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心理科推荐医生
查看全部
陈伟
陈伟

副主任医师,心理治疗师 中国医科大学精神医学硕士毕业 2008年开始在哈医大一院临床心理科工作至今 受训经历: CAPA(中美精神分析联盟)长程心理动力学治疗师培训 初级组(2年)毕业 高级组(2年)在读 移情聚焦治疗国际认证培训项目 香港中文大学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CBT-i)培训 第四届中美辩证行为疗法网络培训 第一期中美心理咨询师与精神科医师规范化培训 Sagman Kayatekin教授的心理动力学治疗系列课程 Vamik Volkan教授的边缘及自恋型人格障碍治疗系列课程 第二届国际创伤治疗师系列培训 第五届北京国际巴林特小组组长培训 盛晓春系统式家庭治疗系列培训

好评率:-

立即咨询
擅长抑郁、焦虑、失眠、强迫、贪食等疾病的诊疗,包括长程心理动力学治疗、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短程心理咨询、药物治疗,以及人际关系、亲密关系、亲子关系、工作、学业、压力应对、环境适应、低自尊、个人发展的心理咨询,青少年心理咨询,远程电话/视频诊疗、心理咨询。
安钢辉
安钢辉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心理科主任,精神卫生学硕士,临床执业30余年

好评率:100%

立即咨询
擅长青少年厌学,休学的心理咨询,心身医学问题,抑郁、强迫、焦虑情绪的药物治疗和心理咨询
临床心理科患者评价
查看全部
  • *小波
    回复质量:非常满意服务态度:非常满意回复速度:非常满意
    1700363673000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小光
    回复质量:服务态度:回复速度:
    1649055602000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名用户
    回复质量:服务态度:回复速度:
    1626840811000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张桂华
    回复质量:服务态度:回复速度:
    1589623208000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匿名用户
    回复质量:服务态度:回复速度:
    1585391023000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 李博文
    回复质量:服务态度:回复速度:
    1585389606000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图文问诊

展开更多

临床心理科问诊记录
查看全部

展开更多

临床心理科科普文章
查看全部
  • 以下热线全部是免费(电话费除外)、公益的、由各地专业精神卫生机构承办;
    各地的心理热线一般都是面向全国的;
    遇到心理困扰希望尽快进行简短沟通(通常少于30分钟)时可以拨打;
    有一些是24小时的,夜间出现困扰但无法及时联系到医生或咨询师的人可以拨打;
    出现自杀或自残的想法或冲动或出现其他可能有不良后果的冲动时鼓励拨打;
    暂时缺乏经济条件进行心理咨询的人可以在需要沟通时拨打;
    打热线对很多人来说是让人紧张的,也许是由于担心对方是否会理解和善待自己、是否会尊重自己、是否会被忽视或被歧视等等原因,多尝试几次可能就会不那么紧张了;
    缺点和局限:一次性的短时间咨询对方没有办法全面了解咨询者,无法代替每周规律进行的心理咨询也无法代替就医得到诊断和治疗方案,虽然可能会和缓和一些突发的状况但无法解决长期的问题。无法选择接线人,不清楚对方的能力和风格,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也存在一个是否匹配的问题,某一个热线打过去可能会感觉不好,这时可以再试试其他的。打热线寻求帮助是有一定挑战的,需要具备一定接受失望的能力。

    补充一个24小时自杀干预热线:全国希望24热线:4001619995 (1619995是谐音:要留、要救、救救我)。

  • 您是否有这样的经历?失眠了一次之后就很担心再失眠,结果越担心越是失眠?为了睡个好觉早早上床,结果越早上床越睡不着?辗转难眠的时候看一下时间,发现很晚了,结果更加睡不着了?如果您有类似的经历,因为失眠而苦恼,在去寻找安眠药之前,下面的科学知识您可能有必要先来了解。

    1.据美国DSM-5诊断与统计手册统计,约有三分之一的成人有过失眠问题。一个人如果出现了持续的失眠,首先,应该明确失眠的原因:失眠可以是抑郁症引起的,典型的表现是早醒;失眠也可以是由各种焦虑症或正常的焦虑引起的,常见的是入睡困难;失眠在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期会表现为睡眠需求减少,不需要睡眠;失眠也会因为睡眠呼吸暂停(尤其见于打鼾的肥胖人群,常表现为白天嗜睡)、不宁腿综合征(上床后因感到双腿无法安放而失眠)、高血压等身体状况而引起。抑郁引起的要治疗抑郁,焦虑引起的要治疗焦虑,我们先要看失眠是否是其他心理疾病的一种症状,还要看失眠是否是其他身体疾病造成的,一味吃安眠药不去解决背后可能潜在的原因,失眠很难得到正确的诊治。

    2.失眠障碍(失眠症)指的是对睡眠的时长或质量不满意,一般包括入睡困难(通常超过半小时)、睡眠维持困难(即睡眠中途觉醒)和早醒后无法再入睡,一般每周持续三天以上,持续一个月以上可以诊断。诊断失眠障碍的前提是不存在显著的情绪低落这些抑郁情绪,或是过度的担忧紧张这些焦虑情绪,不存在各种导致失眠的精神障碍和身体疾病,单纯地出现失眠,也就是说失眠是唯一的症状,这样的话才属于失眠障碍,它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可以达到10%,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不过失眠障碍的患者要么不寻求医生的帮助,要么不合理地滥用酒精或安眠药物,要么应用一些作用不大的中药或保健品,很少有患者得到科学正确的诊治。

    3.就算不存在焦虑症的诊断而出现单纯的失眠障碍,失眠本身也会让人变得焦虑:对失眠的焦虑。失眠了一次之后很多人开始怕睡不着,结果越怕睡不着越睡不着,每天躺在床上就开始担心睡不着怎么办,这一紧张,真的就更睡不着了。失眠后因为每天都担心失眠而造成失眠,这往往是失眠持久不愈的原因之一,这种心理是需要通过心理治疗调整的。很多人由于恐惧失眠开始吃安眠药,结果越发离不开安眠药,一旦不吃药就会感到焦虑不安无法入睡。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是,经常有患者家属向我反馈,偷偷把患者的安眠药换成了维生素片,患者还是可以睡着,而不吃任何药就会睡不着,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患者吃了“药”之后,知道药物可以帮助自己,就卸下了对睡眠的负担,而恰恰是这种负担的消失让患者快速入睡,而并不见得是药物的帮助!如果患者不吃任何药物,就会感到焦虑,知道没有药物帮助自己,会担忧自己没有能力靠自己入睡,而这种焦虑感常常就会压倒睡意导致失眠。所以定期进行心理治疗调整好睡前的心态是很多失眠患者治疗的关键一环,失眠是和心理因素关系很密切的疾病,并不适合完全依靠药物解决问题。有一种比较另类的矛盾意向心理治疗,让患者在失眠时去努力保持清醒,告诉自己“我要保持清醒....我要保持清醒....我不要睡觉......我不要睡觉......”,也许我们人性中都存在逆反心理,越想睡越睡不着,相反越让自己不睡反而却不知不觉睡着了,另外这么做的同时,因为去力求清醒,也就不再担心失眠了,不担心往往就卸下了睡眠的负担,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4.很多失眠的患者每天“很努力”地去睡着,可结果往往让他们大失所望乃至越来越崩溃。虽然生活中的大多数事情可以通过努力做得更好,但睡眠并不是一个靠努力能做到的事情,反而越努力越是无法放松,越是睡不着。睡眠的本质是机体的疲劳和昼夜节律所触发的自然而然的生理反应,所以睡觉前端正的心态(心理学上的术语叫认知)很重要,这个态度就是,我累了、我困了、我要休息,而不是我现在要在多长时间之内睡着,带着一种任务感和压力去睡觉。所以,觉得困了以后(一定要困了再睡,很多失眠的人在并不困的时间去强迫自己入睡),要抱有一个休息的心态,而不是努力去睡觉的心态,睡不着随它去,我要休息一下我的身体,躺在床上,感受一下这劳累了一天的身体接触床垫床单和被子的舒适感觉,然后就停留在这种休息的感觉当中,反正睡不着我的身体也能得到休息,反正着急的话更睡不着,不如不去想它。不怕失眠了,很多失眠的情况就会得以缓解。相反,越是怕,就越是失眠。

    5.为什么很多人那么怕睡不着?因为他们要么觉得自己不睡觉健康会出现严重问题,要么觉得第二天会没精神,工作学习状态会很差、会出错,要么觉得再不睡觉失眠就永远好不了了,总之都是各种负面的心态(认知),而事实上情况远没有他们想的严重,失眠其实和健康问题以及工作学习效率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失眠患者虽然睡眠比较少,但是其实躺在床上身体已经得到了充分的休息,这样对健康的影响其实是很有限的,这些负面的观念常需要在心理治疗中进行系统的调整,否则总是让人无法放松下来,无法得到睡前应有的那份安宁。

    6.多数失眠障碍其实是由于不良的睡眠认知和睡眠习惯造成的。关于睡眠习惯,有的人会说我早早就上床,也不熬夜,睡眠习惯很好啊。其实,在没有困意的时候早早上床,就是一个很不好的睡眠习惯,失眠的患者很多为了获得更好的睡眠在并不困的时候过早躺在床上,结果是躺下越早入睡就越困难,反反复复下去,躺在床上就有一种挫败感和担忧,失眠就这样维持下去,越来越严重。还有的患者习惯于赖床,觉得晚上睡得很差,为了避免失眠对健康和白天的精力造成不良影响,早上尽量再多躺一会,其实这也是一个不好的睡眠习惯,赖床越久其实越容易造成第二天的入睡困难。失眠心理治疗中很重要的一环就是科学地纠正这些不好的睡眠习惯,我们会根据患者近期的睡眠情况,计算出一个合理的卧床时间,规定一个上床时间和起床时间,缩短无效的卧床时间(即躺在床上睡不着的时间和醒了以后赖床的时间),这样看似让患者卧床的时间缩短,其实和一般人的认识恰恰相反,并非躺在床上的时间越久越能换来更好的睡眠,缩短的卧床时间往往带来更高质量的睡眠,通过压缩卧床时间的训练很多患者的失眠程度和睡眠质量都一步步得以改善,很多患者反馈虽然躺得少了很多,但感觉睡得更沉,第二天也更有精神,等失眠改善以后再在后续的治疗中逐渐延长患者的卧床时间,这就是运用了行为科学的原理。

    7.行为科学的经典实验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当对狗摇铃的时候,给狗食物,狗会流口水,这样反复重复,后来只摇铃不给食物,狗也会流口水,这就是因为在狗的意识里,铃铛和食物联系在了一起。同样的道理,我们人类,如果经常在床上失眠,床就和失眠联系在了一起。基于这个原理,在卧室,除了睡觉不要做其他事情(性行为除外),尽量不要在卧室内工作,有条件尽量把电脑放在卧室外。除了睡觉之外,平时也不要躺在床上,不要在床上玩手机、看平板电脑、看书、打电话、看电视,让卧室和床重新成为专门睡觉的地方。不困的时候也不要提前上床,要等困的时候(困和累并不一样,困指的有睡意)而且到了我们规定好的上床时间再去睡觉,不困的时候过早上床在床上辗转反侧或是醒了以后赖床不起是长期失眠的常见原因,因为在床上做睡觉之外的事,我们的身体会留下记忆,把床和睡眠以外的可以让人清醒的东西联系在一起,把床和失眠的感受联系在一起,所以一躺在床上,立刻就唤起了失眠的感觉,就像巴甫洛夫的实验中狗面对铃声,立刻流出口水一样。我对睡眠行为医学有这样一句理解:床是用来睡眠的,不是用来失眠的。这听起来像一句废话,床当然是睡觉用的,但我们这些失眠的患者,在床上除了睡觉之外还做了很多别的事情:在床上努力去睡着,在床上担忧睡不着,在床上思虑未来,在床上纠结过去,在床上因睡不着而感到挫败和焦虑,在床上看电视,玩手机,在床上赖床不起......,床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睡眠场地。我们会在心理治疗中去训练患者让床重新成为睡眠的地方,而不是仅仅给患者开安眠药,其中一个经常用到的方案就是如果在床上感觉辗转难眠,就干脆下床,离开卧室,去做些其他事情,比如做做家务、看看书、听音乐,等困了再回到卧室睡觉,失眠的人很少有人会这样做,因为他们还是习惯于在床上和失眠作斗争,但健康的人偶尔睡不着时常常会这样离开床做其他事,要想有健康的睡眠,就要去尝试健康人的行为。这样的训练,虽然辛苦一点,但其实会逐渐摆脱“床=失眠”的条件反射。这样的治疗叫做行为治疗,或者叫行为训练,是改变造成失眠的睡眠习惯的训练,行为治疗也是欧美的医生治疗失眠时首先要做的。

    8.睡前练习“正念”有助于睡眠,正念也叫静观或者内观,是一种来源于东方文化近年来在美国很流行的心理治疗方法,原理上其实很简单,就是“觉察当下”。简单而且最常用的正念练习是“正念呼吸”:把注意力专注到此时此刻的呼吸上,注意气吸进身体,离开身体,循环往复,深吸气、深呼气,专注于鼻尖部位气息的进出或是通过腹式呼吸专注于下腹部的起伏,带着一种好奇心,像第一次呼吸一样去觉察自己的呼吸。练习中即便总想到别的事情,想到今晚能否睡着、想到今天发生过的事、想到明天没发生的事,也不必刻意抵制或自责,只是去觉察到自己出现了这些想法,而不必努力让它们消失,这时可以给这个想法起个名字来识别和形容它,比如“焦虑”、“杂念”、“不安”等等,然后再把注意力慢慢收回到呼吸上,反复多加训练,会有助于放松和睡眠。一般建议睡前在禅修垫上以打坐的姿势练习或者坐在椅子上练习二十分钟以上,可从五分钟练起,逐渐延长,练习的时候眼睛闭上或者微微睁开看着前下方的某一个点,背部要保持笔直,不要靠在椅背上,双手可以放在双腿上。在躺下准备睡觉时可以继续试着专注于呼吸,如果感觉到焦虑、想到自己为什么还不睡着,这种想法如果反复出现挥之不去无法专注呼吸,这时不必强迫自己不要想它,也不要强迫自己去觉察呼吸,可以试着去觉察自己的焦虑,只是去如实地觉察它,仔细觉察这种焦虑给内心和身体带来的感觉,就像将焦虑置于意识的显微镜下,如实去观察它的每一个细节,即便它是一种不舒服的体验,我们仔细去觉察它真实的样子,觉察它是如何影响自己的,等这些感觉不再明显,再慢慢去觉察自己的呼吸。正念并不是强迫自己注意呼吸(初学者容易进入的误区),而是去觉察当下的感受,这可以是呼吸带给我们的感受,也可以是焦虑带给我们的感受,只是去深入觉察当下,无论它是舒适还是不适,不去试图改变什么,只是去觉察,通过这样单纯而专注的觉察往往会给人带来平静。只是不要急于求成,就像要学好游泳也需要练习一样,不要因为没有立刻见到效果而失去信心,如果希望正念成为帮助入睡和缓解焦虑的有效工具,建议系统地按正念方面的书籍和音频去多加练习,并每周定期接受专业人员的指导。正念的核心是觉察当下和接纳自己,面对各种不良情绪和身体不适时去观察和接纳,而非努力消除,我们习惯于努力消除这些负面的体验,可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越是努力改变它们,它们越是变得严重,很多人睡不着时告诉自己不要焦虑,结果却越发变得焦虑。所以睡不着感觉很焦虑的时候,不必试图消除它,而可以通过正念来观察它。焦虑很像水杯中带有泥沙的水,我们越是摇晃杯子,水越是浑浊,练习正念就是把杯子放在那里,不去改变什么,只是看着它,这时候泥沙反而容易沉淀,水反而容易澄清。正念是一种不同于我们日常习惯的思维方式,一种体验生命的独特角度,只是需要通过持之以恒的练习多加体会才会从中受益。

