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橼酸氯米芬
利用枸橼酸氯米芬(CC )与垂体雌激素受体结合产生雌激素效应,反馈性地诱导内源性促性腺激素的分泌,促进卵泡生长。适应于体内有一定雌激素水平者和下丘脑-垂体轴反馈机制健全的患者。
用法
- 于月经周期的 3~5 天给 CC 每天 50~150mg(每片含 50mg )口服,共 5 天,可连用 6 个周期看有无排卵或妊娠。
- 用 CC 后如观察优势卵泡增大到 18~20mm 直径时加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5000U 肌注诱发排卵。
- 于 hCG 注射后 34~36 小时性交,隔天一次,或采用其他较简单的助孕技术。
- 排卵后可加用黄体酮针 20~40mg/d 肌注,或黄体酮胶丸 200mg,1 天 2 次口服,或地屈孕酮 20mg/d 口服,或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2000U,隔 3 天一次肌注,共 12~14 天进行黄体功能支持。
卵泡监测的个体化方案
月经周期不规则的患者,应该根据月经周期的长短,适当调整初次监测的时间,月经周期较长者适当推后,月经周期较短者适当提前。
根据以往卵泡发育的速度,相应地调整本次监测的时间间隔;对于以往优势卵泡提早排卵的患者,当卵泡发育至 14mm 以上,就会增加监测频次。当优势排卵发育成熟至直径 18~23mm,自然周期可以自测基础体温,升高>0.5°C(大约 36.7°C 以上)后复查 B 超,观察是否已经发生排卵。
如果到周期的第 20~25 天左右,仍然没有观察到优势卵泡,可以视为无排卵周期,需咨询医生明确进一步的处理。
促排卵周期的患者,为确保排卵、更好地把握受孕时间、同时增强黄体功能,常规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诱发排卵,指导患者夫妇受孕。HCG 注射后 48 小时复查 B 超,如成熟卵泡已消失或塌陷,则可适当的给予孕酮进行黄体支持 14 天,14 天后月经未来潮,结合尿 HCG 进一步判断。
判断有无怀孕,如 HCG 阳性,则继续黄体支持,至排卵后 5 周左右行阴道 B 超监测。如本周期未受孕,则可停药等待月经来潮,需要从下次月经周期的第 1~4 天,开始新的周期的促排卵治疗。
卵泡监测的一般方案
对于月经周期 28~30 天的女性,优势卵泡从月经周期的第 6~8 天开始发育,您可以在月经周期第 10 天左右初次监测之后根据优势卵泡的大小来决定下一次的监测时间,通常每个周期 B 超监测的时间为 3~4 次,具体时间为:
- 最大的卵泡直径<10mm 时,下次监测时间间隔为 6~7 天;
- 优势卵泡直径 10~12mm,下次监测的时间间隔为 3~4 天;
- 优势卵泡直径 13~15mm,下次监测的时间间隔为 2~3 天;
当优势卵泡直径 16mm 以上时,下次监测时间间隔为 1~2 天;
自然周期基础体温上升后,B 超监测卵泡消失或塌陷,表明已经排卵。促排卵周期,在卵泡直径>18~20mm 时,表明卵泡已经成熟,可以注射 HCG,48 小时后观察是否排卵。
小阴茎(micropenis)是指阴茎外观正常,但阴茎体的长度小于正常阴茎长度平均值2.5个标准差以上,长度与直径比值正常。个别患儿合并阴囊小,睾丸小及隐睾等。
一、 阴茎长度测量
阴茎的长度是指用手提阴茎头尽量拉直,使阴茎充分勃起时从阴茎顶到耻骨联合的距离。正常阴茎长度参考值(见下表1)。
二、 阴茎正常发育
正常男性阴茎发育在胚胎期的前12周完成,分3个阶段。
第1阶段为生殖结节期,生殖结节逐渐延长类似小丘,长8~15mm。
第2阶段为阴茎体期,在双氢睾酮(DHT)的作用下阴茎继续增长呈圆柱状,长约16~38mm,尿道沟延伸至阴茎头。
第3阶段阴茎长度为38~45mm,尿道发育完成。
胚胎发育到第7~8周生殖腺逐步分化成睾丸,并在胎盘产生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刺激下,睾丸间质细胞(Leydig’s细胞)产生睾酮。妊娠4个月后胎儿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RH),刺激垂体前叶产生黄体激素(LH)及尿促性素(FSH)。在HCG、LH及FSH共同作用下,睾丸不断产生睾酮,睾酮又在5-α还原酶的作用下转化成DHT刺激阴茎逐渐增长。小阴茎多因胚胎14周后激素缺乏所致。
三、 小阴茎病因
(1)促性腺激素分泌不足的性腺功能减退;
