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围魏救赵”治早搏(二)

“围魏救赵”治早搏(二)
发表人:主治医师孙清军

大量临床所见,功能性早搏患者均有进食过快过多过饱之不良习惯,不仅是指脾胃正常功能状态下的饮食不节,暴饮暴食,也有脾胃功能受损之后,无食欲无饥饿感又勉强进食,虽然吃的不多,也不一定有饱胀感,但是也是一种饱食,同样会增加脾胃负担,进而加重心脏负担,长此以往,最易引发早搏。

所以出现早搏之后,首先要控制饮食,少吃勿饱,不饿不要勉强吃,而且做好忌口,保证消化吸收正常,保证胃肠通畅,减轻消化道负担,也减轻了心脏负担,从侧面达到稳定心脏的目的。必要时配合服用行气祛湿助运化之类的中药。如果正面交锋,找不到突破口,不一定能取效。

临证如临阵,用药如用兵。“围魏救赵”是古代兵法 36 计之一,凡见脉结代(早搏),必有气血不利之处。不直接针对早搏,而是找到心脏跳动异常的动因,消除影响心脏功能的不利因素,减轻其负担,使其恢复正常的泵血功能,如此不治心疾而心脏自安,不祛早搏而早搏自消,正体现了围魏救赵之谋略一一避其锋芒,击其薄弱。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脾胃伏热证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最后,除了要正确的宣传关于艾滋病的知识外,对待艾滋病患者,我们更要多一些宽容、关怀和尊重。

     

  • 在中医的理论体系里:“寒主收引”。寒冷的环境可以导致气血流通不畅,让在体表的气血瘀滞不通,进而出现气滞血瘀的疼痛症状。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看看民国中医张锡纯先生是如何用一张自创的小方子来治疗这种气滞血瘀的。

    张锡纯医案

    在说这张方子之前,我们首先看一下张锡纯先生当初创制这张方子的初衷,正是因为这位患者,才有了这张流传至今的活血化瘀效方。


    沈阳的冬天很冷,尤其是在民国时期。那时候的冬天更是寒冷。话说本案的主人公高某某,50多岁的年纪。平时身子骨就比较弱。有一天到邻村看个朋友,这朋友也非常够意思,设宴款待,俩人不知道多久没见面了,反正是一聊聊了一个通宵。


    当时正是冬天,早上天亮了以后呀,这位高先生就起身告辞。大早上的天气特别冷,冒着风寒往家走。走到一半的时候,突然觉得两腿酸麻,并且还出汗。突然就走不动了。没办法,就地坐着歇会吧。然后就坐在冰凉的路边歇了一会,起来慢慢活动活动,又能走了。然就就这样回了家。

     


    到了家以后呀,就开始觉得这两个腿疼。东北那时候治疗风湿的土办法也很多,直接拿来一块砖放在炉子上烤烤,烤热了以后就拿这块砖放在腿上热疗。


    但是出乎意料的是,热转放上来之后,这位高先生疼的更厉害了。原本这位老高同志也懂一些医术,于是就给自己调配了几张发汗的药,想着把体内的风寒邪气给表散出去。但事情的发展又出乎了他的预料。这个发汗药吃下去,不但腿疼没有减轻。反而给他燥热的吐血了,大便也拉不出来了。


    后来请了张锡纯给瞧病,张锡纯看到这位高姓患者躺在床上,腿是屈起来的。就让他家人试着把他的腿拖起来,这一托可好,把这老高疼的是又哭又唱,凄惨无比。


    张锡纯给诊断了一遍,看这脉是弦细的,而且跳的还有点快。于是赶过来思考这个病,他就琢磨。


    为啥他自己用了热砖熨烫之后,疼的厉害了呢?


    这应该是热砖把寒气逼的往体内钻。


    吃了发汗药加重疼痛又是啥问题呢?


    这个呀,主要是因为发汗药只能散肌肉里的寒气,但是散不了骨头里的寒气。而且,出汗多了伤气血,气血一旦不足,那他肯定疼的更厉害。


    琢磨了半天,张锡纯给用了一张方子,没错,就是咱们今天要讲的活络效灵丹。在这个方子的基础上加减用药,很快患者的腿疼就好了。

    治疗气滞血瘀的小方

    活络效灵丹虽然只有4味药,当归、丹参、乳香、没药。但却是很经典的1张小方子,我们千万别小瞧了这四味药。组合起来却有大作用。


    既能够行气活血,治疗上肢和下肢疼痛,以及脏腑内部因气滞血瘀导致的症瘕积聚。还能治疗外在的疮疡。做到这些的核心功效,就是活血化瘀,并且还带散结的作用。所以即便是气滞血瘀日久成瘤,此方也可对证用之。

     

     

    最后,针对这张小方子的使用,我们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各种瘀血疼痛,减化裁或者单独用,也可以合在其它的方子里配合使用。药证相符,则气血行而疼痛减。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凤仙花,想必大家听到这个名字恐怕基本上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吧?但是我说起他的花名:指甲花 恐怕贵州人山里人一定不会陌生的吧!没错!今天,黄医师我要讲的就是这个指甲花的养生秘方!