    9.安眠药虽然可以帮助人快速入睡,但多数药物建议短期服用不超过一个月,长期吃安眠药容易形成药物成瘾,有很多老年人常年吃安眠药,形成了药物成瘾,安眠药逐渐失效,需要不断增加剂量,甚至五片十片地去吃,这些老年人认为自己是“顽固性失眠”。其实不然,他们的失眠要么是未经正确诊治的焦虑症抑郁症,要么是不良睡眠习惯造成的,要么是不良的认知和对失眠的担忧造成的,要么就是安眠药的错误使用造成的失眠,常见的错误使用和错误观念是他们认为一旦停用安眠药仍然失眠,所以自己是顽固性失眠一辈子离不开安眠药,其实长期用安眠药如果突然停药本身就会造成失眠,而并非他们本身一定会失眠。所以对于这些老人,正确地指导他们治疗可能潜在的抑郁焦虑,或通过心理治疗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睡眠心态,同时科学地减少安眠药的药量(通常根据已经用药的时长每周减少总剂量的1/10到1/4),是很有希望最终停用安眠药的。

    10.药物治疗(以下提到的药物务必在医生的指导和处方下使用)。在科学规范的国际失眠治疗指南中,药物治疗的优先级别,是排在心理治疗之后的,因为药物要么存在生理依赖(逐渐失效或停药后症状加重)要么可能存在心理依赖(不敢尝试不吃药靠自己睡觉),所以推荐患者先进行心理治疗,无效再考虑服药,或者两方面同时进行以便更容易摆脱药物,只是很遗憾国内了解并愿意相信失眠心理治疗的人少之又少。如果希望进行药物治疗,曲唑酮是比较推荐的药物,它本身是一种抗抑郁药,但其实作为抗抑郁药效果很一般,在美国很多医生小剂量使用它治疗失眠而非抑郁症,因为它的作用时间和正常的睡眠时长比较接近,而且不具有成瘾性,所以是一种相对有优势的失眠治疗药物,治疗失眠的剂量范围是25-150毫克(远低于抗抑郁剂量),睡前半小时至1小时口服。如果失眠的同时存在一些抑郁情绪,而且食欲不好,米氮平往往适用。对失眠、睡眠浅、同时存在焦虑情绪或身体疼痛的病人,加巴喷丁或普瑞巴林可能有效。如果失眠的同时存在焦虑及暴躁易怒的问题,服用喹硫平通常会有所帮助。很多失眠患者在服用奥氮平或氯氮平,虽然它们的镇静催眠作用比较突出,但是往往会出现体重增加、血脂血糖升高的问题,综合利弊考虑通常是弊大于利,而我们选择药物的基本原则是利大于弊,所以这两种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并不推荐。至于安眠药方面,目前还没有研发出不具有依赖性的药物,右佐匹克隆、唑吡坦和扎来普隆是相对新型的安眠药,三种药作用时长不同,右佐匹克隆适合诱导入睡和维持睡眠(避免中途觉醒),唑吡坦和扎来普隆更适合诱导入睡,这三种药物由于成瘾性比传统药物要低一些,可以作为安眠药中的首选。传统药物一般指的是安定类药物,比如艾司唑仑、氯硝西泮、阿普唑仑、奥沙西泮、劳拉西泮、地西泮,这类药物只建议一个月内短期服用,长期服用只会越来越失效、越吃越多、而且可能会损害大脑的认知功能。安眠药用量越大,连续使用时间越久,越容易成瘾,如果隔日使用,或者在周末的两个晚上临时停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成瘾的发生。至于各类中药,效果比较有限,很多情况下“有效”是出于心理作用,而且多数副作用“尚不明确”,还是不建议长期服用。患者常常寄希望于中药将失眠“去根”、“彻底治愈”,老实说,这是非常不靠谱的,不具有任何科学根据。

    11.失眠的另一种常见情况是很多人喜欢睡前想事情,因为我们白天太忙了!白天忙着工作或学习,晚上做家务、看电视、带孩子、或是忙着应酬,只有在睡觉时夜深人静了躺下来,开始和自己相处,开始思考问题,却越想越睡不着,尤其想到一些让人焦虑的事情时更是如此。有这种情况的人,适合早些比如晚上6点到8点,在卧室外的地方拿一个笔记本进行记录,把晚上习惯去想可能去想的问题记下来,就好像记日记,写下来哪个问题能解决、怎么去解决,哪个问题解决不了,解决不了的事先放在一边不去管它,这样提前把问题想完,晚上睡觉时就不容易胡思乱想,加上练习正念呼吸,就可以减去不必要的负担,更快入睡。这种技术在睡眠医学中被称为设定“烦恼时间”。目的是不要把“烦恼”和床、卧室、和睡眠联系在一起,而是把“烦恼”独立出来。

    12.失眠的患者常常为了睡好而要求自己每天在固定的时间上床和入睡。其实由于每一天的疲劳程度和情绪状态并不一样,我们每一天困的时间点并不会完全一致,但如果希望在相对固定的时间睡着,就需要每天在相同的时间起床,这样才能培养出相对规律的“生物钟”。建议每天规定一个固定的不赖床的时间起床,即便睡得不太好,也在固定的时间起床,每天准时起床,晚上往往可以相对按时产生困意。建议失眠患者在休息日的作息时间也与平时相同,周末一不熬夜,二不睡懒觉。熬夜睡懒觉对不失眠的人问题可能不大,对我们这些失眠障碍的患者,睡眠的节律很容易因此被打乱,以后到时间睡不着,早上到时间起不来,白天困了再补觉,晚上又容易睡不着,最后形成恶性循环。

    13.建议避免饮酒。很多人靠酒精助眠,他们往往是比较容易焦虑,通过酒精去放松自己、抗焦虑,酒精有一定镇静作用,但也有兴奋的作用,即便有时短期内可以缓解失眠和焦虑感,但酒精通常最终会干扰睡眠、破坏深睡眠,也会逐渐恶化焦虑,而且会成瘾最终威胁到健康。另外须避免可能引起过度觉醒的含咖啡因饮料(咖啡、可乐、茶、可可、红牛),尤其是中午以后不要喝,免得咖啡因的兴奋作用延续到晚上。

    14.尽量避免睡前进食,睡前吃得很多会干扰到睡眠,这种习惯也会容易增加体重,如果睡前感到明显的饥饿,可以少吃点小零食。还要避免睡前饮水,以避免夜间起夜或在睡眠中憋尿干扰睡眠,喝水的话建议睡前1-2小时早一点喝,睡前上一次厕所排掉。睡前吃安眠药喝水的话尽量喝一小口,刚好把药咽下就好。睡前不建议吸烟,睡前吸烟往往会引起中枢神经的兴奋从而影响睡眠。

    15.建议失眠的人避免在白天小睡,包括午睡,白天睡得多了,晚上往往没有足够的睡意。即便晚上没睡好,白天也不要补觉,同时也不要躺在床上,这样可以把困意累积到夜晚,让晚上更容易入睡。如果觉得很疲劳很想睡,可以坐着练习正念,有助于体能的恢复。如果习惯通过午睡来恢复精力,建议最好短于15分钟。白天睡得越好,往往晚上就会睡得越差。

    16.很多人会在失眠时看表,看看几点了,自己还有多久睡眠的时间,睡不着的时候一看时间很晚了,就产生了更多的焦虑感和烦恼,因为知道留给自己睡眠的时间不多了,就会更有压力,更努力地去强迫自己睡觉,这样就更加睡不着。建议把钟表从卧室移除,闹钟设定在手机上,而把手机放在自己伸手拿不到的地方,比如卧室的桌椅、窗台上,免得伸手去拿手机看时间。我们健康自然的睡眠并不需要一个时间的概念来时时约束自己,睡不着时无论几点钟也随它去好了。

    17.褪黑素是一种具有安眠效果的保健品,不会导致成瘾,因为血药浓度不稳定,效果是因人而异的,有部分患者会从中受益,临床上我们一般使用褪黑素帮助患者调整昼夜节律(比如年轻人睡得晚起得晚)或者用于出国倒时差。褪黑素本身是人体内自然分泌的一种化学物质,负责维持人体的睡眠节律,人在晚上会感觉到困就和它有关,这种物质的分泌和光照的多少有关,黑暗会让褪黑素增加,产生困意,相反光线的照射会让这种物质减少,使人清醒。所以,失眠的人适合用遮光效果好的窗帘,让黑暗促使更多褪黑素的释放;如果到了该起床的时间赖床起不来,可以用强光照明,让家人到时间帮助把窗帘拉开,冬季早晨如果没有阳光,可以打开光线强烈的日光灯,通过光线清除褪黑素,从而减少困意。此外,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光线也会影响褪黑素的释放,所以失眠的人睡前至少一个半小时不建议使用电子产品。

    18.很多失眠的人感觉睡得不好精力不足,没有精力和体力去进行运动和各种活动,事实上,越是增加活动量和运动,白天越会产生更多的精力,晚上越会有更好的睡眠。所以建议患者尽量去运动,而不要总是在家休息或是躺在床上,消耗越少,晚上的困意其实就越少。运动被科学证明有益于改善睡眠,可进行游泳、慢跑、自行车、散步、打球等有氧运动,坚持的话才会有效,建议一周至少五次,每次坚持半小时到一小时,但运动要在睡前两个小时之前结束,不要在临睡时做这类有一定强度的运动,以避免运动后升高体温干扰睡眠,可以选择在白天或者睡前两小时之外的时段运动(每餐后两小时之后是比较推荐的),当然运动除了改善睡眠之外对抑郁焦虑情绪和健康都有好处。太极拳也被证明对于改善失眠有效,尤其适合身体原因不便进行剧烈运动的人和老年人,瑜伽、太极拳或是拉伸这类比较柔和的运动都是可以在睡前进行的。

    19.心理治疗是用科学的方法帮助求助者,虽然以谈话的方式进行,但并不是简单的聊天。对失眠的心理治疗——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CBT-i)是欧美治疗失眠公认的首选方案,上述内容主要源自此疗法,其内容设置基于大量对睡眠的科学研究,其疗效也通过了大量临床试验的验证。通过行为科学和认知心理治疗理论的结合,一方面在我们的带领下去改变不良的睡眠习惯,比如通过计算患者每天睡眠时间的平均值,限制一个科学合理的上床时间和起床时间,逐步脱离床和失眠造成的条件反射关联,让床和睡眠重新划上等号,建立起新的条件反射,另一方面去改变患者不良的睡眠认知,消除对失眠的顾虑,正确面对失眠。形式上以门诊或电话咨询的形式进行,每周一次,大约进行4-8次,通常1-2周后起效,起效后入睡困难和睡眠浅的问题就会开始改善。每次在治疗中根据患者的睡眠日记,发现上一周睡眠中出现的问题,改变不良的睡眠习惯,根据睡眠时间和卧床时间的比例计算出睡眠效率,然后根据结果适当增减卧床时间,布置新的作业,逐渐建立起科学的睡眠习惯和正确的认知,通常在这种科学的指导下,每一周患者的失眠都在改善,睡眠质量都在提高,最终对失眠障碍的治疗有效率可以达到80%,短期的效果与药物相当,长期疗效和预防复发方面要显著优于药物,因为很重要的一点:通过CBT-i患者是靠自己睡着的,而不是依靠药物这种外力的作用。对于部分严重的患者,CBT-i可以和药物同时进行,以便将来可以顺利停药。在欧美,失眠患者首先要进行CBT-i,药物是次选方案,遗憾的是CBT-i在国内只有少数专业机构得以开展,患者对此并不了解,往往陷入各种不合理的药物滥用或者各种伪科学的治疗误区。

    20.和传统的心理治疗不同,CBT-i更像是课程,老师把正确的睡眠习惯教给学生的课程。和其他失眠的治疗方法不同的是,患者一旦从医生那里掌握了这套方法,不仅可以预防失眠的复发,即便将来失眠复发也可以自己运用这一套方法来重新治好自己。寻求治疗的患者可以寻找当地从事CBT-i的医生或心理治疗师,或通过好大夫在线电话咨询的方式联系我治疗,为了节约治疗费用,我将每周一次每次一小时的心理干预压缩为了先阅读此文了解治疗原理然后每周进行一次30分钟的电话咨询。第一次通话后每周按文章底部的睡眠日志图(Sleep Log)画下一周的睡眠情况,在下次电话咨询前的信息填写中拍照上传给我,我再根据这一周的睡眠状况决定下一周如何调整。CBT-i中“睡眠限制”是最重要的方法,也就是限制卧床的时间,将晚上躺在床上睡不着和早上醒了之后赖床的卧床时间去掉,只保留实际睡眠的卧床时间,比如一个人躺了八个小时,实际睡了六个小时,我会建议他只躺六个小时,把在床上没有睡觉的那两个小时去除掉,但如果睡的时间少于五小时,卧床仍然保持五小时,从而保持一个基本的休息需求。很多患者存在一个现象:在不困的时候上床,然后强迫自己入睡。睡眠其实是不能靠强迫来完成的,强迫自己睡觉只会加重失眠。健康的睡眠是困了然后睡着,可患者往往是又不困又睡不着,其实往往只是不良的睡眠习惯和焦虑感将困意和睡眠掩盖了,治疗中会帮助患者逐渐重新找到这种困了之后睡觉的感觉。治疗往往要求患者推迟上床时间同时提前起床——晚睡早起,这听起来是和很多人的认识相反的,其实恰恰是“早点上床休息”、“多躺一会”这样的认识在阻碍患者康复,“多躺”事实上并不能换来“多睡”,相反,“少躺”,反而可以逐渐换来好的睡眠质量。在治疗中我会根据患者具体的失眠状况和睡眠习惯规定一个可以上床的时间和一个固定的起床时间,在规定的上床时间到来之前,把之前在床上挣扎的时间改为在其他房间练习正念、看书、听音乐、做家务、洗澡,但不建议看手机和电脑,不到规定的时间不能上床,到了规定时间还需要有困意才能上床(不困接着去做其他事),而到了规定的起床时间,即便晚上睡得再少也不要多睡,都要按时听闹钟起床,白天也坚持不要补觉,也不要躺下休息。这样坚持下去,过些天就会渐渐产生效果。

    执行睡眠限制的过程中,我的很多患者有些顾虑,常见这三种:

    一、躺在床上的时间太短了,睡得会更差:其实,研究发现压缩的卧床时间往往换来更多的深睡眠,深睡眠的增多相比长时间的卧床更能代表优质的睡眠,而且压缩卧床时间只是暂时的,睡眠改善后我们会一步步延长患者的卧床时间;

    二、有些传统的观念,认为在晚上9点或10点上床休息对身体好,其实这些观念科学上并不认可;

    三、感觉自己过了某个时间点就会失去睡意,其实这并不是事实,人都是越晚越困的,有这样感觉的人,其实睡得晚会感觉到更多对睡眠的焦虑和担忧,因为剩下的睡眠时间不多了,压力就会更大,是焦虑掩盖了睡意而已,CBT-i的任务就是要让睡意一步步超越对失眠的焦虑,不必担心一直找不到睡意,人是必然会困的,只是需要一些方法,还需要按要求去执行卧床的限制。

    以上这三种顾虑是比较多见的,但如果相信科学,不愿去依赖药物,愿意在医生的指导下去改变自己的睡眠,往往会一步步从治疗中受益。在原理上,一是因为重新建立了“床=睡眠”的条件反射,二是卧床时间减少的同时也获得了更多的活动量,过几天就会逐渐累积更多的睡意,有了更多的睡意就会更容易入睡,入睡变得容易之后也就对自己的睡眠有了更多的掌控感、也产生更多对睡眠的信心,这样对睡眠的焦虑自然就会逐渐减少,焦虑减少入睡的阻碍就变得更少,这样就逐渐步入良性循环,从而打破了“越是焦虑越是失眠”——“越是失眠越是焦虑”的恶性循环。但不可否认,在这样的治疗安排下,第一周可能会辛苦一些,可能会觉得睡得更不好了,或是白天状态差了一些,但很多患者反馈虽然卧床时间变短了,坚持几天下来发现,相比过去的长时间卧床,早上起来感觉更加精力充沛,而且睡眠的感受要比吃安眠药感觉好。另外需要说明,CBT-i不是速效的,并不是晚上床就意味着快速入睡,失眠的改善最快一般也需要在3、4天之后,这需要患者每一天付出努力坚持执行规定的卧床限制,坚持到规定的时间而且有了困意再上床,同时坚持在规定的时间起床,辛苦逐渐会换来回报,最终换来的是失去已久的自然的睡眠,短期不好的睡眠换来之后长期的好睡眠,这样的付出其实很值得。

    睡眠是我们每个人的基本需求,所以失去了睡眠是一个很让人苦恼的问题,从不失眠的人是难以理解失眠者的痛苦的。从古至今我们尝试了各种方法来对抗失眠,但现在看来,很多方法都属于伪科学,近30年,睡眠医学有了很大的进展,CBT-i成为了治疗失眠国际公认的首选方案,可由于种种原因,在国内还处于刚刚兴起的阶段,所以就不怪患者普遍对此感到陌生了。我在门诊看到过大量的失眠者使用着各式各样的治疗,但多数都偏离科学甚至违背科学,通过这篇文章,我希望把我所知道的关于失眠的科学知识、欧美医生的治疗方案和我个人的部分经验告诉大家。总之,当我们出现了失眠,首先要先分析是其他因素造成的失眠还是得了失眠障碍,如果属于失眠障碍,患者常常更需要的是科学系统的心理治疗而非药物,如果选择吃药,也一定要在医生的全程指导下服用,避免陷入错误使用的误区,这往往会让失眠患者受益良多。

    感谢您的阅读!

