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明年起患者在医院输液容积大于100ml不得报销

明年起患者在医院输液容积大于100ml不得报销
发表人:远程医疗新视界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输液治疗已成为临床治疗中常用的手段之一。然而,近日一则关于明年起医院输液容积大于100ml不得报销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将围绕这一话题,从疾病治疗、医保政策、患者负担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输液治疗。输液治疗是指将药物通过静脉注入体内,以实现药物在体内的快速吸收和分布。由于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因此具有起效快、疗效显著等特点。然而,由于药物直接进入血液,也可能带来一定的风险,如过敏反应、感染等。

对于明年起新规的实施,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1. 疾病治疗:对于一些需要大量液体补充的患者,如脱水、失血等,100ml以上的输液容积是必要的。新规的实施可能会对这些患者的治疗造成一定的影响。

2. 医保政策:医保政策是为了减轻患者负担、提高医疗保障水平而设立的。新规的实施可能会使部分患者的治疗费用增加,从而影响医保基金的合理使用。

3. 患者负担:新规的实施意味着患者需要自费支付100ml以上的输液费用,这无疑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4. 医院管理:医院在实施新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输液容积的管理,避免过度输液现象的发生。

5. 社会关注:新规的实施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相关部门需要认真对待患者的关切,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总之,明年起新规的实施将对患者、医保基金、医院等各方面产生影响。我们需要关注这一变化,并积极应对。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输液器械的污染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输液器械的污染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年产值已超过3000亿元,占全球市场份额不足3%。为推动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近年来,外资企业纷纷加大对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投资力度。例如,德国医疗器械企业卡尔史托斯公司斥资6亿元在上海建立综合性基地,世界第四大医疗器械企业柯惠也宣布斥资4500万美元设立医疗研发中心。这些外资企业的进入,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与此同时,国内医疗器械企业也在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例如,TCL与世康融医疗集团合资成立TCL医疗集团,业务范围涵盖X光、超声设备、DSA、CT、MRI等系列医疗影像诊断产品。这些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将有助于提升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为推动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例如,国家发改委已经成立了三大专项来支持医药产业的转型升级,其中包括“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此外,商务部、工信部、科技部和卫生部也先后出台了具体的发展纲要,为医疗器械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未来,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预计“十二五”期间,医疗器械产值将新增2000亿元,形成8-10家产值超过50亿元的大型医疗器械产业集团。通过政府政策扶持和企业的共同努力,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将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 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2009年48号国家医疗器械质量公告,其中指出全国范围内的一次性使用输液器(重力输液式)产品抽验结果显示,共有24批产品不合格。这批不合格的产品涉及多个省份,包括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在内的多个环节。

    此次抽验共涉及全国31个省(区、市)的584批产品,其中560批产品合格,24批产品不合格。不合格的主要项目包括微粒污染、泄漏、药液过滤器滤除率、滴斗与滴管、输液流速、静脉针的连接牢固度、管路长度等。这些不合格项目可能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其中,康泰等知名企业也被列入黑名单。这起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医疗器械的质量问题不容忽视。医疗机构、生产企业、经营企业等相关方都应严格把关,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安全。

    为了保障患者的健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对这些不合格产品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和处理。同时,也提醒广大患者,在选购和使用医疗器械时,一定要选择正规渠道,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

    此外,对于医疗机构来说,应加强对医疗器械的采购、储存和使用环节的管理,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安全。对于生产企业来说,应加强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提高产品的质量水平。对于经营企业来说,应严格把关进货渠道,确保产品的来源可靠。

    总之,一次性使用输液器不合格事件再次敲响了医疗器械质量安全的警钟。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安全,保障患者的健康权益。

  •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医疗器械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本文将从行业生命周期、行业规模、竞争格局、行业壁垒、上下游关系、国家监管体制和政策等方面,对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进行全面剖析。

