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肺癌是全球排名第一的癌症。为了预防肺癌的发生,我们需要了解其主要危险因素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首先,吸烟是肺癌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长期吸烟的人患肺癌的可能性是终生不吸烟人群的20~30倍。因此,戒烟是预防肺癌的最有效方法之一。研究表明,戒烟后肺癌的风险可降20%-90%,并且随着戒烟时间的延长而继续下降。
除了吸烟外,职业和环境致癌物也可以增加肺癌的风险。例如,石棉和氡是最广为人知的致癌物。因此,工作中或生活中有可能接触到这些物质的人需要特别小心。同时,使用未加工的生物质燃料做饭和取暖也可能增加肺癌的风险。研究表明,终生烧烟煤的人的肺癌风险是使用无烟煤者的40倍。
此外,空气污染也是肺癌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暴露于内燃机废气和颗粒物空气污染都可以增加肺癌的风险。因此,我们需要大力推进对空气污染的治疗。其他可导致肺癌的暴露物还包括砷、二氯甲醚、铬、甲醛、电离辐射、镍、多环芳烃类、硬金属粉尘和氯乙烯等因素。
最后,提高饮食中水果和蔬菜的含量也可以大大降低得肺癌的风险。因此,我们应该鼓励人们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戒烟、避免接触致癌物质、改善空气质量和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体检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在体检中发现了肺部结节。这种情况往往引起恐慌和担忧,许多人会问:“我有肺结节,会不会是肺癌?”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肺结节并不一定是肺癌。肺结节可以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种。常见的良性肺结节包括肺炎结节、结核结节和纤维增生等。而恶性肺结节通常就是肺癌,还有小部分是其他恶性肿瘤。据统计,所有肺结节中约85%为良性,15%为恶性。因此,从概率上来说,肺结节十之八九是良性的,恶性只占十之一二。
如果发现肺结节,即使是肺癌,也大概率是早期甚至是原位癌(良性)阶段。就此而言,得了肺结节这个“病”应该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到医院就诊,不用过度紧张恐慌。但是完全忽视它则更是不可取的,因为早期肺癌往往就是靠CT上的肺结节发现的。
对于肺结节的治疗,首先需要到医院找有经验的医生来解读CT片子。虽然最有经验的专家也不能仅仅靠CT片子告诉你良性还是恶性,但他们可以根据结节的生长方式、边缘形状、密度强度、周围血管结构等方面综合分析判断,从而确定治疗方法。对于观察稳定的可以视为良性,有增大趋势的则建议穿刺或者手术治疗。穿刺有引起恶性肿瘤播散的风险,一般不优先考虑。而手术则可以选择微创的方式进行,这种手术方式既安全、有效,同时又痛苦小、美观,一般术后3到5天即可恢复出院。
此外,日常生活中要增强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避免感冒或肺部炎症。锻炼心、肺功能,延缓肺功能的进一步降低。尽量不要在雾霾天、污染环境的户外运动。不要在新装修房子中居住,避免接触有害气体。然后必须戒烟,避免二手烟接触。控制体重,避免肥胖,肥胖会增加心肺负担,加大手术风险。控制好血压、血糖;有胸闷胸痛,怀疑冠心病时,要做冠状动脉造影排除。
总之,肺结节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及时就诊和正确治疗。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体检也是预防肺癌的重要手段。
肺癌化疗可能会对患者的生育能力产生影响,但大多数情况下,在停药后生育能力可以恢复。由于生殖细胞的快速分裂,它们更容易受到抗肺癌药物的影响,特别是烷化剂如环磷酰胺和噻替派,这些药物可能导致男性患者的睾丸萎缩和精子减少,而甲基苄肼、环磷酰胺等药物也可能导致女性患者的卵巢功能受损、子宫内膜增生、无月经及不育等问题。
此外,许多肺癌化疗药物具有致畸胎作用,可能引起胎儿的脑积水、兔唇、腭裂、肾输尿管缺损、四肢等多种畸形。因此,孕妇应尽可能避免接受化疗,男性患者在化疗期间也应采取节育或避孕措施。
近期,肺癌患者的就诊量依然居高不下,尤其是中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疗问题。尽管早期肺癌可以通过手术治疗,但仍有许多患者在手术后出现复发或转移的情况。即使经过放疗、化疗和靶向药物治疗等多种方法,仍然无法从根本上治愈肺癌,甚至在服用靶向药物有效的情况下,仍然可能发生其他脏器转移。
从西医角度来看,这可能与肿瘤细胞的特性有关。一些肿瘤在瘤体还很小的时候就可能发生细胞脱落,由于身体的免疫细胞处于疲劳状态,无法及时监视和发现癌细胞的这种行为,使得癌细胞有机会进入血液循环并最终形成潜在的转移病灶。即使是早期肿瘤,也可能在手术前就已经发生转移,这就是为什么有些早期肿瘤在手术后需要进行化疗的原因之一。