    祝您早日康复,摆脱失眠的苦恼!

    作者:陈伟医生 哈医大一院心理科

    附:睡眠日志(Sleep Log)


     

     

  • 焦虑本身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存在于每个人的身上,考前担忧考不好,遇到危险会出现恐惧、心跳加速,面对喜欢的异性感到紧张,比赛或表演前担忧表现的不好等等,正常的焦虑无处不在。但如果焦虑过了头,不该恐惧的恐惧,不该紧张的紧张,放大了各类危险,感受到的焦虑与现实处境并不相称,且持续时间较长,这时就不再是正常的焦虑,而是病理性焦虑,也就是焦虑障碍(焦虑症)。

    焦虑障碍指的是一组以过度担忧、紧张或恐惧为核心症状的疾病。

    在美国最新的诊断标准 DSM-5 中焦虑障碍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 广泛性焦虑障碍:表现为对各类生活事件的过度担忧,总是担忧发生不好的事,总是想到坏的结果,比如担心工作、学习、健康、安全、家人等等。
    • 社交焦虑障碍/社交恐怖症:表现为过度担忧在社交中的表现,在被他人关注时表现出过度的紧张,因此会经常回避一些社交场合。上台表演或发言紧张也属于社交焦虑。社交焦虑都是担心成为被关注的焦点,以及可能出现的负面评价。
    • 惊恐障碍:担忧出现类似心脏病发作的惊恐发作(发作时感到恐惧、濒死感、身体有种强烈不适,比如心慌、头晕、出汗、恶心等),经常有打 120 去急诊室的经历,患者觉得自己得了心脏病,但是却检查不出异常,其实这些貌似心脏病的症状是焦虑引发的植物神经反应过度。
    • 特定恐怖症:害怕一些特定的场合比如怕做磁共振检查、怕坐飞机、火车、电梯或是怕血液、动物等,所谓“恐高症”,“幽闭恐惧症”都属于特定恐怖症。
    • 场所恐怖症:担忧在公共场所或独自出门等情况出现惊恐发作,所以经常需要人陪伴,怕在公共场所晕倒或者“心脏病发作”后无人帮助。
    • 分离焦虑障碍:担忧与所依恋的人分离,比如儿童因为离开父母感到不安而不愿去上学。
    • 选择性缄默症:在社交场合中不能讲话,而在其他场合却能正常讲话,和社交恐怖有些类似,都是面对社交的紧张恐惧,但主要表现为无法正常讲话。
    • 未特定焦虑障碍:不符合上述典型特点,剩下的焦虑类疾病都装在这个“筐”里。

    焦虑障碍的成因和所有心理障碍精神障碍一样要从生物—心理—社会的多角度去考虑:

    • 生物学方面有遗传的因素,父母有焦虑障碍的患者,孩子就容易得焦虑障碍,其实和绝大多数疾病一样,焦虑障碍的成因也基于先天的“易感素质”,也就是说患者会遗传来这种更容易焦虑紧张的素质;焦虑障碍患者大脑内五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这两种情绪物质含量偏低,此外大脑中感知环境变化负责警觉的“杏仁核”这个区域比健康人更加活跃,所以容易放大各种危险信号;
    • 心理方面和内心中负性的灾难化的思维习惯有关,总是容易想到不好的结果,想到可能的危险,过度谨慎,多思多虑;
    • 社会角度,也就是人际关系和学习工作等方面,最初的人际关系是亲子关系,父母教育孩子过程中如果总是以焦虑的方式和孩子互动,比如什么都不放心,告诫孩子这要小心那要小心,过度保护,或是对孩子虐待和忽视,孩子长大了都容易焦虑,此外,经历的变故过多,生活环境改变频繁,学习工作压力过大,或是在不良生活事件的刺激下都容易产生病理性的焦虑。

    焦虑障碍的治疗同样要在医生指导下从生物—心理—社会的多角度去进行治疗:

    a.生物角度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焦虑药物,同时进行慢跑、游泳、踢足球、骑车、步行等有氧运动,每天进行 30-60 分钟,研究表明运动对于缓解焦虑、改善睡眠有好处。

    b.心理方面可进行至少一周一次的心理治疗。人们在焦虑感出现时普遍本能地去抵制焦虑,试图消除这种不愉快的情绪,事实上,焦虑是没有办法靠抵抗来消除的,不仅如此,有时还适得其反,越是挥之不去越是感觉无法掌控自己,越是感觉焦虑加重。不同心理治疗的方法会从各自的角度来缓解焦虑,但都不是去抵抗焦虑。主流的几种心理治疗流派都对焦虑障碍有效,支持性心理治疗是通过理解患者的感受让焦虑的无助感得到照料,心理动力学治疗探索早年的经历,通过和患者一起理解焦虑症状背后没有被意识到的潜意识情感来缓解焦虑,认知行为疗法通过调整焦虑情绪背后的灾难性思维同时在行为上适应恐惧的场合来缓解焦虑,正念疗法通过如实地去接纳焦虑来让焦虑缓解。

    c.社会角度,在医生指导下,分析和调整外界的压力因素,提高社会适应,增加安全感。

    药物治疗方面,医生常用两种类型的药物,一类是起效慢、但适合长期治疗的药物,主流药物是调节大脑内五羟色胺系统的 SSRI 类(艾司西酞普兰、舍曲林、帕罗西汀等)和调节五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系统的 SNRI 类(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等)抗抑郁药,这些药同时具有抗焦虑作用,见效一般需要 2-4 周,长期服用可起到巩固疗效的作用,长期使用的安全性通常没问题;另一类是快速起效,但只适合短期治疗的药物,它们是安定类药物(阿普唑仑、奥沙西泮、劳拉西泮、氯硝西泮等),它们服用后半小时到一小时就可以见效,但长期用容易成瘾,所以只用于治疗早期,在第一类药起效前临时缓解焦虑症状。医生有时也会应用丁螺环酮或者坦度螺酮,一般作为辅助用药或者用于症状较轻的患者。米氮平适合焦虑、抑郁同时失眠、厌食的患者,或者也可与 SSRI、SNRI 类合用。此外,小剂量的抗精神病药喹硫平也具有不错的抗焦虑作用同时可以助眠。心得安可以用于治疗考试焦虑或表演焦虑。焦虑障碍的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找医生评估病情调整药物。吃药初期可能有点恶心,心慌,头晕,或短期内焦虑加重,这都是正常的,一般副作用一周内可缓解。如药物有效,在症状痊愈后,多数焦虑障碍需足药量巩固治疗 1 年,以预防复发,因为焦虑障碍和患者本人的焦虑素质和人格特点有关,容易在压力事件下复发,所以巩固治疗很重要,切不可好转后即刻停药。

    经常失眠的人很可能是焦虑障碍。因为焦虑障碍经常伴随失眠,总是担心这担心那,放松不下来,肯定是睡不好觉的,焦虑会让人的交感神经处于亢奋的状态,而睡眠时的神经应该是处于抑制的状态才对。常年吃安眠药的老人,很多属于从未正确诊治的焦虑障碍患者,在错误地长期服用安眠药后还形成了安眠药依赖。

    焦虑障碍还经常伴随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肌肉疼痛,心慌,头晕,头痛,出汗,腹泻等症状。这是因为焦虑作为原始的动物本能之一,在面对危险时引发人的“或战斗或逃跑”(fight or flight)反应,焦虑时大脑派给身体一个任务,让全身高速运转来应对危险,但实际的危险并不存在,不需要战斗也不需要逃跑,最终就变成了各种身体症状。过去所谓的“植物神经紊乱”,多属于焦虑障碍。

    需要注意的是,存在焦虑情绪并不一定代表是“焦虑障碍”。上述焦虑障碍的几种类别有各自焦虑的特点和主题,但其他类别的精神心理障碍同样会表现出焦虑:

    • 失眠障碍:对失眠的焦虑,越怕睡不着反而越是难以入睡;
    • 躯体化障碍:对躯体不适的过度关注和担忧;
    • 疑病症:对患有某种疾病表现出过度的担忧(比如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艾滋病或狂犬病),反复进行医学检查来排除;
    • 强迫症:对强迫思维(比如门没有锁好)的担忧,因而引发强迫行为(反复确认门是否锁好);
    • 人格障碍:焦虑主要集中于人际互动方面。比如边缘型人格的人会担忧别人会抛弃自己,回避型人格的人会因为担忧他人的负面评价而回避与人交往,偏执型人格的人会担忧别人会危害到自己所以在社交中普遍表现出不信任。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疾病也会表现出焦虑的情绪,具体属于哪一种疾病,适合什么样的治疗,需要经由医生的判断。

    焦虑是一个古老的主题,早在远古时期,这样的情绪就伴随着我们的祖先,这种对威胁的警觉反应,维系着物种的生存。但随着人类社会化的发展,焦虑情绪变得复杂多样,也演化出了很多类别围绕焦虑情绪的疾病,人们很想摆脱过度焦虑造成的不适感。好的消息是,我们也同时拥有了科学有效的治疗手段。

    正确科学地认识焦虑障碍,全程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定期复诊调整药物、接受心理咨询,养成运动和正念练习的习惯,焦虑障碍的治疗并不是一件难事。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早日康复。

    作者:陈伟医生 哈医大一院心理科

  • 有这样一位患者,身体经常出现各种不舒服,头疼、头晕、身体刺痛感、疼痛位置还不固定、脸上身上发麻,症状多种多样。哪里难受了就去医院查一查,非常怕生病,整天老想着身体健康问题,对各种身体不舒服特别关注,反反复复去医院就诊各种科室,去医院对他来说成了逛超市一般,看完了病有时能一时消除疑虑,过段时间有了别的不舒服又再次去医院看,有时候看完了病也不能打消疑虑,总怕医生漏诊,还需要继续看其他医生、其他医院,看了国内很多著名的医院,检查报告攒了厚厚一叠,钱花了不少,可问题却没有解决,还是觉得不舒服,怎么查也查不出问题让他非常苦恼,最后经过有经验的医生建议来到了我们心理科,诊断为“躯体化障碍”,经过规范的治疗后病情逐渐得以缓解。

    什么是躯体化障碍呢?它是一种表现为身体不舒服的心理疾病。可以表现出一种或多种躯体不适,医学检查查不出问题,或者检查仅仅显示轻度异常而解释不了症状,但是患者非常关注这些不适,很担忧健康会出问题,结果越是担忧,就越是不舒服,越是不舒服就越是担忧,如此循环往复。在美国最新的诊断标准DSM-5中由于这类心理疾病主要表现为躯体症状被改称为“躯体症状障碍”,属于很常见的心理障碍,几乎每天门诊都会看到,往往由经验丰富的内外科医生建议转诊而来,因为躯体化障碍的患者总是先看内外科,检查不出问题才会被一些医生或一些敏锐的家属发现是心理问题,当然也有大量的这类患者仍然在反复看内外科。

    躯体化障碍并不像抑郁症焦虑症那样为多数人所知晓,虽然没有抑郁焦虑那么大的“名声”,这类疾病同样与心理因素息息相关,而且往往就潜伏在我们身边,患者大有人在,其实很多被诊断为“植物神经紊乱”、“神经官能症”、“神经功能失调”的患者得的就是这种病。这类疾病背后的心理机制是情绪的问题转化为躯体不适,所以叫做“躯体化”。他们不像抑郁症焦虑症患者以突出的抑郁焦虑情绪为主要问题,而是在症状表现上以各种躯体不适为主,向医生诉求的重点是身体的不舒服,而非情绪问题。 表面上看,这种疾病像是身体出了问题,可经过分析往往就能发现,患者躯体的不适往往背后存在着情绪问题或是精神上的压力,症状常常随着压力增加或是在情绪不良时加重,尤其与焦虑情绪密切相关。不擅于表达和排解情绪、缺乏情感的关注、孤独、或是依赖的人容易得这种病。出于顾虑和担忧,难以表达自己的负面感受(比如不满或愤怒等等),不良情绪越积攒越多,也缺乏积极的方式来宣泄情绪(比如运动、爱好、社交),情绪没有出口,久而久之就会引起神经功能的失调进而表现出躯体上的各种不舒服,归根结底这种病还是情绪的问题,虽然患者往往并不认可自己的情绪有问题或是存在压力,这时就需要通过定期的心理治疗进行分析,帮助患者理解症状背后的问题。身体的这类不适感,有时就像是一种心声的表达:“我很难过”,“我感觉很不安”,“我很需要别人能关心我”......。在心理治疗的帮助下理解和释放不良情绪、处理压力、改变生活状态,往往就会帮助患者缓解这些躯体症状。

    “躯体化障碍”像抑郁障碍、焦虑障碍一样属于一组疾病,这一组疾病在美国的诊断标准DSM-5中包括四种常见类型:

    1.躯体症状障碍(躯体化障碍):和这一组疾病的名称同名,是最常见最有代表性的一种,就是上文提到的各种身体不适,关注症状,反复就医的躯体化障碍。治疗上可以通过药物缓解症状背后的焦虑同时进行心理治疗。

    2.疾病焦虑障碍(俗称疑病症):这部分患者身体上的不适并不如躯体化障碍那么突出,但总是觉得自己得了什么重病,怀疑自己得了艾滋病、得了癌症、得了狂犬病等等,反复去医院检查,或是去网上反复查疾病的信息将各种身体上的迹象和疾病对号入座,心中放心不下来,患者往往总想着“万一”,万一我得了这种病怎么办?万一检查结果不准怎么办?万一医生疏忽漏诊了怎么办?所谓的“恐艾症”就是疾病焦虑障碍。疾病焦虑障碍和躯体症状障碍的患者都愿意去看医生(除了最该去看的心理医生),两种病的区别是疾病焦虑障碍的主要问题是对病的焦虑,整天总在想自己是不是得了病,这种想法挥之不去,但身体的不适感却不那么强烈,而躯体症状障碍更多地表现为各种身体上的不舒服,以明显的躯体症状为突出表现。不过,两种病有时会同时存在。疾病焦虑障碍的患者觉得万一生了某种病,将来就什么也做不了了,什么也实现不了了。可恰恰相反,他们整天想着自己的健康,反而大大限制了生活。这部分患者,人生往往缺乏方向或是得病的时期遇到某些困扰,自身具有易焦虑的特质,往往通过对疾病的焦虑来转移心中某些更加难以面对的焦虑,或是通过自己的“病”下意识地在寻求他人的关注和关爱。治疗上常同时需要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由于躯体症状并不突出,疾病焦虑障碍其实是有别于这一组疾病的,所以它在刚发布不久的国际诊断系统ICD-11中被从躯体症状相关障碍中去除,归类为强迫症类疾病,反复担忧患有严重疾病的不确定感可以被视为强迫思维,反复就医来核实、确认自己是否患病可以被视为强迫行为。

