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寄生虫脑病——从胃到脑的寄生虫转移性侵害

寄生虫脑病——从胃到脑的寄生虫转移性侵害
发表人:我是大医生

曾经《医药与保健》杂志报道过一例用“青蛙皮贴伤口,导致寄生虫钻入脑袋”的罕见病例。[1]病例虽然罕见,但这做法却不稀奇,在湘南的一些地方,这是大家常常使用的治疗伤口的传统方法,也正是因此,给了寄生虫可趁之机。

 

 

寄生虫不仅可以通过人体的伤口侵入,更多时候寄生虫的感染与人类的不洁饮食习惯相伴,当人们在食用没有完全煮熟的肉类后,容易将寄生虫吃到胃里,最终通过血液流向全身。引起脑病的虫种大多数属于蠕虫或原虫[2],它们在生活史的不同阶段可进入颅内,在脑室之中移行或定居造成病理性改变,虫体的代谢物与分泌的毒素也可致使脑组织发生病变。常见的寄生虫脑病有如下四种[3]

 

一、脑囊虫病

 

脑囊虫病是由猪带绦虫的幼虫寄生于人脑所引起的疾病,是我国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寄生虫病之一。我们常说的“米猪肉”或“豆猪肉”就是指有猪带绦虫的“幼崽”囊虫寄生的猪肉。

 

食用囊虫感染的猪肉表现为绦虫病。囊虫在体内生长繁殖为绦虫,产生的绦虫卵进入消化道后,经血液循环寄生于人体各组织,发生更为严重的脑囊虫病。脑囊虫病从感染到出现症状,数日至30年不等,轻者表现为头疼、恶心、呕吐,重者可出现癫痫和呼吸紊乱等症状。

 

 

二、脑阿米巴病

 

阿米巴病是由阿米巴原虫引起的,主要侵入肠道引起严重腹泻,因此这种原虫又被成为“痢疾阿米巴”。在阿米巴原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一个摄取营养的阶段,我们称其为滋养体,此时的阿米巴滋养体能活动、摄取养料、生长和繁殖。

 

当肠道阿米巴滋养体经肠壁的血液-淋巴迁移到肠外,移行到脑部,可发生阿米巴脑脓肿。其临床症状与化脓性脑脓肿类似,有发热、头痛、精神异常、昏迷、偏瘫、躁狂等症状,并且病情发展迅速,若不及时治疗,多于发病一周内死亡。

 

 

三、刚地弓形虫脑病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通过饲养宠物来增加陪伴,其中最受青睐的便是“喵星人”,但殊不知猫是刚地弓形虫的主要寄居动物,饲养未经过驱虫的宠物猫有感染刚地弓形虫的风险。

 

若孕妇感染了刚地弓形虫,它很容易经胎盘传给胎儿,引起胎儿的寄生虫脑病,表现为脑积水、小头畸形、脑钙化灶、智力发育障碍等。这也是孕期作寄生虫筛查的原因所在。

 

寄生虫“侵蚀”大脑,听起来就令人毛骨悚然,因此,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养成食用熟食的习惯,饲养宠物也要做好驱虫防疫,避免寄生虫的感染。

 

参考文献
[1] 青蛙皮贴伤口 寄生虫钻入脑[J]. 医药与保健. 2013(2): 57.
[2] 陈锡慰. 寄生虫与临床——(十)寄生虫与脑病[J]. 江苏医药. 1986(01): 51-52.
[3] 唐貽诗. 寄生虫感染引起的脑病[J]. 山东医药. 1991(10): 48-49.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脑囊虫病疾病介绍:
脑囊虫病是猪带绦虫通过虫卵入侵人体,导致脑脊液循环通路阻塞,周围脑组织受压,脑组织变态反应与炎症急性发作的疾病,以意识丧失、全身强直、抽搐、吐白沫、脸色发紫、头痛、咳嗽、呕吐、复视、呼吸困难、心率减慢、面色苍白、多汗、眼球震颤、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智力下降、痴呆、瘫痪、大小便障碍、感觉减退、感觉缺失为常见表现。该疾病有致死风险,但及时介入吡喹酮、阿苯达唑等药物治疗,可有效灭活大部分脑囊虫,挽救患者生命,减轻患者身体损伤。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大脑中的疾病听起来就很可怕,有一种脑囊虫病,又称为脑囊尾蚴病,听起来可能陌生又拗口,但若说起囊尾蚴的“出身”,大家就都知道了,其实这囊尾蚴就是猪肉绦虫的幼虫,而脑囊虫病就是猪肉绦虫的猪囊尾蚴寄生在颅内导致的,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寄生虫疾病,也属于发展中国家继发性癫痫的主要致病因素[1]

     

     

    一、脑囊虫病的传播途径

     

