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京东健康>

南昌市第五医院

南昌市第五医院

简称:南昌骨科医院

公立 三级其他医院
医院介绍

南昌,这座充满人文魅力的英雄城,从2200年的历史深处款款走来,这是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园,每一寸水土,每一滴雨露,每一芥草木,都在为健康护航。南昌市第五医院,正是为这片神奇土地护航的健康使者。南昌市第五医院是一所设施设备先进,专业科室齐全,技术力量雄厚,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二级甲等非营利性现代化综合性医院。多年来,医院始终不忘救死扶伤为民服务初心,牢记健康中国建设光荣使命;坚持改革开放、科学发展,不断铸就南昌市第五医院新的辉煌。五院历史革沿:追溯历史,医院创建于1973年,经历近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从最初的21名职工,4个门诊科室,4张观察床起步成长至今,先后三次易名:“南昌市青云谱区医院”、“南昌市第五人民医院”,最终更名为“南昌市第五医院”。跨入2000年,医改助腾飞,开创我省医疗体制改革先河,五院发展从此走上快车道,十年磨一剑,2010年南昌市第五医院被江西省卫生厅正式授予二级甲等综合医院称号,标志着医院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南昌市广州路959号
0791-88459999
医院科室
推荐医生
高辉
高辉

主任医师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擅长膝髋关节炎,股骨头坏死,膝盖损伤等关节疾病
万小萍
万小萍

主治医师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待补充擅长治疗各种类型的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肝硬化併腹水,酒精性肝炎,胃炎胆囊炎等。
朱代群
朱代群

主治医师

好评率:99%

立即咨询
擅长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慢性结肠炎,病毒性肝炎,脂肪肝,酒精肝,药物性肝炎以及肝硬化,肝腹水方面的诊断和治疗,经验丰富,治疗方法独到,实用有效。特别擅长诊断与治疗疑难性复杂性肝脏疾病。
李莉
李莉

主治医师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擅长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相关疾病的诊治
患者评价
  • *炎雄
    回复质量:非常满意服务态度:非常满意回复速度:非常满意
    functions/format.html
    非常满意,下次会再找你
    图文问诊
  • *名用户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迪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加福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加福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国栋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名用户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丽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敏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仁顺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展开更多

问诊记录

展开更多

科普文章
  • 胃肠炎是指胃和肠道的炎症,表现包括腹泻与腹痛、恶心与呕吐、发热与寒战、虚弱与疲劳等。1.腹泻与腹痛:腹泻、腹痛是胃肠炎常见的症状,可能伴有腹部胀气,腹泻可能是水样或稀糊状,也可能是黏液或血液状。腹痛多位于上中腹部位,呈绞痛,非感染性急性胃肠炎患者进食数小时后,可能有脐周突发剧痛。2.恶心与呕吐:恶心、呕吐是胃肠炎另一个常见症状,患者可能会感到恶心,对食物失去兴趣,食欲不振,在感染性胃肠炎的情况下容易有呕吐的表现。3.发热与寒战:胃肠炎患者由于病毒或细菌感染,体内起防御作用的吞噬细胞识别并吞噬病原菌,产生内源性致热原,使机体的体温调定点上升,在机体体温上升的过程中就会产生发热、寒战的症状。4.虚弱和疲劳:由于腹泻、呕吐、食欲不振,等原因,胃肠炎患者常常有虚弱和疲劳感。这些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出现有以上不适症状也要及时就医和治疗。

  • 肺结节到底是良恶性,有朋友说,那做个穿刺就可以判断出来了。确实,有一些医生,当然不包括我们肺外科医生,见到肺结节就安排穿刺,这种现象是对是错,有很多医生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今天一早,有一位肺结节患者在线上问诊平台给我留言,他肺部就有结节,之前曾经找我看过几次,我觉得感染性疾病可能性最大,他的肺结节比较紧贴着胸壁。他问我穿刺是确定炎症的最好方式吗?如果用了常规的方案,不能确定肺里面这个结节到底是哪种炎症,穿刺是可以选择的一种方案,但是对于就在胸膜边上的炎性肺结节,穿刺有可能会引起感染播散到胸腔造成脓胸。有些患者穿刺转天出现高烧剧烈胸疼,在照片子,胸腔里边有了脓胸。有医生同行说,我穿刺了很多,从来没有见过这个问题。那可能是因为您见的病例还没有那么多的原因。您会发现,在临床工作中见的病例越多的医生说话就越不肯定,跟您讲的可能性就越多,见的病例不多的医生反而说的很肯定,他还没有见过超越自己现在理解范畴的其他病例。