    3.转换障碍(俗称癔症):这种疾病常表现出夸张而戏剧化的躯体症状,比如肢体一侧无力、双腿甚至全身瘫痪、像患了癫痫一样发生抽搐、突然变得不能说话、眼睛突然看不见东西等等夸张的症状,但经过检查却检查不出身体的任何问题,为什么说它夸张而戏剧化呢?因为这些身体症状如果是躯体疾病造成的话往往提示身体出现了很严重的问题,可检查结果却完全正常,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这些看似严重的症状其实是由于心理的问题导致的。儿科常有不少这样的患者来找我们心理科会诊,比如说有一位13岁的小男孩坐在轮椅上被推到门诊来找我会诊,家长说自己的孩子住院期间从头到脚都检查过了,没有发现任何问题,这个小患者说自己的两条腿抬不起来,经过医学查体,他双腿的肌肉力量其实是正常的,而经过分析,发现这个“怪病”总在他的爸妈吵架时发作,没有人在场的时候从来不会发作。转换障碍的患者,是由于情绪诱发显著的躯体症状,背后的心理机制是通过这样的躯体表现来下意识寻求关注和照顾,同时“解决”内心的焦虑,比如这位13岁的小男孩一出现发作,爸妈的争吵会很快平息下来,而且一起去关注他、呵护他,疾病的症状不仅让平时忙于工作忽视他感受的父母给予了他更多的关心同时还避免了爸妈吵架给他带来的不安(害怕父母离婚自己失去爱和照顾)。这种病和不良的教育方式(比如过于溺爱或忽视)和患者过度自我中心的性格有关系,由于症状可以“获益”,所以很容易延续下来,不积极治疗症状有时会拖延到成年,夸张的症状逐渐成了一种习惯,成了一种缓解内心压力的手段,反复在情绪不良或遭遇挫折时以瘫痪、抽搐、不能说话等夸张的方式来寻求关注并达到内心情绪的释放,但整个过程是下意识的,并不是患者故意为之。治疗上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可作为辅助。

    4.做作性障碍:这类患者更加戏剧化,因为这种病的患者本身就是在演戏,和上述几种病不同,他们明知道自己没有病,但却会刻意伪装成躯体疾病的患者,反复去医院就医,去接受医学检查和处置,享受做一个病人的感觉和过程。健康的人是不会愿意去医院看病的,这类患者不仅喜欢而且享受看病接受检查和治疗的过程。这部分病人其实同样很渴望关注,心中充满了孤独感,甚至需要通过“表演”病人的角色去体验被关怀的感觉。这种病不需要药物治疗,需要进行心理治疗。

    对于这一组以躯体症状为表现的心理疾病,治疗方面,药物可以改善症状背后的焦虑从而缓解各种躯体症状,很多医生喜欢使用SNRI类抗抑郁药,比如文拉法辛、度洛西汀,这类药物在缓解焦虑和抑郁的同时对缓解躯体不适和疼痛具有优势。心理治疗则通过对患者情绪的理解和疏导、对患者应对方式的调整、对患者内心的关注和支持起到疗效。心理治疗往往在这类疾病的治疗中占到较大比重,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找到自己的不良情绪所在,去处理症状背后的不良情绪、焦虑感、孤独感、不安全感或是压力,往往可以改善躯体症状。得这一类疾病的人内心常常有着难言之隐、常常容易焦虑不安。除了专业的治疗,充实自己的生活、规律进行有氧运动,对于治疗也会有帮助。

    这几种疾病之所以被归类到一起,是因为他们都是没有病却不停看病的“病人”——他们没有躯体上的病,得的是心理上的病。躯体化障碍的患者往往觉得躯体的不适耽误了自己的生活。其实,他们不需要确定自己健康了才去参与生活,而是相反,只有多去投入生活,才能不再纠结健康,毕竟人的精力和注意力是有限的,就好像一个杯子如果不装满水,就一定装满空气。很多患者会反馈给我在他们忙碌的时候,往往就忘记了身体的各种不舒服,其实,一些轻微的躯体不适,普通人也许身上也会有,打个比方,假设我们的意识是一个聚光灯,我们没办法同时去照射到所有的事,这些躯体不适位于平时不容易被照射到的角落里,因为我们意识的“聚光灯”下往往是对自己更加重要的事情,而一旦缺乏这些重要的事情,我们意识的“聚光灯”就会扫射到一些平时注意不到的角落中的问题(躯体不适),从而越是关注它们,这些感觉就显得更多、更突出。所以,让“聚光灯”下多一些积极而有意义的事情,角落中的躯体不适感可能会逐渐变得暗淡。

    感谢您的阅读。

    作者:陈伟医生 哈医大一院心理科

     

  • 一位女性患者的入睡困难、睡眠易醒问题已经困扰了她5年,反复多次就医,治疗效果并不好,阅读了我的文章《失眠患者的20个必读事项》之后电话咨询服务找到了我,通过7周的治疗,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解决了她困扰5年的失眠问题,这里讲述一下她的病情和治疗经过:

    5年前,她的工作压力很大,睡前不自主要反复去想工作的事,出现了入睡困难,过去她习惯于在晚上11点左右上床,失眠后为了能睡好每天在晚9点早早上床准备睡觉,随着时间推移,工作压力逐渐减少,慢慢不再担心工作的事,但逐渐转变成了担心睡不着觉,越是担心反而越感觉没有睡意,需要卧床3小时以上才可以勉强睡着,睡了3小时左右之后,反复觉醒,多梦,6点左右醒来,躺到7点钟起床。每天平均睡眠5小时左右。白天精神状态很差,有时担心工作会因缺觉而出错,中午会睡午觉补充精力,中午在单位入睡比较快。

    她这5年来多次就诊精神心理科,都是进行的药物治疗,先后口服艾司唑仑3mg、阿普唑仑1.2mg、右佐匹克隆6mg、曲唑酮100mg、喹硫平100mg、奥氮平2.5mg,每种服药初期均有部分疗效,但服药数周后需要不断增加剂量才能得到相同的效果,然后逐渐失效,这些药物都已经停药。患者也曾尝试过几个月的中医中药治疗,效果并不明显。

    她的性格很要强,完美主义,失眠让她感到失去了掌控感。
     
    她的诊断:失眠障碍
     
    为什么不是其他诊断?
     
    1.抑郁症:抑郁症表现为显著的情绪低落、兴趣丧失、厌食、早醒、自杀观念等症状。虽然抑郁症也会出现失眠。但患者并不存在显著的心境症状。
     
    2.焦虑症:焦虑症表现为显著的对各种生活事件的担忧、紧张、或恐惧,虽然焦虑症常存在失眠症状,但患者并不存在显著焦虑症状,因睡眠质量差担心工作出错属于焦虑情绪,但并不具备显著的临床意义,也不足以解释患者长期的失眠。
     
    3.躯体疾病所致的失眠:甲亢等疾病可引起失眠,但患者近期的体检结果未发现甲状腺功能异常。
     
    4.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期会出现睡眠需求减少,但患者并不存在情绪高涨,也不属于睡眠需求减少。
     
    5.其他睡眠觉醒障碍:睡眠呼吸暂停、睡行症等疾病会存在睡眠障碍,但患者曾经进行多导睡眠监测,排除了其他的睡眠觉醒障碍。
     
    治疗意见: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每周一次电话咨询沟通。每天记录睡眠日记。
     
    治疗经过:
     
    第一周:患者记录了每天的睡眠情况,每天晚上9点上床,时间过早,在并不困的状态下强迫自己入睡,这样会产生焦虑的情绪,担心睡不着,结果越担心越睡不着。通过计算,患者第一周平均睡眠时间约为5小时,而卧床时间长达10小时。睡眠效率5/10=50%,是一个很低的睡眠效率,意味着患者在一半的卧床时间中并没有睡觉,这样形成了不良的条件反射,床对患者意味着很多在床上觉醒的感受、失眠的感受、因失眠而焦虑的感受。第一周建议患者进行卧床限制,要求患者的卧床时间等同于患者平均的睡眠时间,这样可以帮助患者建立“床=睡眠”的新条件反射。建议患者到达晚上12点同时困了再上床,5点定闹钟准时起床。同时中午不补觉。这样可以逐渐积累患者的困意。同时,患者认为人一定要睡够8小时,以及睡不好觉工作会出错,我对此帮助她进行了认知的调整。此外,建议患者睡前2小时避免电子产品和剧烈运动,睡前练习正念冥想、读书或者做简单的家务。鼓励患者白天增加规律的体育运动。
     
    第二周:患者反馈前4天睡的很差,感到坚持卧床限制很辛苦,所以中午还是睡了半个小时。自觉后3天似乎睡的好了一些,不那么容易醒了。通过患者的睡眠日记,计算出患者的卧床时间为7小时,睡眠时间仍为5小时。患者的睡眠效率增加到71%。我肯定了患者的努力,因为进行失眠的认知行为疗法初期是比较辛苦的,并对患者进行了心理教育,因为建议卧床5小时,患者卧床达到了7小时,鼓励患者能更严格执行卧床建议,因为只有更严格的完成,才能更好地建立新的条件反射,把卧床和睡眠紧密联系起来,同时虽然卧床时间较少,但可以逐渐积累困意,换来患者更快的入睡,也就可以培养出较快自主入睡的信心。此外,建议患者避免午睡,以免中午睡多了晚上的困意不强。告知并鼓励患者研究显示相对短时间的卧床并不意味着睡眠不好,反而会换来更多的深睡眠。同时,进一步帮助患者认识到失眠对工作的影响很有限,帮助患者减轻顾虑。
     
    第三周:患者自觉睡眠有所改善,时隔5年,感到终于有一些睡好的感觉了。患者的睡眠日记显示,患者睡眠时间5.6小时,卧床时间为6.5小时。睡眠效率5.6/6.5=86%。按失眠认知行为疗法的原则,如果患者准确执行了规定的卧床限制5小时,85-90%的睡眠效率可以保持现有的卧床时间。但患者虽然较上周卧床时间有进一步减少半小时,但并没有严格执行规定的5小时,而是6.5小时。这种情况下,建议把下一周的卧床时间计划设定为患者实际的平均睡眠时间,患者睡了5.6小时,为了便于计时,建议患者卧床5.5小时,由12:00到5:30。
     
    第四周:患者反馈终于坚持执行了卧床计划,每天严格卧床5.5小时,睡眠也变得更好,只是感到有些缺觉。之所以患者本周可以严格执行,和反复的心理教育有关,也和患者的睡眠在逐渐改善有关,执行卧床限制变得不再那么困难。通过患者的睡眠日记,可以观察到患者睡眠觉醒的时间明显减少,从过去片段化的睡眠,变成了更多大段的睡眠,这通常意味着患者的深睡眠增加,睡眠质量提高,即便睡眠时长没有延长睡眠质量也会变好。通过患者本周睡眠日记计算出平均睡眠时间5.2小时,卧床5.6小时,睡眠效率5.2/5.6=93%。患者本周因为卧床时间短,睡眠时长有所减少,但患者主观体验反而是睡眠进一步改善,因为通过卧床限制,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深睡眠在增加,所以即便短时间的睡眠也可以给患者带来较好的主观感受,患者希望可以睡的更多一些,睡到6小时,这样白天状态会更好。因为患者的睡眠效率93%终于超过了90%,所以可以延长卧床时间15分钟,建议12:00上床,5:45起床。
     
    第五周:患者感觉睡眠变得更好,表达自己过去走了很多弯路,希望把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让更多人知道。患者的睡眠日记显示本周睡眠5.6小时,卧床5.9小时。患者本周没有准确执行5.75小时的卧床建议,但是睡眠效率可以达到5.6/5.9=95%。睡眠效率超过90%情况下,可以按患者的卧床时间执行下一周的卧床计划。建议患者卧床6小时:晚12:00-早6:00。
     
    第六周:患者睡眠时间为5.9小时,卧床时间为6.5小时。本周睡眠效率5.9/6.5=91%。患者的睡眠时长和质量在进一步改善,所以在执行计划过程中有些宽松,我嘱咐患者不要大意,为继续保持治疗效果,建议更严格执行卧床限制计划,下一周建议卧床6.5小时,卧床限制为晚11:30-早6:00。
     
    第七周:患者睡眠时间6.1小时,卧床时间6.5小时。睡眠效率6.1/6.5=94%。患者表示对现在的睡眠很满意,我告诉患者治疗可以结束,但建议继续保持目前针对她个体化制定的睡眠习惯:1.晚11:30同时困了再上床睡觉,6:00准时起床,休息日也坚持这样的作息;2.避免午睡;3.睡前避免接触电子产品和剧烈运动。
     
    后记:患者的睡眠经过七周的治疗后一直保持良好的状态,直到一年后因为工作压力原因再次出现失眠,她也没有继续坚持原治疗中的卧床限制,患者再次找到了我,因为患者已经熟悉了失眠认知行为疗法的流程,我们用三周左右的时间就逐渐帮助她恢复了正常的睡眠。
     
    我的感想: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作为失眠的一线治疗手段在国内并不普及,很少有医疗机构可以提供,绝大多数患者也是对此一无所知。有些患者难得了解了一些但并不相信非药物的方法可以治疗失眠,也有的患者虽然有机会了解到并且愿意相信和尝试,但只是自我执行了一些基本的操作,并没有参加每周一次的治疗,最后受益就很有限,还有些患者做了几周的治疗,但遗憾没有坚持下来。种种情况加在一起导致真正受益于失眠认知行为治疗的患者少之又少。希望更多的人能了解到它,让更多的失眠患者可以得到科学有效的帮助。
     
