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市面上的土豆越来越大是用了膨大剂吗?

市面上的土豆越来越大是用了膨大剂吗?
发表人:主治医师张新华

“医生,我以前吃的土豆都只有鸡蛋大小,如今一个就差不多有一斤了,是用了膨大剂吗?”


前两天遇到邻居老大爷在小区散步,他与我闲聊了几句,说他早上去菜市场买菜,发现现在摊子上卖的土豆真是一个比一个大,小的半斤,大的估计有一斤,他听说一些瓜果是用了膨大剂所以才能长这么大,很担心吃了会危害身体,所以就问了我文章开头的问题。


的确,如果是细心的朋友,可能发现了,一些卖自家种的土豆都是小个的,但大部分商家摊位上的土豆都是硕大无比,在食品安全问题较多的年代,担心土豆等食品用了膨大剂也是很正常的,为了解开大家的疑惑,今天医生就与朋友们好好聊聊这个问题。

 


1、膨大剂是什么?对人体有害吗?


喷洒农药


在弄清土豆越来越大的问题之前,咱们先来了解下膨大剂。


“膨大剂”学名叫氯吡脲,属于农药范畴,在20世纪80年代由日本首先开发,之后引入我国,可以说是一种经过国家批准的常见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膨大剂最主要的用途是对植物可以产生助长、速长作用,能够加速细胞分裂,促进细胞增大、分化和蛋白质合成,提高座果率和促进果实增大,所以常用于农业生产中,提高西瓜、葡萄、猕猴桃等作物的产量并改进品质。


一般来说,膨大剂只要在正常使用量范围内,那么就是安全的,瓜果会进行代谢和吸收,“消化”掉这些膨大剂,等到果实成熟时,基本上表面就已经没有了残留。


此外,一般瓜果从使用膨大剂到摘下然后上市,需要安全间隔期,这样残留就基本测不出,也就不会对身体产生什么副作用。


有些朋友可能会担心菜农瓜农为了产量,过量使用膨大剂,但目前没有明确科学证明偶然吃了过度使用膨大剂的果蔬,对身体有害,但是营养价值肯定是大打折扣的。


但是如果长期食用过度使用膨大剂的果蔬或者催熟的瓜果,那么多少还是会对咱们的健康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首先是这些食物的营养价值不高,同时如果残留的农药进入体内,时间久了,毒素累积,那么也会加重肝脏负担,导致胃肠道疾病,慢性腹泻、恶心等症状。

 


2、市面上土豆越来越大,是用了膨大剂吗?


其实,土豆之所以会越来越大,并不一定使用了膨大剂。过去的老式土豆,与现在的土豆品种、种植条件、种植技术等等,都有很大的差别。


有句俗话说得好,“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打地洞”,基因不同,其实生育的后代是有很大不同的,其实怪医生觉得,用这句简单的话来解释过去土豆与如今土豆的区别也是可以的。


简单解释下,如今市面上的土豆之所以大,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① 品种好:目前市面上土豆主要以荷兰薯为主,本身个头就大。


② 种子好:以前土豆主要是自己留种,如今的土豆都是经过严格筛选与脱毒处理的土豆,可以说,自“胚胎”开始,就与过去大不一样了。


③ 种植技术改良:而现在的土豆的主产区大多采用地膜覆盖的方式种植土豆,保证了绝佳的土壤的温度和湿度,还能免受病虫害的影响,这就跟养小孩一样,好的环境好的条件,培养出来的娃娃大概率是要更为优秀的。


土豆苗


那么,土豆有没有可能是使用膨大剂之后长得这么大的呢?其实从人工种植成本、操作难易程度等角度,基本可以否定土豆使用了膨大剂。


首先,土豆是种在地下的,而膨大剂一般是靠喷洒在果实上发挥作用,再加上土豆的种植面积非常大,即便想要喷洒,也是非常巨大的一个工程。


其次,土豆与白菜、白萝卜等作为人们餐桌上最为常见的菜肴,一般价格都不会高,可能市售价都在两三块左右,那么成本价更是低,如果大面积使用膨大剂,就会大大提高成本,对于种植人员也划不来。


