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
网站导航

北大六院,北医六院,北京六院宫缩素点滴引产专家

简介: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北京大学精神卫生学院)是北京大学精神病学与精神卫生学的临床医疗、人才培训与科学研究基地,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北京精神卫生研究和培训协作中心,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精神卫生中心,是拥有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的双中心医院。北京大学的精神病学专业创建于1942年,为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设立的神经精神科。1951年北京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建立精神病院,1954年成立精神病学教研室。1954年建立脑电生理学研究室。1962年建立生物化学研究室。1966年迁址到北京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为该院精神科。1980年3月成立北京医学院精神卫生研究所。1982年2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确定我院为国内第一家精神卫生研究和培训协作中心。1987年2月《中国心理卫生杂志》正式创刊出版发行,杂志编辑部挂靠在我院。1989年至1999年成立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学系,共招收六届本科生。1992年10月6日迁入现址,增加北京医科大学第六医院名称。1993年卫生部批准我院建立部属的精神卫生学重点实验室。1997年被评为北京市三级甲等专科医院。1998年卫生部批准我院成立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2000年4月北京大学与北京医科大学合并后,更名为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2001年12月被卫生部确认为国家级继续教育基地。2002年2月教育部批准我院为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重点学科。2002年6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所属精神卫生中心成立,挂靠在我院。2002年7月成立北京大学临床心理中心,挂靠在我院。2004年12月增加北京大学精神卫生学院名称。2006年成立法医精神病司法鉴定中心。2007年成立记忆障碍诊疗与研究中心。2007年成立公共卫生事业部,作为国家精神卫生项目办公室,执行中央支持地方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2011年获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014年3月北京大学医学部睡眠医学中心挂靠我院。2014年6月痴呆诊治转化医学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落户我院。2014年10月以排名第一的成绩被正式认定为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014年10月北京大学-Lieber转化神经精神医学联合研究所落地我院。2020年4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院完成竣工验收。历任行政领导:1942年至1953年,许英魁教授任主任1953年至1972年,伍正谊教授任主任1973年至1980年,沈渔邨教授任主任1980年至1997年,沈渔邨教授任所长1997年至2001年,崔玉华教授任所长、院长2001年3月,于欣副主任医师任副所长、副院长,主持工作2004年7月至2013年7月,于欣主任医师任所长、院长2013年7月至今,陆林教授任所长、院长历任党委领导1981年1月至1984年8月,沈渔邨教授任党委书记1984年8月至1986年3月,李从培教授任党委书记1986年3月至1987年9月,陈二乔同志任党委书记(任期内病故)1987年12月至1994年6月,张津萼研究员任党委书记1995年4月至1998年4月,王玉凤教授任党委书记1998年4月至2003年4月,周东丰教授任党委书记2003年4月至2012年10月,黄悦勤教授任党委书记2012年10月至2020年12月,王向群主任医师任党委书记2020年12月至今,陈斌斌研究员任党委书记医疗服务我院始终秉承“以科学精神体现人文关怀”的理念,以循证医学为基础,以求实创新为动力,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临床服务。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形成了综合实力卓越、亚专科齐备、诊疗病种鲜明的医院特色。设有综合病房两个,收治来自全国各地的急症、重症、难治的精神障碍患者;设有特需医疗病房一个,面向高端人群和国外使领馆的外交人士;设有老年、儿童、临床心理病房、睡眠医学科病房等亚专科病房以及酒药依赖和进食障碍等特色病种病房,为相关人群提供专科的精神卫生服务。门诊设有普通门诊、专家门诊、特需门诊、中西医结合门诊、神经内科门诊、多专家会诊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问题患者的就诊需求;还设有进食障碍、成瘾行为、睡眠障碍、记忆障碍、行为分析治疗、精神疾病康复咨询、心理治疗、老年儿童等相关专业门诊,以满足就诊者对专科或特殊方向的咨询和治疗需求。我院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指定的精神科药物临床试验基地,自1997年以来,共完成了百余种精神科药物的新药临床试验和疗效验证。健康教育和自助团体在精神康复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发动患者和家属参与到精神疾病康复的全过程是我院的医疗特色之一。多年来我院定期举办戒酒互助会(AA)、痴呆患者家属联谊会、精神分裂症家属联谊会、老年期痴呆家属联谊会、抑郁症患者自助团体、进食康复联谊会、强迫症患者生活发现会等活动。北京市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也挂靠我院,定期组织孤独症儿童家长培训班和家属联谊活动。以上团体组织的各项活动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其社会功能和社区再适应奠定基础。。

