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还没进家门,鲜美的红烧鱼的味道就让饥肠辘辘的小王发现了生活的真谛。
「开吃」!小王就把筷子伸向了红烧鱼,刚吃两口就一副如鲠在喉的表情,原来是被鱼刺扎到了。
「快吃几口饭和馒头,把鱼刺咽下去。」父亲拿出了民间土方,小王照做后,嗓子里刺痛的感觉反而更明显了。
「快喝几口醋。」母亲也拿出了「偏方」,同样没有效果,反而让胃很不舒服。
一筹莫展的小王连忙到医院挂了耳鼻喉科的号,医生查看后,几秒钟的功夫,就用镊子把一根一公分长的鱼刺取了出来。
鱼刺一般会卡在咽部、喉部、食道、气管、胃部这几个位置,除了咽部卡住的鱼刺可以靠自己咳出,其它深入体内的部位如果不小心卡住鱼刺,就需要医生帮忙了。
被鱼刺卡住后,不要做「吞」的动作。用吞馒头、吞米饭、喝醋等「老」方法,可能会侥幸把细软的鱼刺带到胃里,而稍大的鱼刺反而会越扎越深,引起严重后果。
卡住鱼刺后,不要慌。
● 方法一
可以尝试咳嗽,有些很小的鱼刺通过咳嗽,就能被咳出体外。
● 方法二
可以喝口水,把头仰起来,从喉咙里往外哈气,让水「咕噜咕噜」响几声后吐掉。幸运的话,鱼刺就顺着水出来了。
● 方法三
用洗干净的手指或者勺子按住舌头催吐,食物或许能将鱼刺带出来。
以上方法均不奏效的话,还有一招:求助家人。
张大嘴,请家人用勺子把舌头压住,用手电筒照亮喉咙,不停发出「啊」的声音,如果家人在扁桃体或者舌根表面发现了鱼刺,可以用干净的镊子夹住挑出。
这个操作需要谨慎,不要用器具反复触碰喉咙等部位,以免损伤正常组织。
如果家人发现鱼刺扎的位置较深,挑出有困难,或者鱼刺非常粗大,不易挑出,可求助专业医生。
在挑刺的过程中,发觉喝口水都疼,甚至胸部也开始疼痛了,那就不要再尝试了,有可能是鱼刺卡在食道里了,应立即去医院,请专业医生用专业设备取出鱼刺。
鱼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如果不是鱼刺的存在,简直就是一种完美食物。
不过,既想享受美味,又不愿受制于鱼刺,也是有办法的,而且办法很简单:「食不言」。吃鱼的时候尽量不说话,细嚼慢咽。
孩子、老人吃鱼时,可以把鱼刺挑干净后再食用。
特别注意:
很多人爱喝鱼汤,而鱼汤在制作过程中,部分鱼刺、鱼骨会进入到鱼汤中,增加了喝鱼汤时卡到鱼刺的几率。
因此,喝鱼汤前,要先用勺子在汤中捞一捞,剔除一下汤中潜伏的鱼刺,然后再小口喝汤、徐徐下咽。
如果对自己挑鱼刺的能力没有信心,又对扎刺的后果有阴影,不妨选择食用海水鱼,远离淡水鱼。
像草鱼、鲫鱼这样的淡水鱼,细小的刺比较多;而带鱼、三文鱼这样的海水鱼,鱼刺就比较少,食用时卡刺的风险就小很多。
总之,吃鱼有风险,挑刺要科学。吞饭喝醋不仅挑不出鱼刺,甚至可能造成更大危害。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不要受伤,一旦留了疤痕就不能当模特了!」
提到疤痕,耳边仿佛响起了从前妈妈吓唬自己的话。虽然父母常常叮嘱,等长大之后,身上还是留下了不少疤痕:
脸颊上有长水痘时留下的;
手背上有做家务不小心磕到的;
小腿前侧有体育课时磕到台阶留下的;
肚子上有阑尾切除术后留下的……
大大小小、歪歪扭扭的疤痕横亘在肌肤上,让皮肤与「无暇」「光洁」之类的词失去了缘分。
这时候就越看疤痕越不顺眼了:怎么才能让伤口不留疤?
