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
网站导航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超重专家

简介: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创建于1950年,前身为广州铁路中心医院,2004年转制成为广东药学院直属附属医院,是广东省首批三级甲等医院。2016年更名为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我院先后成为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首批“国家卫计委临床药师制试点医疗机构”“国家卫计委临床药师培训试点基地”,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中医诊疗模式创新试点单位、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试点项目建设单位,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防治代谢性疾病国际合作基地(广东)”、首批国家级基本消化内镜医师培训基地和消化道肿瘤早筛及早诊早治项目协作中心、国家级食管癌多中心临床研究成员单位及国家食管癌大数据中心采集单位、广东省第一家全国早期胃癌筛查协作中心、国家结直肠癌筛查建设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房颤中心和中国心脏康复中心、广东省微生态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垂体疾病干细胞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智慧护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食管癌精准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生物医学大数据库建设单位,广东省首批“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广东省唯一“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治疗研究基地”,广东省红十字会首家初级卫生救护培训基地和省红十字会“救心行动”指定合作医院,广东省药学会粤港澳I期&BE(一致性评价)临床研究联合平台成员单位,成立了全国首家慢阻肺康复中心。医院也是广州市最早开展心脏起搏器的少数几家医院之一,广州市第一家引进高能双光子直线加速器开展肿瘤放射治疗医院,全国第一例成功实施103岁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广东省最早开展大肝癌治疗、小儿麻痹症矫治、心理咨询门诊、放射免疫检测的医院之一;在2016年全省公立医院第三方满意度测评中,我院排名广州榜首;获评“2017年度中国医疗机构最佳雇主新锐奖”。2020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我院稳居A等级,位列全国前18%。  我院分为农林院区、共和院区,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开放床位1000余张。现有员工1679名,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403人,高级职称192人,其中,双聘院士、岐黄首席科学家、珠江学者各一名。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2名。还拥有一支以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和省级“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省级教学名师、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名中医、省部级重点学科以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学科学术带头人为骨干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经过70年的传承和建设发展,我院拥有一批优势突出、在广东省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学科专科。现有学科、专科39个,拥有国家中管局重点学科1个,国家中管局重点实验室2个,部级重点专科4个,省级重点专科、学科7个,院级重点专科8个。2009年中西医结合学科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单位,2016年成为广东省教育厅攀峰重点学科,2018、2019连续两年在“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排名全国医学类第3名(前5%),广东省第1名。2018年“代谢性疾病”入选首批广东省医疗高地行动计划,2019年中西结合代谢病科入选广东省“十三五”中医重点专科;临床药学学科是广东省“十二五”医学重点学科,2019年成为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2021年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近年来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4项,省部级科研成果7项,市级科研成果2项。主持纵向科研课题500多项,其中国家级43,省部级93项。专利授权211项。参编专著和教材100多部,其中专著50余部。  我院作为广东药科大学直属附属医院,2008年实行附属第一医院和临床医学院一体化管理。每年承担近千名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和进修、实习生的管理及培养任务。现有本科专业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广东省博士工作站1个,2014年顺利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现设有省级特色本科专业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广东省高等学校实践教学示范中心1个,广东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2门。2017年临床医学学科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并保持至今。2020年临床医学专业获评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获批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位授权建设点,2023年获批广东省高水平临床医学院培育建设点位。  我们将秉承“药学中西、医道济世”的校训和“以药为主、药医结合、药工融合”办学特色以及“崇德仁爱博学至臻”的院训,以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药科大学为目标,坚持内涵式发展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打造医教研协同发展和人民群众满意的高水平医院和临床医学院,承担起医疗保驾护航的重任。。

宋海泳 副主任医师

擅长咳嗽,肺炎,脑卒中、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病、哮喘、头痛、失眠、颈肩腰腿痛慢性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好评 98%
接诊量 104
平均等待 15分钟
擅长:擅长咳嗽,肺炎,脑卒中、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病、哮喘、头痛、失眠、颈肩腰腿痛慢性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更多服务
廖瘳 副主任医师

熟练掌握内科常见病的诊治及内科危急重症的处理,擅长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足、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甲状腺疾病、继发性高血压、痛风、垂体及肾上腺疾病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诊治。

好评 100%
接诊量 4
平均等待 -
擅长:熟练掌握内科常见病的诊治及内科危急重症的处理,擅长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足、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甲状腺疾病、继发性高血压、痛风、垂体及肾上腺疾病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诊治。
更多服务
王晓玉 主治医师