1) 脑组织结构异常:无脑畸形患儿无下丘脑分泌功能,即使脑垂体发育正常,由于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致使睾酮分泌少,造成小阴茎。先天性脑垂体不发育,部分脑胼胝体发育不良导致的下丘脑功能障碍,枕部脑膨出伴运动失调的小脑畸形等脑中线发育异常,均因促性腺激素分泌不足而引起小阴茎。此外还导致其他系统的多发畸形。
2) 无脑组织异常的先天性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缺乏:此类原因引起的小阴茎比前者多见,具体病因不清,多为各种综合征,如Kallmann、帕德维利综合征(Prader-Willi)、Lawrence-Moon-Beidel综合征等,常伴有多发畸形,据研究与染色体、基因异常有关。还有因内分泌、生化代谢异常导致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黄体生成激素等缺乏症。
(2)促性腺激素分泌过多的性腺功能减退;
这类病人的下丘脑、垂体分泌功能均正常,只是在妊娠后期睾丸出现退行性变而致睾酮分泌减少,通过负反馈途径而致促性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小阴茎的原因主要在睾丸本身,如先天性睾丸缺如、睾丸下降不全等。有的病人睾丸正常,但其黄体生成激素受体异常,以至不能分泌足量睾酮。此外需注意有无性别异常。
(3)原发性小阴茎
少部分病人下丘脑-垂体-睾丸轴激素分泌正常,但有小阴茎畸形,到了青春期又多能增长。病因不清楚,推测有可能是胚胎后期促性腺激素刺激延迟、一过性睾酮分泌下降等原因。也有少部分患者可能为雄激素受体异常。
此外,小阴茎病人可有性染色体异常,如Klinefelter综合征(47,XXY)、多X综合征(48,XXXY及49,XXXXY)、多染色体(69,XXY三倍体)畸形。
四、 小阴茎诊断
1、是否符合小阴茎诊断标准,即长度低于同年龄或同一青春发育期长度均值的2.5标准差为小阴茎。
2、是否有阴茎短小的原因,如
(1)下丘脑-垂体病变:促性腺激素产生低下
(2)睾丸功能异常:睾酮产生下降
(3)雄激素转化及雄激素受体异常:双氢睾酮产生低下及雄激素作用下降(4)染色体异常:性染色体异常
3、必要的辅助检查
1) 染色体核型分析:对所有小阴茎的患儿均需行染色体核型分析
2) 激素水平的测定 判断是下丘脑-垂体的问题,还是睾丸的问题。
由于婴儿及儿童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发育尚未完善,呈不反应状态,青春期前的男孩性腺轴尚未启动,基础状态性激素水平对临床诊断意义不大,因此需进行HCG激发试验及LHRH激发试验;但是对于小青春期男孩(从出生到生后6个月的窗口期)如能测定其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水平可初步判断其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功能。一般先行HCG激发试验,可了解睾丸产生睾酮的能力及是否存在5α还原酶2缺乏或雄激素抵抗。如睾丸功能正常,再行LHRH激发试验确定垂体功能。怀疑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及生长激素缺乏者需行ACTH激发及生长激素激发试验。
3) 怀疑下丘脑-垂体病变者需行头颅CT或MRI检查。
五、 小阴茎的治疗
如果你也同样面临这样的困惑和问题,请来咨询我吧。
憋尿不一定会尿道炎,憋尿次数多、频率高、个人卫生差、体质弱时,更易引发尿道炎;而偶尔憋尿、频率低、卫生好、体质强时,相对不易引发,但也不能完全排除风险。
1、憋尿次数
若憋尿次数频繁且较多,比如每天多次长时间憋尿,尿液长时间在膀胱内积聚,会使膀胱内压力升高,细菌更容易在这种环境下滋生繁殖,当细菌数量增多后,就有可能沿着尿道上行感染,引发尿道炎。如果偶尔憋尿一两次且憋尿时间不长,身体自身的防御机制可能能够应对,不一定会直接引发尿道炎。
2、憋尿频率
高频率的憋尿如每隔几天就频繁长时间憋尿,会使尿道和膀胱长期处于尿液潴留的不良状态,这会反复刺激尿道和膀胱黏膜,降低黏膜的抵抗力,使得细菌更容易侵袭并引发炎症。
较低频率的憋尿如一个月内仅有几次短暂的憋尿情况且身体整体状况良好,平时又注重饮水和个人卫生等,那么相对来说引发尿道炎的可能性会小一些,但即使是低频率憋尿,也不能完全排除引发其他泌尿系统问题的风险。
3、个人卫生
当憋尿与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相结合时,更容易引发尿道炎,如果憋尿后不注意尿道口的清洁,细菌容易在尿道口滋生并进入尿道。
若个人卫生习惯良好,即使有偶尔的憋尿行为,在排尿后及时做好清洁工作,如用清水清洗尿道口,保持会阴部干燥清洁,勤换内裤等,那么憋尿引发尿道炎的几率会相对降低。
