴求”),对这种需要的满足甚至比食欲、性欲和睡眠更为重要。患者不顾酒精对个人精神或躯体和对家庭或社会的危害,出现强烈的饮酒渴望,导致不可遏制地寻觅酒的行为。

    二、酒依赖流行病学与危害

    流行病学: 2016 年全球 15 岁以上人群调查发现酒依赖患病率为 2.6%,酒依赖患者大约有 1.4 亿人,而我国 2001-2005 年进行 4 个省份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18 岁以上男性酒依赖患病率为 4.52%,男性酒依赖患病率大约是女性的 40 倍,这也表明男性患酒依赖的风险更高。

    酒依赖的危害: 2016 年,有害使用酒精导致全球约 300 万人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 5.3%),酒精导致的死亡人数远高于艾滋病、结核、糖尿病。酒依赖的具体危害涉及到很多方面: 1 酒依赖导致多种躯体疾病,例如酒精可以导致消化系统(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胰腺炎、酒精性胃炎等)、循环系统(酒精性心肌病、急性酒精中毒性心脏损害等)、神经系统(酒精中毒性小脑变性、酒精中毒性脑桥髓鞘溶解症等)等多个系统的脏器损伤;2 酒依赖可引起精神损害,例如慢性酒精中毒引起的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并且酒依赖增加焦虑、抑郁等其他精神障碍的患病风险,也可以引起认知功能下降甚至酒精性痴呆;3 酒依赖严重影响患者的家庭和工作,酒依赖患者的离婚率和失业率要高于健康人群,并且影响患者的社会交往等;4 酒依赖增加违法犯罪的比例,例如酒后驾驶造成的车祸、酗酒后打架斗殴等行为。

    三、酒依赖的诊断标准

    酒依赖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目前的诊断标准参考世界卫生组颁布的《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第十版,确诊酒依赖通常需要在过去一年的某些时间内体验过或表现出下列至少三条:

    • 对使用酒精的强烈渴望或冲动感;
    • 对酒精使用行为的开始、结束及剂量难以控制;
    • 当酒精的使用被终止或减少时出现生理戒断状态,其依据为:酒精的特征性戒断综合征;或为了减轻或避免戒断症状而使用酒精(或某种有密切关系的)的意向;
    • 耐受的依据,例如必需使用较高剂量的酒精才能获得过去较低剂量的效应;
    • 因使用酒精而逐渐忽视其它的快乐或兴趣,在获取、使用酒精或从其作用中恢复过来所花费的时间逐渐增加;
    • 固执地使用酒精而不顾其明显的危害性后果。

    四、酒依赖的治疗

    酒依赖的治疗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为急性戒断期的脱瘾治疗,后一阶段为维持期的防复发治疗。

    急性戒断期的脱瘾治疗主要是酒依赖患者突然停止饮酒后会出现多种戒断症状,如心慌、手抖、出汗、焦虑不安,严重时会出现幻觉、妄想或者癫痫发作等,这些戒断症状可能会导致生命危险,所以急性戒断期往往需要在专业机构由专业人士进行,例如精神专科医院的物质依赖科等。急性戒断期治疗大约需要 2-4 周,此阶段的主要目标是控制戒断症状,分为一般治疗和替代治疗。一般治疗:安静的治疗环境,监测生命体征,采用口服或静脉输液的方式纠正电解质紊乱,补充 B 族维生素和叶酸。替代治疗:在上述一般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地西泮等苯二氮卓类药物进行替代治疗。

    维持期的防复发治疗主要发生在院外,酒依赖患者完成急性戒断期的脱瘾治疗出院后就开始进入漫长的防复发治疗阶段,此阶段的治疗分为药物维持治疗和心理社会干预。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酒依赖维持期的药物包括戒酒硫、阿坎酸、纳曲酮,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三种药物在我国很少使用。心理社会干预又分为心理治疗和社会干预,其中心理治疗包括动机强化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预防复发治疗等,社会干预包括匿名戒酒会互助组织、社区康复等等。

    酒依赖是一种慢性易复发性脑病,治疗后一年内复发率高达 60%以上,因此预防酒依赖复发是治疗酒依赖的重要环节。众多研究发现:更多的社会支持、积极处理负性情绪、合理缓解应激与压力、及时消除心理渴求等因素都有助于降低酒依赖复发。

    以上是我们对酒依赖知识的科普,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如果您需要获得更多的帮助,请您到专业机构进行咨询。