     

     

    花色丰富,有红色,白色,蓝色或紫色,若将它的花瓣捣碎,能制成色彩缤纷的天然指甲油,很受小女孩的喜爱。所以某些男同胞们还拿这种鲜花来跟女孩表白呢!但是,你们知道吗?在我的家乡贵州,指甲花不仅仅是一种美丽的观赏植物,还是一味很重要的养生草药。

     

    《贵州草药》中记载了它的性味功效:性平,味甘,能清热解毒,祛淤通络。

     

    它的花瓣有很强的镇痛作用,捣烂后用来包患处,可以治疗风湿关节痛,若是用指甲花杆50克至150克来煨水洗患处,效力更强。用花瓣来熬水煎服,则可以治疗慢性咽炎和百日咳。当然,更关键的是,这个药还能够治疗女子的难言之病痛经,取指甲花,月季花各等分,熬水服之,能让患者的疼痛顿减。

     

    由于在古代,贵州是蛮荒瘴疬之地,指甲花这种草药这种能解毒镇痛的药物对于贵州山民而言太珍贵,所以他们将指甲花秘制成一种养生食材,使得它既能长期保存,又可方便服用。

     

    现在我就给大家介绍这种鲜美食材的制作方法,请大家一定要细看哦,其间有要诀:

     

    在夏天的第二个月,采下整株指甲花洗净,晾干,切成段装坛,装坛容量占坛子的3/ 4。坛子上部要留出一定的空间。然后在面上撒少量的食用碱,炒焦的小麦,切记不要放盐。

     

     

     

    密闭坛子任其溶解,食用碱的作用是使其加速溶解,小麦的作用是产生香味色泽偏黄。在发酵的过程当中,会产生多次的冒坛,也即是菜料涌出坛口。要用干净的竹棍使劲搅动使其气体释放回落。经过几次冒坛的过程,逐渐趋于平静。再过一段时间酝酿,就告功成。

     

    待这种食材制作好后,舀一瓢出坛,会闻及一种清新的臭味,这其实是花香太过浓郁的缘故,你大可放心。目前在贵州仅有独山县的老艺人传承了这种古老的制作工艺,制作出的食材叫“臭酸”,味闻起来虽臭,但是食起来鲜美之极。其食用方法是,舀一小碗臭酸,配一小锅荤菜,豆腐,豆芽,青菜同煮便成。臭酸煮肥肠是独山县的火锅臻品,有开胃祛淤,解毒镇痛的养生效果,品之能让人食欲大开。

  • 甲亢是目前非常常见的疾病。它是一种甲状腺疾病,而且是多发性的。由于患者年龄、病程及病理改变的不同,各脏器的异常情况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完全相同,甲亢对人体的危害很大,所以必须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表现为高代谢综合征、精神亢奋。大多数疾病是由气、火、痰、瘀交织而成,其中以“火”最为突出。

     

    临床多见心、肝、胃之虚火及阴虚火。真正的火也被称为强火,“强烈火吃气”,这可能会导致阴损伤和天然气消费在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但它会导致气血两虚、阴阴不足的肝脏和肾脏很长一段时间,甚至缺阴和阳多动综合症和杨多动,所以有症状,比如怕热、出汗、心悸、暴饮暴食、消瘦、手指和舌头颤抖,等等。

     

    一般的饮食原则是添加维生素含量高的清淡蔬菜和水果,营养瘦肉、鸡、蛋、淡水鱼等,同时添加银耳、香菇、贻贝、燕窝等。此外,对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合理饮食,避免暴饮暴食,注意饮食卫生也是非常重要的。

     

    中医药对甲亢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对人有很好的滋阴补阳作用。针对这一现象,本文简要介绍中医食疗的方法,希望能有所帮助。

     

    1、白虎汤合知柏地黄汤

     

    生石膏要熬制备用。取知母、甘草、生地黄、山药、山茱萸、麦冬、生牡蛎、五味子、玄参、香附、丹皮酚,加水煎煮,每日1剂,对甲亢患者有滋阴泻火、软化祛瘀的功效。更适用于阴虚、多动、心悸、出汗、易怒、过敏、体重减轻、舌红脉黄的甲亢患者。

     

    生地黄

     

    2、黄芪生脉饮合杞菊地黄汤

     

    黄芪、党参、麦冬、五味子、枸杞、地黄、何首乌、何首乌、何首乌、水煎剂,每日1次,具有益气养阴、平肝抑阳的功效。一般适用于心悸、出汗、消瘦、乏力、腰膝无力、舌红、苔薄黄、脉细气阴两虚的甲亢患者。

     

    3、消遥散合六君子汤

     

    柴胡10克,当归1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甘草6克,半夏10克,陈皮6克,根茎10克,山药15克,白芥子6克,丹参30克,黄芩10克,党参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养肝健脾,化痰消瘿。用于肝郁脾虚,精神抑郁、吞咽困难、乏力、便溏、月经不调、舌苔薄白、脉弦细等症状。

     
    茯苓

     

    4、山药鹅汤

     

    材料:山药30克、鼠尾草15克、竹15克、鹅肉250克。调味:葱3克,姜3克,精盐3克,味精1克。将鹅肉洗净,放入砂锅中煮滚,去掉汁。所有药品装入纱布袋中以满足良好的需求。砂锅放在火上,放入鹅肉、药袋、葱、姜、盐,小火炖至肉熟,放入味精熬开。食汤,阴益气,止渴。鹅肉益气补虚,胃止渴。适合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患者服用。

     

     

    中医讲究“标本兼治”和“防病”,所以甲亢的治疗和预防同等重要。从中医治疗的整体来看,治标治本,修复肝脾肺脏腑功能。调节免疫,减少自身免疫损伤,加速甲状腺素的降解,降低甲状腺激素靶器官和组织对激素的敏感性,实现内脏功能的恢复,促进机体自身免疫系统的修复,实现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以及患者自身心态的调整,从而正确认识病因,治疗注意事项等。

