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
网站导航

上海长征医院,长征医院,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慢性肾脏病,1期专家

简介:

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前身是1900年德国宝隆博士创办的“宝隆医院”,1930年更名为“国立同济大学附属医院”,1948年更名为“中美医院”;1955年10月,由时任国防部长彭德怀元帅签署命令,成立了“上海急症外科医院”;1958年9月,列编为“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1966年9月,经上海市批准对外称“上海长征医院”。医院学科门类齐全,设有业务科室47个,临床科室35个,辅诊科室12个,临床教研室20个,有博士授权学科28个,硕士授权学科33个,为临床博士后流动站。医院有10个国家重点学科,4个全军医学研究所,6个全军医学专科技术中心,2个上海市医学领先专业重点学科,2个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是全军实验诊断重点实验室,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军队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医院技术力量雄厚,现有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244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千人计划”、“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各1名,“国家杰青”3名,在职三级以上教授11名,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人员47名,6人被总政治部和国家人事部批准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共40余人获得国家“百千万人才计划”、上海市“百人计划”、“曙光计划”、“科技启明星计划”、“领军人才”。10余人次评为上海市“十大科技精英”、“十大杰出青年”、“十佳医师”、“十佳护师”。7人为总后勤部科技银星、科技新星。11人荣获上海市青年医务人员最高荣誉奖“银蛇奖”。担任国际、国内学术组织重要职务505个。医院具有骨科、神经外科、肾内科、泌尿外科、整形外科、急救科等六大传统优势学科,形成了器官移植、微创治疗、眼眶肿瘤治疗、肿瘤早期诊断与治疗、骨髓瘤及淋巴瘤诊断与治疗、睡眠障碍治疗、糖尿病及骨质疏松治疗、真菌病的诊断与治疗、外科伤病、颈动脉狭窄及大动脉瘤诊治等九大新兴医疗特色。疾病诊治方面的成就和经验获得数十项医疗成果奖,其中军队、上海市重大医疗成果奖30余项。“十一五”以来,先后承担国家、军队、地方大量科研攻关课题,三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教育部全国高等院校优秀研究成果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2项、上海市医学科技一等奖2项、省部级二等奖11项,还获得了国家、军队、上海市教育研究成果奖5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408项,资助金额1.42亿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58项;发表SCI收录论文558篇,其中10分以上6篇,2010年发表SCI收录论文193篇,全国医疗机构第13位,表现不俗论文排名第16位。 医院拥有38层现代化病房大楼,楼顶有可起降直升机的停机坪。有医疗仪器设备6500多台(件),其中核磁共振成像仪(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64排多排螺旋CT、核素扫描仪、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碎石机等大型医疗仪器100多台,总价值5亿多元。拥有国际先进的全净化手术室、层流病房和重症监护中心。医院有先进的网络信息系统和远程会诊中心,形成院前急救——院内急救——ICU病房的立体急救和战时急救体系,具有24小时救治大批量伤员能力。全院人员始终履行“姓军为战、姓军为兵”历史使命,牢记“救死扶伤、服务军民”宗旨和“立德惟长、技卓以征”院训,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爱民奉献、团结和谐、勇创一流”的“长征精神”。医院先后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单位”、“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上海市卫生系统“医院文化建设十佳单位”;涌现出了“模范军医”吕士才、全国先进典型孔宪涛、肾内科血液透析中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青年卫士”、全国卫生系统“巾帼建功标兵”、全军“优秀共产党员”、总后“学习成才标兵”、上海“十大杰出青年”、“新长征突击手”等一批英模人物和先进集体。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肾脏损害病史大于3个月,GFR无异常,糖尿病、高血压是肾脏病恶化的重要因素,肾脏,药物治疗,营养支持,替代治疗,尿路梗阻,肾前性氮质血症,避免或减少使用含钾和磷高的食物和水果,少食用含糖量高的饮料水果,血液检查,尿常规检查,肾功能检查,X线平片,超声检查,CT,肾脏活组织检查,。

姚国泰 主治医师

常见皮炎湿疹,皮肤癣菌(手足癣、体癣、股癣、甲癣),荨麻疹,痤疮,银屑病,带状疱疹以及性传播疾病的诊治,可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好评 100%
接诊量 599
平均等待 -
擅长:常见皮炎湿疹,皮肤癣菌(手足癣、体癣、股癣、甲癣),荨麻疹,痤疮,银屑病,带状疱疹以及性传播疾病的诊治,可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更多服务
薛澄 副主任医师

