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冒了,吃什么药啊?
快吃点感冒药,再吃点阿莫西林,消炎好得快。
在我国,这种对话可以说是再平常不过了。大家都习惯了「消炎」,阿莫西林也几乎成了家庭小药箱的标配。
孰不知这就叫「滥用抗生素」。
乱吃阿莫西林的话,感冒是治不了,损害健康倒是有一份功劳。
而这一切,正是大家把「抗生素」当成「消炎药」引起的。
消炎药?抗生素?傻傻分不清楚
说起滥用抗生素的危害,可能很多人听说过,但却很少能有人意识到阿莫西林就是抗生素,不能乱吃。
我读过的所有专业类医药书里,没有任何一处会把阿莫西林这类抗生素称为「消炎药」,正确的叫法都是「抗菌药物」。
解释抗生素药理作用的英文单词是「anti-infection」,将它翻译成中文就是「抗感染作用」,而不是「消炎作用」。
哪些常见药属于「抗生素」呢?看说明书肯定是最准确的方法,不过还有一个简单的识别技巧:
一般药名里有「霉素」「菌素」「沙星」的,大多是抗生素(少数是化疗药)。
阿莫西林这类名字里有「西林」的当然也不例外了,像阿莫西林、氨苄西林、苄卡西林、羧苄西林等,都属于经典的「青霉素类」抗生素。
这类药物只对细菌或者支原体等抗生素敏感菌引起的特定感染有效,使用抗生素把敏感菌造成的感染控制住后,由这些敏感菌感染引发的炎症自然也就消失了。
你可能会问,这不还是「消炎」么?
但你还要明白的是,炎症并不是特定的某种疾病名称,而是很多疾病都具有的共同表现。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过敏、外伤等都可以引发人体表现出红、肿、热、痛等表现,可以把这些现象简单理解为炎症。
抗生素只能对抗一部分细菌,对病毒、真菌、过敏、外伤等引发的炎症无能为力。换句话说,如果身体的炎症不是对抗生素敏感的细菌引发的,用了抗生素也起不到消炎的效果。
即便是所谓的「消炎效果」,也是抗生素与敏感菌战斗并取胜后得来的,抗生素并没有直接去对抗炎症。
什么才是真正的消炎药?
在医学上,通常把下面的两类药叫做消炎药:
一类是我们常说的激素,如可的松、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
另一类是消炎止痛药,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
它们都是直接去对抗炎症的,也就是说能直接减轻你的红、肿、热、痛等表现。
激素这个名词可能大家不陌生,对于免疫功能正常的人而言,可的松类激素是身体自行分泌的,所以,感冒等疾病引起的嗓子发炎,即使不用任何药,好好休息几天也会自愈,因为人体会自己生产「消炎药」。
这也是为什么大家会调侃「感冒吃药一周好,不吃药七天好」,吃不吃药,感冒的病程其实差不多。
对于免疫系统异常的人而言,有时为了控制炎症症状会选用消炎药,但也会区分不同的炎症部位来选用不同的消炎药。比如过敏性鼻炎,常常选用激素类的鼻喷雾剂;而关节炎,则会选择止痛类的布洛芬等口服药。
遵守医嘱用药
不滥用抗生素是我们的责任
滥用抗生素的最严重后果是产生「超级细菌」,在面对这些细菌的感染时,无药可用。
什么是「超级细菌」?
形象点说,就是一些细菌获得了防御一种或多种抗生素的盾牌,变得刀枪不入,它所对应的医学词汇是「多重耐药细菌」。
这类细菌已经有了,只是普通人还没有切身经历而已。比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就属于这类「超级细菌」,它的出现是伴随着青霉素的广泛使用而来的。
我们都知道青霉素在 1940 年代初首次投入临床使用,被称为人类医药史上最伟大的发现,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但 20 年后的 1961 年,在英国出现了一种不怕青霉素的超级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目前它已经成为各国医院内部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住院的病人尤其是重症监护室的病人深受其害。
或许你会说,我身体很好,我又不住院。可世事无常,谁又能保证自己不发生意外呢?
