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多地过期药品定点回收遇冷 市民嫌麻烦成摆设

多地过期药品定点回收遇冷 市民嫌麻烦成摆设
发表人:医学奇迹见证者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药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然而,如何正确处理过期药品却成为了一个难题。为了方便居民处理过期药品,济南市食药监局于9月20日将过期失效药品回收定点药店扩容,由此前的186家增至199家。然而,记者调查发现,过期失效药品回收情况并不乐观,许多药店过期药回收箱都成摆设,有的甚至半年回收不到一盒过期药。

许多市民认为药品过期直接扔了更省事,过期药定点回收遭遇叫好不叫座。市民冯先生表示,没有这个概念,直接就扔掉了,没那个时间,麻烦。记者采访的半个多小时里,没有一个市民表示会主动将过期药送来回收。

同仁堂药店店长徐汉表示,自己在药店工作的半年多时间里,几乎没有遇到过主动前来回收过期药的市民。药店搞活动,市民可凭过期药换取礼品时,投放过期药的人数就会增加,但是对于药店来说,没有相关资金支持,不可能长期进行这种活动,这也就造成了很多药店的过期药回收箱鲜见过期药。

部分药店由于使用率低,回收箱被搁置在角落里,或被商品掩盖,有的甚至成了工作人员的日用桌子。过期药品随意丢弃会有哪些危害?药店职业药师钟凯胜表示,过期药品里面含有的化学成分、重金属容易对土壤、水源造成危害;如果这些过期药品被一些法分子利用,回去后重新包装,二次流入市场,会是很大的安全隐患。

过期药品的处理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为了提高居民对过期药品危害的认识,加强过期药品回收工作,有关部门需要采取多种措施,例如: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环保意识;完善过期药品回收体系,增加回收点和回收箱数量;加强对过期药品回收工作的监管,确保回收工作顺利进行。

总之,过期药品的处理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只有加强宣传、完善回收体系、加强监管,才能有效降低过期药品带来的危害,保障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药物滥用的咨询和监督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药物滥用的咨询和监督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康美药业自上市以来,凭借其高速成长性获得了众多机构的青睐,成为了价值投资的典范。然而,随着其“神话”的延续,市场上对其价值判断的困惑逐渐加深。

    在投资者不断追问真相的过程中,康美药业似乎陷入了一场“谎言漩涡”。尽管公司至今保持沉默,但围绕其的争议并未平息。一些投资者开始质疑,康美药业是否成为了继银广厦之后的下一个造假上市公司。

    公开报道显示,康美药业似乎将主要精力和资金投向了房地产、PE及二级市场。这种做法引发了市场对其是否借中药产业园圈地行房地产开发之嫌的猜测。

    康美药业创始人马兴田和许冬瑾夫妇一直以来都是夫唱妇随,为资本市场留下了美好的形象。然而,在市场对康美药业价值判断陷入迷惑之际,他们是否能够继续在中药产业中保持专注,成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康美药业可能为了维护高股价和市值,与机构共谋,精心编织了一个高增长神话。这个神话承诺每年业绩大幅度增长,业绩按需释放,机构推高股价,上市公司股权质押融资,融出资金搞地产,做PE和股票投资,甚至融出资金自己炒自己公司股票。

    这种模式一旦出现问题,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风险,甚至局部的系统性风险。因此,对于投资者来说,了解康美药业的真实情况,以及其是否能够回归主业,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关注点。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类似康美药业的事件可能会越来越多。监管部门需要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发生。

    总之,康美药业事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投资需谨慎,同时也提醒监管部门加强市场监管,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 在当前医疗行业,药品招标被视为降低药价、打击回扣的重要手段。然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乐观。药品中标后,能否采购、采购多少,往往取决于医院和医生的选择。

    药品招标流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招标形式过于复杂,从药厂到医药公司,再到招标公司,再到医院,环节众多,导致成本增加。其次,招标过程中,医院和医生往往拥有较大的话语权,他们可以通过设置门槛、调整采购数量等方式,影响药品的采购和价格。

    此外,药品招标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正当竞争行为。一些药企为了中标,不惜采取各种手段,如行贿、回扣等,导致药品价格虚高。而一些医疗机构和医生,也为了自身利益,与药企勾结,共同谋取暴利。