擅长蛋白尿,泡沫尿,血尿,肾囊肿,多囊肾病,急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高尿酸血症等常见病诊断和治疗

好评 100%
接诊量 1961
平均等待 15分钟
擅长:擅长蛋白尿,泡沫尿,血尿,肾囊肿,多囊肾病,急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高尿酸血症等常见病诊断和治疗
更多服务
王妍 主治医师

痤疮,玫瑰糠疹,敏感皮肤等面部皮肤问题的综合管理

好评 100%
接诊量 44
平均等待 10小时
擅长:痤疮,玫瑰糠疹,敏感皮肤等面部皮肤问题的综合管理
更多服务
王祥 主治医师

全身各系统常见病及疑难病例的CT和MRI诊断,尤其擅长肺结节良恶性诊断与定量分析、早期肺癌浸润性分级与胸部疾病影像诊断!

好评 100%
接诊量 90
平均等待 15分钟
擅长:全身各系统常见病及疑难病例的CT和MRI诊断,尤其擅长肺结节良恶性诊断与定量分析、早期肺癌浸润性分级与胸部疾病影像诊断!
更多服务
潘霄 副主任医师

抑郁症,焦虑症,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

好评 100%
接诊量 182
平均等待 30分钟
擅长:抑郁症,焦虑症,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
更多服务
王建喜 副主任医师

专注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脊柱侧弯、脊柱创伤、感染性疾病等脊柱外科疾病的临床诊治。擅长脊柱疾病的个体化、阶梯治疗方案的制定,采用保守治疗、微创治疗、手术治疗一体化治疗方案。

好评 100%
接诊量 146
平均等待 2小时
擅长:专注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脊柱侧弯、脊柱创伤、感染性疾病等脊柱外科疾病的临床诊治。擅长脊柱疾病的个体化、阶梯治疗方案的制定,采用保守治疗、微创治疗、手术治疗一体化治疗方案。
更多服务
周义钦 主治医师

关节外科及运动医学,人工关节置换及翻修,肩膝关节镜,骨关节炎,股骨头坏死,肩袖损伤,韧带肌肉损伤,关节肿瘤,肌腱病,关节软骨损伤等

好评 99%
接诊量 781
平均等待 -
擅长:关节外科及运动医学,人工关节置换及翻修,肩膝关节镜,骨关节炎,股骨头坏死,肩袖损伤,韧带肌肉损伤,关节肿瘤,肌腱病,关节软骨损伤等
更多服务
李乐翔 副主任医师

擅长关节镜手术治疗运动医学疾病,包括膝关节(半月板、交叉韧带、软骨,髌骨脱位、腘窝囊肿)、肩关节(肩袖、盂唇、二头肌腱、粘连肩、肩脱位)、踝关节(距腓、跟腓、软骨,踝微创融合)、腕关节(三角纤维软骨、囊肿)及髋、肘关节(滑膜增生、软骨、关节僵硬)等,利用生物细胞治疗,对骨关节炎、股骨头坏死、关节畸形发育不良早期干预治疗

好评 100%
接诊量 224
平均等待 2小时
擅长:擅长关节镜手术治疗运动医学疾病,包括膝关节(半月板、交叉韧带、软骨,髌骨脱位、腘窝囊肿)、肩关节(肩袖、盂唇、二头肌腱、粘连肩、肩脱位)、踝关节(距腓、跟腓、软骨,踝微创融合)、腕关节(三角纤维软骨、囊肿)及髋、肘关节(滑膜增生、软骨、关节僵硬)等,利用生物细胞治疗,对骨关节炎、股骨头坏死、关节畸形发育不良早期干预治疗
更多服务
张超 主治医师

瘢痕(疤痕)综合防治,甲癣(灰指甲)、手足癣(脚气)、疣、特应性皮炎、湿疹、色素痣;痤疮、荨麻疹、银屑病等的诊治

好评 99%
接诊量 983
平均等待 4小时
擅长:瘢痕(疤痕)综合防治,甲癣(灰指甲)、手足癣(脚气)、疣、特应性皮炎、湿疹、色素痣;痤疮、荨麻疹、银屑病等的诊治
更多服务
许政 主治医师

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脊柱侧弯、脊柱结核,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胸椎黄韧带骨化症,强直性脊柱炎,骨质疏松症等

