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胃散,具有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之功效,是治疗湿困脾胃证的代表性方剂。最早见于宋代周应《简要济众方》。主治 “胃气不和", 后收录入《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完善明确了主治病证:“治脾胃不和,不思饮食,心腹胁肋胀满刺痛,口苦无味,胸满短气,呕哕恶心,噫气吞酸,面色萎黄,肌体瘦弱,怠惰嗜卧,体重节痛,常多自利,或发霍乱,及五噎八痞,膈气反胃,并宜服”。
总结起来,局方的扩大了平胃散的主治,分以下几类。
- 脾的问题:治脾胃不和,不思饮食。
- 胃的问题:呕哕恶心,噫气吞酸,五噎八痞,膈气反胃
- 心的问题:心腹胁肋胀满刺痛,胸满短气
- 胆的问题:口苦无味
- 下消化道的问题:自利,霍乱
- 营养不良:面色萎黄,肌体瘦弱,怠惰嗜卧,体重节痛
总的来说,平胃散的主治是以消化系统为为核心的,湿邪为主要病因病机的一切证候。
平胃散由苍术、厚朴、陈皮、甘草加姜枣组成。
方中苍术苦辛温燥,最善燥湿健脾,重用为君。
厚朴苦温芳香, 行气散满, 助苍术除湿运脾, 是为臣。
陈皮理气化滞, 合厚朴以复脾胃之升降。
甘草炙、姜、枣调补脾胃, 和中气以助运化, 是佐使。
全方合 “治湿先顺气, 气顺湿自消, 治胃在运脾, 脾运胃自健”之义, 共奏脾升胃降, 平运胃气, 调中治安之效。
在我们了解平胃散的基本情况后,用一个模型图来解析平胃散。
简单来说:
苍术治湿;
厚朴,陈皮理气;
草、姜、枣和中。
笔者十分推崇陈士铎先生的《本草新编》,借用本草新编关于以上药物的论述。
1.苍术:发汗,消湿,去胸中冷气,辟山岚瘴气。治气虚湿痰而中邪。
苍术之妙,全在善于发汗。凡发汗之药,未有不散人真气者。苍术发汗,虽亦散气,终不甚也。
2.厚朴:甘、辛,气大温。或问厚朴入于平胃散中,以平胃气,似厚朴乃益胃之品,而非损胃之药。然平胃散,非益胃之品也。彼其命名之意,谓胃之不平者而平之也,是泻胃气之有余,非补胃气之不足。胃气既无所补,又何所益乎。平胃散用厚朴,泻胃实而不补胃虚,人奈何错认为益胃之品哉。
3.陈皮:味辛、苦,气温。入少阳三焦、胆腑,又入厥阴肝脏、太阴脾脏。
4.生姜:辛辣,大热。辟疫,且助生发之气,能祛风邪。
生姜性散,能散风邪,伤风小恙,何必用桂枝。用生姜三钱,捣碎,加薄荷二钱,滚水冲服,邪即时解散,真神妙方也。
总结陈士铎的思路:
苍术:发汗祛湿。
厚朴、陈皮:前者入胃,后者入脾。
生姜:散邪。
甘草、大枣:调中。
那么,你以为到这里就结束了。
Nope!!!
平胃散只是个底方。
还有六味平胃散、八味平胃散、加味平胃散、加减平胃散。
六味平胃散:平胃散加茯苓 3 两,丁香 3 两。主治胃寒呕吐。
八味平胃散:平胃散加茯苓 3 两,丁香 3 两。缩砂仁 3 两,香附 3 两。主治气不舒快,中脘痞塞,不进饮食。
加味平胃散就更厉害了!!!
