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
网站导航

鄂州市儿童医院胆固醇综合征专家

简介:

州市妇幼保健院始建于1952年,有着50余年发展历史,她是我市的一所集保健、医疗、预防、教学、、培训、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和婚前医学检查等为一体妇幼保健机构。通过妇幼保健院全体干部职工的奋斗努力,现已建成了医院管理微机化、医疗设备现代化、医院环境园林化、病区管理宾馆化的妇幼保健乐园。医院现有正式职工214人,其中技术人员200人,职称20余人,中级职称70余人;本科以上学历人员20余人,妇产科、儿科、新生儿科、外科等科拥有一批学科带头人,在全市有的知名度。全院占地面积20余亩,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其中医疗保健业务用房1.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2400万元,其中设备总值850万元。年门诊量达8次,住院人次4500人,年处理平产、难产1000余例,开展妇科及外科手术逾千例,业务收入按20%速度递增。2003年突破千万元大关,创历史佳成绩,2004年业务收入比同期上升30%,门诊人次上升9%,住院病人上升14%,就诊病人满意率达95%以上,各项工作稳步前进,年年工作有新举措、上新台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医院承担保健与医疗两大职能。保健服务内容有妇女保健、儿童保健、婚前医学保健、围产期保健、高危孕产妇监测等;并指导全市26个乡镇293个行政村的妇女儿童保健工作,农村三级妇幼保健网络覆盖率,新法接生率为,儿童保健覆盖率为80%,农村住院分娩率为80%以上。临床医疗开设门诊部和儿科、妇科、产科、新生儿急救中心、外科五个病区。儿科能治疗儿童各种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杂症。新生儿急救中心能承担全市新生儿疾病的诊疗和抢救工作,并成功救活了早产儿、低体重儿、双胞胎及多胞胎等新生儿。产科设有母婴同室和温馨式病房,并推出一对一全程助产陪护制、新生儿抚触、新生儿游泳等,为我市服务特色。妇科能治疗妇女常见病、多发病,开展阴式、腹式子宫切除,较大卵巢肿瘤切除及妇科恶性肿瘤清扫术,输卵管吻合术等。外科能开展普外手术及乳腺癌术等。各种诊疗设备,拥有进口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500maX光机、彩色乳腺透照仪、进口胎心监护仪、全自动呼吸麻醉机、心电监护仪、全自动血红细胞分析仪及生化分析仪、阴道镜等万元以上医疗设备40余台(件),为保健、医疗、、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诊疗条件。近两年来,市妇幼保健院积极加大改革力度,在改革中求发展,在全市卫生系统实行后勤服务社会化(如保洁、食堂、绿化推向社会),实行分配制度改革,推行绩效工资制,打破大锅饭和平均分配主义,其工资与工作量数量、工作质量、工作风险性、工作效益等直接挂钩,充分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始终坚持两手抓,一手抓业务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抓质量,重服务,守信用,建立三级承诺,打造诚信服务品牌,从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等几个方面向社会推出“双十服务”、“爱心服务”、“温馨服务”等特色服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增强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免费提供多种医疗保健服务,如为下岗职工、特困户减免住院费,免费接送孕产妇,免费为特困女职工查妇女病,免费上门进行围产期保健服务,推行医疗活动零距离,方便患者零距离,医患沟通零距离等承诺服务。我院坚持科技兴院、专科强院的发展战略,先后建成了五个特色专科:新生儿疾病急救中心、孕产妇急救中心、乳腺病治疗专科、不孕症诊疗专科、妇女保健中心等,三项成果获奖,发表有价值论文200余篇。医院不断加强环境建设,为了满足妇女儿童就诊的要求,先后改造了住院部环境和门诊环境,扩建了手术室、产房、供应室等辅助用房,十字街分院综合楼正在兴建中。其硬件设施和规模在全省属,业务收入,医疗水平和医疗质量在全省有地位,在全国有影响,保健工作的各项指标处于全省水平,多次保健工作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医院被省卫生厅基妇处授予妇幼工作单位称号;荣获省级健康示范医院;获、省级巾帼文明示范岗,为积极创建省级文明单位而努力。是指血液中胆固醇水平高于正常值引起的疾病,与遗传,饮食,不良生活习惯有关,血液,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脂肪肝,避免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忌烟酒,血生化检查,基因检测,冠状动脉造影,脑部CT,下肢血管彩超,。

周树平 主任医师

小儿内科;身高管理;身高促进;长高;增高;骨龄;生长发育;发育;矮小;育儿;儿童保健。儿童身高促进、体重管理、营养评估指导、青春期保健、儿童睡眠,及身材矮小、性早熟、多动症、抽动症、语言迟缓等诊治。儿童营养(包括儿童食物过敏,牛奶蛋白过敏,儿童喂养指导等),儿童身高管理和治疗(包括矮小症,性早熟等),儿童肥胖干预和治疗。

好评 99%
接诊量 4217
平均等待 15分钟
擅长:小儿内科;身高管理;身高促进;长高;增高;骨龄;生长发育;发育;矮小;育儿;儿童保健。儿童身高促进、体重管理、营养评估指导、青春期保健、儿童睡眠,及身材矮小、性早熟、多动症、抽动症、语言迟缓等诊治。儿童营养(包括儿童食物过敏,牛奶蛋白过敏,儿童喂养指导等),儿童身高管理和治疗(包括矮小症,性早熟等),儿童肥胖干预和治疗。
更多服务
潘巧玉 副主任医师

新生儿科擅长:新生儿黄疸、早产儿救治、早产儿出院后随访; 新生儿护理,发热,咳嗽,腹泻,便秘,过敏,皮疹,疫苗接种; 婴儿鼻塞,胀气,湿疹,口水疹,贫血,补铁。 对新生儿疾病,呼吸,消化等系统常见病及疑难疾病有多年的临床经验, 比如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肺炎,过敏性咳嗽,哮喘,慢性鼻-鼻窦炎,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消化不良,腹泻,腹痛,便秘,营养不良,婴儿湿疹等。 乳糖不耐受,婴儿牛奶蛋白过敏等

