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保健科推荐医生
查看全部
小儿保健科患者评价
查看全部

展开更多

小儿保健科问诊记录
查看全部

展开更多

小儿保健科科普文章
查看全部
  • 氟中毒可能有眼部症状、呼吸道症状、皮肤症状等,危害有急性和慢性两种。1.症状:氟中毒导致眼部黏膜及皮肤受到刺激,可出现眼部刺痛、流眼泪,皮肤可有瘙痒、溃疡、糜烂等症状。呼吸道吸入后,可出现咽喉痒、咳嗽、胸闷、流鼻涕、喘息、气短等症状。2.危害:急性氟中毒可导致肺水肿、肺炎、胃黏膜溃疡、急性肾衰竭、关节肿痛等多种后果。慢性氟中毒可腐蚀牙齿,出现氟斑牙、骨质疏松、骨折、骨畸形等后果。如发现氟中毒症状,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减少伤害。

  • 甲硝唑片儿童一般可以用,但如果没有感染或者有肝脏疾病,就不建议使用。

    甲硝唑片属于硝基咪唑类的衍生物,具有抗菌的作用,可以用于厌氧菌、滴虫和阿米巴原虫等具有抗菌的效果。如果儿童出现幽门螺杆菌感染,没有伴随着肝脏疾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甲硝唑进行治疗。

    如果儿童没有厌氧菌感染,同时患有肝脏疾病,就不能使用甲硝唑片,因为药物多数需要通过肝肾进行代谢,儿童用药以后可能会使肝功能损伤,而且还会对胃肠道造成刺激,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少数患者还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例如皮疹,瘙痒。建议用药时需遵循医嘱,避免擅自使用,用药不当时会危害身体健康。如果儿童有身体不适,需要去医院就医和治疗。

  • 天气冷了,年轻人约会的口头禅也从“一起喝奶茶吗?” 变成了“一起吃火锅吗?” 可是,接二连三地吃火锅, 嗓子就可能出现“小状况”,那么,爱吃火锅的朋友们,如何避免咽炎的发作呢?

    首先,吃 火锅是一种偏燥的吃法,因为火锅的佐料——干姜、花椒、胡椒、小茴香都是温里药,用它们煮出来的汤底本就是温补燥烈的,再加上吃火锅时涮上的鸡肉、羊肉等都偏温,这就是“燥上加燥”。 而且火锅食材不仅要趁热吃,还得沾上蒜米辣椒才够味,如果太咸或者太辣,喝一杯冰啤酒又是另一个极端的快乐。殊不知,这“一烫一冰”加重了对黏膜的刺激,咽喉部黏膜脆弱,受刺激后容易充血、增厚,淋巴滤泡增生。这时,咽部就会感觉有异物感,在吞咽时会有疼痛的感觉。 持续吃火锅导致的突发急性咽炎有一个特点,病人可能感觉有鼻涕样的黏液附着在咽喉上壁,却咳不出来,又需要不停地清嗓,咽喉痛,吃东西、喝水的时候更痛。

    远离咽喉疾病,火锅应该怎么吃?

    1. 多吃蔬菜

    蔬菜多偏寒凉,不仅能消除油腻,补充人体维生素,还有清凉、解毒、去火的作用,所以吃火锅时不妨搭配冬瓜、菠菜、白菜、金针菇、蘑菇、莲藕、茭白、笋等利咽去腻的蔬菜。

    2.少吃辛辣食物
    吃太多的辛辣食物会使脾胃消化功能失调,内生燥热湿邪,引发咽喉炎、咽喉水肿等问题,所以在吃火锅时,辛辣刺激性食物一定要适可而止。
    3.太烫、太凉不要吃
    吃火锅时,从滚烫的火锅里捞出来的食物不宜马上入口,要让它凉一凉再吃。在吃火锅的同时也要远离冰镇饮品和冰淇淋,避免咽喉受到这种强烈的冷热刺激。
     火锅虽是很多人秋冬季聚餐的首选,但要把握好吃火锅的“度”。一般轻度的咽喉不舒服,很少会有病人跑到医院来看,绝大多数病人都是因拖延治疗,出现并发症后才想去就医。咽喉疾病可能引发鼻窦炎、气管炎、急性肾炎、风湿病等并发疾病,所以如果出现咽干、咽痛、咽部痒感、异物感、灼热感等咽部不适,必须及时就诊!