     

    本病多因阴虚肝郁,肝阳上亢,心阴不足所致。治疗原则是滋阴平肝潜阳,同时也要养血安神。这些都是甲亢患者需要注意的事情。

  • ​​万一眼睛受了伤,要就近就医,积极抢救,及时治疗,不要耽误。在场的家人、朋友,要采取措施,及时处理。在抵达医院接受医生的治疗之前,做好前期救护工作,最大限度减小伤害。

     

    ​从受伤的性质上说,眼外伤一般分为:爆炸伤;穿通伤;钝挫伤和化学烧伤。

    不同伤势的基本处理原则

    ​如果仅仅是眼睑的皮肤划开了口子,出血不止,可以用干净的手绢或布块儿压住伤口,制止出血;

     

    如果是眼球受伤了,千万不要用手去压,可以用干净的软布、三角巾、小毛巾轻轻敷在眼 睛上,以免由于压迫眼球,使眼里的组织从伤口处挤出;

     


    如果是石灰、氨水这些化学物质溅到眼里,一定要立刻用大量的清水冲洗眼睛,最大限度地充分冲洗干净,再到医院去。

    注意预防感染

    使眼睛受伤的东西都很脏,上面有许多细菌,受伤时趁机而入, 在伤口里繁殖,就会造成感染。因此,受伤以后去医院越早越好。

    防止出血

    眼受伤后要双眼轻轻闭合,安静休息,不要走来走去或做剧烈活动,从而 增加出血。若是眼球前房出血,休息时应取半卧位,头高些,使血液沉积于眼球下部,有利于吸 收和视力恢复。睡觉时应半卧或侧卧。

    几种常见眼外伤的处理方案

    外力撞击致伤

    如果玩具枪、弹弓子弹不偏不倚打在眼上,小小的眼球受到撞击时,就像发生了一次地震,眼球内部结构“房倒屋塌”,纵然眼球没有破裂,也会使其各种组织因受到冲击而出现问题。过大的外力还会导致眼球破裂。

     

    属于这类眼外伤的还有篮球、足球、拳头、土块、砖头、木块击伤眼睛,或者跌倒撞在桌椅上等。伤情主要取决于外力的大小,以及伤眼是否原有眼疾。如高度近视的眼睛受到撞击,即使外力并不大,也很容易发生视网膜脱落,且治疗十分棘手。一般来说,受到上述损伤,均应到医院眼科就诊,听从医生指导,以利早日痊愈。眼球发生破裂的,则需手术缝合等治疗,预防眼内感染等,这对保存视力和保留眼球是必不可少的。

    爆炸伤

    鞭炮炸伤逢年过节,孩子都喜欢放鞭炮,为此引起的眼爆炸伤屡见不鲜。爆炸的冲击力对眼 球往往是毁灭性破坏,严重的震荡和穿通伤合并存在。有一年,从年三十到正月初一下午,在不到24小时的时间内,北京同仁医院就收治了50余名被鞭炮炸伤眼睛的孩子,其中4名的眼球因伤势严重,已无挽回可能。

     

    穿通伤

    铁丝、小刀划伤铁丝、小刀、毛衣针、锥针、树枝刺伤或划伤眼睛,可致穿通伤。这种损伤使眼球部分破损或全层破裂。全层破裂的,会使得眼内组织脱出,最常见的是深褐色的虹膜从伤口脱出,嵌顿于伤口。有的被利器刺入深部,可发生外伤性白内障、眼内出血等。穿通伤常会并发感染,引起眼内炎,对视力恢复影响很大。

     

    这时不要随便扒开眼睑,不要用力压迫眼部,也不要用力加压包扎,因为任何外力都会使眼内容物被挤出眼球,这样就注定会造成失明。应该保持局部清洁,但不必自行还纳已经脱出的眼内容物,否则会增加感染的机会。可用消毒纱布或干净的毛巾遮盖眼部,然后迅速送往就近医院治疗。

    化学烧伤

    酸、碱烧伤石灰、水泥、洁厕灵、氢氧化钠或硫酸等溅入眼内,这些带有刺激性的化学物质会迅速与眼球组织发生化学反应,特别是碱性物质,会迅速向眼球深部组织渗透,导致严重的视力丧失。这类化学烧伤一旦发生,要分秒必争地用净水清洗眼睛,自来水、井水均可。冲洗时, 必须扒开上下眼睑,使冲洗液进入眼睑内深部,并取出残渣。这一点十分关键,因为倘若化学物 质滞留在深部组织未及时洗干净,等送到医院再做进一步处理时,眼睛的损伤已经形成或加重了。

     

    不论哪一类眼外伤,即使伤势很轻,都应当去医院眼科诊治,短期内不要做剧烈运动,更不要道听途说,用偏方治疗。​​​​

     

  • 上期我们介绍了从眼睛、舌头、耳朵辨病,五官对反应人体健康状况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期我们将继续从鼻子和嘴唇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看鼻子辨病 

     

    脾胃的经脉与鼻窍是相连的,鼻头与鼻翼的部分变化,可能与脾胃的化有关。

     

     

    1、鼻翼发红——胃炎

     

    如果鼻翼两侧发红可能预示胃炎,其中,鲜红色一般是急性胃炎的标志,而暗红色往往预示慢性胃炎。胃炎患者通常在吃饭时或者饭后有胃痛的症状,如果饭前痛,往往是十二指肠炎症或溃疡的表现。

     

    2、鼻翼赤紫、蟹爪纹——胃溃疡

     