    脑囊虫病在人群中属于普遍易感的疾病,但患者以21-40岁的青壮年为主,尤其多见于男性和农民,男女患者比例约为(2-5):1。而猪带绦虫作为脑囊虫病的唯一传染源,具体又是怎样在人群中传播的呢?其感染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外源异体感染:患者多为吃了被绦虫卵污染的食物、饮用水等,或与患者密切接触后经口感染,这是最常见的感染途径。

     

    2、自身体外感染:绦虫病患者的手或食物沾染了随粪便排出的绦虫卵,而后经口食入胃肠道而感染。

     

    3、自身体内感染:绦虫病患者,由于呕吐或肠道逆行的原因,有可能使绦虫妊娠节片和虫卵反流至胃内,而每节妊娠节片约含有4万个左右的虫卵。

     

     

    二、脑囊虫病的临床表现

     

    知道了传播途径,我们再来看看脑囊虫病的症状,如果感染了会有怎样的临床表现呢?其实脑囊虫病患者的症状轻重是不一样的,这与囊尾蚴的数量、寄生的部位、病变程度和阶段以及患者自身的免疫力均有关系。

     

    1、癫痫型

     

    此类型最为多见,以癫痫发作为主要症状的占97%以上,但发生频率较低,多在3个月以上,部分患者几年发病一次。此外约半数以上的患者会有口吐白沫、强直痉挛、突然意识丧失等症状。

     

    2、颅内压增高型

     

    以急性或进行性加重的颅内压增高为特征,是脑囊虫病中最严重的类型,常因体位改变而诱发,患者主要表现为突发性的剧烈头痛,伴有恶心呕吐、视线模糊、视力及听力减退等,严重者可发生脑疝等严重后果。

     

     

    3、脑膜炎型

     

    主要表现为呕吐、头痛、脑膜刺激征及发热,还时常伴有瘫痪、精神障碍、失语、癫痫发作等症状。

     

    4、脊髓型

     

    此类型较为少见,由囊虫侵入椎管压迫脊髓而导致的如脊神经根性疼痛、截瘫、感觉障碍、大小便无法正常排出等症状。

     

    5、精神障碍型

     

     

    症状的出现可能与囊尾蚴破坏脑组织有关,轻者会出现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如头晕、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等;重者则会出现精神异常及痴呆症状,表现为记忆、思维、理解、计算、语言和判断能力的障碍;部分患者还出现抑郁、躁狂、幻觉、迫害妄想等,严重者可导致自杀。

     

    所以在对脑囊虫病的防治上,除了要杜绝囊虫猪的生产、屠宰、销售和食用,杜绝“米猪肉”的上市流通以外,绦虫病患者也应积极治疗,同时要加强高危感染人群及场所的监测、卫生消毒等,防止虫卵污染、传播。

     

    参考文献
    [1]Miran M B,Kasuku A A,Swai E S.Prevalence of echinococcosis and Taenia hydatigena cysticercosis in slaughtered small ruminants at the livestock-wildlife interface areas of Ngorongoro,Tanzania[J].Veterinary World,2017,10(4):411-417.
  • 每年夏天,大家睡觉时最发愁的就是被蚊子叮咬,尤其是到了晚上。蚊子叮咬不仅会使人们心烦气躁,身上留下痒痒地小疙瘩,更骇人听闻地是蚊虫叮咬还会传播一些可怕的疾病。以前人们听说疟疾会通过蚊虫叮咬来传播,但现在疟疾已经很少了,如今正是艾滋病发病率越来越高的时候,而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就是经血液传播,恰恰蚊子就是靠喝人们的血生存。

     

    此时,有人就会担心了,如果一个人被蚊子咬了一口,而这只蚊子在之前刚咬完一个艾滋病患者或者艾滋病病毒携带者,那么,这个人会被感染上艾滋病毒吗?

     
    从医学专业角度来说,是不会被感染的。原因如下:

    第一,艾滋病病毒在蚊子的体内起不到什么作用,是不能存活的,它只会暂时地保留在蚊子的胃中,等待被蚊子的胃液消化掉而调亡。

      
    第二,蚊子吸血,不像人或者其他的动物喝口水不想咽了还能吐出来,胃里的食物也还能呕吐出来,蚊子的食管和唾液管是分开的两条管道,这就决定了它的吸血是单向性的,只能往进吸而不会往出吐, 所以就算艾滋病毒被蚊子吸入了,也不用担心蚊子会从别人那儿吸来携带病毒的血液再像给人注射似的注入到你的体内。再者,对蚊子来说,冒着生命危险从人身上挣来的口粮,也没有理由再吐出去。

     

     

    第三,一种病毒想要攻入人体造成威胁,它的数量够不够也是有一定要求的。通常来说,一只叮咬了艾滋病患者或艾滋病毒携带者的蚊子, 它嘴部残留的艾滋病病毒数量是很少很少的,远不足以感染到下一个人。

     