好评 100%
接诊量 28
平均等待 2小时
擅长: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脊柱侧弯、脊柱结核,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胸椎黄韧带骨化症,强直性脊柱炎,骨质疏松症等
更多服务

患友问诊

患者因腰部和腿部疼痛咨询医生,考虑肾脏问题,询问止痛药使用。患者女性
51
2024-09-15 06:37:40
患有慢性肾脏病,乏力,腰酸背痛,想咨询用药情况。患者女性
26
2024-09-15 06:37:40
患者近期疲劳、尿量减少、头晕,去年体检时发现高血压和蛋白尿,担心是否与肾脏有关。患者女性
26
2024-09-15 06:37:40
患者感到疲劳,尿量减少,偶尔有蛋白尿,担心与肾脏有关,询问是否需要进行肾功能检查和用药调整。患者女性
61
2024-09-15 06:37:40
患者因疲劳、恶心和浑浊尿液就诊,伴有高血压病史和蛋白尿现象,疑似慢性肾脏病。患者女性
50
2024-09-15 06:37:40
患者近期出现疲劳、尿量减少等症状,担心可能是肾脏问题,并询问是否需要就医检查。患者女性
37
2024-09-15 06:37:40
慢性肾脏病导致贫血,咨询治疗方法。患者女性
70
2024-09-15 06:37:40
慢性肾脏病导致血红蛋白偏低,询问治疗贫血的药物及长期服用奥美拉唑的影响。患者女性
17
2024-09-15 06:37:40
慢性肾脏病患者,透析治疗中,磷高引起瘙痒。患者女性
20
2024-09-15 06:37:40
我是一位慢性肾脏病患者,服用新药,想了解用药安全和正确剂量,担心用药不当会影响健康。患者女性
7
2024-09-15 06:37:40

科普文章

 

贫血是慢性肾脏病(CKD)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重了患者的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和全因死亡率.贫血发生率随CKD进展而增加。

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贫血最主要的原因是肾小球硬化,小管萎缩和间质纤维化,导致肾脏生成的一种内分泌物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分泌不足或减少;因此当CKD患者血色素小于90-100g/L时,可皮下注射EPO治疗,临床医生可根据患者的贫血严重成度使用不同剂量的EPO。

最近,缺氧诱导因子辅氨酰羟化酶抑制剂---罗沙司他,可以口服治疗CKD患者的贫血,其原理是间接增加内源性EPO,促进肠道铁的吸收,已经在临床广泛应用。

当然,CKD常因胃口欠佳,营养不良,富含铁和叶酸等食物进食减少也是贫血的重要因素,临床多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单纯靠使用EPO或缺氧诱导因子辅氨酰羟化酶抑制剂(罗沙司他)疗效欠佳,必须补充铁剂和叶酸治疗;临床上轻度贫血患者一般仅服用铁剂和叶酸治疗即可。

 

正畸后嘴唇会变薄吗?

乙肝母婴传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阻断:
 
一、孕期管理
 
1. 乙肝病毒载量检测:
 
• 孕妇在怀孕早期应进行乙肝两对半和乙肝病毒载量(HBV DNA)检测,以确定乙肝感染状态和病毒复制水平。
 
• 如果乙肝病毒载量较高,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评估母婴传播的风险,并考虑是否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
 
2. 抗病毒治疗(必要时):
 
• 对于乙肝病毒载量高(通常 HBV DNA≥2×10⁵IU/ml)的孕妇,在妊娠中后期(28 周左右)可以考虑口服抗病毒药物,如替诺福韦酯等。
 
• 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孕妇体内的乙肝病毒载量,减少母婴传播的风险。但用药需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进行,权衡利弊后决定。
 
二、分娩过程管理
 
1. 分娩方式选择:
 
• 目前并没有证据表明剖宫产可以降低乙肝母婴传播的风险。因此,应根据产科指征来选择分娩方式,而不是单纯为了阻断母婴传播而选择剖宫产。
 
2. 严格无菌操作:
 