  • 点击查看
    å
  • 多发性神经炎是一种慢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可能有运动障碍、视力问题、感觉异常、平衡和协调问题、语言和吞咽问题、精神和情绪问题等。

    1.运动障碍:多发性神经炎可能出现运动障碍,患者有肌无力、肌肉痉挛、运动协调性下降、肢体麻木或刺痛等不适症状。

    2.视力问题:多发性神经炎可能出现模糊视觉、双重视觉、视野缺损、眼球震颤等症状。

    3.感觉异常:多发性神经炎可能出现麻木、刺痛、针刺感或电击感等感觉异常。

    4.平衡和协调问题:多发性神经炎可能导致行走不稳、失去平衡、震颤或不协调的动作。

    5.语言和吞咽问题:多发性神经炎可能导致说话困难、发音不清、吞咽困难等症状。

    6.精神和情绪问题:多发性神经炎患者可能出现抑郁、焦虑、易怒、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和情绪问题。

    多发性神经炎的症状可以在不同时间出现、消失或恶化,因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所表现的症状也会不一样,出现不适及时就医治疗。

  • 胃肠功能紊乱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多潘立酮、铝碳酸镁、奥美拉唑等药物进行治疗。

    胃肠功能紊乱在医学上又称功能性胃肠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消化科疾病,胃肠功能紊乱的病因比较复杂,可能与生物、精神心理、社会和疾病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表现为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患者可伴有烦躁、焦虑等心理异常表现。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等;抑酸药,如奥美拉唑等;抗酸药,如铝碳酸镁等;铋剂,如枸橼酸铋钾等;解痉止痛药,如阿托品等;抗生素,如克拉霉素等进行治疗,以改善病情。

    建议养成良好的生活及卫生习惯,饭前洗手,不暴饮暴食,细嚼慢咽,注意休息,同时注意观察用药后反应,如有异常,及时就医诊治。

  • 点击查看
    å

    剖腹产下奶快食物有很多,像鲫鱼木瓜汤、花生猪蹄汤、黄豆鸽子汤等食物可以多吃。1.鲫鱼木瓜汤:鲫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木瓜则含有木瓜素、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两者一起煲汤具有辅助下奶的作用。2.花生猪蹄汤:花生含有大量的蛋白质以及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猪蹄则含有丰富胶原蛋白,两者放在一起炖煮可以起到通乳效果。3.黄豆鸽子汤:黄豆含有雌激素、植物蛋白等营养物质,鸽子则含有氨基酸、蛋白质等成分,两者一起煮汤喝美味又能帮助催乳。剖腹产后需要放松心情,过于紧张、焦虑并不利于下奶,多休息,保持充足睡眠,长时间不下奶可以求助医生。

  • 点击查看
    å

    俗话说,病从口入,

    很多疾病的发生都与我们的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不仅仅是成人,儿童的忌口也很需要重视,尤其是一些反复、慢性疾病,比如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腺样体肥大等,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儿童忌口的一些问题。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好,物质也极度的丰富,我们一到商场里,各种商品玲琅满目,极大的丰富了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但是有些东西我认为孩子是不能吃的,需要“忌口”!
    第一,甜品,中医讲,甘能养脾,就是说甘味的食物能够滋养我们的脾胃,使我们的脾胃功能越来越好。但是现代却是相反的,过多的摄入甜食不仅不能补脾,反而损害我们的脾胃功能,我觉得有两点原因:一是摄入量过多,古代的时候由于生活条件比较艰苦,糖分摄入的比较少,劳苦大众居多,大多数处于营养不良阶段,所以摄入糖分不多,适当的摄入有助于增加脾胃功能,反观现在糖分很多,也很容易摄入,孩子也喜欢吃,这是其一;第二就是糖分种类不一样,在古代几乎都是以植物糖,以原生态为主,而现代由于制糖工艺的提高,糖分种类也很多,这些糖大多数是精糖、细糖,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第二,饮料,除了市面上的碳酸饮料大家都知道不能吃之外,我们还要注意一些奶制品,比如一些乳酸饮料、旺仔牛奶、儿童QQ星等,这些都奶制品,其实奶粉含量不多,加上广告效应、口感不错、价格也不贵,受到很多人的青睐,这是不能给孩子长期喝的,喝就要喝纯牛奶或者发酵的酸奶。
    第三,油炸食品,众所周知。油炸食品不仅在外观上还是口感上都是很好的。孩子也喜欢吃,但是一吃就容易上火,喉咙发炎,扁桃体肿大等等。原因是这种东西热量高,而且是经过油炸后更容易上火,姑且不说油的品种好不好,所以这类不能吃。
    第四,生冷食物,这大家都知道,生冷的食物比如冰棒、冰激凌等,孩子很爱吃,但是这些生冷的东西会使得孩子的脾胃功能受损,影响孩子的消化和进食。其中生冷还包括喂饭中的饭,怎么说呢?我是一直反对给孩子喂饭,尤其是冬天,追着孩子喂饭,饭没吃多少,饭就凉了,然后继续给孩子喂,这样也是生冷的东西,也会导致不良后果。
    第五,各种营养品,很多家属总是担心自己家的孩子营养不够,然后又听很多广告忽悠,买了很多所谓的营养品,说白了就是保健品,这些都是不可取的,为什么现在的性早熟那么多,跟这个也有很大原因。
    我们讲“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培养一个健康的孩子不容易,学会健康的育儿很重要,有时候你所谓的“爱”可能是对孩子的“害”。