    那么有人会问:要是很多只蚊子一起咬呢?根据计算,需要有大约3000只蚊子同时叮咬你才能够凑足病毒量,而这种情况在实际中是不可能发生的。同样,假如恰巧一只蚊子叮咬你的地方是个伤口,你把它拍死了,从皮肤伤口处进入人体内的病毒量也还是远不足以引起艾滋病毒感染的。

      
    因此,那些害怕蚊虫叮咬而传播艾滋病的人可以放心了,这个途径是不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艾滋病的,但我们还是要做好日常的防蚊工作,毕竟也有一些其他的疾病还是会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随着世界各国交流的增加,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也互相影响,近年来日料因其“精细、自然”的特点深受年轻人的喜爱,而其中不乏很多美食爱好者是冲着生鱼片去的。

     

     

    “成也萧何败萧何”,生鱼片虽然新鲜,但由于未经高温处理,很可能携带许多寄生虫的虫卵、滋养体或包囊,而各种蘸料也并未对其发挥“全数歼灭”的作用,进而使得“虫从口入”,给人体带来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一、“住”在肝脏的华支睾吸虫

     

    华芝睾吸虫是吸虫的一种,虫体上长有吸盘,又称肝吸虫,而被华芝睾吸虫感染的患者多半有食用生鱼片的病史。[1]

     

    华支睾吸虫的“寄生旅程”共分为三段,首先虫卵入水后被第一中间宿主豆螺吞食后,长成尾蚴自豆螺逸出;尾蚴在水中遇到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侵入其体内发展为囊蚴;最后“隐匿”在淡水鱼产品,经由人体食用后进入人体内,囊蚴里的幼虫经过小肠的消化“助攻”,脱囊而出,一路游走,最终“定居”在肝脏发展为成虫。

     

    成虫的机械刺激、分泌物、代谢产物史胆管阻塞,胆汁淤积,引起胆管炎,胆囊炎或阻塞性黄疸,重者引起肝硬化,长期损伤还可能导致肝癌。[2]

     

     

    二、“游走”在胃肠的异尖线虫

     

    异尖线虫又称鲱鱼虫病,虫体呈圆柱状,和我们常说的蛔虫同属线形动物们的线虫纲。

     

    异尖线虫也有三个阶段的“寄生旅程”。虫卵在海中发育成幼虫,被第一中间宿主虾、蟹等甲壳纲动物吞食继续发育,当甲壳纲动物被第二中间宿主鱼类猎食后发育成三期幼虫[3],随着含有幼虫的各种生食类海产品被摆上餐桌,异尖线虫便随之进入人体体内。

     

    人不是异尖线虫的适宜宿主,但幼虫可寄生于食道、胃、肠等人体消化道各部位,甚至还可以去肝、胰、大网膜、肠系膜、卵巢、腹壁皮下,腹股沟等处“打卡”,引起内脏幼虫移行症。

     

    人体感染本虫后,轻者仅有胃肠不适,重者表现为在进食后数小时上腹部突发剧痛伴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由于患者发病急骤,酷似外科急腹症,常致临床误诊。

     

     

    三、蘸料杀不死寄生虫

     

    面对上述生鱼片的危害,有些人不禁疑惑自己吃了很多年的生鱼片却并没有感染寄生虫,莫非是酱料杀死了他们?其实不然。寄生虫耐盐耐酸耐蒜,某些寄生虫的幼虫可以在酱油中存活数十个小时甚至半个月,在醋中可以存活一个季度,对刺激性强大的大蒜和芥末也有相当的“抵抗力”,因此我们食用生鱼片时仅仅数秒对蘸料的“蜻蜓点水”是必然无法杀死这些寄生虫的。

     

    寄生虫靠剥夺人类营养、机械性损伤人体器官等方式给人类造成危害,后果不容小觑。因此,在食用生鲜之前一定要了解餐厅或厂家的保存运输方式以及检疫来源,只有正规商超或证件齐全餐厅的醉虾醉蟹和生鱼片才能放心食用。

     

    参考文献
    [1] 何战英,王小梅,吴文婷,等. 2016—2020年北京市人体重点寄生虫感染监测分析[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1, 39(4): 557-560.
    [2] Choi B I, Han J K, Hong S T, et al. Clonorchiasis and cholangiocarcinoma: etiologic relationship and imaging diagnosis[J]. Clin Microbiol Rev. 2004, 17(3): 540-552.
    [3] 李丹,岳林明. 人异尖线虫病的研究进展[J].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21, 16(9): 1107-1112.
  • 提起艾滋病,很多人会感到恐慌,如果一个人怀疑自己得了艾滋病,那肯定整个人都不好了。可偏偏有些人,总怀疑自己生病了。前两天,在我一个朋友身上就发生了这么一件事。

     

    我这朋友不知在哪听来了这么一套逻辑:艾滋病能通过血液传播,蚊子吸了艾滋病患者的血之后,再去吸其他人的血,就会把艾滋病毒传播到这些人身上。从这之后,他整个人都焦虑的不行,没事老想去化验个血。那么,蚊子到底能不能传播艾滋病呢?要想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艾滋病是怎么传播的。

     

     

    艾滋病的传播方式主要有三种:

     

    1、血液传播。

     

    2、性传播。

     

    3、母婴传播。

     

    艾滋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里面都有艾滋病毒,但是这些病毒在外界环境中很脆弱,从人体出来很快就会死亡。所以,要想感染艾滋病,首先要有血液或者合适的分泌物作为媒介。我国最早的时候,艾滋病患者很多都是吸毒者。这是因为吸毒者共用一个注射器,如果有一个人患有艾滋病,那么使用同一个注射器的人都有可能被感染,这是血液传播的一种方式。有人说,这不是和蚊子吸血一样吗?