• 在分娩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胎儿接触到母亲的血液和体液,减少感染的机会。
 
三、产后处理
 
1. 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
 
• 新生儿出生后 12 小时内,应尽快接种第一剂乙肝疫苗。乙肝疫苗可以刺激新生儿产生乙肝抗体,从而对乙肝病毒产生免疫力。
 
• 乙肝疫苗通常需要接种三针,按照 0、1、6 个月的程序进行接种。
 
2. 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
 
• 新生儿出生后 12 小时内,除了接种乙肝疫苗外,还应同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免疫球蛋白是一种高效价的乙肝抗体,可以迅速中和新生儿体内可能感染的乙肝病毒。
 
• 乙肝免疫球蛋白一般只需要注射一次。
 
通过以上综合措施,可以有效地阻断乙肝母婴传播,降低新生儿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同时,乙肝妈妈在产后也应注意定期复查肝功能和乙肝病毒载量,关注自身健康状况。
在一起吃饭一般不会感染乙肝。以下是详细介绍:
一、乙肝的传播途径
 
1. 血液传播:
 
• 这是乙肝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如输入被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如注射器、针灸针、牙科器械等,或者与乙肝患者共用牙刷、剃须刀等可能导致皮肤破损的物品,容易通过血液接触而感染乙肝病毒。
 
• 此外,在一些不正规的美容、纹身、穿耳洞等场所,如果使用的器具未经严格消毒,也可能传播乙肝病毒。
 
2. 母婴传播:
 
• 患有乙肝的母亲在怀孕、分娩过程中或产后哺乳时,有可能将乙肝病毒传染给胎儿或新生儿。如果母亲乙肝病毒载量高、e抗原阳性等情况,母婴传播的风险相对较高。
 
• 不过,现在通过对乙肝孕妇进行母婴阻断措施,如孕期监测乙肝病毒载量、在合适的时机给予抗病毒治疗,婴儿出生后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等,可以大大降低母婴传播的风险。
 
3. 性接触传播:
 
• 与乙肝患者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可能会通过性器官的接触而感染乙肝病毒。尤其是多个性伴侣、不安全性行为等情况,感染风险会增加。
 
二、一起吃饭为何一般不会感染乙肝
 
1. 乙肝病毒在外界环境中的生存能力有限:
 
• 乙肝病毒在体外存活需要特定的条件,如适宜的温度、湿度等。在日常的饮食环境中,乙肝病毒很难长时间存活。
 
• 一般的餐具清洗、消毒过程,以及食物的烹饪过程等,都可以有效地杀灭可能存在的乙肝病毒。
 
2. 消化系统的屏障作用:
 
• 人体的消化系统具有一定的屏障功能。即使食物中含有少量的乙肝病毒,经过口腔、食管、胃、肠道等部位时,会受到胃酸、消化酶等的作用,乙肝病毒很难突破这些屏障而进入人体血液引发感染。
 
3. 完整的口腔和胃肠道黏膜:
 
• 在正常情况下,口腔和胃肠道黏膜是完整的,能够有效地阻挡病毒的入侵。除非口腔或胃肠道有明显的破损、溃疡等情况,才有可能为乙肝病毒的进入提供通道,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
 
三、特殊情况需注意
 
虽然一起吃饭通常不会感染乙肝,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也需要谨慎:
 
1. 双方都有口腔破损:
 
• 如果一起吃饭的人中,乙肝患者和非乙肝者都有明显的口腔破损,如口腔溃疡、牙龈出血等,并且在吃饭过程中有食物的交叉污染,理论上存在极小的感染风险。但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非常低。
 
2. 共用餐具且餐具未消毒:
 
• 如果共用餐具且餐具未经严格消毒,而乙肝患者的唾液中含有少量乙肝病毒,虽然这种病毒量通常很低,难以导致感染,但如果长期反复如此,且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也不能完全排除感染的可能性。
 
总之,一般情况下,在一起吃饭不会感染乙肝。为了预防乙肝感染,可以采取接种乙肝疫苗、避免不安全性行为、不共用可能导致血液接触的物品等措施。如果对乙肝感染有疑虑,可以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查,了解自己的乙肝病毒感染状态和免疫情况。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其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空气传播
 
1. 飞沫传播:
 
• 肺结核患者在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会排出大量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这些飞沫非常微小,直径通常在5微米以下,可以在空气中悬浮很长时间。
 
• 当周围的人吸入这些带有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后,就有可能被感染。特别是在通风不良的环境中,如拥挤的房间、公共交通工具等,飞沫浓度较高,传播风险更大。
 
• 与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的人,如家人、同事、同学等,由于长时间处于同一空间,更容易吸入含有病菌的飞沫,感染的几率也相应增加。
 