最后还有一点,市面上出售的土豆一般是经过筛选的,“看相”较好的土豆,因为这样的卖得价格也会更好,而剩下的小土豆,也不会浪费,会被收购去做粉条或者其他食品,也就难看到了。


所以说,虽然食用过量使用膨大剂的食物对身体并无多少益处,但对于市面上的土豆,不论是小土豆还是大土豆,一般都还是比较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健康科普大赛#


3、真正不能吃的是这2种土豆


土豆的营养价值较高,是一种低脂肪,高纤维素的食物,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而且价格便宜,可以说是很适合老百姓的一种食物。


但有2种土豆,食用之后非但对身体无益,反而会引起不良后果,建议尽量不要吃:


1)颜色发绿的土豆


当土豆存放较久或者长期暴露在阳光下时,表皮很可能会变为绿色,这是由皮层产生的叶绿素呈现的颜色。


这种颜色的土豆其中的茄碱量,也就是龙葵素会有所增加,龙葵素是一种神经的毒素,如果咱们人体只是少量食用这种土豆,可能只会引起轻微的胃肠道反应,比如腹痛、腹胀、腹泻等,但是大量食用会出现舌咽麻痒,腹部烧灼,心悸气短等现象。


2)发芽的土豆


发芽土豆和绿色外皮的土豆一样,都含有龙葵素,而且发芽土豆中的龙葵素含量比绿色外皮的土豆更多,吃了这种土豆,严重的话,还会抑制呼吸,造成呼吸肌麻痹而导致死亡。所以土豆一旦发芽了,最好丢掉不要再吃了。


总的来说,对于市面上的土豆,不用担心是否含有膨大剂,不论大小,朋友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来进行选择,基本是可以放心食用的,只是对于颜色发绿以及发芽的土豆,还是尽量不要吃了。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先问一下朋友们,有多少人尝试过疼痛贴土豆片止疼的方式?

     

    说说让人深信不疑的理由:土豆片中含有丰富的钾元素,钾元素能够促进体内滞留的钠排出去,还能够把体内积存的多余水分排出去,这样就达到了消肿的作用。用土豆片消除水肿,还能起消炎的作用。甚至有一些医生,也会告诉患者,孩子扎完针后,针眼的地方出现红肿,可以在家用土豆片敷一敷,过几天就能消肿了。

     

     

    听听,过几天就能消肿了,贴上土豆片,三天能消肿,不贴,一两天就能消肿。辟谣的点,并不在于土豆片能止疼和消肿这件事,而是其让人深信不疑的理由。

     

    1、土豆中是含有丰富的钾元素,但是钾元素不会透过皮肤直接吸收。土豆里面的物质大都只能停留在表皮的角质层,尤其是矿物元素和微量元素,是不被皮肤吸收超越到真皮层的,所以,人体无法通过皮肤来补充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只有几种少有的强还原金属能够破坏皮肤结构进入真皮层,但那已经不是吸收,而是穿透了!

     

    2、像土豆片、黄瓜片、西葫芦片等等,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水分比较大,体感温度低,当因为一些原因红肿的时候,贴上去凉凉的,感觉很舒服,这就相当于冷敷的原理。但是要注意,这是冷敷的功劳,并不是土豆的作用,更不是含有钾元素的作用。冷敷能止痛消肿,也不是把多余的水分排出去,而是主要促使局部血管收缩,控制小血管的出血。

     

    不信,你换个热土豆试试?保证没有止疼的功效,反而会适得其反。所以,何必浪费个土豆呢?频繁的换土豆片多麻烦,用湿毛巾岂不是更方便?

     

     

    既然用土豆片和用湿毛巾的效果是一样的,除了浪费点,还有其他的问题吗?