好评 99%
接诊量 4208
平均等待 15分钟
擅长:新生儿科擅长:新生儿黄疸、早产儿救治、早产儿出院后随访; 新生儿护理,发热,咳嗽,腹泻,便秘,过敏,皮疹,疫苗接种; 婴儿鼻塞,胀气,湿疹,口水疹,贫血,补铁。 对新生儿疾病,呼吸,消化等系统常见病及疑难疾病有多年的临床经验, 比如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肺炎,过敏性咳嗽,哮喘,慢性鼻-鼻窦炎,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消化不良,腹泻,腹痛,便秘,营养不良,婴儿湿疹等。 乳糖不耐受,婴儿牛奶蛋白过敏等
更多服务
王俊 主任医师

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妊娠合并症,高危妊娠的识别及处理,产前遗传咨询,产前诊断

好评 75%
接诊量 194
平均等待 15分钟
擅长: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妊娠合并症,高危妊娠的识别及处理,产前遗传咨询,产前诊断
更多服务
戴妮 副主任医师

擅长孕前孕期保健,心理咨询,产科危急重症处理,熟练掌握产钳和复杂性剖宫产等妇产科手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鄂州市心理咨询师协会成员,对孕产妇心理咨询和更年期心理咨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国家核心杂志发表论文数篇。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擅长孕前孕期保健,心理咨询,产科危急重症处理,熟练掌握产钳和复杂性剖宫产等妇产科手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鄂州市心理咨询师协会成员,对孕产妇心理咨询和更年期心理咨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国家核心杂志发表论文数篇。
更多服务
霍筠 主治医师

小儿内科

好评 99%
接诊量 532
平均等待 -
擅长:小儿内科
更多服务
闵自珍 主任医师

识别和处理异常产程;各类妇产科手术操作

好评 -
接诊量 3
平均等待 -
擅长:识别和处理异常产程;各类妇产科手术操作
更多服务
王学锋 副主任医师

长于中医康复与西医康复相结合诊治小儿脑瘫,发育迟滞,步态姿势异常等各类儿童发育异常疾患的诊治,擅长针灸推拿治疗颈肩腰腿痛等脊柱相关疾病,针药并用治疗乳腺增生痛经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疾患以及亚健康状态调理,对小儿推拿手法治疗小儿消化系和呼吸系疾病及肌性斜颈有深入研究。

好评 100%
接诊量 48
平均等待 -
擅长:长于中医康复与西医康复相结合诊治小儿脑瘫,发育迟滞,步态姿势异常等各类儿童发育异常疾患的诊治,擅长针灸推拿治疗颈肩腰腿痛等脊柱相关疾病,针药并用治疗乳腺增生痛经更年期综合征等妇科疾患以及亚健康状态调理,对小儿推拿手法治疗小儿消化系和呼吸系疾病及肌性斜颈有深入研究。
更多服务
邵小燕 主任医师

儿科呼吸,消化

好评 96%
接诊量 48
平均等待 -
擅长:儿科呼吸,消化
更多服务
胡娟 副主任医师

对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诊治、异常产程的处理及高危妊娠的管理具有丰富的经验,擅长产科各类手术操作。

好评 100%
接诊量 44
平均等待 -
擅长:对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诊治、异常产程的处理及高危妊娠的管理具有丰富的经验,擅长产科各类手术操作。
更多服务
刘波 副主任医师

小儿内科疾病,新生儿疾病诊治,早产儿及高危儿出院后营养管理。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小儿内科疾病,新生儿疾病诊治,早产儿及高危儿出院后营养管理。
更多服务

患友问诊

胆结石患者,结石大小4毫米,寻求用药建议。
59
2024-11-14 20:29:07
胆固醇5.9,想了解如何选择鱼油及用量。
31
2024-11-14 20:29:07
患者询问鱼肝油是否对降低胆固醇有效,并咨询是否有其他药物可以清理血管。
33
2024-11-14 20:29:07
亚麻籽功效及心血管疾病咨询
24
2024-11-14 20:29:07
胆固醇偏高,询问改善方法及饮食、运动建议。
47
2024-11-14 20:29:07
湿气重,舌苔白,怕冷。
28
2024-11-14 20:29:07
患者胆固醇高,询问适合的降压药。
31
2024-11-14 20:29:07
胆固醇偏高,寻求用药建议。
64
2024-11-14 20:29:07
血脂高,胆固醇偏高,想咨询沙棘的疗效。
48
2024-11-14 20:29:07
患者询问高血压患者是否可以使用降胆固醇的药物。
67
2024-11-14 20:29:07

科普文章

#胆固醇综合征
8

心血管血管堵塞

经常听一些节目会说到“好”胆固醇和“坏”胆固醇,胆固醇也有“好、坏”之分吗?下面听杜大夫给大家说说原来胆固醇还真的分“好”和“坏”。

其实“好”和“坏”是根据是否能够导致心血管疾病而言的。通常说的“坏”胆固醇指的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而“好”胆固醇指的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LDL-c“坏”在哪了?而 HDL-c“好”在哪呢?还要从它的由来说起。上面几期谈到过胆固醇是不能溶于水的,所以不能在血液中单独存在,而胆固醇又是人体必须的生命要素,所以就需要一种“船”,载着胆固醇运送到身体各处。这个“船”就是载脂蛋白。然后根据载脂蛋白密度有分为高密度、低密度和极低密度等等。当他们与胆固醇结合后就叫做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把机体其他部分的胆固醇转移到肝脏(胆固醇的逆向转运),既清除血液循环中的胆固醇,这样就避免了胆固醇在动脉壁的沉积和斑块的形成,降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所以 HDL-c 就是“好”胆固醇,应该越高越好。