钱英 主任医师

情绪障碍、儿童青少年多动症和心理障碍、心理治疗

好评 100%
接诊量 450
平均等待 12小时
擅长:情绪障碍、儿童青少年多动症和心理障碍、心理治疗
更多服务
李冰 主任医师

烟酒药物依赖,抑郁症、心理治疗、精神疾病

好评 99%
接诊量 1789
平均等待 15分钟
擅长:烟酒药物依赖,抑郁症、心理治疗、精神疾病
更多服务
马宁 主治医师

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常见精神障碍的诊疗与康复。

好评 99%
接诊量 637
平均等待 3小时
擅长: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常见精神障碍的诊疗与康复。
更多服务
耿彤 主治医师

精神分裂症,双向情感障碍,抑郁症,青少年心理障碍等

好评 100%
接诊量 395
平均等待 9小时
擅长:精神分裂症,双向情感障碍,抑郁症,青少年心理障碍等
更多服务
王力芳 主治医师

孤独症(自闭症),儿童青少年焦虑抑郁,成人情感障碍

好评 99%
接诊量 2603
平均等待 10小时
擅长:孤独症(自闭症),儿童青少年焦虑抑郁,成人情感障碍
更多服务
朱玥 副主任医师

1.双相障碍、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心理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2.个体心理咨询与治疗;3.夫妻(或家庭)心理咨询与治疗

好评 99%
接诊量 822
平均等待 4小时
擅长:1.双相障碍、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心理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2.个体心理咨询与治疗;3.夫妻(或家庭)心理咨询与治疗
更多服务
范肖冬 副主任医师

焦虑、抑郁、失眠、惊恐、躯体症状、疑病症

好评 99%
接诊量 1269
平均等待 1小时
擅长:焦虑、抑郁、失眠、惊恐、躯体症状、疑病症
更多服务
张五芳 主治医师

14岁以上青少年和成人抑郁、焦虑、睡眠障碍、躯体化形式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的诊疗和康复;

好评 99%
接诊量 2557
平均等待 1小时
擅长:14岁以上青少年和成人抑郁、焦虑、睡眠障碍、躯体化形式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的诊疗和康复;
更多服务
张鸿燕 主任医师

成人精神障碍,抑郁焦虑,新药临床

好评 99%
接诊量 2168
平均等待 2小时
擅长:成人精神障碍,抑郁焦虑,新药临床
更多服务
王向群 主任医师

焦虑障碍,抑郁障碍,双相障碍,心理生理障碍,躯体不适障碍,躯体疾病伴发精神障碍

好评 99%
接诊量 2021
平均等待 3小时
擅长:焦虑障碍,抑郁障碍,双相障碍,心理生理障碍,躯体不适障碍,躯体疾病伴发精神障碍
更多服务

患友问诊

剖腹产后出血,咨询益母草使用及生活建议。患者女性27岁
45
2024-09-17 02:51:32
我想了解宫缩素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尤其是关于副作用和正确用法的部分。患者女性
15
2024-09-17 02:51:32
刨宫产后想使用宫缩素止痛,担心是否可以当天使用。患者女性
12
2024-09-17 02:51:32
产后45天,剖宫产,无出血,母乳喂养。线下诊断有残留物,已开去污药物。患者女性28岁
15
2024-09-17 02:51:32
人流术后宫腔残留13mmx8mm,服用米索前列醇,担心不能自行排出。患者女性23岁
28
2024-09-17 02:51:32
产后43天出血,B超显示宫腔有血块,顺产两天后子宫脱垂,寻求治疗建议。患者女性36岁
9
2024-09-17 02:51:32
剖腹产后使用宫缩素,请问是否安全有效?患者女性
25
2024-09-17 02:51:32
患者咨询关于妇科缩宫素与带药环防掉挌的信息,想了解产后乳汁排出不畅如何使用药物及生活建议。患者女性
3
2024-09-17 02:51:32
患者流产后咨询恢复问题,关注药品使用及复查时间。患者女性32岁
63
2024-09-17 02:51:32
屁股针后大腿麻木两个月,无腰疼和腿疼史,已停用缩宫素。患者男性25岁
35
2024-09-17 02:51:32