  • 点击查看
    å

    酒精过敏需根据病情轻重来予以处理。若是轻度过敏者,无需特殊治疗;若是中度过敏者,则需予以药物治疗;若是重度过敏者,则需予以药物及急救治疗。1.轻度过敏:若患者仅出现轻度局部瘙痒,此时需禁止继续接触酒精,同时可大量饮水,促进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2.中度过敏:若患者出现全身瘙痒,在避免接触酒精、饮水的同时,还需配合药物治疗,如地氯雷他定、孟鲁司特钠、酮替芬等抗过敏药物。3.重度过敏:若患者出现喉痛、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等喉头水肿等症状时,此时需紧急予以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辅助通气,以免出现窒息。当出现酒精过敏时,建议尽早就诊医院,由专业的医生予以治疗,遵医嘱服用药物。

  • 结直肠癌(包括结肠癌、直肠癌,统称大肠癌)是恶性肿瘤家族中“天良未泯”的一种,因为发展迟缓、易于发现和预防,因此被医生们称为傻子癌;

    然而,就是这个傻子癌,却是被人们遗忘的角落,每年有近20万生命被它无情吞噬!
    据国家癌症中心2019年发表的数据,2015年全国恶性肿瘤死亡和发病排名中,结直肠癌分别列于第5和第3位,新发病例约40万,死亡近20万,几乎每半分钟就有一人死于结直肠癌。
    2020年9月16日,在第四届“国之名医”盛典上,“中国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诊疗现状调查”的中期结果正式对外发布。该报告的统计数字实在令人痛心疾首,一起来了解一下。

