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是由清华大学与北京市共建共管的大型综合性公立医院,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得到了台塑企业和台湾长庚纪念医院的无私捐助和援建。医院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天通苑地区,总规划床位1500床。于2014年11月28日开业,一期开设1000张床位。2015年11月正式为医保患者服务;2017年6月,实现异地医保直接结算;2019年12月30日,医院二期工程正式奠基,规划新增500张床位;2021年11月25日,医院正式成为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A类定点医疗机构,北京市医保人员无需选择定点即可实时结算。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秉承“医疗服务以患者为中心,医院运营以医师为核心,医院发展以员工为重心”的宗旨,创立并践行精准医疗、精诚服务、精益管理的“三精医疗”理念,着力打造现代健康医疗服务体系。医院致力于建构卓越医师培养体系和先端健康科技创新体系,塑造医教研三位一体的国际化学术型医院(Academichospital)。医院开业之初即确立以国际一流医学中心为目标的“三步走”十年发展规划,即2014—2017年,“综合建构,奠定基础”;2018—2020年,“特色发展,塑造品牌”;2021—2025年,“卓越品质,成就一流”。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借鉴并在地化台湾长庚纪念医院管理模式,构建现代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营模式,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专业化医疗团队与职业化行政团队分工协同治理,提高医院管理的效率和效益。医院以优越的事业平台、舒心的工作环境和体面的薪酬待遇,从海内外引进了一批优秀的专家,组成高水平医疗团队。首任院长董家鸿为国际著名肝胆胰外科和肝脏移植专家,于201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医院实行Attending医师负责制、全责护理制和全人照护模式,并全面推行以患者为中心、以疾病为导向的整合式医疗,持续优化医疗流程,为各类病患提供高效、优质、经济的诊疗服务,不断提升疾病治愈率和康复水准。医院已经形成了涵盖内科部、外科部、妇儿部、专科部、急重症部、医技部、全科与健康医学部的7大医疗部和50余个临床医技专科,初步建成综合实力雄厚、专科阵容强大、名医名家汇聚、医院治理良善、医疗品质一流,在业界和社会享有美誉的综合性精品医院;形成了肝胆胰中心、器官移植中心、心血管中心、消化中心、神经中心等优势发展中心,重点建设感染疾病中心、急重症中心、肿瘤中心三大中心,涌现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妇产科、泌尿外科、康复医学科、骨科、内分泌与代谢科、皮肤科、放射诊断科、血管外科、眼科等重点专科。医院开展国内外领先的医疗技术百余项,创下多项世界记录,以先进技术和优质服务成功救治了大批来自海内外的复杂危重病患,并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连续获得A+。医院充分借鉴台湾长庚纪念医院和国际顶尖学术型医院的先进医学教育理念和成功经验,创新医学教育模式和方法,业已建立了完善的住院医师-专科医师一体化培训体系,启动了基于器官系统的临床医学MD教育体系建设。医院作为清华大学临床医学博士(MD和PhD)学位授权点,先后开展临床医学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生、医工交叉硕士生、卓越医师-科学家八年制、卓越学者型医师(4+4)、临床医学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专业型博士生等人才培养项目;医院已有国家和北京市认证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培训基地15个,是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普通外科医师培训基地,肝胆胰外科成为国际临床专科Fellowship培训中心;神经外科成为华盛顿大学神经外科培训基地;泌尿外科成为世界腔内泌尿外科学会(EndourologySociety)Fellowship培训基地,同时获批欧洲泌尿学会“Setup”泌尿外科内镜手术标准化培训项目。2018年12月,医院获批为首批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2022年9月获批为国家卫健委首批外科基础技能提升培训基地。医院以解决临床问题和满足社会健康需求为引擎,依托清华大学雄厚的综合性学科优势,以医工交叉为突破点建立临床问题驱动的健康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2021年获批成为智慧健联体关键技术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2022年9月,清华大学器官移植与仿生医学研究院依托医院成立。借鉴台湾长庚纪念医院经验,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建立起完善的社会服务工作体系,设立志愿服务团队,为患者提供暖心服务。