科普文章

#宫缩素点滴引产#宫缩素点滴引产
246

在产科病房值班,总是会遇到产妇宫缩不强,家属很着急,要求打缩宫素来加快产程,快点生出宝宝的情况,产妇和家属的心情可以理解,但缩宫素是不能滥用的,应用缩宫素要有指征,否则会造成不良后果的。

今天,我们就科普下静脉滴注缩宫素的方法。

首先,协调性宫缩乏力、胎心良好、胎位正常、头盆相称的产妇才可以滴注缩宫素,这也是用缩宫素的指征。

缩宫素一般是从小剂量开始,把缩宫素 2.5u 加入 0.9%生理盐水 500 毫升中,使每滴液中含有 0.33mu 缩宫素,开始滴速为 4-5 滴/分,根据宫缩强度进行调整,调整的间隔为 15-30 分钟,应在 15 分钟内逐渐调至有效剂量,也就是宫缩间歇 2-3 分钟,每次宫缩持续 40 秒以上。

因为缩宫素的血浆半衰期平均为 5 分钟,用药后 20-40 分钟可达到血浆稳态浓度,因此,增加浓度以 1-2mu/min 为宜,最大给药浓度通常不应超过 20mu/min。对于不敏感者,缩宫素剂量可酌情增加。

使用缩宫素还要注意:用药时一定要有医生或者助产士在床旁守护,密切观察宫缩、胎心率、血压及产程进展等变化,一旦出现激惹性宫缩或者宫缩持续时间超过 1 分钟或者胎心率明显减少、有晚期减速等时,应立即停用缩宫素,如血压升高,应减慢缩宫素滴注速度。

#宫缩素点滴引产#用药的问题
65

缩宫素用药的注意事项

缩宫素静脉点滴虽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引产方法,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包括宫缩过频(10 min内宫缩≥6次)、过强甚至强直性宫缩(单次宫缩持续2 min或以上,伴有或不伴有胎心变化)、过度刺激综合征(宫缩过频且伴有胎心异常),可导致急产、子宫破裂、胎儿窘迫、羊水栓塞,甚至孕产妇死亡。

由于缩宫素受体有饱和现象,无限制加大用量不能增加用药效果,反而增加副作用,故24 h内总量应控制在60 U。一旦发现宫缩异常,应减慢点滴速度或停止点滴,必要时给硫酸镁缓解子宫收缩。

 此外,快速静脉注射未稀释的缩宫素可导致低血压、心动过速或心律失常,应禁止。大剂量静脉点滴过程中需注意监测血压、心率及电解质情况,部分可能出现严重低血压、甚至心跳骤停;部分患者还可引起恶心、呕吐,甚至药物过敏反应;引产期间产妇活动受到一定限制,需要专人观察产程。

总之,缩宫素在妊娠分娩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功能受到缩宫素受体分布的影响,因目前缩宫素作用机制仍不清晰,而临床上对缩宫素及其衍生物的使用广泛,因此如何把握使用指征,合理规范使用缩宫素,促进安全分娩以减少副作用及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宫缩素点滴引产#产后血崩病
16

产后出血及缩宫素衍生物

       产后出血是孕产妇死亡的最重要原因,比例高达40%以上。因此,预防性使用促宫缩药物增强子宫收缩是预防产后出血的重要方法。

       缩宫素使用简便、安全,起效快、代谢快,是目前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的首选药物。但是由于缩宫素半衰期短,需要连续输液才能起到持续收缩子宫的作用,并且缩宫素液体属于等渗性液体,长时间静脉点滴可能引起水钠潴留等副作用,因而衍生出具有长效促进子宫收缩的活性药物。

       麦角新碱注射液为缩宫素/麦角生物碱组合药物,具有缩宫素的快速促进子宫收缩的活性和麦角新碱的长效作用,常用于阴道分娩。然而,由于麦角新碱可刺激其他平滑肌,因此引起胃肠道症状、头痛、高血压等副作用较多。

      卡贝缩宫素是近年出现的预防产后出血药物,是缩宫素的合成类似物,有文献报道其药物半衰期比缩宫素长4~10倍,在单次给药后即可达到长时间促进子宫收缩的作用。但由于其不可重复给药,且价格较高,因此不建议代替缩宫素常规应用。

