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

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
发表人:胡伶俐

一般情况下,人类的生长和发育遵循客观的规律,其中生长就是指系统和器官的长大和形态变化,是一种量的改变。而发育是一种质的改变,包括细胞、组织和器官上的分化完善与功能上的健全。生长发育密切相关,需要多种营养物质的支持。而儿童和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应该摄入充足的营养成分。

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

通常情况下,小儿的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阶段性过程,但是每个年龄段的发育并非等速进行。不少儿童都会出现系统器官发育不平衡的情况,其中神经系统的发育较早,生殖系统的发育普遍较晚。一般情况下,发育规律遵循由上至下、由粗大到精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规律。小儿在发育的过程中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从而出现个体差异,常见的影响因素包括遗传、性别、环境、营养以及运动等等。除此之外,如果患有某些急性感染或慢性疾病可能会影响体重和身高的增长,内分泌疾病则会对骨骼的生长和神经系统的发育造成严重的影响。

如何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

  • 儿童应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偏食、挑食的不良习惯,补充多种营养物质。
  • 在生长发育的期间,儿童应该尽量保持心情愉快,有助于促进身体的发育。
  • 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体育运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身体的生长。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孩子根据生长发育,和不同阶段的特点,可分为5个时期:  

     

    胎儿期:从受精卵到胎儿娩出,,约40周  新生儿期:从脐带结扎到出生后满28日。 

     

    婴儿期:出生后到满1周岁之前。  

     

    幼儿期:自满1周岁-3周岁  学龄前期:3周岁-入小学前(6-7岁)。 

     

    学龄期:入小学起到进入青春期12-14岁。

     

    青春期:从第二性征出现到生殖功能基本发育成熟,身高停止增长的时期,女孩(11-12至17-18岁),男孩(13-14至18-20岁)  

     

     

    除此之外,爸爸妈妈们也一定要记住以下知识点!

     

    1、 计算小儿的体重:  1-6个月:体重=出生时的体重+月龄×0.7(㎏)  7-12个月:体重=6+月龄×0.25㎏  

     

    2岁-青春期前:体重=年龄×2+8㎏  衡量小儿营养状况最常用的指标是体重,  

     

    2、 计算小儿的身高:身高=年龄×7+70厘米  正常小儿12个月龄的体重、身长、头围分别为:9㎏、75厘米、46厘米。  

     

    正常小儿2周岁,体重约为出生时的4倍。  

     

    3、 出生时新生儿的头围约33-34厘米,头围测量在2岁前最有价值。1周岁时,胸围与头围相等,约46厘米。  

     

    上部量和下部量相等,中点恰在耻骨联合上缘的年龄在12岁。

     

    出生后小儿发育最晚的系统是生殖系统,发育最早的是神经系统。  

     

    体重的第一个增长高峰是生后第一年。 小儿能较好控制自己注意力的阶段是5-6岁 小儿味觉发育的关键时期是4-6个月。 

     

     

    4、 人的一生,总共有20颗乳牙,恒牙32颗,出生后4-10个月开始长牙,2.岁半乳牙出齐,6岁开始长恒牙,12个月未长牙,称为乳牙萌出延迟。  

     

    小儿乳牙最先长出的恒牙是第一磨牙。  前囟门一般在出生后1-1岁半闭合,后囟门一般在出生时已闭合,最迟生后6-8周闭合。 

     

    9个月小儿听感知发育:区别语言的意义4岁听觉发育完善。

     

    3-4个月:区别好闻和难闻的气味。3个月:抬头较稳。

     

    4月能抬头自由转动4个月会翻身6个月能独坐8个月能坐稳并翻身,  8-9个月能爬,能站,11个月能独站片刻,15个月能走稳月 ,24个月双足跳。

     

    7-8个月能发爸爸、妈妈等语音,10个月就能叫爸爸妈妈。小儿6个月能辨认陌生人,9-12个月时对母亲依恋达高峰。

     

    最后要记住,小儿生长发育顺序遵循的规律: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 不少家长已经认识到定期给孩子做骨龄检查的重要性,它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孩子成年的身高,还能较为准确的反应孩子身体生长发育的水平和成熟程度。

     

    但对于骨密度检查,很多家长并不理解它的意义,甚至分不清二者有何区别和联系,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青少年儿童骨密度和骨龄发育之间的关系。

     

    骨密度VS骨龄

     

     

    要知道二者的区别与联系,首先我们需要知道骨密度和骨龄到底指的是什么?了解它们有什么意义?