    而如果鼻翼出现暗紫色或者出现蟹爪纹(细细的红色纹路),则可能是胃溃疡的表现。据临床研究,鼻翼两侧出现蟹爪纹的人,大部分幽门螺旋杆菌检测结果均为阳性。西医也有相关研究表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会出现毛细血管扩张,与此相对应。

     

    3、鼻头淡白色——脾气虚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将水谷精微向上输送,化生心血、化生肺气,被称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脾又主统血,能够统摄血液正常运行,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面部,鼻头反映脾的健康状况,健康人的鼻头应该是明亮、润泽而含蓄的淡黄色。如果脾有问题,鼻头的颜色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如果鼻头出现淡白色,则说明脾功能不健全,脾气虚,此外,看鼻头的颜色,还应与面部、脖子、手背的颜色进行对比,如果鼻头颜色比这些部位更淡更白,也可能预示脾气虚。脾气虚的人,则可能出现不想吃饭、腹胀、便溏、大便出血等症状。

     

    4、鼻头发灰——脾湿热

     

    如果鼻头发灰,则表明脾湿热。脾主水谷运化,饮食的吸收、排泄需要脾的参与。如果脾的生理功能减退,水湿就会侵犯脾胃,出现脾湿热证,有全身各处沉重、舌苔白腻等表现,严重者可能出现眼皮、下肢水肿。

     

    二、看嘴唇辨病 

     

     

    肠道是消化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而嘴唇出现一些变化,可以帮助判断肠道是否健康。

     

    嘴唇黑色斑块——肠息肉、肠癌

     

    有小肠息肉的患者,相当一部分会在嘴唇上出现黑色的斑块,可能是紫黑色的,也有可能是纯黑色的,而小肠息肉发病率相对较高,甚至有可能进展为肠癌。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这些诊断方法只是给大家起到提醒的作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自己,一旦出现文中提及的变化,建议及时就医排查疾病风险,遵医嘱用药。

  • 甲亢这个病,属于自身免疫系统的疾病,我们翻看西医的内科学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像甲亢这样的一类疾病,病因都是不明确的。那么中医如何来认识这个病呢?

     

    中医如何认识甲亢

     

    古时候的中医看到也看到一些患者的脖子粗了,再结合其他的一些临床症状,就创造了一个病名,叫“瘿病”。

     

    这个“瘿病”有哪些临床表现呢?脖子粗,眼睛凸出来,心慌,心跳快。患者做心电图的话,会发现有时候会出现心律失常,吃得多,容易饿。有些患者大便的次数会增多。表现出来的都是功能亢奋、亢进的这种状态。

     

     

    当我们中医在临床上遇到这类患者的时候首先会考虑什么呢?会考虑到痰气郁结。这种功能亢奋跟体内的火有关系,显然,这个火不正常。这就好像吃了兴奋剂一样,是一种非正常状态。

     

    甲亢中医辨证论治

     

    中医辨证的话,甲亢初期,一般以实证居多,咱们多考虑心火和肝火。为啥是心火和肝火呢?因为患者会出现头痛、头晕、心烦、发怒、口干眼睛干,失眠多梦等一系列心火和肝火的症状。

     

     

    初期一般是实证多,但是到了后期,身体过度燃烧之后,就以虚证为主了。但是它还不是单纯的虚,一般人都是虚实夹杂。所以到了后期,治疗的时候比较复杂。补虚吧,上火上的厉害。泻火吧,这个虚弱的小身板又受不了。

     

    很多大夫在开处方的时候,遇到这种患者是最纠结的。这个脑子里在反复的权衡,反复的思考。补药和泻药的比例拿捏的好不好,直接影响到甲亢患者的治疗效果。

     

    甲亢的患者到了后期,阴虚火旺。虚实夹杂。心慌、盗汗、手脚心热、心烦、健忘失眠、两个脸颊红扑扑,跟化了妆差不多。这种情况最考验一个中医大夫的水平。

     

    治疗时要平衡好补泻的关系

     

    面对甲亢后期的患者,医生需要沉着辨证。这种情况下,患者一般是虚实夹杂的状态。这时候医生要根据患者的症状,来判断处方中补药和泻药的比例。比如见到心肝火旺的清火解郁;肝肾阴虚的滋肾养肝;阴虚内热的滋阴清热;痰气郁结的化痰散结。

     

     

    但是,在临床上,往往是这些症状同时出现,虚证、实证、热证夹杂在一起。这时候用药就特别难。打个比方,痰火旺,咱们用清气化痰丸。但是患者又有阴虚,咱们得用地黄、麦冬来清热。这时候就需要掌握好比例,不要让养阴药影响了化痰药的效果,因为养阴的药容易造成痰湿加重。

  • 脸上的细微变化特征有时候也是疾病的征兆,我们很多人平时照镜子根本没有发现。既然每天我们都少不了照镜子,那就不妨来学习一下,如何“看脸”。

     

    一、看舌头辨病 

     

     

    对于观察面部器官的变化判断疾病,少不了看舌头。舌头通过经络直接或间接地与五脏六腑相连,中医通常能从舌象上看出一个人五脏的健康状况。中医认为看舌头主要分两个层次,一个是舌体,另一个是舌苔,所以想要了解舌头是否健康,舌体和舌苔的变化都需要关注。

     

    1、舌苔像豆腐渣——肠胃功能不良

     

    如果舌苔像豆腐渣一样很容易被刮去,可能是肠胃功能不良或饮食过量。舌苔泛黄则很可能是感冒病毒入侵的信号。而如果舌苔隐隐发黑,则可能是体温升高的缘故,体温升高不见得就是发烧,剧烈运动、怒火中烧都能让舌苔泛黑。