  • 焦虑症该如何治疗?焦虑症又称为焦虑性神经症,是神经症这一大类疾病中很常见的一种,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可分为慢性焦虑(广泛性焦虑)和急性焦虑发作(惊恐障碍)两种形式。

    焦虑症的临床表现

    1. 慢性焦虑(广泛性焦虑)

    • 植物神经症状头晕、胸闷、心慌、呼吸急促、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等躯体方面的症状。
    • 运动性不安坐立不安,坐卧不宁,烦躁,很难静下心来。
    • 情绪症状在没有明显诱因的情况下,患者经常出现与现实情境不符的过分担心、紧张害怕,这种紧张害怕常常没有明确的对象和内容。患者感觉自己一直处于一种紧张不安、提心吊胆,恐惧、害怕、忧虑的内心体验中。

    2. 急性焦虑发作(惊恐发作、惊恐障碍)

    • 濒死感或失控感在正常的日常生活中,患者几乎跟正常人一样。而一旦发作时(有的有特定触发情境,如封闭空间等),患者突然出现极度恐惧的心理,体验到濒死感或失控感。
    • 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同时出现如胸闷、心慌、呼吸困难、出汗、全身发抖等。
    • 一般持续几分钟到数小时发作开始突然,发作时意识清楚。
    • 极易误诊发作时患者往往拨打“120”急救电话,去看心内科的急诊。尽管患者看上去症状很重,但是相关检查结果大多正常,因此往往诊断不明确。发作后患者仍极度恐惧,担心自身病情,往往辗转于各大医院各个科室,做各种各样的检查,但不能确诊。既耽误了治疗也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

    焦虑症的治疗方法

    焦虑症是神经症中相对治疗效果较好,预后较好的疾病。一般有两种治疗方式:

    1.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身体情况、经济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建议服药 1~2 年左右。停药及加量请咨询医生,不可自行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在服药期间,注意和医生保持联系,出现副作用或其他问题及时解决。

    但是药物治疗时间长了会让人对药物产生依赖,这也是药物治疗的一个缺点。

    2.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指心理咨询师通过言语或非言语沟通,建立起良好的咨访关系,应用有关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引导和帮助患者改变行为习惯、认知应对方式等。药物治疗是治标,心理治疗是治本,两者相互促进。

  • 精神病患者家庭是社会关怀中的主力军之一,给病人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更多的关心,使他们降低了对家庭、他人和社会的潜在危害,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让精神病患者回归社会,像正常人一样工作、学习、生活,是精神康复工作的主要目的,也是患者家属最为期盼的。然而,事实上不少精神病患者的社会功能受损后,并非都随着住院病情的控制而同步恢复,他们出院后往往变得懒散,退缩,对社会交往缺乏信心。因此,家属如能给予全面、细致的家庭护理,帮助他们振作起来,重新回归社会显得极为重要。

    家庭支持系统是患者获得的支持系统中最直接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家庭干预,可以减轻精神病理过程带来的创伤,有助于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正常生活。

    家庭康复技能训练

    • 洗脸,洗脚,刷牙,整理床铺 2 次/天
    • 扫地,拖地,轻微家庭劳动 1 次/天
    • 剪指(趾)甲,洗澡 1 次/周
    • 理发 1 次/周
    • 散步,看电视,听音乐 1 次/天
    • 文体活动,如象棋、扑克、羽毛球及健身器材等 1 次/天

    精神病复发的原因

    • 停药或减药,最多见
    • 社会心理因素
    • 生物学因素等

    精神病复发的先兆

    • 自知力动摇
    • 睡眠障碍
    • 生活能力减退
    • 工作或学习效果下降
    • 情绪不稳定
    • 躯体不适
    • 精神症状再现

    如何预防复发

    • 坚持服药
    • 正确处理社会心理应激因素
    • 识别复发早期的“预警症状”
    • 有效、便利的求助策略
    • 保持良好的社会角色
    • 避免使用精神活性物质,如酒精、毒品