    感谢您的阅读。
     
    作者:陈伟医生 哈医大一院心理科

  •        人格障碍,这个词听起来不那么好听,好像在说一个人品格不好或者像个怪物。其实,它往往用来指代一个人长期而普遍的人际关系、亲密关系困难。
           如果一个人总是缺乏朋友、与人相处困难、社交隔绝、关系质量不佳或是难以建立恋爱关系都提示人格障碍的诊断。虽然他们很少直接因为关系的困扰就诊,但却经常以抑郁焦虑的症状就诊,因为他们很容易在人际关系中感受到失望和不安。只是国内医生由于多种原因极少去诊断人格障碍,而只会诊断他们表面存在的抑郁焦虑状态,其实正是人格的困难隐藏在他们抑郁焦虑症状的背后。
           人格障碍其实是非常常见的问题,发病率高达15%(也就是说6-7个人当中就有一个),远高于抑郁症的发病率,而且人格障碍长期破坏着一个人健康的生活,正确诊断和治疗人格障碍是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先说说什么是人格:
           人格是用来定义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看待他人以及如何与人相处。
           健康的人格意味着一个人有稳定的自尊和客观的自我评价,能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渴望亲密的人际关系,能求同存异、有弹性地发展和维系和他人的良好关系。
           再说说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意味着一个人缺乏正面、客观而稳定的自我评价,他人在自己眼中也是充满了负面的特质,比如伤害、威胁、贬低、羞辱等等,所以难以建立积极健康的亲密关系。
           人格和人格障碍的形成:
           人格是在先天的遗传素质的基础上,在后天的环境中长期塑造而成的。 人格障碍是由先天的负面情绪特质和长期负面的成长环境(如忽视或情感、身体、性的虐待)所塑造而成。
           举个例子:
           比如一个人小时候就对忽视极其敏感,然后自己的妈妈那时正好经历了情感的困难,把很多负能量带给了孩子,没有很好地爱孩子,加上这个妈妈并不善于体会别人的情感和需要,面对敏感、情绪反应大的孩子很容易让她失去耐心,这个孩子的内心就对妈妈产生了失望和愤怒,觉得自己不值得人爱,也没人会喜欢自己。逐渐这种失望和愤怒也扩展到其他人身上,越是感到别人对自己不好,也就经常对别人表现出疏离和不友好,结果真的收到了他人的排斥和疏远,也就这样验证了自己的假设,就这样逐渐扭曲了他经历的几乎所有人际关系,也长期感觉自己是个糟糕的人,一直活在孤独、苦闷和抱怨之中。
           人格障碍是长期的对自我、他人的负面感知和普遍的人际关系障碍,不同类别的人格障碍描述的是不同的人在对自我、他人负面的认识和人际关系方面遇到的不同困难。
           几种常见分类:
           边缘型人格:自我是不清晰不稳定的、不被爱的、终会被抛弃的。人际关系在理想化和贬低中摇摆,在恐惧、愤怒和渴望中挣扎。
           自恋型人格:自我是渺小的却表现出(或在幻想中流露)相反的优越、夸大,和人相处的模式是贬低、蔑视同时害怕被贬低、羞辱和无视,需要被赞扬。
           强迫型人格:自我是犯错的、不够好的,在关系中否认关系的重要,完美主义和过度控制地要求自己和别人,难以变通。
           依赖型人格:自我是脆弱的、无法独立的,与人相处像孩子依赖父母一样依附于别人,难以自己做决定和选择。
           分裂样人格:感到自己并不需要人际关系,面对与人亲密的感觉让他们很焦虑,所以人际关系中表现出疏离、独来独往。
           回避型人格:自我是缺陷的、能力不足的、不被人接纳的,人际关系中由于害怕别人的批评所以总是回避社交。
           争议:
           其实人格障碍具体如何分类一直是有争议的,因为按美国的DSM-5(2013年)诊断标准分成十种人格障碍(上文列出临床工作中常见的六种)之后,我们经常发现大多数病人都不只符合其中一种诊断,这样就好像一个人一下子得了好几种病一样,比如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患者常常同时存在自恋型人格的特征,有时还会存在依赖型人格和强迫型人格的特征,还有些人每个人格障碍的标准都似乎达不到,但分别具有几个人格障碍的表现,也有些病人的症状很难用这十种来描述。其实,无论存在几种人格障碍的特征仍然还是一种病:人格障碍,来定义这个人的主要困难是长期的与人相处的模式,人是复杂的,每个人独特的基因和经历使其不同于别人,难以只用一组症状表现来归类一个人。其实这些分类只是为了帮助医生理解病人遇到的困难,纠结一个人到底符合哪几个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并没有什么帮助,我们只需要知道一个人长期在用刻板的方式看待自我和他人,同时与人相处或建立亲密关系存在困难,这就是人格障碍,我们只需要在治疗中去理解他具体的感受和困难就好。所以最新的国际诊断标准ICD-11(2019年)放弃了过去的分类,只要先判断一个人是不是人格障碍,之后只根据程度分为轻中重(再轻一些达不到人格障碍的叫人格困难),然后判断在负性情绪、疏离、冲动、对抗、强迫哪些方面存在困扰 (比如边缘型人格障碍相当于中到重度人格障碍,具有负性情绪、冲动和对抗的特征),而不再分成细化的类别,我觉得是一种进步。心理治疗已经针对轻中重的人格障碍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其实这就足够了。诊断的目的就是为了有针对性的治疗,不是为了给病人贴上更多耻辱的标签。
           严重程度:
           人格障碍的严重程度一部分取决于人际关系损害的程度,是涉及到与多数人相处困难,还是涉及到与所有人的关系,还取决于这个人能否相对好地适应生活、适应社会,能否适应自己有能力从事的学习或工作。
           治疗:
           并没有药物可以治疗人格障碍,药物只能帮助缓解人格障碍相关的抑郁、焦虑等症状。心理治疗是治疗人格障碍的主要方法,一般推荐进行一年以上的长程心理治疗,心理动力学治疗、认知行为疗法和图式治疗都可以治疗人格障碍。频次每周一到三次, 每次五十分钟左右。心理治疗带来的改变可以通过帮助患者理解内在的感受、逐渐更客观地看待自己和他人逐渐发生。
           举个例子:
           一位无法维持恋爱关系也不希望生孩子的青年女性,小的时候经历了单亲母亲情感上的忽视和语言暴力(比如“我就不应该生你”),长大之后她总是感到身边的人讨厌自己,并最终会背叛和抛弃自己。她每次新交一个男朋友时一切都好,但很快就发生争吵随后分手,她对此感到绝望,感到永远也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伴侣。经过两年的心理动力学治疗,治疗师不断帮助她理解与人相处困难的未被觉察到的原因,她逐渐理解了自己的怀疑、恐惧以及渴望。治疗师在她心中也经历了理想化和贬低的大起大落,治疗初期她很愿意和治疗师讲自己的故事,似乎治疗师能提供完美的陪伴,但随后开始批评治疗师不够聪明、能力不足,就像当年她的妈妈批评自己一样。治疗师一直站在她的身边,在她心中慢慢变成了一个不完美但是也值得去信赖的人,她生活中的其他人在她心中也慢慢发生了同样的变化,两年的治疗后,虽然还有问题存在,但是她有了一个关系稳定的男朋友,并产生了建立家庭的想法。
           疗效和预后:
           其实多数人格障碍如果能坚持治疗预后良好。可惜的是首先国内绝大多数人格障碍没有被诊断,更谈不上接受应有的治疗,有能力和资质治疗人格障碍的治疗师也很有限,即便诊断正确,也能找到合适的治疗师,很多患者却并没有改变的动机,也许是出于无法相信治疗师,也许对接受治疗感到羞耻,也许是害怕改变或是不相信自己可以被治疗,所以即便接受治疗也常常戛然而止或过早结束。
           哈佛大学横跨75年的研究发现不是财富和名誉,而是我们人际关系的质量决定了人的幸福感,也决定了我们的健康(见Robert Waldinger教授的TED演讲视频,他也是哈佛麻省总医院的心理动力学治疗专家)。
           人格障碍普遍存在着人际关系质量的损害,人格障碍并不像抑郁或者焦虑那样是阶段性出现的短期困扰,相反影响着一个病人的每一天,影响着他们的每一段关系,影响着病人的一生。无奈多数患者除了没有接受治疗,就是终其一生也不知道自己存在人格障碍。人们当然有权力选择自己的人生,也包括选择是否接受治疗。心理治疗虽然不会像魔术一样让情况一夜之间改变,需要患者积极耐心的长期参与,但心理治疗确实有希望去逐渐改变患者的人际关系,提升关系的质量,提高自尊,让他们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而不是被曾经负面的经历持续损害着接下来的人生,让他们过上更快乐、健康、本属于他们的生活。

           感谢阅读。

    作者:陈伟医生 哈医大一院心理科

  • 1.感觉像心脏病发作,却查不出病?您有可能得了一种心理障碍:惊恐障碍。患者常表现为反复出现突如其来的恐惧或强烈不适,发作时可以出现濒死感、恐惧、胸痛、心慌、恶心、出汗、胸闷、窒息感、身体发冷或发热、头晕、不真实感、四肢发麻或颤抖,排便感等等表现,这种状态被称为“惊恐发作”,发作第一次之后,就时常担心再一次出现发作。这种反复出现惊恐发作,反复担忧的疾病叫做惊恐障碍,属于焦虑症的一种类型。过去曾经被称为“心脏神经官能症”,也会被一些医生诊断为“植物神经紊乱”。

    2.惊恐障碍患者由于在发作时常出现明显的胸闷、胸痛,所以常常以为自己是心脏病发作了,好多都有反复打120去急诊室的经历,但是经过全面的检查却没有发现心脏的任何异常,往往只是显示心动过速,或当时的血压轻度升高。排除了心脏病,有时还需要排除甲状腺功能亢进(采血化验甲状腺功能可诊断),甲亢可以诱发惊恐发作。此外,如果在发作时血压升高明显(比如高压接近200mmHg),还需要排除一种疾病叫嗜铬细胞瘤(检测血、尿的儿茶酚胺水平,以及进行肾上腺CT检查可诊断),此病也可诱发惊恐发作,典型的患者在血压升高的同时伴有“头痛、心悸、多汗”三联征。当然,绝大多数的惊恐发作还是由焦虑导致的,患者往往多次就诊急诊科和心内科之后才被有经验的医生建议转诊到心理科,而被建议转诊后,患者往往表示怀疑,觉得明明是身体不舒服,而且症状很严重,为什么让我看心理科啊?很多患者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经过我们的治疗症状得到缓解之后,才逐渐认识到自己的疾病和焦虑有关。焦虑、担忧、紧张或不安,是产生这些躯体不适感背后的原因,因为焦虑会激活植物神经的强烈反应,从而导致惊恐发作,而反复的惊恐发作,又会加重患者心中的焦虑和不安全感,在心中产生灾难化的想法:我会不会有生命危险?我会不会失控发疯?于是就产生更多的焦虑情绪,也更加容易发生惊恐发作。
     

    3.惊恐障碍有时会合并“场所恐怖症”,由于害怕出现惊恐发作,这类患者不敢独自出门,不敢去人多的场合,不敢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敢去超市等公共场所,这往往是由于怕自己独自在这样的场所出现疾病发作而无人救助或是感到难堪,如果身边有人陪伴就会觉得好很多,因为安全感会大大增加。

    4.还有一部分“幽闭恐惧”的患者会回避一些特定的场合,比如回避做磁共振或CT检查,回避乘飞机、火车,或回避乘坐空间局促的汽车,不敢独处于无窗房间,不敢坐电梯等,因为在这些场合会觉得憋闷、缺氧、恐惧、有濒临死亡的感觉,想快点从里面逃出去,如果惊恐发作仅仅出现于此类空间和情境,应诊断另外一种焦虑障碍:特定恐怖症(情境性),指的是只恐惧特定的场合,只在这类场合出现惊恐发作,如果不去这些场合,就不会出现惊恐发作和焦虑感。而惊恐障碍,发作并不局限于此类场合,酷似心脏病的惊恐发作会毫无征兆不分时间地点地突然出现,并无显著的规律可循。
     
    5.药物治疗对惊恐障碍有效,因为大脑内五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这两种化学物质的功能关系到一个人焦虑的程度,和惊恐发作的发生以及回避行为直接相关,所以调节脑内这两种化学物质的药物就可以治疗惊恐障碍。常用药为SSRI类(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比如艾司西酞普兰、帕罗西汀、舍曲林,或SNRI类(五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比如文拉法辛,只是任何药物都要在医生确诊后在医生的全程指导下服用。一般来说,进行药物治疗,症状从缓解到消失可能需要快至几个星期慢的话要几个月,治疗前两周如果觉得症状加重是正常的,可选择缓慢增加药物剂量,而过了两周药物才会开始起效,惊恐发作会逐渐减少,恐惧和担忧会逐渐减轻。惊恐障碍痊愈的标准有两条:1.不出现惊恐发作;2.不担忧出现惊恐发作。达到这样的标准之后需要进行巩固治疗,巩固时间应不少于1年以防止复发。如果没达到这样的标准,就应该积极联系医生继续调整药物。不可轻敌,不要好转了一些就自己减药(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这样很容易引起病情反复,由于惊恐障碍患者都比较焦虑,所以对药物副作用也比较担心,于是配合治疗的程度往往不够好,其实这类药物长期服用的安全性通常没有问题,不必过度担心副作用。此外,心理治疗也对惊恐障碍有效,认知行为治疗帮助患者改变灾难化的负性思维模式,同时帮助患者逐渐适应恐惧的场合,心理动力学治疗会帮助患者分析焦虑背后的潜意识困扰,心理治疗需要由有资质的治疗师来进行,一周1-2次,每次50分钟。
     
    6.经过治疗症状好转之后,如果对独自出门或是去某些场合仍然感到害怕而尽量回避,这仍然是疾病没有完全康复的表现。正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患者在某些场合出现过发作,就留下了心理阴影,就像一个人在某条街道曾经遭受过抢劫,往往想到这条街道就会心有余悸一样。这时应该逐渐试探着去适应这些场所,因为经过正规治疗后惊恐发作会显著减轻或消失,慢慢发现在这些场合原来并不会再出现惊恐发作,这样心里的恐惧就会逐渐弱化,安全感就会逐步提升。
     
    7.有些患者会出现安定类药物的药物依赖,由于这类药物可以快速缓解焦虑和控制惊恐发作,患者心理上会依赖这种可以快速缓解不适的方法,但安定类药物(比如XX安定、XX西泮、XX唑仑等)具有成瘾性,医生有时会在治疗初期短期应用(少于一个月),这种药对疾病长期的预后并无好处,长期服这样的药物使患者一直无法正视惊恐发作,想方设法去避免发作,这仍然是焦虑的表现。而且,如果形成了药物成瘾,就像喝酒、吸毒成瘾一样,又成了新的问题。
     
    8.惊恐障碍发病前的几个月,很大一部分患者经历了人际关系或身体健康方面的问题,这样的压力容易使人的焦虑水平逐渐上升。也有一部分患者经历了身边亲人朋友突然的重病或离世,这类事件可以激发人对死亡的恐惧,把注意力转移到自身的健康上面,往往把很多正常人也会出现的心慌(比如运动后,休息不好或紧张时)或胸闷等反应错判为心脏病发作的信号,然后就会变得更加紧张,越是紧张,症状越多,症状越多就更加紧张,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就发展成了惊恐障碍。除了这些外界的因素,惊恐障碍的病因也和患者容易担忧的心理特征以及家族中焦虑或抑郁类疾病的遗传因素有关(也许没有经过医院确诊,但父母一方具有过度担忧、紧张的倾向)。
     
    9.人体内的植物神经支配着心跳、血管、汗腺和内脏活动,而植物神经又受人的情绪影响。惊恐障碍的各种身体症状是由焦虑触发的植物神经紊乱反应,这种反应的来源是动物普遍具有的本能反应——恐惧激发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让血液快速分布到四肢肌肉,从而做好“战斗或逃跑”的准备。由此引发的症状可以非常强烈,所以患者需要认识到心脏难受并不一定代表心脏出了问题,植物神经的紊乱表现,同样可以解释心脏的严重不适。患者在医院排除了心脏病之后,就不必再怀疑自己是否患有心脏病,因为严重的心脏病基本不可能漏诊,而轻微的心脏病又不会引起如此强烈的症状。经过我们诊断了惊恐障碍之后,要学会用焦虑和植物神经紊乱来解释自己的惊恐发作,这样在发作的时候可以避免过度恐惧,而恐惧会恶化症状。发作时应先接受自己焦虑恐惧的事实,同时试着把呼吸放慢,并把注意力专注在呼吸上,逐渐平静下来。
     
    10.尽量不要饮酒,大量饮酒会刺激植物神经从而诱发惊恐发作,更不可接触毒品,同样可以诱发惊恐发作,也要尽量避免咖啡、浓茶、红牛、可乐等含咖啡因的饮料,咖啡因也容易激活植物神经的反应。
     
    11.很多患者由于焦虑,会问医生惊恐发作时会不会真的有生命危险?其实可以放心,这种反应和人看恐怖片产生的恐惧相似,并不会有实际的危险。
     
    12.还有些患者会问,可以抽烟吗?研究发现,吸烟的人比不吸烟的人要更容易出现惊恐发作,吸烟还会直接缩短寿命,惊恐障碍的患者既然那么担心有生命危险,就更应该爱惜身体,还是早点戒烟为好。
     
    13.坚持进行体育运动被科学证明可以有效缓解焦虑,运动量建议逐渐增加,不建议突然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推荐的运动包括足球等团队运动、自行车、慢跑、步行或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天持续20分钟以上。运动时心跳也会加快,莫要把正常的心跳加快又当成是心脏病。
     
    14.症状好转之后应把精力转移到生活中去,多做有意义的事,少去注意身体偶尔的不适感觉。
     
    15.定期复诊,在医生的全程指导下进行治疗,是痊愈的关键。
     
    由于内心的焦虑不安,惊恐障碍的患者常常反复辗转于各大级别的医院,辗转于急诊和内科,反复要求医生给予检查,走了很多冤枉路,花了太多不必要的钱不说,还耽误了疾病的治疗。但只要经过心理科或精神科医生科学规范的诊治,这种疾病的预后其实是乐观的。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早日康复!
     