     

    2、舌体偏红——提示浅表性胃炎

     

    有专家认为健康的舌头颜色淡红,如果舌头偏红,可能提示存在浅表性胃炎。舌头中间是食管、胃的反映区,如果此区域存在裂纹,可能预示胃癌风险高,建议进行胃镜检查。裂纹舌可能是一条裂纹或川字裂纹,也可能是不明显的小的交叉裂纹。但裂纹的多少和深浅,可以反映疾病的轻重。 

     

    二、看耳朵辨病 

     

    大家照镜子时可多留意耳垂,如果本来光滑的耳垂,突然出现了一个斜线或者皱痕,或深或浅,可要小心了,最好及时到医院查一下心脏和血管。

     

    耳垂有褶皱——冠心病

     

    耳垂折痕也叫做冠心沟、脑动脉硬化耳褶征。冠心沟之所以和心脏病、血管病有很好的相关性,是因为耳垂为身体要端部位,对缺血相当敏感。动脉硬化导致的血流减少会引起耳垂血管断裂,造成侧向的皱纹。所以,耳垂皱褶,可以在临床中识别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的高危患者。有耳垂皱褶的人,更加易患心血管疾病,要及早进行预防和干预。

     

    三、看眼睛辨病 

     

     

    “看眼色”同样能看出有无疾病。眼白的气色变化比较多。正常的眼白,成人是白色的,小儿是青白色,洁白澄清,活泼有光彩。表层光泽透明,只有少量血络分布,里层色白坚韧。如果眼白眼色出现异常,表示内脏有疾病存在。

     

    1、眼睑结膜苍白——心脏疾病

     

    眼睑结膜颜色苍白显示有心脏疾病和循环系统疾病,眼球严重发白提示肺部有病。如果整个眼白发黄,首先要考虑黄疸,黄疸还伴有小便色黄、皮肤发黄,这些都是湿困脾胃肝胆所致。

     

    此外,如果眼白充血发红,一般是细菌、病毒感染,如果除了两眼发红,还有分泌物、发痒、异物感和眼痛等症状,应去医院眼科详细检查。眼睑结膜有出血点,大多是血液循环系统疾病所引起,比如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人也会呈现这种特点。

     

    2、眼周有黄色斑块——高血脂

     

    此外,如果眼周长出了黄色或橙色斑块,微微高出皮肤,则可能是高血脂的信号,而长期高血脂可能导致冠心病。这种黄色的斑块叫做睑黄瘤,它是人体内脂质代谢障碍的外在皮肤表现。有睑黄瘤的人是缺血性心脏病的高危人群,发生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脏病及严重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也明显增加。出现它最好到医院查查血脂,尤其是40-60岁的中年人,一定要重视起来。

  • 中医优生思想源远流长,早在数千年以前就有“取妻不取同姓”、“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的优生择偶观点,往后进一步发展,以“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为理论基础的优生思想逐步成熟并形成体系。中国传统优生思想对婚配、房事、孕产保健、饮食起居等方面均有详尽论述。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选择良偶,忌讳早婚

     

    婚配是生育的第一步,古人有“婚配宜择优”“世有恶疾不娶”等说法,比如《广嗣纪要》里面的“择婚”一篇就己经提出“五种不宜”(俗称“五不女”)的说法,也就是说患有螺、纹、鼓、角、脉这五种生理疾病或缺陷的女子不适合婚配。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古代孕育重视婚前检查。

     

    同时,古人遵循“同姓不昏,惧不殖也”的婚配观念,避免近亲结婚,这与现代遗传学优生观点不谋而合。

     

    此外,多本古籍对结婚年龄有明确的记载,古人倡导适龄婚配,忌早婚。

     

    正如《济阴纲目》所言“合男女必其当年,男……必三十而娶;女……必二十而嫁”。《经效产宝》提出所言:“若产育过多……诸证峰起”等。这与现代社会提倡的晚婚晚育、计划生育等优生优育思想高度吻合。

     

     

    二、合理选择孕育时机,同时注意不宜房事过多。

     

    古人除了认识到适龄婚配是优生优育的重要保证外,古人还重“视阴阳交合”的时机。古人重视“寡欲而求子”,认为房事过频会破坏父母气血,消耗男方精气同时引起女方气血不足,所以“寡欲乃有子,多欲则无子”,寡欲更有利于下一代健康。


    古人受孕讲求时机,如《景岳全书》《校注妇人良方》就告诫人们,只有在“天日晴朗,时和气爽”,自然气候环境好,人的“情思清宁,精神闲裕”的时候,男女阴阳交合,才能生出“少疾,且聪慧贤明”之子。

     

    如果在“大风大雨、严寒酷暑”等自然环境恶劣的时候交合,那么,即便怀孕了,也“宜下之,以免其祸”。

     

    此外,古人聚精之道还包括,息怒,指行房前应当心平气和;戒酒,指酒后不入室等等。

     

    参考文献:

    [1] 陈晓珠. 中医综合干预对备孕二胎肾虚高龄妇女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

  • 中医常说辩证论治,可是很多人并不理解辨证论治的真实含义。辩证论治其实是中医普遍应用的一个诊疗规律,就像我们解题时可以套用公式一样,中医在治病时同样可以套用辨证论治的范式,它们都已经通过了时间的检验,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辩证论治最初起源于《内经》,经过张仲景、刘完素、李东恒等人的完善,逐渐走向成熟 [1]。辨证论治其实是辩证和论治的结合体,先有辩证才能论治。那么,究竟什么是辨证论治?中医又是如何进行辩证和论治的呢?