    预防复发的训练

    • 复发标记
    • 防复发训练
    首先出现的征象
    • 担心人际关系
    • 与社区医生联系
    • 感到嫉妒
    • 用思想日记使自己的思维变得合理
    • 变得多疑
    • 花时间放松自己
    • 没有正规服药
    • 避免承担太多事务
    • 试图做很多事情来转移烦恼
    中间出现的征象
    • 感到恐惧和焦虑
    • 拜访朋友和社区医生
    • 感到人们都和自己作对
    • 增加药物
    • 离不开房子
    • 变得重负荷健忘
    晚期出现的征兆
    • 感到日益恐惧
    • 立即与社区医生联系
    • 自我孤立
    • 增加药物
    • 睡眠困难
    • 感到困倦
    • 听到声音
    • 有怪异的想法
    • 日常工作中有问题

    降低自杀风险

    自杀的高危因素:严重精神疾患;有自杀观念和自杀企图;有抑郁、绝望情绪;病前工作能力强,智商高;男性;自尊心过强;酒、药物滥用史;自杀家族史。

    自杀行为的核心问题

    缺乏自信绝望感。家庭成员和与患者关系密切的应现实而乐观的方式给他们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护理。患者发生意外时的对策

    • 自缢: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 外伤出血:包扎止血→送医院。
    • 服毒:催吐→送医院。
    • 噎食:抠出食物,拍击背部。
    • 暴力行为:想方设法,齐心协力制服。

    有专家指出,精神病患者治疗康复与最佳链条是由医院—家庭—社会三部分组成。

    精神病患者回归社会,像正常人一样学习、工作、生活是精神康复工作的主要目的,也是家属最为期盼的。

    给予精神病患者良好的社会关怀,不仅是社会公平之要义,也是保障公共安全免遭其害的根本。

    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康复单靠亲情远远不够,但精神病患者家庭的作用仍是举足轻重。

    精神病患者的康复需要社会和家庭共助,是患者在心理、生理上及社会适应上实现的、全面整体的康复,重返社会。

  • 什么人得了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心境障碍,是一种内心感受、体验出现异常的疾病。对患者来说,痛苦是实实在在的,绝非幻觉。但旁人却难以发现或难以理解他的异常,甚至会嘲讽患者“庸人自扰”。一旦患者得到确诊,有些亲属又视之为“不可思议”、“奇耻大辱”。这类观点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甚至会加速其走上自杀的绝路。为避免悲剧的发生,我们应尽早了解患者的感受。

    一个得了抑郁症的人,会有下述部分或全部的表现:

    (一)情绪

    • 1、抑郁情绪持久化。患者感觉“高兴不起来”、“很难开心”、“悲观绝望”、“烦恼忧愁”、“悲哀痛苦”、“对什么都没有兴趣”或“体验不到喜怒哀乐”、“有如行尸走肉”。低落或抑郁的情绪几乎天天如此,往往持续数周、数月甚至数年。部分患者具有双相情感障碍,会突然兴高采烈、滔滔不绝、好管闲事、挥霍无度,但很快又像从山巅跌入深渊,抑郁异常,难以自拔。
    • 2、抑郁情绪与现实处境不相称。患者可以在身处顺境时心情不好,令旁人百思不得其解,甚至连患者本人也无法解释。就算在生活、工作或健康方面有点不如意,患者烦恼、纠结和抑郁的程度往往会远远超出正常反应,令旁人感叹“连这点事都想不开、放不下!”而且,在不如意事件消失之后,患者情绪依然不见好转。
    • 3、抑郁情绪具有隐蔽性。患者往往内心体验抑郁而无外在表现,旁人也就难以发现其异常之处。有些患者看似开朗爱笑,独处时却默默流泪,深感“做人太苦”、“不知路在何方”。只有在医生询问时,患者才会谈出抑郁心境。在病情加重时,患者才略有外部表现,例如:双眉紧锁、双唇紧闭、低头下视、眼神忧伤、面色无华、长吁短叹,与人交谈或看电影、看电视时易伤感、易流泪。
    • 4、抑郁情绪不经治疗难以消除。一般的安慰、劝解、鼓励、改变环境甚至天大的喜事都难令患者释怀、振作、开心。即使开心,高兴的感觉也是稍纵即逝。如果不加治疗,患者的抑郁情绪不会逐日淡化,反会慢慢加重,并日益影响工作、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
    • 5、抑郁情绪常常伴有焦虑、易激惹或躁狂等症状。约有 90%的患者存在紧张、恐惧、害怕、惶恐不安和坐卧不宁等焦虑症状。实际上,抑郁症与焦虑症经常并存,而且两者会相互诱发。约有 46.9%-82.4%的患者有情绪不稳、易激惹症状:常因小事而暴怒、冲动,咬牙切齿、摔砸东西、打骂他人。有的人易激惹症状表现突出,甚至能掩盖其抑郁心境。还有患者情绪就像过山车,抑郁和躁狂交替出现,情绪低落时思维迟钝、言语减少,情绪高涨时思维敏捷、言语极多甚至具有感染力。此外,部分患者的抑郁情绪会有早晨明显、晚上减轻(即“早重晚轻”)的特征。