    药品招标制度未能有效降低药价,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 招标流程复杂,成本高昂。
    • 医院和医生在药品采购中拥有较大话语权。
    • 存在不正当竞争行为。
    • 监管力度不足。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简化招标流程,降低成本。
    • 加强对医院和医生的监管,规范其采购行为。
    • 严厉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
    • 提高监管力度,加强对药品招标的监督。

    总之,药品招标制度在降低药价、打击回扣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才能真正实现其预期目标。

  • 近年来,我国医药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根据《2011年药品注册审批年度报告》,2011年,我国药品注册审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

    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共批准药品注册申请718件。其中,境内药品注册申请644件,进口药品注册申请74件。在境内药品注册申请中,化学药品占比最高,达到88.4%,其次是中药和生物制品,分别占7.8%和3.8%。

    从注册分类来看,2011年境内药品注册申请中,新药数量为149件,占22.9%;改剂型药品59件,占9.3%;仿制药436件,占67.7%。与2010年相比,2011年新药数量有所增加,仿制药数量有所减少。

    此外,2011年,我国批准621个注册申请开展临床研究。这些研究涵盖了肿瘤、心血管病等常见疾病的治疗药物,以及罕见疾病的治疗药物,为我国疾病防治提供了有力支持。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12年,我国将继续优化药品注册审批体系,提高药品审评审批质量和效率。重点支持创新药、新药创制重大专项支持项目以及临床短缺药等优先领域,确保公众用药可及性。同时,还将开展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提高仿制药质量,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 德国在医疗和制药领域拥有世界领先水平,然而,在电视或报纸上,药品广告却寥寥无几。这背后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德国对药品广告实施了严格的法律限制,另一方面则是德国独特的医药分离体系,使得药品宣传无法带来直接利益回报,从而挤掉了药品宣传中的“水分”。

    德国于1994年修订颁布的《医疗广告法》对药品广告进行了严格规定。处方药只能通过专业药店出售,并只能在专业杂志上做广告。非处方药品的广告虽然稍微宽松一些,但对广告描述仍有严格限制。此外,医药广告必须明确注明药品副作用和服用介绍等所有相关信息,否则将面临严厉处罚。

    例如,阿司匹林这类药物可以在非专业媒体上做广告,但广告只能说明阿司匹林是“治疗疼痛的选择”,而不能声称它可以“预防中风、心肌梗死等疾病”。这是因为前者只介绍了阿司匹林属于非处方药许可范围内的疗效,而后者所提及的疾病属于处方药范畴,因此是违法的。

    尽管法律对药品广告进行了严格限制,但真正从源头上挤掉德国药品广告“水分”的是德国完善的医药分离制度。德国法律规定所有国民都必须参加医疗保险。在通常情况下,所有投保者均可自由选择在被允许开业的医疗保险医生诊所处就医,只有急诊或得到诊所医生的转诊证明后才可前往医院继续治疗。医生虽然有给患者开具处方的权力,但病人前往哪家药店取药却是自由的。医疗和医药费用则由保险公司核对报销。这样的体制将整个社会医疗体系中的各个环节合理地衔接起来,并有效地剥离了医务人员、患者、药品销售者以及制药商四者之间的直接利益关系,保险公司在其中承担了一个监督者的角色。

    具体来说,在患者具有自由选择就医诊所的环境中,为了维护信誉以吸引更多病患前来就医,各诊所的医生在给病人开具药方时必须首先考虑如何做到“药到病除”。因为医生无法从开具的处方中直接获得“回扣”,因此也不可能成为制药商“利诱”的对象。药品的最终消费者即病人,只能通过前往诊所就诊才能获得处方,而在强制医疗保险体系下,保险公司承担了医药费用,因此即使有些药品广告宣传得天花乱坠,病人也很少会自己掏腰包购买。此外,药店受相关法律明确规定,处方药不得任意出售,否则将受到严格处罚,这些都使得整个医疗过程的三方成为制药商无法用利益直接攻破的堡垒。何况还有精明的医疗公司在旁“冷眼”监督,对一些明显不合理的医药消费会直接向各方投诉甚至拒付。

    对于德国制药商而言,广告只能起到品牌推介、树立形象的效果,希望靠宣传吸引病人直接购买药品,在理论与实际上都是不可能的。大笔资金是砸在广告市场里打水漂,还是投资到实验室里搞科研,答案简单而唯一。德国药品宣传的水分,自然就被挤掉了。

