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癌之一,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预后较好,死亡率低。然而,术后复发率高达30%,局部复发对生存率和疾病特异性生存率有中度有害影响。手术切除是标准治疗方法,但再次手术的疗效有限,并且可能损伤重要器官功能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寻找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射频消融(RFA)被认为是局部复发性甲状腺癌的最佳非手术治疗选择。最近的一项研究评估了RFA治疗侵犯气道的复发性甲状腺癌的疗效。研究结果显示,RFA可有效且安全地局部控制甲状腺切除术后颈部中央区肿瘤复发,甚至对于侵犯气道的肿瘤来说效果同样显著。因此,RFA可以作为手术切除的替代疗法。
这项研究纳入了119例患者共172例复发肿瘤,平均随访时间为47.9±35.4个月。结果显示,平均体积缩小率(VRR)为81.2%±55.7%,124个肿瘤(72.1%)完全消失。完全消失率在未与气管接触的复发肿瘤中最高,其次为与气管形成锐角、直角、钝角和气管腔内侵犯的肿瘤(p值<0.001)。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1.4%。
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RFA是局部复发性甲状腺癌的有效非手术治疗方法,尤其是对于侵犯气道的肿瘤。早期RFA干预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因此,RFA应该被纳入局部复发性甲状腺癌的治疗方案中。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我记得那天,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照亮了整个房间。母亲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一本书,脸上带着平静的表情。然而,我知道她内心的焦虑和不安。2020年,母亲被诊断出甲状腺癌,手术后一直在服用优甲乐。最近,她开始担心自己的钙摄入是否足够,于是我们决定去京东互联网医院咨询一下。
在等待医生的过程中,母亲不停地翻阅着手中的书,似乎想从中找到一些安慰。她的手指微微颤抖,显示出她内心的紧张。我握住她的手,试图给她一些安慰。终于,医生接通了视频,母亲的目光立即转向屏幕。
“大夫,您好。”母亲的声音有些颤抖,“我是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目前在服用优甲乐。最近我在考虑是否需要补钙。”
医生听完后,给出了中肯的建议:“普通的钙片就可以了,不需要买一些保健产品。”
母亲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放松的表情,但很快又皱起了眉头:“那这两种钙片哪种更好一些啊?”
医生耐心地解释道:“其实都差不多,关键是要坚持服用。药店都有卖的,属于一些非处方药物。”
我看到了母亲眼中的感激和安心。我们决定去药店购买普通的钙片,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多摄入富含钙的食物。
回家的路上,母亲的步伐变得轻松了许多。我们聊起了生活中的点滴,分享着彼此的喜怒哀乐。虽然疾病给我们带来了不小的困扰,但我们都知道,只要我们坚持下去,总会有更好的明天。
想问问大家有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啊?如果有,希望你们也能像我们一样,勇敢面对,积极治疗。健康没有小事,平日里大家也要多注意身体,出现不适要及时就医,不方便的话就去京东互联网医院,真的方便!
