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是一种极端的焦虑症,其特征是有一股焦虑不安的想法、冲动或影像,在患者脑海中不断地出现,让患者觉得很痛苦。为了消除这些强迫念头所带来的困扰,绝大多数患者会不断地做出强迫行为。
强迫症具有强迫思维、强迫行为,或两者皆有。 强迫思维指反复和持续的想法、冲动或影像。 强迫思维是不愉快的、非自愿的,是侵入性的、不需要的。
强迫行为是反复的行为或精神活动, 个体感到被强迫思维驱使,或认为必须机械地遵守规则,因而不得不去执行。强迫行为通常作为对强迫思维的反应而实施,目标是减少焦虑或痛苦。尽管一些个体在这样做之后感到焦虑或痛苦有所缓解,然而强迫行为并非为了获得快乐。
强迫思维的类别主要包括 攻击(害怕伤害自己或别人,或做出令自己无法控制的事情)、 怕受污染(怕脏,怕触摸,怕清洁剂、化学药品等各种污染物)、 性(出现不合理的性画面或思考)、 囤积或节省(认为每样东西都很重要舍不得丢掉)、 宗教(担心冒犯神明,或担心道德上的对错)、 对称或精确(纸张书本都要排列整齐,担心计算和手稿是否正确完美)、 身体(过分在乎身体微恙或疾病)和 其他(害怕说出某些事情或丢掉东西、有迷信的害怕等)。
强迫行为的类别主要包括清洗(过度或仪式化的清洗行为,或使用手套等,避免接触污染物)、 检查(重复检查自己是否伤害到自己或别人)、 重复仪式(重复阅读、书写或重复锁门等一些日常活动)、 计算(重复计算书本、地砖、天花板、字母、洗手等数目)、 排序/整理(重复将纸张书本等东西以特定顺序排列,不能弄乱)、 囤积或收集(不断收集或堆积一些没有用的东西,但自己认为很重要)和其他(重复问话、测量或触摸,心灵的仪式行为,迷信的行为)。
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必须是耗时的(如每天超过1小时)或引起显著的临床痛苦或损害,才可诊断为强迫症。功能受损可以由于花费在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上的时间所致。回避那些激发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的情境也可能严重地限制功能。如果强迫症发生于儿童期或青少年期,个体可能会回避与同龄人交往,从而可能经历生长发育困难。
男性比女性强迫症起病年龄更早。在症状类别上,男性更倾向于被禁止的想法和对称性方面,而女性症状更容易体现于清洁方面。
目前强迫症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双效疗法”,即药物治疗之外,再加上认知行为治疗。前者是帮助控制症状、减少焦虑,后者是教导患者学习对抗强迫症的方法,以预防日后复发或恶化。
参考资料:1.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编著,【美】张道龙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薛西佛斯也疯狂——强迫症的认识与治疗:【台湾】汤华盛 黄政昌合著,张老师文化出版社
认知假说认为:重复出现某些想法本应视为正常现象,在人类进行创造性活动与解决问题时,同个体意图有关的反复思考是适应性的。只有对这些重复想法赋予负性认知评价,激发个体的焦虑、恐惧或烦恼,才成为强迫观念。由于这些观念令患者恐惧、难受,迫使患者不得不采取缓和、克制或试图回避的行为反应与仪式行为,包括隐匿的精神仪式。通常患者先是竭力抵制、压制,如果抵制或克制不了,则采取仪式行为缓和焦虑,防范其想象的可能的危险。所以,激起焦虑、恐惧的强迫观念与冲动一出现,患者马上用一连串的仪式行为和精神仪式进行反应,以求减轻焦虑与不确定的感觉,结果由于强化的作用,侵入性强迫想法更频繁地产生,仪式行为也不断增多,两者恶性循环,疾病也迁延不愈。
认知行为分析需要关注以下3方面:
①激起焦虑的强迫观念与冲动:其特点是反复侵入性的,不随意的,引起患者极度恐惧,这些症状之所以容易产生和患者早年教育形成的特殊的责任意识、完美主义和绝对化的思维模式以及负性认知评价有关。从神经生物学角度看,这些强迫想法与冲动是脑的某些部位功能过度激活而发出的虚假信息,虽然是不真实的错误信息,但患者的极度恐惧和不确定感迫使患者不经思考立即作出行为反应。要治疗这种强迫症状,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引起焦虑的情境及线索进行暴露,使患者认识到其想象的危险并不存在,这些想法和冲动才会减少。
②减轻焦虑的强迫行为与仪式:其特点是患者对侵入性强迫观念与冲动的行为反应,这种行为反应是患者按照自己的意愿、不假思索地立即采取的自动的机械式的仪式行为,目的在于防范其想象的危险。如怕脏的患者主要是怕污染引起自己和家人患病,所以反复清洗,旨在防止自己和家人生病;怕意外损失的患者反复检查,目的在于消除不确定的危险。由于采取仪式行为后焦虑减轻,患者在下次强迫观念出现时更容易出现仪式行为,而侵入性强迫观念或冲动也出现更多,形成恶性循环,直到精疲力竭。强迫性仪式行为的出现,阻止了对恐惧性强迫观念的暴露。要使治疗有效,预防或阻止出现强迫性仪式行为是非常关键的,这就是“反应预防”或“反应阻止”,需要同患者一起商定反应预防的策略和全面细致的计划,如:坚持不对侵入性强迫想法或冲动作反应,或延缓作出反应的时间;或鼓励患者集中精力去做某项的重要事件,最好是原先喜欢的容易做的事情。然而有时这种仪式行为不表现在外部,而是在头脑内,表现为一种“精神仪式”,不易被察觉。