    作者:陈伟医生 哈医大一院心理科

  • 对于心理或精神障碍,是否进行科学的诊治,是至关重要的,决定了患者是否能够痊愈,将来是否容易复发,决定了疾病对生活造成损害的大小。但患者往往基于某些考虑不愿来医院寻求帮助,或不愿坚持治疗,我在临床工作中经常见到的有以下17个原因和误区:

    常见误区一:得心理疾病的人是心眼小,是自己想不开,是软弱的表现。

    真相:人人都避免不了疾病,心理疾病也一样。约五分之一的人经历过抑郁症、焦虑症或其他心理问题的困扰,是否患病取决于先天素质(比如小时候对同样的刺激会产生比别人更强烈的情绪反应)、成长经历和后天环境变化几个因素综合的结果,并不是由单一的因素导致的。抑郁的人很多都是有才智的人,并不是小心眼、想不开的人,更绝非软弱。很多名人得过抑郁症,比如:美国总统林肯、克林顿,英国首相丘吉尔,王妃黛安娜,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海明威、川端康成,主持人崔永元等等,这些人都有着杰出的头脑和强大的人格魅力。而焦虑障碍更为常见,由于焦虑是存在于每个人身上的本能,有时焦虑过多就会发展为疾病,容易焦虑的人往往有着更强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做人做事更为认真。

    常见误区二:去看心理医生会遭到别人的嘲笑。

    真相:医生护士的工作就是为了帮助患者,即便面对患者难以启齿的问题,也不会嘲笑患者(但患者可能由于自己的人格特质倾向于认为别人的笑像是嘲笑)。而就诊的患者都在想着自己各自的问题,根本无暇顾及别人,更不要说嘲笑了。很多人因为害怕嘲笑或羞辱选择默默忍受疾病的折磨,不求助于医生,这会给生活带来很大损害,给人生发展带来很大限制,而前来就医,接受规范的诊断,进行基于科学研究的药物治疗及心理治疗,问题往往可以得到解决。

    常见误区三:抑郁症就是有心结解不开,心结解开就好了。

    真相:这种观点常常存在于患者家属心中,家属往往向医生表示,患者一定是有什么心结,你跟他唠唠,帮他把心结解开,病就好了。这种观点我倒希望它是真的,我希望我们医生有那么神奇的手段,像变魔术一样一次性就把患者变好。这种误区的本质是:抑郁症不是病,也不需要治。对正常人来说,遇到不顺利的事情,心情不好,有点“心结”,几天之后慢慢就会调整过来,因为人是有自我修复和调整能力的。超过两周持续不缓解的情绪低落、兴趣下降,同时伴有疲劳、食欲下降、失眠、自杀的观念等等,就属于疾病了,需要进行规范的治疗才行。并不是一个人心情不好就需要吃药,一定同时符合多条其它的症状,超过两周,才会被诊断为抑郁症,才会用药。很多患者在吃药的同时是有必要配合心理治疗的,但心理治疗的工作并不是做思想工作,不是说教讲道理,不是“解心结”劝人想开,而是一种基于支持、理解和陪伴的沟通过程。心理治疗是一门基于人文关怀的科学,但和药物治疗一样见效是需要一段时间的,通常要在每个星期固定的时间规律地开展,每次45-60分钟,才能逐渐产生疗效,遗憾的是出于对心理治疗的种种认识误区,可以坚持全程治疗并从中充分获益的患者很少(请参考我的文章《对心理治疗的10个误解与真相》)。

    常见误区四:吃药是抑制神经,对大脑有刺激,长期吃药能把人吃傻。

    真相:抗抑郁焦虑药物的机理是调节大脑内负责情绪的物质比如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并不会刺激大脑,更不会让人变傻。恰恰相反,长期的抑郁、焦虑或强迫可以直接引起大脑海马区体积的缩小,导致记忆力注意力的下降,所以说对大脑有“刺激”的是疾病而非药物,药物反而可能会改善和逆转疾病引起的大脑功能下降,增加海马区的体积,恢复由于疾病原因受损的记忆力、注意力、执行力。

    常见误区五:我吃了几天药,感觉很不舒服,网上说的太吓人了,还是别吃了。

    真相:有些抗抑郁药服用初期会出现恶心、食欲下降、头晕、头痛、心悸、震颤等副作用,这些副作用通常会在一到二周内减轻乃至消失。如副作用显著无法忍受,可相对医生建议的药量再进一步减半或减到四分之一,缓慢逐渐加量,一般都可规避明显的副作用。很多患者在网上看到别人吃药后出现的各种副作用以及一些对精神心理类药物的负面评价,之后对吃药更加望而生畏。其实这很像网上对一件商品的评价,再好的商品也会有1-2%的差评,药物也一样,再好的药,也会有少数人吃了不舒服、效果不好,但一件好的商品同时有90%多的好评,可对于药物,吃药之后副作用不明显而且效果良好的人通常不会上网发表观点,所以就导致我们只看到了那少数的差评,而往往看不到更多的那些好评,但是医生很清楚所有患者吃药后的反应,无疑多数都是好评。

    常见误区六:我吃了几天药,感觉症状加重了,看来我得的不是这种病,医生诊断错了。

    真相:尤其对于焦虑的患者,由于他们的体质比较敏感,更容易感觉到不适,服药初期症状不缓解反而加重是正常的,比如心悸、震颤、焦虑、惊恐的感觉变得更加突出,一般缓慢加量可避免这类反应出现,药物一般见效需要两周,等到两周后往往效果开始出现,而加重焦虑的副作用通常会消失不见。

    常见误区七:我吃了一段时间药,感觉已经好了,没有必要再治疗了,也不愿意去医院。

    真相:无论对于抑郁、焦虑、强迫,或是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必须经过维持治疗才能巩固疗效并预防复发,刚刚好转就停药往往很快症状就会再次出现,将来复发的几率同样会升高。感觉变好往往是在药物的帮助下变好的,所以这个时候离开药物很可能再次变得不好,这时有人会问,那这么说是不是要永远吃药呢?其实多数疾病不需要终身服药。我有时会给患者打个比方,药物的维持治疗的原理很像是用棍子支撑一棵要倒下的树,如果支撑的时间过短就拿开这个棍子,树还是会倒下,而如果连续支撑几个月的时间,再慢慢移开这个棍子,我们会发现这棵树没有支撑也不会倒下。长期服药会重新塑造大脑神经的功能,所以维持治疗后复发率会明显下降,并不像兴奋剂那样只是吃的时候有效停掉就失效。

    常见误区八:吃药就好,不吃就犯,药有依赖性,不能靠药,要靠自己。

    真相:目前的主流抗抑郁药抗焦虑药都是没有依赖性的,并不会“上瘾”。痊愈后足量维持治疗可以预防复发,维持的时间因病情而异,有的需要3个月、6个月,有的需要12个月、24个月或更久,达到疗程后方可逐渐减药停药,到了疗程后再停药就不容易再犯了。只有安定类药物长期服用存在依赖性,由于能快速缓解焦虑,患者也容易在心理上依赖这些药,此类药包括艾司唑仑、阿普唑仑、奥沙西泮、劳拉西泮、氯硝西泮、地西泮等,可用于治疗初期来快速缓解焦虑症状,由于有成瘾倾向,不推荐应用一个月以上。“靠自己”很多时候听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却很难,患者往往受症状的折磨被不良情绪淹没而难以自救,就像掉在井底,自己爬不上来,而药物就像放在井里的绳子,会帮助患者爬出来。“靠自己”这种误区的本质就是认为心理疾病不是病,是自己想的,不需要治疗(患者家属常有这样的认识)。而无论是抑郁、焦虑、强迫还是精神类疾病也好已经经过大量研究证实属于疾病,也有相应的科学治疗手段。

    常见误区九:西药都是伤肝肾的。

    真相:心理精神领域的大多数药物都没有伤肝肾的作用。西药伤肝肾的观念深深扎根于国人心中,很大程度是由于这些年电视广告的灌输,一些卖中药或保健品的广告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无根据无底线地毁谤西药,这都是极不道德的行为,最终损害的就是大众的利益。人们花了很多钱去买这些产品,最终钱花了很多,病不但没有好,而且耽误了应有的治疗。类似降压药、降血脂药、降糖药在医生的指导下都是可以长期服用的,抗抑郁药抗焦虑药也是一样。对于一些敏感人群,某些抗抑郁抗焦虑药引起一过性的肝功异常是有可能的,但停药减药后是可以恢复的。而某些中药,由于含有重金属成分,尤其是长期服用明确对肝脏肾脏具有毒性,可以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大家不要忽视一点,自古以来我们国家的人就在吃中药,那时的中药比现在的好,无农药纯天然,但是古人寿命并不长,得了结核和肺炎就会致命,相反,人类的寿命是随着近几十年来众多至关重要的西药的问世得以延长,让很多过去治不了的病得到了治疗,生命质量得以提高。

    常见误区十:西药不去根。

    真相:很多患者害怕疾病复发,想要将疾病“去根”,这样的心情很让人理解。可除了像阑尾炎这样的病可以将阑尾切除“去根”,很遗憾大多数疾病还是存在复发的可能。不过好的消息是大量研究表明对于心理和精神疾病进行维持治疗可以把复发几率降到最低,维持治疗后多数患者可以减药最终实现停药,而且即便真的复发,我们还是有办法再一次把病治好、控制住,这比很多需要终生治疗的疾病比如冠心病、高血压要乐观多了。但中药,据我所知,也许对轻度的抑郁焦虑失眠是有效的,但对很多心理精神疾病并无显著效果,更不要提“去根”了,门诊常常见到喝了几十副汤药没有效果的患者,治疗了一年没有好转,还是认为中药“见效慢”。中药“去病根”的说法,其实完全属于误传,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先不说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这些病,就感冒这个小病来说,中药能否将感冒去根让人永远不再感冒?人都是避免不了要得病的,但经过科学的治疗,可以使疾病变得可控,减少发作次数。中药去根西药不去根的说法,属于伪科学。我们期待有一天会有像青蒿素这样基于我国传统医药的伟大发现可以有效治疗心理和精神障碍,而且优于西药,但至今尚无这样的药物问世。

    常见误区十一:西药说明书上写着一大堆副作用,副作用太大了,吃中药没有副作用。

    真相:西药基于科学研究,在大规模临床试验中发现的副作用都会被罗列在说明书中,而每一种副作用的发生率都有相应的具体百分比。精神心理科药物的副作用发生率多数集中在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以下,很多副作用属于罕见,而且对于每种副作用医生都会有相应的处理对策。相比而言,中药并非没有副作用,“是药三分毒”说的恰恰是中药,这句话出自明代太医刘纯,当时世界上还没有西药这种东西。中药说明书中副作用通常写着“尚不明确”,因为并没有做过相应的科学研究,所以并不知道患者吃了之后会出现怎样的副作用,也不知道对哪些患者不适合应用,我想多数人还是愿意选择对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可以掌控的药物。有些西药的说明书中写到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或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其实并不是说吃这些药会导致这些病,打个比方来说,一座年久失修的危房,会怕风吹,但是好的房子并不怕风吹,对于身体健康状况差的人,做医生的会像维护危房一样,用药会很小心,因为在严重疾病状态下身体失去了正常的调控功能,稍有刺激这些疾病就可能加重,但对于健康人来说服药过程中通常不会出现严重问题。

    常见误区十二:药物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真相:并没有这样的作用,药物不会作用于人体负责生长发育的部分。但不可否认,国内基本没有批准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药物,因为药厂没有在国内申请相应的适应症,没有经过相应的研究,但同种药物在欧美常被批准用于青少年,因为进行过的研究比国内充分。青少年得了病,我们国内的医生并不会放任不管,会经常给18岁以下的患者应用抗抑郁抗焦虑药,因为安全性通常没有问题。医生治病,其实在为每一位患者权衡治疗的利弊,通常利远大于弊我们才会给患者用药,如果可能出现的损害多于疗效,医生绝不会给患者使用。很多家长会很担心给孩子用药,觉得能不用药尽量不用,事实上如果达到了用药的程度,相比药物副作用来说抓紧把病治好是一件更重要的事。疾病本身带来的“副作用”,要远远多于药物可能的副作用。长期的抑郁焦虑会给生活、学习、工作、人际关系以及身体健康带来损害,而药物的副作用,通常有限而且可控。

    常见误区十三:吃药后病情好转了,尽早减少药量。

    真相:为预防复发,多数疾病是需要足量维持治疗的,也就是说初期吃哪个药量有效,就在维持期(无症状的状态下)继续服这个药量。尽早减少药量的想法多是出于上述提到的种种误区,出于对服药的顾虑。

    常见误区十四:吃药后体重增加了,药里面有激素。

    真相:激素一般用于抗炎,对所有的心理精神障碍没有任何作用,反而会引起抑郁和焦虑,所以医生不可能用含有激素的药物。但是不可否认,有些药物因为其药理特性对一些患者是会引起体重的增加,一旦出现显著的体重增加,应及时在复诊时将情况反馈给医生,我们会根据情况调整药物,控制患者增重或设法使体重下降。

    常见误区十五:我感觉好多了,没必要再治疗了。

    真相:“好多了”往往并不意味着痊愈,部分缓解的状态不等于痊愈,定期复诊,医生的目的是关注那些残存的尚未消失的症状,积极去调整药物(加量、合并其他药物、换药)以使患者达到痊愈。以抑郁症为例,容易残留一些认知症状,具体说就是疾病导致的记忆力注意力损害没有完全恢复,这时如果现有的药物不能起到改善认知功能的作用,我们会尝试换一种有改善认知作用的抗抑郁药物。疾病症状完全消失后,再经过维持治疗,复发的风险会非常显著地降低。而部分缓解,过早停药,直接预示着复发的可能。总之,治疗一般都分为两步:第一步,积极调整药物,达到痊愈,而非只是缓解;第二步,足量药物的足疗程巩固治疗。二者缺一不可。很多患者第一步都没有完成,这时就一定要定期找医生复诊,这直接决定了将来的治疗结果。

    常见误区十六:吃抗抑郁药能把人变成抑郁症,吃抗精神病药能把人变成精神病。

    真相:这种观念我听很多患者说起过,可见民众对精神类药物误解颇深。如果我们吃降压药能否把我们变成高血压患者?吃降糖药之后能否变成糖尿病?答案是不可能。抗抑郁药也不会使人变成抑郁症,因为这类药物是起到提高情绪的作用,不会压抑人的情绪。对一些抑郁焦虑的患者,我们还可能会小剂量用一些抗精神病药,来改善睡眠、食欲、缓解焦虑、或用来缓解冲动行为,或者有时作为强迫症治疗的增效剂,新一代的抗精神病药普遍具有抗抑郁作用,规范应用这类药物安全性通常是没有问题的,更不可能把人变成精神病。

    常见误区十七:吃了一段时间的药,感觉没有任何好转,看来吃药解决不了问题。

    真相:药物起效时间一般平均需要两周,有时还会延迟到二到三个月,而且抗抑郁抗焦虑药的有效率在三分之二左右,总会有患者对某种药物不敏感,但这并不代表所患的疾病是无法治疗的,如果一种药物在最高剂量仍然无效,我们常常会合用另外一种药物或直接更换其他药物,近年来陆续有新型的药物问世,有时可以达到过去药物达不到的效果。有时我们还会在服药的同时合并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等等,之后往往会出现效果。切勿轻易就放弃治疗,因为心理精神障碍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是巨大的。医生虽然不是万能的、也同样有很多局限,但仍然有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

    上述的种种误区,就是一些常见的阻碍患者疾病康复的原因。只有相信科学,全程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才会有更好的疗效,获得更多痊愈的机会。可惜很多患者拒绝就医,不相信自己的问题可以通过医生的帮助得到解决,或是在就诊一次之后不再复诊,无形中错过了康复的机会,最终让疾病迁延不愈,是一件很遗憾的事。