《证治汇补》、《济阴纲目》、《寿世保元》、《万氏女科》、《丹溪心法》等等都有加味平胃散的记载。
列举几例:
(引用文献来源于中医世家)
《医宗金鉴》卷五十四:加味平胃散
处方南苍术(炒)厚朴(姜炒)甘草(生)陈皮
大腹皮(制)莱菔子(焙)山楂 麦芽(炒)神曲(炒)
功能主治化积消滞。治小儿饮食过度,积滞内停,脘腹膨胀,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引用生姜,水煎服。
《证治汇补》卷六:加味平胃散
处方平胃散加干葛、香附、木香、槟榔。
功能主治酒积腹痛。
《济阳纲目》卷二十二:加味平胃散
处方平胃散加黄连、木香、槟榔。
功能主治毒滞上攻,痢兼呕吐。
《医学从众录》卷五:加味平胃散
处方苍术 2 钱,陈皮 1 钱,甘草 1 钱,厚朴 1 钱 5 分
猪苓 1 钱 5 分,黄芩 1 钱 5 分,泽泻 1 钱 5 分,干姜 5 分,白芍 3 钱,陈仓米 1 钱 5 分。
功能主治痢疾。
痢下色红,去干姜,加当归 3 钱,黄连 1 钱。
《金匮翼》卷七:加味平胃散
处方苍术、厚朴、陈皮、甘草
缩砂、草果、山楂子、麦芽。
功能主治食积泄泻,噫气作酸,泄而腹痛甚,泻后痛减,臭如抱坏鸡子。
可以看到,加味平胃散一般都是走中下二焦。治疗的疾病以泄泻、痢疾、腹痛等疾病。
还是处于脾胃中焦为核心的治疗思路。而胃苓汤类方,则打破了这一思路。胃苓汤为平胃散加五苓散的合方。
主要治疗:
浮肿、泄泻、呕吐、黄疸。
1. 小便癃闭、小便不利,及胃虚不和,早晨心腹痛。
2. 阴囊肿,状如水晶,时痛时痒出水,小腹按之作声,小便频数,脉迟缓。
3. 脾胃受湿,呕吐泄泻。
4. 中暑挟食不消,吐泻腹痛。
5. 饮食停积,浮肿泄泻。
胃苓汤为两个小方剂组成的合方。治疗的疾病在原有五苓散(利水)基础上,加上了调理脾胃的方子。扩大了五苓散的主治范畴。
一言以蔽之: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总结:由平胃散到胃苓汤的嬗变,由治疗湿先顺气,到治湿先利小便,不同的是治法,其实相同的内核是疾病的病机的变化。证随机转,法随机变。回头再看两方,平胃散主要治疗的疾病以脾胃(上消化道系统:纳差,呕恶)疾病为主,而胃苓汤以下焦(下消化道和泌尿系统:泄泻、癃闭、浮肿)的疾病为主。
中医所讲的脾,并不是西医解剖学中的脾脏,而是概括了胃、小肠、大肠等器官的综合功能(其余的心、肝、肺、肾四脏,也都不是西医解剖学所说的心脏、肝脏、肺脏、肾脏,而是指中医学中的心火系统、肝木系统、肺金系统、肾水系统)。
脾在五行中属土,是人体气血的“生产工厂”,生理功能为“主运化”,就是将食物消化成为营养物质(也就是气血),并将其运送到全身各处。
历代医家均非常重视脾胃的养生作用。《黄帝内经》指出:“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生气血。”这就是说脾胃是人体健康的“后天之本”,是五脏气血生化的源头。脾胃功能好坏与人的情志也有密切关系,过思则伤脾。比如,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之所以只活54岁就死了,就是因为他过于****劳、思虑过度造成不思饮食、脾胃衰弱,最终导致气血生成不足,撒手人寰。
中医有一个了解人体气血盛衰状况的小窍门,就是观察口唇的色泽。因为脾开窍于口,口唇的色泽代表了气血的盛衰。如果口唇色泽苍白或者暗淡无色,就表明脾气不足,制造出的气血不足,这个人多半是气血亏虚。
脾胃系统的异常,常表现为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食后腹胀、恶心、呕吐、打嗝、烧心、腹泻便秘、胃炎、胃肠溃疡等症状。我们可以通过这些症状的有无,来判断脾胃功能是否良好。如果出现了这些症状,说明脾胃系统出了问题,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
根据天人合一的五行养生文化,中医认为黄颜色、甘甜味、嘘(xu)这个发音都与脾胃相关,归属于脾土系统,能够调养、补益脾胃之气。所以脾胃不好的人,适宜穿黄颜色的衣服,居室的颜色可多用黄色。饮食上应多吃黄色和有甘甜味的食品,如小米、番薯、玉米、南瓜、黄豆等都是滋养脾胃的佳品。日常生活中多发“嘘(xu)”这个音对脾胃功能也有帮助。声音能治病,是不是太玄了呢?其实一点都不玄,中医的音韵养生与西医的音乐疗法有相似之处。《史记·乐书》中说:“音乐者,动荡血脉、流通精神。”可见声音的确能反映一个人的身体状况,也能够促进疾病康复。
在我们身体里面也蕴藏着调养脾胃的力量。如民间就有“每天按摩足三里,等于吃只老母鸡”的说法,也就是说常拍足三里穴可以增强脾胃运化功能。除此之外,也可做腹式呼吸、摩腹部或者静蹲来强健脾胃系。
足三里可谓是人体第一大保健穴,找到该学位,可以用拳击打,感觉能深入肌肉最好,要适当用力,不要怕疼,我感觉这招对有各种因素引起的呕吐疗效甚大。每天起床喝睡觉前,双掌叠加,在腹部做按摩,正转50反转50,其实没必要在意多少下,感觉适度即可,注意按的时候稍稍用力,不要只在皮肤上画圈。第三个腹式呼吸,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放松下沉,有时会有排气感,属正常现象。还有,借助八段锦的动作,调理脾胃须单举,双臂对拉上下拔长,身心放松。
在中医中,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保养脾胃更应该注意其他脏腑的保养,让他们和谐相处,建议可选择一套养生功法练习,建议是太极拳。
一般来说,得了胃病很难康复,只能是一点一点的细心的养。朋友,祝你健康!
