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年龄、方法和间隔时间的推荐

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年龄、方法和间隔时间的推荐
发表人:跨界医疗探索者

乳腺癌是中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为了提高早期发现和治疗的机会,制定了乳腺癌筛查指南。以下是针对中国女性的乳腺癌筛查指南,旨在帮助女性了解何时、何种方式以及多久进行一次筛查。

筛查年龄

  • 45-69岁的一般风险女性应进行规律性筛查。
  • 40-44岁的一般风险女性应有机会接受筛查,但需在充分了解潜在收益、风险和局限性后与医生共同决定。
  • 小于40岁的一般风险女性不推荐进行规律性筛查。
  • 大于69岁且身体健康、预期寿命超过10年的女性,如有意愿,应有机会接受筛查。
  • 存在早发乳腺癌家族史且自身携带有乳腺癌致病性遗传突变的高风险女性,筛查起始年龄可提前至35岁;其他乳腺癌高风险女性,筛查起始年龄可提前至40岁。

筛查方法

  • 乳腺X线筛查是推荐的主要筛查方法,因为它已被证明能有效降低乳腺癌死亡率。
  • 对于乳腺X线筛查阴性的致密型乳腺女性,补充乳腺超声筛查可以有效提高乳腺癌检出率。
  • 乳腺触诊不推荐作为单独的筛查方法,但对于从未接受过乳腺癌筛查的女性,仍可能提高乳腺癌检出率,因此推荐作为初始手段。
  • 乳腺磁共振检查推荐用于有早发乳腺癌家族史且自身携带有乳腺癌致病性遗传突变的高风险女性的规律性筛查;或用于乳腺X线及乳腺超声筛查均阴性的其他高风险女性的补充性筛查。

筛查间隔时间

  • 一般风险女性推荐每2年进行一次乳腺X线筛查。
  • 有早发乳腺癌家族史且自身携带有乳腺癌致病性遗传突变的高风险女性,推荐每年进行一次乳腺磁共振检查。
  • 其他高风险女性的筛查间隔时间取决于具体情况,需要与医生共同决定。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乳房皮肤原位癌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乳腺癌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其发生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首先,遗传因素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携带BRCA1和BRCA2突变基因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显著增加,甚至高达50%至80%。此外,家族聚集也是一种危险信号,一位女性如果有直系亲属患有乳腺癌,那么她自己患病的几率也会相应提高。不同国家、地区和人种的发病率也存在差异,例如美国和北欧的发病率最高,而亚洲的发病率最低。

    年龄是另一个关键因素。30岁以下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很低,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会迅速上升。在中国,40至60岁是乳腺癌的高发年龄段。生殖因素也不能忽视,例如初潮年龄小、绝经年龄晚、首次生育年龄大、生育次数少以及未进行母乳喂养等都可能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内源性激素水平过高、外源性激素补充、酒精摄入和乳腺接受过多的电离辐射都是已知的危险因素。相反,体力活动则被认为是乳腺癌的保护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吸烟、高脂肪高热量饮食、环境污染、精神状态以及乳腺硅胶植入物和口服避孕药与乳腺癌的关系尚未得到明确证实。植物雌激素的影响也需要更多的研究来确定。总的来说,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任何单一因素带来的风险都是很小的。因此,女性朋友们不应过分担忧,而应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的体检来预防和早期发现乳腺癌。

  • 乳腺癌手术和放化疗后,定期复查对于预防病情复发至关重要。复查的频率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而定:前两年内每三个月一次,两年后至五年内每半年一次,五年后每年一次全面复查。若出现身体不适,应随时复查。

    复查的项目包括:血象、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等基础检查;胸片、腹盆腔B超、同位素骨扫描、颅脑CT或MRI等以监测转移灶;以及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对于继续内分泌治疗的患者,还应每三个月或半年做一次骨密度测定。

    定期复查是乳腺癌患者的必要功课,既不能因害怕检查而延误,也不能因过度担心而频繁检查。只要与主治医生密切配合,及时复查即可。

  • 最新研究显示,成人每日摄入2000至4000国际单位维生素D可能显著降低罹患乳腺癌等疾病的风险。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的教授塞德里克·加兰在新闻公报中指出,这一发现基于对数千名每日服用1000至10000国际单位维生素D的成人的调查结果。他们的血液中维生素D代谢产物的水平被定期检测,以确定其与疾病风险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剂量维生素D摄入可以使血液中维生素D的代谢产物维持在一定水平,从而降低罹患乳腺癌、结肠癌、多发性硬化症和I型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然而,目前还不清楚大剂量摄入维生素D是否会对身体产生副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上世纪推荐的维生素D摄入标准远低于此次研究中提到的有效预防癌症的摄入量。加兰教授表示,他对这一结果感到惊讶,并强调了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

    这项研究的成果已发表在《抗肿瘤研究》杂志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尽管如此,人们仍需谨慎对待维生素D的摄入,避免过量或不足,确保健康平衡。