     

  • 天气暖和起来了,各位小伙伴想出门的心已经按捺不住。毕竟不春游,就辜负了这大好时光。

     

     

    但春游绝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除了要注意防疫,你还需要做一些准备,来预防意外。比如摔倒受伤了怎么办?被蜜蜂蛰了怎么办?春游需要防晒么?Dr.京贴心为大家准备了春游指南,愿友友们都能健康安全的快乐春游!

     

    孩子淘气

    摔倒擦伤了怎么办?

     

    玩起来忘乎所以,一不小心就摔了个大马趴,尤其是带着小孩子一起玩,小孩子喜欢跑来跑去,家长更要小心。

     

     

    如果是普通的擦伤,自己就能处理。有出血的话, 先用干净的纱布按压10~15分钟,让伤口不再继续流血,接着用清水冲洗伤口,将表面的灰尘、沙子等污染物冲洗干净。可以用凡士林或者百多邦等抗生素软膏涂抹伤口,有助于避免伤口感染,且湿润的环境可以帮助伤口更好的愈合,再用无菌纱布覆盖。记得每天检查伤口,更换新的纱布。

     

    处理伤口时,千万不要用酒精或者红药水,它们具有一定刺激性,导致伤口不易愈合。

     

    如果伤口红肿、化脓,伤口深、流血不止,出现以上任何一种情况,就不要自行处理,尽快前往医院就诊治疗。

     

    野菜不是你想摘

    想摘就能摘

     

    春天,遍地都是野菜,野菜鲜美,是难得的美味。每年这个时候,摘野菜大军就该出动了,春游的时候,顺便摘点野菜带回家,听起来是不是很不错?

     

    但先别急着跟风,有些地方的野菜可摘不得!

     

    公园花坛中的野菜、马路边绿化带的野菜,可能已经被喷过除草剂和农药,基本上可以放弃了。郊外的野菜也有着一定风险,因为你不知道,工厂的污染废水,会不会排到这里。

     

    对于新手来说,认识野菜全靠网图,但野菜种类繁多,难免会出差错,万一挖错了,不好吃是小事,吃中毒就得不偿失啦。(野果和野蘑菇也不要乱吃噢。)

     

    所以啊,真想要挖野菜,建议找一个经验丰富熟悉地形的长辈,让他带着你一起去感受春天。

     

    蜂类虽小

    蛰起人来真要命

     

    当你在花丛中穿梭拍照的时候,蜇人蜂们也在忙碌,一不小心,就来了个亲密接触。

     

    蜂类尾部有毒腺和蛰针,蛰针刺入皮肤后释放毒液,引起中毒反应,皮肤会出现红肿、疼痛,严重的会出现头晕、呕吐、腹泻、昏迷、休克等症状。中毒的症状因个人情况以及中毒量而不同。

     

    被蛰伤后,首先查看是否有毒刺残留。如果有,应该尽快用镊子夹出来, 千万不要挤压,以免将毒刺挤到皮肤更深处。

     

    被蜂蛰后,需要区分被哪种蜂蛰的 蜜蜂的毒液为酸性,可以用肥皂水清洗,黄蜂的蜂毒为碱性,可用食醋冲洗。如果没办法辨别是哪种蜂,建议用清水冲洗,冲洗后用碘伏消毒。如果被蛰后症状严重(疼痛难忍、头晕、呕吐、腹泻、昏迷等等),应立即送往医院。

     

    在外游玩碰到蜂在身边飞过,最好不要乱动,也不要用手去挥打;如果有多只蜂围攻,立即趴在原地,用衣物包裹住裸露在外的皮肤;带孩子游玩时,也要教育孩子不要拍打蜂巢。

     

    春季不防晒

    夏季哭唧唧

     