     

    1、像打针之后,针眼的疼痛,根本不用也不能用土豆片冷敷的方式,使用不当,还可能造成针眼的感染。尤其是小儿的注射部位,3小时以内,是不建议碰水的。

     

    2、对于一些比较严重的创伤,比如脚扭伤等,贴土豆片根本无用,敷湿毛巾也没有,冰敷还可能起到一定的消肿止疼的作用。如果出现严重的炎症,一定不能耽误治疗,及时到医院就诊。

     

    3、贴了土豆片,三天能消肿,如果不贴,可能都用不了三天。原因是一般的皮下创伤,24小时以内建议冷敷,但是过了24小时,最好热敷,促进血液循环,所有说,连着贴土豆片,可能会延缓消肿时间哦

     

    疼痛只是一种信号

     

    疼痛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备受煎熬的,每位患者都希望能尽快止痛,但是有些方法不能乱用,如果疼痛原因比较明确,并且患者使用过该方法(包括吃某类止疼药),那就可以放心使用,但是如果疼痛原因尚未确诊,尤其是病因容易混淆的疼痛,比如胃痛和肚子痛,千万别想着用民间的土方法搞定,这样可能就掩盖了身体发出信号,延误病情。

     

    【不药博士】简介:生命科学博士,执业药师,高级营养师,守护生命健康,拒绝伪养生,手把手调养一个健康的你!

  • 肾脏可以把血液中的有害物质通过尿液排出体外。调节体内的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如果肾脏出现了问题,那体内毒素就无法清除,导致肾越来越糟,最后发生肾功能衰竭直至尿毒症。提到“尿毒症”,相信很多人都会恐慌,因为尿毒症就是肾病恶化的终末,代表着肾脏功能基本丧失,人的生命安全也得不到保障。

     

    据调查,我国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为10.8%,也就是说,有十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患有此病。

     

    为何“尿毒症”越来越多?


    医生坦言:不是烟酒,多数是4件事害的!

     

    习惯一:重口味

     

    现实生活里,很多家庭都口味特别重,平时在炒菜的时候会放很多盐,却不知道,这样吃盐,特别危险。肾脏最怕咸,盐摄入过多,易诱发高血压,而高血压会促使肾脏血流量增加,损伤肾脏。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人每天的食盐摄入量不要超过5克。

     

    习惯二:慢性病拖的太久

     

    高血压、高尿酸以及高血糖,很多慢性病拖的太久都是尿毒症的导火索。

     

    糖尿病患者的体内血糖升高会破坏肾脏稳定的滤过系统,增加肾脏的负担,未能正常清理体内物质导致蛋白质等一些有用的物质可能会被滤进尿液,而无用的肌酐、尿素等,却被留在血液中。这时,尿毒症就会被加重,疾病愈演愈烈。若是身体血压长期居高不下,随着时间延长,使病情的进展严重,最终导致肾脏纤维化。

     

    习惯三:经常性熬夜

      

     

    熬夜以及憋尿是损伤肾脏最严重的两个行为。因为肾脏在夜间会进入“待机状态”, 熬夜则会严重打扰肾脏的“休息时间”,加速肾脏的老化,影响肾脏功能。

     

    习惯四:久坐憋尿

     

    经常久坐憋尿,很容易导致体内的肾脏、膀胱等持续处于高压的状态,多余的水分和废物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容易滋生细菌,引起泌尿系统感染,甚至诱发尿毒症。

     

    日常生活中,怎么预防尿毒症?


    1. 调整饮食习惯:俗话说:“病从口入”,不健康的饮食方式会对我们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隐患,太咸、太油腻都可能肾病、高血压、糖尿病,最终导致尿毒症的发生。因此,饮食要一定要清淡。烟酒最好不要沾。

     

    2. 勤锻炼: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对于增加抗病能力很有帮助。

     

    3. 多喝水:众所周知,白开水有助于排泄体内代谢废物,从而避免尿酸过高,引发肾病。建议:每日饮水量在1500ml以上,不宜过凉或过热。

     

     

    4. 切忌滥用药物:滥用药物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引起肾炎,肾衰竭,尿毒症等。所以,生病的时候切勿胡乱买药来吃,或者加大了药物的食用量。

     

    5.肾脏的损坏超过90%以上,就一定要采取相应的治疗,否则毒素会存留体内,对身体其它的脏器也会带来不可逆的损害。所以,重中之重是稳定病情。不让病情恶化。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虽然这个已经是旧闻了,但最近确实中药材抽检不合格屡有发生。当然,总局从未禁止以冬虫夏草为原料的保健品进入市场,而是按照和其他保健品一样待遇,同等审批。请看公示:

     

     

    总局也从未因为冬虫夏草砷超标,而将其踢出保健品圈子,只是做了消费提示。请看公示:

     

     

    公示提到,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对冬虫夏草及其粉片产品的检验结果中,砷含量为4.4~9.9 mg/kg,超过保健食品国家安全标准固定的砷限量值(1.0 mg/kg)。冬虫夏草属中药材,不属于药食两用物质。长期食用冬虫夏草、冬虫夏草粉及纯粉片等产品会造成砷过量摄入,并可能在人体内蓄积,存在较高风险。

     

    功效


    冬虫夏草以其补虚损,益精气的功效,备受追捧。砷超标的消息一出,给势头正热的冬虫夏草泼了一盆冷水。总局抽检的是市场上的多家厂商制备的虫草及其粉片,而这些粉片不但会用到保健品,也会用到药品中。

     

    已批准的以冬虫夏草为原料的药品,包括百令片(胶囊)、心肝宝胶囊、至灵胶囊、珍灵胶囊、发酵虫草菌粉等,被用于肺肾两虚引起的咳嗽、精气不足所致的久咳虚喘,神疲乏力,不寐健忘,腰膝酸软,月经不调、慢性支气管炎、肿瘤等的辅助治疗。

     

     

    药理作用

     

    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抗惊厥、降温等作用,对体液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虫草的水或醇提取物可明显抑制小白鼠肉瘤等肿瘤的成长,虫草菌发酵液可对抗家兔心肌缺的ST段改变,虫草菌对大鼠应激性心梗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虫草水提液对大鼠急性肾衰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还能不能吃了?


    砷对人体多个系统都会产生影响,很容易中毒并可致死。砷超标,只要是因为产地的土壤中砷残留量较高的缘故。无机砷有毒,有机砷没有毒。虽然虫草中被检出总砷含量较高,但多数为有机砷,无机砷不超标,所以不必过于恐慌。若有毒砷超标10倍,总局肯定早就叫停并下架所有虫草及其制品了。

     

     

     

    相信经过这一股风波,监管方应该要考虑完善虫草的质量标准,因为2015版药典中并未规定虫草的检查标准。对于老百姓而言,在吃任何食物,特别是药材的时候,也要多注意,保持警惕!

     

    欢迎关注不药博士!

  • 小孩一不小心就会吃多了,出现消化不良,中医称为积食、食积。药店里五花八门治疗小儿积食的中成药,怎么选择?有何注意事项?

     

    中医认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具有“脾(胃)常不足”的特殊生理特点,极易为饮食积滞所伤,损伤脾胃。五脏相互联系,一脏受损,可连累其他脏器,比如,积滞化热,若犯肺可出现咳嗽;若热扰于心,可导致烦躁夜眠不安等。

     

    目前市场上用于小儿积食的中成药主要分为以下三类:消食导滞剂、消食健脾剂、消痞化积剂。但使用时要注意,不可把其作为日常食品给小孩长期食用。因为,小儿处在生长发育阶段,长期大量服用或习惯性地服用,容易使儿童自身的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出现停药后消化力减弱现象而影响正常发育。

     

     

    消食导滞剂

     

    该类中成药主要以消食行气的中药组成,比如山楂、神曲、麦芽、谷芽、陈皮等,具有消食、行气、和胃的作用。适用于单纯性积食,且尚未出现明显的脾胃虚弱症状,症见食积停滞、脘腹胀满、嗳腐吞酸、不欲饮食。市场上此类中成药包括保和丸、大山楂丸、小儿消食片等。

     

    消食健脾剂

     

    该类中成药常在山楂、麦芽、神曲、鸡内金等消食药的基础上加以人参(党参、太子参)、茯苓、黄芪、薏苡仁、山药、白术等健脾益气之品,具有健脾益气、开胃消食、利湿止泻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积食,症见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大便稀溏、精神困倦、体弱无力、面黄肌瘦。市场上该类中成药包括健胃消食片、小儿健脾丸、参苓健脾丸等。

     

     

    消痞化积剂

     