设立清华长庚发展基金和社会服务基金,募集社会善款发展临床医学并救助困难患者。响应健康中国行动,医院每年举办近百场健康公益讲座和义诊活动。自2015年始,医院积极参与医疗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派员援疆援藏,开展精准医疗帮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清华长庚远程医疗系统于2017年9月正式上线,开展线上学术交流和远程会诊业务。作为诞生于国家医疗改革背景下、成长于健康中国战略推展进程中的新型医院,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秉持“人本、济世、厚德、至善”的价值观,以“提供健康守护、培养医学精英、创新临床研究、追求卓越管理”为使命,坚持创新(Innovation)、整合(Integration)、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特色(Identity)的“4I”发展战略,努力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医学中心。是指机体某些部位淋巴液回流受阻引起的软组织液在体表反复感染后皮下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脂肪硬化,若为肢体则增粗,后期皮肤增厚、粗糙、坚韧如象皮,亦称“象皮肿”。,1.原发性淋巴水肿 (1)先天性单纯性遗传性。 (2)早发性原发性淋巴水肿可分型如下:①淋巴发育不全,伴皮下淋巴缺如;②淋巴发育低下、淋巴结和淋巴管小而少;③淋巴增生,伴淋巴结和淋巴管大而多,时有扭曲和曲张。 其中淋巴发育不全十分罕见,常见于先天性淋巴水肿。发育低于是最常见的类型。单纯性及咐性淋巴水肿均属先天性。早发性淋巴水肿多见于青春期女性或年轻妇女,于月经期症状加重,故推测病因可能与内分泌紊乱有关,占原发性淋巴水肿85%~90%。35岁以后起病则称之迟发性淋巴水肿。 2.继发性淋巴水肿 (1)感染性寄生虫、细菌、真菌等。 (2)损伤性手术、放疗、灼伤等。 (3)恶性肿瘤性原发性肿瘤、继发性肿瘤。 (4)其他全身性疾病、妊娠等。,全身淋巴,淋巴水肿根据病程早晚,治疗原则不同。早期以排除郁积滞留淋巴液,防止淋巴积液再生为宗旨,晚期则以手术切除不能复原的病变组织或以分流术治疗局限性淋巴管阻塞为目的。 1.急性期淋巴水肿 以非手术治疗为主。 (1)体位引流肢下下垂状态使组织间隙中淋巴液滞留加重,抬高患肢30~40cm利用重力作用可促进淋巴液回流,减轻水肿。 (2)加压包扎在体位引流基础上,在患肢抬高时用弹力袜或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挤压组织间隙,协助淋巴回流。也可用间隙加压器多次和长时间使用,对改善水肿有一定疗效。 (3)限制钠盐摄入和使用利尿剂急性期适当限制氯化钠摄入,一般1~2克/天,以减少组织钠、水潴留。同时使用适量利尿剂、加快水钠排出。可用双氢克尿噻,每日3次,并适当补钾。 (4)预防感染选用抗真菌的油膏、扑粉,保持足趾干燥是预防和控制真菌感染最为有效的方法;足趾甲床下细菌感染也较为多见,应勤剪指趾甲,清除污垢,减少细菌入侵途径。当链球菌感染全身性症状时,应选用青霉素等药物。晚期淋巴水肿并发皮肤皲裂可采用油膏外敷保护并润滑皮肤。 国外学者证明在注射伤寒三联疫苗时,输出淋巴管中的淋巴球增多,血液中的丙种球蛋白也有所提高,有防止发生永久性淋巴阻塞的作用。 2.慢性淋巴水肿 包括非手术治疗的烘绷治疗和各种手术治疗。 (1)烘绷疗法烘绷疗法是发掘祖国医学遗产的一种治疗方法。其治疗原理是利用持续辐射热,使患肢皮肤血管扩张,大量出汗,局部组织间隙内的液体回入血液,改善淋巴循环。 (2)手术治疗约15%的原发性淋巴水肿最终需行下肢整形手术。现有手术方法均不能治愈淋巴水肿,但可明显改善症状。,无,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忌食海鲜,忌酒。,1.诊断性穿刺组织液分析 皮下水肿组织液的分析,有助于疑难病例的鉴别诊断。检查通常用于慢性粗大的肿胀肢体,只需注射器和细针即可操作,方法简单、方便。 2.淋巴管造影 淋巴管穿刺注射造影剂,摄片显示淋巴系统形态学的一种检查方法。 3.同位素淋巴管造影 由于淋巴管X线造影不能提供淋巴系统功能的定量动力学资料,也不能提供来自不同肢体部位淋巴引流的简单情况,因此目前开展一种有价值的静态淋巴系统内烁造影(核素显象),将99m锝鍊硫化物胶物0.25ml(75MBq)注射到双足第二趾蹼皮下组织。用r照相机正对患者下腹部和腹股沟区,分别在1/2、1、2和3小时作静态图像扫描,再分别计算髂腹股沟淋巴结摄取的同位素量。用同位素显象研究慢性淋巴水肿的淋巴功能,提示患肢淋巴回流的减少程度与淋巴水肿的严重程度相关。在严重淋巴水肿,同位素摄取率几乎为0,而在静脉静脉性水肿淋巴回流的吸收百分比显著增加。 4.其他检查 此外,超声血管无损伤检测技术也有助于静脉性水肿和淋巴性水肿的鉴别,作为门诊筛选检查方法,既简单又方便。,。

马天翼
false 马天翼 住院医师
好评率:- 接诊量:- 平均响应:-
胃肠道常见病的外科治疗,腹腔镜微创技术,肛肠疾病手术治疗。
杨栩鹏
true 杨栩鹏 主治医师
好评率:- 接诊量:- 平均响应:-
待补充
庄卓男
false 庄卓男 主治医师
好评率:- 接诊量:- 平均响应:-
胃癌,结直肠癌,肠梗阻,肠粘连,放射性肠炎,肠瘘,克罗恩肠炎,溃疡性结肠炎,阑尾炎,痔疮,肛瘘,肛周脓肿,腹壁疝气
患友问诊
科普文章

展开更多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输入你想提问的内容
提交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