    春天的阳光虽然没有夏天火辣,但也不要小瞧,春游长时间待在户外,如果不做防晒,晒黑晒伤也是有可能的。尤其是儿童,皮肤娇嫩,防晒工作必不可少。

     

    除了必备的防晒霜,也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防晒:

     

    ● 穿防晒衣、防晒帽:在选购时,要选择带有防晒标识的产品。

    尽量 不要在上午11点到下午3点在室外活动,这个时间段紫外线强烈。

    如果需要在室外野餐,最好选 在阴凉处,或者准备防晒伞。

     

    野餐虽好

    也要注意安全

     

    在绿草地上来一场野餐,再拍美美的照片上传社交网站,这大概就是过春天的仪式感吧。

     

     

    野餐虽好,但要注意安全。

     

    ● 餐前记得清洁手部,户外洗手不方便,可携带免洗洗手液或者酒精湿巾。

     

    ● 食物要分类存放,生熟分开,以免污染;食材最好在家就清洗干净,准备足够的纯净水;即便河水清澈,也可能含有杂质或者虫卵,不要用于烹饪。

     

    如果需要在户外烧烤,临走时一定要彻底 熄灭炭火。大人要督促孩子尽量远离烤炉,不要在烤炉附近打闹,以免打翻烤炉引发意外。

     

    ● 选择平坦的草地,避开坚硬的石头等危险物体,方便孩子玩耍。

     

    疫情当前,为了各自的安危,咱还是别乱跑了,家附近的小公园或者是市区郊外也是不错的选择,在外游玩要避免人群密集处噢~

     

    参考文献:
    [1]蒋琪霞.急性皮肤创伤快速处理方法[J].创伤外科杂志,2022,24(2):159-160,封3.DOI:10.3969/j.issn.1009-4237.2022.02.018.
    [2]侯姝林.蜂蛰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72):234-234.DOI:10.3969/j.issn.1671-3141.2015.72.215.
  • 新冠病毒爆发至今已有近两年时间,尽管目前国内对疫情的控制形势不错,全民疫苗接种也在有序的推进中,但疫情却始终反反复复、此起彼伏,甚至在全球范围内的很多其他地区,新冠病毒依旧是一场冲击着国民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大灾害。目前,所见的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同时,无症状感染者也是一个重要的传染源[1]。除了新冠病毒的高传染性和无症状的传播特点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影响并增加着人们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你知道都有哪些吗?

     

     

    一、肥胖

     

    与体重正常的人相比,超重人群患新冠病毒重症风险为1.44倍,肥胖人群为1.97倍,而超重人群的死亡风险增加1.27倍,肥胖人群增加2.27倍,且新冠病毒疫苗对肥胖患者的疗效也可能因此而降低。这可能是因为超重或肥胖者的脂肪细胞中含有更多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新冠病毒可利用这种酶侵入人体细胞,而正常体重的人,脂肪细胞少,病毒就需要更长的时间侵入人体。同时,肥胖会引起新陈代谢的变化、免疫力的下降,造成肺部抵抗力受损,降低肺功能。

     

    二、饮酒、吸烟

     

    世界卫生组织表示,酒精会损害人体的免疫系统,增加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如果是已经被感染的患者,饮酒会使病情变得更加严重。同时,有研究显示饮酒与一些传染性、非传染性的疾病有关,而这些疾病可能使一个人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吸烟也会使新冠肺炎的风险增加,部分原因可能是一种酶的水平增加,而这种酶会使病毒更容易进入肺部。

     

    三、慢性疾病患者

     

    诸如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者,长期患病破坏了他们机体的免疫力,不仅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且一旦感染,病情进展相对较快,重症率和死亡率都会更高。尤其是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低免疫力导致患者的呼吸道疾病迁延不愈,而长期低下的免疫力又使得机体更加容易遭受新冠病毒等病原体的侵袭。

     

     

    四、季节性特点

     

    除了热带地区,许多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在特定季节重复出现。研究表明,冠状病毒在温带地区表现出与流感类似的季节性,冬季流感的发病率较高,因为人们冬季里待在室内的时间较多,由此抑制了人体的免疫功能,有证据表明,新冠病毒在冬季可能更具传染性。

     