中医治疗肿瘤的经验已经积累了几百年。古人早就认识到,预防癌变比切除肿瘤更有效。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由“气血津液”流动维持运行的有机整体,阳气、卫气流动于体表、血脉之外,起到保护、防御的作用,抵御外界的病原体。中医治疗肿瘤注重调理气血,采用活血化瘀、益气扶正的方法。
肿瘤细胞的转移还与肿瘤细胞之间的差异有关。就像一对双胞胎,虽然长相相似,但个体间其实存在很大差异。其中一些具有免疫逃逸的基因,可能在短时间内发展,从而导致靶向药物耐药的现象。因此,在治疗肺癌时,应该采取综合治疗方法,改善体质,调和气血,去除病因。
我记得那天,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照亮了我家的小客厅。我的心情却如同外面的天气一样阴沉。肺癌的诊断像一座大山压在我心头,化疗的副作用更是让我每天都在煎熬中度过。每次化疗后,我的胃口总是很差,吃什么都没胃口。医生建议我喝全安素来补充营养,但我又担心会和我平时吃的善存冲突。
我决定在京东互联网医院上咨询一下。打开电脑,输入问题,很快就有医生回复了。医生问我有没有糖尿病,我回答没有。接着,他告诉我,化疗期间可以喝全安素,吃善存也没关系,不会相互影响。我松了一口气,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按照医生的建议,既喝全安素又吃善存。果然,我的胃口有所改善,身体也逐渐恢复了一些。每次化疗后,我都会喝上一杯全安素,感觉自己又有了些力气。善存也成了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帮助我补充了身体所需的营养。
我很感激那位医生,他的专业知识和耐心解答让我在最困难的时刻找到了方向。也感谢京东互联网医院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让我可以随时随地得到专业的医疗咨询。现在,我已经完成了所有的化疗,虽然还需要继续服药和定期复查,但我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如果你也在经历类似的困扰,不妨试试京东互联网医院。它可能会成为你在黑暗中的一盏明灯。想问问大家有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啊?
肿瘤体质主要指身体呈现寒性体质的人。根据中医理论,寒性体质是由于身体内部阴气过剩,导致对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功能减弱,以至身体对热量吸收减少而呈寒性。手脚冰凉是寒性体质最典型的症状,这在中医里被称为“闭症”,即不通,受到天气转凉或身体受凉等因素的影响,致使肝脉受寒,肝脏的造血功能受到影响,导致肾脏阳气不足,肢体冷凉,手脚发红或发白,甚至出现疼痛的感觉。
阳虚体质的常见表现包括手脚冰凉、怕冷,易感冒;易疲劳、浮肿,口唇色淡、舌苔发白;大便稀,容易腹泻;小便色淡,尿频、尿量多;食欲较差,吃东西常觉得没有味道。
肿瘤体质可以划分为四种类型:气阴两虚、肝郁气滞型、脾虚痰湿型和脾胃虚弱型。每种类型都与特定的癌症相关联。例如,气阴两虚型主要与肺癌、食管癌相关;肝郁气滞型主要与乳腺癌相关;脾虚痰湿型主要与结、直肠癌相关;脾胃虚弱型主要与胃癌相关。了解自己的体质类型可以帮助预防和早期发现癌症。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日益关注和胸部CT检查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小型肺癌被发现。其中,许多病灶的直径小于1厘米,磨玻璃影也越来越常见。这种类型的病灶通常生长缓慢,甚至可能在两三年内保持不变。
对于这些小型肺癌,传统的肺叶切除手术可能会过度切除健康组织。同时,如果病灶位于肺的非外周区域,楔形切除可能无法完全切除病灶,并且难以进行对应区域的淋巴结切除和取样,这可能会影响手术的根治性。
肺叶由多个肺段组成,肺段是肺的最小功能单位。相比之下,标准的肺段切除可以更精确地切除肿瘤,避免过度切除健康组织,并且可以更好地清除淋巴结,提高手术的根治性。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尽管传统的治疗方法如手术、化疗、放疗和分子靶向治疗等不断改进,但晚期肺癌患者的预后仍然不理想。因此,寻找新的治疗策略成为了当前研究的重点。近年来,随着肿瘤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肿瘤的免疫治疗引起了广泛关注,并在一些癌症的临床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在2014年的第50届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公布了四项关于Nivolumab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的研究结果。Nivolumab是一种完全人源化IgG4 PD-1抗体,能够选择性阻断PD-1与PD-L1/PD-L2的相互作用,恢复效应T细胞的抗肿瘤功能。这些研究表明,Nivolumab在NSCLC患者中显示出一定的疗效和安全性。