大量临床所见,功能性早搏患者均有进食过快过多过饱之不良习惯,不仅是指脾胃正常功能状态下的饮食不节,暴饮暴食,也有脾胃功能受损之后,无食欲无饥饿感又勉强进食,虽然吃的不多,也不一定有饱胀感,但是也是一种饱食,同样会增加脾胃负担,进而加重心脏负担,长此以往,最易引发早搏。
所以出现早搏之后,首先要控制饮食,少吃勿饱,不饿不要勉强吃,而且做好忌口,保证消化吸收正常,保证胃肠通畅,减轻消化道负担,也减轻了心脏负担,从侧面达到稳定心脏的目的。必要时配合服用行气祛湿助运化之类的中药。如果正面交锋,找不到突破口,不一定能取效。
临证如临阵,用药如用兵。“围魏救赵”是古代兵法 36 计之一,凡见脉结代(早搏),必有气血不利之处。不直接针对早搏,而是找到心脏跳动异常的动因,消除影响心脏功能的不利因素,减轻其负担,使其恢复正常的泵血功能,如此不治心疾而心脏自安,不祛早搏而早搏自消,正体现了围魏救赵之谋略一一避其锋芒,击其薄弱。
现代人的体质大体为阳虚体质,脾肾阳虚,脾胃有积滞,人分九种体质,但是成年人往往多种体质夹杂,虚实夹杂,好比身上挂满了各种各样的炸弹,就需要一点一点的清除,清除的顺序是:疏肝,养血,温阳,化瘀。
脾胃对五脏有很大的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健旺,则气血充盈,营养五脏;脾胃受损,则气血生化之源亏乏,影响五脏。 虚则补之其母,实则泻之子。 有些人脾胃受伤严重虚不受补,就是虚到一补就上火,就流鼻血等等。 脾胃功能差的人可以选择泡脚,比直接吃喝更容易吸收。调养脾胃可以 注意以下几点:
1、清淡饮食。严格控制饮食,禁食生冷肥腻;定时定量进食,食物宜新鲜、易消化并含丰富营养。 2、平时用推补脾经,按揉足三里。 3、保持良好的心情。 4、适当的体育锻炼。 5、健康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
"少吃养脾胃,多吃伤脾胃"
我们很多人不知道以为吃的越多越好,不然会营养不良,其实七八成饱就合适了,为什么呢?中医认为多食食气,少食补气,食物吃的过多就要消耗中气去运化食物,这样脾胃过于疲劳,尤其生病时一定少吃,以素食为主,不过于资腻,只有这样才能让脾胃休息,并恢复气血生化功能,你懂了吗?
"耽误一夜眠,十夜难补全"
这话说的非常有道理,中医认为夜属阴,主藏,主静,夜晚人应该睡眠休息,夜里不睡,白天睡能量是补不过来的,阳气的圆运动就会变弱变小了,生机就会下降,伤人于无形!