    五、公共卫生防控措施

     

    不同呼吸道病毒之间的传播方式是相似的,所以防控措施是共通的,通过配戴口罩等个人防护设备、增加社交距离、改善卫生条件、减少室内聚集等做法能够减少新冠病毒的传播,也有助于减小季节性流感爆发的压力。

     

    此外,高龄、疫苗接种的时效性,甚至是饮食都有可能对感染新冠病毒造成不利的影响,所以,即使是在疫情被控制的当下,大家还是应该做好力所能及之事,如出门佩戴口罩、勤洗手等等,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病毒传播地机会。

     

    参考文献
    [1]Anfinrud P.,斯塔德尼茨基 V.,Bax C.E.,和Bax A.,2020,视觉化语音生成的口服液液滴与激光散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doi:10,1056/NEJMc2007800
  • #眼科医生张振顺

  • 中国有近十万麻醉医生,意味着高学历组成的十个师的大部队,一个庞大的专业人群,每年完成至少6千万例手术麻醉,不仅避免了这些手术病人围术期的疼痛,在恶心和失眠的控制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成就了外科学和外科医生。但即使是近三年来声势浩大的麻醉宣传工作后,社会上有多少人了解和关注麻醉医生的工作?凭什么麻醉学科没有院士?麻醉医生能治好一个病吗?这些问题其实一直困扰着无数的麻醉学从业者。

    1997年我曾在郑州一次全国疼痛会议上做个一个报告,把麻醉医生描述为外科医生通向成功的一座桥,今天看来这个比喻仍然是有道理的,但并不能精确反应麻醉在外科甚至医学中的确切作用,透彻地说,麻醉措施的临时性(temporariness)和非重复性。 比如,我们麻醉医师建立气道的特点是快,但都是临时性的,而耳鼻喉科医生就不一样,前一阵一位朋友家孩子患有腺样体肥大,喉科医生切除腺样体后,气道堵塞及其所致的缺氧和影响发育问题就彻底解决了,肿瘤或者异物堵塞也一样;再如呼吸支持用的呼吸机,支持循环的体外循环技术等,这些所谓麻醉学核心技术,都是基于临时措施,并不是长期性问题解决方案。至于麻醉最原始的初衷-镇静(意识丧失和抗焦虑)和镇痛更是典型的临时性措施。这样看来,麻醉医生在围手术期建立的措施仍然是桥,但这座桥是临时搭建的浮桥!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质疑: 内科医生很多措施也是临时性的,为什么社会认知度并不低?不错,内科很多支持疗法也是临时性的,但当我们仔细思考,发现他们的方法有不断重复性的特点,如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通常需要终身评估和服药,需要内科医生不断指导和调理。这种重复性在医疗技术持续改进,医患关系维系,提高对医生认知等方面,显然都有巨大促进作用。

    麻醉的亚学科发展部分解决了这个问题,如疼痛医学主要是对付慢性疼痛。起初麻醉医生用局部麻醉药反复注射而达到疼痛更持久缓解的目的,某种意义上避免了临时性和非重复性,但也有一段时间(化学或物理性)损毁或阻断神经传导功能非常流行,由于神经破坏并不是基于解决疼痛发生发展的病理学基础,不仅会破坏了痛觉以外的感觉功能,有时甚至损伤了运动功能,更重要的我们多年反复研究证实,除外丘脑痛等中枢疼痛外,多数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病理学基础都具有“全神经性(total nerve injury or damage),即从皮层、丘脑、脊髓和神经节等整个神经系统都有损伤并参与了疼痛的形成,神经阻断法的疗效不仅伴有其他神经功能损伤,而且复发几乎不可避免。更糟糕的是复发后医生和病人都可能无路可走。心肺复苏术和重症医学本质也是帮助病人度过危重状态,而不是根治一个疾病;上世纪末麻醉医生们尝试的麻醉下快速脱毒,甚至早年的输血和现代麻醉学的血液保护,都有浓重的临时性医学措施色彩。