     

    骨密度的全名是骨骼矿物质密度,它是衡量孩子骨骼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骨密度体现的是单位面积“骨头里”矿物质的含量,并间接反映孩子的身体钙营养状况。

     

    而儿童青少年时期是骨发育的关键阶段,骨密度会随着年龄、身高、体质量的增加逐渐增大,人体大约在20岁以前能获得峰值骨密度90%以上的骨量,30岁骨量达到最高值。

     

    骨龄,顾名思义,就是骨骼的年龄,由骨骼的钙化程度决定,是将儿童骨骼实际发育程度与标准发育程度进行比较而得到的一个骨骼发育年龄。

     

    骨龄测定不仅在儿童卫生保健方面有重要作用,而且能预测生长突增期及青春期到来的时间、评价小儿生长发育状况,尤其在临床上身高异常的遗传、内分泌疾病的诊断、治疗、监护及疗效观察,以及矫形外科手术时机的选择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1]

     

     

    骨密度与骨龄的关系

     

    我们知道,一个人的身高是由骨骼来决定的,骨骼如果发育的好,身材自然就高大,但如果骨骼发育出了问题,身材自然就矮小,所以,要想孩子长得高,骨骼的生长发育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我们要如何判断孩子的骨骼发育是否健康呢?骨密度就是一个重要的衡量骨骼健康与否的指标,它能够反应出骨骼的矿物质含量,通常使用T值来判断骨密度是否正常。

     

    • 骨龄-生活年龄(即日历年龄)的差值在±1岁以内的称为发育正常。
    • 骨龄-生活年龄(即日历年龄)的差值>1岁的称为发育提前,俗称“早熟”。
    • 骨龄-生活年龄(即日历年龄)的差值<1岁的称为发育落后,俗称“晚熟”。

     

     

    儿童、青少年时期是骨量积累的关键时期,如果只是短暂的骨密度低,对孩子的身高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若是长期处于低下水平,会导致骨骼矿化坚硬无法完成,阻碍孩子的生长发育,或出现高低肩等形体问题。

     

    同时,有学者发现,骨密度较低的儿童青少年发生骨折的风险较高,其中10-14岁的青少年发生骨折的风险最高[2],还可能会导致过早出现骨质疏松等症状,影响孩子一生的健康。

     

    所以要想孩子长得高、长得好,父母们不仅需要关注孩子的身高增长速度,还需定期监测骨密度,保障孩子的骨骼健康和正常生长发育。如果经过检测,发现孩子的骨密度偏低,应及时干预治疗。

     

    参考文献
    [1] 徐海青,周爱琴,刘兴莲.骨龄与骨密度关系的初步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08(08):1091-1093.
    [2]纳兰杰·斯姆,埃拉利·拉,华纳Wj, et铝.儿科骨折的流行病学呈现给美国急诊部门[J].J 佩迪亚特矫形,2016,36(4):e45-e48.
  • 孩子长高让不少家长们焦虑不安,没有最高,只有更高。随着现代孩子们的营养越来越好,很多孩子都对比以前高了不少。但是,家长很容易走进一个对比的误区,不是拿自己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以前作对比,而是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作对比,所以让不少家长越来越忧心,为什么自家孩子的身高比别人家孩子矮那么多呢?

     

     

    也有不少的家长朋友们,把孩子长高这件事情期望于某种特效的食品或者药物。其实,药物需要医生的推荐,而食品,任何一种的单一食物,其实都不具有助长的功能,所以,想让孩子长高,需要有多种营养素协同作战才是正道。

     

    其中,四季当中的春季,春季为一切万物生长的季节,这个季节的食物很丰富,各种应季的蔬菜、水果都陆陆续续会上市销售。作为家长来说,我们可以为孩子准备的饮食应当尽可能地多样化,种类多样,因为品种齐全的食物对我们孩子的健康是十分重要的。

     

    家长们还要尽量避免和纠正孩子的挑食、偏食等等一些不良习惯。在春季的时候,孩子生长发育回飞快加速,所以孩子需要的钙量也相应增加。特别推荐家长们多给孩子吃些豆制品,豆制品可以增加孩子对钙铁的吸收。我们在补充含钙食品的同时,也要多带孩子到户外晒太阳,这样能帮助到孩子对钙的吸收。

     

    另外,有一个小秘密悄悄告诉你,孩子如果多吃深色食物可帮助补铁哟,比如:猕猴桃、橙子、黑木耳、黑芝麻等等这些食物都对孩子多有益处。除此之外,孩子的睡眠充足也有利于孩子长高个。

     

    在春天这个季节里面,也许会有部分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睡眠情况好像有些反常。夜里睡不踏实,早上叫不起来。甚至有些孩子还出现了食欲不振、烦躁不安等等的情况让家长们痛苦不已。