    一、行业所处的生命周期和行业规模

    (一)我国医疗器械制造业发展历程及现状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需求近年来持续增长,预计未来仍有较大增长空间。近年来,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和投资较为活跃,国家战略型新兴产业政策导向和国内医疗卫生机构装备的更新换代需求,将使未来医疗器械消费市场持续增长。

    过去13年来,中国医疗器械市场销售规模由2001年的179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2,120亿元,剔除物价因素影响,13年间增长了10.84倍。据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医疗器械分会抽样调查统计,2014全年全国医疗器械销售规模约2,556亿元,比2013年的的2,120亿元增长了436亿元,增长率为20.57%。

    全球医药和医疗器械的消费比例约为1:0.7,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已达到1∶1.02,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已占据国际医药市场总规模的42%,并有扩大之势。2014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总规模约为2,556亿元,医药市场总规模预计为13,326亿元,医药和医疗消费比为1:0.19,2013年的医药和医疗消费比为1:0.2,预计未来医疗器械市场仍有较广阔的成长空间。

    二、行业竞争格局及行业壁垒

    (一)行业竞争格局

    根据经营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国内市场上的医学影像诊断设备制造企业基本可分为三个梯队,公司位于第二梯队。第一梯队是跨国医疗器械企业,包括飞利浦、通用电气、西门子等;这部分企业具备较高的软件产品和硬件设备的研发、集成和销售能力,产品线除了覆盖主要的医学影像诊断设备外,在其他类别的医疗器械产品上也多有建树。目前第一梯队的跨国医疗器械企业占据我国医学影像诊断设备市场较高。

    (二)行业进入壁垒

    医疗器械行业的新进入企业要实现规模化,并与现有企业竞争,主要存在以下壁垒:

    1、准入壁垒

    2、技术壁垒

    3、市场渠道壁垒

    4、人才壁垒

    5、资金壁垒

    6、品牌壁垒

    三、行业与行业上下游的关系

    医疗器械行业技术进步、 企业成长和市场扩展等都与上下游行业有着密切的关联关系。医疗器械产品对原材料品质要求高、需求品种多而繁杂,医疗器械行业上游为材料、电子、机械、有色金属等行业,上游行业的科技进步将直接影响到医疗器械的技术走向,如上游行业加工制造能力决定了原材料或半成品的质量、技术水平和成本。

    四、国家对该行业的监管体制和政策

    1、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和行业政策

    (1)行业主管部门及职能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负责医疗器械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草案,拟订政策规划,制定部门规章,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负责组织制定、公布医疗器械标准、分类管理制度以及医疗器械研制、生产、经营、使用质量管理规范并监督实施;负责医疗器械注册并监督检查,建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体系,并开展监测和处置工作;负责制定医疗器械监督管理的稽查制度并组织实施,组织查处重大违法行为。建立问题产品召回和处置制度并监督实施。

    (2)行业监管体制

    医疗器械行业是国家重点管理行业之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实施医疗器械行业产业政策,研究拟订行业发展规划,指导行业结构调整及实施行业管理;卫生部负责拟订卫生改革与发展战略目标、规划和方针政策,起草医疗器械相关法律法规草案,制定医疗器械规章,依法制定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负责对医疗器械的研制、生产、流通和使用进行行政监督和技术管理。

    五、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一)有利因素

    1、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

    2、医疗器械市场前景广阔

    3、下游市场前景广阔

    (二)不利因素

    1、国外企业的竞争

    2、新进入企业的威胁

    3、产品附加值较低,竞争激烈

    4、研发能力不足、创新能力薄弱

  •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医疗器械行业正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利好,为产业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

    首先,政策扶持高端医疗设备国产化。自2014年以来,政府连续出台相关政策条例,鼓励企业研发和生产高端医疗设备,推动国产化进程。国家卫生计生委、工信部等部门也积极推动国产医疗设备的应用,并探索建立扶持中大设备首台套国产化的责任保险制度。