  •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药品临床试验数量逐年攀升。然而,临床试验数据真实性问题也日益凸显。为了保障药品研发质量,黑龙江省局积极开展药品临床试验数据核查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严明要求,积极引导自查

    黑龙江省局高度重视药品临床试验数据核查工作,将“严”字当头、“实”字领先作为工作原则。首先,要求省内企业深刻认识到临床试验数据自查核查的重要性,增强自查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其次,组织政策解读人员深入企业,点对点传达政策和要求,帮助企业分析研判,确保自查工作顺利开展。

    二、严密组织,专家督促核查

    为确保核查工作质量,黑龙江省局组织成立了4个专项推进组,深入企业现场推动核查工作。同时,安排专人帮助企业理清历史申报资料,对涉及的37个品种进行复核,保证复核结果的真实性。针对上报品种临床试验参与家数多、分布省份广等实际情况,抽调省内专家进行“盲评”和交叉复核,确保核查结果的客观公正。

    三、严格标准,全面深入核查

    黑龙江省局从提升药品临床研究水平、保障药品研发质量的角度出发,对申报品种的核查向省内临床试验基地承接的品种进行延伸。同时,组织对省内6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进行现场检查,严格督查临床试验管理体系运行、具体项目进展实施、试验数据溯源和整改问题。在检查过程中,除重点检查117号公告中提及的7项内容外,还增加了具体项目临床试验方案的执行情况、本机构自查情况、《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执行情况等检查内容,确保核查工作的全面性和深入性。

    总之,黑龙江省局在药品临床试验数据核查工作中取得了扎实成效,为我国药品研发质量的提升做出了积极贡献。

  • 12月2日—4日,第74届全国药品交易会暨中国健康营养博览会、第15届中国国际保健博览会暨中国(厦门)保健节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广州狮马龙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妙娉在接受39健康网专访时,分享了狮马龙药业的市场经营战略。

    狮马龙药业作为国内知名医药企业,拥有众多独家经典品牌产品,如狮马龙活络油、狮马龙红花油、狮马龙樟冰油、双龙驱风油等。陈妙娉表示,狮马龙药业已进入中国市场30余年,具有很高的市场口碑。

    近年来,随着中国医药市场环境的变化,狮马龙药业开始自主开发经营,并于2015年实现年销售额过亿的佳绩。为了深耕中国市场,狮马龙药业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如优化渠道结构、调整价格体系、加强品牌推广等。

    在渠道方面,狮马龙药业优化了渠道结构,减少代理层级及代理商数量,为渠道提供更大的利润空间。在价格方面,狮马龙药业严格的价格管控和提价措施,使得连锁毛利率达到30%左右,有效根治了窜货、乱价等现象。

    在品牌推广方面,狮马龙药业从2015年开始加大营销力度,在连锁等渠道加大品牌推广力度,有效地促进了外用药油市场的繁荣。目前,其王牌产品销售量已进入全国前三甲。

    陈妙娉表示,经过整顿后,狮马龙药业的传统成熟市场如广东、广西、湖南、福建、海南等地销售业绩持续上扬,中部地区新兴市场开发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未来,狮马龙药业计划用3年时间成为中国知名品牌,并将更多优质产品带入中国。

  • 中药麻黄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药用价值。然而,近期麻黄在美国引发的安全问题却引发了广泛关注。本文将围绕麻黄在美国的安全问题展开,探讨其背后的原因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麻黄的基本信息。麻黄属于麻黄科植物,主要生长在我国的中部、东部和南部地区。麻黄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等功效,常用于治疗感冒、哮喘、风水浮肿等症状。

    然而,近年来麻黄在美国却被广泛应用于减肥产品中。这主要是因为麻黄具有一定的兴奋作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然而,正是这种兴奋作用,使得麻黄在美国引发了诸多安全问题。

    据报道,含有麻黄的减肥产品可能导致严重副作用,包括心脏病发作、中风、癫痫发作等,甚至导致死亡。美国国会为此举行了专题听证会,探讨麻黄在美国的使用问题。一些专家呼吁,应该加强对麻黄及其他中药的监管,以保障公众健康。

    事实上,麻黄并非第一个被国外滥用的中药。此前,关木通也曾被用于减肥产品,导致多人出现严重副作用。这引发了我国中医药界的担忧,认为如果麻黄再次重蹈覆辙,将对我国中药的国际声誉造成严重影响。