  • 脑转移瘤是成人最常见的颅内肿瘤之一,发病率约为8.3~14.3/10万人/年。它是原发性脑肿瘤的3~10倍,且在所有肿瘤患者中,约有20%~40%发生脑转移。最常见的原发肿瘤类型依次是肺癌(50%)、乳腺癌(15%~20%)、黑素瘤(10%)、结直肠癌(3%~8%)和肾癌(2%~6%)。

    脑转移瘤主要通过血行转移方式传播,多分布在脑内血流丰富的区域。80%的病灶发生在大脑半球,15%在小脑,5%在脑干。某些肿瘤类型如前列腺癌、子宫癌、消化道恶性肿瘤、乳腺癌等更常见于后颅窝转移。除了血行转移外,脑转移瘤的转移机制还包括直接侵袭、经蛛网膜下腔转移和经淋巴系统转移。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荧光原位杂交、测序等方法进行分子病理在脑转移瘤诊治中越来越重要。常见的检测靶基因包括肺癌相关的EGFR、KRAS、ALK、ROS1、MET和RET;乳腺癌相关的HER2、BRAC1/2;黑色素瘤相关的BRAF、NRAS、TERT;结肠癌相关的APC、BRAF和RAS;以及肾癌相关的VHL、BAP1及PBRM1等。

    脑转移瘤患者的临床症状通常由特定位置的直接肿瘤受累、瘤周水肿和占位效应导致。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头痛、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和/或癫痫发作。高达90%的患者在诊断时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首选的诊断方法是头增强MRI检查,病理诊断是确诊的“金标准”。需要与胶质瘤、脑脓肿、PCNSL、脑膜瘤等进行鉴别。

    脑转移瘤的治疗方案包括局部治疗、系统治疗和缓和医疗。局部治疗包括手术切除和放射治疗,后者包括全脑放疗、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和预防性颅脑照射。系统治疗随着重要基因突变的识别鉴定以及具有更好中枢神经系统渗透性药物的出现,具有广阔前景。免疫治疗也取得了重要进展,针对黑色素瘤及肺癌脑转移瘤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临床试验均取得较好结果。缓和医疗的目的是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强调患者对生命终末期治疗决策的参与。

  • 乳腺癌已经成为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然而,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乳腺癌患者可以长期生存。切除乳房对女性的身心健康产生了重大不良影响。因此,乳腺癌一期重建手术在根治疾病的同时,进行乳房重建,成为了最理想的选择。

    这种手术不仅可以使患者在手术后看起来更正常,避免看到自己的乳房被切除对女性有明显的心理帮助。同时,通过移植腹壁脂肪等方法,重建后的乳房外形也可以得到很好的恢复,甚至使腹部变得更紧致。

    在这方面,中日友好医院的乳腺癌修复重建团队是业内的佼佼者。该团队由王成元主任带领,拥有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团队成员包括陈剑、周洋、孙诚、吉恺和李诗佳等专业人士。

  • 我从来没有想过,一个小小的硬疙瘩会让我如此焦虑。它就像一个不速之客,悄悄地在我的腋窝安了家。起初,我并没有太在意,毕竟生活中总有那么多小问题需要解决。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小疙瘩开始变得越来越大,甚至有时候还会变小。这种变化让我感到非常不安。

    我记得那天晚上,我在洗澡时无意中摸到了那个硬疙瘩。它就像一个黄豆粒大小的东西,触感坚硬而不规则。我心中一惊,立即开始搜索相关信息。网上的各种说法让我更加恐慌:有人说可能是淋巴结肿大,有人说可能是皮脂腺囊肿,还有人说可能是乳腺癌的早期症状。我的心情变得越来越糟糕,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对我发起攻击。

    第二天,我决定去京东互联网医院寻求帮助。通过视频咨询,我遇到了一个非常专业的医生。她让我拍了一张照片,并详细询问了我的症状。她的态度非常温和,让我感到很安心。经过一番询问和分析,她告诉我可能是淋巴结或副乳引起的,并建议我去线下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我听从了医生的建议,去了一家大型综合医院。医生进行了触诊,并告诉我需要做一个超声波检查。结果显示,我的腋窝确实有一个小的肿块,但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医生说这可能是因为我最近压力太大,导致淋巴系统出现了问题。听到这个结果,我如释重负,心中的石头终于落地了。

    回想起这段经历,我深深地感激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医生。如果不是她及时的帮助和指导,我可能还在恐慌和焦虑中无法自拔。现在,我已经学会了如何更好地照顾自己的身体,如何在面对健康问题时保持冷静和理智。健康真的没有小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重视自己的身体,及时就医,避免小问题变成大问题。

