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介绍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一所大型综合性中医医院,创建于1964年,2015年获批成立广东省中医临床研究院,是我国高等中医药临床教育、医疗、科研重要基地之一,为全国首批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示范中医医院、首批广东省中医名院、广东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广东省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广州中医药大学岭南医学研究中心,首批“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中医医院建设单位”,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建设单位,心血管科等6个专科被确定为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是全国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最多医院之一。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职业道德先进单位”“全国中医药应急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中医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先进单位”“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全国人文爱心医院”“广东省文明单位”等称号。1994年无偿救治身患股骨头坏死的好军嫂韩素云事迹饮誉全国,受到时任中央领导同志的赞扬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医院占地面积50940平方米,建筑面积18.8万平方米,编制病床2200张,设有46个临床科室,门急诊各专科开设齐全。年门急诊量280万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7.7万人次,急诊量在广州市所有医院(含中医院和西医院)中名列前茅。医院现有职工2600余人,拥有国医大师周岱翰教授以及首批全国名中医欧阳惠卿等为代表的一批全国知名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包括25名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6名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35名广东省名中医、40名广东省名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高级职称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家500多名,是全国中医技术力量最雄厚的中医院之一。拥有一批在全国行业内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的重点学科/专科群,其中国家二级重点学科8个(其中牵头建设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8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7个(内分泌科、耳鼻喉科、骨伤科、脾胃病科、妇科、肿瘤科、临床药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4个(急诊科、内分泌科、耳鼻喉科、骨伤科、肿瘤科、妇科、心血管科、针灸科、脾胃病科、脑病科、风湿病科、重症医学科、护理学、临床药学),是国家重点专科专病单位数量最多的医院之一,多个专科专病成为全国协作组组长或副组长单位。建有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22个,全国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2个。2018年获批设立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多个国家级、省级培训基地落户我院,包括: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气道管理培训基地,是目前仅有的四家全国气道管理培训基地之一;全国胸腔镜心脏手术技术培训基地,是中国医师协会指定的三家全国培训基地之一;全国麻醉中医理论与实践培训基地,是全国四大培训基地之一;全国区域神经阻滞培训基地,是广州唯一一家培训基地;全国首家中医专科医师培训基地;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骨病防治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膏方人员培训机构;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全国首批中药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全国首个省级中药监管科学研究基地;广东省第一批血液透析培训基地;广东省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等。医院在运用中医温病学理论防治病毒性疾病方面具有丰富的成功经验。在2003年抗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战斗中,我院作为广东省中医治疗非典专家组组长单位,成功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愈73例确诊非典型肺炎病人,取得了“抗非”战役的“三零”(零死亡率、零院内感染、零后遗症)战绩,受到省、市政府的表彰,中医的疗效受到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的赞赏,医院应邀在香港、台湾等地区推广传授治疗“非典”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的战斗中,我院发挥中医智慧、贡献中医力量,派出医护人员、检验技师驰援湖北、香港奋战抗疫第一线;派出科研攻关团队前往武汉,开展武汉地区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有效方药研究。