2. 尘埃传播:
 
• 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飞沫在空气中干燥后,会形成微小的尘埃颗粒。这些尘埃可以随着空气流动飘散到更远的地方,并且可以在环境中存活较长时间。
 
• 当人们吸入带有结核分枝杆菌的尘埃时,也可能被感染。例如,在打扫卫生、翻动床铺、清理旧物等活动中,可能会使沉积在物体表面的尘埃飞扬起来,增加感染的风险。
 
二、消化道传播(较为少见)
 
1. 食用被结核分枝杆菌污染的食物:
 
• 如果食物被肺结核患者的痰液等分泌物污染,而又未经充分清洗和加热处理,食用后就有可能感染结核分枝杆菌。例如,饮用未经消毒的牛奶,若奶牛患有结核病,其奶中可能含有结核分枝杆菌。
 
• 但这种传播途径相对较少见,因为结核分枝杆菌在体外环境中的生存能力有限,且大多数食物在加工和烹饪过程中会经过一定程度的消毒处理。
 
三、其他传播途径(极罕见)
 
1. 皮肤伤口接触传播:
 
• 在理论上,皮肤有破损的人接触到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痰液、脓液等分泌物时,有可能被感染。但这种情况在实际生活中极为罕见,因为皮肤本身具有一定的屏障功能,而且结核分枝杆菌一般不易通过完整的皮肤侵入人体。
 
总之,肺结核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尤其是飞沫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为了预防肺结核的传播,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避免与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加强个人卫生习惯,提高自身免疫力等。如果怀疑自己感染了肺结核,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和诊断。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也可通过其他途径传播。以下是梅毒的传播途径详细介绍:
 
一、性接触传播
 
1. 性行为方式
 
• 异性性行为:未经治疗的梅毒患者在感染后的1-2年内具有强传染性,其生殖器部位的硬下疳、扁平湿疣等皮损含有大量梅毒螺旋体。在与感染者进行阴道性交、肛门性交等性行为时,双方生殖器黏膜直接接触,梅毒螺旋体很容易通过微小的破损处进入对方体内而导致感染。
 
• 同性性行为:男男性行为者之间的性行为方式如肛交,由于肛门黏膜较为脆弱,容易出现破损,增加了梅毒传播的风险。此外,口交也可能传播梅毒,虽然相对较少见,但如果口腔有破损,接触到感染者的皮损或分泌物也可能被感染。
 
2. 多性伴行为
 
• 拥有多个性伴侣会显著提高感染梅毒的几率。与多个性伴侣发生性行为,接触到梅毒感染者的机会大大增加。同时,多性伴行为往往伴随着不安全性行为的增加,如不使用安全套等,进一步加大了感染风险。
 
二、母婴传播
 
1. 宫内感染
 
• 患有梅毒的孕妇可通过胎盘将梅毒螺旋体传染给胎儿。一般在妊娠4个月后,梅毒螺旋体可通过胎盘及脐静脉由母体传染给胎儿,引起胎儿的先天性梅毒。
 
• 孕妇感染梅毒的时间越早,对胎儿的危害越大。早期梅毒孕妇传染给胎儿的几率较高,可导致胎儿流产、死胎、早产或先天性梅毒儿的出生。
 
2. 分娩过程传播
 
• 在分娩过程中,胎儿通过感染梅毒的产道时,可接触到母亲的生殖器病变部位,如硬下疳、扁平湿疣等,含有梅毒螺旋体的分泌物可感染胎儿。此外,新生儿在通过产道时,皮肤或黏膜可能出现微小破损,也为梅毒螺旋体的侵入提供了机会。
 
三、血液传播
 
1. 共用注射器
 
• 静脉吸毒者共用未经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是梅毒血液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如果其中一人感染了梅毒,注射器内残留的血液可能含有梅毒螺旋体,其他人使用该注射器时就容易被感染。
 
• 非法采血、供血行为也可能导致梅毒通过血液传播。一些不正规的采血机构在采集血液时,没有严格的检测和消毒措施,含有梅毒螺旋体的血液可能被输入到其他人体内。
 
2. 医源性传播
 
• 在医疗过程中,使用被梅毒螺旋体污染的医疗器械,如手术器械、牙科器械等,如果未经严格消毒,可能会将梅毒传播给患者。例如,在手术中,如果器械上残留有梅毒患者的血液,而又未进行彻底消毒,就可能在后续的手术中传染给其他患者。
 