疤痕的成长过程
当皮肤受到伤害,身体为了修补创口会立即行动起来:
首先,毛细血管收缩减少出血,血小板和血细胞凝聚在伤口处,帮助伤口止血;
然后,白细胞出动,分化成多种细胞,清除伤口的坏死组织和细菌;
接下来,成纤维细胞从伤口周围组织迁移过来,构成的肉芽组织并形成新的血管和结缔组织,填充受伤导致的皮肤缺损;
最后,伤口逐渐收缩,上皮细胞再生,伤口就愈合了。
如果只是轻微擦伤、轻微烫伤,皮肤只损伤了浅表的表皮或真皮浅层,伤口愈合后一般不会留下疤痕。
但如果损伤较深,达到真皮网状层,机体运输过来的成纤维细胞和胶原蛋白纤维会使伤口在愈合后留下疤痕。
正常情况下,随着时间流逝,微微隆起的疤痕会渐渐变得平坦,与皮肤颜色一致或偏白,这种被称为平复性疤痕,但并不是每个伤口都这么幸运。
伤口愈合后为什么留下了「黑印」?
创口在愈合过程中,白细胞会参与清除坏死组织和细菌,这个过程中伤口会出现炎症反应,使疤痕愈合后遗留色素沉淀,在此过程中如果受到日晒会加重这种色素沉淀。
有的「黑印」会随着时间流逝逐渐减淡,也有顽固盘踞在皮肤上「赖着不走」的。
怎么判断自己是瘢痕体质?
有的朋友发现自己的伤口愈合后,总是会出现增生性疤痕,不由怀疑自己会不会是传闻中的「瘢痕体质」。
「瘢痕体质」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特殊体质,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判断:
1. 受到外伤愈合速度慢;
2. 一旦受到外伤,包括毛囊炎这种小创口,愈合后疤痕会凸起且大于创口,呈硬块状;
3. 疤痕处可能还会发痒,摸起来有痛感。
但是否真正是瘢痕体质,还需要专业皮肤科医生进行鉴定。
切菜的刀、锋利的桌角、坚硬的楼梯……危险常常就在身边,让人一不小心就受了伤。
除了注意保护自己,怎么才能防止留下难看的疤痕呢?
伤口处理好,疤痕更淡
伤口愈合过程中,如果出现污染、反复破裂等影响愈合的情况,可能使愈合后的疤痕更明显。
学习正确的伤口处理方法,可以极大程度地减小疤痕。
● 清创
伤口止血后,使用碘伏(洗必泰/生理盐水)清洗创口,使伤口处无异物,减少伤口感染风险,降低出现疤痕的风险;
● 缝合
3cm以上的开放性创口需要及时缝合,可以选择美容缝合,使创口合并紧密,减小疤痕面积。
● 覆盖
缝合后可以选择凡士林油纱布覆盖伤口(较浅的伤口涂抹凡士林也可),再用干纱布覆盖最外层,1~2日更换一次。
湿性敷料可以促进伤口愈合,也防止创口二次受损,但伤口要避免接触生水等有潜在污染风险的湿性环境。
● 防晒
当伤口表面皮肤愈合后,应注意使用防晒霜或物理防晒,减少色素沉淀。
● 用药
抗瘢痕的药物如硅酮类制剂、类黄酮(含洋葱提取物及尿囊素的)凝胶等,在伤口愈合期间使用可以预防疤痕形成,连续使用时间需坚持长达数月。
「瘢痕体质」人群需注意!
前面提到的「瘢痕体质」人群,由于自身体质原因,比普通人更容易形成明显瘢痕,平时要注意避免受伤。
例如不要抓挠皮肤(如被蚊子叮咬后)、不要自行挤破痤疮等,除此之外,医美整形如割双眼皮、扎耳洞之类的项目就不要选择了。
病理性疤痕能消除掉吗?