而 LDL-c 是将肝脏合成的胆固醇向外转运,LDL 颗粒中含胆固醇约 50%,是血液中胆固醇含量最多的脂蛋白,故称为富含胆固醇的脂蛋白。正常情况下,血液运输过程成中 LDL-c 是不与血管壁相接处的,但是某种特殊情况下(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造成血管壁功能不良,就会导致 LDL-c 这艘“船”异常停靠在血管壁上,然后胆固醇就会“下船”从而沉积在血管壁中,越来越多的胆固醇聚集就会诱发一个复杂的病例生理过程,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以理解为成分就是胆固醇)形成。随着斑块逐渐增大,血管管腔就会逐渐狭窄,随之而来就会导致供血器官的血流不足。这种情况发生下就会引起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所以说 LDL-c 是“坏”胆固醇,应该越低越好。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胆固醇是个“坏东西”,吃多了会堵塞血管。

 

然而,2019年两项颠覆性的研究发现:过低水平的“坏胆固醇”会增加出血性脑卒中(中风的一种类型)风险。

 

这两项研究均发表在美国神经病学学会期刊Neurology上↓↓

 

 

 “坏胆固醇”水平降到多少才算合适?《生命时报》邀请权威专家解读研究,并教你科学调控胆固醇。

 

受访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  王拥军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刘菊英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  范志红

 

“坏胆固醇”太低,中风风险反升

 

今年4月,一项由哈佛大学主导、涉及约3万人、随访近20年的研究发现,“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和出血性中风风险呈U型关联。

 

 

△蓝色圆点:全部出血性中风。红色方形:脑内出血。绿色三角形:蛛网膜下腔出血。

 

上图中,出血性中风风险最高的人群是LDL-C极低组,其次是LDL-C极高组。

 

3个月后,涉及96043名中国受访者的一项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结论。

 

 

通过9年随访,研究人员发现,LDL-C水平<70mg/dL的人,脑出血风险显著增加。

 


相较于LDL-C水平70-99mg/dL的人群,50-69mg/dL的人群风险升高65%,<50mg/dL的人群风险更是升高169%。

 

两项研究均表明,“坏胆固醇”水平越低,发生脑出血的风险越高。

 

胆固醇水平因人而异

 

胆固醇水平主要包括三个指标:

 

  • 总胆固醇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其中,高密度脂蛋白是种“好胆固醇”,有助保护心血管。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坏胆固醇”,偏高会让血管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聚集,血管变窄,血流不足,引发冠心病等。

 

 

不同人的理想胆固醇水平是不一样的。

 

血液里的胆固醇总量,正常范围应为3.6~5.2毫摩尔/升;含量若在5.2~6.2毫摩尔/升,表示有中度患病风险;超过6.2毫摩尔/升则有高度风险。

 

“坏胆固醇”正常值:

 

健康成人应低于3.4 毫摩尔/升,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则要控制在1.8~2.6毫摩尔/升以下。

 

需要提醒的是,“坏胆固醇”指标是否过低,还应该征求医生的建议。

 

“好胆固醇”正常值:

 

男性为1.16~1.42毫摩尔/升,女性为1.29~1.55毫摩尔/升。

 

在标准范围内,好胆固醇是高点好,但也不能过高,那样总胆固醇也可能相应偏高。

 

不同年龄段这样调胆固醇

 

年轻人

 

“坏胆固醇”水平超标会加快动脉粥样硬化进程,而这一过程往往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

 

因此针对年轻人,最重要的是少吃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做好预防。

 

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以下常见食物每100克可食用部分中,胆固醇含量如下表↓↓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强调“营养均衡”和“食物多样化”,其中就对蛋类、内脏类、脂肪类有明确的建议:

 

蛋类建议每天40~50克(大约1个鸡蛋的量),吃鸡蛋不弃蛋黄;

 

动物内脏胆固醇含量较高,尤其是动物的脑部,建议每月食用2~3次,每次25克(半两)左右;

 

脂肪尤其是动物性脂肪(动物油、肥肉),摄入量为每人25~30克(半两左右)。

 

中年人

 

中年是预防心血管系统疾病发生的关键阶段。

 

防治重点是将饱和脂肪酸控制在全日总能量的8%~10%左右。比如,少吃肥肉、奶油、牛油、肉类外皮等动物性食品,烹调选择玉米油等。

 

严格将每日胆固醇摄入控制在300毫克以下,同时配合减重、规律锻炼、戒烟、限盐、控制血压等手段。

 

 

老年人

 

老年人除了配合医生进行药物干预和控制摄入胆固醇以外,还应重点摄取一些有助于降低胆固醇的成分。

 

比如,植物甾(zāi)醇和可溶性膳食纤维:

 

小麦胚芽、麦麸、花生、杏仁、孢子甘蓝以及植物油(玉米油、芝麻油、芥花油、橄榄油等)等食物含有植物甾醇。

 

水果、燕麦、洋葱、黑木耳、海带等富含膳食纤维成分。

 

《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建议,已患有高胆固醇血症的人,饮食要注意几个细节:

 

每天可吃一个鸡蛋,但不要炒或煎,最好改成煮蛋、蛋羹和蛋花汤;

 

每天一两肉或一两鱼,不要煎炸和红烧,多用蒸或炖,并去掉浮油和肥肉;

 

蛋白质不足的部分,可以把以前过多的主食、零食和肉类砍掉,换成每天半碗豆腐和一杯酸奶;

 

主食吃至少一半的全谷杂粮,特别是多喝杂粮豆粥;

 

多吃少油烹调的蔬菜,绿叶菜每天至少半斤,水果每天一个即可,坚果每天一小把;

 

在烹饪方式上,建议选用不粘锅,改爆炒为蒸、煮和凉拌,烹调油减半,或改用玉米油。▲

 

本期编辑:郑荣华

提到胆固醇,很多人将它视为“洪水猛兽”,认为摄入过量会给血管添堵。

 

胆固醇水平主要包括三个指标:

 

  • 总胆固醇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其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种“好胆固醇”,有助保护心血管。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坏胆固醇”,偏高会让血管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聚集,血管变窄,血流不足,引发冠心病等。

 

 