石瘿是指甲状腺的恶性肿瘤,通常表现为颈部肿块,坚硬如石,高低不平,推之不移。根据病理类型,石瘿可分为乳头状腺癌、乳头状囊腺癌、滤泡性腺癌及未分化癌四种。其中乳头状腺癌及乳头状囊腺癌最为常见,多发于青年人,生长缓慢,恶性度低;滤泡性腺癌多发于中年人,肿块较大,质软,容易发生转移;未分化癌多发于老年人,恶性度高,发展快,短期内即可侵犯两侧甲状腺,并向周围组织浸润,可能引起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症状。
石瘿的发生与情志内伤、肝脾气逆、肉瘿日久转化有关。长期气滞血瘀、痰瘀互结于颈前,日久化热,热盛伤津,阴液亏损而成石瘿。临床上,石瘿多见于30-45岁青壮年,女性发病较多。患者可能出现颈部肿块坚硬不平、吞咽时活动受限、呼吸和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晚期可能发生骨、肺、颅内转移,出现骨痛、胸痛、咳嗽、咳血、头痛、复视等症状。
治疗石瘿的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西医手段,也可以配合中药内治和外敷。辩证论治方面,痰瘀内结证的治疗以解郁化痰、活血消坚为主;瘀热伤阴证的治疗以和营养阴、活血通络为主。局部外用可用阳和解凝膏掺阿魏粉敷贴;肿块处疼痛灼热者,可用生商陆根捣烂外敷。
预防与调护石瘿的方法包括及早手术切除肉瘿、采用放射治疗的患者可常服中药以养阴清热、平肝消瘿等。对于石瘿患者,定期体检和甲状腺功能检查非常重要,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疾病。
在面对复杂的医学数据时,我们每次选择都直接影响着我们生命的长度和质量。因此,找到最有效的诊疗方法对于每一个病人来说都至关重要。虽然主治医生的医疗决策非常重要,但病人本身也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来做出明智的选择。
核医学科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许多人可能不太了解它。核医学科主要使用微量放射性药物来诊断、治疗和研究疾病,尤其在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进行核医学检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检查过程中会使用少量的放射性药物,但对病人和周围人群都是安全的;其次,通常不需要空腹,但PET/CT或PET/MRI检查除外;第三,核医学检查需要提前预约;最后,完成检查后应多饮水以促进体内残留的显像剂排出。
在接受核医学治疗时,病人需要带齐所有相关的病历资料,并在医生问诊时尽量提供精简、准确的回答。同时,病人也需要与医生进行良好的沟通,提出与自己疾病预后、疗效相关的问题。正确面对疾病、积极乐观也非常重要,尤其是在接受131碘治疗甲亢和分化型甲状腺癌时,预后较好,绝大多数患者可以完全治愈。
总之,做一个好病人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与医生进行有效的沟通,正确面对疾病,并积极乐观地参与治疗过程。
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尤其是女性患者的数量在不断增加。据统计,女性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已经跃升至女性易发肿瘤的第五位,且发病率比男性高出3~4倍。专家指出,甲状腺癌的高发可能与碘的摄取异常、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
甲状腺癌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很多患者在发现颈部肿块时才就医。因此,专家建议每年定期进行一次超声甲状腺检查,尽早发现问题。同时,超声普查已成为甲状腺癌的首选检查方法,准确率接近90%,甚至可以发现直径仅0.2厘米的甲状腺癌。
在治疗方面,外科手术仍然是治愈甲状腺癌的唯一方法。分化型甲状腺癌(包括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均完全有机会得到治愈。乳头状癌最常见,约占甲状腺癌总数的75%,治疗后其20年生存率可高达75%以上。
预防甲状腺癌的关键在于合理摄入碘。正常人每天需要摄入150~200微克的碘,过高或过低的摄入量都会增加甲状腺疾病的风险。因此,专家建议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是否食用碘盐,并避免完全不摄入碘或大量摄入碘的极端情况。
微创手术在外科实践中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特别是在胃肠、胸部和泌尿外科领域。然而,在甲状腺、甲状旁腺和颈部手术中,微创技术的应用速度相对较慢,并存在一定的争议。随着东南亚地区甲状腺癌发病率的上升和病人对美容手术的需求增加,内窥镜颈部手术的发展也在加速。
甲状腺微创手术的种类繁多,包括MIVAT、SET、机器人手术等多种技术手段,以及颈部、腋下、乳晕、经口等不同入路方式。然而,并非所有微创手术都适合每个患者。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目标来制定个体化的选择和手术计划。