     

    因为春天是孩子长高的黄金时机,保证孩子夜间的睡眠质量很有必要性。不得不提的是,孩子生长激素一半以上是在于夜间孩子熟睡时候进行分泌的。如果影响了孩子的夜间睡眠,这就等于直接影响孩子生长激素的分泌。

     

     

    专业的资料显示,人体睡眠后的1个小时是人体内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所以家长们最好让孩子睡足,睡好,每天不少于9个小时,并且养成每天午睡1小时的良好睡眠习惯。

     

    我们在此,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家长朋友们吸纳。首先,小学的小学生每天建议至少保证9个小时的睡眠,而对于正在读初中或者初中以上的孩子,我们建议最晚要10点以前最好能上床睡觉,最低保证8小时的睡眠。

     

    虽然由于不同孩子会产生不同的个体差异,有些孩子一生下来,天生就是睡眠少的,但是照样能精力充沛,但不管什么情况下,处在发育期的孩子,我们建议最好能在晚上11点前睡觉。而对于不同阶段的孩子,最好能够保证每天在户外运动一到两个小时。虽然现在有疫情,但是也可以进行室内运动,像跑步机之类的也可以。

     

    但是要注意的是,家长们千万不要强迫孩子做不喜欢的运动项目,不然在影响孩子的情绪这种情况下,对于孩子的长高来说是没有益处的。运动必须要在孩子自己喜欢的基础上,根据孩子的年龄以及运动发育水平进行相对应的选择。

     

    像幼儿期的孩子,我们可以挑选增强平衡性和敏捷性以及柔韧性的运动项目给到孩子。而少儿期的孩子,我们主要应当以室外活动为主,像:打球、跑步、体操等等这些,因为现在疫情的关系,我们也可以进行室内的运动,像:跑步机之类的都可以。对于青春期的孩子,主要建议以弹跳运动为主的运动,比如:跳跃摸高、跳绳这些运动。

     

    不过家长们要注意的是,在孩子的运动过程当中,要注意得一点,千万不能急于求成,应该让孩子适度地进行。如果长期让开孩子过量,超负荷地进行运动,很容易会造成孩子身体发生一些状况,例如:软骨损伤、肌肉劳损,这样反而欲速则不达,更不利于孩子正常的生长发育。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有一点建议给到家长们,切不可强迫,我们只能给予建议,而不要强制执行,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会稍微不太一样,家长们也要稍微注意一些。家长们希望孩子长高,其实营养均衡才是正道,日常生活中切不可因为身高问题,而让孩子仅仅服用单一营养品。

  • 一个人的身高与骨骼有重要关系,骨骼生长良好,骨骼生长发育出故障,生长障碍,导致个头矮。在人体骨骼发育过程中,下肢长骨和椎骨与身高的关系最大,尤其是下肢长骨更为重要。从儿童生长发育的全过程来看,骨骼生长于骨化中心和软骨板的两端,其长度和高度都逐渐增加。

     

    在17~20岁的青春期后期,软骨板和髁突开始融合,骨骼生长开始减缓。直到软骨板与骨髁完全融合,长骨的成长停止,身高不再增加。由此可见,人的身高、骨的成长与长骨端骨髁和软骨板的关系最密切。

     

    影响骨骼生长的因素很多,如先天性疾病、严重营养不良、严重维生素D缺乏、发育不良等代谢性疾病,会导致儿童骨骼生长障碍。进行身高生长研究的专家证实,人体要想长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第一,骨端面髁软骨层不能闭合,闭合后孩子不能再高了。

     

    第二,脑垂体必须分泌足够的生长激素,生长激素不会直接促进骨骼的生长,但可以在肝内合成生长因子,生长因子在体内的合成量决定了身高的生长速度。

     

    第三,孩子长大时,需要大量的骨骼营养,父母应该注意孩子的合理饮食。

     

    青春期身高的增长非常快。青春期的少年少女都希望自己有高个子。骨骼发育是增高的主要原因。男童每年平均增长7~9厘米,最高可达10~12厘米。女生每年平均增长5~7厘米,最高可达8~10厘米。它主要依赖于下肢和脊椎的增长。一般女性19~23岁,男性23~26岁才停止增长。此时骨髁闭合,无法再生长。女性骨髁闭合一般比男性早,所以成年女性比男性低。

     

    有专家指出,只要检测出儿童骨髁线未关闭,仍有较高的弹性和空间。为了早期发现儿童矮小症,家长必须密切观察儿童的成长速度。一般而言,从3岁开始,儿童早期发育,一年可以增加4~7厘米,如果低于4厘米,就要考虑检查了。如果发现孩子身材矮小,一定要找专业人士来查明原因,确定科学有效的助长方案,这样孩子才能不错过增长的机会。

     

     

    身体高度取决于骨骼的生长和发育,常在户外晒太阳,增加紫外线照射的机会,帮助体内合成维他命d,促进胃肠对钙、磷的吸收,保障骨骼的健康生长,消除低体重发生。

     

    我们对孩子要提高关注度,助力孩子更好的成长!