③回避:包括外显的回避行为和隐匿的脑内呈现的回避。如怕污染的强迫症患者整天不接触任何东西,以避免不停地洗手或洗澡;有怕拿刀伤人的强迫观念者怕伤害家人和孩子,不接触刀具和锋利的东西,不进厨房。而脑内隐匿的回避同样不易被察觉,患者竭力回避去想那些会引起恐惧的强迫观念的事情或线索,这些回避也是患者对侵入性的、纠缠不已的、使患者极为痛苦的强迫观念的反应形式,同样会阻止对焦虑性强迫观念、想象或冲动的暴露。处理这些回避也是康复困难所在。
强迫症,一种反复持久出现的强迫观念或强迫行为,反复出现的刻板行为或者仪式动作;明知道这些观念或动作无意义,却无法控制。病因复杂,表现形式多样,病程迁延。
强迫症的表现主要有两个方面: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临床上二者往往会同时存在。
因为症状的迁延,往往让患者措手不及,越是想控制,越是控制不住。此时,我不得不提醒患者,强迫的行为本身就有缓解焦虑的作用,所以当强迫行为出现的时候,不要太刻意的控制反而会让自己感觉舒服些。
关于强迫的想法出现,往往是引起痛苦的根源,但我也得提醒病友们面对该症状的时候,心态要摆正,不能光想着症状想法又来了。你得从心里清楚,这个想法本就是你自身的,你对抗也是没有意义的,反而应该尝试带着这个症状继续去生活。
言而总之,疾病的治疗一方面靠药物,一方面离不开患者对于疾病的认识。
如何识别强迫症?
HZ4
HB4
随着强迫症人群的普遍增多,治疗方法也在不断的研究和改进,认知行为疗法就是目前国外治疗强迫症的主流方法之一,而在国内,认知行为疗法与药物联合治疗的效果也远高于单用药物的治疗成效,下面我们就来走近认识一下这种强迫症的治疗方法吧。
什么是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通过改变强迫症患者对己、对人、对事的不正确的看法和态度来达到消除患者的强迫症状、中断习惯性过程的心理治疗方法。认知行为疗法又被称为暴露和仪式阻止,它是为弱化两种类型的习惯而设计的,第一种是对特殊的环境、事物、困扰患者的想法而感到痛苦的习惯,所以这里的“暴露”就是指鼓励患者将自己暴露在导致他们强迫行为的情景环境、想法或焦虑情绪中,教会患者如何面对自己的恐惧;第二种就是当患者对困扰的事物感到痛苦时所进行的仪式化的行为,而“仪式阻止”就是引导患者学习如何正确处理强迫行为。一项分析20余项随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60%-85%的患者经暴露-反应预防疗法5年治疗后停药,症状得到改善且稳定[1]。
认知行为疗法对强迫症的治疗
一、心理辅导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是任何疾病治疗的前提,取得患者的充分信任,同时让患者了解相关疾病知识,重点解释各种不合理的信念以及强迫思维与强迫行为之间的关系,能够有助于帮助患者建立治愈的信心。
二、打破原有的错误认知结构,重建认知
可以使用如“你的怀疑有根据吗?”、“最坏的结果有可能发生吗?”之类的“苏格拉底式对话”来帮助患者明白他的不合理信念,而正是这部分思维导致了仪式行为。使患者领悟焦虑不安情绪与强迫之间的关系,从而发展新的、有适应性的认知,打破恶性循环。
三、行为改变
通过疏泄、领悟、面对、再教育、作业、训练等技术引导产生有建设性的行为变化并进行巩固,在认知行为疗法中包括三个元素:真实暴露、想象暴露、仪式阻止。在真实暴露中,患者需要面对激起其强迫性痛苦的环境,在经过足够的暴露后,其焦虑情绪会降低,这就是所谓的习惯化;而有些人不用特定情境的激发,强迫痛苦就会自然发生,那么想象暴露是有帮助的。例如一个人担心家里会失火,而为了暴露练习,肯定不会点燃房子,但可以持续地想象房子着火了,直到痛苦减轻;而在这个治疗计划中,患者需要克制自己经常做的仪式行为,直到这种仪式化的欲望降低,痛苦缓解,这就是所谓的仪式阻止。
四、重新评价
强化自我处理问题的能力,重新评价自我效能。
此外,对于儿童青少年强迫症患者,除了对患者进行个体的认知行为治疗外,家庭治疗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父母婚姻有问题、家庭关系不和谐、成员之间存在特殊问题等的患者,更应做家庭治疗。只有让家庭中所有的行为问题都暴露出来,才能更好的了解是如何对患者产生影响,从而重新组织家庭关系,以减轻对患者的强迫性行为,构建良性行为。
参考文献
[1]Ponniah K,Magiati I,Hollon SD.An update on the efficacy of psychological therapies in the treatment of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in adults[J].JObsessive Compuls Relat Disord,2013,2(2):207-218.DOI:10.1016/j.jocrd.2013.02.05.