中医学博士,擅长运用中医经典理论治疗脾胃病、妇科病、代谢性疾病,对针灸调理失眠、焦虑等亚健康状态有独到之处。 比如:肾虚、脾虚、气血不足、肝郁等。

好评 99%
接诊量 1807
平均等待 30分钟
擅长:中医学博士,擅长运用中医经典理论治疗脾胃病、妇科病、代谢性疾病,对针灸调理失眠、焦虑等亚健康状态有独到之处。 比如:肾虚、脾虚、气血不足、肝郁等。
更多服务
谭建盛 住院医师

待补充

好评 100%
接诊量 16
平均等待 -
擅长:待补充
更多服务
叶海伦 住院医师

待补充

好评 -
接诊量 -
平均等待 -
擅长:待补充
更多服务
曾志 住院医师

普通内科,儿科

好评 -
接诊量 4
平均等待 -
擅长:普通内科,儿科
更多服务
叶健华 主任医师

擅长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急危重症的处理,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代谢综合症(高血脂,肥胖、高尿酸、痛风),难治性甲状腺疾病,内分泌性高血压,妇科及妊娠相关性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垂体,肾上腺,骨质疏松,钙磷代谢异常及其他内分泌代谢疾病的诊治。

好评 -
接诊量 5
平均等待 -
擅长:擅长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急危重症的处理,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代谢综合症(高血脂,肥胖、高尿酸、痛风),难治性甲状腺疾病,内分泌性高血压,妇科及妊娠相关性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垂体,肾上腺,骨质疏松,钙磷代谢异常及其他内分泌代谢疾病的诊治。
更多服务

患友问诊

身高152cm,体重120斤,如何饮食减肥?患者女性22岁
61
2024-10-17 22:27:27
身高156cm,体重134斤,询问超重低脂饮食与减肥建议。患者女性
68
2024-10-17 22:27:27
我34岁,超重,想咨询奥利司他的用药问题。患者女性
62
2024-10-17 22:27:27
18岁男性,身高178cm,体重80kg,超重,想通过药物减肥。患者女性
37
2024-10-17 22:27:27
身高168cm,体重200斤,想咨询奥利司他胶囊治疗超重的情况。患者女性
29
2024-10-17 22:27:27
患者身高170cm,体重75kg,想咨询奥利司他胶囊是否适合自己。患者女性
36
2024-10-17 22:27:27
39岁,身高167cm,体重147斤,超重,寻求减重方法。患者女性
5
2024-10-17 22:27:27
超重患者咨询减肥用药,身高170厘米,体重155斤,无慢性病史和过敏史,肝肾功能正常。患者女性
49
2024-10-17 22:27:27
29岁男性,身高173cm,体重166斤,超重,运动前后服用营养品咨询。患者女性
4
2024-10-17 22:27:27
40岁女性,身高1.65米,体重160斤,超重,寻求减肥及营养建议。患者女性
32
2024-10-17 22:27:27

科普文章

如何控制体重?

热玛吉与超玛吉到底有什么区别?!
7岁女孩体重超重,已开始发育,身高矮小。
孩子超重肥胖?别慌!试试这家减肥夏令营!
超重30斤以上的胖孩子✅完整减肥食谱🔥

BMI77肥胖威胁生命,术前准备17天

超重和肥胖的区别主要就是脂肪超标程度不同,超重指的是体重指数在24-28kg/㎡,而肥胖指的是体重指数≥28kg/㎡。

超重和肥胖都是指体重超过正常范围内,一般超重指的是超过人体标准体重的10%,而体重指的是超过人体标准体重的20%。如果超重不加以控制,进一步发展就容易形成肥胖。超重和肥胖对身体健康都会有一定的影响,是2型糖尿病、脂肪肝以及心脏病和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不管是超重还是肥胖,都需要积极控制体重,在饮食上要加以控制,同时也要多进行体育锻炼,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以免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如果存在有严重的肥胖,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案。

#肥胖#超重
36

定义和分类

定义:男性超重和肥胖指的是男性体重超过理想范围的状态,主要是由于体内脂肪堆积过多所引起的。

分类:根据男性特定的体重指数(BMI)划分,男性超重和肥胖可以分为不同等级,包括轻度超重、中度超重、重度超重和肥胖。

轻度超重(BMI 25-27.4):

轻度超重是指男性体重在正常范围的上限,但未达到肥胖的程度。在这个范围内,男性体脂肪相对较高,但一般不会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

中度超重(BMI 27.5-29.9):

中度超重是指男性体重明显超过正常范围,但未达到肥胖的程度。在这个范围内,男性面临患上与超重相关的慢性疾病的风险增加,如高血压、2 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

重度超重(BMI 30-34.9):

重度超重是指男性体重明显超过正常范围,但未达到肥胖的程度。在这个范围内,男性患上与超重相关的健康问题的风险显著增加,如心脏病、中风、肥胖相关性呼吸障碍等。

肥胖(BMI ≥ 35):