       由于卡贝缩宫素的不良反应与缩宫素相似,有研究认为其增快心率作用的持续时间更长,对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风险高的产妇应谨慎使用。

       也有研究认为,阴道分娩的妇女产后预防性使用卡贝缩宫素后失血量减少,副作用也较少。

#宫缩素点滴引产#人工破膜引产
15

催引产方法

凡胎儿不宜在宫内继续生存,且没有使用缩宫素的禁忌证者,均可采用缩宫素催引产。静脉点滴缩宫素推荐使用低剂量,最好使用输液泵,由低浓度(0.5%)开始,即500 ml 晶体液中加入缩宫素2.5单位,从每分钟8滴(32 ml/h)开始,根据子宫收缩、胎心情况调整滴速,一般每隔15~20 min调整1次。应用等差法,为安全起见也可从每分钟8滴开始,每次增加4滴,直至出现有效宫缩。若仍无宫缩,缩宫素浓度可加倍,将滴速减半,再根据宫缩情况进行调整。

由于单用缩宫素引产效果欠佳,因此近年提出机械性促进宫颈成熟,以提高缩宫素使用效果的引产方式。常用的促宫颈成熟器材包括COOK子宫颈扩张球囊(COOK球囊)及一次性宫颈扩张球囊(单球)。

#宫缩素点滴引产
4

缩宫素脉冲式给药法

此法符合体内缩宫素释放规律,可减少缩宫素和液体用量,但需要有输液泵才能进行,基层医疗单位缺乏此项设备。故多数仍采用持续性静脉点滴给药。

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提供了一个使用缩宫素的方案:低剂量时,开始剂量为0.5~2 mU/min,增加浓度从1~2 mU/min,间歇时间15~40 min;高剂量时,开始剂量6 mU/min,增加浓度从1~6 mU/min,间歇时间15~40 min。若出现宫缩过强,需调整剂量。

高剂量(4~6 mU/min)缩宫素引产方案与常规低剂量(32 ml/h)方案比较,高剂量方案引产所需时间短,成功率高,但是,子宫过激的发生率也高,危险性增加,因此,从安全的角度考虑,国内缩宫素引产推荐以低剂量为宜。

#宫缩素点滴引产#宫缩素点滴引产
189

影响因素及其他作用

目前认为子宫肌层的拉伸也可能影响子宫收缩。羊水过多和多胎妊娠是引起宫腔过度拉伸的常见原因,其发生早产的风险显著增高。子宫的拉伸可能刺激肌层 OTR 的表达增加,使得宫缩强度、频率增加而发生早产。

与单胎妊娠子宫相比,双胎妊娠的子宫肌层对缩宫素的反应更敏感,但由于研究中没有同时检测两组的 OTR 表达水平,尚不能明确 OTR 在当中的作用。

精氨酸加压素(也称为抗利尿激素或加压素)是另一种由垂体分泌的肽类激素,其主要功能是保留水分和收缩血管。在人体中,缩宫素的结构与精氨酸加压素非常相似,仅相差两个氨基酸,并且它们的作用受体具有同源性,在细胞膜结合部位,可引起交叉反应。

缩宫素对血管平滑肌有显著舒张作用,可使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分别下降 28、15、20 mmHg(1 mmHg=0.133 kPa ),这可能与促进心肌细胞释放 NO 相关。同时,缩宫素通过促进心房肽的释放,使环磷酸鸟苷升高而促进心率增加。这使得心输出量和每博量增加,可能导致出现心肌缺血。临床上部分患者可能出现 ST 段改变或胸痛症状。呼吸道平滑肌缩宫素受体的存在可能导致支气管痉挛、急性呼吸窘迫。并且,由于缩宫素受体存在饱和情况,若缩宫素使用剂量越大,其副作用越明显,对于存在心血管呼吸道疾病的患者,更需谨慎使用缩宫素。

#原发性宫缩乏力#宫缩素点滴引产
42
假性宫缩,又叫做过敏性宫缩,是指仅仅有肚子发紧发硬或者轻微下坠感,但是没有规律性,并且不伴有肚子疼痛,这种宫缩属于无效性宫缩,一般是不会引起分娩的,孕妇在孕晚期绝大多数人都会出现,所以不用太紧张,通过多卧床休息就可以缓解。
 