就说几天前吧,我们接诊了一个以往身体特别好的病人。他是旅游爱好者,凌晨四点爬上长城去看日出,一不留神脚下一空,滚下来摔成了重伤,做大手术就需要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试想一下,如果住院期间他感染上了超级细菌,手术就没法做,可能命都会丢掉。
如果抗生素滥用的现状不能彻底改观,可能未来超级耐药细菌就不止在医院泛滥了。一旦日常环境中大规模出现超级细菌,任何一个人都可能成为牺牲品。
更重要的是超级细菌不受地域限制,随着人员往来,世界上每个角落上的人都可能受到牵连,那时人类将面临一场不亚于大地震、大海啸之类的灾难。但是,大地震、海啸之类是天灾,我们没法做太多,而超级细菌泛滥则是人祸,我们完全可以想办法避免。
因此,不滥用抗生素,是我们的责任。
合理使用抗生素也是医生的义务
医生的一句「有炎症」不是对疾病给出的诊断,只是描述一个症状。指出具体病因以及受损部位的陈述才是明确的诊断。
比如「细菌性肺炎」这样的陈述,明确了病因是「细菌性的」,给出了受损害部位是「肺」,而不是其他的部位。
除了诊断,我们还能做得更细致,通过生化检验查明是感染了哪种菌,根据细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抗生素。比如链球菌感染,对应的选择可能是青霉素,而支原体感染,对应的选择可能就是红霉素等。
不同的感染部位也对应着不同的抗生素选择,感染发生在肺部、或者脑内,抗生素对应的选择也会不同,需要考虑具体抗生素在不同组织器官中的作用特点。比如有的抗生素能穿透血脑屏障,在脑内感染部位富集达到治疗效果,而有的抗生素则完全被血脑屏障阻挡在外,对脑内感染无能为力。
简单总结一句,抗生素是治疗敏感菌感染的、不同的抗生素治疗不同的敏感菌感染、不同的感染部位需要选用不同的抗生素,而且还要针对不同病人的身体状况做相应调整。
看到这里,相信你也明白了,很多人常常提到的「如何区分是病毒还是细菌感染?」「该吃哪种抗生素?」等问题,是没办法一下子回答的,也不是简单一篇科普文章能说清的,因为这需要复杂繁多的医学知识做基础,更需要科学细致的诊疗过程。
咱们老百姓可干不了这活儿,还是交给专业医生来处理吧。
既然医生肩负着这么重要的使命,那就有责任和义务做到「不需要开抗生素时不开」「必须开抗生素时要解释清楚原理」,而不是简单地用一句「这是消炎药」误导了民众。
抗生素是现今医疗使用频率非常高、对细菌性疾病有明确效果的一类药品,大家熟悉的青霉素、红霉素等都属于抗生素。
滥用抗生素,已然成为现今严重的医疗和社会问题,麦当劳抗生素鸡、鲁抗制药「排污门」事件、世界各地爆发的「超级细菌」等等。真是一家更比一家强!一时间,抗生素滥用也就成了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
今天我给大家普及抗生素使用的七项基本知识,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保护自己。
1. 不要擅自用药
不要自己决定是否用药:抗生素是处方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才能使用。医生就像是「军事顾问」,能为你提供击败敌军的各种战略,帮助你早日恢复机体的「稳态」。
不要自己停药或减量:抗生素并非用量越少越好,要知道不足量的使用更容易产生耐药。所以,在使用抗生素这一武器时,千万不能用量过少,这样既不能有效击退敌人,反而还可能增长敌人的嚣张气焰,以至于可能会出现败军的局面。
2. 抗生素对细菌才有效
抗生素对细菌有效,但对病毒无效。
使用抗生素第一条要明确到底是不是细菌感染,究竟是什么类型的细菌感染。很多人一感冒就赶紧用抗生素,可感冒大多都是由病毒引起,所以用抗生素往往是无效的。
3. 针对性用药才有效
很多老百姓存在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得了病就要「多管齐下」。比如同时服用几种抗生素,他们认为当一种药物没有命中红心,别的药物会同时起效,总会有一种药物打中自己想要的目标。
但其实,每种抗生素都有它针对的细菌种类,用对了才有效。
例如,红霉素对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庆大霉素对大肠杆菌等有杀灭作用。
又比如万古霉素,在抗菌素家族中可算得上高大上的主,可它对革兰氏阴性菌就是无效。
我们不能用手榴弹对付空军,也不能用步枪攻击潜水艇,更不能用高射炮去打苍蝇。
如果抗生素没有应用在它针对的细菌类别,不仅治不好病,还可能伤害身体,埋下安全隐患。因为这样会使得细菌更为强大,也就是医生们所讲的细菌耐药。