• 医护人员在为梅毒患者进行治疗或护理时,如果发生意外针刺伤等职业暴露,也有感染梅毒的风险。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只要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和处理方法,感染的几率可以大大降低。
 
四、其他少见传播途径
 
1. 接触传播
 
• 极少数情况下,与梅毒患者密切接触,如共用毛巾、浴巾、内裤等个人物品,可能会因接触到患者的皮损分泌物而感染梅毒。但这种传播方式的几率非常低,因为梅毒螺旋体在体外环境中的生存能力较弱,需要特定的条件才能存活一定时间。
 
• 接触被梅毒螺旋体污染的公共设施,如马桶、浴缸等,理论上有传播的可能,但实际发生的概率极小。一般来说,梅毒螺旋体在干燥、清洁的环境中难以存活,而且公共设施通常会经过清洁和消毒处理,降低了传播风险。
 
总之,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母婴和血液传播,了解这些传播途径有助于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如避免不安全性行为、做好孕期保健和血液管理等,以减少梅毒的传播和感染。如果怀疑感染梅毒,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测和治疗。
#艾滋病伴多发性感染
0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严重传染病。HIV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传播:
 
一、性接触传播
 
1. 异性性行为传播:
 
• 在没有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与HIV感染者进行阴道性交或肛门性交,容易感染HIV。性行为过程中,双方的生殖器黏膜可能会出现微小的破损,HIV可以通过这些破损处进入未感染者的体内。
 
• 性伴侣越多,感染的风险越高。频繁更换性伴侣会增加接触HIV感染者的机会,从而加大感染风险。
 
2. 同性性行为传播:
 
• 男男性行为者之间的肛门性交更容易导致黏膜破损,使得HIV传播的风险增加。同时,男男性行为者往往有较多的性伴侣和不固定的性行为模式,这也进一步提高了感染的可能性。
 
二、血液传播
 
1. 共用注射器:
 
• 静脉吸毒者共用未经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是HIV血液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当一个人使用了被HIV污染的注射器后,注射器内残留的血液可能含有HIV。如果另一个人接着使用这个注射器,就很容易被感染。
 
• 一些非法药物注射场所卫生条件差,缺乏消毒设备,增加了共用注射器传播HIV的风险。
 
2. 输入被污染的血液和血液制品:
 
• 在一些医疗条件落后的地区,可能存在非法采血、供血的情况,这些血液如果没有经过严格的检测,就有可能含有HIV。输入这样的血液会直接导致感染。
 
• 某些血液制品,如凝血因子等,如果在生产过程中没有进行有效的病毒灭活处理,也可能成为HIV传播的媒介。
 
3. 医源性传播:
 
• 医疗过程中,如果使用了被HIV污染的医疗器械,如手术器械、牙科器械等,且没有经过严格消毒,可能会将HIV传播给患者。
 
• 医护人员在为HIV感染者进行治疗或护理时,如果发生意外针刺伤等职业暴露,也有感染HIV的风险。
 
三、母婴传播
 
1. 宫内感染:
 
• 感染HIV的孕妇可以通过胎盘将病毒传播给胎儿。在怀孕期间,HIV可以穿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的血液循环系统,导致胎儿感染。
 
2. 分娩过程传播:
 
• 在分娩过程中,胎儿通过产道时,可能接触到母亲含有HIV的血液和分泌物,从而被感染。例如,当胎儿的皮肤或黏膜出现破损时,更容易感染HIV。
 
3. 母乳喂养传播:
 
• 感染HIV的母亲在母乳喂养过程中,也可以将病毒传播给婴儿。母乳中可能含有HIV,如果婴儿口腔或胃肠道黏膜有破损,就容易被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日常生活中的接触,如握手、拥抱、共同进餐、共用办公用品等,不会传播HIV。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可以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感染风险。
#支原体感染
0
生殖支原体(Mycoplasma genitalium,Mg)主要通过以下传播途径传播:
 
一、性接触传播
 
1. 性行为方式
 
• 异性性行为:在男女之间的性行为中,生殖支原体可以通过直接的生殖器接触传播。例如,在阴道性交过程中,男性的阴茎与女性的阴道黏膜接触,若其中一方携带生殖支原体,就有可能将其传染给对方。
 