    针对麻黄在美国引发的安全问题,我国中医药界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一些专家认为,麻黄作为一种中药,应该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不能随意用于减肥等非适应症。同时,国内麻黄的使用量相对较小,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因此出现副作用的可能性较低。

    总之,麻黄在美国引发的安全问题提醒我们,在使用中药时,一定要谨慎,避免滥用和误用。同时,也呼吁相关部门加强对中药的监管,确保公众用药安全。

  • 近年来,随着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医药分离的政策逐渐被推广。医药分离,即医院不再直接销售药品,而是由专门的药房进行药品的采购和销售。这一政策旨在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积极响应医药分离的政策,在门诊四楼开设了一家“万康药房”。这家药房由医院统一管理,旨在缓解患者到大药房取药的压力,补充医院药品品种,及时方便地满足患者需要。

    万康药房的药品采购和售卖都由医院统一规范管理,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药房内出售各种日常药品,包括常见病、慢性病等所需的药品。此外,药房还积极引进新药,以满足患者多样化的用药需求。

    为了方便患者取药,万康药房还采用了电子操作流程。患者取药时,只需将药单信息输入电脑系统,即可完成取药流程。这种流程不仅提高了取药效率,还降低了患者排队等候的时间。

    医药分离政策在国外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国外,病人去医院看病,但药物是由药品销售企业提供的,医院不再直接销售药品。这种医药分离的管理办法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万康药房的开设,是医院在医药分离上所作的初步尝试。相信随着医药分离政策的不断推广,我国的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将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 为了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的用药行为,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广东省卫生厅与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今年3月联合制定了《药品目录(试行)》,并于近日正式发布。

    该《药品目录》旨在明确门诊部和诊所的用药范围,规范药品的采购、使用和管理。根据目录规定,门诊部和诊所可使用的药品范围将更加明确,不得随意超范围用药或使用未经批准的药品。

    《药品目录》的出台,对于规范医疗机构用药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它可以有效避免因滥用药品导致的医疗事故,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另一方面,它可以促进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提高医疗质量。

    具体来说,《药品目录》对门诊部和诊所的用药范围进行了以下规定:

    • 明确了可使用的药品类别,包括抗生素、解热镇痛药、消化系统用药、心血管系统用药等。
    • 规定了药品的使用剂量和疗程。
    • 明确了药品的采购和使用流程。

    此外,该目录还对门诊部和诊所的药品管理制度提出了要求,包括建立健全药品管理制度、加强药品质量管理、严格执行药品采购和使用规范等。

    广东省卫生厅表示,下一步将加强对《药品目录》的宣传和培训,确保医疗机构全面掌握和执行目录规定,切实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  药品,是关乎人类健康的重要物质,其安全性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安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用药安全意识的提高,药品召回制度逐渐受到关注。所谓药品召回,是指药品生产企业对其生产的药品,因质量问题或其他原因,主动或应监管部门要求,收回已上市销售的药品,以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在我国,药品召回制度尚处于起步阶段。以往,对于存在问题的药品,主要通过提醒、修改说明书等方式进行处理,缺乏有效的召回机制。而此次北京市药监局透露,明年起,北京将逐步在一些大型药品生产企业中试推行药品召回制度,这将是我国药品业界的首次尝试。

     

     

     药品召回制度的推行,有助于提高药品安全水平,保护公众健康。具体来说,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保障公众用药安全:药品召回制度可以有效防止存在问题的药品继续流入市场,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2. 提高药品质量:药品召回制度可以促使药品生产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提高药品质量。

     

     3. 促进药品监管:药品召回制度可以促使监管部门加强对药品的监管,提高监管效率。

     

     4. 降低医疗风险:药品召回制度可以降低因使用存在问题的药品而导致的医疗风险。

     

     然而,药品召回制度在我国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

     

     1.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不完善: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尚不完善,导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率较低,影响召回制度的实施。

     

     2. 药品召回成本较高:药品召回需要耗费人力、物力、财力,对药品生产企业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3. 药品召回程序复杂:药品召回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对于企业和监管部门来说,操作起来较为复杂。

     

     尽管如此,推行药品召回制度仍然具有重要意义。相信随着我国药品监管体系的不断完善,药品召回制度将逐步完善,为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发挥更大的作用。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