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肿瘤科:精准放疗和规范化综合治疗的市级临床重点专科

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肿瘤科:精准放疗和规范化综合治疗的市级临床重点专科
发表人:医学奇迹见证者

在渝东鄂西地区,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肿瘤科以其悠久的历史、庞大的规模和先进的设备而著称。自1970年成立以来,肿瘤科一直致力于临床、教学、科研、预防和学术交流的五位一体发展模式。其特色的恶性肿瘤精准放疗和规范化综合治疗使其成为市级临床重点专科。

肿瘤科不仅是湖北省医学生物免疫学会副理事长单位、宜昌市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主委单位、三峡大学“肿瘤学”硕士点、放射肿瘤学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国家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还牵头成立了“三峡大学肿瘤研究所”和“三峡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肿瘤科现有5个临床病区、一个放疗中心和350余张实际开放床位,每年收治病人超过10000人次。

肿瘤科配备了最先进的诊疗设备和专科治疗设备,包括PET-CT、3.0T和1.5T双梯度超导核磁共振成像系统、西门子双源CT、美国GE 64排螺旋CT、ECT、惠普彩色超声等。同时,科室还拥有瑞典医科达Synergy图像引导容积调强加速器直线加速器和precise高能直线加速器、GE 16排定位专用CT、192后装治疗机、美国ADAC Pinnacle 治疗计划系统、IviewGT实时影象验证系统等专科治疗设备。

肿瘤科的专业特色突出,技术力量雄厚。科室现有116余名医护人员,其中31名医师,90%的医师具有硕士、博士学历,包括9名博士(含1名留美博士后)和19名硕士。科室内有12人曾被送至国内顶尖肿瘤医院进行专业进修培训。科主任和学科带头人许新华教授领导下,科室在多年人才储备和设备完善后,率先在宜昌市开展了调强放疗(IMRT)和以图像引导调强(IGRT)和容积旋转调强技术(VMAT)为核心的精准放疗体系,成功实现了从常规二维普通放疗到三维适形放疗(3DCRT),再到调强放疗(IMRT),最后到图像引导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的三大跨越,填补了鄂西南区域内的技术空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肿瘤科的诊疗病种覆盖全身各系统恶性肿瘤,包括肺癌、乳腺癌、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卵巢癌、淋巴瘤、宫颈癌、肝癌、前列腺癌、头颈部鳞癌等。科室提供科学、规范、有效的综合治疗策略,包括化学治疗、精准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姑息治疗等。其医治区域不仅涵盖大宜昌市,还辐射荆州、荆门、恩施、神农架、巫山等周边市区。

除了临床业务,肿瘤科还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参加学术交流。近5年来,科室共有10余项科研课题通过专家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或国内领先,并获得多项科技进步奖励。目前在研课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4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等。科室还承担三峡大学的本科生、留学生及研究生教学工作,已培养研究生14人。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腭肿瘤切除术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腭肿瘤切除术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LPD是一种针对壶腹周围肿瘤、胰头癌等的先进腹腔镜手术。该手术的操作复杂性和吻合数量在单一肿瘤的腹部手术中居首。经过多年的发展,LPD的术后抗肿瘤效果已被证实与传统开腹手术相当,且在术中出血、饮食恢复和下地活动时间方面都有明显优势。

    自2017年起,我已经成功完成了100多例LPD手术,包括常规LPD和联合静脉血管处理的LPD。这种手术对于胆管下段肿瘤和壶腹周围肿瘤的治疗效果尤为显著。

  • 超声聚焦术(MRgFUS)是一种新型的无创治疗方法,近年来在肿瘤和骨科疾病的治疗中展现出巨大潜力。与传统的超声引导下的超声刀相比,MRgFUS使用磁共振成像引导,具有更高的精度和安全性。这种技术可以精确地定位病灶,避免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MRgFUS在妇科领域的应用最为成熟,尤其是在子宫肌瘤的无创治疗中。通过超声波的高温消融作用,患者可以避免传统手术的风险和恢复期。除了妇科,MRgFUS也在骨科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对于骨转移瘤和骨样骨瘤等疾病,MRgFUS可以提供一种无创、有效的治疗选择,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跨学科合作的深入,MRgFUS有望在更多领域发挥作用。未来,我们可以期待这种无创治疗方法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 胰腺癌是消化系统中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美国每年约有42470例新发病例,35240例死亡,居所有肿瘤的前五位。虽然诊治技术有所进步,但预后仍然不乐观,半数患者在诊断后6-9个月内死亡,只有10%-20%的患者有手术切除机会,且手术后生存率仍然较低。