    该类中成药由消食药、泻下药、清热药、行气药以及少量的破血消瘕药组成,其中泻下药如大黄、牵牛子、巴豆霜等;清热药如黄连、黄芩、连翘等;行气药如陈皮、香附、枳实、槟榔等;破血消癃药如三棱、莪术、鳖甲等。该类成药具有消食化滞、泻火通便、化积除疳的功效,适用于食滞化热所致的积滞及小儿疳证,症见不思饮食、烦躁、脘腹胀满、大便秘结、面黄肌瘦。

     

    市场上此类中成药包括枳实导滞丸、化积口服液等。消痞化积的中成药不宜久用,中病即止,当体内积滞消除应换用其他消食健脾之品,以恢复脾胃功能。

  •   周围很多朋友,自从知道了有可以缓解疲劳的眼药水后,就开始对那些小小的药水有了依赖,它们成了每天必带的随身物。风天进点沙子、工作累了提提神,逐渐养成了赶上眼睛有了不适,自己随便使用一点眼药水的毛病。 

    西医:随便“上眼药”损害了视力无法挽回

      北京同仁医院眼科医生姜利斌博士介绍说,一些有眼睛发痒、干涩等不适症状(多为慢性结膜炎)的患者,特别是多见于城市白领的“视频终端综合征”人群,为减轻眼部不适或视力疲劳,自行买某些保健类眼药,不经医生指导长期使用,这种做法是不好的。

      目前,绝大多数眼药水中含有防腐剂成分,长期使用,不仅可对角膜上皮产生损害,而且对结膜杯状细胞产生严重损伤,而导致干眼症的发生。同时,长期应用抗生素眼药水,有可能造成正常结膜囊内菌群紊乱,致使在正常情况下不发生致病作用的细菌,发生感染,即条件致病菌性感染。更为严重、也是非常值得注意的是,长期应用激素类眼药水,有可能导致“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的发生,这种类型的青光眼往往不易及时发现,至晚期才被确诊为青光眼,而青光眼所造成的视功能损伤是不可逆的,部分患者由于长期应用激素类眼药而导致失明的现象,已经引起眼科医生的忧虑。

      姜博士提醒大家,千万不要小看“上眼药”,药品的选择是否正确,对眼健康至关重要,使用眼药应遵从医嘱,避免因用药不当而出问题。

    中医:天天使用眼药会引起过敏及抗药性

      北京中医医院田月娥医生介绍,人们日常使用的眼药水多数含有抗生素(如氯霉素等),这类药物是不能长期使用的。如果天天使用,这类药物首先会引起一些副作用,另外还会引起过敏及抗药性。

      此外,一些抗疲劳等保健性眼药水,有收缩血管的作用,人们在使用前最好也先要向医生咨询,同时不建议天天使用。

    中西医共同建议:

    1.小毛病也最好听听医生建议。眼科医生不主张病人在没有就医的情况下,自己根据广告或说明书随意选择、使用眼药,即使因慢性眼病需要在家庭中备药,或需要长期用药,也应不定期地进行眼科咨询,得到医生的指导。

    2.上眼药方法要正确。在用药前,要注意检查所用药品的药名、浓度、有效期是否与包装相符,眼药水内有无浑浊或絮状物,有无颜色变化等;用药前要先洗手,用药时不要使眼药瓶口接触眼睑及睫毛;避免将眼药直接滴在角膜(黑眼球)上;双眼都需要用药者,应按先健眼、后病眼的顺序;双眼都有病者,应按先轻后重的顺序。 

  • 今日,一位55岁女性患者因头晕就诊。自述近一年来,常自觉头晕头闷,且血压高于140/90mmHg。晨起口苦口干,大便黏腻不畅,一天2-3次,小便黄,纳眠可,苔黄腻,脉弦。开5剂祛痰热的中药汤剂。六天后复诊,患者症状缓解不明显,舌苔仍黄腻。细问患者的饮食习惯,一日两餐,以素食为主,不喜辛辣。喜锻炼身体,每日两次外出,或散步或广场舞。

     

     

    我对患者的痰热症状大惑不解,饮食清淡,锻炼规律,怎么会有这样的症状呢?又问患者有没有吃什么营养品?患者突然大悟,说儿女见她饮食很清淡,为了补养身体,遂购买海参,让患者每日吃一条。

     

    原来是这样,我嘱咐患者停食海参,继续原方服用5剂。又一周后三诊,患者诉服药两天后不再有头晕症状,血压恢复正常,每天测量3-4次,都在130/80mmHg左右。大便顺畅,一天1-2次,小便正常。苔白脉稍弦。患者很满意治疗结果,但对于不能食用海参却不理解。“海参不是滋补身体的好食材吗?”

