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近年来,中国的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癌症的头号杀手。许多人在体检中发现肺部阴影或肺结节,引发了对肺癌的担忧。然而,专家指出,肺结节并不等同于肺癌,需要正确理解和对待。
肺癌的发病率在全球都呈现快速上升趋势。每年全球约有160万人被诊断为肺癌,其中中国的新发病例达80万人,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首位。值得注意的是,肺癌的发病率正以每年26.9%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25年,中国每年死于肺癌的人数将接近100万人。
肺癌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症状,容易被忽视,这是中国肺癌死亡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肺癌患者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能出现咳嗽、痰中带血、胸痛、发热、气促、声音嘶哑等症状。目前,70%的肺癌患者就诊时已到晚期,5年生存率仅15%左右。
随着高精度CT的广泛应用,肺结节和磨玻璃影(GGO)成为常见的CT检查结果。然而,专家强调,肺结节和磨玻璃影只是CT检查名词,并不是专业医生的最终诊断结果。虽然肺癌可能以肺结节或磨玻璃影为表现形式,但并非所有的肺结节和磨玻璃影都是肺癌。临床上,80%到90%的小结节是良性病变,如肺内淋巴结、纤维增生、炎性假瘤等,对人体影响不大,建议定期观察;而磨玻璃影中有63%是早期肺癌的表现,需要引起重视。
专家建议,45岁以上的人每年进行体检筛查,体检和低剂量高分辨率薄层CT是肺癌早期发现的唯一有效方法。40岁以上的市民,尤其是有吸烟史、肺癌家族史、石棉及砷或辐射职业接触史、生活环境空气污染严重、长期在密闭环境工作的人群,最好每年做一次低剂量CT进行肺癌早期筛查。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一位50岁的女性患者因肺癌晚期被诊断出并接受了多种治疗手段,包括肝转移癌手术、化疗、放疗和靶向药物。尽管病情稳定,但她近4个月来出现了声音嘶哑的症状。经检查发现,她的左侧声带固定,双侧甲状腺弥漫性肿大,颈部淋巴结异常肿大。医生推测,这可能是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侵犯左侧喉返神经所致,或者是甲状腺癌侵犯喉返神经引起的。为此,医生建议她进行颈部淋巴结穿刺活检,并对症治疗。
在癌症治疗中,放射治疗(放疗)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它通过放射线的电离辐射消灭肿瘤细胞,以控制肿瘤不再生长。相比手术,放疗对于一些器官肿瘤的治疗效果更好,尤其是对于那些年纪大、体质弱等不适合手术治疗的人或手术治疗疗效很差的肿瘤来说,放疗又多了一项选择。
早期喉癌、宫颈癌、鼻咽癌等癌症采用现代放疗技术治疗效果更好,副作用更小。对于肺癌、肝癌、胰腺癌、肺转移癌、肝转移癌以及腹膜后肿瘤等,放疗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提升。临床实践表明,现代放疗技术治疗Ⅰ-Ⅳ期鼻咽癌的5年生存率已经提高到75%,治疗早期鼻咽癌的5年生存率超过90%,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5年生存率提高到70%左右。
放射治疗不仅可以单独用于某些癌症的治疗,还常用于癌症手术前或手术后的巩固性治疗。用于术前,可以缩小瘤体,稳定病情,固定组织,有利于手术剥离;用于术后,可以杀灭手术未能清除的残存癌细胞,断绝癌源,防止复发。
需要注意的是,放射治疗虽然能消灭癌细胞,但也可能会对正常组织造成一定的损害。然而,绝大部分病人服用缓解药物后均可恢复,一般无后遗症。医生可以采取一定措施,将放疗的副反应减少到最低程度。
在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的背景下,我们邀请了专家来解答关于肺癌的疑问。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正在上升,成为全球健康的重大挑战。然而,通过早期筛查和治疗,可以显著提高生存率。肺磨玻璃结节是肺癌的早期表现形式之一,了解其特征和处理方法至关重要。
肺磨玻璃结节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肺部病变,通常是通过CT扫描发现的。它们可以是良性或恶性的,但其中一些可能会发展成肺癌。因此,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肺磨玻璃结节对于预防肺癌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在体检中发现了肺磨玻璃结节,应该如何处理?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肺结节并不等同于肺癌。其次,需要到医院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通过影像学特征和其他检查来判断结节的性质和危险度。对于高危结节,可能需要立即进行手术或其他治疗;而对于中低危结节,则可以选择定期随访观察其变化。