    胰腺癌的主要症状包括背疼、消瘦和黄疸,往往需要长期使用镇痛药物或行腹腔神经丛注射或交感神经切除术来止痛。60-80%的患者会出现疼痛症状,一旦出现疼痛特征,85%的患者就不再适合手术切除。

    纳米刀消融技术是一种新型非温度物理消融技术,基于不可逆电穿孔的原理。该技术可以精确杀伤肿瘤细胞,减少术后并发症,有效缓解疼痛、消瘦等症状。与传统的基于温度的物理消融技术相比,纳米刀技术不会破坏消融区内的血管、神经、胰管等重要结构,从而降低了出血、胰腺炎、胰漏、胃肠道漏等风险。

    微创腹腔镜纳米刀消融治疗适用于直径在3-5cm的实质性单个胰腺癌病灶,特别是无法手术的中晚期胰头癌、胰体尾癌患者。该技术可以为患者带来治疗的可能,减少并发症,缓解疼痛、消瘦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 一名50岁的女性患者在发现腹部肿瘤后,于2008年4月8日在一家著名的大型医院进行了剖腹探查手术。由于肿瘤巨大且固定,只能进行肿瘤切取活检。术后,患者接受了介入、海扶刀和热疗等治疗,但肿瘤仍然快速生长。2个月后,复查CT显示肿瘤直径由原来的17厘米增大到30厘米,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甚至使得进食变得困难。

    患者的家属经多方咨询专家并浏览互连网站后,决定寻求其他医院的帮助。经过重新进行CT和MRI等检查,发现肿瘤体积已经增大了几倍,几乎占据了全腹腔。虽然手术难度极高,但医生仍然决定给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在充分的术前准备后,于6月13日进行了手术。手术中发现肿瘤包绕了多个器官,并与横隔膜和原手术切口紧密粘连。然而,医生们成功地将肿瘤和被肿瘤包绕的器官整块切除,并重建了消化道。患者顺利度过了手术关。

  • 放化疗结束后不久出现发热,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1)肺部感染,包括病毒性肺炎、细菌性肺炎和支原体肺炎等,通常可以通过适当的抗感染治疗来控制;2)肿瘤进展,若患者仍然有进食困难和吐粘液等症状,可能是局部病灶控制不佳,或者出现了腹部淋巴结转移等情况,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抗感染治疗无效;3)放射性损伤,胸部放疗后,放射性肺损伤可能首先表现为发热,随后可能会出现咳嗽、气短等症状,但也可能不出现咳嗽气短,抗感染治疗无效,需要给予皮质激素治疗,并缓慢减量,减量过快可能会导致发热反复;4)食管穿孔引起纵隔炎,此时发热多为高热,并伴有胸痛;5)化疗后白细胞下降,粒细胞严重减少导致粒缺性发热,多和感染有关,应用升白治疗白细胞恢复后会好转。具体情况需要详细询问病史,并进行必要的检查如胸部CT、上消化道造影、食管镜检查等来明确诊断,然后根据情况进一步治疗。

  • 随着医疗技术和新药研发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晚期癌症患者能够获得有效的治疗,甚至达到临床治愈和长期生存。然而,仍有一些患者由于错误的观念而错失了规范治疗的机会,导致疗效大打折扣,甚至付出惨重的代价。以下是需要避免的几个常见误区。

    首先是对止痛药的错误看法。中国人普遍对止痛药持有排斥态度,认为一旦开始使用止痛药就意味着距离死亡不远了,或者会成瘾。实际上,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止痛药消耗量远远高于中国。正确的观念是,肿瘤的严重程度与疼痛的严重程度不一定直接相关,规范使用止痛药并不会导致成瘾,副作用也是可控的。相比于疼痛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止痛药的利大于弊。

    其次是错误的营养支持观念。许多患者和家属会购买各种保健品和补品,但绝大多数并没有宣传册上所说的功效。同时,煲汤给患者喝汤而不是吃肉的做法也是错误的,因为营养主要来自于肉类。少数患者还会采取“饿死癌细胞”的方法,结果往往是病情恶化。

    最后是贪多求全的治疗误区。一些患者或家属会盲目追求新型抗癌药物和联合用药方案,希望通过剧烈的、激进的手段消灭癌细胞。然而,这种做法往往得不偿失,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副作用。肿瘤治疗需要循证医学和个体化用药,盲目追求多种药物的联合使用并不可取。

  • 肺癌的早期治疗通常可以通过手术实现治愈。然而,对于晚期肺癌患者,手术可能不再是一个选项,只能依靠系统的治疗方法。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例如脓胸的发生,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继续进行抗肿瘤治疗。