在进行甲状腺手术时,医生需要考虑三个主要目标:有效治疗疾病、最小化手术的长期副作用并减少并发症、以及减少术后不适和疼痛。这些目标的相对优先级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颈部以外的切口可能会导致皮下创伤的面积远大于传统颈部开放手术,而腔镜手术只是减少或消灭了颈部的疤痕。
在选择微创手术时,医生需要进行详细的术前评估和手术计划。术前评估包括一系列检查和准备工作,如甲状腺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血常规、免疫、心电图、胸片、B超、CT等。对于怀疑恶性肿瘤的患者,还需要进行FNA、MRI等检查,并确定术前病期(TNM,淋巴结分区)。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还需要结合系列检查进行综合评估。
手术计划需要考虑手术范围、切口或入路等因素。首先,医生需要确定手术范围,包括甲状腺切除的多少、是否需要清扫淋巴结以及清扫范围等。然后,医生需要选择合适的切口或入路,既要保证手术安全和彻底性,又要考虑患者的美容需求。对于良性的较小病灶,患者的选择最多;部分早期甲状腺癌患者也可谨慎选择微创腔镜手术;而对于局部晚期或颈部广泛转移侵犯的患者,可能只能选择传统开放手术。
总之,甲状腺微创手术的选择和手术计划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目标来制定。虽然存在争议,但微创技术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将继续增加,并为患者提供更多的个体化选择。
每年,各单位和公司都会组织员工进行体检,很多人被诊断出有甲状腺结节。B超结果显示结节内有钙化,这引起了人们的担忧。张先生今年体检也发现了钙化结节,他开始怀疑这是不是因为最近压力大所致?在这个癌症发病率急剧上升的时代,结节钙化是否是癌前病变?是否需要治疗?这些问题让张先生忧心忡忡,他决定寻求专业的帮助。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甲状腺钙化。甲状腺钙化是指甲状腺结节内有钙质沉积。钙化是组织代谢的产物——钙盐沉积而成,正常腺体组织和肿瘤病灶都可以产生。不同形态的钙化有不同的含义,根据大小直径来区分:微小钙化(直径小于2mm)、粗大钙化(直径大于2mm)和边缘性钙化。甲状腺结节发生钙化并不一定意味着有“甲状腺癌”,钙化结节既有良性也有恶性。研究表明,50%~60%的微小钙化可能是甲状腺癌的前兆,因此在检查出微小钙化的结节时,需要保持警惕。
除了钙化形态外,评估结节是否恶性还需要考虑结节的大小、性质、单发还是多发、位置、边界是否清晰、是否有粘连、结节内部血流情况等。恶性结节通常是单发、边界不清、形状不规则、血流信号丰富的结节。
那么,哪些结节需要手术治疗呢?影响结节是否需要手术的重要因素包括结节的大小、是否有压迫症状以及结节的良恶性。对于良性结节,小于2厘米的结节不建议手术,仅需注意观察结节是否有增大;4厘米以上的结节建议手术。2-4厘米间的结节可以选择性手术。恶性结节(甲状腺癌)基本上都需要手术治疗。如果结节有压迫症状,影响呼吸时,不管是良恶性都必须手术治疗。
我还记得那天,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房间,照亮了我手中的检查报告。甲状腺彩超显示弥漫性病变和血流丰富,可能是癌症?这个消息像一把利刃,刺穿了我的心脏。我感到一阵窒息,仿佛世界在我周围崩塌。
我拨通了京东互联网医院的电话,接通后,医生的声音温柔而专业:“尊敬的PLUS会员,您好,我是京东全职医生,非常高兴由我为您提供医疗咨询服务。”
我向医生描述了我的检查结果,心中充满了恐惧和不确定。医生问我是否做了其他相关检查,例如甲功、血沉、甲状腺抗体、血尿便常规等。我告诉她我已经做了,但还在等待结果。医生安慰我说,目前的诊断还不能明确,需要等待其他检查结果。
我感到一丝安慰,但内心的恐惧仍然挥之不去。医生建议我注意休息,保持良好情绪,规律作息,保持室内空气湿润,清淡饮食易消化,多饮水,避免食用油腻辛辣等食物,忌烟酒。这些简单的建议让我感到一丝温暖,仿佛在黑暗中找到了方向。
几天后,其他检查结果出来了,我再次联系了医生。医生根据我的检查结果,给出了更详细的建议和治疗方案。虽然我还需要面对一系列的治疗和康复,但至少我知道了自己该怎么做。
回想起那段时间,我深深感激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医生。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温暖关怀,让我在最困难的时刻找到了希望和勇气。现在,我已经康复了,但那段经历仍然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它教会了我珍惜生命,关注健康,并在需要时寻求专业的帮助。
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不要害怕,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记住,健康没有小事,平日里我们也要多注意身体,出现不适要及时就医,不方便的话就去京东互联网医院,真的方便!