"冬吃萝卜,夏吃姜"
很多人不理解夏天好热,为什么要吃姜呢,天越热,内里越空虚。夏天反而受寒的病人越多,多为贪凉饮冷所致。所以先天一定不要用寒凉食物,再是尽量少用空调风扇,出出汗,拍拍毒,来年的冬天就不会生病或者少生病,冬天阳气收藏,易产生郁热,所以用性凉萝卜辛凉通气。
一、不宜辛辣油腻
夏季炎热,人体容易上火,吃辛辣食物只会加重体内火气和毒素,尽量少吃或者不吃辛辣的食物,比如麻辣火锅等。还要少吃油腻食物,有助于平静心气。
二、不宜过食生冷
夏季果蔬丰富,人们往往喜欢生吃瓜果、海鲜等食物。但夏季气温高,各种病菌和寄生虫容易繁殖,如果不注意饮食卫生,很可能会染上疾病。
三、宜多吃果蔬
夏季炎热,除了多喝水以外,要多吃瓜果蔬菜。如西瓜、西兰花、菜花等。食用一些深色的果蔬,如胡萝卜、红黄番茄、西柚等,可增强免疫力、有益心血管健康和预防癌症。
四、宜清热解火
夏季饮食宜清淡,以清热解火为主。多吃高丽菜、绿豆芽、黄豆芽、海带、木耳、蘑菇、黄瓜、冬瓜、苦瓜等有助于清热泻火的食物。
五、宜健脾养胃
夏季脾胃功能相对低下,为了减轻脾胃负担,应该多吃养胃食物,如一些质地软、口味清淡的食材,例如小米、燕麦、薏苡仁、山药、莲子等健脾开胃的食物熬粥喝,可以起到养胃的作用。
【健康科普】小孩口吃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小孩口吃的原因和解决方法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它不仅关乎孩子的语言表达,更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
原因方面,小孩口吃的成因多种多样,涉及生理、心理、环境等多个层面。首先,遗传因素不容忽视。研究表明,口吃往往呈现家族聚集性,即口吃患者的家族中往往有口吃病史,这提示我们口吃可能与遗传基因有一定关联。然而,遗传因素并非唯一原因,它只是众多影响因素中的一个。
其次,语言发育的个体差异是导致口吃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每个孩子的语言发展速度都是不同的,有些孩子在语言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挑战,如语言环境不佳、模仿他人说话方式等,这些都可能导致他们出现语言节奏和流畅性的问题。此外,孩子在学习说话时,如果受到过多的批评、指责或打断,也可能导致他们产生心理压力,进而引发口吃现象。
心理因素同样是导致小孩口吃的重要原因。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情绪状态。这些情绪状态会干扰他们的思维过程,使他们在说话时难以集中注意力,从而导致口吃。特别是在面对陌生环境、人群或需要表达复杂思想时,孩子可能会因为心理压力而更加难以流畅地说话。
解决方法方面,针对小孩口吃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性的措施来帮助孩子克服这一挑战。首先,要创造一个宽松、鼓励的语言环境。家长和教育者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进步被认可和赞赏。同时,要避免在孩子说话时打断或纠正他们,以免增加他们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感。
其次,可以通过专业的语言训练来帮助孩子提高语言流畅性。这些训练可以包括发音练习、节奏训练、口语表达技巧等。通过系统的训练,孩子可以逐渐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和说话节奏,从而改善口吃现象。
此外,家长和教育者还可以尝试通过心理干预来减轻孩子的焦虑和恐惧情绪。这可以包括与孩子进行深入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和感受;鼓励他们参加社交活动,增强自信心和社交能力;以及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通过心理治疗来减轻孩子的心理负担。
【健康科普】小孩口吃的原因和解决方法?黑龙江附一儿童医院专家温馨提示:小孩口吃的原因和解决方法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帮助孩子克服这一问题。通过创造一个宽松、鼓励的语言环境、进行专业的语言训练以及心理干预等措施,我们可以帮助孩子逐步改善口吃现象,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
棘手而头疼的再生障碍性贫血?