     

    蚊子和针头有两点不同:一是蚊子会消化艾滋病毒。二是蚊子的“嘴”很小。艾滋病毒在人体内可以繁殖,但是在蚊子体内就会被“吃掉”,被消化掉了,自然就不能再祸害人了。而且蚊子吸血的导管又细又小,相应的每次携带的病毒也很少,要知道,不管是什么病毒致病,都是需要保证一定数量的。据说有外国专家做过研究,要想通过蚊子叮咬传播艾滋病,需要被蚊子叮咬几千次。

     

     

    这样看来,通过蚊子叮咬感染艾滋病还不容易呢,那我们是不是就不用担心感染艾滋病了?

     

    其实艾滋病离我们很近。在我国,光是目前存活的艾滋病患者就有80万之多。而从我国1985年发现第一例艾滋病,这也不过才过了短短30几年。艾滋病治不好,发病以后人会因为免疫力低下,并发各种各样的感染、癌症。

     

    生活中,如果想要避免感染艾滋病,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主要的措施,就是要切断传染源。防止血液传播,就要对沾有他人血液的物品保持警惕,像一次性注射剂这样的物品,就不可重复使用。防止性传播,就是要杜绝不洁性行为。对于母婴传播,只能希望每个母亲都平安健康。

     

    艾滋病虽然危险,但是和艾滋病人握手、拥抱、一起就餐并不会传染艾滋病,所以和艾滋病人正常交流并不会感染艾滋病。

  • 被害妄想症是妄想症中最常见的一种,它是精神疾病的一个重要症状。主要表现为患者坚信别人会对他做出不利行为从而产生恐惧,大多数见于偏执型精神病和精神分裂症的患者。

     

     

    一、被害妄想症的发病原因

     

    被害妄想症的病因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足够和确切的病因,暂时不明确。一般认为与遗传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等有关,本病主要好发于有家族遗传病史、心理缺陷,以及脑部有损伤的人。

     

    1、主要原因

     

    遗传因素:同一家族中有此病或者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其后代更易有被害妄想症。
    心理因素:患者在病前往往有性格内向、易被暗示的倾向,性格多敏感、容易猜忌,无法看轻自我界限,分不清自己与他人的看法,主观、固执,没有安全感,或是因不良的社会因素造成心理创伤。
    器质性病变:头部受伤、感染也可能与被害妄想症有关。


    2、诱发因素

     

    社会因素,如战争、迷信活动、童年阴影。

    躯体因素,如脑外伤、颅内感染等。

    心理因素,如爱人或亲人离世、生活受挫。

    药物副作用或者吸毒、酗酒。

     

    二、被害妄想症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被害妄想症的主要症状是患者产生恐惧,没有原因的相信有人要伤害他或对他进行一些不利的行为,往往有自杀企图。部分患者会出现幻觉和激动、焦虑、烦躁等情绪,严重者会并发精神分裂症。

     

     

    1、典型症状:被害妄想症患者坚信被人用一种或一些恶意的方式陷害,包括躯体、名誉和权力方面的受害。患者搜集证据、罗列事实或反复诉讼(诉讼狂),不屈不挠。妄想形式比较固定,内容不显荒谬离奇,是现实生活中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妄想的发展符合逻辑,可有一定的现实基础,结构比较系统严密;患者的情感、态度和行为与妄想系统相一致,在不涉及妄想内容的情况下,其他方面的精神功能基本正常;典型病例缺乏其他精神病理改变,如没有清晰、持久的听幻觉和精神分裂症的其他特征性症状,也无脑器质性疾病、物质滥用等的证据;病程演进较慢,妄想往往持久甚至持续终生,但一般不会出现人格衰退和智能缺损,并有一定的工作生活能力。

     

    2、伴随症状:部分患者伴有幻觉,凭空感觉别人对自己做出不利行为、有人谩骂自己。部分患者伴有激动、焦虑、烦躁等情绪。

     

    3、并发症:被害妄想症患者情绪低落、意志消沉,长期发展下去可引起抑郁症,患者表现为焦虑、对近期发生的事情记忆力下降,严重者可有自杀、轻生的想法。

  • 病情描述

     

    我女儿头上发现有这种虫子,时不时掉下一只,头皮局部(太阳穴附近,后脑勺下端)发现白色皮屑附着,孩子经常抓痒。

     

    医生答复

     

    人有时候会得一些寄生虫引起的病,如头虱,阴虱,疥疮,匍行疹,羌虫病,蜱虫病等等!