目前医院配备有各种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大型检测、诊断、治疗仪器设备,总值超7.4亿元,包括有ECT、64排螺旋CT,磁共振成像系统,大型数字减影系统,全数字胸部摄影机,医学影像存储及传输系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数字化乳腺机,高压氧舱,体外循环机、流式细胞仪等一大批高精尖端仪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也是第一临床医学院,共有13个教研室,每年承担着12000多学时的课堂教学任务,管理中医学专业(五年制、七年制)、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非医攻博、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等各层次在校学生近4000名,教师中有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大学终身教授3人,首席教授7人,广东省教学名师3人,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在岗博士生导师75名、硕士生导师166名,是全国最大的中医临床教学医院之一。拥有博士后流动站3个。专业与课程建设成绩显著。中医学专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教育部第一类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第五批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是广东省名牌专业,有广东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拥有中医妇科学、伤寒论、温病学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眼科学、伤寒论、温病学、金匮要略、中医临床经典、中医肿瘤学等9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省级研究生示范课程,3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是全国同类院校中拥有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最多的临床医学院。中医临床基础课程及中医妇科学教学团队是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单位,另有广东省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单位3个。医院始终坚持“科技兴院”的理念,注重各级重点学科、专科、实验室等平台建设,目前医院已有研究平台包括临床研究方向的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广东中医临床研究院、广东省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和广东省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已建成生物样本库,伦理委员会通过SIDCER-FERCAP和CAP认证。基础研究方向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1个、二级实验室2个、教育部中医药防治肿瘤转化医学研究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广东省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服务工程实验室、广州市中医药防治慢性心力衰竭重点实验室和岭南医学研究中心。在研的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60多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项以及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项目1项。建院以来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65项,其中“重症肌无力中医辨证论治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坏死临床研究”、“脾虚证辨证论治的系列研究”、“经方现代应用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第2完成单位)四个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医大辞典》(第2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医五脏相关理论基础与应用”、“中医<脾-线粒体相关>理论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中晚期肺癌中医综合治疗体系构建及推广应用”三个项目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应用研究”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科研成果的数量和水平在全省中医医疗机构中名列前茅。岭南邓氏中医诊法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岭南火针疗法、岭南罗氏妇科诊法等2个项目成为省市级非遗保护项目。作为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广东省中医药文化建设试点单位和广东省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培训基地,医院高度重视中医药文化建设与宣传工作,以“把我院打造成为既是群众就医场所,又是继承和创新、展示和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阵地”为目标,形成了我院的中医药文化价值观、行为规范、环境形象三大核心体系。以环境文化建设为载体,大力营造中医药文化氛围。以“精诚”文化引领,不断深化“以民为本、厚德重生、精勤不倦、传承创新”的文化自觉,将“精于术、诚于品”作为每位员工的职业追求,聚力打造“大师平台、名医摇篮、百姓医院”,努力建设百姓满意医院。医院每年在媒体上刊登的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等宣传报道达500多篇次,现为中国中医药报社驻广东记者站的挂靠单位。我们将秉承“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医院宗旨,以“传承创新,精诚至善”为训,大力倡导“患者至上,追求卓越”的服务理念,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精湛的医疗技术、高尚的医德风范,竭诚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一流的医疗保健服务,为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具有鲜明岭南中医药特色的大型现代化中医医院而不懈努力。