4、身体体质
对于身体体质较差、免疫力低下的人来说,憋尿更容易引发尿道炎,这类人群本身的免疫系统功能较弱,对细菌的抵御能力不足,当憋尿导致细菌有机会滋生繁殖时,身体可能难以迅速有效地清除这些细菌,从而更容易发生尿道感染。
身体体质较好、免疫力较强的人,相对而言对憋尿引发的细菌感染有一定的抵抗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憋尿,只是在相同的憋尿情况下,他们可能比体质差的人更不容易患上尿道炎。
预防尿道炎需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避免憋尿,有尿意及时排尿,防止细菌滋生繁殖及尿液反流,多喝水,增加尿量以冲洗尿道,减少细菌停留机会。注重个人卫生,保持外阴部清洁,避免细菌感染,还应保持良好的作息和心态,增强身体免疫力,降低尿道炎等泌尿系统疾病的发病概率。
抗抑郁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头晕乏力、口干、恶心、消化不良、腹泻、失眠、多汗等,往往在服药的前几天明显,随着服药时间延长逐渐减轻。在最初阶段与食物同服可减少恶心的发生率,且大多数患者描述恶心是一个短暂的不良反应。
服药的前 2 周是最容易停药的阶段。因为这个阶段,药物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而不良反应可能先出来了,患者主观感觉用药后"更糟糕了"。那么开怎么办呢。
如患者在服药第 1 周出现诸如胃肠道反应、困倦、焦虑等不严重的不良反应时,这是很普遍的且多是阶段性不持久的;
若服药后不良反应长期存在但程度不重,如出汗、便秘、体重增加等,如果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不明显则继续用药,同时调整生活饮食习惯;
如不良反应明显时,比如严重的性功能障碍、肝功能异常等,需要评估不良反应是否抗抑郁药物所致,必要时尽快减药、换药。
在服药一段时间后,症状部分或完全消除时,患者往往会担心长期用药可能成瘾,或由于病耻感,觉得吃药就意味着有病,于是自行减药、停药,导致病情复发,这个阶段建议多跟医生沟通,获得专业支持和帮助,规范治疗。
妊娠或计划妊娠妇女、产后抑郁是否使用抗抑郁药物
对症状较轻的患者给予健康教育、支持性心理治疗即可;
对轻度⁃中度抑郁症患者,建议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治疗和人际心理治疗;
对重度或有严重自杀倾向的患者可以考虑抗抑郁药治疗,目前孕妇使用最多的是 SSRIs 类药物 。研究显示 ,除帕罗西汀外,孕期使用 SSRIs 类抗抑郁药并未增加胎儿心脏疾病和死亡风险,但可能增加胎儿早产和低体重风险。SNRIs 类药物和米氮平可能与发生自然流产有关。如果产后开始使用 SSRIs治疗 ,应避免使用氟西汀,因其活性代谢产物去甲氟西汀更容易排泄到母乳,其半衰期长达 1~2 周,母乳喂养的婴儿可能有蓄积效应 ,其他SSRIs 类 药物在乳汁中的浓度较低。
没有绝对安全的药物,如病情严重不用药疾病的波动也会增加孕妇和胎儿风险,需要权衡沟通药物治疗对母亲和胎儿的获益与不治疗的风险。
【健康科普】孩子坐不住好动是什么原因?孩子坐不住,总是好动,似乎身体里藏着无尽的活力,动作敏捷而充满活力,时而蹦蹦跳跳,时而手舞足蹈,一刻也停不下来。
孩子的这种好动确实可能会影响到学习。具体表现和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一、注意力分散
孩子的好动往往伴随着注意力的不集中。在学习过程中,他们需要将注意力集中在老师的讲解、课本的内容或作业的完成上。然而,由于好动,他们容易分心、走神,导致对知识的吸收不完整、不准确。这种注意力的分散会直接影响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而影响学习成绩。
二、课堂秩序破坏
孩子的好动还可能在课堂上造成秩序混乱。他们可能难以安静地坐着,会打断老师讲课或同学学习,甚至破坏课堂秩序。这种行为不仅会影响自己的学习氛围,还会干扰到其他同学,降低整个班级的学习效率。
三、学习困难
由于好动导致的注意力不集中和课堂秩序破坏,孩子在学习上可能会遇到更多的困难。他们可能无法有效地获取和处理知识,从而在理解、记忆、应用知识方面出现问题。这不仅会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还会进一步打击孩子的学习自信心和积极性。
四、心理健康影响
