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京东健康>

南昌市第二中西医结合医院滕王阁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南昌市第二中西医结合医院滕王阁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简称:

公立 一级医院
医院介绍

南昌市东湖区滕王阁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宗旨和业务范围是“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医疗常见病多发病护理恢复期病人康复治疗与护理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该事业单位开办资金648.9万。

南昌市子固路106号
(0791)86701205
医院科室
推荐医生
谢建华
谢建华

主治医师

好评率:99%

立即咨询
擅长中医体质辨识,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治,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咳嗽,哮喘,贫血,呕吐,拉肚子,肚子痛,便秘,尿频,尿床,不爱吃饭,食积,反复呼吸道感染,乳糖不耐受,出汗,睡眠差,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等疾病,能够很好的运用中医理论及实践。
患者评价
  • *萌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万富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一可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玉英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一可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锦豪
    回复质量:非常满意服务态度:非常满意回复速度:非常满意
    functions/format.html
    图文问诊
  • *璎姝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璎姝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苡洛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俊贤
    回复质量:暂无服务态度:暂无回复速度:暂无
    functions/format.html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展开更多

问诊记录

展开更多

科普文章
  • DDH是先天疾病,目前还没有找到百分百的后天预防措施。不过,相关研究表明,我们可以做一些事情,来保护宝宝的髋关节,减少宝宝患DDH的风险。
    1、拒绝绑腿。不当的包裹方式会限制宝宝下肢的活动,最好给宝宝穿双下肢能分开的衣服。宝宝能像青蛙一样外展双腿是最好的。

    2、选择正确的背巾和背带。抱孩子的时候多用骑跨式,避免宝宝双腿下垂,最好能蛙式外展,确保股骨头紧贴髋臼,降低发生DDH的风险。

     

    3、提倡给孩子用尿不湿。尿不湿能让宝宝双腿自然外展,让尿不湿导致O型腿的谣言死一边去吧~
     

    4、选择合适的座椅。比如选择宝宝安全座椅,座位不要太窄,应确保宝宝双腿能自然弯曲外展,并保持活动状态。这样股骨头和关节囊能得到自然的“治疗”,即使孩子本来有发病基础的,也有望缓解。

     

     

    皮纹不对称,只是DDH的一个提示信号,二者不能划等号。很多正常的宝宝,也存在皮纹不对称的现象,这是由于婴幼儿的下肢较成人短小,且脂肪堆积导致的。6个月以内的宝宝,可以做B超排查;6个月以上,拍片子可以直接看到股骨头和髋臼的关系,基本可以确定是否有脱位以及脱位的程度。1岁以前的宝宝,通过治疗基本上都能和正常孩子一样走路,而且治疗方法不是很复杂,孩子也没什么痛苦。所以,家长要多观察,争取早明确,早治疗,给宝宝一个健康的髋关节。

  • 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是不成形的,吃得多拉的多,那么宝宝一天拉几次是正常的呢?

    一般来说,8周以内宝宝每天2-10次大便都是正常的,8周以上母乳宝宝可能会有攒肚现象,一天2-10次或者10天一次都有可能。对于人工喂养的宝宝,大便通常会比较少一些,多数情况下,人工喂养宝宝的大便会比较干燥,甚至有时候会出现便秘。人工喂养的宝宝,大便平均每天1-3次,很少会超过4次。

     
    只要宝宝精神状态好,吃奶正常,体重增长正常,一天能换下6-8个沉沉的小便尿不湿,那很可能是攒肚了。
    以,宝宝大便次数是否正常,最重要的是和之前的情况比较。
    例如,宝宝一直都是几天才拉一次,拉出来的便便也很软,那即使2天拉一次也没有关系。而如果宝宝本来都是一天2-3次,突然一天7-8次,而且拉出来的便便很稀很水,那很有可能是出现某种问题了。
    此时要根据宝宝的精神状态以及喂养、睡眠情况及一般情况等加以判断,如有异常就需要及时就医咨询。

  • 有些细心的家长常会发现有时小宝宝日常生活甚至睡觉过程中经常会有嘴巴吐泡泡现象,如果经常有这种状况存在也会让新爸妈比较担心,就怕小宝宝健康出现问题。

    那么,宝宝平时或睡觉时嘴巴吐泡泡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种“吐泡泡”行为可能是以下4种情况导致,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唾液腺发育

    首先是根据月龄判断,如果是新生儿阶段的宝宝,“吐泡泡”可能是吐肺里残留的羊水。再稍微大点进入婴儿阶段,宝宝的唾液腺开始发育,但吞咽功能还未发育完好,加之舌头的活动,此时宝宝“吐泡泡”可能吐的只是唾液。 但如果宝宝吐出的泡泡有异味,或是呼吸急促,伴随着发热或哭闹,家长们就一定要注意观察,如有异样要及时到医院检查。