增生性疤痕可以通过特定化疗药物或剥脱性点阵激光进行治疗,较大的瘢痕疙瘩需要通过手术和放化疗手段联合治疗,但有复发的风险。
伤口终会愈合,方法对了瘢痕也会渐渐淡去,保护好自己、避免受伤,才是避免瘢痕出现最有效的方法。
是否会留下伤疤这件事,当下受伤之后其实就已经决定了。假如是简单的伤口,处理不同不会有多大影响,但是如果是开放性伤口,伤口很深,面积很大,但是没有处理好,很容易出现疤痕,所以伤后如何保护伤口很重要。
首先要认识到,伤口要完全无疤是不可能的,但痕迹却可以轻而易举地消失,此时要达到三个条件,一是清除伤口愈合不利因素,二是创造适合伤口愈合的环境,三是避免疤痕生长。
伤后,大家都很疑惑要不要用双氧水,优碘消毒,因为有人说需要消毒,有人说反而会让伤口愈合不好,因为这两种消毒都比较强,确实会伤害正常组织,不利于伤口愈合,但是面对比较脏的伤口,还是要彻底消毒,否则伤口愈合后可能化脓发炎,甚至更糟。
但需要使用过氧化氢、抗生素的伤口,通常真的很脏,就像摔车那样程度,伤口溃烂,又夹着沙子,还是去医院给医生处理比较好,以免使伤口情况恶化。因此在面对伤口时,首先要把伤口清理干净,要用凉开水,或者是生理盐水来清洗伤口。关于烫伤,其实还是“保持清洁”最重要。
对一般的小伤口,要懂得“伤口轻微湿润”是最佳的愈合环境,但同时也要保持伤口清洁,不要接触污染物,此时是选择包扎材料的时候;伤口是否干净,组织液是否多,都会影响包扎材料的选择;就像人造皮因为是防水的,所以相当于在伤口上盖一层新皮,不适合用在脏的伤口上,纱布是比较好的替代选择。
创口在创口愈合前要在恒温、恒湿条件下保持良好,所以也尽量不要让创口直接吹风,或离创口太近或过热,在平时,尽量不要移动创口,以免影响愈合。
想要抑制疤痕的生长,就要摄入足够的营养,还要避免伤口刺激,最后还要偶尔适度地给伤口加压。
营养补充剂很重要,伤口愈合快,当然不会轻易长疤,所以每天摄入高蛋白质,高热量,高维生素C,有助于伤口愈合。热能是机体开始修复工作所需的能量,蛋白质是修复伤口所需的物质,而维生素C则能开始抗氧化,让炎症反应提前结束。
当伤口慢慢愈合后,如果有空,想任何时候都可以按压5秒钟,可以给伤口适当的压力,避免疤痕增生。
昨天还是201314,今天就一起“吃土”了。
比吃狗粮更令人痛苦的,就是漂漂亮亮出门,灰头土脸回家。
当然沙尘暴不止伤害你美丽的容颜,它还伤害着你的身体……
沙尘暴时,大气中的总悬浮颗粒和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明显升高。在细微粉尘过多过密的情况下,沙尘颗粒、污染物可通过眼、鼻、喉等黏膜组织及皮肤,直接对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刺激症状或过敏反应,甚至进入人体,引起咳嗽、咳痰、痰中带血等不适症状,同时还可能会引起肺部感染性疾病发生。
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孕妇、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及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是易感人群。
此外,空气中湿度降低,使口鼻腔黏膜因干燥而引起出血,口角干裂,口鼻腔黏膜的防病功能随之会减低,空气中的病菌就会乘虚而入。
沙尘中除了粉尘还会含有过敏原,譬如花粉、柳絮等,诱发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皮疹等过敏性疾病发生,可出现频繁喷嚏、流鼻涕、胸闷气喘、皮肤红疹伴瘙痒、风团等表现。
沙尘暴除了危害呼吸道以外,还会引起眼部疾病。沙尘暴可直接引起眼睛疼痛、流泪,引起细菌或病毒性感染,还会出现流泪、结膜充血,眼睛红肿、眼睛疼痛等不适感。
尽量待在室内
做好防护沙尘发生时尽量留在室内,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活动,并做好一系列的防护措施:
如需外出,做好个人防护
其实,面对雾霾、其他的恶劣天气时,同样也需要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在家多喝水,多运动。外出时做好防护,更加注意交通安全。
为避免这样的天气再次出现,大家一定要一起爱护好环境,共同维护好我们的家园。
先问一下朋友们,有多少人尝试过疼痛贴土豆片止疼的方式?
