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市第三人民医院(呼伦贝尔市精神卫生中心),坐落在内蒙古自治区牙克石市,是呼伦贝尔市唯一的一所集精神医疗、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教学、科研、戒毒戒酒、精神康复、心理危机干预和司法鉴定等为一体的国家精神专科三级甲等医院,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临床心理学研究基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项目“中国精神障碍队列研究”协作基地、北京回龙观医院协作医院、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呼伦贝尔精神卫生中心、内蒙古自治区精神专科护士培训基地、齐齐哈尔医学院精神卫生学院教学医院、内蒙古民族大学临床医学院精神卫生教学实习基地、呼伦贝尔学院心理学教学基地、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实习实训就业基地。医院始建于1980年,时称“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建工局精神病疗养所”,只收治林业建工局本系统内的精神病患者。1988年,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投资30万元,将精神病疗养所扩建为拥有50张病床的小型精神病专科医院,医院名称改为“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建工局职工医院精神病分院”。1989年,医院诊治范围正式对社会开放,收治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和呼伦贝尔盟地区的精神病患者,成为呼伦贝尔盟唯一一所精神病专科医院。1990年,医院改名为“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建工局精神病院”。1993年,医院更名为“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精神病院”。2004年,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批复,同意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精神病院增挂“呼伦贝尔市精神卫生中心”名称。此后,医院对外正式称为“呼伦贝尔市精神卫生中心”;同年,内蒙古大兴安岭森工集团机构编制委员会将医院设为副处级单位。2008年,医院划归呼伦贝尔市。2009年,呼伦贝尔市机构编制委员会会议研究,同意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精神病院与呼伦贝尔市精神卫生中心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呼伦贝尔市精神卫生中心为隶属于市卫生局相当于副处级的事业单位。2012年,医院迁入新址牙克石市兴安西街。2019年,呼伦贝尔市机构编制委员会会议研究,同意呼伦贝尔市精神卫生中心机构名称为呼伦贝尔市第三人民医院(挂呼伦贝尔市精神卫生中心牌子)。其职责任务、人员编制、内设机构、分类类别不变。2022年,呼伦贝尔市第三人民医院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院区成立。经过40余年的发展,医院已经由单纯治疗型转向预防、治疗、康复、回归社会一体化;从单纯药物治疗转向药物、心理、行为、物理、音乐、中西医结合、康复训练等多种治疗;从重视对患者服务转向既对患者服务,又为全社会精神卫生健康服务;从封闭式管理转向开放式管理的新格局。医院占地面积近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拥有一支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的医护队伍,实际开放床位820张,本着“强专科、大综合”的发展定位,医院开设了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院区、门诊(牙克石门诊、海拉尔门诊、扎兰屯门诊)、儿少精神科、急性精神科、慢性精神科、精神康复科、药物依赖科、老年精神科、心身医学科、临床心理科、重症医学科、内科、外科、口腔科、中西医结合科、健康体检科、医学影像科、医学检验科、功能检查治疗科、无抽治疗室等临床和医技科室。医院现开展各型精神分裂症、躁狂症、抑郁症、精神发育迟滞、器质性精神障碍、酒精所致精神障碍、多动症、睡眠障碍、心理减压、不良情绪宣泄、心理测试、青春期心理问题调理、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健康体检、康复训练等精神(心理)专业服务,同时承担呼伦贝尔市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卫生学会、心理健康援助热线等社会公益性工作。医院现配备有核磁共振、全身螺旋CT、移动DR、床旁彩超诊断系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全自动血药浓度检测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等常规设备,近红外脑功能成像系统、脑功能分析仪(脑ET)、睡眠分析仪、心理CT系统、精神压力分析仪、脑诱发电位仪、眼动检测仪、超声骨密度分析仪等专科诊断设备,智能音乐放松系统、认知损害矫正系统、经颅磁刺激仪、多媒体大脑生物反馈治疗仪、智能宣泄放松系统等专科治疗设备和百余台康复器械。