    如果路途遥远不便前往专业的医院就诊或不便经常复诊,可通过互联网门诊的电话、视频咨询定期(治疗初期2-4周,治疗后期2-3个月)联系医生,医生会在访谈中详细评估病情、疗效和药物副作用,然后指导下一步治疗,最终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结局。

    医学界公认,患者的“依从性”决定了疾病的预后,就是说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一些科学有效的方法,只要患者愿意去相信,愿意去坚持配合治疗,就可能会从中受益。

    感谢阅读,祝您早日康复!
    作者:陈伟医生 哈医大一院心理科

  • 让我们从一位来访者说起:
     
    一位初中女孩,诉说自己这一个月情绪十分低落,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问及是什么原因让她感觉这样不好,她说自己学习不错,是一个乖乖女,在班级里很受老师重视,但是最近早恋了,自己做了错事,不应该早恋,在这个年纪应该好好学习,愧对老师家长的期望,对此非常自责。后来她补充到,其实,她只是暗恋一个男生,老师知道了之后告诉她,那个男生比你学习好,你不能喜欢她,你配不上人家。家长也告诉孩子,这个年纪不是谈恋爱的年纪,需要一心把心思放在学习上。这个女孩倾诉的过程就像是在承认错误,她说的话其实都是老师和家长对她的责备。(为保护患者隐私,此案例为基于真实案例虚构)。
    面对这个女孩,我们看一下怎样的处理方式比较合理?假设有三位心理医生,A、B和C。
     
    A医生:还有没有其他症状?睡眠好不好?吃饭好不好,体重有没有下降?家里有没有抑郁症家族史?过去有没有抑郁症发作的经历?问诊完成后,给患者开了些抗抑郁药物,告知患者定期复诊调整药物。
     
    B医生:你小小的年纪,怎么能早恋呢?家长为了你付出了多少你知道吗?家长辛苦拼搏,就是为了培养你成才,你却在该学习的年纪喜欢上男同学,你觉得这样合适吗?等你考上大学,大学毕业了,什么样的男孩子找不到?到时候你不用暗恋别人,别人都会来追求你,不是吗?老师说你配不上人家就是为了激励你好好学习,就是配得上也不能处对象啊对不对?听医生的话,不要再想这些事了,现在不是时候,医生是过来人,爸妈和老师也是过来人,告诉你的话都是为你好,你不听话将来后悔就晚了,你觉得我说的对不对?我相信你一定能做个乖孩子,也一定能考个好大学,好好努力。
     
    C医生:我能体会你的感受,这件事让你感到很压抑、自卑、自责、可能也会觉得很委屈。其实你这个年纪喜欢男孩子是非常正常的,你并没有做错事,偷东西、欺负同学这样的事才算是做错事,你喜欢别人并没有任何错误,何况你喜欢的男生那么优秀,你一定有很多理由去喜欢他,不必因此去批评自己。每天处于暗恋的苦恼中已经够难过的了,再加上自责、自我批评,心情怎么会好啊?所以,要想好起来,首先应该接受自己的情感,不要再去批评自己,然后你也需要时间慢慢去给自己的这份感情找到答案,这是每一个人都需要经历的事情,你并不是学习的机器,你有自己喜欢的人,说明你长大了,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我们不是非到大学毕业了才可以去喜欢别人,然后突然结婚生子,从青春期开始,就需要经历对异性的感情,这是避免不了的,也是我们每个人必须经历的过程。
     
    分析这个女孩的情况,是老师和家长对待“早恋”的态度,使得她没办法面对自己对那个男孩子的感情,反而陷入了自卑、自责的抑郁情绪中,但却又无法摆脱自己对那个男生的喜欢,形成了强烈的内心冲突,一方面很想去体验恋爱,另一方面却被严厉禁止,于是她只能靠否定和批判来压抑自己。这个孩子只有情绪低落和注意力的问题,远达不到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属于适应障碍(参阅我的文章《适应障碍:压力下的情绪障碍》),她的程度并不需要吃药,需要进行心理干预。对于心理障碍,目前最先进的医疗模式是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生物从遗传和脑功能的角度分析,心理从患者的思维模式和应对方式去分析,社会从外界的压力和处境去分析,这三方面的综合,构成了科学、完整而合理的病情解读和相应的治疗。我们基于此评价一下这三位医生:
     
    A医生完全按生物学的方式处理,虽然详细问及了症状和病史这些有助于诊断疾病的问题,但没有和患者讨论症状背后的原因,没有涉及到在学校发生的事件和其他人对此事的评价,没有涉及到心理上的负性思维。很多情况下,生物学的评估和相应的药物治疗,对缓解各类症状有好处,但对于这个案例,生物学的因素不是很突出,更多要从心理社会因素入手,调整负面的思维,同时争得老师家长的尊重和理解。这个医生我们给他打分50分。
     
    B医生的处理方式属于一个不合格的心理医生的处理方式,说的话都是大道理,和老师和家长的口径一致,家长听到这个医生的话也许会很满意,告诉孩子你看我的话你可以不听,医生的话你总得听吧?面对这样的处理方式,患者表面上可能会答应和认可,其实心里绝对不会认可,因为她听得出来:医生并不理解她,也就更无从去帮助她。这样说教的沟通方式只会恶化患者的自责和抑郁情绪,等于是在家长老师的基础上多了一个批评她的人,相当于给患者造成了二次伤害。给这个医生打分应该是负分,但咨询的过程并不是一无是处,相信孩子能考上好大学,说孩子将来会有别人追她也算是一些积极的暗示,正负勉强抵消,得分0分。
     
    C医生着手于心理社会角度,沟通基于理解、基于尊重,很多家长认为上中学的时候谈恋爱是错误的,应该一心学习,发现孩子有喜欢异性的苗头就抓紧进行打压,防止发展为“早恋”。有这样的想法也其实也是为了孩子好,学习竞争确实残酷,能一心学习固然好,可人毕竟是人,有七情六欲的人,并没有谁能只去考虑学习而把对异性的情感完全屏蔽掉。恋爱的愿望,在青春期阶段,由于荷尔蒙的分泌,是难以去压制的,感情如果到来了,也是难以拒绝的。面对这样的情况,批评和指责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恶化孩子的情绪同时损害亲子关系。理解和尊重,是人与人良性沟通的基础,也是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之所以可以帮助一个人的基础。
     
    C医生对她进行的是短程的认知治疗,自我评价低、自我攻击,是很多抑郁情绪的根源,这个女孩的案例,正说明了这一点,老师的话让她自卑,家长的话让她自责,对自己的情感进行否定,并不能让自己摆脱情感,反而会让这种情绪变得更加复杂:一方面不能和喜欢的人在一起,甚至不能去喜欢对方,这会让人感到压抑、委屈和愤怒;另一方面又感到自责和自卑,同样让人抑郁。最终她陷入压抑情感和自责的抑郁之中,也就让她无法集中注意力去学习了。C医生认为只有让她正确去看待、去接纳自己的感情,客观合理地去评价自己,才能让她走出抑郁的灰暗低谷,继续她的多彩人生。我们给C医生打分85分。

    我想通过以上这个案例说明一下什么是心理治疗,以及为什么心理治疗可以帮助到一个人。心理治疗疗法众多,很多疗法被科学证明可以有效治疗不同类型的心理疾病,也可以缓解一般的心理困扰。目前主流的心理治疗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从支持、鼓励和建议等角度帮助患者重建自我,既适用于各类患者也适用于健康人遇到的困扰),心理动力学治疗(探索和疏导被压抑的未被觉察的情感和愿望,讨论早期经历对人的影响,并通过治疗关系的建立修复既往不健康的关系模式,适用于各类情绪障碍、人际关系、亲密关系困扰,长程心理动力学治疗有望为患者的负面人格——即对自我对他人的长期负面感受带来深刻而持久的改变,适合愿意探索内心世界并愿意与治疗师建立长期关系的来访者),认知行为治疗(调整负性的思维方式同时指导患者在行为上做出科学的改变,主要用于抑郁焦虑失眠等疾病的治疗),短程心理治疗(疗程相对较短,主要解决面对困境而出现的适应问题,帮助患者恢复到之前的状态),正念减压疗法(觉察和接纳身心的种种感受,用于改善情绪以及减压)等等。这些治疗的背后都具有庞大的理论系统,也需要经过大量的训练和实践才能做一个合格乃至优秀的心理医生。
     
    我们如何去选择一位合格的心理医生?又该选择哪一种疗法?其实很少有医生或心理治疗师只应用一种疗法,因为要面对不同的问题,没有一种疗法适用于所有的情况,优秀的医生或治疗师往往可以把最有用的几种疗法整合在一起灵活地对患者进行治疗,各种疗法并不矛盾,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去帮助人,而且每种疗法背后有着共同的内核,这就是充分的理解和尊重,这也是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的全过程最为至关重要的。患者来到心理医生这里,往往已经经历了太多不理解和委屈、缺乏支持和关注、默默忍受了苦闷和孤独,生活已经让他遍体鳞伤,这时往往最渴望的就是有专业人士能够在保护隐私的前提下理解自己,倾听自己,给自己好的建议,渴望这样一个避风的港湾,让人生能够重新扬帆起航。
     
    所以纵使有三寸不烂之舌把各个疗法的技巧倒背如流,说得天花乱坠,如果缺乏对来访者的关怀、理解和尊重,一切只是空中楼阁,治疗关系并不会持久;相反,如果一个医生具有理解和尊重这样的人文关怀素质,是一个好的倾听者,会设身处地地为别人考虑,即便他的理论掌握得不是那么出色,他依然可以是一个好的心理医生。当然,在选择医生和治疗师时,对方是否具有这些特质是暂时无从得知的,看这个人接受过哪些训练是重要的标准,比如是否是心理学或医学本科以上毕业、是否接受过长程的专业心理治疗培训、督导,至于这个人是否有某某职务和头衔,发表过多少文章从事多少科研,这些和临床能力并无关联。如果无从寻找,不建议百度搜索,容易找到打广告的并不靠谱的机构,可以通过“ 简单心理” 等业内公认专业性有保障的心理平台搜索当地的咨询师,寻找心理动力学治疗师可以通过2024年刚上线的“ 卡帕咨询” 小程序,上面的人都参加了中美精神分析联盟及相关子项目的专业长期培训和督导
     
    心理治疗不是简单的聊天,是以对他人的关怀和隐私保护为基础的科学沟通,来访者通过与治疗者的互动来重塑内心世界,引发思考和改变;心理治疗不是说教,更不是批评和指责,是理解、包容、陪伴和支持。
    感谢您的阅读。
     
    作者:陈伟,副主任医师,心理治疗师,哈医大一院心理科
    我主要从事心理动力学和支持性心理治疗,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和短程心理治疗,可通过门诊面谈和视频咨询。

  • 我们常听到一句话,“活在当下”。可到底怎样活在当下?没有人教过我们。“正念”,就是一种活在当下的具体方法。
    “正念”(巴利文中称为Sati,英语称Mindfulness)源于古老的佛教传统,佛陀最早在《大念处经》中讲述了正念,两千多年来一直是南传佛教内观禅修(Vipassana)中的核心内容。
     
    几十年前,正念这个古老的教法进入了西方学者的视野。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麻省大学的卡巴金博士运用佛教正念的方法治疗了一批慢性疼痛的病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逐渐他将正念发展为正念减压疗法(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MBSR),并在焦虑症、抑郁症等疾病的临床试验中被证明有效,这个古老的传统通过了现代科学的考验。后来正念逐渐在美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流行起来,正念不仅可以治疗疾病,也适用于健康人作为减压的手段。
     
    短短几十年内,正念对临床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当代著名的辩证行为疗法(DBT)、接纳与承诺疗法(ACT)和基于正念的认知疗法(MBCT)都源于正念,它们都有效解决了很多患者的困扰。(其实现代心理学一直和佛教传统有很多相通之处,精神分析学派的大师荣格、弗洛姆都在佛学中找到了重要的灵感。)
     
    正念虽然源于佛教,但正念练习不具有任何宗教色彩,所以练习正念并不需要成为一名佛教徒,更不需要改变已有的信仰,而是通过佛教中流传了两千多年的很具有心理学色彩的方法来放松我们的身心,活在当下,用新的视角去体验生命。简而言之,正念是心理学,并非宗教。
     
    到底什么是正念呢?正念简单说就是去“觉察当下”。
    首先,正念理论认为人具有两种意识模式,一种被称为行动模式(Doing Mode),——我们也可以叫它参与者模式,我们多数时间处于这种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我们试图去解决遇到的问题,思考、评判、计划未来、思惟过去,都属于行动模式,在这一过程中,焦虑或是抑郁的患者,往往涉及到很多负面思维,对现实和自我进行负面的评判,同时会本能地抵抗和排斥负面情绪,抵抗不良情绪的过程其实属于自我否定和批判的过程,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常常反而被负面思维所束缚而陷入负面情绪当中。人的另外一种模式被称为存在模式(Being Mode),——我们可以称之为观察者模式,在这一模式中,我们只是去感知、去觉察当下,不加评判,接纳一切,对待抑郁、焦虑的情绪,对负面的思维,对自我经历过和正在经历的一切都是接纳包容的态度,只是去观察,而不去刻意改变,让已经出现的不良情绪以它自己的方式出现、在心中停留、慢慢消失,不加干涉。练习正念,就是更多地去开启这一存在模式(Being Mode)的过程。
     
    “正念”二字,“正”是由“一”和“止”组成,可以理解为心止于一处,“念”由“今”和“心”组成,意为当下的心,两个字合起来的意思就是将当下的心专注一处,就像佛经中说过的“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但我们的心总是心猿意马的,没那么容易集中于一处,我们容易被各种事情所吸引,也容易被各种情绪所困扰,我们的心也没那么容易专注在当下,我们要么沉湎于过去,要么就在盘算未来。所以就像佛教徒需要修行一样,正念也是需要多加练习的。
     
    正念的练习方法有多种,比如专注于呼吸、步行、进食等等,它们核心的原则都是不加评判地专注于当下的细节。其中最简单易行而且最为常用的正念即是“正念呼吸”,因为呼吸随时随地伴随着我们,当下在我们身体中随时能感知到的就是我们的呼吸,我们可以随时有意识地主动地去加以觉察。练习正念呼吸时,首先关掉电视手机等可以干扰自己的声源,告知周围的人在接下来的时间内不要打扰自己,正念一般推荐用打坐的姿势坐在禅修垫上(见下图),将臀部垫起一个舒服的高度(建议8厘米以上),让头部、颈部、背部成为一条垂直于地面的直线,保证背部挺直,同时使肩膀等其他部位放松, 双手像下面的照片(卡巴金博士)一样安放或以自己舒服的姿势放在腿上或膝盖上。如果不方便打坐,坐在没有扶手的椅子上也可以,但注意后背要挺直,不要靠在椅背上。坐好之后安静下来,把注意力收回到自身,回到当下,回到此刻,体验此刻自己的每一次呼吸,试着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深吸气,然后慢慢呼出,注意气息经过鼻尖部位的细微感受,就这样循环往复,把注意力集中于此,同时带着一种“好奇心”(即“初学者之心”,Beginner's Mind),像自己第一次呼吸一样去体验自己的呼吸。可以在呼吸的同时在心中计数,吸气时心中数一,呼气数二,再吸气数三,呼气数四,这样一直数到十,再从一到十循环。注意力放在鼻尖的空气流动,同时注意把数字数准,练习中频繁地走神是非常正常的,不要因为不够专注而去自责,觉察到走神其实就是在进步,觉察到走神的瞬间,其实我们就处于当下,这本身就是正念的状态,这时再温和地(不要批评自己)把注意慢慢拉回到呼吸上来就好。除了标准的静坐练习之外,正念呼吸其实在走路、坐车等等情况下都可以随时随地练习,我们每一刻都在呼吸,每一刻也可以练习正念(当然除了睡着之后)。
    练习正念和练习任何一项技能一样(就像学习一件乐器),需要反复练习才会掌握,掌握之后就可以在负面的情绪或身体感受出现时派上用场。此外,练习正念也并不是强迫自己去时刻注意呼吸,正念是觉察当下,当下种种细微的身心感受。练习正念的过程中杂念出现,我们觉知到出现了杂念,觉察到是什么想法出现在我们的心中,是什么情绪在给我们造成困扰,识别出它来,这也是正念的一种。比如我们出现了一种紧张的感觉,我们可以给它取个名字(术语叫做“标记”):“紧张”,然后再慢慢回到呼吸上。如果出现了心情很低落的感觉,我们可以叫它“抑郁”,然后再慢慢回到呼吸上。正念不只是注意呼吸,也要觉知到当下正在影响我们的身心体验,情绪出现的时候不去阻挡它抗拒它,试着带着一种好奇心去重新体验这些感受。
     