有许多人担心口服放射性碘可能会对生殖健康产生长期影响,甚至引发终生不育的恐惧。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科学研究表明,口服放射性碘的剂量通常是非常低的,远不足以对生殖系统造成永久性损害。实际上,放射性碘主要用于甲状腺疾病的治疗和诊断,例如甲状腺癌和甲亢等。它通过选择性地聚集在甲状腺中,帮助医生确定疾病的类型和程度。虽然放射性碘在短期内可能会影响甲状腺功能,但这种影响是暂时的,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甲状腺功能通常会恢复正常。因此,口服放射性碘并不会导致终生不育,人们无需过度担忧。
甲状腺癌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以下是导致甲状腺癌的七大主要因素。
1. 幼年颈部辐射
核辐射对甲状腺的影响最大。切尔诺贝利核泄露事件后,当地新增儿童甲状腺癌5000余例。周围环境中电子产品的电离辐射也可能是甲状腺癌的危险因素。动物实验研究表明,X线照射可以诱发鼠甲状腺癌。儿童时期的颈部放射治疗更容易诱发甲状腺癌,而成人颈部放射治疗后发生甲状腺癌的几率较小。
2. 碘摄入异常
碘摄入量与甲状腺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碘摄入不足或过多都可能导致甲状腺疾病的患病率增加。例如,中国从1996年开始实施“全民缺碘区食盐加碘”政策,导致甲状腺疾病谱发生了明显变化。原先以碘缺乏性结节性甲状腺肿多见,现与碘过量有关的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桥本甲状腺炎等疾病的发病率升高,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病率也可能与此相关。
3. 雌激素作用
甲状腺癌组织中有雌激素受体表达,且其表达率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其他女性激素,如孕酮也与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发生相关。这可能是女性甲状腺癌发病水平明显高于男性的原因之一。
4. 遗传和基因变异
ret/Ras/BRAF基因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可能与甲状腺癌的发生有关。25%的甲状腺髓样癌有家族遗传背景,甲状腺乳头状癌也有5%的家族易感性。
5. 体重指数
体重指数(BMI)是反映体型胖瘦及体脂累积程度的指标。BMI高可能是甲状腺癌的一种伴随现象或病因。BMI异常、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脂肪因子或性类固醇等都可能作用于甲状腺,成为导致甲状腺癌的发病因素之一。
6. 地理因素
全球范围内,韩国、夏威夷、菲律宾和冰岛是甲状腺癌发病率高发的地区。韩国的高发病率可能与甲状腺超声作为体检项目有关,导致许多乳头状癌被发现。
7. 不良情绪
内向型性格,如抑郁、焦虑和失眠等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危险因素。另外,一些其他疾病也可能增加甲状腺癌的发病风险,例如先天性甲状腺疾病、甲状腺肿、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等,特别是结节性甲状腺肿能增加甲状腺癌的发病风险;高水平TgAb可能更易于DTC的发生。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占其中的95%以上。DTC的主流治疗模式包括手术、碘-131清甲清灶和TSH抑制治疗。然而,复发风险的评估和管理是DTC治疗的关键环节。
2009年,美国甲状腺协会(ATA)首次提出了术后复发风险分层的概念,根据病理特征、淋巴转移、Tg水平和131-碘治疗后全身显像等因素将患者的复发风险分为低、中、高危三层。2015年,ATA指南将BRAF基因突变纳入复发风险分层,并细化了转移淋巴结的数目及肿瘤侵犯特征,对不同分层人群的131碘治疗进行了细化的推荐。
此外,建立连续动态危险度评估模式也非常重要。2010年,Tuttle等提出了动态危险度评估的概念,根据随访过程中获得的最新数据实时修正DTC的分期及复发危险度分层。2015年,ATA指南将上述4种治疗反应纳入作为初始治疗后的动态危险度评估标准,用以实时监测疾病转归情况,及时调整DTC风险分层及后续的随访和治疗方案。
总之,甲状腺癌术后的正确评估至关重要。通过复发风险分层和动态危险度评估,可以更好地管理DTC患者的治疗和随访,提高其生存率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