医院曾荣获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百佳示范医院、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集体、中国医师协会杰出精神科医师星火燎原奖、中国医师协会“人文爱心医院”、中国医院质量管理(医疗)优秀奖、全区医药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集体、全区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先进集体、全区文明单位、自治区百姓口碑金奖单位、自治区卫生单位、自治区医师协会优秀会员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健康促进医院、内蒙古自治区文明单位标兵、呼伦贝尔市文明单位标兵、呼伦贝尔市残疾人事业“十一五”扶残助残先进集体、呼伦贝尔市卫生系统创建“三好一满意”活动先进集体、呼伦贝尔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暨平安建设先进单位、呼伦贝尔市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等称号。人格障碍是一种精神心理障碍,指人格具有明显偏离正常的特征,且相应的行为方式根深蒂固,具有适应不良的性质,通常给人以“与众不同”、“格格不入”的特异感觉。,遗传因素 家系调查发现,人格障碍患者亲属中的人格障碍患病率高于一般人群,而且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研究发现,同卵双生子人格障碍的同病率高达67%,异卵双生子的同病率则为31%。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遗传度约为0.69,表演型人格障碍的遗传度约为0.67。 部分人格障碍的行为特征具有攻击和冲动的特点,如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冲动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这种攻击倾向的遗传可能性在成人中为44%~72%。 神经生化因素 边缘系统的γ-氨基丁酸能、谷氨酸能、胆碱能环路的过度反应可能介导情绪的不稳定,个体对环境情绪刺激反应和敏感性增加,情绪不稳定型人格障碍可能与之相关。 杏仁核过度反应、前额叶抑制降低可能与边缘型人格障碍及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冲动攻击性阈值较低相关。 前额叶皮质的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活性降低,可能与分裂样人格障碍患者的认知缺陷有关。 病理生理因素 有观点认为人格障碍是大脑发育成熟延迟的表现。脑电图研究证明,人格障碍者的双亲中,脑电图异常率较高。50%人格障碍者的脑电图显示有慢波出现,与儿童脑电图近似。 大脑皮质成熟延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人格障碍患者冲动控制和社会意识成熟延迟。 胎儿及婴幼儿感染、营养不良 孕期感染、中毒,胎儿营养不良,特别是缺乏充分蛋白质、脂类和维生素的供应,导致婴儿大脑发育不成熟。 出生时或婴幼儿时期的脑损伤和病毒感染等传染病,导致婴儿大脑发育不成熟。,脑,近年来精神药物的发展对很多精神疾病的治疗带来了希望,但目前仍未发现对人格障碍有特效的药物。临床实践证明,尽管药物不能改善人格结构,但作为改善某些症状的对症治疗并非无益。,人格改变 人格改变是由躯体疾病、精神障碍、颅脑损伤等各种疾病所引起的人格异常,人格改变出现在上述各种疾病之后,患者患病前的人格特征在正常范围之内。 人格障碍患者在患上述各类疾病之前即存在相应的人格障碍特征。 其他精神障碍 某些精神疾病与人格障碍具有一些类似表现,如偏执型人格障碍与精神分裂症、表演型人格障碍与分离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与强迫障碍等。 主要鉴别点 各类人格障碍通常起病较早,且特征症状有一惯性的特征,没有发作期和发作间期的区分,也没有明显的应激因素作为前因。 人格障碍患者的异常表现与其人格特征的融合是根深蒂固的,生活各个领域均受到持续影响,且通常是终身影响。 与强迫障碍、分离障碍不同,人格障碍患者受症状困扰、引发的痛苦并不强烈,自知力水平相对较低(但仍高于精神分裂症患者)。 其他精神障碍的某些典型症状通常不会出现在人格障碍中,如精神分裂症的幻觉、妄想,强迫障碍的部分典型强迫观念等,也可据此进行鉴别。 精神分裂症 边缘型人格障碍存在更多的自杀未遂、身份认同障碍和短暂的精神病性症状(以幻觉、妄想为主),但没有典型的、持续的精神病性症状,可据此与精神分裂症鉴别。 转换障碍(癔症) 癔症型(表演型)人格障碍可出现情感或行为上的明显改变,但其改变并非无意识。 癔症患者在癔症发作时无意识,行为不受自我控制,且患者会感觉到明显痛苦,可据此鉴别。,无,为确诊人格障碍,患者(或家属)除需提供多方面的详细病史外,可能需要接受以下检查或评估: 脑部影像学检查:排除脑部的器质性疾病。 临床访谈:通过面对面的语言交流形式,医生直接向当事人提问或通过知情者了解有关情况或信息,评估当事人的人格特征。 神经心理检测:主要是人格测定,一般使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MMPI)、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国际人格障碍检查、DSM-Ⅲ-R人格障碍临床定式检查、DSM-Ⅳ人格障碍检查等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