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电影中,经常出现关节脱位的情况下自己“手法复位”的场景,其实这误导了很多人,毕竟有夸张的成分。那在现实生活中,关节脱位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什么是关节脱位?
“关节脱位”,是生活中比较容易遇到的关节损伤。实际上,“脱臼”是它的俗名。
身体能够自如活动的地方,基本上都有关节。正常情况下,组成关节的骨头形状相互匹配,如果关节两侧的骨头相互错开,丧失了正常的对合关系,就是关节脱位。所以只要是关节,都可能发生脱位。
导致关节脱位的原因:
关节脱位的发生,需要内因和外因的协同作用:
01、内因就是关节自身的形态和结构。咱们全身的关节为了实现不同的运动功能,其结构和强度各不相同,有的关节“天生”结构薄弱,更容易脱位,比如颞下颌关节脱位(俗称笑掉了下巴)和肩关节脱位,就是比较常见的类型。
02、外因就是外伤。当关节承受了超过其负荷的巨大力量时,就会发生错动,产生脱位。
因外伤导致的关节脱位,由于关节周围肌肉持续收缩产生的拉扯力量,关节会卡死在脱位的位置造成无法活动,同时伴随关节部位剧烈疼痛。脱位的关节还可能压迫附近的神经和血管,引起远超关节范围的肢体麻木、疼痛和麻痹瘫痪。
需要注意的是:
一旦发生关节脱位,在没有相关知识的情况下千万不要自行尝试复位。
正确的做法是,维持一个相对最不疼痛的姿势,尽快就诊寻求帮助,请专业医生帮助复位。在复位之后,关节仍然需要使用支具固定6周的时间,以保证脱位时破损的结构妥善愈合。
关于习惯性脱臼
由于先天发育异常、脱位后固定不充分或损伤严重等原因,可能会出现关节的“习惯性脱位”。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往往提示关节的结构出现了不可逆的损坏,这时候就需要专业医生去评估病情,通过外科手术等方式修复损伤结构,以避免脱位复发。
儿童会发生关节脱位吗?
儿童因为生长发育的原因,除了可能发生和成人类似的关节脱位外,还有一些婴幼儿“特有”的形式,比较常见的是发生在肘部和髋部的脱位。
1.肘部:
肘部的“桡骨头半脱位”多发生在幼儿阶段,因为这个时候关节周围的韧带还相当薄弱,肘关节显得“不太结实”,桡骨头比较容易从韧带构成的圆圈中滑脱出来。
通常表现为,当家长向上提拉孩子手部的时候,孩子突然出现哭闹,伴有肘部疼痛并拒绝活动;因此我们建议,家长们采用背带训练孩子行走,而不要牵着孩子的手,同时尽量避免用力牵拉孩子前臂的动作(比如穿衣服的时候)。
2.髋部:
婴幼儿髋关节的发育异常,可造成发育性髋关节脱位,这是一类较为常见且后果严重的疾病,延误治疗或处置不当,会严重影响婴幼儿的行走能力。
总的来说,关节脱位是一类比较严重的骨关节损伤,处置不及时会严重影响关节功能;一旦发生,需要尽快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