药物治疗是强迫症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也是强迫症的最常用治疗手段。选择适宜的心理和(或)药物治疗方案进行序贯治疗,是《中国强迫症防治指南2016》中写明的治疗原则之一。
药物治疗的原则
(1)系统评估:在系统评估的基础上,优化患者的起始剂量、滴定速度、治疗剂量、减药换药及增效治疗等治疗策略。
(2)综合治疗:一系列的研究证据支持药物联合心理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法,疗效优于单一的药物治疗或心理治疗。
(3)个体化治疗:根据药物潜在的不良反应、患者对不良反应的态度和接受度、药物潜在的相互作用、患者既往药物治疗的反应、是否伴有躯体疾病等情况,来选择治疗强迫症的药物。
(4)全病程治疗:急性期治疗需要足量药物治疗10~12周;急性期治疗有效的患者,至少维持药物治疗1~2年,可以显著降低复发风险。
(5)提高治疗依从性:不服药或停药在强迫症患者中非常常见,导致疾病慢性化和迁延不愈。因此需要评估影响患者依从性的因素,综合治疗,提高疗效和降低不良反应。
(6)加强患者及其家属健康教育:让患者及家属了解疾病及治疗特点,保持良好的医患治疗联盟,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药物治疗过程
强迫症的药物治疗包括急性期和维持期治疗。
急性期治疗的目标:防止和处理意外,降低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及相关症状;尽可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同时监测病情变化和潜在的药物不良反应,调整治疗,提高疗效和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并制定急性期和长期(预防复发)的治疗计划等。
维持期治疗:急性期治疗有效的患者,建议至少维持治疗1~2年,以达到预防复发和使病情进一步得到的目的。
药物选择
选择药物应从推荐的一线药物足量足疗程开始,急性期治疗10~12周,维持期治疗1~2年。经12周急性期治疗疗效不佳者首先考虑增加药物至最大治疗剂量;仍无效者可考虑联合增效剂、换药治疗或者选用其他治疗方法。
现有研究证据支持一线治疗药物(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药物,SSRIs)的总体疗效相似,没有证据支持某一种SSRIs的疗效优于其他的SSRIs,但不同的患者可能对药物的反应有较大的个体差异。
最后提醒大家,如果感觉身体有异样,一定要到专业的医疗机构求助专业医师,用药也要遵医嘱。毕竟在看病方面,医生才是专业的。
参考文献:
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中国强迫症防治指南》编写组. 中国强迫症防治指南2016(精编版)[J].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16, 49(6).