说说让人深信不疑的理由:土豆片中含有丰富的钾元素,钾元素能够促进体内滞留的钠排出去,还能够把体内积存的多余水分排出去,这样就达到了消肿的作用。用土豆片消除水肿,还能起消炎的作用。甚至有一些医生,也会告诉患者,孩子扎完针后,针眼的地方出现红肿,可以在家用土豆片敷一敷,过几天就能消肿了。
听听,过几天就能消肿了,贴上土豆片,三天能消肿,不贴,一两天就能消肿。辟谣的点,并不在于土豆片能止疼和消肿这件事,而是其让人深信不疑的理由。
1、土豆中是含有丰富的钾元素,但是钾元素不会透过皮肤直接吸收。土豆里面的物质大都只能停留在表皮的角质层,尤其是矿物元素和微量元素,是不被皮肤吸收超越到真皮层的,所以,人体无法通过皮肤来补充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只有几种少有的强还原金属能够破坏皮肤结构进入真皮层,但那已经不是吸收,而是穿透了!
2、像土豆片、黄瓜片、西葫芦片等等,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水分比较大,体感温度低,当因为一些原因红肿的时候,贴上去凉凉的,感觉很舒服,这就相当于冷敷的原理。但是要注意,这是冷敷的功劳,并不是土豆的作用,更不是含有钾元素的作用。冷敷能止痛消肿,也不是把多余的水分排出去,而是主要促使局部血管收缩,控制小血管的出血。
不信,你换个热土豆试试?保证没有止疼的功效,反而会适得其反。所以,何必浪费个土豆呢?频繁的换土豆片多麻烦,用湿毛巾岂不是更方便?
既然用土豆片和用湿毛巾的效果是一样的,除了浪费点,还有其他的问题吗?
1、像打针之后,针眼的疼痛,根本不用也不能用土豆片冷敷的方式,使用不当,还可能造成针眼的感染。尤其是小儿的注射部位,3小时以内,是不建议碰水的。
2、对于一些比较严重的创伤,比如脚扭伤等,贴土豆片根本无用,敷湿毛巾也没有,冰敷还可能起到一定的消肿止疼的作用。如果出现严重的炎症,一定不能耽误治疗,及时到医院就诊。
3、贴了土豆片,三天能消肿,如果不贴,可能都用不了三天。原因是一般的皮下创伤,24小时以内建议冷敷,但是过了24小时,最好热敷,促进血液循环,所有说,连着贴土豆片,可能会延缓消肿时间哦!
疼痛只是一种信号
疼痛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备受煎熬的,每位患者都希望能尽快止痛,但是有些方法不能乱用,如果疼痛原因比较明确,并且患者使用过该方法(包括吃某类止疼药),那就可以放心使用,但是如果疼痛原因尚未确诊,尤其是病因容易混淆的疼痛,比如胃痛和肚子痛,千万别想着用民间的土方法搞定,这样可能就掩盖了身体发出信号,延误病情。
【不药博士】简介:生命科学博士,执业药师,高级营养师,守护生命健康,拒绝伪养生,手把手调养一个健康的你!
现在的餐饮行业非常丰富,许多人在休息时喜欢吃上一顿日料,而生鱼片就是日料的一道招牌菜,一盘上来,蘸上芥末一口放入嘴中,就能享受鱼肉在被烹饪之前的真实口感。但是,生鱼也是需要经过专业和谨慎的处理的,否则会很容易连同细菌一起吃到肚子里,接下来就教会大家三个绝招,既能享受的了美食又能保证的了健康!