【健康科普】小孩老是尿床是什么原因?小孩老是尿床,即遗尿,可能涉及多个方面的原因。以下是对这些原因的详细归纳:
一、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在小儿遗尿中占据重要地位。研究表明,约有50%的遗尿症患儿的父母有遗尿症状,当父母双方都有遗尿症状时,患儿出现遗尿的几率可高达75%。这种遗传倾向可能由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造成。
二、生理发育因素
膀胱功能异常:包括膀胱过度活跃和逼尿肌不稳定。有些患遗尿症的小儿的膀胱容量较正常孩子小,导致他们更容易尿床。此外,输尿管异位开口、膀胱阴道瘘等解剖因素也可能导致遗尿。
神经内分泌因素:遗尿的孩子往往伴随有夜尿增多和抗利尿激素周期性紊乱。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可能导致夜间尿量增多,从而增加遗尿的风险。
睡眠和觉醒功能发育迟缓:患儿睡眠期由于很难被唤醒,不仅比非遗尿同龄人睡得更深,也可能睡得更好,导致膀胱充盈的冲动不足以使患儿从睡眠中清醒,从而引发遗尿。
三、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也是导致小儿遗尿的重要原因之一。儿童在受到不良精神刺激时,如家庭变故、学习压力增大、受到恐吓或暴力等,容易出现精神紧张和情绪波动,从而影响排尿控制中枢,导致遗尿症的发生。心理障碍如抑郁、多动症等也可能伴随遗尿症状。
四、不良生活习惯
不良饮食习惯:晚餐过量饮水、摄入过多含水分的食物(如牛奶、巧克力、柑橘类水果等)会增加夜间尿量,而夜间睡眠过深又无法及时醒来排尿,从而导致遗尿。
排尿习惯训练不良:过早或过晚的排尿训练都可能影响儿童排尿习惯的形成。过早的排尿训练可能超出儿童的接受能力,导致排尿自控管理紊乱;而过晚的排尿训练则可能使儿童没有养成自己控制排尿的习惯。训练方法不当(如强制排尿、责骂责备等)也可能加重儿童的心理负担,导致遗尿症的发生。
五、疾病因素
虽然不常见,但某些疾病也可能导致小儿遗尿。这些疾病包括泌尿生殖器官的局部刺激(如包茎、包皮过长、外阴炎、先天性尿道畸形、尿路感染等)、脊柱裂、癫痫、糖尿病、尿崩症等全身疾病。此外,无症状性细菌尿和高钙尿也可能引起遗尿。
【健康科普】小孩老是尿床是什么原因?黑龙江附一儿童医院专家温馨提示:孩子老是尿床的原因可能涉及遗传、生理发育、心理、不良生活习惯以及疾病等多个方面。因此,在面对小孩遗尿问题时,家长应耐心观察和分析原因,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和建议。
【健康科普】小孩总清嗓子怎么办?小孩总是清嗓子,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及相应的处理建议:
一、生理及环境因素
嗓子干燥:空气干燥或孩子饮水量不足,可能导致嗓子干燥,从而引发清嗓子的行为。家长可以通过使用加湿器、让孩子多喝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等方式来缓解症状。
不良习惯:如果小孩身边有人经常清嗓子,小孩可能会模仿,形成不良习惯。此时,家长应耐心引导,帮助孩子纠正这一习惯。
二、疾病因素
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感冒病毒或细菌可能导致喉咙痛和刺激,使孩子不自觉清嗓子。此时,应让孩子多休息,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必要时给予解热镇痛药物。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慢性咽炎:慢性咽炎是指咽部黏膜慢性炎症,常表现为咽部不适、干咳、清嗓子等症状。家长应避免孩子接触刺激性气体和过敏原,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同时注意孩子的饮食,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扁桃体炎:炎症的刺激会造成扁桃体充血、水肿,孩子可能会通过清嗓子来缓解不适感。此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鼻炎或鼻窦炎:鼻腔或鼻窦的炎症可能导致分泌物增多,倒流至咽喉部,刺激孩子清嗓子。家长可以给孩子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或应用鼻喷激素、服用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反流性食管炎:胃液及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可能刺激咽喉部,引起清嗓子的行为。此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酸药、促胃肠动力药等药物进行治疗。
抽动症:抽动症是一种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的精神疾病,其典型症状包括发声性抽动和运动性抽动。老是清嗓子可能属于发声性抽动的一种表现。此时,家长应带孩子就医,进行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
三、其他因素
过敏:过敏性鼻炎或咽炎也可能导致孩子清嗓子。此时,应查找并避免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宠物毛发等。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药可以缓解症状,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异物刺激:如果孩子在吃饭时速度过快或大笑等,可能导致食物卡在喉咙里,引起不适和清嗓子的行为。此时,家长应带孩子就医,通过喉镜检查将异物取出。
【健康科普】小孩总清嗓子怎么办?黑龙江附一儿童医院专家温馨提示:小孩总是清嗓子的原因多种多样,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症状,找出病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室内空气湿润、注意饮食调理等,都有助于预防和缓解孩子清嗓子的症状。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