此外,好动还可能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孩子可能会因为学习上的不如意而产生焦虑、沮丧等负面情绪,甚至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这种抵触心理会进一步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形成恶性循环。
五、社交问题
在学校的不良表现也可能影响孩子与老师、同学之间的关系,导致社交问题。他们可能因为好动而与同学发生冲突,无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进一步影响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情感发展。
【健康科普】孩子坐不住好动是什么原因?孩子的好动确实可能会影响到学习。因此,家长和老师需要给予更多的理解、支持和帮助。他们可以通过行为干预、心理辅导、药物治疗等多种方式,来改善孩子的症状,为孩子创造一个有利于学习和成长的环境。同时,家长和老师也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的发展,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健康科普】孩子不停的清嗓子是什么原因?这可能是众多家长都曾遇到过并感到困惑的问题。
孩子不停地清嗓子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及解析:
慢性咽炎:
症状:由于咽部黏膜慢性炎症,孩子会感到咽部不适,如干燥、发痒、有异物感等,从而频繁清嗓子。
治疗:家长应带孩子去医院就诊,按医生建议使用药物治疗,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避免辛辣、油炸等刺激性食物。
扁桃体炎:
症状:由于慢性扁桃体炎、双侧扁桃体肥大以及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导致喉咙异物感,孩子会有咽干、咽痒等感觉,导致频繁清嗓。
治疗:可用中成类药物和抗感染药物控制症状。
反流性咽喉炎:
症状:可能与胃食管返酸有关,表现为咽喉部有咽部堵、异物感,有黏痰附着,经常爱清嗓等症状。
治疗:建议去消化内科进行对症治疗,采用抑酸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同时清淡饮食,少吃油腻刺激的食物。
过敏原:
过敏体质的孩子可能因为吸入灰尘、花粉等过敏原,导致咽部不适,出现清嗓子症状。
治疗:家长应了解孩子的过敏原,尽量避免接触。同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过敏药物,减轻过敏症状。
孩子长时间大声说话、吃零食、喝碳酸饮料等不良生活习惯,可能导致咽部不适,引起清嗓子。
改善:家长应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大声说话,少吃零食、碳酸饮料等刺激性食物。
抽动症:
症状:除了清嗓子外,还可能有眨眼、耸肩、耸鼻子等其他伴随症状。
治疗:这是儿童精神科的问题,需要及时进行抗精神类药物的治疗,比如盐酸硫必利片等。
【健康科普】孩子不停的清嗓子是什么原因?孩子清嗓子的原因多种多样,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找出病因,并在医生指导下采取相应措施。同时,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预防感冒等疾病,有助于减少孩子清嗓子的发生。
抑郁症复发率高达 50%~85%,其中有 50% 患者的复发在疾病发生后2年内 发生。目前倡导全病程治疗,包括急性期、巩固期和维持期治疗。
(1)急性期治疗(8~12 周):控制症状,尽量达到临床治愈(抑郁症状完全消失的时间>2 周)、促进各项功能恢复到病前水平,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2)巩固期治疗(4~9 个月):在此期间患者病情不稳定,复燃风险较大,原则上应继续使用急性期治疗有效的药物,并强调治疗方案、药物剂量、使用方法保持不变。
( 3)维持期治疗:维持治疗时间的研究尚不充分,目前认为并非所有抑郁症患者均需要维持治疗。对有复发倾向的患者,应该至少维持治疗 2~3 年,这些患者包括第 3 次及以上的复发患者、有明显社会心理应激因素的患者、有残留症状或者发病年龄早或者有家族史的患者。维持治疗结束后,病情稳定可缓慢减药直至终止治疗,一旦发现有复发的早期征象,应迅速恢复原治疗。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