如果想去市场买鱼自己做生鱼片,那一定要看看这条鱼是否新鲜,细菌虽小,肉眼难以察觉,但我们可以先把已经腐坏酸臭的鱼排除,减少吃到细菌的几率,诀窍是看看鱼是否有光泽,肉质是否结实。另外可以选择一家靠谱的鱼贩,长期购买这样能保证质量,也帮你节省了不少时间。
如果想要亲自做一道生鱼片,选好鱼是关键,有些鱼适合生吃,有的却并不合适或者不能生吃,这里建议选择鲑鱼、吴郭鱼和黄鳍鲔这几种,其中,吴郭鱼对孕妇相对来说比较安全;此外,鳕鱼和大嘴鲈就不太适合生吃,鳕鱼会有吃到寄生虫的风险,所以高温烹煮才是最佳选择。
若是鱼置于常温环境会很容易让细菌滋生,所以说千万不能放在常温下超过一或二小时,如果不是马上吃或者没有吃完的话,一定要先将鱼密封并放入冰箱中冷藏,想达到杀菌请要以冰柜为准,温度调节为负20°C放1个礼拜,或者负35°C直到15小时之后,家用冰箱尽快以2天内烹调处理。
使用冰箱时也有些小技巧,就是尽量让所有食物都密封,分开放,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也别放得太满,导致温度不达标。
准备生鱼时也不能随随便便,温度最好到达0~4°C之后,再开始处理食材。这之后,厨房器具在使用前后最好都要杀菌,在没有使用时,请将刀具浸泡在杀菌液里,暴露在外容易染上灰尘中的细菌,且消菌液不能一直使用,要经常更换。最后,在准备生鱼前,一定要先洗手,建议开着水洗约20秒,才碰生鱼和刀器。
在过程中,也建议戴上手套和口罩,若喉咙或胃肠不舒服,包含腹泻和呕吐,请先不要处理生食,手受伤者则可包上防水绷带再处理食物。
跟骨骨刺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与多发病。据报道,在所有因足部疾患而就诊的患者中,有15%为跟痛症,而其中73%由跟骨骨刺引起。跟骨骨刺是跟骨结节处向前延伸的骨赘。其尖端埋于跖筋膜和趾短屈肌腱起点内,引起跟骨骨刺的原因多为跟垫组织退变后,跟底承受的压力直接传导到跟骨,刺激局部韧带、筋膜、骨膜,致充血、水肿、成骨及骨化,亦可见于类风湿关节炎。跟骨骨刺是其附着组织炎性刺激后的最终结果。
跟骨骨刺主要表现为站立或走路时间久了,足跟会产生疼痛,走路时路面不平或踩到石子时则会产生剧烈疼痛。多由长期劳累、气血瘀滞、筋骨失养、经络不通所致。
我常用威灵仙煎液配合老陈醋熏洗足跟,收效满意。方法是:用威灵仙100克,加水2000毫升,开锅半小时后,下火,将药液倒入盆中,等到药液不烫手时,再加入老陈醋50毫升,开始浸泡患处。每日1次,每次1小时,10天为1疗程。中医认为:威灵仙性味辛、咸、温,具有通络止痛、软坚散结的作用;陈醋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消肿的作用。二药同用可以缓解疼痛,当然骨刺是化不掉的。
中老年人足跟痛多是跟骨骨刺引起,其表现除疼痛外,还可能伴有局部肿胀,夜间疼痛,早晨脚跟不能着地,需要用手按摩一段时间,才能慢慢着地。严重影响生活和劳动能力。除了用上方外,也可以不用陈醋,单用威灵仙400克,煎取药液600毫升,每天熏洗患侧足跟2次,每次半小时,15天为1疗程。
跟骨骨刺一旦形成,治疗有一定难度,如果提前预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预防跟骨骨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合适的鞋。要求鞋底软而宽松,不要穿高跟鞋,尽量减少足底与鞋的磨擦。
2、选择鞋垫,应该厚一点,并且要软。目的也是减少摩擦。
3、减少跑、跳等足部运动,有利于炎症的消退和减少疼痛。
4、多食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食品。如葡萄、橘子、香蕉、土豆、番茄、芒果等等,可以帮助运动伤害的恢复、减少炎性反应。