强迫症是一种精神障碍,在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出版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第三版和第四版中,被归类于焦虑障碍谱系,命名为强迫性焦虑障碍。而DSM第五版中,强迫症从焦虑障碍中被分离出来,与躯体变形障碍、拔毛症、囤积障碍和抓痕障碍组成一个独立的疾病分类——“强迫及相关障碍”。
严重的强迫症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患者及家属的日常生活,所以强迫症患者非常有必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治疗,千万不要一个人扛着。
治疗目标
强迫症的治疗目标是:强迫症状显著减轻,社会功能基本恢复,能够有效地应对压力和减少复发。
强迫症状减轻到对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影响较小可以这样来判断,如强迫症状中尤其是强迫动作,患者每天花费的时间少于1小时;强迫症状伴随的焦虑在可以耐受的范围或几乎没有焦虑;能够带着“不确定感”生活;强迫症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很小或几乎不造成痛苦;患者能够应对压力,防止症状有较大的波动。
对于难治性强迫症患者,应最大限度减少症状的频率和程度,尽可能让患者接受带着症状生活,尽量减少疾病对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的影响,让患者愿意接受持续治疗。
治疗原则
强迫症需要长期治疗,而且需要医患联合,进行个体化的综合治疗。包括:建立有效的医患治疗联盟、定期评估、多种方法综合治疗、个体化治疗、多学科联合制订治疗方案、治疗环境的选择、药物治疗的选择与序贯性、关注治疗的依从性。
治疗方法
强迫症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等。是否使用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或两者联合治疗,取决于患者症状的特点和严重程度、共病的精神障碍或躯体疾病及治疗史、心理治疗的可获得性、患者当前的治疗、患者对治疗的意愿和经济承受能力。
有56%~83%的强迫症患者至少共患一种其他精神障碍,如情感障碍(包括有自杀倾向的抑郁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焦虑障碍(惊恐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社交恐怖障碍)、神经性厌食症和贪食症、酒精或物质滥用或依赖、抽动障碍等。
及时治疗强迫症,可以尽可能的帮助患者恢复社会功能,减少焦虑情绪;不仅自己的生活质量能够获得大大的提升,更可以让家人的担忧缓和,精神和经济负担减轻,因此,千万不要独自隐忍,要相信医学的力量,越早发现,及时治疗,对于治愈的可能性就会越高,预后也会更加理想。同时,大家也一定放平和心态去看待强迫症。
参考文献:
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中国强迫症防治指南》编写组. 中国强迫症防治指南2016(精编版)[J].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16, 49(6).
你的身边有没有这样的朋友?他们习惯将东西码成直线、走路要顺着砖格走、不停地看手机、不断的洗手……他们往往被贴上“完美主义”标签。但事实上,如果一种行为或思想到了无法自控且不断重复,已经给身心造成负担、痛苦的程度,那就很有可能是疾病了!
强迫症作为一种全球性的精神障碍疾病,其实并不少见,但大众对他的认识还非常的有限,我们来一起看看强迫症有哪些特征吧:
1、起病早。强迫症在青年群体中的患病率为老人的两倍,平均发病年龄为19-29岁,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率有所降低。
2、病程长。一项对普通人群特定精神障碍知晓率的调查发现,强迫障碍知晓率是最低的,为11.5%,而强迫症是逐渐发展严重的,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部分患者的症状会逐渐消退,但仍有大约10%病人会进一步恶化。由于未认识直到发病,他们往往忍受了7-10年的痛苦才走进强迫症诊室。
3、患病率。根据2019年全国精神疾病流行病调查发现,强迫症的终生患病率为2.4%左右,也就是说大约每40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患有强迫症,男女的患病比率相当。
4、临床症状相似。强迫症主要分为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而在临床研究中又可分为几个亚型,如强迫洗涤、强迫检查、强迫计数、强迫仪式动作等等。尽管不同的文化、社会差异会影响强迫症的表现方式,但在全球范围内,其症状依然有高度的一致性。
强迫症的共病
强迫症从来不会“单独作案”,不管到哪儿都要带上一两个“同伙”,也就是强迫症的共病。约56%-83%的强迫障碍至少共患一种其他精神障碍,包括抑郁障碍、双相情感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社交恐怖障碍、神经性厌食症和贪食症、抽动障碍和一系列的强迫谱系障碍等都是强迫障碍常见的共患病。其中强迫症合并抑郁障碍占总数的48.8%,居强迫症合并疾病之首,而强迫症患者抑郁障碍的患病率是普通人群的8-10倍;强迫症的焦虑症状以精神焦虑为主,可以合并多种焦虑障碍,其中24%的强迫症患者合并有单纯恐怖症、社交恐怖症等;28%的强迫症患者合并有人格障碍,仅次于合并抑郁障碍,同时不少研究证实,强迫症与强迫型、回避型、偏执型等人格障碍有一定的关系,这些患者常常存在过分敏感、人际关系欠佳、情绪不稳、空虚感、过分追求完美、犹豫不决等特征[1]。
强迫症的疾病负担
强迫症会使患者各个维度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的损害,包括主观健康感受、社会关系、工作能力、享受生活的能力等等。他们会因为疾病而无法继续正常工作、生活,甚至可能因此致残。不仅如此,强迫症还会给家庭成员造成重大的负担。社会活动的减少容易导致隔离感、压抑感的增加,而男性强迫症患者更易长期失业、接受经济援助。所以无论是患者还是家属,对于疾病千万不能讳疾忌医或有思想负担,早诊断,早治疗,对疾病会有一个较好的预后。
参考文献
[1] 贾艳滨,张璐.除了强迫症,可能还伴有……——强迫症共病浅谈[J].心理与健康,2017(03):78.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