    在练习中,焦虑的人可能会感觉到焦虑或是烦躁,抑郁症的人可能会出现消极的情绪,或是很多人身体上会有不舒服的感觉,比如心慌、胸闷、身体疼痛、麻木,如果取了名字去识别和标记它们之后,还是反复地出现困扰着我们,这时我们可以先不去注意呼吸,把注意力转到觉察和面对自己的这些身心感受,觉察它们带给我们的感觉,慈悲地去接纳这些感受作为我们自己的一部分,觉察它们,像旁观者一样去观察它们,就像是科学家在通过显微镜看研究的对象,像一个人坐在河边静静看着河水流过,而不去刻意回避和压抑这些感受(对抗这些感受属于上文提到的“行动模式”,是我们经常习惯于做的),不去评判、不去责备自己,相反,去照料和呵护自己的这些感受,原原本本地觉察和接纳它们(接纳属于上文提到的“存在模式”,是通过正念要去练习的),觉察它们带给我们的感觉,带给我们心理上和身体上的感觉。当我们觉察着这些感受时,可能还会觉察到自己对这些不良情绪或身体不适的抵触、厌恶、和试图压制、控制它们的想法,也可能会觉察到由于无法控制这些想法和感受对自己的责备(内心中苛刻的部分也很需要安慰和照料),觉察到某些情绪引发的身体反应,比如负面情绪常常会引起呼吸的变化,对于所有这一切,只是去觉察和觉知,而不去试图改变什么,不去回避和抵抗不好的情绪,只是去体会和认真感受它们,像一个内心的观察者,原原本本地看着它们、感知它们就好。在这样的觉察中,你可能会发现这些感受每时每刻其实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就像天空中变化无常的云一样,每一刻都不完全相同,这些瞬息万变的想法和感受并不代表我们自己,而只是想法和感受而已,相比这些来来去去不断变化的云,我们自身更像是不变的天空。虽然有时负面的感受在练习中暂时变得更加强烈,但并不会一成不变,等这些感受渐渐不再强烈,然后慢慢把注意力再转回到呼吸上,如果再次出现了某种明显的情绪或想法或是身体的不适,可以继续去觉察它们,直到觉察不到什么,再慢慢温和地把注意拉回到自己的呼吸上。
     
    更多的时候我们还是多去练习觉察当下的呼吸,只有当情绪很强烈无法忽视的时候,再去觉察情绪,觉察情绪的过程中,也别忘记留意自己的呼吸。呼吸是“锚”,时刻把我们稳定在当下。如果忘记呼吸,有时我们这艘船就会被想法或是情绪带跑,带入行动模式,带入对过去的追索或是进入对未来的种种假设。
     
    练习正念呼吸,初学者可以一次练五分钟,用手机上的闹钟计时,一天二到三次,逐渐可以延长到二三十分钟,一天二三次。卡巴金博士要求患者进行一天至少四十五分钟的正念,当然时间更长效果可能会更好。我一般推荐患者早上起床和晚上睡前各练20-30分钟。正念不是催眠,更不是去尝试睡觉。正念是一种对当下的清醒的觉察,做到后背挺直就是在维持这种敏锐的觉知,如果觉得练习时闭上眼睛昏昏欲睡,可以将眼睛微闭,视线集中在前下方四十五度的某一点。
     
    练习时难以专注胡思乱想是很正常的,练习中会有杂念,会有自责,会经常有一个正常人具有的各种想法冒出来,不胡思乱想我们也没有必要练习正念了。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于在行动模式(Doing Mode)下去生活,并不习惯静下心开启存在模式(Being Mode)来感受当下。不过练习久了(一般要求坚持练习八周),心就会慢慢澄清下来,开始慢慢看清自己的内心世界,看清这些焦虑和抑郁情绪运作的方式,对自己产生更多的理解和关照,使负面情绪变得可控,不再泛滥。
     
    最好的缓解焦虑的方法,就是去观察和接纳自己的焦虑,而不是去努力消除和抵制焦虑,抵抗不只消除不掉焦虑,而且会让人更加焦虑。人的焦虑就像一杯浑浊的水,我们习惯的对策就是去摇晃它,试图把浑浊的东西摇晃出去,结果越是如此,越是浑浊,内心不得安宁。我们练习正念,就是把杯子放在那里,只是看着它,看着水中的浑浊慢慢沉淀下去。正念可以成为随时随地舒缓焦虑的一种方法,在焦虑的当时,有效地让人平静下来,前提要多加练习。
     
    练习正念除了可以缓解抑郁、焦虑、失眠等问题,正念也被科学证明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有很多积极的影响,比如让身体更加放松,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一些医学影像学的研究发现,坚持练习正念也可以给练习者的大脑带来可观测到的好的改变,让人产生更多正面的情绪,让人更加专注。这很像体育运动的益处:抗抑郁、抗焦虑、改善睡眠同时有助于身体健康。所以我经常建议患者,在外多做运动,在家多练正念。练习正念,每个人都可能会从中受益。
     
    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乔布斯每天会拿出两个小时在办公室练习正念,苹果产品的简约设计理念和他的正念禅修不无关联,后来带动了硅谷很多高管都去练习,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也是正念的爱好者;正念也会在美军中用于减压;在英国牛津大学,马克.威廉姆斯教授开发的正念认知疗法用于治疗抑郁症,并可以有效预防抑郁症复发;正念也常常被整合到失眠的心理治疗中,我会经常在失眠的心理治疗中指导患者练习正念,来应对睡前对失眠的焦虑感,不再和失眠对抗,从而终止“焦虑-失眠-更焦虑-失眠加重”的恶性循环。练习正念不仅可以让人放松,产生创造力,对自我有更多的认识和接纳,也能让人对生命有更多的觉照,让人觉察到生命中很多被忽视掉的东西。
     
    不过要想从中受益,还是要从每天的练习做起,同时接受有经验的治疗师的指导或者参加正念工作坊(老师带领的小组练习)。就像健身一样,要练出强壮的肌肉,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持之以恒的训练,以及教练的指引。很多人自己练了一会发现集中不了注意力就放弃了,就这样错失了一个好的方法。练习过程中要多去读一些书,每天练习后记录遇到的问题,每周接受一次指导,确保练习的正确方向,并解答疑问,只是自己练习在理解和执行上容易产生偏差,从而难以坚持下去(坚持不下去往往就是理解和执行出了问题)。推荐按《十分钟冥想》这本书来展开每天的练习,练习中遇到疑问和困难可以每周通过我的电话咨询进行沟通。
     
    理论学习方面推荐这些内容:
    1.书籍:《十分钟冥想》比尔.盖茨2018年推荐的五本书之一,生动实用;《八周正念之旅——摆脱抑郁与情绪压力》随书有一些便于练习的指导音频,适合抑郁焦虑的患者;《多舛的生命》(作者卡巴金)、《正念之道》(作者西格尔)系统介绍了正念的理论知识;《正念力打败焦虑》用正念治疗焦虑;《穿越抑郁的正念之道》适用于抑郁症患者;《强迫症的正念治疗手册》用于治疗强迫症;《如何才能不羞怯》通过正念治疗社交焦虑;在正念的根源,南传佛教领域,一行禅师(法国)的很多著作都值得一读,散文的形式,一窥修行人的正念境界;德宝法师(斯里兰卡)的《观呼吸》也受到卡巴金博士的大力推荐,理论上非常深刻;《接纳》用正念练习自我接纳(自我否定和责备是很多心理困扰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荐大家读至少其中2-3本书。
    2.视频:冥想正念指南(Headspace Guide to Meditation)8集纪录片,优酷或哔哩哔哩上有。
    3.微信小程序:睿心冥想。
    4.手机APP:NOW冥想。
    正念是一种体验,需要反复在练习中亲身去实践和体会,禅宗有句话叫“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正念的体验用文字难以表达,只有自己体验到才属于我们自己。
    正念给了我们一条路径,让我们远离无谓的烦恼,活在当下,重新体验生命中遗失掉的真切和纯粹。对于健康人来说,这是一条充满了风景的路,对于患者来说,它可以是一条闹中取静的路。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作者:陈伟医生 哈医大一院心理科

     

     

  • 我10.20号第一次在***这里就诊也是第一次看精神科,诊断为抑郁状态。当时开了两种药,回去看了说明书,睡前的药副作用有耳鸣后来又去挂了精神科,把睡前的药换了另外一种。您嘱咐我一周后复诊,但一直停诊没挂上号。目前白天的药吃完了,状态没有改善甚至更严重。从早起开始胸闷气短无力,胸口仿佛压着石块,坐不住站不住,什么事也不想做,一天之中晚饭后到睡前两小时状态最好能正常交流说说话,其余时间十分痛苦。

  • 我是一名居住在北京通州区的患者,在近期的一次体检和医院就诊中,遇到了一位临床心理科医生。我发现自己在医院里总是感到紧张不安,睡眠也受到影响,进而影响了体检数据的准确性。在与医生的交流中,医生给了我一些建议和方法,帮助我缓解紧张情绪,改善睡眠质量,使我对医院的恐惧感逐渐减轻。

    医生在我描述症状时,耐心倾听我的主诉,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他建议我在睡前进行呼吸放松训练,通过专注呼吸来放松身心,帮助我缓解紧张情绪。同时,医生还向我介绍了一些镇静类药物,但强调药物治疗应该是最后的选择。

    在与医生的交流中,我逐渐意识到自己紧张焦虑的原因,也学会了一些缓解紧张的方法。医生的耐心和细心让我感受到了关心和支持,让我对医院的恐惧感逐渐减轻。我深深感激这位医生,他的专业知识和关怀让我在医院就诊中感受到了温暖和安心。

  • 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我和我的家人面临着一些困扰,我的母亲因抑郁症需要长期治疗,但由于疫情原因,线下就诊变得不便。幸运的是,我们发现了一家互联网医院,通过线上问诊可以方便地得到医生的帮助。

    我向心理科的医生咨询了这个问题,她非常耐心地给出了详细的建议和治疗方案。她提醒我,为了确保母亲的治疗效果,需要完整查看患者的病例后开始诊疗行为,并且在给6岁以下儿童开具处方时,需要确认患儿有监护人和相关专业医师陪伴。

    在与医生的沟通中,我感受到了她的专业和负责,她详细了解了母亲的病情,为她开具了合适的药品处方,并提醒我在用药期间如有不适,要及时线下就诊。

    我非常感谢医生的帮助,通过互联网医院,我们成功地得到了专业的治疗方案,让母亲能够在家中得到及时的医疗支持。

  • 我最近情绪低落,每天都处在抑郁情绪里,经常暴饮暴食导致胃不舒服,快4个月没有来例假了。有的时候没有胃口,一开始吃又停不下来,特别是吃精致碳水会感觉晕有点发颤。

    我找了***互联网医院的心理科医生进行了线上问诊,医生非常细心地询问了我的情况,倾听我的主诉,并提供了专业的建议。医生从我的饮食习惯、情绪状态、身体状况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估,给我一种很贴心的感觉。

    医生初步考虑是一个抑郁状态,并建议进行抗抑郁药物或心理治疗。在和医生的交流中,我感到自己得到了关怀和支持,也更加清楚了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向。

  • 我是一位居住在武汉市的患者,最近因为身体不适,在京东互联网医院进行了线上问诊。在与医生的交流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医生的专业素养和耐心细心的品质。

    在开始问诊之前,医生提醒我需要完整描述我的问题,并告知我有5次提问的机会。在我提出主诉之后,医生迅速接诊并回复我,非常贴心地告诉我需要尽量一次回复完整,节约问诊次数。

    在医生开具处方后,我遇到了一些问题,但医生在整个过程中都非常耐心地回答我的疑问,并给予了建议。在我提出需要减少药品数量的要求时,医生也非常理解并及时进行了处理。

    整个问诊过程非常顺利,医生的回复都非常及时,而且在解决问题时也非常周到。在问诊结束后,医生还特别提醒我医生的回复仅为建议,并告知我可以在问诊记录中发起复诊。

    通过这次线上问诊,我深刻感受到了医生对患者的关心和专业素养,让我在疾病治疗的过程中倍感温暖和安心。

  • 我最近总是睡不好,食欲也不好,总觉得想哭,生活好像失去了色彩。于是我决定在网上找一些医生进行咨询,希望能够得到一些帮助。通过互联网医院的平台,我很顺利地联系上了医生。

    医生很耐心地询问了我的情况,我也毫无顾忌地向医生倾诉了我的困扰。医生给了我一些建议,包括写信倾诉、运动、升华心情、旅游等,让我感觉到了一些安慰和希望。

    在医生的建议下,我开始尝试运动和写信倾诉,也计划着去旅游放松一下自己。我深深感谢医生的耐心和关心,也希望自己能够尽快摆脱眼前的困扰,重新找回生活的色彩。

  • 在一次线上问诊中,患者主诉抑郁症,已经服用药物6年多,其中包括奥氮平和阿立哌多口崩片。在与医生的沟通中,医生展现出了丰富的医疗知识和专业素养。医生通过详细询问和了解患者的病史,给予了专业的建议和处方。在整个问诊过程中,医生始终保持耐心和细心的态度,给予了患者足够的关心和支持。最终,医生为患者开具了合适的处方,并提醒患者在用药期间及时咨询或去医院就诊。整个问诊过程充分体现了医生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专业品质。

  • 我正在四川宜宾市的互联网医院进行线上问诊,因为最近心理状态不太好,感觉自己有些自卑,甚至有点想自杀。我找到了一位心理医生进行咨询,她非常友善地与我沟通,并提醒我需要填写一份量表测试。在沟通中,她告诉我躁郁症只是一种疾病,和其他疾病一样需要治疗,而且大部分人会同情,只有少部分人会歧视。她还建议我定期进行心理治疗,预防复发。在这次问诊中,我感受到了医生的耐心和关心,让我对自己的病情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 这是一篇关于夫妻感情生活问题的病例分析和咨询。患者描述了与妻子之间的性生活不协调,妻子不愿要孩子,感情越来越冷淡等问题。患者还提到妻子的脾气不好,家庭条件不好导致她自卑等情况。通过本次线上咨询,患者希望寻求医生的建议和帮助,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医生在咨询中耐心倾听患者的描述,并试图了解夫妻之间的情况。医生通过与患者的交流,指出妻子可能存在内心的自卑和缺乏安全感,导致她对性生活和孩子问题的排斥。医生建议患者多与妻子沟通,共情她的情感需求,尝试理解她的内心困扰,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此外,医生还建议患者停止过度宠溺妻子,给予她更多的情感关怀和支持,而不是用物质去填补她内心的空洞。

    通过本次线上咨询,患者得到了医生的专业建议和支持,也对夫妻之间的问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希望患者能够根据医生的建议,与妻子共同努力,解决夫妻之间的问题,重建健康的家庭关系。

  •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的身心健康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在疫情期间,更加凸显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在***互联网医院工作的医生,我时刻关注着患者的身心健康。

    最近,接诊了一位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在与患者的沟通中,我发现她内心充满了焦虑和恐惧,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波动。我耐心倾听她的诉说,并给予她专业的建议和支持。

    在治疗过程中,我不仅注重药物治疗,更重视心理疏导和情感支持。我鼓励患者树立信心,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与疾病做斗争。

    通过持续的治疗和关怀,患者的病情逐渐好转,情绪稳定了许多。我相信,在我们共同努力下,患者一定能够战胜疾病,重拾健康和快乐。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