    人在遭遇不幸、身处逆境时易有抑郁情绪。抑郁情绪不等同于抑郁症。抑郁情绪只有在具有上述特点时,才能被视作抑郁症的抑郁情绪。

    (二)思维

    • 1、自我评价过低。患者自卑观念突出、自信心严重不足,坚持认为“我没有能力、没有用处,我是废物”、“我一无是处、令人讨厌”、“我虚度光阴、一事无成”、“我微不足道,可有可无”、“我没有前途、毫无希望”、“我病入膏肓、寿不长久”。患者还会自责“给大家带来困难和负担”、“对不起父母、同事和领导”。严重者会有自罪观念
    • 2、注意力胶着、记忆力反常。患者无法转移注意力,整天想着一件事(例如治病、中奖、练功、上网等)或一个人(例如恋人、“敌人”或“神医”等),显得出奇在意、出奇执着,对于旁人眼中的“应做之事”反而漠不关心、毫不在乎。该思维特点常常导致患者有强迫性或上瘾行为,例如难以戒除的网瘾、酒瘾、赌瘾、毒瘾甚至性瘾。部分患者则以工作狂、购物狂甚至宗教狂形象示人。,认为自己“恶贯满盈”,应该“依法严惩”。即使旁人由衷夸赞患者,也难以改变其想法。
    • 患者还会反复忆起往事及其细节,每次回忆都会“痛心疾首”、“悔恨交加”,或有身临其境的再次体验之感。对于近日之事乃至即刻之事,患者却回忆困难。因此,“丢三落四”成为常态,患者为寻找物品耗费大量时间。对于一些简单的数字、文字或流程等信息,患者深感力不从心、过目即忘,工作、学习和生活自然也就错误百出、效率低下。
    • 3、分析、判断等认知能力下降。由于大脑功能受到抑制,患者难以正确了解自身状态,无法正确解读他人意图,所以常给人“不辨是非、不分好坏”的印象。因为错误分析、歪曲判断,患者抱有病态观念和妄想,一方面容易与人交恶,例如整天怀疑别人在议论、指责、鄙视甚至要迫害他(被害妄想),或怀疑配偶不忠从而苦搜证据(嫉妒妄想)。另一方面,患者又极易被人欺骗、利用。患者会坚信某人、某事对其特别重要,是他的“救星和希望”,是他“生活的全部”,为之耗尽精力、财力甚至健康却毫无怨言,并且不容他人置疑、反对。
    • 4、思维迟滞或奔逸。部分患者联想困难,感觉“脑子变笨了”、“想事很费劲”、“脑子不管事”,与人沟通时反应迟钝、答非所问或辞不达意,遇到问题时犹豫不决、优柔寡断或六神无主。另一部分患者则会多思多虑,感觉“脑子转个不停”,只要醒着就会东想西想、心猿意马。患者自觉想得太多、太累以至于“脑子发疼、发烫”

  • 全面了解结直肠癌及其筛查和预防

  •      脸部红血丝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1、少部分人是先天性红血丝,毛细血管扩张; 2、大部分是后天性,比方环境因素引起。如果住在西藏、内蒙等地方,紫外线强度比较大,而且比较干燥,皮肤屏障受损,皮肤角质层变薄,毛细血管会反射性扩张,导致红血丝; 3、面部皮炎,屏障受损,有一些人用劣质化妆品,化妆品里面含有激素等会导致红血丝; 4、过度清洁造成的屏障受损也会导致红血丝。 总之,红血丝原因跟屏障受损有关,一定要加强屏障修复,多用保湿霜、修复霜,减少皮肤刺激,减少酒精类化妆品刺激,慢慢会改善红血丝,红血丝如果非常厉害,可以做美容激光祛除红血丝。

  •   心脏病、肾病、车祸、自杀……MH总结出“男人的十大健康杀手”,并从大量的科学研究中筛选出一些最好的方法,无需药品,不用手术,只需要一些简单的DIY,就可以轻松地防治它们。

