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第八医院,始建于1933年,隶属于西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是当时主政陕西的杨虎城将军针对1932年夏季陕西霍乱大流行设立的专科医院。2005年经陕西省卫生厅批准为陕西省传染病院,2010年被评为三级甲等传染病专科医院,2013被西安交通大学批准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西安市第八医院,2017年经西安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增名西安市肝病医院。医院占地面积7.3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22万平方米,编制床位650张,开放床位544张,在岗职工611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62人(高级技术职称100人)。医院主要诊疗科目为传染科,设置28个医疗、医技科室,国家级研究室1个,国家级中药临床研究基地,市级研究所1个、研究室2个,是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为一体的西北地区最大的传染病医院。先后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省级文明示范单位、白求恩精神奖、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先进基层党组织、陕西省抗击非典先进集体、陕西省绿色医院、西安市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单位、西安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医院是西安医学会感染症分会、西安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西安护理学会感染性疾病护理专委会、陕西省艾滋病防治专业委员会等主委单位,西安市感染性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承担着省、市两级传染病专业医学继续教育、全省免费抗病毒、职业暴露、母婴阻断等重要任务,为省、市感染性疾病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提供了组织保障;是省市集中收治病残吸毒人员和被羁押人员的传染病治疗中心,形成了独特的戒毒传染病患者诊疗模式,为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是省、市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收治传染病患者的主要医疗机构,在抗击“非典”、甲型H1N1流感、H7N9禽流感、埃博拉出血热、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新冠肺炎疫情等各类全球性传染病疫情做出了突出贡献。建院以来,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建设规模、医疗设施和诊疗水平不断提高,在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和诊疗事业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我省及西北地区预防、控制和治疗传染性疾病的重要力量。近几年来,医院始终围绕学科建设谋发展,积极构建以感染性疾病为中心,以肝病、肾综合征出血热、艾滋病、中西医结合为重点学科的综合性学科体系。相继开设了综合内科、介入科、中西医结合科、口腔科、皮肤性病科、手术麻醉科、外科、妇产科等综合学科;建设完成了手术室、血液净化中心、妇产科病房、发热门诊等改造项目;购置了磁共振成像系统(3.0T)、64排螺旋CT、车载CT、体外膜肺氧合系统(ECMO)、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肝纤维扫描仪等大型医疗设备;建立了P2+实验室、方舱PCR实验室、中心实验室、艾滋病确证实验室、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组建了肝病、艾滋病、传染病杂病、内科、外科、医学检验、影像、药学、麻醉、ICU等多学科诊疗团队,形成了传染病综合救治新格局,医院的发展模式已由传统的传染病救治转化为以传染病为重点学科的综合救治体系。目前,肝病专科为市级重点学科,在重症肝病、肝硬化、抗肝炎病毒、肝纤维化、早期肝癌诊断治疗等方面形成了明显优势和诊疗特色;艾滋病和肾综合征出血热专科为市级优势学科,承担着多项省市级研究项目;中西医结合科以国家中医药研究室为平台,在各项传染病中医诊治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内镜、介入、外科手术、血液透析等诊疗手段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医院综合救治能力稳步提升。