坏胆固醇指标越低越好吗?一个新研究可能颠覆你的认知: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过低,癌症风险可能会翻倍。

 

《生命时报》采访专家,为你解读新研究,并教你科学调控胆固醇。

 

受访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 王拥军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刘菊英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 范志红

 

胆固醇过低,癌症风险翻倍

 

《美国癌症研究杂志》近期刊登我国一项新研究称,胆固醇过低是个危险信号,或可导致癌症风险倍增。

 

 

为了评估血清胆固醇、血糖状况和癌症风险间的相互作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卫庆教授团队于2014~2016年对中国心血管代谢病与癌症队列研究项目进行了再研究,对涉及全国16个省份、20个社区站点的13.8万名参试者展开平均为期3.8年的追踪调查。

 

研究人员监测参试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和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等代谢指标。

 

参试者接受了相关病史、用药情况及生活方式因素(吸烟、饮酒、久坐行为、运动及饮食习惯等)的问卷调查。

 

随访期间,平均1710人确诊偶发癌症(所有部位任何类型癌症的首次发生)。

 

分析发现,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100毫克/分升的参试者,罹患肝癌、消化道癌症、胰腺癌和宫颈癌的风险分别比其他人群高出2.59倍、1.03倍、1.97倍和0.92倍,其中糖尿病患者患癌风险最大。

 

如果一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既差,而且LDL-C<100 mg/dl,则会增加42%的癌症罹患风险。其中尤其是胰腺癌风险最高,增加197%。

 

有无糖尿病患者不同LDL-C水平的癌症发生风险

 

研究人员分析指出,免疫系统在对抗癌细胞的过程中,需要一定量的胆固醇参与,以激活免疫信号传导,调节免疫功能。

 

如果同时能很好地控制血糖水平,癌症风险会进一步降低。

 

坏胆固醇过低,提示3个问题

 

不同人的理想胆固醇水平是不一样的。

 

血液里的胆固醇总量,正常范围应为3.6~5.2毫摩尔/升;含量若在5.2~6.2毫摩尔/升,表示有中度患病风险;超过6.2毫摩尔/升则有高度风险。

 

“坏胆固醇”正常值:

如果没有冠心病、脑梗,也没有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危险因素的人,坏胆固醇应该不高于3.4毫摩尔/升。反之,则需要积极管理坏胆固醇,通常应控制在1.8~2.6毫摩尔/升以下。

 

“好胆固醇”正常值:

男性为1.16~1.42毫摩尔/升,女性为1.29~1.55毫摩尔/升。在标准范围内,好胆固醇是高点好,但也不能过高,那样总胆固醇也可能相应偏高。

 

 

如果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正常值太多,可能提示身体出现了下面这3种问题:

 

消耗性疾病

如果不是药物或饮食导致的胆固醇过低,就需要警惕某些消耗性疾病,如肝硬化、甲亢等。如果胆固醇过低并且消瘦,就要考虑是否有患肿瘤的可能。

 

胆固醇过低一样会影响健康。比如,使细胞膜稳定性减弱,导致血管壁脆性增加,甚至引起脑出血。同时还会减少糖皮质激素合成,减弱人体的应激能力和免疫力。

 

饮食习惯

坏胆固醇过低,也有可能是饮食不合理、摄入脂肪过低造成的。

 

例如素食者,或是过度减肥者,都有可能因摄入脂肪过少而形成严重营养不良,胆固醇自然也会偏低。

 

肝脏问题

严重肝病患者,会因为肝脏代谢异常、胆固醇合成功能障碍,造成坏胆固醇值偏低,老年人更易出现肝脏合成功能障碍。

 

总之,坏胆固醇不是越低越好,指标是否过低还应该征求医生的建议。

 

不同人群,这样调胆固醇

 

不同的食物胆固醇含量如何?生命君为你总结一张表,看清生活中常见的食物,每100克可食用部分中胆固醇含量。

 

来源:《中国食物成分表》

 

此外,不同年龄段的人,各有一套调胆固醇的方法。

 

年轻人

“坏胆固醇”水平超标会加快动脉粥样硬化进程,而这一过程往往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

 

因此,针对年轻人,最重要的是少吃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做好预防。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强调“营养均衡”和“食物多样化”,其中就对蛋类、内脏类、脂肪类有明确的建议:

 

  • 蛋类建议每天40~50克(大约1个鸡蛋的量),吃鸡蛋不弃蛋黄;
  • 动物内脏胆固醇含量较高,尤其是动物的脑部,建议每月食用2~3次,每次25克(半两)左右;
  • 脂肪尤其是动物性脂肪(动物油、肥肉),摄入量为每人25~30克(半两左右)。

 

中年人

中年是预防心血管系统疾病发生的关键阶段。

 

防治重点是将饱和脂肪酸控制在全日总能量的8%~10%左右。比如,少吃肥肉、奶油、牛油、肉类外皮等动物性食品,烹调选择玉米油等。

 

严格将每日胆固醇摄入控制在300毫克以下,同时配合减重、规律锻炼、戒烟、限盐、控制血压等手段。

 

老年人

老年人除了配合医生进行药物干预和控制摄入胆固醇以外,还应重点摄取一些有助于降低胆固醇的成分。

 

比如,植物甾(zāi)醇和可溶性膳食纤维:

 

小麦胚芽、麦麸、花生、杏仁、孢子甘蓝以及植物油(玉米油、芝麻油、芥花油、橄榄油等)等食物含有植物甾醇。

 

水果、燕麦、洋葱、黑木耳、海带等富含膳食纤维成分。

 

《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建议,已患有高胆固醇血症的人,饮食要注意几个细节:

 