     

    确实,海参被誉为“海中人参”,居海八珍之首。《本草纲目拾遗》记载:“海参,味甘咸,补肾,益精髓,摄小便,壮阳疗痿”。现代研究表明,海参可降低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缓解高尿酸血症;增强人体运动耐力和抗疲劳能力;降脂减肥;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及免疫调节作用;海参的精囊提取物还可对损伤的生殖系统起到保护作用,等等。

     

     

    但是,补养佳品也不是吃的越多越好!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服用滋补品也同样需要根据个体体质选择。上述病例,患者本身属痰湿体质,进食大量的海参之后,体内形成痰热,所以出现头晕头闷,血压升高等症状。其实,体虚之人服用补品是为补养;体质不虚的人则“以通为补”,如果误食大量补品,因其滋腻反而会引起不适。

     

    食用大量海参引起身体不适的例子还有一个。一位70岁的阿姨,因老伴去世到女儿家小住。女儿为了补养阿姨的身体,每周均会做海参为主材料的膳食,阿姨每次都会食用3-5条。半年以后,体检时发现阿姨的白细胞异常升高。到各大医院检查均未果。在分析了患者的饮食起居后,各位专家一致认为,白细胞升高可能和大量食用海参有关。

     

    所以,再好的补养品也不能盲目大量、长期食用,适合才是最重要的。另外,患感冒、咳嗽、气喘、急性肠炎、菌痢及大便溏薄等人群,也不适宜食用海参。

  • 看过《三国演义》人都知道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当年关羽在攻打樊城的时候被悍将曹仁用毒箭射中臂膀,幸被华佗救治才得以脱险。关羽当时所中之毒不是别的,就是乌头毒,《三国演义》七十五回中有记载:“华佗曰:此乃弩箭所伤,其中有乌头之药,直透入骨,若不早治,此臂无用矣。”,关羽后来败走麦城,怒火攻心,以致毒性发作,臂膀无力,被无名小卒俘获,乌头毒性之大可见一斑。就是这样一味剧毒药,四川人却常常拿来当菜吃,能够补阳祛湿,这里面有什么秘密呢?

     

     

    乌头和附子都是为毛茛科乌头属植物的子根,乌头是主根,附子是侧根,主产于四川、陕西、湖南、湖北、云南、山东等地,但以四川江油所产最为地道。江油是李白的故里,江油附子在中医界也很有名气,业界有:“世界附子在中国,中国附子在四川、四川附子在江油”的说法。

     

    附子是一味常用中药,性大热,味辛甘,有毒,能够回阳救逆,补火助阳,祛风寒湿邪,被称为“回阳救逆第一品”,可用于急危重症的抢救以及虚寒性疾病和风湿性疾病的治疗。附子同时也被称为“百病之长”,和熟地,人参,大黄共同称为“药中四维”,大家都知道礼义廉耻是国家之四维,为治国安邦的根本,而药中四维是中医治病之根本药物。

     

    附子之所以有毒,是因为其内含有乌头碱,乌头碱具有神经毒性,能兴奋迷走神经、损害周围神经,中毒症状多为口、舌头及四肢麻木,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瞳孔散大等,不积极治疗可导致死亡。附子是一把双刃剑,虽然有毒,但运用得当可治病救命,像中医界的火神派,其代表人物郑钦安、吴佩衡、祝味菊、唐步祺、李可等都喜欢用大剂量的附子,少则几十克多则两三百克,救治了不少疑难重病,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其根本原因在于正确运用附子,也就是在使用过程中严格按照要求对附子减毒,首先在炮制上要通过胆巴水浸泡、盐以及高温进行去毒,其次要在煎服法上特别注意,乌头碱是惧怕高温的,在服用附子前必须先煎一到三个小时。附子在经过长时间煎煮后乌头碱水解成乌头原碱,毒性大大降低。