随访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取决于结节的大小、类型和其他因素。对于小于6mm的肺结节或没有恶性特征的结节,通常需要进行定期随访。随访的目的是及时发现结节的变化,以便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对于高危肺结节,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或其他治疗。微创手术技术,如胸腔镜手术,已经成为治疗早期肺癌的有效方法。这种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健康。
总之,肺磨玻璃结节是肺癌的早期信号,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可以有效预防肺癌的发生。通过定期随访和适当的治疗,可以提高肺癌的治愈率和生存率。
肺癌是中国男性发病率和死亡率双高的癌症之一。吸烟是导致肺癌的主要原因,中国有超过3.2亿烟民,占全球烟草消费量的44%。然而,即使已经患有肺癌,很多人仍然继续吸烟,认为已经患病就不需要再戒烟了。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最近,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署(WHO/IARC)发布了一项研究成果,显示戒烟可以显著改善肺癌患者的生存率。研究团队从俄罗斯国家肿瘤医学研究中心招募了517名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吸烟者进行随访,结果表明,戒烟者较持续吸烟者从确诊到死于肺癌的中位时间长22.8个月,总体死亡率降低了33%,肺癌特异性死亡率降低了25%。
此外,研究还发现,戒烟对早期和晚期肿瘤患者、轻中度和重度吸烟患者,以及接受和未接受化疗或放疗的患者的保护作用相似。因此,肺癌患者应该采取更多的措施来鼓励吸烟者戒烟,以减慢肿瘤进展,获得更高几率的长生存期和低死亡率。
不仅仅是肺癌,与吸烟直接相关的癌种还包括肝癌、胃癌和食道癌等。吸烟还与非癌症疾病如冠状动脉性心血管疾病、中风、周围性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胆固醇、肥胖、糖尿病等有密切关系。因此,为了健康着想,人们应该尽早戒烟,避免吸烟对健康造成的危害。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健康威胁之一,PD-1抑制剂和PD-L1抑制剂在肺癌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这些药物的有效率在不同患者中存在差异。研究人员正在探索各种指标来预测这些药物的疗效,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决策。
首先,PD-L1表达是一个重要的指标。PD-1和PD-L1是免疫系统中的两个关键分子,它们的相互作用可以防止免疫细胞攻击肿瘤细胞。如果肿瘤细胞表面有PD-L1的表达,那么使用PD-1抑制剂或PD-L1抑制剂的概率就会增加。因此,肿瘤组织中PD-L1的表达情况成为了预测PD-1/PD-L1抑制剂有效率的一个指标。
其次,微卫星不稳定性(MSI)检测也是一个重要的生物标志物。MSI-H状态的肿瘤组织使用PD-1抑制剂的有效率高于MSI-L和MSS状态的肿瘤组织。
第三,肿瘤基因突变负荷(TMB)检测也可以预测PD-1抑制剂的疗效。高TMB的肿瘤患者从免疫治疗中获益的概率更大。
最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检测也是一种有用的方法。浸润的淋巴细胞越多,PD-1抑制剂的有效率越高。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指标并不是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肺癌。例如,对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鳞癌患者来说,肺癌组织中PD-L1表达的高低与肺癌治疗疗效无明显相关性。相反,对于非鳞癌患者来说,PD-L1表达的高低与肺癌治疗疗效有明显的相关性。
总的来说,肿瘤生物标记物检测对于预测肺癌免疫治疗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这些指标,医生可以更好地选择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并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肿瘤之一。传统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有限,迫切需要新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分子靶向药物在肺癌治疗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价格昂贵和治疗方案不成熟等原因,仍有待深入研究。
分子靶向药物是基于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理论的新型药物,相比传统化疗药物具有许多优势,已经形成了一个全新的肿瘤治疗领域。主要包括细胞信号转导分子抑制剂、新生血管抑制剂、靶向端粒酶抑制剂以及针对肿瘤耐药的逆转剂等。这些药物的作用靶点多样化,能够攻击肺癌细胞的不同方面,例如单克隆抗体针对细胞膜分化相关抗原、细胞信号转导分子如表皮生长因子(EGF)及其受体(EGF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上的酪氨酸激酶、法尼基转移酶、基质金属蛋白酶等。