  • 每天可吃一个鸡蛋,但不要炒或煎,最好改成煮蛋、蛋羹和蛋花汤;
  • 每天一两肉或一两鱼,不要煎炸和红烧,多用蒸或炖,并去掉浮油和肥肉;
  • 蛋白质不足的部分,可以把以前过多的主食、零食和肉类砍掉,换成每天半碗豆腐和一杯酸奶;
  • 主食吃至少一半的全谷杂粮,特别是多喝杂粮豆粥;
  • 多吃少油烹调的蔬菜,绿叶菜每天至少半斤,水果每天一个即可,坚果每天一小把;
  • 在烹饪方式上,建议选用不粘锅,改爆炒为蒸、煮和凉拌,烹调油减半,或改用玉米油。
 
参考资料:
Li M, Lu J, Fu J, et al. The association and joint effect of serum cholesterol, glycemic status with the risk of incident cancer among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opulation in china cardiometabolic disease and cancer cohort (4C)-study.Am J Cancer Res. 2020, 10(3): 975-986. eCollection 2020.
#胆固醇综合征
5

“我血脂高,不能吃蛋黄”、“胆囊切除后蛋黄这种油大的我都不要吃”、“人家最近在减脂,不能吃蛋黄啦”……人们排斥蛋黄的原因除了“噎、难咽”这样的口感问题外最重要的就是蛋黄太油腻、脂肪很多。这一观点在当年广为流传,拉开了全民“蛋黄嫌弃症”的帷幕。


蛋白 VS 蛋黄

同为蛋壳里的一员,蛋白老少皆宜,被大肆吹捧,蛋黄宝宝确实心里苦啊。

蛋白的优势在于“几乎没有脂肪”,一颗蛋的全部脂肪几乎都在蛋黄,一枚 50g 的鸡蛋蛋黄中,大约含有 5g 脂肪。相比其它肉类中的脂肪,蛋黄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是饱和脂肪酸的 2 倍。摄入脂肪是人体供能必须的,一般来说正常人每日脂肪摄入不应超过 65g,想想这个小蛋黄与你吃的炸鸡热量相比是不是小巫见大巫呢。

另外事实上,蛋黄的蛋白质比蛋白要高!蛋清中的蛋白质为 11.6g/100g,而蛋黄中的蛋白质达到了 15.2g/100g。只吃一枚 50g 鸡蛋的蛋白部分(33g ),可以吃到 3.8 克蛋白质;只吃一枚 50g 鸡蛋的蛋黄部分(17g ),可以吃到 2.6 克蛋白质。

从营养物质上来说,蛋黄不仅蛋白质含量更高,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如脂溶性维生素 A、D、E、K 以及叶黄素、玉米黄素等营养成分,其中叶黄素和玉米黄素还能对抗紫外线对于眼睛的损伤,延缓老年人眼部衰老,降低老年人患上白内障和退行性黄斑变性的风险。有益于视力健康。蛋黄中的卵磷脂是高密度脂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调节血脂,还可以增强脑内神经递质的数量的,对于预防老年痴呆、心血管疾病以及增强心脏功能都有好处!此外,蛋黄内的胆碱可促进大脑发育、提高记忆力和反应力。每天吃 1~2 个鸡蛋,可以有效改善儿童大脑发育。


胆固醇警告

在为蛋黄平反之前,我们需要明白我们体内胆固醇的来源。近七分之一~三分之一来自于食物经肠道吸收;至少三分之二是肝脏合成的内源性胆固醇,约 1000~2000 毫克来满足各种生理需要。鸡蛋里的胆固醇确实只存在蛋黄里,每个蛋黄大约含有 180~200mg,蛋白里则完全不含。首先蛋黄的胆固醇,吸收率大概只有 20%~30%,也就是一个蛋黄吸收的只有 40mg。对比人体产生的胆固醇,这些胆固醇基本微不足道。另外肝脏合成胆固醇的数量与肠道吸收胆固醇的数量并是互相影响、此消彼长的关系,身体会有一个维持平衡的调节机制,如果饮食摄入胆固醇增多,肝脏合成胆固醇就会减少;如果饮食胆固醇摄入减少,肝脏合成胆固醇就会增多。简单点来说,血脂高并不是吃导致的,其实是代谢调节出了问题。


2016 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食用一个鸡蛋(40~50 克);《美国人膳食指南 2015~2020》中,也取消了每日胆固醇摄入限量的上限。所以我们不用太纠结,摄入的胆固醇的量对血液中胆固醇的高低影响不是很大。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风险预测研究更是指出,通过对 15 个省份 10 万余人长期随访发现,适量食用鸡蛋者的总死亡人数和患心血管风险,相对更低。含冤几十年的蛋黄,终于得以昭雪。


吃蛋贴士

鸡蛋可以放心吃,不等于鸡蛋可以无限吃。任何所谓有益健康的食物,都离不开“适量”二字。中华预防医学会 2020 年 2 月发布的《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对于每天到底能吃多少个鸡蛋,给出了这样的建议:尽管鸡蛋营养丰富,为保证营养均衡全面和避免单一脂肪摄入过多,建议每天一个鸡蛋。对于身体健康,有一定训练强度的健身者,这里建议:每天可以摄入 2 个全蛋左右。

特别是对于已经发生高胆固醇血症或者冠心病、脑梗死、糖尿病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患者,还是应该适当控制饮食中胆固醇摄入的(每周 3-5 个鸡蛋即可)。从人体吸收鸡蛋的营养程度来看,水煮、蒸蛋的吸收效果是 100%,炒蛋为 97%、煎蛋是 92.5%,生吃鸡蛋的营养吸收只有 30%至 50%。综上,鸡蛋营养高,放心吃蛋黄。

“鸡蛋的蛋黄胆固醇含量比较高,所以网络上有很多传言认为心血管疾病患者不能吃蛋黄,这可信吗?”

 

发出这个疑问的是我的一个朋友,他在网上看到有一些观点认为蛋黄的胆固醇高,因此不适合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食用。他父亲得了冠心病,但是每天都吃2个鸡蛋,怎么劝都劝不动,他因此特别担心这样会加速冠心病的进展,所以才问了我上面的问题。

 

蛋黄的胆固醇含量高不假,但是是不是这就意味着心血管疾病患者就不能吃了呢?