4. 不优先考虑联合用药
在用药的时候,一般不提倡一开始就将几种抗生素联合使用。
只有在以下几种情况才会考虑联合用药:
- 多种细菌感染
- 长疗程治疗
- 利用抗菌药物协同作用
- 单一抗生素不能有效控制的严重感染
5. 没事不要乱吃抗生素预防
很多父母都存在这样的情况,比如害怕感冒传染给孩子,就擅自给孩子服用抗生素,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训练和增强孩子的抵抗力,才是最好的预防措施。
6. 用药要足量、足疗程
有人害怕副作用,病情稍有缓解就立刻停药,这是不可取的。
抗生素直接作用的是细菌,但不可能立马杀死所有细菌,这时停药,可能还有部分细菌苟延残喘,而这部分恰恰是对药物比较耐受的。如果杀灭不彻底,不仅病情会反复,等再用药时这些细菌还会产生耐药性成为耐药菌。
因此,确实需要服用抗生素治疗,就要足时足量,按疗程用药,以维持足够的浓度,避免浓度不足而导致耐药性细菌伺机而起。
7. 儿童用药要更谨慎
一些容易导致儿童伤害和残疾的抗生素,更要谨慎使用。比如会导致牙齿黑黄的四环素,容易导致儿童耳聋的链霉素、庆大霉素等。
怎么样?经过我的讲解,抗生素使用的基本知识,您都了解了吗?希望可以帮助到您,在滥用发生的时候,拥有一件防身的战衣。相信我,以上的几项用药秘诀,您绝对值得拥有。
年轻男士亟待身心减压 破除“障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男科发现,性功能障碍合并有精神心理问题的男性约占60%。医生指出,对于男性而言,性功能障碍也是全身健康的“晴雨表”,需要做慢病管理。例如,患者王先生因生活压力大导致性功能障碍,经情绪、心理治疗后才得改善。同时,研究还表明性功能障碍与心血管疾病、代谢疾病等息息相关。年轻、轻症男性可通过及时治疗、改变生活方式等好转。
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科副主任医师何池忠表示,很多人以为卒中(中风)是“老年病”,其实青年人患卒中并不少见。何池忠援引世界流行病学数据指出:全世界每4个人中,就有1个人一生当中会患卒中;在中国,每5个人中就有2个人一生当中会患上卒中,比例达4成。世界上每6秒钟就有1人死于卒中,每6秒钟就有1人因卒中而致残。卒中的可怕之处在于发病急,进展迅速,直击脑循环,患者会出现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吞咽困难、认知障碍、精神抑郁等,严重者导致死亡。因此卒中被称为威胁健康生活的“头号杀手”。世界卒中组织最新指出,90%的卒中是可以避免发生的。医生建议,可通过体育运动的力量来预防和战胜卒中。很多研究表明,体育运动本身就可以有效降低卒中风险,还能帮助控制体重、血压、血糖等卒中重要危险因素;另一方面,发生卒中后,体育运动、康复训练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和认知功能,还可以改善他们的情绪、睡眠和社交能力。
缺觉带来困倦是次要的,最主要的危害是会使人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增加代谢性疾病、癌症、精神疾病等的发病风险。英国萨里大学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一项研究发现,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持续一周,人体就会有711种基因的功能发生改变,其中涉及到新陈代谢、炎症、免疫力和抗压等功能。
近日,气温明显下降,然而街头却出现了混乱穿搭的的景象。在街道上,一部分人早已裹上厚厚的羽绒服,将自己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以抵御寒冷的侵袭。他们行色匆匆,羽绒服的帽子也紧紧戴着。但与此同时,有一部分人出于对自己心仪穿搭风格的执着追求,即便气温已然下降,却依旧身着单薄的衣物,在凛冽的寒风中显得颇为格格不入。专家提醒:“虽然每个人对温度的感知和耐受程度不同,但在降温天气下,还是要注意适当增添衣物,以防受寒感冒。”网友:降温会惩罚每个不穿羽绒服的人
糖尿病早期能逆转吗?
科学用药,不要过度恐慌
天气转凉,各位腰痛患者朋友,一定要注意腰部保暖
为什么要重视贫血?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