    统计数字触目惊心,令人震惊——

    64%:超过64%的患者完全不了解结直肠癌的高危因素;
    85%:85%的患者 不知道怎么筛查结直肠癌;
    97%:97%的结直肠癌患病前未做过肠镜;
    85.8%:85.8%的被调查患者首次就诊原因是发现便血、严重腹泻或腹痛等进展期症状;
    7.3%:7.3%的患者是在诊治其他疾病时偶然发现;
    6.9%:仅6.9%是主动体检时发现;
    83%:首次确诊时,83%的结直肠癌患者都处于中晚期,且44%的患者已经出现了肝、肺等部位的转移。
    透过这些令人震惊不已的数据,我们不难发现:
    并非肠癌太过猖獗,而是我们没有足够重视。实际上,原因非常简单,缺少一次肠镜检查!
    世所公认,结直肠癌是最容易预防的癌症,在早期发现也是很容易治疗的癌症,早期肠癌的治愈率>90%;极早期的粘膜内癌,几乎可100%治愈。
    而晚期的5年存活率在20%以下。
    结直肠癌是最好预防的癌症
    专家们戏称结直肠癌是“傻子癌”,是最好预防的癌症。
    结直肠癌的发病套路非常简单,超过90%的肠癌,是由结直肠息肉慢慢发展而来。
    从正常肠黏膜、到长出息肉,大约需要10-30年;从息肉到变成肠癌,一般需要5-15年时间,因为个体差异不同,有的可需要数十年时间。
    从息肉到肠癌形成的这段时间,平均有10年时间;
    在这三千多天里,哪怕你有一天想起来做个肠镜检查,就能发现并干掉这个息肉,那么肠癌的隐患就消除了。
    真这么简单吗?是的,就这么简单。
    因为肠息肉是突出于肠壁的肉疙瘩,在肠镜下非常容易看见,对于小的息肉,在肠镜检查时候就可以简单粗暴地夹掉;对于较大的、数目多的、性质无法判定的,可以择期进行内镜下切除术。
    此后,只需要遵医嘱定期复查,就可以了。这样做,基本上就能免于肠癌上身。
    发现癌前疾病和早期肠癌,肠镜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检查手段
    由于肠道是一个空腔器官,目前其他的检查手段,比如CT、彩超、核磁等,都缺乏敏感性;难以发现早期肠癌,对于肠癌的前身——肠息肉,更是无能为力;
    等到CT能发现的时候,往往是中晚期了;
    消化道钡餐虽然也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然而,对于粘膜面的观察,钡餐造影远不如胃肠镜清晰,也同样无法对病变进行活检或治疗,所以钡餐造影也是无法取代肠镜的。
    肿瘤标志物由于较差的敏感性,不能作为肠癌筛查的主要手段;
    肠镜检查是最直观的检查,它是一个带有高清摄像头的管子,进到我们的肠道后,就比如我们走进一个房间,可以全方位地仔细观察地板、墙壁、天花板等处的瑕疵;一旦发现可疑病灶,可以取点活检拿到显微镜下看看性质;
    还能对息肉、早癌等进行切除。
    什么时候开始做肠镜?
    对于毫无症状的普通人群,我国指南建议是50岁开始做肠镜检查;美国建议是45岁;前几天又有专家建议修改我国指南,也建议45岁开始检查;
    实际上,在这方面,战斗在肠镜检查一线的基层内镜医生最有发言权;
    绝大多数的内镜医生都建议不能大于40岁!因为近几年肠癌年轻化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二三十岁患上肠癌的也不在少数;
    因此,安全起见,还是建议40岁前无症状做第一次肠镜,此后根据首次检查情况决定复查的频率。
    但是对于高危人群则需要提前5-10年做第一次胃肠镜;出现症状者,则不分年龄,立即肠镜及相关检查:
    什么是高危人群呢?
    ①大肠癌高发区年龄超过35岁者;
    ②有肠道症状的人群。如反复黑便、排便习惯改变,或大便潜血阳性而上消化道检查未能发现病变者,还有排便异常如慢性腹泻或长期进行性便秘的人群;
    ③一级亲属中有大肠癌或腺瘤病史的成员;
    ④炎症性肠病(克罗恩和溃疡性结肠炎)等药物治疗后者;
    ⑤大肠癌或息肉手术后或内镜治疗后者;
    ⑥符合以下任意2项者:
    慢性腹泻、慢性便秘、黏液血便、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长期精神压抑、酷爱高蛋白高脂肪食品、长期久坐缺乏运动者等。
    肠癌早期没症状
    肠息肉几乎没有症状,只有个别大的大的才可能有腹痛便血的情况;
    早期肠癌也是如此;以至于很多人认为我没症状做什么肠镜?结果就耽误了。
    就像这个调查报告所说的那样,85.8%的患者是发现便血、严重腹泻或腹痛等症状才去检查的,结果一查就是进展期或者晚期;
    只有约不到7%的肠癌患者,是无症状时候去体检发现的;
    我还看过另一组数据,我国的大肠癌只有15%是早期癌,而这些人大多是无症状体检才发现的;
    因此:无症状体检才是真正的体检,有症状去检查,那就是诊断性检查了。
    多久做一次肠镜合适?
    一般来说,首次做肠镜没有发现任何问题,或者只有个别炎症性息肉,5-10年再做下一次即可;
    如果发现问题;或者有显著症状,就要根据情况进行复查;
    一般来说,单个良性大肠息肉摘除术后,刚开始每年需复查一次大肠镜,连续2~3年检查不复发,之后可以改为每3年复查一次大肠镜;
    多个良性大肠息肉,为保险起见,还是要每年做一次大肠镜检查;
    增生性息肉因生长较慢,病人可2~3年随访1次;
    腺瘤性息肉,尤其是伴有上皮内瘤变的,病人随访时间要适当缩短,一般为6个月~1年;
    绒毛状腺瘤、高级别上皮瘤变和锯齿状腺瘤容易复发和癌变,应当在息肉摘除术后3个月复查1次,若无异常,可延长至6个月~1年。
    有家族史的,要根据病理结果,遵医嘱进行更为频繁的复查和监测。
    小结
    1、大肠癌90%起源于肠息肉,40岁前做第一次肠镜,发现切掉,就能免于患癌;肠镜检查,既是预防手段,又是治疗手段;
    2、肠息肉、大肠癌的发生,与高脂肪、高热量饮食、烟酒、遗传、久坐、肥胖、缺乏锻炼、炎症性肠病等因素相关,在生活上要多改掉不良习惯、摄入新鲜蔬果,适度锻炼等等;但也不能完全避免;因此及时肠镜检查最为保险;
    3、早期肠癌可以治愈;
    4、没有任何检查能够替代肠镜;
    5、肠镜检查不再痛苦,可以选择无痛肠镜。