但是有些假宫缩也是临产的先兆,多见于足月后,才开始宫缩没有规律性,肚子也不疼,但是宫缩的频率逐渐加重,强度也越来越大,最后形成阵发性腹痛,这就提示即将临产了,如果四五分钟疼一次,一次能持续30秒,说明是临产的宫缩,应该及时住院。如果在怀孕37周前出现不规律宫缩,如果没有及时处理,有可能成为真正的宫缩,导致早产。
 
有些准妈妈自己不会判断宫缩到底是假性的还是真性的,所以出现肚子一阵一阵发紧时可以告诉医生,让医生帮忙判断,医生也会根据胎心监护监测到宫缩的情况,以及检查宫颈内口的情况判断是否为要生的表现。
 
孕晚期出现的宫缩大多数为假性宫缩,只有少数会出现临产的宫缩。对于假性宫缩,要通过卧床休息,口服利托君或者硝苯地平抑制宫缩,必要时应用硫酸镁和促胎肺成熟的药物对症治疗,经过抑制宫缩后,有90%以上的假性宫缩会得到控制,也能够证明是假性宫缩,真性宫缩肚子会越来越疼,并且用药是控制不住的。
#宫缩素点滴引产#原发性宫缩乏力#流产
35

足月顺产或者剖宫产后,医生一般会让护士给产妇常规肌肉注射缩宫素,这是为了增强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那么,流产后打缩宫素的作用是什么呢?

我们先说说缩宫素注射液的适应症,缩宫素注射液在使用说明书中很清楚的说明它用于引产、催产、产后及流产后因宫缩无力或者缩复不良而引起的子宫出血以及了解胎盘储备功能。胎盘储备功能也就是用催产素做催产素激惹试验,从而了解胎儿在宫内的安危。

所以,流产后给打缩宫素,主要目的是促进或者加强子宫收缩,子宫收缩加强了,会有效减少内膜出血,对于有很少量宫腔残留的,子宫收缩强,也有利于排出残留组织。

缩宫素注射液的使用方法一般是静脉注射和肌肉注射,它主要是与子宫肌层上的缩宫素受体相结合,从而达到促进子宫肌层收缩而减少内膜出血、宫腔残留组织排出。所以,缩宫素是有饱和量的,超过饱和量再用缩宫素就没有效果了。

这是流产后打缩宫素的作用和加强宫缩的原理。

在流产使用缩宫素注射液时还要注意如果使用缩宫素注射液后阴道流血没有减少,甚至阴道流血有增多趋势,要注意有可能存在宫腔残留,这时要做下子宫附件 b 超检查,如果残留组织比较多,单用缩宫素效果是不好的,需要刮宫清除残留组织,然后再用缩宫素加强宫缩,减少出血。

#原发性宫缩乏力#宫缩素点滴引产
13

大家都知道,生宝宝会肚子痛,临床上称为宫缩痛,宫颈管逐渐缩短直至消失、宫口扩张以及胎先露下降等都与子宫收缩力有着重要关系,而这些又与子宫收缩的特点密切相关。

下面,咱们就说说临产后子宫收缩的特点。

临产后子宫收缩是具有节律性的,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阵痛”,表现每次宫缩都是由弱到强,维持一定时间,又由强到弱,直至消失,进入间歇期,间隔几分钟,再进入下一次宫缩,如此反复。这种节律性既有利于胎儿娩出,在间歇期,子宫血流量又恢复原来水平,可以避免胎儿因子宫收缩造成乏氧。

临产后子宫收缩还有对称性,表现为子宫收缩开始于两侧的子宫角部,然后向宫底中线集中,再向子宫下段扩散,子宫收缩的对称性可以使子宫收缩力均匀、协调地扩展到整个子宫。

临产后子宫收缩具有极性,表现在宫底部最强也最持久,向下逐渐减弱,这种子宫收缩特点有利于胎儿下降及宫口扩张。

临产后子宫收缩还具有缩复作用,我们知道,子宫收缩时,肌纤维是缩短变宽的,可在间歇期肌纤维它不能恢复到原来的长度,会比原来短,经过反复的子宫收缩,肌纤维会越来越短,这样宫腔内容也就逐渐缩小,这样会迫使胎先露下降、宫颈管逐渐缩短和消失,有利于分娩。

这些就是临产后子宫收缩的特点。

药品使用说明
打开京东APP
实惠又轻松
打开京东APP
京ICP备11041704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