    麻醉医生尝试治疗失眠由来已久,但简单地认为通过反复药物诱导麻醉或镇静就可以治疗慢性失眠纯属想象,慢性失眠病人都已经有神经细胞结构损伤,需要长期、反复纠正为自然睡眠或仿生睡眠,神经损伤才能得以纠正。不幸的是与常用的安眠类药物一样,多数麻醉药物包括常用的安定类和异丙酚,反复使用均可导致神经系统损伤,并容易依赖和成瘾。用麻醉学原理治疗失眠需要创新,选用方法不仅可以诱导出自然睡眠,而且长期反复使用也不导致依赖和成瘾。病人自控睡眠技术已经基本符合上述要求,但遗憾的是病人自控睡眠不能解决所有慢性失眠问题。

    利用麻醉学知识和技能探索根治某种疾病可能是提高麻醉认知的另外一条途径。现代医学普遍认为,股骨头坏死是一个股骨头“必死无疑“的疾病,有良心的骨科医生通常的结论是等到坏死到一定程度,也就是丧失关节功能时进行人工关节置换。多数保守疗法都被认为是欺骗,实际情况也是如此。幸运的是,我们近十年的探索已经证实,三氧介入治疗确实可以逆转大部分股骨头坏死进程,核磁检查证实,二期内的病人甚至可以完全康复。这种治疗可以完全颠传统麻醉学暂时性和非重复性临床实践,不仅极大地丰富了麻醉学的临床实践内容,也为社会对麻醉学科(家)刮目相看。

    建立初级麻醉保健制度可能是提高社会对麻醉学科和麻醉医生认知的另外一个良好途径,也就是让老百姓不仅在接受大手术前可以接触到麻醉医生,在常规的诊疗如胃肠镜检查,短效微创治疗镇静镇痛前都能接触到麻醉医生,大医院的麻醉门诊主要是为大手术病人服务,伴随门诊手术和舒适医疗的普及,创新麻醉工作制度,让麻醉医生更早地参与初级保健工作,更早地介入人群保健服务,可能是提高社会对麻醉学认知最有效途径。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

    声明:作者安建雄仅授权《麻沸散俱乐部》刊发本文。

     

  • 作为当代打工人,“爆肝”好像已经成为家常便饭

    可你知道吗?如果说你的身体是间公司,

    你的肝脏就是那个最坚韧的007打工人!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体器官,以代谢功能为主,可以说是最繁忙的“模范员工”,身兼多职,“007”年终无休,为我们的身体承担着如下功能:

    01代谢功能

    小肠吸收的糖类,在肝脏合成为肝糖存于肝脏,在血糖降低時,肝糖就会转化为葡萄糖,保持血糖的水平。而氨基酸在肝脏合成为蛋白质,供身体所需,多余的则会分解为尿素排出体外。此外肝脏对脂肪、维生素和荷尔蒙的新陈代谢具有重要作用。

    02解毒功能

    随着人体的新陈代谢和食物、酒精、药物的摄入,毒素会不断累积,这时肝脏就会工作,将毒素化解成为无毒、毒性较轻或容易被溶解的物质。

    03分泌功能

    肝細胞分泌胆汁,含有胆固醇、卵磷脂、胆盐和胆紅素。胆盐可乳化脂肪,促进脂肪和可溶性維生素A、D、E、K的吸收;当肝功能受损,就会影响胆汁的分泌与代谢,进而出现黄疸。

    肝脏不仅功能多样,更是任劳任怨:即使部分肝脏受到严重的损伤,剩余的肝脏细胞仍可“勤勉”工作,使肝脏能够继续执行其复杂的功能,甚至在临床上都不会有特异性症状[1]。所以肝脏被发现异常时,往往早已病入膏肓。

    “模范员工”也有脆弱的一面,尤其是面对病毒感染。在中国,有近90%的肝癌患者都有乙肝或丙肝、甚至两种肝炎病毒合并感染。[2]

    好在规范筛查、早诊早治,可以有效地减少病毒性肝炎患者向肝硬化或肝癌恶化发展。

    当前乙肝尚不能治愈,对于乙肝感染者,口服直接抗病毒药物可将HBV DNA控制在检测标准以下(通常为20IU/mL以下),可以最大限度地抑制乙肝感染者体内的病毒复制,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脏纤维组织增生,延缓并减少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失代偿、肝癌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2022年,新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发布,呼吁符合抗病毒治疗指征的乙肝患者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