    一.  辩证论治的概念

     

    头疼、发热、恶心、胃痛、气喘……这些都属于主观感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症状。而中医上的“证”又和“症”不同,它是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位、病因、病势、病情、性质、邪正关系等本质内容的概括 [2]。辩证就是辨明“证”的过程,具体而言,要通过四诊(望、闻、问、切)的方法明“症”,再运用中医学的理论进行分析,进而确立“证”。在辩证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论治,即根据“证”选择治疗方法。

    二.  辩证的具体方法

     

     

    辩证好比判案,要能透过症状的“蛛丝马迹”,摸清病情,准确地找出致病的“犯人”。就像名侦探们断案时各有手法一样,中医的诊断也需要一定的辩证方法。临床上常用的辩证方法有很多,包括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等[3],这些辨证方法就是中医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关键。

    中医辩证法的核心其实就是统筹和分类,比如八纲辨证就将各种病证最终归纳为表里、寒热、虚实、阴阳等八纲。其中,阴阳是总的纲领。表现为抑制、沉静、衰退的症状被归为阴证,表现为兴奋、躁动、亢进的症状则被归为阳证 [3]

    三.  论治的三大步骤 [4]

     

     

    1.   立法 [5]

    其实就是根据辩证时获得的病位、病因和病态的信息确立治疗方法。比如在肌表的用汗法疏散,这是根据病位立法;寒的用温热法来治,这是根据病因确定治疗方法;结聚的应用消散法,这是根据病态而治疗。

     

    2.   选方

    还要根据治法选择合适的方剂,有时候也会选择药物治疗以外的方法,如针灸、按摩、食疗等。

     

    3.   遣药

    前人遗留的方剂来源于长期的临床经验,具有极高的指导意义。在此基础上,中医也会酌情加减药量,自己组织处方,力求达到最好的疗效。

    古代医疗技术的发展比较落后,导致中医在行医时,只能根据有限的资料做出对于病因的判断,此时应运而生的就是辨证治疗了。在中医阴阳、五行、营卫气血等理论的指导下,中医将“症”和“证”联系起来,从现象过渡到了本质;在此基础上论治,确定治法、方剂和用药,往往就是比较科学和有效的。

     

    【参考文献】
    [1]肖厥明,孟庆云. 辨证论治发展历程的思维演变[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7,23(9):1199-1200,1207.
    [2]郝美玉,韩敏编著,中医基础[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01.
    [3]胡天佑著,中医健康传播学[M],东南大学出版社,2017.08.
    [4]新陈.中医学方法论讲座第十一讲 辨证论治的步骤[J].中国医药学报,1988(04):72-74.
    [5]秦伯未. 中医“辨证论治”概说[J].江苏中医,1957(01):2-6.
  • 今天早上,我在网上看了一篇介绍互联网医院的文章,觉得很有意思。文章里说,现在有很多互联网医院可以在线问诊,听说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医生都是非常专业的中医男科医生,于是我决定试试。我一直感觉身体有点虚,不太耐热,经常出汗,特别是早上起来还有点晕,耳朵里还会有点嗡嗡的声音。我担心自己的身体出了问题,所以赶紧注册了一个账号,填写了我的主诉和病史。

    不久,医生助理就回复我了,说医生可能会需要一些辅助信息来更好地了解我的病情,这样医生就可以更快地给我诊疗建议。我觉得这种方式非常方便,也很贴心,于是配合提供了相关的信息。之后,问诊开始了,医生问了我一些关于药物的情况,还问我有没有改善的感觉,并要求我拍照发给他看。医生很细心地关注着我的情况,让我觉得很受到重视。最后,医生告诉我,我的症状需要慢慢调理,需要时间,但是已经在改善了,让我不要太担心。

    整个问诊过程持续了14天,期间我还有5次追问的机会,这样就算服务结束了,我也可以继续与医生沟通。最后,医生告诉我问诊已经结束了,服务也结束了。我对这次的线上问诊非常满意,感觉得到了医生的专业和认真,也让我更放心了。

  • 我的线上问诊经历

    那天,我正在京东上寻找可以缓解胃痛的药物,却意外地发现需要上传药方才能购买。于是,我决定尝试线上问诊,希望能得到专业的指导。

    在咨询了一位名为邓教授的医生后,我详细地描述了自己的病情:上热下寒,胃里的炎症一直好不了,影响睡眠,早晨6点左右就会疼醒。邓教授耐心地听我讲述,并询问了我之前使用的药物,包括香砂养胃丸、附子理中丸和补中益气丸。

    邓教授根据我的病情,为我开具了乌梅丸的处方,并告诉我这是根据我的症状特别推荐的。当我询问是否可以在其他药店购买时,邓教授告诉我京东平台只能开出来这个处方,建议我到当地医院购买,因为那里的价格最低。

    虽然我无法在京东平台上直接购买乌梅丸,但邓教授提供了电子处方,我可以凭借它到当地医院购买。在用药期间,如果有任何不适,我也可以及时就诊。

    整个问诊过程非常顺利,邓教授的专业知识和耐心让我感到非常安心。虽然我无法亲自见到邓教授,但通过线上问诊,我得到了及时有效的帮助,这让我对互联网医院充满了信心。

  • 伏天,又称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湿度最大的时期。在这个时候,人们的身体容易出现不适,如中暑、食欲不振、乏力等。因此,伏天的饮食养生尤为重要。以下三点建议,帮助您度过一个健康舒适的伏天。