在肺癌的治疗中,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维甲酸受体(RXR)抑制剂、蛋白酶小体抑制剂、环氧合酶2(Cox 2)抑制剂和叶酸抑制剂等多种药物都显示出一定的疗效。例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以阻断肿瘤细胞信号的传导,抑制肿瘤细胞的发展,诱导其凋亡;新生血管抑制剂则可以抑制肿瘤介导的血管生成,阻断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而叶酸抑制剂则通过干扰对细胞复制至关重要的叶酸依赖的代谢途径发挥作用。
尽管这些药物在临床试验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例如,如何选择合适的患者群体、如何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如何处理不良反应等。因此,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解决这些问题,提高肺癌的治疗效果。
肺磨玻璃结节的发现率正在上升,这主要归因于人们进行胸部CT检查的机会增多。相比之下,胸片检查很难发现大多数磨玻璃结节。由于持续存在的肺磨玻璃结节与肺癌有一定的关联性,许多人在发现自己有肺磨玻璃结节时会感到紧张,希望有更好的检查方法来确定结节的性质。
例如,一位50岁的天津女性在拍摄胸部CT时发现了肺部的磨玻璃结节。她的初步检查是平扫CT,她想知道是否需要进行强化CT来明确这个结节的性质。如果需要复查,下次复查时是否应该直接进行强化CT还是平扫CT?这些问题也困扰着许多其他人。虽然对于某些疾病来说,强化CT比平扫CT更能清晰地显示病变,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疾病的性质,但对于肺磨玻璃结节而言,在不以手术为目的的前提下,强化CT并不是必需的。由于肺磨玻璃结节的实体成分很少,强化CT的效果并不明显。因此,主要还是依靠肺窗来观察结节,而肺窗是否进行强化对结果影响不大。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严重的肺部疾病,患者通常会关注抗纤维化药物的疗效。从多个文献角度出发,我们将客观地分析和讨论这些药物的临床试验结果、作用机制、副作用、适用人群等方面的信息,以期为IPF患者和家属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吡非尼酮是首个被批准用于治疗IPF的药物。它在四个Ⅲ期临床试验中显示出对轻至中度IPF患者的病情进展有抑制作用,并能有效提高生存率。尼达尼布也被证实对IPF有疗效,且已获得批准。然而,两者在重症IPF中的疗效和最佳治疗疗程仍不明确。吸入N-乙酰半胱氨酸(NAC)被认为是一种具有成本效益的治疗方法,需要纳入优质的随机对照试验以评估其有效性。由于IPF患者的死亡原因包括急性加重和肺癌,药物治疗不仅应关注疾病进展的减缓,还应关注这些风险的降低。因此,研究联合治疗的疗效是非常必要的。
IPF的发病机制是复杂的,涉及肺泡上皮细胞破坏和死亡、异常的损伤修复和过度的纤维化等过程。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也可能参与其中。吡非尼酮和尼达尼布是目前唯一能有效减缓IPF进程的药物。吡非尼酮的主要副作用是光敏反应和胃肠道症状,尼达尼布的主要副作用是腹泻。PDE4B抑制剂BI 1015550是近期的研究热点,Ⅱ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其能延缓IPF患者肺功能下降的速度,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虽然吡非尼酮和尼达尼布已被批准用于治疗IPF,但它们的疗效远未达到“治愈”的水平。目前尚不清楚在哪个疾病阶段和哪种类型的患者中使用这些药物最为适宜。轻度IPF患者可能首先需要观察。同时,急性加重和肺动脉高压是影响IPF预后的重要因素,需要进一步研究抗纤维化药物对这些因素的影响。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综合治疗策略的建立也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可能会咳出带血的痰,这种现象被称为咯血。它可能是由于呼吸道、肺部或心脏疾病引起的。例如,支气管扩张、慢性支气管炎、肺癌、肺结核、肺炎、肺脓肿、二尖瓣狭窄、房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等都可能导致咯血。
如果你出现咯血,尤其是咯血量较大时,应该立即就医。同时,避免精神紧张和情绪波动,以免加重病情。保持安静和卧床休息,选择朝病肺侧卧,可以帮助保证健侧肺的正常通气。轻轻咳嗽可以帮助清除气管内的血块,但要避免剧烈咳嗽,必要时可以服用止咳和镇静的药物。然而,年老、体弱、肺功能不全者需要慎用这类药物,以防止发生窒息。
千万不要有“屏住咳嗽就能止血”的错误想法。否则,可能会使血块阻塞气管而造成窒息。另外,避免食用过热或烫的饮料和食品,因为它们可能会使出血部位血管扩张,导致出血加重。
肺癌的隐蔽性让它成为一个非常狡猾的对手。早期阶段,患者往往没有任何症状,正如抗日电影中鬼子悄然入侵的场景。因此,及时的预防和检测显得尤为重要。2011年,美国进行了一项大规模的肺癌筛查试验(National Lung Screening Trial, NLST),共筛查了5万多人。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X线胸片,使用胸部CT进行筛查可以使肺癌的死亡率降低20%。这项研究结果强调了胸部CT筛查在肺癌早期发现和治疗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