    丙肝患者更为幸运,随着口服直接抗病毒药物的成功研发和在全球范围的广泛应用,慢性丙肝现在已经可以实现病毒学治愈,且丙肝治疗已经进入到泛基因时代,在患者中能达到90%以上的持续病毒学应答(Sustained virological response, SVR),即病毒学治愈。[3]

    如今,指南推荐的乙肝治疗药物和丙肝口服泛基因型直接抗病毒药物都已经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随着国内“互联网+”医疗健康领域的纵深发展,线上复诊、续方购药也变得愈发简便。药物可及性大大提高,惠及更多“打工人”。

    记得再忙也不要忘了关注你身体中最给力的肝脏,毕竟健康才是这辈子最重要的KPI。

     

    参考资料:

    [1]Mao, Shennen A.; Glorioso, Jaime M.; Nyberg, Scott L. (2014). Liver regeneration. Translational Research, 163(4), 352–362. doi:10.1016/j.trsl.2014.01.005 

    [2]中国原发性肝癌临床登记调查2020中期报告

    [3]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版)

     

  •  顺产过的孕妈大多会有难以言说的秘密,阴道松弛,性生活不满意,阴道壁膨出,子病脱垂等等……

    病因:

    一,妊娠、分娩

    二,年龄增长

    三,腹腔内压力增加,比如:慢性咳嗽、腹水、腹型肥胖、持续负重、便秘

    症状:

    外阴肿物脱出

    轻症患者一般无症状,重症患者腰骶部酸痛或下坠感

    尿频,排尿困难,残余尿增加,压力性尿失禁,尿路感染

    排便困难,便秘

    溃疡、出血

    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1.防止便秘及慢性咳嗽,避免提举重物,控制体重,避免肥胖。

     

    2.子宫托

    3.盆底肌锻炼

    凯格尔锻炼、阴道圆锥锻炼、阴道置子宫托、电刺激及生物反馈治疗(门诊盆底康复中心)

    凯格尔锻炼方法:收缩盆底肌做憋尿动作,持续收缩盆底肌10秒,然后放松,重复收缩-放松动作,每日3次,每次做8-12个。一般坚持6周有效。         

    二、手术治疗

     

  • 多年前进入医学院的时候,我们就曾宣誓,我们的使命: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

     
    可是心身科医生是干什么的呢?除病痛,助健康吗?我们面对的疾病是能简单祛除的吗?好像几颗安眠药下去肯定能让我们入睡,实在不行麻药也可以上阵,药物,电疗可以让我们身体的不适短时间祛除。可是心理上长期压抑,被生活所迫的那些苟且,又如何能安顿呢!
     
    我也一样被生活踩在地上摩擦过,觉得多年学习每个月的回报低的可怜,课题被毙,论文退稿,晋升不易。可就是简单的日子总也不忘给自己一点慰藉,简单的伙食,自己做,自己品,偶尔淘几本杂书,有历史,有人物传记,有时事,让我不再寂寞,偶尔跟我们的病患聊聊我们的那些痛楚,那些不堪过往,让我们在记忆的长河里回忆起来我们躯体不适的最初来源,让我们感受到生活创伤带来的痛苦回忆,身体的不适。让我们认识到躯体不适有些时候是我们对命运无声的抗争,是我们身体的预警。看到我们的内心,触摸我们心的声音,感受她,理解他,也许就在那些瞬间,我们跟世界和解,我们跟自己和解,跟世界里的他或者她和解。感谢那一刻,我们珍惜那一刻,铭记那一刻,甚至眼泪止不住,心里的那股洪流奔流直下,让不堪的过往在瞬间瓦解。我们看到真实的自己,也认识我们自己,看清自己。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也许在那一刻我们看清过去的自己,也看清了未来,人生何必叹息,何必苦楚,那都是我们,我们走的每一步都是康庄大道,内心的指引,享受每一刻。
     
    用正念感受以后的每一天,每一秒,希望共勉,写在医师节前夕,感谢在抗病痛的路上,一起走过的你。 
     
    王医生
     
    谢谢

  • #鼻炎 #健康 #耳鼻喉汪玉娇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