  • 我带着40天大的宝宝,纯奶粉喂养,最近发现宝宝的大便有奶瓣,而且带有酸臭味,每次喂食大约100毫升,每3小时一喂,晚上可能稍微增加到110毫升,大约4小时一喂。宝宝睡觉的时候总是哼哼唧唧的,看起来不是很踏实。我开始有些担心了,于是决定在互联网医院进行医生咨询。

    我很快就收到了医生的回复,医生很耐心地听我描述了宝宝的情况。医生告诉我,这可能是肠道功能发育不完善所引起的,一般不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医生建议我可以补充益生菌,有助于宝宝的肠道功能发育。我询问了医生吃哪种益生菌比较好,医生告诉我可以选择含有双歧杆菌bb12和鼠李糖乳杆菌lgg的益生菌。医生还耐心地解答了我关于过度喂养、大便颜色、奶粉喂养量等问题,让我感到很安心。

    最后,医生为我提供了开具处方和用药建议,让我觉得很贴心。我对这次线上问诊非常满意,感觉到了医生的专业和关怀。

  • 我带着孩子来到***互联网医院进行了线上问诊,主要是因为孩子出现了轻微的漏斗胸,我很担心这个情况,所以特地找到了专业的医生进行咨询。

    在问诊开始后,助理医生张晓非常耐心地询问了孩子的病情情况,包括发病诱因、症状持续时间、以及之前的治疗情况等等。接诊医生非常细心地分析了孩子的情况,并给出了详细的诊疗建议。

    医生告诉我,轻微的漏斗胸不一定是因为缺钙,可能是维生素D缺乏,也有可能是先天性疾病,需要进行详细的检查。并且,医生建议孩子进行锻炼,补充预防量维生素D,如果情况比较严重,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除此之外,医生还询问了孩子的其他情况,包括睡眠、大便情况、磨牙情况等等。并根据孩子的铁锌缺乏情况,给出了相应的药物补充建议。

    在医生的建议下,我感到非常放心,并且对孩子的情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也决定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希望孩子能够尽快康复。

  • 我是一位年轻的妈妈,最近发现我的宝宝在睡觉的时候会摇头晃脑,还会吐舌头,让我非常担心。于是我决定通过互联网医院进行线上问诊,寻求专业的医生建议。

    在开始诊疗之前,医生提醒我需要完整描述宝宝的问题,并且在6岁以下儿童开具处方时必须有监护人和专业医师陪伴,这让我感到很贴心。

    我详细描述了宝宝的情况,医生非常耐心地询问了宝宝的症状持续了几天,喝的是适度水还是奶粉,以及体重增长情况等。医生在询问过程中始终保持友善的沟通态度,让我感到非常放心。

    医生告诉我宝宝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腹部不舒服导致的,并且提醒我不必担心,多练习宝宝的俯卧抬头和追视追听等动作。

    通过这次线上问诊,我深刻感受到医生的专业和贴心。他们不仅具备丰富的医疗知识,还能够用友善的方式与患者沟通,给予专业的建议和指导。

  • 宝宝的大便干燥,睡眠质量不佳,总是翻来覆去,喜欢趴着睡觉翘起屁股。这让妈妈很担心,于是她决定通过线上问诊寻求专业建议。

    在问诊过程中,医生通过与妈妈的详细沟通,了解到宝宝的饮食情况、睡眠习惯和体重身高等信息。医生耐心地解答了妈妈的疑问,并给出了针对宝宝情况的专业建议。

    医生建议妈妈停止给宝宝夜奶,同时加强维生素D的补充,还给出了宝宝12-24个月喂养的建议。最终,妈妈对医生的建议感到满意,并决定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调整。

    通过这次线上问诊,妈妈对宝宝的情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对宝宝的喂养和睡眠有了更科学的了解。

  • 我16:05在网上问诊,主诉是孩子多动症和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希望得到医生的建议。医生给我推荐了一本关于养育多动症孩子的书,还告诉我长沙有很多康复机构,但以小孩子为主。在与医生的交流中,我得知了很多关于多动症治疗和康复的信息,医生非常耐心地解答了我的问题。我对医生的专业知识和细心态度非常满意。