     

    头虱,阴虱是虱子引起的。虱子这种虫子,肉眼能看到,一些年龄大的人,可能见过,因为之前生活贫困的人,卫生条件不好的时候,常年穿一件衣服,也不洗澡,身上就生虱子,一家人只要一个人有,其他人也会传染上。

     

    在衣服的缝里能找到好多虱子,头小,屁股大。挤死里面会有血。治疗这种病的方法,可以用开水烫洗衣服,然后用杀虫剂涂到衣服上,再洗澡。

     

    但是阴虱和头虱就不一样了,因为虱子会把头插到毛囊里,不容易清理干净。所以最好的治疗方法是把阴毛或是头发彻底刮干净,再涂上杀虫药,比如百部酊,硫磺膏等。这样才能彻底清除。

     

    疥疮是由于感染疥螨而引起的,疥螨是螨虫的一种,肉眼是看不到的。

     

     

    但是在显微镜下能看到。关于疥疮的诊断和特点,中国劳动人民有个总结“疥是一条龙,先从手上行,腰里转三圈,裆里安大营。”

     

    说的是感染疥螨,手指缝会起水泡,是因为虫子钻到皮肤底下了,虫子越繁殖越多,然后腹部,腋窝,大腿内侧会感染,夜间痒的比较严重,白天不怎么痒。

     

     

    因为疥虫晚上出来交配,活动。所以会痒。等到大约一个月左右的时候,会阴部,阴囊会有豆粒大的结节,叫做疥疮结节。

     

    原因是虫子钻到皮下,导致的炎症增生。这种病的治疗也是烫洗衣服,全身涂硫磺膏,一般三四天可以治愈。但是疥疮结节仍在,需要外用糖皮质激素药膏,使其萎缩,或是结节内注射曲安奈德,也能使结节萎缩。

  • 肝性脑病发病最主要原因,是因为病人机体的肝脏器官遭到严峻的损害致使的一种疾病,而现在的医疗水平只能找到防止肝性脑病的办法,关于医治肝性脑病这种疾病的办法,仍是没有特效药物,但病人也不能太过于担忧,肝性脑病通常也是不会传染的,家人也不必太过于忧心感染疑问。


    肝性脑病传染吗?肝性脑病不会感染,如果患者属于病毒性肝炎导致的的肝性脑病的话,那还是有传染的可能性的,亲属要注意,病人往常不吃辛辣影响难消化食物,要防止劳累和生气,三是歇息好坚持心情舒畅去正规医院诊治,难度不大,不要随意乱治。

     


    肝性脑病不一定都有感染性,只要病毒性肝炎致使的才有感染性,并且是密切接触的人才会被感染上病毒性肝炎,朋友们一定要意识到这个误区,下面我们再来一起详细的了解下,期望对有需求的人有所帮助。


    肝性脑病发作通常是因为较严峻的肝病而致使的疾病,均是因为病人代谢呈现了失调后,而致使的中枢神经系统功用失调的归纳病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妨碍、行动失常和昏倒,该病预后取决于病因。


    现在对于肝性脑病的办法,并没有什么特效的治疗方法,并且该病是肝硬化病人最大的致死原因,所以主张病人一旦发作了该病后,首先要了解发病的诱因,比如是无法正常排便或者是体内电解质失调等致使的,在进行针对性的医治。

     


    专家建议病人在平时日子中的饮食尽量防止摄取动物内的蛋白质食物,避免对病症的康复形成影响,此外,恰当可以多吃一些保肝性的药物,病人还需求定时到医院进行查看,看是不是病症会转变为肝癌。


    肝性脑病是一种对比多见的并发症,在临床上它是比较严重的病症,主要是肝癌的病发表现,通常是因为发作了严峻的肝病所致使的。因而关于此疾病的医治也应当要加以注重,家属要做到仔细和耐性关心病人。肝性脑病的患者一旦呈现了持续性的痛苦时,应当尽快到正规的医疗机构承查看,直到承认病症后在对症进行医治,防止擅自服用药物,避免对病症康复形成影响。

  •  “《小龙虾有毒!千万别吃!》”小李刚想跟同事去吃公司楼下新开的麻辣小龙虾,就收到了妈妈转发给她的文章。

     

    纠结的小李顿时没了主意。她又想吃,又害怕不干净,这顿小龙虾到底还能不能吃了?

     

     

    Dr.京今天就针对重金属超标、生活环境、小龙虾寄生虫以及如何食用小龙虾给大家进行一下讲解吧。

     

    据说小龙虾重金属超标?

