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右上腹、右侧肋骨以下的地方疼痛的问题?
消化内科常常会接诊到因胆囊炎、胆囊结石导致腹痛而住院的患者,其中部分患者需要手术治疗。而听到要「切掉胆」,一些人就开始慌了,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问题一:切除胆囊后会变得没胆量?
在传统文化里,胆常与胆量、勇气、意志、男子汉气概相关。在国人的认知里,胆囊是重要的,切除胆囊会变成「无胆鼠辈」。
其实,这种观点并不正确。
胆囊只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位于右上腹,肝脏的下缘,附着在肝脏的胆囊窝里,借助胆囊管与胆总管相通。它的主要的生理功能是浓缩、储集胆汁,而胆汁起着促进脂肪消化吸收的作用。
胆囊与人的性格、行为、心理、勇气等不相干。
切除胆囊并不会影响一个人的性格、胆量,不会减弱一个人的勇气、意志、男子汉气概。
问题二:所有发炎的胆囊都应该切掉?
其实许多单纯性的胆囊炎、无症状的胆囊小结石并不需要进行胆囊切除手术。
哪些胆囊应该被切掉?
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急性发作时,比如病情严重、药物治疗效果差、有反复发作的可能;
外伤后出现胆囊破裂;
因其它疾病导致胆囊上破个洞。
有一些胆囊不一定非要切:
胆囊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建议手术。
胆囊壁增厚,需警惕胆囊癌可能时,建议手术。
简单点理解就是:内科治不好的、用药没法根治的、有破裂瘘管的、有癌变可能的胆囊需要切除。
问题三:切除胆囊后会消化不良?
胆囊切除后身体可以适应,但是短期内,的确会有消化不良的表现。
肝脏分泌胆汁是 24 小时无休地进行的。胆汁通过肝管、胆管送入胆囊,并在胆囊处浓缩。人进食时,浓缩后的胆汁一次性被挤出,经过胆总管进入十二指肠,帮助消化酶消化食物。
切除胆囊后,胆汁缺乏储存、浓缩,随着肝脏的分泌,淅淅沥沥不停地排入肠道,参与消化功能。当进食的脂肪含量高时,脂肪就无法完全消化,容易出现腹胀、胃胀胃痛、拉肚子、大便浓稠。
不过,在胆囊切除术后 6 个月到 1 年后,通过胆管的适应、胃十二指肠的活动节律等,脂肪的消化功能可以改善。
当然,胆囊切除的朋友,还是吃得清淡点为好。
问题四:切除胆囊后会得胃炎?
理论上讲,切除胆囊后可能会发生胆汁反流性胃炎;实际上,不是所有人都出现这个问题。
胆囊切除术后,在空腹时,胆汁也会持续进入肠道。此时没有食物和足够胃酸中和,胃十二指肠蠕动弱。胆汁会在十二指肠蓄积,达到一定压力后就逆流入胃,这样的确可能引起胆汁反流性胃炎。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表现包括:胃胀、胃痛、反复嗳气、嘴巴苦、胃烧,还可能有胸口痛,而且餐后更严重,服用保护胃粘膜的碱性药物,不但不能缓解症状,反而会加重。
事实上,仅仅有大约三分之一的人切掉胆囊后,会出现「胆汁反流性胃炎」。
只要胆囊切除后的朋友清淡饮食、规律饮食、少食多餐、适当运动、控制体重,就可以大大减少胆囊切除后胆汁反流性胃病的发生可能性。更何况对于胆汁反流性胃炎,大部分口服药物治疗效果良好。
问题五:切了胆囊还会痛吗?
这个……真的有可能。
随着近年腹腔镜技术的进展、成熟,「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发生率逐年增高。胆囊切除术综合征,指的是胆囊切除后,仍然存在甚至右上腹痛不适,甚至比原来还重。
究其病因,主要是胆管内结石未清除,或术中损伤肝外胆管,导致胆管炎、胆管狭窄。所以,有部分胆囊切除术后的患者症状反复甚至加重。
建议患者在有经验的正规医院行手术治疗,手术前要完善必要的检查,术后积极复诊复查,以减少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发生。
总结
当胆囊的病变无法通过其他方法治疗、有可能影响到全身健康、或怀疑癌变时,胆囊切除是最佳选择。胆囊切除后可能会出现各种不适,但请相信你的医师,医师会权衡切除胆囊是否利大于弊。
大部分胆囊切除术后的患者是健康的。切勿讳疾忌医、延误病情。
胆囊是人体浓缩和储存胆汁的重要器官,机体在进食大量高热量,高脂肪食物后,胆囊收缩排泄胆汁进入肠道,帮助机体消化食物,可避免消恶心,呕吐等化不良症状的出现。那么胆囊切除后患者都会有哪些不良的反应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目前临床上对于胆囊切除常规采用腹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微创手术较传统的开放手术创伤较小,术后患者的恢复相对较快。虽然大部分患者术后的恢复良好,但是仍然有少部分患者会出现以下的副作用:
1,腹泻次数增加,胆囊切除后,肝细胞和毛细胆管分泌的胆汁没有专门的地方储存,这会使胆汁源源不断地排入人体的肠道内。由于具体每天分泌的胆汁大约1000毫升,大量的胆汁进入肠道内可刺激肠管蠕动加快,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大便次数增加,甚至伴有轻度的腹泻。
2,腹痛症状,由于胆汁属于碱性液体,胆汁会刺激肠黏膜,诱发肠管出现痉挛,患者出现轻微的腹痛症状。腹痛症状持续时间较短,可自行缓解。
3,粘连性肠梗阻,虽然腹腔镜手术属于微创,但是胆囊切除后局部的结肠和胆囊床会伴有一定的粘连。如果局部的粘连比较严重,可造成结肠的排便功能受到明显影响,从而引起较多的肠内容物在结肠内淤积,患者出现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粘连性肠梗阻的表现。
胆囊切除之后小便发黄的原因有很多,有可能是由于体内消化不良或者是胆汁分泌过多,尿道炎症状的原因所引起的。这些都会引起体内内环境的失衡,从而导致体内激素分泌异常出现尿道发黄的症状。
轻度的尿道发黄患者要调整自己的饮食习惯,尽量减少外出就餐的机会,不要吸烟喝酒,可以适当的补充一些水分。重度的尿道发黄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尿常规的检查,确定具体的病因之后再进行治疗。同时要尽量减少生冷油腻刺激性食物的摄入,保持一个清淡的饮食习惯。
什么是胆囊囊肿?