 


1.人们对鸡蛋的恐惧,来源于一个关于兔子的实验:


在1913年的时候,俄罗斯的一个病理学家做了一项关于兔子的实验,在这个实验中,他每天给兔子喂食很多的胆固醇,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发现这些兔子的血管普遍都出现了动脉粥样化的情况,由此得出结论吃鸡蛋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在1937年的时候,有生物学家提出,如果在吃鸡蛋的时候不吃蛋黄,就可以防止胆固醇升高,并且还能远离心血管疾病。


一个叫做安塞•基斯的科学家本来也支持膳食胆固醇学说,但是他自己做的研究却发现了一个矛盾的现象,即无论给参加试验的人员吃多少的胆固醇,甚至是每天吃2000mg(相当于15个鸡蛋的胆固醇含量)的超量胆固醇,这些参与者的胆固醇好像都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


瑞典的一个医生拿自己做实验,最开始的时候每天吃一个鸡蛋,后来改成一天吃8个鸡蛋,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血脂不但没有升高,反而还降低了!


兔子吃了很多的胆固醇以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有明显的增加,那为何人吃了同样多的胆固醇,好像变化并不大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后来有科学家考虑可能和兔子是食草动物有关!


我们都知道在自然的情况下,兔子吃到的胆固醇是很少的,长期的进化使得兔子没有调节胆固醇的能力。但是人类就不一样了,每天本身就会制造1000~2000mg的胆固醇,这个是人体胆固醇的最主要的来源,而从食物中摄取的胆固醇的比例大概在20%左右。


与此同时,人类的食物中本身就含有比较多的胆固醇,长期的进化使得人体具有调节胆固醇的能力。对于这句话,可能都不太理解,这里我来解释一下。如果你吃的胆固醇多了以后,那人体合成的胆固醇就会减少;相反,当你吃的胆固醇少的时候,人体制造的胆固醇就会多一些。

 


2.吃蛋黄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吗?每天吃多少鸡蛋合适?


可能大家的潜意识认为人吃了多少东西就吸收多少,事实上并非如此!人不是杯子,不是说你往里面倒多少东西,杯子里就有多少东西,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和摄入的营养物质之间并不一定成正比。


上面已经说了,人体本身是具有调节胆固醇的能力的。大家估计都知道这个事实,即使有些人虽然饮食很清淡,但是血脂依然偏高,这个主要的原因是血脂的调节能力出了问题。


人体血脂的最主要来源是肝脏合成,其次才是从食物中摄取,如果每天摄入的胆固醇不是特别高的话,那对血脂的影响是很小的。换句话说,适当吃点蛋黄也不会引起血脂升高,更不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不过需要注意,虽然人体对胆固醇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但是如果超过了这个调节能力,胆固醇依然会升高,胆固醇高了以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会增加。也就是说,蛋黄的太多,超出了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就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美国


在之前的《美国人饮食指南》中提出了每天摄入的胆固醇不超过300mg的建议,不过后来的很多实验研究证实了从食物中摄入的胆固醇对人体血液中胆固醇的水平的影响是很小的,因此在2015年的时候美国卫生部和美国膳食指南咨询委员会就取消了每天300mg胆固醇摄入量的建议。


实际上与人体胆固醇最相关的食物成分是饱和脂肪酸,根据膳食指南的建议,每天摄入的饱和脂肪酸不能超过总热量的10%。对于一个70kg的成年人来说,如果每天进行中等的活动量,那每天摄入的能量在2000kcal左右,通过饱和脂肪酸获得的能量是2000×10%=200kcal。


1g的饱和脂肪酸产生的热量是9kcal,那每天摄入的饱和脂肪酸不超过200/9,近似等于22g。一个鸡蛋含有的饱和脂肪酸大概是1.6g,所以每天最多摄入的鸡蛋数量是22/1.6,近似等于13个鸡蛋。换句话说,你每天不吃别的饱和脂肪酸(比如动物油、椰子油、棕榈油等),每天最多能吃13个鸡蛋。


肾脏


不过话说回来,吃的鸡蛋太多,即便不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但是也不太合理。人体胃肠道的吸收能力是有限度的,如果超出了一定的量以后,那就不再吸收了,这对食物来说是一种浪费。与此同时,鸡蛋中蛋白质的含量比较高,吃的太多以后,会增加肝脏和肾脏的负担。虽然单个鸡蛋中的能量不高,但是吃多了以后会使人摄入的热量增加,这会增加肥胖的概率。


每天吃多少鸡蛋并没有固定的答案,需要结合个人的情况而定。根据我国的膳食指南,在饮食正常的情况下,每周不要吃超过7个鸡蛋。对于特殊情况者标准也不太一样,老年人可以每天吃1~2个鸡蛋、重体力劳动者和青少年以及儿童每天可以吃2~3个鸡蛋、慢性病(如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患者每周可以吃2~4个鸡蛋。

老痴缓慢而痛苦地带走一个人的认知、思考和行动能力,无法正常说话、吃饭以及找到回家的路。目前,还没有根治的办法,所以从年轻开始预防患病诱因很重要。

 

近日,《柳叶刀·健康长寿》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了胆固醇与患老痴的关系。

 

 

《生命时报》结合新研究并采访专家,分析胆固醇是如何影响老痴患病率的,并教你如何管好它。

 

受访专家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 张海澄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血管内科教授 余国龙 

河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 郭艺芳

 

胆固醇异常,增加老痴风险

 

这项研究对超过180万名40岁以上的英国成年人在1992年至2009年间进行了血液胆固醇测量。研究员根据首次测量时的年龄(<65岁或≥65 岁)和随访时间(<10年或≥10年)对分析进行分层。

 

 

研究结果发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痴呆症之间存在适度的正相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越高,患痴呆症风险越大。

 

在基线年龄<65岁的人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每升高1.01毫摩尔每升,未来10年内及10年后诊断痴呆的风险分别增加10%和17%。

 

在基线年龄≥65岁的人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痴呆之间的关系相对较弱,每升高1.01毫摩尔每升,未来10年内及10年后诊断痴呆的风险分别增加3%和7%。