5、节食减肥。目的是减轻骨与关节的压力,防止骨刺的发生。
随着世界各国交流的增加,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也互相影响,近年来日料因其“精细、自然”的特点深受年轻人的喜爱,而其中不乏很多美食爱好者是冲着生鱼片去的。
“成也萧何败萧何”,生鱼片虽然新鲜,但由于未经高温处理,很可能携带许多寄生虫的虫卵、滋养体或包囊,而各种蘸料也并未对其发挥“全数歼灭”的作用,进而使得“虫从口入”,给人体带来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一、“住”在肝脏的华支睾吸虫
华芝睾吸虫是吸虫的一种,虫体上长有吸盘,又称肝吸虫,而被华芝睾吸虫感染的患者多半有食用生鱼片的病史。[1]
华支睾吸虫的“寄生旅程”共分为三段,首先虫卵入水后被第一中间宿主豆螺吞食后,长成尾蚴自豆螺逸出;尾蚴在水中遇到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侵入其体内发展为囊蚴;最后“隐匿”在淡水鱼产品,经由人体食用后进入人体内,囊蚴里的幼虫经过小肠的消化“助攻”,脱囊而出,一路游走,最终“定居”在肝脏发展为成虫。
成虫的机械刺激、分泌物、代谢产物史胆管阻塞,胆汁淤积,引起胆管炎,胆囊炎或阻塞性黄疸,重者引起肝硬化,长期损伤还可能导致肝癌。[2]
二、“游走”在胃肠的异尖线虫
异尖线虫又称鲱鱼虫病,虫体呈圆柱状,和我们常说的蛔虫同属线形动物们的线虫纲。
异尖线虫也有三个阶段的“寄生旅程”。虫卵在海中发育成幼虫,被第一中间宿主虾、蟹等甲壳纲动物吞食继续发育,当甲壳纲动物被第二中间宿主鱼类猎食后发育成三期幼虫[3],随着含有幼虫的各种生食类海产品被摆上餐桌,异尖线虫便随之进入人体体内。
人不是异尖线虫的适宜宿主,但幼虫可寄生于食道、胃、肠等人体消化道各部位,甚至还可以去肝、胰、大网膜、肠系膜、卵巢、腹壁皮下,腹股沟等处“打卡”,引起内脏幼虫移行症。
人体感染本虫后,轻者仅有胃肠不适,重者表现为在进食后数小时上腹部突发剧痛伴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由于患者发病急骤,酷似外科急腹症,常致临床误诊。
三、蘸料杀不死寄生虫
面对上述生鱼片的危害,有些人不禁疑惑自己吃了很多年的生鱼片却并没有感染寄生虫,莫非是酱料杀死了他们?其实不然。寄生虫耐盐耐酸耐蒜,某些寄生虫的幼虫可以在酱油中存活数十个小时甚至半个月,在醋中可以存活一个季度,对刺激性强大的大蒜和芥末也有相当的“抵抗力”,因此我们食用生鱼片时仅仅数秒对蘸料的“蜻蜓点水”是必然无法杀死这些寄生虫的。
寄生虫靠剥夺人类营养、机械性损伤人体器官等方式给人类造成危害,后果不容小觑。因此,在食用生鲜之前一定要了解餐厅或厂家的保存运输方式以及检疫来源,只有正规商超或证件齐全餐厅的醉虾醉蟹和生鱼片才能放心食用。
单纯性口腔溃疡这种疾病,食疗是很好的,尤其是水果。这样吃水果,轻松搞定口腔溃疡!看看不后悔~
口腔溃疡虽然是小病,但却是多因素复杂疾病。单纯性的口腔溃疡常由局部创伤、精神紧张、食物、药物等引起,复发性口腔溃疡常常与营养不良、激素紊乱、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疾病、遗传、免疫等方面有关。
分析病因:
一般情况下,胃肠道的溃疡与炎症,往往能引起疾病性口腔溃疡,比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等,口腔溃疡与维生素B族缺乏有关,尤其是B12,所以如果身体对维生素B族吸收有障碍,也会造成口腔溃疡。身体缺乏微量元素锌、铁等,免疫力降低,口腔溃疡较为容易发复发。知道病因,就可以明确应对措施了。