    想问问大家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啊?如果有,希望你们也能像我一样,及时寻求专业的帮助,不要让恐慌和焦虑控制自己的生活。健康是最重要的财富,我们都应该好好珍惜它。腋窝硬疙瘩的可能原因及就医指南 常见症状 腋窝硬疙瘩可能是淋巴结或副乳引起的,常见症状包括腋窝出现黄豆粒大小的硬块,大小可能会随月经周期而改变,通常不伴有疼痛。易感人群包括女性,尤其是月经前后乳房有硬块疼痛的女性。 推荐科室 妇科或乳腺科 调理要点 1.及时就医,进行专业的触诊和必要的检查以明确诊断。 2.如果是淋巴结问题,可能需要进行抗生素治疗或其他相关治疗。 3.如果是副乳问题,可能需要手术切除或其他治疗方法。 4.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疲劳和压力,注意个人卫生。 5.定期进行乳腺自我检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 乳腺癌的治疗往往需要进行乳房切除手术,这给患者带来了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打击。除了全身打击、胸部皮肤感觉缺失、活动受限等生理问题外,患者还需要面对形体毁损感受、女性特征和女性魅力的丧失等心理压力。乳房重建手术可以帮助患者重塑体形,提高活力,恢复女性特征和性魅力,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研究表明,乳房重建不仅可以重塑乳房,还可以保证生活质量而不影响预后或乳腺癌术后监测。对于那些因乳腺癌治疗而不得不进行乳房切除手术的患者来说,术后乳房重建是一种良好的选择,可以帮助他们恢复自信和生活质量。

    在选择乳腺癌治疗方案时,除了考虑身体美感问题外,也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然而,对于那些惧怕切除术影响身体美感的患者来说,术后乳房重建无疑是一种值得考虑的选项。它既是医疗上的决定,也是情感上的决定。

  • 新辅助治疗是乳腺癌患者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于那些没有远处转移的患者。虽然许多人对这个概念有所耳闻,但对其具体定义和在乳腺癌系统治疗中的作用和意义可能不太清楚。下面我们将回答三个问题,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目的和价值。

    什么是新辅助治疗?

    新辅助治疗是指在计划手术或手术加放疗之前,对未发现远处转移的乳腺癌患者进行的第一步全身系统性治疗。随着治疗理念的变化,新辅助治疗已经从单一的化疗转变为多种治疗形式,包括新辅助化疗、新辅助HER2靶向治疗联合化疗或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具体取决于肿瘤的分子分型。

    哪些患者需要新辅助治疗?

    判断是否进行新辅助治疗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临床分期、分子分型、手术条件和保乳意愿等。根据《中国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专家共识》,新辅助治疗的目的是达成治疗目的,主要包括将不可手术的乳腺癌降期为可手术乳腺癌、将不可保乳的乳腺癌降期为可保乳的乳腺癌以及获得体内药物敏感性的相关信息,从而指导后续治疗以期改善患者预后。

    新辅助治疗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

    新辅助治疗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它可以减少人体内肿瘤细胞的总量,增加手术机会和提高手术成功率;其次,通过尽早提供系统治疗,改善生存结局;最后,了解药物敏感性,指导后续治疗。例如,接受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双靶向联合化疗的HER2阳性患者,病理学完全缓解(pCR)率可达到40%~60%,而达到pCR与生存结局改善密切相关。

    总的来说,新辅助治疗在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乳腺癌治疗手段的不断发展,新辅助治疗已成为改善乳腺癌患者生存、减少复发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总体治疗策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 在门诊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女性患者,尤其是50岁左右的阿姨,出现疲乏、潮热多汗、睡眠不佳等“更年期症状”。然而,当医生建议使用绝经激素治疗时,很多患者会一口拒绝,理由是担心激素对身体有不良影响。这种情况反映出公众对激素治疗存在许多误解。

    首先,许多人认为只要多喝豆浆就能缓解更年期症状。虽然豆浆富含大豆异黄酮,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但通过豆浆摄入的异黄酮量相当有限,难以有效缓解更年期症状。更何况,豆浆并不适合所有人,尤其是胃肠功能不好或有肾脏疾病的人。

    其次,许多人担心激素治疗会增加癌症风险。事实上,目前的研究表明,健康人群使用激素治疗后,乳腺癌风险极小,远远低于其他因素(如缺乏体育活动、肥胖和饮酒)所带来的风险。对于子宫内膜癌,添加孕激素的同时补充雌激素,可以提供更好的子宫内膜保护,反而降低了子宫内膜增生和癌变的发病率。

    第三,许多人认为使用激素治疗会导致体重增加。虽然雌激素确实有增加身体水钠储留的作用,但目前使用的天然雌激素量都很少,临床上发现体重增加的情况并不多见。

    绝经对女性健康的影响是深远的。更年期症状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等退化性疾病。研究证明,绝经激素治疗可以为女性带来长期的骨骼、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保护作用,前提是要把握好适应证和禁忌证,并采用个体化方案。

    因此,我们应该摒弃对激素治疗的偏见和误解,正确理解和使用这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女性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 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Idiopathic Granulomatous Mastitis,简称IGM)是一种乳腺炎症,表现为肿块。由于其症状和放射学表现与其他乳腺疾病相似,常被误诊为非产褥期乳腺炎、乳腺脓肿,甚至乳腺癌。正确的诊断需要进行活检以排除其他可能性。

    IGM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但研究表明可能与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有关。该疾病多见于年轻女性,尤其是哺乳期妇女。症状包括乳房肿块、红肿、疼痛等,需要及时就医以获得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如果您有乳房不适的症状,应尽快寻求专业医疗帮助。通过活检等检查手段,医生可以确定是否患有IGM或其他乳腺疾病,并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