• 同性性行为:男男性行为者之间也容易传播生殖支原体。肛门性交等性行为方式使得直肠黏膜更容易受损,从而增加了感染的风险。此外,口交也可能传播生殖支原体,虽然口腔感染生殖支原体相对较少见,但仍有一定的可能性。
 
2. 多性伴行为
 
• 拥有多个性伴侣会显著增加感染生殖支原体的风险。与多个性伴侣发生性行为,意味着接触到病原体的机会大大增加。如果其中一个性伴侣感染了生殖支原体,而其他性伴侣没有采取保护措施,就很容易在性行为中被传染。
 
二、母婴传播
 
1. 宫内感染
 
• 孕妇感染生殖支原体后,病原体有可能通过胎盘感染胎儿。虽然这种传播方式相对较少见,但在某些情况下仍可能发生。如果孕妇在怀孕期间患有生殖支原体感染,且病情未得到及时控制,生殖支原体可能突破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对胎儿的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2. 分娩过程传播
 
• 在分娩过程中,胎儿通过感染生殖支原体的母亲的产道时,可能会接触到病原体而被感染。例如,如果母亲患有宫颈炎或阴道炎等生殖支原体感染相关疾病,胎儿在经过产道时,就有可能被感染生殖支原体。这种传播方式较为常见,尤其是在母亲未进行及时治疗或未采取适当的分娩预防措施的情况下。
 
三、间接接触传播(可能性较小)
 
1. 共用卫生用品
 
• 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共用卫生用品如毛巾、浴巾、内裤等可能会传播生殖支原体。如果一个人使用了被生殖支原体污染的卫生用品,然后另一个人再使用,就有可能被传染。然而,这种传播方式的概率相对较低,因为生殖支原体在体外环境中的生存能力有限,且需要特定的条件才能存活。
 
2. 公共设施接触
 
• 接触被生殖支原体污染的公共设施,如公共马桶、浴缸等,理论上也有传播的风险,但实际发生的可能性非常小。这是因为生殖支原体在外界环境中难以长时间存活,且公共设施通常会经过清洁和消毒处理,降低了传播的可能性。
 
总之,性接触传播是生殖支原体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母婴传播也有一定的发生概率,而间接接触传播的可能性相对较小。为了预防生殖支原体的传播,人们应保持健康的性行为习惯,如固定性伴侣、正确使用安全套、避免不洁性行为等,同时孕妇应及时进行产前检查和治疗,以降低母婴传播的风险。如果怀疑感染生殖支原体,应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艾滋病伴多发性感染
0
《关于艾滋病的详细介绍》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性疾病。自1981年首次被发现以来,艾滋病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挑战。
 
一、病原学
HIV属于逆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中的人类慢病毒组,呈球形,直径约100 - 120nm。病毒核心由两条相同的单股正链RNA、核衣壳蛋白、反转录酶、整合酶和蛋白酶等组成。病毒最外层为包膜,其中嵌有外膜糖蛋白gp120和跨膜糖蛋白gp41。
 
HIV分为HIV - 1型和HIV - 2型,其中HIV - 1型是主要流行株。HIV基因组全长约9.7kb,含有多个基因,其变异率较高,尤其是env基因。
 
二、传播途径
 
1. 性接触传播:包括同性和异性之间的性接触,是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2. 血液传播:共用注射器、输入被HIV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等都可能导致血液传播。
 
3. 母婴传播:感染HIV的母亲可以通过胎盘、分娩和哺乳等方式将病毒传播给胎儿或婴儿。
 
三、发病机制
HIV主要侵犯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CD4 + T淋巴细胞。病毒进入人体后,选择性地吸附于靶细胞的CD4受体上,在辅助受体的帮助下进入宿主细胞。然后,病毒RNA在反转录酶的作用下形成互补DNA(cDNA),再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中。随着病毒的不断复制,CD4 + T淋巴细胞数量逐渐减少,导致人体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从而引起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的发生。
 
四、临床表现
艾滋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根据感染后的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期、无症状期和AIDS期。
 
1. 急性期:通常发生在感染后的2 - 4周,部分感染者会出现发热、咽痛、盗汗、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及神经系统症状等。这些症状通常持续1 - 3周后自行缓解。
 
2. 无症状期:可从急性期进入此期,或无明显的急性期症状而直接进入此期。此期持续时间一般为6 - 8年,其时间长短与感染病毒的数量、型别、感染途径、机体免疫状况等因素有关。在无症状期,感染者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但病毒在体内持续复制,免疫系统逐渐受损。
 