1、清热解毒类水果
梨子:梨子是最适合口腔溃疡吃的水果,梨子富含各种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B族,而且梨子偏凉性,对上火引起的口腔溃疡有清热解毒的效果。
西瓜:西瓜主要是取其凉性,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杨桃:也有很好的清热解毒、生津利尿的功效。
2、富含维生素B族的水果
因为维生素B族在人体发挥重要的作用,又是溶于水的,易被代谢,在体内无法长时间蓄积,必须每日补充。需要提醒的是,维生素B族中的B12在水果中含量很少,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建议口腔溃疡期间增加动物肝脏和肉类的摄入。
菠萝:不但含有维生素B族,而且还富含锌元素,可能预防因缺锌导致的免疫力降低,预防口腔溃疡。
杏:杏不但富含维生素A,也含有维生素B族,也可以预防和治疗因维生素B族缺乏导致的口腔溃疡。
桃子:桃子富含维生素B等多种维生素,也富含铁元素,是一种适合于口腔溃疡的好水果。
3、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
维生素C具有抗坏血病作用,能促进创口愈合。而且能提高身体免疫力,避免口腔溃疡的复发。
大多数水果都含有维生素C,这里主要列举几种含VC最丰富的水果:
柚子,橙子,猕猴桃,柿子,木瓜,山楂。木瓜不但富含维生素C,还含有较丰富的铁元素,果肉柔软,很适合口腔溃疡人食用。虽然龙眼和荔枝也是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但这两种水果很容易上火,加重口腔溃疡的疼痛。
4、富含铁的水果
这类水果可以预防因缺铁导致的身体免疫力低下,预防口腔溃疡。
樱桃、大枣、山楂、甘蔗、木瓜,桃子等
5、富含锌的水果
这类水果可以预防因缺锌导致的身体免疫力低下,预防口腔溃疡。
除了上面提到的菠萝以外,火龙果、橘柑等也富含锌。
口腔溃疡病因一个其实是炎症感染,再就是缺乏微量元素如铁、锌、维生素B2、维生素B6等。所以要及时的找到病因,并对症治疗,再加上平常生活的饮食调整,口腔溃疡便会好的快,也会降低复发的可能性。
【不药博士】简介:博士,主管药师,高级营养师,拥有10年的用药指导、营养咨询和健康管理经验。不药不药,健康生活,不生病,不吃药!
作者 | 王健
文章首发于 | 骨科王健医生
姜大妈去年因为髋关节出现疼痛,到医院检查出股骨头坏死。本来以为只是自己平时做家务,休息不够导致有些腰痛,贴些药就能好,谁知道是骨头出了问题。当时医生告诉她,情况不算严重,但是以后不要让关节负重,现在建议先试着拄拐,配合吃药还有康复锻炼来治疗。
虽然暂时没有做手术,但是姜大妈还是担心始终避免不了这一刀。因为她认识一个以前的同事,最后也还是要做手术,把一个人工的东西放进去,走路以后肯定也会有些影响。
股骨头坏死的手术,除了人工置换外,还有带血管蒂骨移植、减压术等方式。对于髋关节的置换,什么时候做才合适,其实要看每个病人的情况。
对于病人来说,肯定害怕手术。作为医生,肯定也会让患者在合适的时候做这个手术,早做不行,晚做也不行。人工置换虽然是一种选择,但始终是外部植入的,跟“原装”的肯定没得比。自身的骨头没办法承重了,就迫不得已找一个人工的来支撑。所以,早期就行置换手术,可能对病人也不能算是很好地选择。
股骨头坏死到了后期,骨头是容易出现变形、塌陷的情况的。不但骨头自己又有问题,髋关节也一样会被拖累。磨损地久了,髋关节会出现骨质的硬化,如果出现上方的骨缺损了,还可能出现髋关节的脱位或者半脱位。这个时候再做置换手术,难度就加大了,手术的风险也一样会增高。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在自然的力量面前,人类从来都是脆弱的。