     

     

    四川盆地雨水多,湿气较重,因此当地人喜欢食用附子以祛除体内的寒湿,每年到冬至时节,当地都要用附子炖狗肉。为避免发生中毒的情况,附子炖狗肉的时间一般都在六小时以上,这时乌头碱早已分解殆尽,且在炖煮时往往都要加入生姜,甚至黑豆,生姜黑豆都可以解附子毒性。要提醒的是,附子毕竟有毒,使用时要慎之又慎。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

  • 土豆是家常菜中出镜率最高的食物之一,既是蔬菜也是粮食,炒、炖、烤,怎么做都好吃。土豆的淀粉含量很高,是继小麦、水稻、玉米之后的第四大主粮,以至于不少减肥人士“不敢”吃土豆。其实没有必要,马铃薯含抗性淀粉,因胃肠对抗性淀粉的吸收缓慢,食用后停留在肠道中的时间长,所以会有饱腹感、不容易饥饿,有利于减肥。

     

     

    当然,除了淀粉,土豆里面各种矿物质元素也很丰富,一颗土豆的营养成分可是相当全面的!

     

    马铃薯是怎么来的

     

    土豆学名马铃薯,又名洋芋、洋山芋、洋芋头、香山芋、洋番芋、山洋芋等。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人工栽培历史最早可追溯到约公元前8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的秘鲁南部地区。我国关于马铃薯的记载最早出现于明朝末年。

     

     

    马铃薯的营养价值

     

    马铃薯块茎含有大量的淀粉,能为人体提供足够的热量,而且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多种营养成分;尤其是维生素含量是所有粮食作物中最全的。在欧美国家特别是北美,马铃薯早已成为了第二主食。

     

    马铃薯中的蛋白质含量是块茎类作物中最高的,其中氨基酸组成比例较为平衡且过敏原较少,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有质研究发现,马铃薯中的平均必需氨基酸质量高于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必需氨基酸组成,与标准鸡蛋蛋白非常接近。

     

     

    营养不良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而矿物质缺乏会造成严重的营养不良。马铃薯块茎中含有大量的人体必需碱性矿物质元素,如:钾、钠、镁、钙等,因此马铃薯是蔬菜中少有的碱性品种。

     

    钙和磷作为骨骼中的重要成分一旦缺失会造成骨质疏松等症状;铁元素关系到血红蛋白的功能有效性;钾元素是马铃薯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多食用马铃薯可以补充大量人体所需,对于维持血液酸碱平衡十分有帮助。

     

     

    土豆也有药用价值

     

    中医认为,马铃薯性平味甘无毒,能健脾和胃、益气调中、缓急止痛、通利大便。许多研究表明,马铃薯易消化,能够改善消化不良,特别适合胃病患者食用。

     

     

    马铃薯富含膳食纤维,纤维素能够促进胆固醇快速排泄,从而控制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另外,马铃薯富含黏体蛋白质,能预防心血管疾病,减少中风的危险;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如果以马铃薯为主食,有一定的食疗功效,利于缓解病情。

     

    看了这么多马铃薯的作用,是不是更爱它了呢?不妨尝试各种做法,将这种健康“主食”吃起来。

  • 我一直很纳闷,中药也是药,西药也是药,为什么很多人愿意吃中药而不愿意吃西药呢?直到有一天,一个同行说这其实是文化问题,我才恍然大悟。西医西药太直白,不符合这些愿意吃中医中药的人的心理预期,至于更深层次的问题,因为牵涉东西太多,就不啰嗦那么多了。咱们讨论今天的重点——中药能不能降血压?

     

     

    我来说一下我的观点——中药降血压不推荐!我要说中药不能降压,估计会被喷死,所以想来想去,才改为中药降压不推荐。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来看看为什么不推荐使用中药降压吧!

     

    一、长期服用西药依从性更好

     

    无论中药西药,都很少能根治高血压,都需要长期吃药,对于长期服药的高血压患者而言,西药会有更好的依从性。此时会有很多的喷子来喷,说中药吃几剂可以除根,好吧!如果你抱着这种态度,要么会被骗,要么是在拿着生命开玩笑。那么接下来的几条,你也就不用看了!