    一位肺癌患者的家属最近向我咨询,他的父亲被诊断出中心型肺癌,并且已经转移到其他部位。近期,患者出现了高热和胸腔积液等症状,经检查被诊断为脓胸。经过抗炎治疗,患者的体温有所下降,但仍然存在脓液。家属询问是否还可以继续进行抗肿瘤治疗。

    肺癌出现脓胸的情况并不常见,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果胸腔中明显存在大量脓液,并且伴有感染,那么在解决脓胸问题之前,抗肿瘤治疗可能无法进行。因此,首先需要解决脓胸问题,然后再考虑抗肿瘤治疗的可行性。

  • 放疗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肿瘤治疗的方法,通过使用高能波束或粒子束来摧毁和破坏癌细胞。然而,放疗过程中产生的辐射是否会在体内长期存在,是否会对患者和周围人群造成影响,是许多人关心的问题。

    外部放射治疗(EBRT)是最常见的放疗方式,它只对细胞产生几秒钟的作用。治疗结束后,患者体内不会残留任何辐射。相比之下,内部放疗会使身体在短时间内发出小剂量的辐射。接受暂时性植入放疗源的患者通常需要待在医院,并对探访者有限制。然而,他们的体液并没有辐射,一旦植入体被移除,身体也就不再带有辐射。

    对于那些身体里存有永久植入粒子(放射性粒子)的患者,只要放射源还在活跃状态,他们的身体就会带有少量辐射。这种辐射通常持续几个礼拜或几个月,但由于这是低剂量的辐射,它只在身体的被治疗范围内传播,传播给他人的几率微乎其微。为了安全起见,这样的患者也建议减少和小孩及孕妇的接触。

    总的来说,放疗后的辐射在体内的持续时间取决于所采用的放疗方式。虽然内部放疗可能会导致短期辐射,但这种辐射的影响范围非常有限,并且在植入体被移除后就会消失。因此,放疗是一种相对安全的肿瘤治疗方法。

  •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是一种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MPN),其特点是髓样细胞增殖增加,主要与通过JAK-STAT信号通路诱导酪氨酸激酶活化的突变相关。这种疾病会在进展过程中导致广泛的骨髓(BM)纤维化。相比于造血细胞的单克隆起源,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是多克隆的,而参与纤维化、新血管生成和骨硬化的介质似乎与疾病进展有关。

    二甲双胍(MTF)已被证明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具有选择性抗肿瘤活性。它通过在营养缺乏和缺氧时的作用导致细胞凋亡。在JAK2突变的细胞系中,MTF能够降低细胞活力、增殖和克隆性。更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在JAK2V617F基因敲入诱导的小鼠中,MTF也能够降低Ba/F3 JAK2V617F突变的肿瘤负荷量和脾肿大。这些结果暗示了MTF可能对PMF患者具有治疗效果。

  • 在人体的复杂免疫系统中,存在一种特殊的免疫细胞,它们被誉为人体内的天然杀手,随时准备对抗各种威胁。这些细胞就是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它们无需预先致敏就能自发地杀伤靶细胞,成为抵抗病原体和异常细胞的首道防线。

    NK细胞不仅参与抗肿瘤、抗病毒感染的免疫反应,还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它们能够快速识别并消灭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和某些肿瘤细胞,从而保护我们的身体免受疾病的侵害。

    NK细胞来源于骨髓淋巴样干细胞,在骨髓及胸腺的微环境中逐渐发育和分化,最终成为具有杀伤功能的NK细胞。发育成熟的NK细胞主要分布于骨髓、外周血、肝、脾等重要器官,时刻巡逻,一旦发现异常细胞或病原体,就会立即启动杀伤机制。

    当机体遭遇肿瘤或病毒感染时,NK细胞能够迅速识别并杀伤这些异常的细胞。它们的杀伤活性非常高,有时甚至可以达到百分之几十甚至百分之百。NK细胞识别并杀伤靶细胞的过程是一个高度复杂且精确的过程,通过表面的一系列受体来识别靶细胞上的特定分子,一旦识别成功,就会释放杀伤介质,如穿孔素和颗粒酶等,来破坏靶细胞的膜结构,导致其死亡。

    随着对NK细胞研究的深入,人们开始探索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目前,NK细胞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免疫疗法中,特别是在抗肿瘤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通过体外扩增和激活NK细胞,再将其回输到患者体内,可以有效地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这种治疗方法已经在一些临床试验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效果,为许多癌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