 

“坏”胆固醇有个最理想数值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病发生发展的公认风险因素,与死亡风险增加有关,因此被称为“坏”胆固醇,但坏胆固醇控制水平因人而异,并非越低越好。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医院研究团队曾对近10万人展开长达10年的随访发现,坏胆固醇水平与全因死亡率之间呈U型关联,坏胆固醇过高或过低都会增加全因死亡风险。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9)》建议,大多数人和冠心病中低风险人群,坏胆固醇应控制在3.4毫摩尔/升以下。

 

鉴于胆固醇水平升高是导致心脑血管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正在接受降脂治疗的人群,要做危险分层,比如冠心病高风险人群要<2.6毫摩尔/升,极高危险人群要<1.8毫摩尔/升。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近二三十年,我国冠心病死亡率不断增加,77%的原因与胆固醇水平升高有关。而坏胆固醇每降低1毫摩尔/升,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就可降低21%。

 

张海澄认为,尽管控制胆固醇的标准趋势越来越低,但胆固醇对人体的重要作用不能忽视,它是大脑最主要的营养物质,也是身体各种激素生成的原材料。年轻人和老年人胆固醇水平都不能降得太低,以小于3.4毫摩尔/升为宜。

 

做好3件事,管好胆固醇

 

人体内的胆固醇主要有两个来源:1/4是吃进去的,3/4是自身肝脏合成的。所以,降低胆固醇也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

 

减少饮食摄入

 

在饮食方面,要限制食盐摄入量,少吃腌制食物、油炸食品等,多吃果蔬。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发布的《中国食物成分表》中提到,在常见食物中,每100克可食用部分中胆固醇含量里排在前列的有:猪脑(2571毫克)、鸭蛋黄(1576毫克)、鸡蛋黄(1510毫克)、猪肝(1017毫克)、鱿鱼干(871毫克)、咸鸭蛋(647毫克)、鸡蛋(648毫克)、虾米(525毫克)、鸡肝(476毫克)、猪腰子(430毫克)。

 

要控制这些食物的摄入量,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要尽量少吃。

 

减少胆固醇合成

 

对普通人来说,增加运动、保持饮食均衡、作息规律是控制胆固醇水平最有效的办法。对于已患有高胆固醇血症的人,则需要额外用药。

 

他汀类药物是血脂异常药物治疗的基石,推荐将中等强度的他汀作为血脂异常人群常用药物;他汀不耐受者、胆固醇水平不达标者、严重混合型高脂血症者,应考虑调脂药物的联合应用。

 

他汀是降胆固醇的首选药物,如果吃1片效果不好,也不要自行加量。因为增加他汀剂量后,疗效增幅并不显著(约6%),副作用风险却大大增加。最好的办法是在医生指导下,联合使用其他类型的降胆固醇药物。

 

 

定期体检

 

尽早发现胆固醇水平异常才能尽快干预。建议20岁以上的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一次空腹血脂;具有危险因素者,如男性超过45岁、女性绝经后、吸烟、肥胖、有家族史者,应每半年到1年检测一次;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等高危人群,应每3~6个月测一次血脂。

1.尽量少吃动物内脏、蛋黄等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

胆固醇高的人,在平时应该要特别的注意自己的饮食,这个时候人们应该要少吃或不吃动物内脏,还有像是蛋黄类的时候,里面也含有丰富的胆固醇,所以在平时大家要少吃这类食物,要在控制饮食中的胆固醇摄入(每天少于 300 毫克)。

2.少吃肥肉和荤油等,减少饱和脂肪的摄入

发现自己胆固醇升高,这个时候大家应该要少吃肥肉和荤油,这样做能够减少饱和脂肪的摄入。大家要知道这种饱和脂肪广泛存在于肉、蛋、奶类食物中,特别是对于肥肉、荤油和内脏等食物,它们当中含有的饱和脂肪含量非常多。

3.多吃蔬菜水果

一旦出现了胆固醇高的情况,人们应该要多吃水果蔬菜,这样能够有效的改善胆固醇偏高的情况,所以这个时候大家可以多吃一些水果和菜类食物。常见的就是山药、苹果等水果,这些对胆固醇偏高都有很好的效果,可以多加食用,慢慢调节。

4.多吃菌藻类食物

菌类食物同样也是可以达到降低胆固醇的功效,对胆固醇偏高很有效果。平常饮食搭配的时候可以适当加入这些菌类食物,不仅美味可口还可以轻轻调节胆固醇。

5.饮食清淡,少盐少糖

平常饮食要清淡,调料的时候要少放盐和糖,饭菜尽量要清淡,这样不但可预防高血压,同样对胆固醇也很有效果。胆固醇偏高的人一定要要成清淡的习惯,要长久坚持下去。

#胆固醇综合征
22

因为世界新冠疫情的关系,患有传染性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流感、急性肺炎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不可轻视,对此,有些保健师、营养师建议人们在餐食方面要注意合理搭配,多选择既有营养,又容易消化的食品。

 
其实,现今我们现代人,很多都已经吃腻了大鱼大肉以及海鲜等等了。因为我们的生活太好了,对比古代人而已,我们现在的生活真的是他们遥望不可及的。所以,我们也应该慢慢,逐渐的让素食登上流行的餐台。看!现在我们中国,中国内各个城市的素斋馆都忽然猛地异军突起,犹如雨后的春笋一般,很显然素食已经开始慢慢地走上大舞台了。

 

 

根据海内外医学研究结果显示:素食可以降低人体胆固醇含量,其实,胆固醇在人体,也就是在我们这些普通的人中,在我们的血里面它的含量越低,其实是越佳的,而对于素食者而言,他们体内的胆固醇肯定要比荤食者的含量低。另外我们要知道的是,素食的好处不仅是如此,素食能够降低血压,还可以减少我们眼睛,眼底网膜硬化现象的可能性,真的是太好了,太赞叹了。素食也是我们最有效、最根本的内服“美容”特级品,因为呀,素食可以让我们,人体血液里面的乳酸大为减少,将血液里有害的污物清掉。所以,假如我们能经常食用,一定会在未来感受到:全身都充满生机,脏腑器官功能非常活跃,皮肤也柔嫩光滑,颜色红润,想想也是很美好的。