此外,MK-3475(Pembrolizumab)也是一种anti-PD1单抗,在2014年的ASCO年会上公布的两项研究结果显示,Pembrolizumab在未经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中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并且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易于管理。对于PD-L1阳性患者,Pembrolizumab的应答率高达36%。
然而,在2014年的第37届欧洲临床肿瘤协会年会ESMO大会上公布的MAGRIT临床试验结果却令人失望。该试验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Ⅲ期试验,旨在评估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辅助化疗联合MAGE-A3肿瘤疫苗的疗效。试验结果显示,MAGE-A3的应用对治疗结果没有明显的影响,引起了专家们对肺癌疫苗的价值产生了极大怀疑。
总体而言,虽然肺癌免疫治疗在某些方面取得了进展,但仍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探索其潜力和局限性。未来,免疫治疗有望成为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新方法,开启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新时代。
在之前的讨论中,我们提到了一些肺癌患者存在RET基因突变。那么,这种基因突变对患者的预后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在特效靶向药物问世之前,医学界普遍认为RET基因突变的肺癌患者预后不佳。这些患者中大多数人年纪不超过60岁,且有80%的人从未吸烟。然而,大部分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处于晚期,失去了手术的机会。值得注意的是,初次确诊并携带RET基因突变的患者中有四分之一存在脑转移,随着时间推移,约有一半的患者会出现脑转移。
RET基因突变肺癌患者预后的不佳与高比例的脑转移密切相关。众所周知,肺癌脑转移的预后较差。如果不进行治疗,许多患者的生存期不足三个月。即使接受积极治疗,平均生存期也仅为六个月。有脑转移的肺癌患者的1年生存率不超过15%。
由于RET基因突变肺癌患者中脑转移的发生率较高,因此他们的预后相对较差。
近日,一位58岁的男性患者因胸疼到医院就诊,经检查发现肺部存在一个结节。初步判断该结节可能为恶性,需要进一步系统检查。然而,在住院的前几天中,患者并未意识到自己的病情严重性,仍然抽烟,未做好呼吸道准备。他的肺部状况非常差,双肺布满肺大泡和间质性肺炎,肺气肿也十分严重,这使得手术的难度和风险大大增加。
医生强调,肺结节手术前必须戒烟,并进行呼吸锻炼,否则手术难以进行,且术后恢复困难。因此,对于打算进行肺结节手术的患者来说,早日戒烟至关重要,能够显著提高手术恢复速度。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肺癌病例约80万,相当于每周有1万5千多人被确诊。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过去十余年间肺癌治疗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靶向治疗成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方法。
靶向治疗的原理是通过对癌细胞的突变基因进行精确打击,实现特异性杀灭癌细胞而不伤及周围正常细胞。这种治疗方式就像“生物导弹”,在突变基因的“GPS”引导下,对癌细胞实施“斩首行动”。然而,肺癌的靶向治疗并非单一药物适用于所有患者,而是需要根据不同突变基因选择相应的靶向药物。
目前,针对肺癌不同突变基因的上市靶向药已多达十余种。自国内首个肺癌靶向药上市以来,靶向药已成为肺癌治疗的主流药物,显著延长了患者的生命并改善了生活质量。然而,在开始靶向药治疗之前,医生通常会建议进行基因突变检测,以确定患者是否具有相应的靶点。这种检测虽然价格不菲,但对于确保靶向药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一些患者可能会选择不进行基因检测,直接使用靶向药物,这被称为“盲吃”。然而,这种做法并不靠谱。首先,如果不进行基因检测,就无法确定患者是否有相应的靶点,导致靶向药物的使用效果大打折扣。其次,肺癌具有多种基因突变,每种突变都有特定的靶向药物,即使患者存在基因突变,由于不知道哪种靶向药最适合,也可能用错药物,导致治疗失败。
如果患者无法提供活检组织标本,新型的“液体活检”技术也可以对血液、胸水等进行基因检测,起到替代补充作用。基因检测的周期通常为一周左右,随着技术进步所需时间还在进一步缩短。即使再加上前期支气管镜或肺穿刺活检以及病理检查的时间,也不会超过几周,这种短暂间隔不会影响到靶向药的后续疗效。
总之,靶向药是治疗肺癌的强有力武器,但只有在合理应用的前提下才能发挥最大潜能。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适当的基因检测,避免不科学的“盲吃”,才能为靶向药装上“火眼金睛”,最大限度地帮助肺癌患者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