     

    二、降压效果西药降压更明确

     

    降压才是硬道理,无论什么方法,能把血压降低到正常、降到达标才行,而这方面,西药更有优势,而且降压效果更明确。西药作用靶点明确,降压机制清楚,对于血压的降低幅度也好把控。

     

    三、西药剂量标准更容易量化

     

    西药剂量标准明确,很好量化,而中药不好量化。对于患者来说,反复波动的血压,更容易造成急性的高血压事件和并发症,所以使用固定剂量的药物,长期使得血压达标而不反复,是减少事件和并发症的基础。而西药在这方面,更能稳定的控制血压达标。

     

     

    四、西药降压的获益证据更足

     

    西药降压的临床证据充足,中药几乎没有相关临床循证证据。实际上西药降压,已经经过几万、几十万、上百万的人亲身试验,明确的有获益的证据。这时候还会有喷子来说,中医已经几千年,还不比上百万人试验更厉害?好吧,我只是来告诉大家降压不推荐使用中药的,而不是来诋毁中医的。

     

    不知道这样能否回答提问者的问题,至少在很多的中医那里,也是在使用西药降压。信则有,不信则无,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得到大家。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

  • 空气炸锅最近非常火爆,此炸锅非常方便,可以用于制作薯条,炸鸡等等食物,也受到了大众的喜爱,特别是年轻一族。

     

    但是,以健康作为标签的空气炸锅,健康吗?这成了大众心中的一大疑问。严格来说,这种高温的烹饪方式,可能会引起致癌物质的,为什么它还以健康作为标签呢?

     

    空气炸锅

     

    第一:从烹饪的角度来说,火爆的空气炸锅和我们传统的烤箱相比较,基本上区别是不大的。

     

     

    第二:最健康的饮食方式是清淡饮食,最好是滚烫的方式进行水煮,但是基本上没有人能够常年坚持,所以就会选择一些煎炸的食物来调节我们的饮食,这是我们挑选购买空气炸锅的理由。


    第三:烤箱和空气炸锅最大的区别是,烘烤空气是不流动的,但是空气烤锅会把空气带上去炸锅内部,不过下一次使用的时候,又会把油脂等等的因为空气流动带回去食物表面,所以说它健康,也不完全是,但这种操作,相对来说,会让油脂化解了一些,没有那么多。
     

    空气炸锅健康吗?


    其实我们如果选择了吃油炸食品,本来就是会导致我们不健康的一种行为,但是如果是偶尔选择食用这种食品,也是一种生活当中的调节,只要我们身体允许的情况下,还是可以这样选择的,至于空气炸锅一说,我们只能说相比较而言,空气炸锅炸出来的东西,没有烤箱考出来的油分那么多。


    假如我们希望自己健康,只能是减少吃油炸食品的频率,并不是我们选择一个什么样的烹饪方式来烹饪油炸食品,这是我们需要明确的一点。
     

    空气炸锅需知


    第一:空气炸锅如果我们打算购买,一定要搜索看看是否有质量问题,因为现在有质量问题的空气炸锅是存在的,而且品牌比较多,我们在购买之前要货比三家,看看网络上的评价再考虑。

     

     

    第二:空气炸锅是比较难清洗的,如果是平常自己非常忙碌,或者不喜欢清洗东西的人来说,我们可以选择到外头去吃这种煎炸的东西,偶尔一两次小淘气,还是能够在我们身体承受范围以内的。


    第三:我们要考虑这种空气炸锅并不会长期用,因为我们很少是整天都需要炸东西,或者说,频繁炸东西作为日常饮食的基本上是没有的,所以我们小家也要考虑到这一点,以免用了几次就把空气炸锅放在角落冷落。

     

    每一种产品的存在,都有它独特的意义,存在就是合理的,空气炸锅也不例外,它是一种相比较烤箱的升级版,我个人是这样理解的,当然,也许你们会有不同的意见和建议,欢迎在评论区里面留言。


    对于健康而言,我们还是尽量少选择煎炸食品,尽可能清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对于我们的身体健康能够起到良好的作用。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