      1.拦截心脏病

      多吃点上腰肉做的沙朗牛排:牛肉富含硒元素和维生素B,前者可以抗压,后者可以清除血液中的高半胱氨酸——这是破坏动脉血管内壁的元凶。牛排中50%的脂肪是对心脏有益的单链不饱和脂肪酸。所以,不妨尽情地吃。

      可以把危险降低29%。

      少吃多餐

      你妈妈的观点是错误的:在两餐之间不吃东西。


      2.照看好肝脏

      少喝啤酒

      如果你已经有十年每天都会喝一升半左右的啤酒,那么你肯定拥有一个饱受疾病摧残的肝脏。一个夏天的豪饮,你的肝脏就需要12个月来进行自我修复。

      可以把危险降低85%。

      吃些蔬菜

      你的肝脏很乐意你多吃一些鳄梨和芦笋,它们富含谷胱甘肽,这是肝代谢毒素及化学药品所必需的一种氨基酸,是身体里主要的抗氧化剂,也是促进肝的再生所必不可少的一种物质。

      可以把危险降低36%。


      3.绕开肺癌

      做个巴西人

      我们指的是他们的坚果而非其头发。坚果富含元素硒,它可是癌症的克星。那么吃多少才能拥有一个超人般的肺呢?只需要一天三颗。

      可以把危险降低48%。

      不再吸烟

      我们不得不再次苦口婆心地劝诫:你的口气闻起来如此之差以至于连狗都厌恶地退避三舍;你每年在这个嗜好上花费数千元却只能使女人对你敬而远之;如果这些还不够,那么不得不告诉你——80%的肺癌都是吸烟所致。

      可以把危险降低90%。

      多吃豆芽菜

      根据美国的研究,豆芽菜对于抗癌有非常神奇的功效,因其含有大量植物性硫配醣体(Glucosinolate),它可以防止烟雾和空气中的其他污染物引发肺癌。你可以把豆芽菜加入到沙拉中或者直接和三明治一起吃。

      可以把危险降低24%。

    页次:[1] [2] [3]      下一页


      4.回避自杀

      重整河山

      陷入困境可能会导致你人生的一些大门被关闭,那么且试着和你大学的死党一起去欧洲旅行,或者开一辆吉普去穿越柴达木盆地,还可以去拉丁美洲看看那些舞男又是过着怎样的一种生活。

      加拿大的研究者发现离婚男人的自杀率是单身汉的两倍。把注意力放在那些积极的事情上吧,无论如何,所有的困难终将烟消云散。如果你还在为单身困扰的话,立即穿上你最性感的衣服,出门去吧。

      可以把危险降低200%。

      把注意力放到工作上

      即使香烟没有杀死你,你最终还是可能被你自己干掉。美国研究人员对30万军队人员进行调查分析,发现那些每天吸20根或20根以上香烟的人的自杀率是那些从不吸烟的两倍。香烟中的主要化学物质会加重你的沮丧情绪。

      可以把危险降低200%。


      5.保卫前列腺

      更多的性

      据澳大利亚科学家研究发现,每周至少手淫五次可以把得前列腺癌的几率降低1/3以上。射精可以冲洗掉前列腺里的致癌物质。因此,如果你喜欢你的爱人和喜欢自己一样多,那么,保持经常的性行为吧,这有利于你的前列腺。

      可以把危险降低34%。

      喝些红葡萄酒

      一周喝四杯到八杯红葡萄酒可以把前列腺癌的几率降低一半。红葡萄的表皮中富含白藜芦醇(resveratrol),它可以抑制癌细胞的发展。

      可以把危险降低50%。

      晒晒太阳

      每天晒15分钟的太阳可以把得病几率降低一半。阳光能够帮助皮肤制造维生素D,而维生素D可以在血液中合成抑制疾病的物质。当然,晒太阳的时候别忘了擦防晒油。

      可以把危险降低50%。


      6.清洁你的肾

      保持湿润

      根据英国肾脏研究中心的研究,如果你每天至少喝两公升的水,那么你得肾病的几率就会降低80%。

      可以把危险降低80%。

      加点蜂蜜

      加三大汤匙蜂蜜在你的早餐面包上,你就能获得和体育专用饮料一样多的能量,但你的花费却小得多。

      根据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相关机构的研究,蜂蜜不仅可以抵制心脏病,还可以把血液中的糖分降低6%,防止肾的主要杀手糖尿病。