面对寒冬,人们通常都会采取增加衣物、开暖气等各种方法来抵御严寒。因为从古至今,寒冷都是人类最残酷的敌人之一。甚至在过去,冻伤常常是造成军队减员的一大常见原因。
虽然在现代文明的护佑下,如今的我们在这个敌人面前已经有了些许喘息之机,但稍有不慎,“被冻伤”的事件在我们生活中还是时有发生。
最近几天,新一轮的寒潮又将国内大部分地区的温度急剧拉低,冬天真的来了。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掌握一些冻伤、冻疮的基本知识,还是非常必要的。今天,就让Dr.京来带大家一探究竟吧~
冻疮,是指由寒冷所导致的一种局部性皮肤损伤,经常出现在手脚、耳鼻等部位。
虽然名为“疮”,但它其实包括了红斑、瘙痒、肿胀、水疱等各种症状。当我们的身体遇冷之后,血管会收缩,而导致局部缺氧,继而血管壁肿胀,很多东西便从血管里跑到血管外面,导致皮肤组织、皮下组织的肿胀,严重的话甚至会局部阻塞、坏死。这也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冻疮。
通常,它是随降温而出现,又随升温而消失,但如果保暖工作不到位,就很容易复发。
一般来说,由于皮肤更娇嫩,儿童、女性会更容易得冻疮。另外,和低温物体(如液氮、干冰等)的接触也可能会造成,所以,因工作原因而需要频繁待在野外或接触低温物体的人,也是冻疮的高频患者。另外,血液循环不良、或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人,也比较容易患上冻疮。
其实,冻疮还有另一个名字叫“非冻结性冻伤”。顾名思义,就是“没有达到冻僵程度的冻伤”。
那与之相对,自然还有“冻结性冻伤”。这种冻伤是更加严重的。
局部性的“冻结性冻伤”通常分为四度:从只伤及表皮层的第一度,到损及肌肉骨骼、甚至整个肢体坏死的第四度,残酷的严寒始终在向我们展示着它那不可忤逆的威严。
而全身性的冻伤则更为严重,它会直接导致中心体温下降,呼吸变慢、心律失常,严重时还会伴有意识、精神障碍,甚至直接冻亡。
可能很多人都在影视剧或网上听到过这种说法:
“被冻伤后不能立即取暖,而应该用雪搓”。
其实这是错误的,那样会造成组织的进一步损伤。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给伤者盖上毯子等保暖物,有条件的话可以浸泡在37℃~40℃左右的温水里(如果鞋袜、衣物等一时不便脱下,可一同浸泡,直至肢体变软)。
另外,由于患者的冻伤部位已经是丧失知觉的,所以不应放在火前或用电热毯取暖,以防烫伤。我们还要知道:反复地冰冻、融化,比保持冷冻的危害性更大,所以,如果是在野外等孤立无援的地方被冻伤,而一时又无法到达温暖区域,需要在寒冷中继续暴露一段时间的话,那就先不要急着解冻,应该再坚持一下,直到彻底到达安全温暖的环境为止。
当然,这么严重的情况可能普通人也很难遇到。对于更常见的冻疮来说,情况就简单多了——
它本身是一种自愈性疾病。特别是对于并不严重的情况,只要注意保暖,通常可以自行恢复。
此外,还可以借助一些药物:
外用药物方面,可以使用市面上的冻疮膏或红霉素软膏;如果想要恢复得快一些,还可以选择使用口服药物。如可以扩张局部血管的前列腺素、以及能促进血小板活化的潘生丁(双嘧达莫)等,都能够起到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另外还有物理治疗方式,如红外线光疗、氦氖激光。
当然,最好的治疗就是预防,而最好的预防就是保暖。
希望大家在这寒冬来临之际都能照顾好自己,健康快乐地迎来新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