    一、清淡饮食,多喝水

    伏天气温高,人体出汗多,容易导致体内电解质失衡。因此,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辛辣的食物。同时,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补充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

    二、适当进补,增强体质

    伏天虽然气温高,但也是身体调养的好时机。可以适当进补,增强体质。如:食用一些具有清热解毒、滋阴润燥功效的食物,如绿豆、西瓜、黄瓜、梨等。同时,可以适量食用一些具有补气养阴功效的药材,如西洋参、黄芪等。

    三、调整作息,保持良好心态

    伏天要注意调整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此外,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可以通过听音乐、看书、做运动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身心健康。

    总之,伏天的饮食养生要注重清淡、补水、进补、调整作息和心态。只有这样,才能度过一个健康、舒适的伏天。

  • 那天,我坐在电脑前,内心有些忐忑。这是我第一次尝试线上问诊,一个来自成都的中医内科医生将会为我解答困扰已久的健康问题。

    医生首先询问了我的症状,我详细描述了口腔和嘴唇上的粘物,以及胃火、肠道湿热、睡眠不好等伴随症状。医生耐心地倾听,不时提出问题,让我补充更多细节。

    医生建议我上传舌苔的照片,以便更准确地判断我的病情。尽管上传照片遇到了一些技术问题,但医生始终保持着耐心,最终成功获取了所需的资料。

    在综合了我的症状和舌象后,医生诊断我可能是脾胃积热所致。他详细解释了病因,并给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案。我感到非常感激,因为医生不仅解答了我的疑惑,还让我对中医有了更深的理解。

    这次线上问诊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互联网医院和线上问诊的便利。医生的专业素养、耐心和细致让我感到安心。我相信,随着互联网医疗的不断发展,会有更多像我一样的患者受益。

  • 三伏天,一年中气温最高、阳气最旺的时期,民间流传着许多养生习俗,其中之一便是“三伏天不宜吃凉性食物”。那么,这种说法有道理吗?我们又该如何在三伏天进行饮食养生呢?

    首先,我们来看三伏天不宜吃凉性食物的说法。中医认为,三伏天人体阳气旺盛,但体内阴气相对较重,此时进食寒凉食物,容易导致寒邪入侵,损伤人体阳气,进而引发各种疾病。例如,容易导致腹泻、腹痛、感冒等症状,对于一些慢性病患者来说,还可能加重病情。

    然而,是否吃凉性食物也需根据个人体质而异。体质偏寒、脾胃虚弱的人,确实需要避免过多食用凉性食物。但对于体质偏热、内火旺盛的人来说,适当食用一些凉性食物,可以帮助清热解毒、降火润燥。

    那么,三伏天该如何进行饮食养生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饮食清淡:三伏天气温高,人体出汗较多,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等,避免油腻、辛辣、煎炸等食物。

    2. 多喝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可以帮助调节体温、促进新陈代谢,预防中暑。

    3. 避免生冷食物:对于脾胃虚弱的人来说,应避免过多食用生冷食物,如冰镇饮料、冷饮、冰镇水果等。

    4. 适当进补:根据个人体质,适当选择一些具有温补作用的食材,如羊肉、鸡肉、红枣、山药等。

    5. 清暑祛湿:三伏天暑湿较重,可适当食用一些具有清暑祛湿作用的食物,如绿豆、西瓜、薏米、荷叶等。

    三伏天养生,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 适量运动:适当进行户外运动,如散步、慢跑等,可以帮助调节体温、促进新陈代谢。

    2. 保持良好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3.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过大,保持心情舒畅,有利于身体健康。

  • 随着夏日的来临,高温酷暑让许多人感到不适。与此同时,一种养生观念在微信朋友圈流传开来:三伏天喝热水可以驱寒气。这种说法是否科学呢?本文将为您解析。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三伏天的气候特点。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气温高、湿度大,人体阳气旺盛。中医认为,夏季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也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

    关于喝热水可以驱寒气的说法,中医专家表示,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夏季阳气旺盛,人体容易出汗,此时喝热水可以帮助身体排汗,调节体温,从而达到驱寒气的效果。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喝热水并不能彻底驱除体内的寒气。中医认为,寒气是由体内阴阳失衡引起的,需要通过综合调理才能改善。因此,喝热水只是辅助手段,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疗措施。

    那么,如何才能在夏季有效地驱寒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
    • 适当进行户外运动,增强体质。
    • 饮食上注意清淡,避免辛辣、油腻食物。
    • 保持室内通风,避免潮湿。
    • 适当服用一些驱寒药物,如生姜、红糖等。

    总之,夏季养生要注重综合调理,喝热水只是其中的一种方法。如果您有寒气问题,建议咨询专业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高温天气容易导致身体出现不适。为了度过一个健康的夏季,饮食调理至关重要。那么,三伏天应该吃什么食物呢?以下是一些适合三伏天的健康食物,助您清凉一夏。

    1. 苦瓜

    苦瓜具有清热解毒、降火消暑的功效,是三伏天理想的清热食物。苦瓜中的苦味成分能刺激唾液和胃液的分泌,帮助消化,促进食欲。此外,苦瓜还具有降血糖、抗肿瘤等作用。

    2. 绿豆汤

    绿豆汤具有清热解毒、消暑利尿的作用,是夏日解暑的佳品。绿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能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此外,绿豆汤还具有美容养颜、降血压等功效。

    3. 西红柿

    西红柿性凉,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美容养颜等功效。将新鲜的西红柿切片,加入少许糖或盐,搅拌均匀后放入冰箱冷藏,口感酸甜爽口,是夏日消暑的佳品。