    其次,产业升级和转型加速。在政策利好的推动下,医疗器械行业正迎来产业升级和转型。外资企业纷纷加大投资,国际合作创新发展加快,海外并购兴起,技术与资本的火热对接,产业群产业链逐渐形成。

    此外,新业态不断涌现。科技服务业、工业设计、物质第三方等新兴业态蓬勃发展,为医疗器械行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新版监管条例的出台,为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新规明确了CFDA介入产业规划和发展,顺应国内外产业发展的趋势与变化,减少了行政许可,简化了行政手续等,加速了产品注册和换证。

    总之,在医械大时代背景下,政策利好加速了产业升级,为医械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企业应抓住机遇,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创新能力,打造核心竞争力,为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以下是一些与医疗器械相关的科普知识:

    1. 医疗器械的种类:医疗器械种类繁多,包括诊断类、治疗类、康复类、辅助类等。

    2. 医疗器械的作用:医疗器械在疾病诊断、治疗、康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 医疗器械的选购:选购医疗器械时,应注意产品的质量、性能、安全性等因素。

    4. 医疗器械的保养:正确保养医疗器械,延长使用寿命,确保其安全有效。

    5. 医疗器械的监管:我国对医疗器械实施严格监管,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 近年来,医疗器械的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医疗器械进行了严格的抽验。近日,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了今年上半年医疗器械抽验结果。

    据公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广东省共完成医疗器械抽验12批次,涉及10家企业。其中,有3批次产品不合格,涉及的产品类型包括手术器械、诊断试剂等。

    对于不合格的产品,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责令相关企业进行调查,查清不合格原因,并要求企业限期整改。同时,对已上市的不合格产品,要求企业采取控制措施,确保在用产品的安全有效。

    这次抽验结果再次提醒我们,医疗器械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作为患者,在购买和使用医疗器械时,一定要选择正规渠道,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同时,也要关注医疗器械的监管信息,及时了解相关产品的安全状况。

    以下是一些关于医疗器械安全的小贴士:

    • 购买医疗器械时,一定要选择正规渠道,避免购买假冒伪劣产品。
    • 使用医疗器械前,要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产品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 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产品存在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联系生产厂家或相关监管部门。
    • 关注医疗器械的监管信息,及时了解相关产品的安全状况。
    • 如有疑问,可以咨询专业医生或药师。

  • 近年来,医疗设备行业高速发展,为患者带来了许多福音。然而,一些不良商家为了谋取私利,通过贿赂医务人员的方式,扰乱了医疗行业的正常秩序。本文将以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原副主任王学建受贿案为例,探讨医疗设备贿赂的危害及防范措施。

    王学建利用职务之便,多次收受贿赂,严重损害了医院形象和患者利益。这一案例警示我们,医疗设备贿赂不仅破坏了医疗行业的公平竞争,还可能给患者带来生命安全风险。

    为了防范医疗设备贿赂,医院需要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监督机制,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同时,患者也要提高警惕,理性选择医疗设备和治疗方案。

    此外,国家也需加大对医疗设备行业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贿赂行为,维护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医疗设备贿赂形式:

    • 设备回扣:设备供应商通过给予医务人员回扣,诱导其采购该公司的设备。
    • 虚假宣传:设备供应商夸大设备功能,误导医务人员和患者。
    • 利益输送:设备供应商通过输送利益,影响医务人员的判断和决策。

    总之,医疗设备贿赂危害巨大,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共同维护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

  •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家用饮水机成为了许多家庭的必备用品。然而,你是否想过,这台给我们带来便利的饮水机,其实隐藏着许多健康隐患?