 
素食,目前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健康时尚,被越来越多的人赏识与接受。虽然,素食确实可以给我们带来方方面面非常不错的利益。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长期食用素食的人,需要通过饮食调理预防营养缺乏,虽然素食好处多多,但是盲目地坚持只食用某一类素食类别的食物会导致营养不良。

 

 

平常,对于普遍的素食者,一般分为:吃鸡蛋的素食者和不吃鸡蛋的素食者。而一般素食者不会进食太多的蛋白质,这种情况建议多进食植物蛋白质,对于我们人类,地球上的资源来说,除了动物蛋白质以外,最优质的植物蛋白质,主要来源,来自于日常的豆制品,所以特别建议素食主义者多吃黄豆做的一些食物,比如:豆腐皮儿、豆腐呀之类的,经常喝豆浆也是非常好的,能够补充日常身体所需要的蛋白质,增加我们机体的抵抗力。而对于吃鸡蛋的素食者而言,我们则可以进食鸡蛋作为补充。平常,建议素食者多吃多种种类的新鲜蔬菜以及水果,因为新鲜的蔬菜以及水果里面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这样我们即使是素食者,也可以避免出现营养缺乏的情况发生。

 
对于素食者的营养均衡,我们给出了一些实际性的建议:主食每餐不少于生重120g的米饭和面食。我们建议素食者稍微比一般人群增加一些全谷物食物的摄入比例,最好能保证至少每天有一餐食用全谷物或杂豆类的食物。刚刚我们也说了,补充蛋白质很重要,优质植物蛋白里面,大豆类食物是素食主义者的重要蛋白质补充,而大豆制品也多种多样,有豆浆、豆腐、豆干等等,建议多食用,而吃鸡蛋的素食者可以适当地食用鸡蛋,鸡蛋里面含有蛋白质也是非常丰富的。

 
如果早餐能有一杯豆浆,午餐有黄豆芽入菜,晚餐有炖豆腐或炒豆干,这对于素食者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了,因为可以补充到满满的蛋白质。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素食者来说,发酵豆类也不可缺,像豆腐乳,冲豆腐,酱油等,因为这些类型的食物可以合成维生素B12。日常当中,我们常见的大豆以及常见的谷类,也就是超市上可以看到的这些种类食物,我们都可以多次多样地搭配食用,这样能更好地发挥出蛋白质的互补作用。例如杂面窝窝头,玉米、小麦粉混合制作的种种类型食物。

 
素食者必须要知道的是吃豆制品要比吃整个整粒熟大豆营养价值高一些,并且在日常建议多吃坚果、海藻和菌菇,蔬菜和水果也要充足,建议多使用大豆油和菜籽油烹饪。总而言之,不管我们采用哪一种饮食方式,其实最重要的是要保证身体营养充足,运行顺畅,这才是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

您听说过卵磷脂吗?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它是从疏通乳房、避免乳腺炎等方面得到的益处,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它其实和心血管疾病也有联系。但是实际上,关于卵磷脂的研究还存在很多争议,这篇文章将为你介绍有关它对人体有益和可能存在的危险的研究。

 

 

卵磷脂是什么?

在1846年,在鸡蛋中发现了一种磷脂,也就是磷脂胆碱,所以它被称为“卵磷脂”。含有磷酸,胆碱,脂肪酸,甘油,磷脂,糖脂和三酸甘油脂。

 

磷酸脂广泛用于食品添加剂,甚至是药物。很多天然食品含有卵磷脂,如红肉,鸡蛋,豆类,绿叶菜和动物内脏等,而通常用来制作营养补品的卵磷脂,则多来源于大豆或向日葵。

 

卵磷脂有哪些好处?

血管性清道夫-卵磷脂有助于胆固醇的代谢。

 

胆固醇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元凶之一,已知。而在胆固醇中,LDL也被称为“坏胆固醇”,其浓度过高会加剧血管硬化和狭窄,提高冠心病或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作为乳化剂,卵磷脂有助于脂肪与血液混合,使胆固醇更容易代谢,降低血液粘稠度,还能降低血栓或动脉硬化的风险性,故有“人体清道夫”之称。

 

卵磷脂有助乳腺通畅有待证实

事实上,卵磷脂是母乳中的一种成分,很多妈妈都听过它有助通畅乳房,预防乳腺炎。确实,仅从卵磷脂的乳化效果来看,同时具有疏水性和亲油性的卵磷脂,对降低乳汁黏度有一定的帮助,但实际上,至今还没有任何实验可以证明,卵磷脂有助于乳腺的通畅。

 

卵磷脂可以保护神经,有助于预防精神病的发生

从胚胎期开始,摄取足够的营养就成为脑细胞发育的关键,直到2~4岁都是大脑快速发育的时期。除了这些,提高营养物质的获取效率也很重要。

 

 

磷酸脂有望改善阿尔茨海默病

卵磷脂中的胆碱是组成神经传导成分乙酰胆碱的主要成分。如果缺少乙酰胆碱,就会出现记忆和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而缺少乙酰胆碱也是目前医学界认定的阿兹海默症病因之一。

 

胆固醇的风险性

在肠道菌群的作用下,卵磷脂会产生一种叫做氢化三甲胺的代谢物,从而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性。它的作用范围包括抑制体内胆固醇循环途径,增强血小板的凝集作用,促进巨噬细胞在血管壁的聚集等等,从而提高动脉粥状硬化或血栓发生的几率。值得注意的是,该研究还提到使用抗生素可以抑制氢化三甲胺的产生,但是长期使用后,菌群会逐渐产生抗药性,抑制作用减弱。

药品使用说明
打开京东APP
实惠又轻松
打开京东APP
京ICP备11041704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