    2)乳牙萌发

    大概四五个月的时候,宝宝的乳牙开始萌发,宝宝会觉得牙痒,口腔本能的会分泌出很多唾液,这时宝宝“吐泡泡”只不过是流口水的现象。

    3)觉得“吐泡泡”很好玩
    当然,也不排除有些宝宝就是觉得“吐泡泡”很好玩。并且一边“吐泡泡”一边笑呵呵,那么恭喜你,宝宝真是聪明又活泼,这么小就开始逗乐卖萌了。
    4)小儿肺炎表现
    小宝宝嘴里吐泡泡有生理性原因,也有可能是病理性因素所引起,所以还要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判断。 如果小宝宝嘴里经常吐泡泡,同时还常出现干咳、以及喉咙部位有痰鸣音,并且伴有食欲不佳、容易出现呕吐、呛咳、以及低烧等,有这些症状表现同时存在要考虑患有小儿肺炎的可能性较大。
    其实,无论是哪种原因,只要宝宝心情愉悦,未出现明显不适或哭闹,家长就不必过度担心,但同时,也要做好卫生防护。在孩子“吐泡泡”期间,家长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注意帮宝宝清洁嘴周
    生理性的“吐泡泡”虽然可爱,但也需要注意卫生问题。如果宝宝嘴周长时间被吐出的泡泡浸湿,会出现疹子,所以家长们一定要及时给宝宝清理嘴周,清理时注意不要来回擦拭,以免擦破宝宝娇嫩的皮肤。
    2)勤换口水巾
    通常来说,妈妈们会为宝宝准备棉或纱布质地的口水巾并定期消毒,也有的会准备一次性的宝宝湿巾或宝宝专用干纸巾,但无论用哪种口水巾,还是建议妈妈们定期换新,以免滋生细菌。
    3)长牙期间注意帮孩子清洁口腔
    宝宝长牙期间的口腔护理也很重要。妈妈们可以准备一块小纱布,用温开水,轻轻给宝宝擦拭牙龈或刚刚萌头的小乳牙。也可给宝宝用温开水漱口,然后直接咽下即可。
     

  • 肠套叠属于婴儿易发急证,主要会有以下症状:

    1、腹痛、哭闹:肚子疼是肠套叠最早的表现,会出现阵发性的哭闹,疼痛剧烈时还会缩住双腿,或手抓腹部位置,脸色发白,额头出冷汗。这点是最容易和肠绞痛搞混的。2、呕吐:宝宝哭闹时可能伴有呕吐,一般这种情况会出现在宝宝喝完奶后。

    3、腹部有包块:可以在宝宝右边的腹部摸到包块,这也是区分肠绞痛的方法。

    4、便血:肠套叠发生8~12个小时后,宝宝可能会出现便血,以暗红色为主,像果酱一样,这种情况肠管的黏膜已经处于坏死的边缘。

    5、便秘:肠套叠可能将宝宝的肠子完全堵住,发生便秘。当宝宝肚子疼没有大便、放屁等情况,立马要提高警惕。

    如果宝宝出现了上面的5种情况,大家一定要及时送宝宝进医院。因为宝宝肠套叠,48小时内是宝宝的黄金治疗时间,千万别拖时间导致宝宝的病情加重! 医院就诊时可直接去外科急诊,不要去消化科或普通外科挂号。因为肠套叠属于急症,挂外科急诊能够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尽快处理,减少宝宝的痛苦和病情进一步发展。

     
     

  • 新生儿喂奶过程中,宝妈都曾遇到过新生儿呛奶,牵动着不少宝妈的心,如何减少呛奶,成为了宝妈都关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喂奶时机适当。不在婴儿哭泣或欢笑时喂奶,不要等宝宝已经很饿了才喂,宝宝吃得太急容易呛;孩子吃饱了不可勉强再喂,强迫喂奶容易发生意外。

    2、姿势体位正确。母乳喂养宝宝应斜躺在妈妈怀里(上半身成30-45度),不要躺在床上喂奶。人工喂养宝宝吃奶时更不能平躺,应取斜坡位,奶瓶底高于奶嘴,防止吸入空气。

    3、 控制速度。妈妈泌乳过快奶水量多时,用手指轻压乳晕,减缓奶水的流出。人工喂乳的奶嘴孔不可太大,倒过来时奶水应成滴而不是成线流出。吃奶性急的宝宝,母亲在哺喂时要注意让他先吃几口后,将奶头拔出,稍停片刻再喂。

    4、注意观察。妈妈的乳房不可堵住宝宝鼻孔,一定要边喂奶边观察宝宝脸色表情,若宝宝的嘴角溢出奶水或口鼻周围变色发青,应立即停止喂奶。对发生过呛咳婴儿、早产儿,更应严密观察,或请医生指导喂哺。