      可以把危险降低18%。

      传染病的防护

      喝未加糖的酸果蔓汁,多吃蓝莓果——它们都富含一种可以抑制细菌在膀胱组织附着的物质,另外其中的维生素C也可以阻止细菌繁殖。

      可以把危险降低18%。

    页次:[1] [2] [3]      上一页  下一页

      7.避开车祸

      瘦身

      根据公路安全保险协会的调查,你体形越肥胖,离方向盘的距离就越近,那么你受伤的几率也就越大。减掉你身上多余的肉:体重指数BMI每降低两点,你免于罹难的几率就会提高1/3,比较理想的BMI指数是在20左右。

      可以把危险降低40%。

      忘记拳头

      美国研究发现,25岁以下男人的死亡率是女人的三倍,原因在于他们更热衷于参加竞争性运动来展示其充沛的精力。换句话说,女人喜欢美好的周末夜晚,男人则更迷恋于一场群架。要运用你的大脑而不是肌肉,来完成人生的课程。

      可以把危险降低58%。

      远离酒精

      “临走前的最后一杯酒”可能真的是你人生的最后一杯。几乎40%驾车死亡的男性其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达到0.08%或更高——相当于喝了两杯酒。

      可以把危险降低120%。

      防止摔跤

      英国皇家意外事故预防学会发现,在过去五年内,由于在镶花木地板和抛光地板上滑倒而导致伤害的人数从2,900增加到了12,300,上升了400个百分点。

      确保你的地板不会打滑,在上面行走的时候最好脱掉你的袜子。

      可以把危险降低20%。

      8.关照你的结肠

      橄榄油洒在西红柿和白干酪沙拉上,再把脆皮面包浸入其中或者直接把它加入烹制好的面糊,再撒上碎红辣椒和巴马干酪,一道强心健肠的大餐就完成了。

      可以把危险降低40%。

      徒步

      根据美国人体营养研究中心的研究,每天进行一定时间的有氧运动,尤其是慢跑,可以防止食物在身体里逗留过长的时间。午餐在结肠里闲逛的时间越短,它转化成一些不良物质乃至癌细胞的机会就越小。

      加入人行道徒步者或万米长跑者的行列吧!良好的消化会让你的呼吸更加轻松顺畅,体形也变得更加完美。

      可以把危险降低28%。
      

        9.拒绝中风

      来喝橙汁

      芬兰的研究者发现男人每天喝半升橙汁可以降低血压、胆固醇和动脉血管的损坏,原因是橙汁中富含抗氧化剂维生素C。此外,菠菜中含有大量叶酸,也可以把你中风的机会减少1/3。

      可以把危险降低28%。

      多走路

      一天内步行30到60分钟,如果每周能坚持5天的话,可以把你中风的危险减少到一半。

      舍弃捷径,重新选择一条回家的线路吧,多走少中风。

      可以把危险降低50%。


      10.满足你的肺

      捂住嘴巴

      那些越野跑对于你来说并不是那么的有帮助。瑞典的研究者发现,在野外的冷空气中运动可以把你患支气管炎的危险提高25%,把哮喘的危险提高三倍。

      为了减少在冷空气中锻炼的环境压力,可以先在室内做好热身运动,然后出去的时候戴一条围巾遮住嘴巴,这样可以帮助你呼吸到温暖的空气。

      可以把危险降低25%。

      离开房间

      希腊科学家发现,那些每周至少有三次、每次至少有三十分钟被香烟烟雾缠绕的人,更加容易发展成肺癌患者。

      可以把危险降低26%。

      来个猕猴桃

      就是那种小的、多毛的水果。每天服用120毫克的维生素C或者吃一个猕猴桃,可以把空气污染对肺造成的损伤降低一半。

      可以把危险降低36%。

      再来点菠菜

      再次提醒你多吃菠菜。英国诺丁汉的研究者发现菠菜中富含的元素镁可以促进肺部的呼吸。

      可以把危险降低20%。

      维生素E

      美国的研究者发现,从植物种子而非大多数的营养补充餐中获取的维生素E,可以阻止肺部疾病的发展。从胡桃、核桃或芝麻种子中获取的一微克(百万分之一克)维生素E就可以抑制致病因子。所以,多嚼一些种子吧。

      可以把危险降低16%。



    3

  • 经骶尾入路手术切除骶前巨大囊肿体会(四)

  •  

    本文节选自

    若想了解更多体系化知识

    请点击上方图片购买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