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市委、市政府及时决定建设西安市公共卫生中心(西安市第八医院新院区)。新院区位于高陵区310国道与210国道交汇处,总床位1500张(传染病500张,综合1000张)。新院区落成后,将成为省内引领、辐射西北、国内一流,集强专科、大综合、应急医疗为一体的现代化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在建设现代化医院及公共卫生救治体系的新征途上,医院将以新院区建设为发展机遇,秉承“肝胆相照、传播医爱、服务社会”的宗旨,坚持“勤奋严谨、务实创新”的院训,努力打造高质量区域公共卫生健康中心,提升省市处置重大传染病疫情的公共卫生应急能力,为三秦百姓提供全链条、全方面、全生命周期的医疗健康服务。分离性障碍又称分离(转换)障碍,曾称癔症或歇斯底里症。分离性障碍是一类由精神因素作用于易感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一部分患者表现为分离性症状,另一部分患者表现为各种形式的躯体症状,其症状和体征不符合神经系统生理解剖特点,缺乏相应的器质性损害的病理基础。这些症状被认为是患者无法解决的内心冲突和愿望的象征性转换。,1.心理因素 个体对应激性生活事件的经历和反应是引发本病的重要因素。幼年的创伤性经历也可能是成年后发生分离转换障碍的重要原因。此症患者常常具有一些共同的人格特征,包括:具有暗示性、表演性、自我中心、情绪化、幻想性等。 2.社会文化因素 此症患者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大多生活在封闭性的同源文化环境中。因此受教育程度、社会文化、生活环境对分离转换障碍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3.生物学因素 目前分离转换障碍的遗传学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有些研究发现分离转换障碍患者的一级亲属的同病率较高。但也有研究得出相反的结论。有学者认为本病为多因素遗传疾病。,脑,对分离性障碍的患者应尽快完善相关必要检查以确定其无器质性损害,在治疗中建立良好的医患联盟,治疗应以心理治疗为主。 1.心理治疗 (1)个别心理治疗几乎适用于所有分离性障碍患者。在建立良好医患联盟的基础上了解和理解患者的个人成长史、家庭关系、人格特征等,共情患者的情绪,给予一定的支持,和患者共同探索其患病的原因与过程。切忌一味挖掘患者的童年创伤而不予以相应的共情和支持,以至于造成对患者的二次伤害。 (2)暗示治疗可用于急性发作而暗示性又高的患者。在治疗开始时向患者简单解释其疾病是一种短暂的神经功能障碍,通过即将实施的治疗即可逐渐恢复甚至痊愈。针对运动和感觉障碍的患者可以使用10%葡萄糖酸钙静脉注射配合言语暗示进行治疗。也可以运用催眠治疗使患者进入催眠状态,结合语言暗示以达到消除症状的目的。 (3)系统脱敏治疗先让患者倾诉与发病有关的精神因素,然后对患者进行放松训练,逐步让患者暴露于诱发症状的精神因素中,患者渐渐体验到能够承受这些精神因素带来的紧张不安情绪而不发病,之后逐步增加暴露剂量。 2.药物治疗 临床中发现分离转换障碍患者常有焦虑、抑郁、失眠、疼痛等症状。药物治疗可针对这些症状进行治疗,从而改善患者的情绪,减轻患者的躯体不适感。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可用于改善情绪,苯二氮卓类药物可减轻焦虑及改善睡眠。,1.急性应激障碍 本病的发生发展和精神刺激因素密切相关,在强烈应激事件后立即发病,症状内容与应激事件相关,无反复发作病史,故可鉴别。 2.精神分裂症 分离性障碍的情感爆发和行为紊乱与急性青春型精神分裂症易混淆,但精神分裂症常表现为不协调性情感障碍、感知觉障碍和思维障碍,因此可以鉴别。 3.癫痫发作 分离性抽搐与癫痫发作临床表现有近似的方面,但癫痫发作有意识丧失,常有跌倒受伤、咬伤舌头、大小便失禁、脑电图异常等。 4.器质性疾病 器质性疾病如失明、失聪、感觉障碍等可依据相关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发现其症状符合躯体解剖学特征并加以解释。 5.诈病 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主观故意“没病装病”或“夸大原有的病情”,常突然产生,由主观愿望决定症状的消失与否。分离性障碍的症状一旦发生,是主观意志无法控制的。,无,1.SPE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化断层显像)影像学显示分离遗忘患者颖叶中部和基底节前部的脑灌注降低。 2.PE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检查后结果显示分离性遗忘患者右侧前额叶的葡萄糖代谢率减低。 3.事件相关电位(ERP)对脑功能和神经认知科学的探究也给分离障碍的研究提供了可行的途径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