     

    小龙虾:“真是高估我们了,我们几乎都是被人工养殖的,生活环境可是干净得很,而且我们会换壳,怎么可能金属超标啊?”

     

    现在的小龙虾可是热卖美食,市面上售卖的小龙虾基本都是人工养殖的,野生小龙虾极少。想问小龙虾是否重金属超标?这主要取决于生存环境。

     

    小龙虾处于食物链的底层,重金属的积累量是很小的。重金属主要集中在虾头,而我们主要吃的是虾尾,再加上是人工养殖的小龙虾,可以放心食用。

     

    小龙虾生活在污水里?

     

    对于这一条小龙虾表示很不满,“要是有好的环境,我们愿意生活在污水里?我们只是生存能力比较强,可以随遇而安。”

     

    小龙虾在污水里可以存活,但是它们并不喜欢污水,而人工养殖的小龙虾比野生的小龙虾,生活环境不止好了一点,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脏、乱、差。

     

    小龙虾喜欢穴居,躲藏在石砾、水草的隐蔽处,蜕皮、生长和繁殖也在洞穴中进行,以防被伤害,在光线微弱或黑暗时会爬出洞穴。

     

    小龙虾有寄生虫?

     

    这是真的。

     

    部分生的小龙虾是有寄生虫的,但不要害怕,寄生虫在100℃的环境中会被杀灭,而沸水的温度是100℃,如果拿不准温度,可以拿沸水先将小龙虾煮熟后在进行调味。

     

     

    只要通过烹饪方式将让小龙虾煮熟,携带的寄生虫就会被杀死,所以只要吃煮熟的小龙虾一般不会感染寄生虫。

     

    小龙虾食用指南

     

    小龙虾富含蛋白质,营养丰富,是可以吃的,但是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选购

     

    一定要买新鲜的、活的小龙虾;

    看虾钳是否容易脱落——有些小龙虾被洗虾粉洗过,往往看着非常干净,色泽光鲜,但被洗虾粉腐蚀过后虾钳很容易脱落,不建议购买;

    看小龙虾的颜色——我们在购买小龙虾的时候,会发现它们颜色会有区别,有青色和红色,所以就分成了青壳和红壳的小龙虾。

     

    青壳小龙虾的肉质通常要比红壳小龙虾细嫩,外壳也比红壳小龙虾软,剥壳会更加方便,所以建议把青壳小龙虾带回家。

     

     

    有人会说:“红壳小龙虾比青壳小龙虾的个头大了一圈,肯定肉多,买青壳小龙虾不就亏了。”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虽然红壳小龙虾看着比青壳小龙虾大一些,但是虾尾部分还是青壳小龙虾肉多。

     

    红壳小龙虾的壳厚且硬相比于青壳小龙虾,红壳的重量也会相应增加,这么看还是青壳小龙虾更划算一些。

     

    不管是青壳还是红壳,只要烹饪熟了之后都会变成红色的壳。

     

    清洗

     

    浸泡——将买来的小龙虾放在醋水、盐水、酒水里浸泡两小时以上,可以清除小龙虾表面的寄生虫,以及减少表面污垢。

    刷洗——为了防止小龙虾的钳子夹伤我们,可以先敲晕它再进行清洗。小龙虾的腹部是最脏的地方,充分浸泡后用小刷子反复刷洗,清除污垢。

    剪头——小龙虾的头部是重金属的主要聚集地,还含有胃囊以及部分消化脏器,有大量的脏东西,可以用剪刀把外甲剪开后直接往外拉,能带出整个胃囊。

     

     

    去肠——小龙虾的肠子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虾线,在去掉头部之后,用手掐住尾巴中间那根尾翼左右拧动,直到断开为止,然后慢慢拉出来,虾线就揪出来了 [1]

     

    (PS:小龙虾的脑壳里有虾黄(即虾卵),在清洗时候可用剪刀从头部斜着向下剪,把虾黄留住,用水轻轻地冲一下即可,同时注意虾黄应适量食用。)

     

    制作

     

    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麻辣小龙虾:

     

    将洗干净的小龙虾用热水焯一遍,煮捞出备用。

     

    将锅中放入热油、火锅底料、干辣椒、葱、姜、蒜、八角、花椒爆香,再将焯过水的小龙虾倒入锅中大火翻炒。

     

    可倒入适量啤酒,稍微没过小龙虾即可,再放入香叶,适量酱油,盖上锅盖大火煮它,等到锅里汤汁不多了,就可以享用美味了。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说到小龙虾不得不说一下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在2020年广州市白云区共发生25例小龙虾相关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因此小龙虾就和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有了不解的缘分。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是某些因素导致横纹肌损伤、细胞膜完整性改变、细胞内容物漏出的病理性改变综合征。

     

    原因

     

    吃小龙虾、鱼类等海产品引起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又称为哈夫病,哈夫病多指食用水产品的24小时内出现不明原因的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目前关于此类疾病的致病原因并不明确 [2]

     

     

    主要症状

     