科室服务
科室医生
科普文章
文章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吃什么药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并发症众多,其中视网膜病变就是较为严重的一种。当血糖浓度过高时,视网膜血管会受到损害,导致眼底出血。针对这种情况,除了积极控制血糖,药物治疗也成为重要的治疗手段。 目前,常用的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的药物包括倍他司汀、维生素E、舒血宁以及羟苯磺酸钙等。这些药物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有效改善眼部出血症状,帮助患者恢复正常视力。 1. 倍他司汀:倍他司汀能够扩张局部血管,改善微循环,从而缓解眼底出血症状。患者需遵医嘱规律服用,并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2. 维生素E:维生素E具有辅助降血脂的作用,能够降低血液粘稠度。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合理服用维生素E有助于缓解视网膜出血,并修复受损组织。 3. 舒血宁:舒血宁是一种中成药制剂,主要成分包括川穹、丹参等活血化瘀的中药。通过静脉滴注的方式给药,可以有效消除视网膜病变,恢复正常功能。 4. 羟苯磺酸钙:羟苯磺酸钙对于治疗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改善局部微小血管病变,是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常用药物。 除了药物治疗,糖尿病患者还需要积极控制血糖水平,注意饮食,保持血糖稳定。此外,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眼底出血也是非常重要的。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并做好日常保养。通过综合治疗,大部分患者都能够恢复良好的视力。
健康驿站
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糖尿病能喝什么汤比较好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控制饮食、调整生活方式,以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在众多饮食调理方法中,汤品因其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的特点,成为糖尿病患者的首选。那么,糖尿病能喝什么汤呢?以下几种汤品值得推荐: 1. 双耳汤:双耳汤主要由木耳、银耳等食材熬制而成,具有滋阴润肺、降血糖的功效。木耳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降低血脂;银耳则富含多糖,可以增强免疫力,调节血糖。 2. 参芪排骨汤:参芪排骨汤以党参、黄芪、猪排骨等为主要食材,具有补气养阴、降血糖的作用。党参具有补气养阴、健脾益肺的功效;黄芪则能补气固表、利水消肿,两者搭配,可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气虚、乏力等症状。 3. 归参鳝鱼汤:归参鳝鱼汤选用当归、党参、鳝鱼等食材,具有补气养血、降血糖的功效。当归具有补血调经、活血止痛的作用;党参具有补气养阴、健脾益肺的功效;鳝鱼富含优质蛋白,易于消化吸收,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4. 鳖鱼补肾汤:鳖鱼补肾汤以熟地黄、枸杞子、女贞子、鳖鱼等为主要食材,具有补肝肾、降血糖的功效。熟地黄具有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的作用;枸杞子具有滋补肝肾、明目益智的功效;女贞子具有滋阴补肾、清热解毒的作用;鳖鱼则能滋阴养血、补肝肾。 除了以上几种汤品,糖尿病患者还可以根据个人口味选择其他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食材熬制汤品,如紫菜汤、西红柿蛋花汤、冬瓜汤等。在饮食调理过程中,糖尿病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控制总热量摄入,保持体重稳定; 2. 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蛋、奶等; 3. 适量摄入膳食纤维,如蔬菜、水果、粗粮等; 4. 限制糖分、脂肪和盐分的摄入; 5. 定期监测血糖,及时调整饮食和治疗方案。
健康饮食指南
0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6式瑜伽帮你轻松赶走小肚腩
减肥,一直是女性朋友们关注的热门话题。常见的减肥方式有药物减肥、饮食减肥、水果减肥和运动减肥等。然而,许多女性可能并不知道,瑜伽也是一种很好的减肥方式。瑜伽通过针对身体各个部位的锻炼,可以帮助我们减去多余的脂肪,尤其是针对腹部脂肪的消除。 以下介绍几种针对腹部脂肪的瑜伽动作: 1. 风吹树式 站立,双脚打开与肩同宽,十指相扣。吸气,手臂向上伸展,手掌翻转。呼气,向右侧弯曲脊柱,手臂随之伸展。吸气,回复正中。呼气,向左侧弯曲脊柱,手臂随之伸展。重复4-6组。 2. 腰转动式 站立,双脚打开与肩同宽,十指相扣。吸气,手臂向上伸展。呼气,自腰部向前、向下俯身,直至腰背、手臂与地面平行。吸气后,呼气,手臂带领脊柱向右侧水平扭转90度。吸气,回复正中。呼气,反方向,同理。重复4-6组。 3. 脊柱扭动 坐位,双膝弯曲,左腿在上,右腿在下。右脚跟放置在左臀部外侧地面,左脚踩在右膝外侧地面。右手肘抵在左膝关节外部,左手臂从背后缠绕在右腰侧。吸气,脊柱向上伸展立直。呼气,充分的扭转向左后方。吸气,回复正中。呼气,松开四肢。反侧同理。 4. 侧伸姿势 直立,右腿向前迈一大步,左脚向外转45度,使右膝盖和右脚脚趾在一条水平线上,尽量向下压身体,使右侧大腿和地面平行。弯曲身体,把右手的手掌放在右脚的后面,撑住地面。当你尽量伸展左臂的时候,仍然要保持右侧大腿和地面平行。尽量伸展胳膊,不要驼背,这样才能扩展胸部。 5. 眼镜蛇扭动 俯卧,双脚打开同肩宽,屈肘,两手放于胸两侧地面。吸气,手掌推地,脊柱向上伸展。呼气,脊柱后屈。吸气后,呼气,脊柱向右后方扭转,眼睛看左脚脚跟。吸气,转回正中。呼气,反方向同理。重复4-6组。 6. 蝗虫式 俯卧,双脚打开同肩宽,双手臂与身体分开约两拳宽;吸气,四肢及身体尽量向上抬起离地,手脚同高。均匀的呼吸保持一会儿。呼气,全身回落地面,放松。重复4-6组。 这些瑜伽动作可以有效减去腹部脂肪,但需要长期坚持才能看到明显的效果。
病友互助家园
0
人阅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