    近期,一项研究发现,家用饮水机内胆中普遍存在水垢、细菌等污染物,长期饮用这种水可能导致消化、神经、泌尿和造血系统病变。研究表明,国内99.3%的饮水机存在这一问题,堪称“毒水机”。

    那么,为什么饮水机会成为细菌的温床呢?原因有以下几点:

    1. 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随着空气进入桶内,成为细菌等微生物繁殖的“温床”;

    2. 饮水机聪明座与桶接触部位存在结构死角,这些结构死角不易清洗,成为细菌病毒等最好的滋生温床;

    3. 饮水机本身的质量问题,如不锈钢和铝制材料等。

    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和解决这些问题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定期清洗饮水机,特别是内胆、出水口和水桶底盘等部位;

    2. 选择质量可靠的饮水机,避免使用不锈钢和铝制材料等;

    3. 定期更换桶装水,避免饮用过期水;

    4. 注意饮用水卫生,避免饮用生水或未煮沸的水。

    总之,关注饮水机卫生,保障饮水安全,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 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关键不仅仅在于设备,更在于人才。

    一体化PET/MR作为高端医疗器械的代表,在我国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这种设备结合了PET和MRI的优势,在神经系统疾病、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方面的诊断具有独特优势。然而,由于相关人才匮乏,这一技术的临床转化和应用受到了限制。

    为了解决人才短缺的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同时,也要注重培养本土人才,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医疗器械人才队伍。

    除了人才问题,我们还要关注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性。随着医疗器械市场的不断扩大,一些不良企业为了追求利益,生产出质量不合格的产品,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医疗器械企业的监管,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此外,我们还要关注医疗器械的合理使用。一些医疗机构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过度使用高端医疗器械,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负担,也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因此,我们要加强医疗器械的合理使用管理,确保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

    总之,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任重道远。我们要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合理使用医疗器械,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 2015年8月14日,我国知名医疗器械企业BD中国宣布,紧急调拨价值100万元的医疗产品,支援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的伤员救治工作。这些医疗产品包括预充式导管冲洗器、注射器、临床血培养仪及试剂耗材、动脉血气针、消毒酒精棉片等,均为当地医院急需的医用设备及医疗耗材。

    事故发生后,BD天津办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赴各大医院,与当地卫生局、医院及慈善机构积极沟通,了解前线需求与救治情况。BD上海总部也迅速启动了灾难救助预案,紧急调集医疗产品,确保及时送达。

    此次捐赠的产品针对感染预防、重症护理、伤口冲洗、消毒等方面进行调配,充分考虑到事故伤员的特点和治疗需求。BD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兼总裁Vince Forlenza表示,BD公司将捐出总计100万元的医疗产品,帮助一线医护人员与患者共度难关。

    BD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经理邓建民表示,作为一家重视社会责任的企业,BD除了捐赠医疗产品外,还将发起员工爱心捐款及相应的公司匹配捐款,为更多需要帮助的病患送去温暖。

    此次捐赠体现了BD对社会责任的高度重视,也展现了我国医疗器械企业的担当与担当。在灾难面前,BD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为我国医疗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 近年来,医疗器械行业在我国发展迅速,吸引了众多企业和投资者的关注。医疗器械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医疗器械产业现状

    1.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逐年扩大,2011年市场规模已突破3000亿元人民币,预计“十二五”期间将拉动新增医疗器械产值2000亿元。

    2. 市场结构逐渐优化

    我国医疗器械市场结构逐渐优化,中高端产品占比逐步提高。目前,我国医疗器械市场的高端产品占比为25%,中低端产品占比为75%,与国际医疗器械市场平均水平相比,我国高端产品占比仍有提升空间。

    3. 企业规模逐步壮大

    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企业规模逐步壮大,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预计“十二五”期间,将形成8-10家产值超过50亿元的大型医疗器械产业集团。

    二、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趋势

    1.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医疗器械产业转型升级。例如,“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等扶持资金,为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 技术创新不断突破

    我国医疗器械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一些关键性、共性技术得到突破,部分高端医疗器械已实现国产化。

    3. 国际化进程加快

    我国医疗器械企业积极拓展国际市场,部分企业已进入国际市场,为我国医疗器械产业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