答:囊肿是一种良性疾病,可以生长在人体表面,也可以生长在内脏。胆囊囊肿是生长在胆囊内的囊性良性肿块,内容物为液体。因此,我们可以简单地把胆囊囊肿想象成一个长在胆囊里的小水泡。
胆囊囊肿的常见原因是什么?
答:胆囊囊肿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胆囊内壁凹陷密切相关。
- 先天性发育异常;
- 胆囊内壁凹陷形成憩室(小腔),胆囊壁内有许多 Rokitansky-Aschoff 窦,胆囊粘膜穿透肌层形成憩室。当 Rokitansky-Aschoff 窦出现继发性炎症或结石阻塞时,会导致窦口闭塞,但此时凹陷的粘膜仍在继续分泌囊液,使囊液积聚,最终形成胆囊囊肿甚至胆囊穿孔。
慢性胆囊炎、胆汁淤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胆囊息肉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发病人群也开始年轻化。很多人体检发现胆囊息肉都会很紧张,拿着 b 超单到医院就诊。其实大家不用太紧张。
95%的胆囊息肉都是胆固醇性息肉,大小都在 2-3mm 左右,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建议饮食+运动疗法。所谓饮食,即平时低脂肪清淡饮食为主,三餐尽量规律,早饭要吃,宵夜少吃。油炸,火锅,烧烤要少吃。运动即适当的运动,如散步,跑步,游泳等基础运动。要改掉饭后就坐,饭后就躺的习惯。对于合并肥胖,血脂高的胆囊息肉患者,饮食+运动尤其重要。临床上大多数病人经过以上方法调理,胆囊息肉会变小,变少。有的也会消失。
还有 5%左右的胆囊息肉患者,息肉大于 1cm,或者近期息肉增长过快,考虑腺瘤样息肉可能,这种才需要手术治疗。手术采用腹腔镜微创进行,大多数病人术后恢复良好。
年轻男士亟待身心减压 破除“障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男科发现,性功能障碍合并有精神心理问题的男性约占60%。医生指出,对于男性而言,性功能障碍也是全身健康的“晴雨表”,需要做慢病管理。例如,患者王先生因生活压力大导致性功能障碍,经情绪、心理治疗后才得改善。同时,研究还表明性功能障碍与心血管疾病、代谢疾病等息息相关。年轻、轻症男性可通过及时治疗、改变生活方式等好转。
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科副主任医师何池忠表示,很多人以为卒中(中风)是“老年病”,其实青年人患卒中并不少见。何池忠援引世界流行病学数据指出:全世界每4个人中,就有1个人一生当中会患卒中;在中国,每5个人中就有2个人一生当中会患上卒中,比例达4成。世界上每6秒钟就有1人死于卒中,每6秒钟就有1人因卒中而致残。卒中的可怕之处在于发病急,进展迅速,直击脑循环,患者会出现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吞咽困难、认知障碍、精神抑郁等,严重者导致死亡。因此卒中被称为威胁健康生活的“头号杀手”。世界卒中组织最新指出,90%的卒中是可以避免发生的。医生建议,可通过体育运动的力量来预防和战胜卒中。很多研究表明,体育运动本身就可以有效降低卒中风险,还能帮助控制体重、血压、血糖等卒中重要危险因素;另一方面,发生卒中后,体育运动、康复训练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和认知功能,还可以改善他们的情绪、睡眠和社交能力。
缺觉带来困倦是次要的,最主要的危害是会使人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增加代谢性疾病、癌症、精神疾病等的发病风险。英国萨里大学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一项研究发现,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持续一周,人体就会有711种基因的功能发生改变,其中涉及到新陈代谢、炎症、免疫力和抗压等功能。
近日,气温明显下降,然而街头却出现了混乱穿搭的的景象。在街道上,一部分人早已裹上厚厚的羽绒服,将自己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以抵御寒冷的侵袭。他们行色匆匆,羽绒服的帽子也紧紧戴着。但与此同时,有一部分人出于对自己心仪穿搭风格的执着追求,即便气温已然下降,却依旧身着单薄的衣物,在凛冽的寒风中显得颇为格格不入。专家提醒:“虽然每个人对温度的感知和耐受程度不同,但在降温天气下,还是要注意适当增添衣物,以防受寒感冒。”网友:降温会惩罚每个不穿羽绒服的人
知名打拐志愿者上官正义发文称,一名刚生育完3个多月的28岁女子,经人介绍到成都做代孕,被安排去贵阳移植后,体检查出血值没翻倍,代孕机构便放弃并让其回家,但该女子回家后发现自己已怀孕。女子借钱买票来到成都与代孕机构沟通,却遭对方拉黑。目前该女子正寻求援助。此事引发网友热议。
卫健局回应网传哺乳期妈妈代孕:针对网络反映哺乳期妈妈代孕情况,该局高度重视,立即会同有关单位对相关医疗机构开展调查。一经查实,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