    肌肉会出现疼痛、触痛、肿胀,及无力等,还可有发热、大汗等全身不适症状;

    小便颜色的改变,可以出现酱油色或茶色;

    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胃痛之类的症状;

    部分人会出现急性肾损伤,可能造成血肌酐的升高,以及无尿或少尿的情况;

    最关键的一条是CK指标,也就是肌酸激酶往往增高几十乃至上百倍。

     

    如果在吃小龙虾后,感觉自己身体不舒服,一定要尽早去医院看一看。

     

    缓解方法

     

    当你很不幸的发生了这种情况时,要立刻去医院进行治疗,不要觉得自己可以在家扛住,严重时会发生肾衰或心跳骤停导致死亡。

     

    首先,要禁止食用海鲜,如小龙虾。其次,尽早大量静脉补液是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无可争议的治疗措施。然后,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可以减轻对肾脏的损害。

     

    总之,哈夫病多数预后较好,经及时治疗恢复较快,症状通常在2-3天内消退,症状较轻者,不经治疗可自愈。

     

     

    注意事项

     

    对小龙虾过敏的人,不要吃小龙虾,以免造成不良后果。某些过敏疾病,比如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的过敏性皮炎、过敏性腹泻等,不要因为一时嘴馋,让身体受罪。

     

    某些人群吃小龙虾会产生过敏反应,表现如下:

    皮肤的反应是红斑、瘙痒等过敏症状,其中荨麻疹和血管性水肿这两种急性皮肤症状最为常见 。

    胃肠道的反应有恶心、呕吐、腹痛等现象,严重者也会出现休克的现象。

    口腔也会出现症状,对小龙虾过敏的人群在摄入过敏原后引起接触性荨麻疹,唇、舌、颌等咽喉部位会出现瘙痒症状,但是很快会自我缓解 [3]

     

    另外,不要吃小龙虾的虾头,虾头是吸收和处理毒素最多的地方,也是寄生虫和病原菌喜欢聚集的地方,虾尾挺香的,就放过虾头吧。

     

     

    小龙虾是含嘌呤较高的食物,痛风的人群只能在病情稳定的时候,可以适量吃一点小龙虾,来解解嘴馋,注意不要经常吃哦。

     

    最后建议小龙虾虽然美味,但也要适量食用,不要暴饮暴食哦。

     

    参考文献:
    [1] “如何清洗小龙虾”等三则 《饮食科学》
    [2] 胡盼盼,任晓虎,何玲,吴德生,刘建军.中国小龙虾相关哈夫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8,30(1):113-119. DOi: 10.13590/j.cjfh.2018.01.024
    [3]吴婷婷;杨荣玲;赵祥杰;毕艳红;朱千林;;小龙虾食用过敏的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研究;2018年11期
  • 转移是恶性肿瘤的特点之一,癌症的这种特性像“攻城略地”一样,原发病灶的癌细胞不断将队伍发展壮大,“侵占”近处和远处的“城池”。原有的肿瘤称为原发瘤,新形成的肿瘤称为转移瘤。通常,胃癌的转移途径有四种[1],本文接下来将一一叙述。

     

     

    一、近水楼台先得“病”——直接浸润

     

    这里的直接浸润指紧邻癌灶的组织和器官被“侵犯”。胃的内表面是黏膜,外表面是浆膜,当胃癌组织向内侵及黏膜下层后,可沿着黏膜处的组织蔓延,向上侵及食管下端向下侵袭十二指肠。若胃癌组织向外生长,可突破浆膜,扩散到周围邻近器官如:结肠、肝、脾、胰脲等。

     

    二、癌灶占领“火车道”——淋巴转移

     

    淋巴系统是人体第二套“循环系统”,是血液循环系统的“补充,起免疫保护作用。它由淋巴管和淋巴结组成,就像铁轨(淋巴管)和火车站(淋巴结)。

     

    淋巴转移是胃癌的主要转移途径,进展期胃癌的淋巴转移率高达70%左右。淋巴组织内有淋巴液循环,当肿瘤细胞侵犯淋巴组织,就好像“敌军”“占领”了“铁道运输系统”,肿瘤就可以通过淋巴组织,发生局部转移,表现为淋巴结明显肿大,细胞学检查就会发现淋巴结内有肿瘤细胞。因此进行肿瘤切除时要进行淋巴结清扫,放疗除了照射原发肿瘤病灶外还要照射周围淋巴结。

     

     

    三、癌灶占领“水道”——血行转移

     

    我们身体的每一处都遍布血管,小到“头发丝”般的毛细血管,大到各种管径的大动脉、大静脉,这就给了癌灶“可趁之机”。当胃癌细胞进入门静脉或体循环后,就可以向身体其他部位播散,形成转移灶。常见转移的器官有肝、肺、胰、骨骼等,其中肝转移最为常见。

     

    四、“万恶的癌灶之种”——腹膜种植转移

     