    5、排出胃内气体。喂完奶后,将婴儿直立抱在肩头,轻拍婴儿的背部帮助其排出胃内气体,最好听到打嗝,再放婴儿在床上。床头宜高15度,右侧卧30分钟,再平卧,不可让孩子趴着睡,避免婴儿猝死。

  • 近几年,随着中医文化的不断普及,小儿推拿越来越深受人喜爱。捏脊由于操作简单,对宝宝好处多,是最为中国父母知道的手法,在临床推拿中用得非常广泛。 虽然捏脊有奇效,好处多,但家长要懂得“捏”诀窍,要不然会事倍功半,甚至会对宝宝健康有影响。而且并不是所有的宝宝的都适合捏脊。

    一、捏脊的好处
     
    捏脊是指顺着脊柱两侧提捏背部的皮肤。人体背部正中为督脉,督脉两侧为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路线。督脉和膀胱经是人体抵御外邪的第一道防线。
    1、通过捏脊,可以疏通经络,调理脏腑功能,特别是对胃肠功能有很好的调节作用,调节因脾胃引起的消化不良、积食、腹泻等症状。如果配合按揉足三里和摩腹,每天给孩子做一套保健按摩,对脾胃的养护作用更好。
    2、从现代医学观点来看,脊柱两侧是从脊髓发出,通向身体各个器官的神经根,人体大的神经节、神经干,也分布于脊柱两侧。捏脊疗法可以刺激这些神经组织,进而调整内脏功能,达到增强体质、治病保健的目的。
    3、经常捏脊,能促进孩子生长发育,强身健体, 改善睡眠,防治多种疾病。
    二、捏脊分方向,效果各不同
    捏脊分为上捏脊(从下往上捏)和下捏脊(从上往下),实际应用中上捏脊用的比较多。上捏脊和下捏脊都有不同的适应症,家长要了解其适用症状,才能让宝宝越捏越健康。 中医常说“顺经为补,逆经为泻”,上捏脊能调动一身阳气,阳气升,可温肾健脾,而下捏脊却相反,逆泻督脉,有清热泻火通便之效,属于泻法。 上捏脊常用于虚寒证为主的积食、便秘、腹泻、感冒等症状,但不适合实热证或阴虚内热症,会越捏内火越重,可能会加重便秘,出现口舌生疮,盗汗加剧的现象。而下捏脊常用于实热症比如发烧或便秘的治疗,极少用于平时保健。

    、捏脊步骤

    1、捏脊前要先脱去宝宝的衣服,露出整个背部。让孩子平趴在床上,家长可以搓热手,先轻轻捏一捏宝宝的肩膀,让宝宝背部处于放松状态。

    2、以两手拇指置于孩子脊柱两侧,从下向上推进,边推边以食指、中指捏起脊旁皮肤。

    3、从龟尾椎至大椎为1遍,每次推3~5遍,时间掐在3分钟左右即可。在最后1遍时,每捏3下,提1下。捏脊每天1次或隔天1次。 4、操作时捏起皮肤的多少和提拿力度要适当,以能轻松顺利推进为度。推拿的速度要快而流利。向前推进时,要走直线,不能歪斜。

  • 很多家长对婴幼儿需不需要喂水感到疑惑?

    答案是:应该根据喂养方式、婴幼儿症状来决定,不存在一定不能喂水的说法!

    婴幼儿是否需要喂水跟孩子的喂养方式是有关的,如果孩子是奶粉喂养的话,两次奶粉中间需要给孩子喂水。如果孩子是母乳喂养的话,6 个月之内是不需要喂水的。

    如果给孩子喂水过早,会抑制孩子的吸允能力,宝宝从妈妈的乳房里面吸允的奶水就会减少,会影响孩子的发育。等孩子 6 个月之后添加辅食了,就需要开始给孩子喂水了。但是,并不是说绝对不能喂水,婴儿如果出现上火、便秘等症状的话,可以给婴儿喂一些温开水能够缓解婴儿症状。

    在接诊中,经常碰到家长问,我的孩子添加奶粉或者辅食后出现了便秘的症状,我该怎么办?你问他喝完奶粉喂水了吗?大部分的答案都是没有,还会反问你一句:不是不能喂水吗?

    看完这篇文章,希望新手妈妈懂得,尤其是人工喂养的宝宝,可以并且建议少量多次喂点水,以缓解上火、便秘等症状!

  • 中医有句话“四季脾旺不受邪”,意思是说,孩子脾不虚,就不容易感受外邪而生病。 但是,小孩子本身脾胃发育就不完善,又特别能吃,所以大多容易脾虚。 小孩子的手上仅有两个穴位可以健脾,家长一定要牢记,没事给孩子揉揉!