3. AIDS期:为感染HIV后的最终阶段,患者CD4 + T淋巴细胞计数多<200/μL。此期主要临床表现为HIV相关症状、体征及多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如肺孢子菌肺炎、结核病、真菌感染、带状疱疹、淋巴瘤、卡波西肉瘤等。
 
五、诊断
HIV/AIDS的诊断需结合流行病学史(包括不安全性生活史、静脉注射毒品史、输入未经抗HIV抗体检测的血液或血液制品、HIV感染者所生子女或职业暴露史等)、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HIV抗体检测、HIV抗原抗体检测、CD4 + T淋巴细胞检测、HIV核酸检测等。
 
六、治疗
目前,艾滋病尚无治愈方法,但通过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毒复制,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ART是艾滋病治疗的核心,一般采用联合用药方案,即同时使用多种抗HIV药物。
 
此外,对于艾滋病患者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如抗感染治疗、抗肿瘤治疗等。
 
七、预防
预防艾滋病是控制艾滋病传播的关键。以下是一些预防艾滋病的主要措施:
 
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艾滋病的认识和了解,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 避免不安全的性行为,使用安全套可以有效地降低性传播的风险。
 
3. 拒绝毒品,避免共用注射器。
 
4. 加强血液管理,确保血液和血液制品的安全。
 
5. 预防母婴传播,对孕妇进行HIV检测,对感染HIV的孕妇进行及时的干预和治疗。
 
6. 对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治疗,减少病毒的传播。
 
总之,艾滋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但通过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可以控制其传播,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应该加强对艾滋病的认识,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共同应对艾滋病的挑战。
#肺结核
0
以下是从文档中提取的相关信息:
 
• 肺结核概述:
 
• 定义:发生在肺组织、气管、支气管和胸膜的结核,包含肺实质的结核、气管支气管结核和结核性胸膜炎,占各器官结核病总数的80% - 90%。
 
• 分类:原发性肺结核、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气管支气管结核、结核性胸膜炎。
 
• 流行病学:全球约三分之一的人曾受结核菌感染,我国结核病年发病100万例,地区差异大。
 
• 病因与机制:
 
• 诱因或危险因素:传染源主要是痰菌阳性的患者,传播途径为飞沫传播,易感人群包括婴幼儿、老年人、HIV感染者等。
 
• 病理生理:基本病理变化是炎性渗出、增生和干酪样坏死,病理变化转归包括吸收消失、纤维化、液化或形成空洞等。
 
• 机制与病理结局:原发感染后,结核菌可长期处于休眠期,成为继发性结核的潜在来源;继发性结核的发病有内源性复发和外源性重染两种方式。
 
• 诊断与转诊:
 
• 诊断步骤:有结核中毒症状、呼吸道症状或肺部阴影疑似肺结核者,需进一步检查。
 
• 诊断依据与方法:包括临床表现(危险因素、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基层医疗机构和结核病定点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的相关检查)。
 
• 诊断标准与诊断流程:根据病史、影像学和结核菌检查结果,将肺结核患者分为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
 
• 鉴别诊断:与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肺癌、肺脓肿、纵隔和肺门疾病等鉴别。
 
• 转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初步诊断或怀疑肺结核的患者以及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出现某些情况,需转诊至结核病定点医院或有收治结核病能力的综合医院。
 
• 治疗:
 
• 治疗原则: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整个治疗方案分强化期和巩固期两个阶段。
 
• 化学治疗:常用抗结核病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链霉素等,标准化学治疗方案根据初治、复治和耐药情况有所不同。
 
• 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失败或威胁生命的单侧肺结核,外科治疗是可选用的重要治疗方法。
 
• 症状治疗:包括发热、咯血、气管支气管结核所致气道狭窄的治疗。
 
• 肺结核的管理与预防:
 
• 基层医疗机构职责:协助判断治疗效果,进行宣传、教育与随访,疫情报告。
 
• 结核病高危人群筛查:主要是痰涂片阳性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
 
• 分级预防:一级预防为新生儿接种卡介苗,二级预防为高危人群使用预防性抗结核治疗,三级预防包括直接面视下短程督导治疗和并发症防治。
药品使用说明
打开京东APP
实惠又轻松
打开京东APP
京ICP备11041704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