    当胃癌组织浸润至浆膜外后,肿瘤细胞可以脱落并种植在腹膜和脏器浆膜上,形成转移结节。之所以称这种转移方式为“种植转移”是因为它的随机性、广泛性和不确定性,就像“蒲公英”在腹腔内被“吹散”,“癌灶种子”“飘”到哪里,癌灶就转移到哪里。

     

    当胃癌细胞“种”在直肠前凹处形成的转移癌,可以通过直肠指检检查出来,而女性病人胃癌可“种”在卵巢上,形成卵巢转移性肿瘤,称为“库肯伯格瘤”。

     

    癌症的分期会随着转移部位的扩散而增加,癌灶扩散地越远,癌灶的分期越晚,因此转移性的胃癌也暗示着治疗难度的加大和预后的不良。回归到根本,对于胃癌还是一定要早发现,在“转移”之前就及时治疗。

     

     

    参考文献
    [1] 陈孝平,汪建平,赵继宗. 外科学[M]. 第九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 氧气如何送达人体各处的?血管是怎么一点点堵住的?为何呼吸系统总受病菌侵犯…

     

    病菌入侵,呼吸系统如何守疆护土?

     

    如果把人体比作一座城,那么呼吸系统就是守护城池的堡垒,它直面病毒、细菌等外敌的侵袭,一旦被攻破,流感、麻疹、水痘等传染病就会传播开来。

     

    为了抵御病菌,呼吸系统做出了哪些努力?《生命时报》带你看看流感病毒入侵人体全过程。

     

    审核专家

    航空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窦志芳

     

    秋冬季节交替、气温转冷,潜伏在四处的病菌也倾巢而出,伺机攻破人体的防线。不小心“中招”的费先生躺在床上感叹:“我怎么又得流感了!”

     

     

    时间回溯到两天前,寒潮突然来袭,刚出家门的费先生打着哆嗦吸了口冷气。一些“运气不错”的病菌,顺着空气成功混进鼻腔,向呼吸道发起进攻。

     

     

    突破第一道封锁线:鼻毛

     

    病菌侵入人体、在通过鼻腔时,呼吸道的第一道防线——鼻毛会奋起反抗,挡住一部分病菌入侵。

     

     

    一些病原微生物侥幸越过这道关卡,抵达前方的气管。

     

     

    进攻第二道关卡:气管黏液

     

    气管遇到“入侵部队”,会发动上皮细胞分泌含有多种免疫球蛋白的黏液,同时摆动如麦浪一般的纤毛,将病原微生物、灰尘等牢牢粘住,拼命推出气管。

     

     

    随着第二道关卡守卫的努力,此时的费先生觉得嗓子痒痒的,咳出了一口痰。

     

     

    破坏第三道屏障:肺泡

     

    由于冷空气的刺激,纤毛的力气不如平时那样强大,部分漏网之鱼闯过气管,到达肺部。

     

    肺部派出肺泡里的“巨噬细胞”正面迎敌,但无奈寡不敌众,无法消灭数量庞大的病原微生物大军。

     

     

    在体内流窜作案

     

    最终,狡猾的病菌攻破了呼吸系统的免疫屏障,开始在咽部、气管、肺部的细胞内安家、繁殖,引发感染,造成费先生出现体温升高、咳嗽流涕、全身酸痛等症状。

     

     

    值得注意的是,呼吸道气管的纤毛摆动是一个很重要的保护机制。人在受凉后,纤毛摆动速度会减慢、甚至脱落,气道分泌物增加,从而导致防御机制下降。因此,很多呼吸道疾病都是从受凉开始,尤其在秋冬季节,此类病症更易高发。

     

    广大人群对呼吸道传染病普遍易感,其中儿童、老年人、体弱者、营养不良或慢性疾病患者、过度劳累者等更容易患病。建议大家外出时及时增添衣物,重点护好头颈部、腰部和足部等寒气入口,不给病菌可乘之机。

  • 我在网上咨询了医生,因为我最近感觉头疼头重,看东西出现重影,还有时候觉得眼睛有点异样。医生告诉我,这可能是脑室脑膜出现脑囊虫引起的,需要及时处理。医生建议我到当地医科大学的第一附属医院就诊,他们的水平会稍微高一些。

    然后我和家人商量后,决定到省城的三甲医院看一看,希望能够得到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可是医生告诉我,他们的回复是病例太少,经验没有我们当地丰富,所以我们真的也是没办法了。医生还建议我去广州,说神经内科对这个病的诊断和治疗并不难。但我又担心拖延时间会导致病情更加严重。

    最后,医生给了我一些建议,先内科住院明确诊断,再用药保守治疗。若有手术适应症,再考虑到神经外科手术。我听完医生的建议后,感到非常安心,觉得医生非常负责任,而且非常耐心地解答了我的问题。现在我打算按照医生的建议去省城的三甲医院就诊,希望可以尽快得到治疗和康复。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