    由于医生较忙,我在等待医生回复时感到有些焦急,但最终医生还是给予了我满意的答复。在结束这次网上问诊后,我对医生的专业素养和耐心服务感到非常满意。

  • 在这个炎炎夏日,小宝宝的睡眠问题成了让妈妈们头疼的难题。最近,我也在网上找到了一个***互联网医院,通过在线问诊的方式,向医生咨询了孩子晚上睡眠不安稳的情况。

    医生很耐心地询问了孩子的身高、体重等基本信息,还关心地问到了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通过问诊,我了解到维生素D缺乏可能是导致孩子睡眠问题的原因之一,医生建议我去查一下25羟基维生素D的水平,以便更好地调理。

    此外,医生还为我推荐了醒脾养儿颗粒,可以调理孩子的脾胃问题。医生告诉我,这种药物需要持续口服半个月到一个月。

    经过这次在线问诊,我对孩子的健康问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知道了一些调理的方法。感谢***互联网医院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便捷的医疗服务,让我在家就能得到专业的建议。

  • 我是一位怀着忐忑心情的妈妈,最近发现宝宝的喝奶量明显不够,有时候一天只能喝100ml,让我非常担心。虽然宝宝的精神状态看起来还不错,但是这个情况让我感到焦虑。我决定通过线上问诊向医生求助。

    在等待的过程中,我收到了医生的助理发来的消息,询问了宝宝的病情情况和需要咨询的主要问题。我简要地描述了宝宝的情况,包括喝奶量不足的问题,希望能尽快得到医生的建议。

    经过一番沟通后,医生给出了一些建议,包括观察宝宝的喂养情况,调整喂奶方式,同时建议口服益生菌来调节宝宝的胃肠功能。虽然我仍然有些担忧,但是医生的专业建议让我感到安心,我决定按照医生的建议来进行调整。

    通过这次线上问诊,我不仅得到了宝贵的医生建议,也感受到了医生的耐心和关怀。我相信在医生的指导下,宝宝的健康问题会得到有效的解决。

  • 我家孩子两岁,确诊中度自闭症,我急切地寻找治疗的科室。在网上搜索了一番,发现京东互联网医院有提供在线问诊的服务,我决定尝试一下。

    我开始了在线问诊,一位医生非常友善地接待了我。医生耐心地听取了我的孩子的病情描述,并给出了专业的建议。他向我介绍了康复训练为主的治疗观点,并解释了药物治疗和仪器治疗的辅助作用。医生非常细心地回答了我的各种问题,并为我解释了治疗的方式和费用。虽然他表示互联网医院无法提供具体的治疗科室,但他建议我多了解一下相关的康复训练机构。

    通过这次在线问诊,我感受到了医生的专业与耐心,也对孩子的治疗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决定继续寻找合适的康复训练机构,为孩子寻求更好的治疗。

  • 我家宝宝刚刚学会走路两天,这两天下午睡觉的时候突然出现了惊跳的情况,让我有些担心。我立刻联系了互联网医院进行在线问诊,得到了专业医生的及时回复和建议。

    医生助理在问诊开始时非常友善地与我沟通,详细了解了宝宝的病情情况和病史,并承诺主任医生会在24小时内给出答复。这种耐心和细心的态度让我感到很温暖。

    主任医生在问诊中非常专业地对宝宝的病情进行评估,并提出了缺乏维生素D和钙可能导致的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医生给出了口服维生素D和钙的建议,并鼓励我观察宝宝的情况。这种耐心和专业的态度让我对医生充满了信任。

    医生还建议我观察宝宝的情况,必要时可以做脑电图检查,以排除其他可能的问题。这种细致周到的建议让我感到非常安心。

    通过这次在线问诊,我深刻感受到了医生们的专业素养和对患者的关心,让我对互联网医院的服务充满了信心。

  • 最近一个星期,我的宝宝晚上睡觉总是很难熬,凌晨开始就会频繁哭闹,闭着眼睛扭动身体,即使抱起来安抚之后放下,很快又惊醒。这让我非常困惑和焦虑,不知道宝宝到底是怎么了。

    我决定在京东互联网医院寻求帮助,经过医生的详细询问和分析,我了解到宝宝可能是因为生长发育或者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精神症状。医生建议我给宝宝口服维生素D,并在体检时检查25羟基维生素D及骨密度,以排除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

    我对医生的建议感到非常满意,他对宝宝的症状做出了合理的分析,并提出了详细的治疗方案。我对宝宝的健康问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更加放心。

展开更多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