    1、 补脾土

     

     

     
    (孩子的大拇指,顺时针揉就是补脾经了,一般取左手)
    关于脾经穴有多种说法,有的说是大拇指桡侧,有的说是大拇指正面一侧,学派很多,但是有一种是统一的,那就是大拇指的螺纹面。 所以,如果感觉孩子脾虚的话,每天可以用您的左手固定好孩子的左手,右手大拇指和食指固定好孩子左手的大拇指,顺时针揉上150~300次。
    2、 揉板门

     

     
     
    (上面的红色区域就是板门穴,顺时针揉就可以了,每天150~300次。)
    了脾经穴外,还有一个穴位叫板门穴,揉 板门能健脾和胃、消食化滞、运达上下之气。板门穴跟脾经穴一样,也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区域,它就在大拇指下方手掌上那片厚厚的肉上。
    脾经穴和板门穴是两个非常好的保健穴,如果孩子肚子胀、不消化、不爱吃饭、干巴瘦、脸色发黄等等,家长可以常给孩子揉揉这两个穴位。

  • 宝宝咳嗽该怎么减轻呢?
    1、蜂蜜、温水、苹果汁

    有研究表明,睡前一勺蜂蜜可有效减轻咳嗽症状,而且能有助于睡眠。不过有以下几点要注意: 1岁内的宝宝慎用蜂蜜,因为蜂蜜容易诱发宝宝过敏。3个月~1岁的宝宝咳嗽时可以喂上10ml左右的温水或苹果汁,每天4次,也能有效缓解咳嗽的症状。 1岁以上可以喝2~5ml(5ml约为一个普通矿泉水瓶盖那么多)的蜂蜜; 在给宝宝喂完蜂蜜后要记得让宝宝再喝点水,以保持口腔卫生。买蜂蜜时也要尽量挑选天然的蜂蜜,因为市面上很多蜂蜜其实都是一点蜂蜜兑了大量糖而已,润喉的效果也会差些。

    2、改善空气质量

    咳嗽跟空气质量有很大关系,如果空气太干燥,宝宝会咳的更厉害。 如果空气太污浊,宝宝也会咳的更厉害,因此若天气好,要多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若天气不好,可以用空气净化器来改善室内空气,也要让宝爸戒烟,让宝宝远离二手烟!还可以让宝宝吸入水蒸气来减少干燥空气对呼吸道的刺激,缓解咳嗽的症状,并促进黏痰软化排出。

    那什么时候该用药?又该用什么药?
    妈妈们现在大都知道医生一般不推荐宝宝随意用止咳药,尤其是有痰的咳嗽,以免盲目上了止咳药痰咳不出来沉积在气管更容易引起细菌感染,出现肺炎。那什么时候才要用药?用的话又该用什么药呢?
    1、咳嗽影响了宝宝吃、睡、玩
    如果咳嗽影响了宝宝吃饭、睡觉和日常活动,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做雾化治疗,可以只用生理性盐水就行,目的是湿润呼吸道,减少刺激;稀释痰液,以便宝宝更容易咳出来。
    2、选化痰药而不选止咳药
    如果痰一直咳不出来,可以适当考虑用药,但切记用药选化痰药而不选止咳药!小一点的宝宝可以用氨溴索糖浆,或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等。

  • 新生宝宝呛奶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刚出生的婴儿还很弱小,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全,一些反射还很弱。当吃奶的姿势不正确或吃奶速度过快,将会导致吐奶,并使吐出物随呼吸进入呼吸道。宝宝在吃奶的时候,因为气管封闭的不好,喉软骨软化的情况下,吃奶以后,会有一些少许的奶液进入到了气管内,也会导致呛奶;另外,病理情况下,当宝宝呼吸系统受到感染或发育不健全时,如支气管肺炎、先天性心脏病、喉软骨软化、喉炎等, 也会有呛奶表现。

    那么当孩子呛奶了,我们该怎么办呢?

    很多父母处理婴儿呛奶时,第一反映就是赶紧竖抱、然后拍拍宝宝,但其实这两个动作是要不得的!因为婴儿的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有些反射很薄弱,如果第一时间竖着抱,那么这些分泌物,或者是奶液非但不会咳出来,反而会更容易深入里面,进而加重呛咳。另外,拍隔是预防婴儿呛奶,并不是处理方式。

    宝宝开始吐奶时,若平躺着,妈咪们应快速将宝宝身体侧向一边,防止吐出来的奶倒流回喉咙和气管,然后快速清理出口腔中的呕吐物。当宝宝产生气憋、肤色变暗时,此时奶水可能已经呛入气管。应让宝宝采取俯卧位,用力拍打宝宝背部,让宝宝咳出奶水。如果拍打催咳无效,宝宝情况还是很糟糕,应立即送往医院,并伴随捏脚板等方式,让宝宝吃痛哭泣,从而促进宝宝呼吸,以免窒息。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