肥胖是指男性体重严重超过正常范围,且体脂肪显著增多。男性肥胖会对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增加患上多种慢性疾病的风险,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关节疾病和某些癌症等。

请注意,以上分级和分类是根据男性的体重指数(BMI)范围进行的划分,但具体的评估应该综合考虑身体组成、腰围等其他因素。如果您需要更准确的评估和分类,请咨询医疗专业人士进行个性化的评估和建议。

BMI(身体质量指数)解读

男性的 BMI(身体质量指数)是一种常用的测量方法,用于评估一个人的体重与身高之间的关系。以下是对男性 BMI 的解读:

BMI 计算公式:BMI = 体重(公斤)/ 身高(米)的平方

  • 偏瘦:BMI < 18.5
  • 正常体重:18.5 ≤ BMI < 24.9
  • 超重:25 ≤ BMI < 29.9
  • 肥胖:BMI ≥ 30

BMI 的解读:

  • 偏瘦:偏瘦可能意味着体重过轻,可能存在营养不良或其他健康问题。建议咨询医疗专业人士获得更详细的评估和建议。
  • 正常体重:正常体重范围内的 BMI 表明体重与身高相对匹配,一般被认为是健康的体重水平。
  • 超重:超重意味着体重相对于身高来说过重,可能增加患上一些慢性疾病的风险,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 肥胖:肥胖表示体重明显超过了正常范围,会增加患上多种慢性疾病的风险,如高血压、心脏病、关节疾病等。

请注意,BMI 作为一种简单的测量方法,无法综合考虑个体的体脂肪含量、肌肉质量等因素。对于肌肉较多的人群(如运动员),BMI 可能会高于正常范围,但并不代表肥胖。因此,对于特定人群或个体,建议综合考虑其他指标和身体组成进行评估。

重要提示:BMI 只是一个初步的评估指标,不能作为诊断肥胖或其他健康问题的唯一依据。如果您担心自己的体重或健康状况,请咨询医疗专业人士进行个性化的评估和建议。

也可能是腱鞘巨细胞瘤

#重症哮喘#过敏性鼻炎伴哮喘
2

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疾病,患者经过系统规范的治疗可以达到完全控制,达到完全控制的哮喘患者没有任何症状,生活和工作与正常人一样没有任何影响。

20 年来,随着“全球哮喘防治创议(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INA ”及中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的发布,支气管哮喘在治疗上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依从性好的患者,遵从医生的医嘱坚持用药的患者可以达到哮喘的完全控制或良好控制。

支气管哮喘治疗用药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控制药物和缓解药物。

控制药物主要包括:吸入 性糖皮质激素 、长效 β2 受体激动剂 、常用的前两者联合制剂如: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倍氯米松福莫特罗气雾剂、糠酸氟替卡松 维兰特罗粉 ,以及还有孟鲁司特钠片、全身性 激素、 缓释茶碱、 甲磺司特、色甘酸钠 等。

缓解药物主要包括:速效吸入(如沙丁胺醇气雾剂)和短 效口服 β2 受体激动剂、吸入性抗胆碱能药物、短效茶碱和全身性激素等

支气管哮喘患者需要长期使用控制药物,尤其是吸入激素加长效 β2 受体激动剂 的联合制剂,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哮喘控制药物。

专科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选择不同剂量的药物,来控制和维持哮喘患者的病情。

患者病情控制的好不好,是否需要调整用药剂量,需要根据哮喘控制测试( ACT )问卷来进行评估。

哮喘控制测试问卷,是以问卷的形式来了解哮喘患者在过去 4 周内患者的症状、用药及感受等,具体详见下面问卷评估表。

哮喘控制测试评分方法:

第一步:记录每个问题的得分;

第二步:将每一题的分数相加得出总分;

第三步: ACT 评分的意义:

评分 20~25分,代表 患者的 哮喘控制良好 ,需要继续维持目前方案治疗,部分患者经专科医生评估后可以考虑降阶梯治疗

评分为 16~19分,代表哮喘控制不佳 ,需要专科医生进行评估,调整患者用药剂量,升阶梯治疗或更改用药方案

评分为 5~15分,代表 患者的 哮喘控制很差 ,多数情况需要住院进行调整方案,尽快控制患者的病情。

支气管哮喘是可以完全控制好的疾病,临床上有一套相对复杂、不断更新的诊疗方案,需要专科医生进行综合评估、系统治疗,更需要患者的积极配合,提高对哮喘疾病的认识,才能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 2020 年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20 43 12 ): 1023-1048.

打开京东APP
实惠又轻松
打开京东APP
京ICP备11041704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