    4. 鸭肉

    鸭肉性凉,具有滋阴养胃、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等功效。鸭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丰富。夏季食用鸭肉,既能清热解暑,又能补充营养。

    5. 莲藕

    莲藕性凉,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健脾开胃等功效。莲藕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多种维生素,能帮助消化、预防便秘。夏季食用莲藕,既能清热解暑,又能滋养身体。

    除了上述食物,三伏天还应注意饮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才能度过一个健康愉快的夏季。

  •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也是人们容易出现中暑、食欲不振等问题的时期。为了健康度过三伏天,专家们给出了一些饮食建议,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多吃清热解暑的食物

    三伏天气温高,人体容易出汗,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流失。因此,多吃一些清热解暑的食物是非常必要的。如西瓜、黄瓜、苦瓜、绿豆、荷叶等,这些食物都具有清热解暑、生津止渴的功效。

    2. 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

    高温天气下,人体代谢加快,需要更多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来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因此,可以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鱼、蛋、奶、豆制品、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3. 多吃健脾养胃的食物

    夏季气温高,人体脾胃功能较弱,容易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问题。因此,多吃一些健脾养胃的食物是非常必要的。如山药、莲子、薏苡仁、红枣、南瓜等,这些食物都具有健脾养胃、增进食欲的功效。

    4. 避免过量食用生冷食物

    夏季气温高,很多人喜欢食用生冷食物来降温。然而,过量食用生冷食物容易导致肠胃功能紊乱、消化不良等问题。因此,要适量食用生冷食物,避免过量。

    5.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为了健康度过三伏天,还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早睡早起、适当运动、避免过度劳累等。

    总之,夏季气温高,要注意饮食健康,多吃一些清热解暑、健脾养胃的食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健康度过三伏天。

  • 伏梁的食疗与饮食原则

    一、伏梁的食疗方

    伏梁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中医认为其病因多为脾胃虚弱、湿阻中焦。以下是一些适用于伏梁患者的食疗方,可以帮助缓解症状,增强体质。

    1. 补虚正气粥

    将黄芪30克、人参3克(或党参15克)、山药30-50克与白糖适量一同煮粥,常服可益气养阴,适用于久泻伤气耗阴之症。

    2. 参苓粥

    将人参3-5克(或党参15-20克)、白茯苓15-20克、生姜3-5克与粳米100克一同煮粥,适用于外病脾虚之症。

    3. 烧五香

    将鲜猪肉750克切块,加入干姜6克、吴茱萸3克、肉豆蔻3克、肉桂2克、丁香1克等香料,烤制后食用,适用于脾肾阳虚之症。

    4. 紫苋菜粥

    将紫苋菜100克与白米50克一同煮粥,适用于伏梁患者。

    5. 银花红糖茶

    将银花30克与红糖适量泡水饮用,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6. 车前草60克、灶心土60克、生姜3克

    将车前草、灶心土、生姜煎水服用,适用于伏梁患者。

    二、伏梁患者的饮食原则

    伏梁患者的饮食原则如下:

    1. 主食

    以精制米面为主,禁用粗杂粮和干豆类,如玉米面、小米、高粱米、红小豆、绿豆等。若用红小豆或绿豆可煮熟去皮制成豆沙。

    2. 副食

    可选用瘦肉、鱼、鸡、肝、蛋、豆制品等优质蛋白质食物作为提供蛋白质的主要来源。限用肥肉等油腻肥厚食品。牛奶在急性发作期不用或少用。在急性发作期必须禁用蔬菜和水果,若食用,可将蔬菜、水果制成菜水、菜泥、果汁、果泥及水果羹等。或少量食用根块类粗纤维少的蔬菜,如胡萝卜、冬瓜等。在缓解期则根据病情及个人耐受情况酌量食用。不用易胀气的食物,如黄豆、葱头、粗粮等。

    3. 补充营养

    为纠正体内缺钾及贫血状况,可供给各种菜汁、果汁、去油肉汤、枣汤、肝汤等,以补充维生素B、维生素C及无机盐钾、铁等。

    4. 压缩食物体积

    为了增加营养,又不增加肠道负担,应尽可能压缩食物体积,选择单位量营养价值较高的食品,如饮料代替饮水。亦可用两种以上原料合制一份饮食,如肝汤菜汁蒸鸡蛋、煮鸡汤挂面、果汁冲藕粉、鸡蛋和面制成面条、馄饨皮等。

    三、伏梁患者应避免的食物

    伏梁患者应避免以下食物:

    1. 刺激性食物

    如芹菜、韭菜、浓茶及浓肉汤等。

    2. 辛辣食物

    如胡椒粉、辣椒等。

    3. 易产气食物

    如生葱、生姜、生萝卜、洋葱等。

    4. 生冷食物

    如大量冷饮、凉拌菜等。

    5. 坚硬食物

    如辣肉、蚌肉、香肠等。
  • 我最近在京东互联网医院找到了一位中医内科医生进行了线上问诊,我反映最近时间不够长,不够持久,吃过半个月五子衍宗丸的情况。医生非常耐心地与我沟通,详细询问了我的症状和生活习惯,还给我解释了五子衍宗丸的作用和注意事项。他还提醒我,如果在服药期间有上火的情况,需要减量服用。医生还给我开了一份处方,建议我在两周后停药一周再复诊。他还建议我多饮水,到夏天了容易上火。医生非常细心地关注我的情况,并为我提供了个性化的用药建议,让我感到非常满意。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