  • 作者 | 李奇

    文章首发于 | 儿科李奇大夫

     

    宝宝摄入食物进入胃肠道,并以正常的速度通过消化道各段,及时抵达直肠,刺激直肠肛管,诱发排便反射,刺激盆底肌肉活动,完成排便。所以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障碍,均可引起便秘。 

     

     

    便秘是如何形成的?

     

    孩子在生后第1年,饮食结构的改变,导致排出干硬粪便时可能会引起排便疼痛。因为有了这种不愉快的排便体验,他会尽力避免排便或克制排便,导致结肠黏膜进一步吸收粪便中的水分,从而使滞留的粪便越难排出。

     

    这个过程导致了一个恶性循环,即粪便滞留使直肠日益膨胀,导致溢出性大便失禁,直肠感觉丧失,最终失去正常的排便冲动。

     

     

    正常大便次数

           

    正常新生儿生后的排便次数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减少,生后1周的新生儿排便为4~8次/d,2~3个月后变为2~3次/d,而4岁以上小儿为1~2次/d。   

     

    观察是否便秘

     

    家长可以观察以下三种便秘情况:

     

    一是排便次数减少,每周少于3次;

    二是大便性状改变,干结坚硬;

    三是排便困难,排便困难包括排便费时、排便费力和排便不尽感,甚至需要手法辅助排便。

     

    以上这些情况都属于便秘。  

     

    Bristol粪便性状量表

     

     

    儿童功能性便秘罗马Ⅳ诊断标准

     

    年龄<4岁的儿童至少符合以下2项条件,持续时间达1个月:(1)每周排便≤2次;(2)大量粪便潴留史;(3)有排便疼痛和排便费力史;(4)排粗大粪便史;(5)直肠内存在有大量粪便团块。

     

    对于接受排便训练的儿童,以下条件也作为选项:(1)能控制排便后每周至少出现1次大便失禁;(2)粗大粪便曾堵塞抽水马桶。

     

    对于≥4岁患儿诊断标准:便秘每周至少发生1次,时间持续1个月以上,且符合以下2项或多项条件,但IBS的诊断依据不足:(1)4岁以上儿童每周在厕所排便≤2次;(2)每周至少出现1次大便失禁;(3)有粪潴留姿势或过度克制排便病史;(4)有排便疼痛或困难的病史;(5)直肠内存在大粪块;(6)粗大粪块曾堵塞抽水马桶。

         

    中药调理治疗

     

    中医采用草木藤果土来治疗儿童便秘,不伤胃、不泄下,达到脾气充实、功能自健,肠道恢复正常蠕动。特别提醒家长,不建议给孩子大量或长期服用大黄、番泻叶等蔥醌类刺激性泻药, 长期使用有可能引起大肠黑便病。

     

    穴位按摩

     

    1.揉按膊阳池:在手腕背横纹上3寸,揉按300-500次。

    2.下推七节骨:第四腰椎至尾骨尖的直线上,以拇指或食、中两指指腹自上而下,推300-500次。

    3.揉腹:手掌或小鱼际围绕脐周顺时针移动画“Π”,持续3~5分钟。

    4.清大肠经:食指桡侧缘这一条线,从指根向指尖推300-500次。

     

    开塞露的使用

     

    买开塞露的时候一定要买小儿专用的,每支10毫升。

     

    第一,家长清洁双手,摆好患儿姿势:可选择左侧卧位或俯卧位,并适度垫高臀部。嘱其深呼吸,放松情绪,放松肛门外括约肌。

    第二,用少许橄榄油润滑肛门周围及开塞露注药导管,塞入宝宝肛门内,挤出10毫升药液即可。

    第三,挤完后,一手按在肛门处,一手快速拔出开塞露。不要急着排便,夹紧臀部,保持5~10分钟,同时,可以顺时针按摩腹部,以促进肠道蠕动,加速排便。

     

    长期反复使用开塞露,导致肠壁对粪便刺激的敏感性减弱,直肠感觉丧失,失去正常的排便冲动。

     

    饮食调节

     

    第一,便秘的儿童应合理膳食,多进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芹菜,白菜,韭菜等。水果如苹果,火龙果等,不推荐吃香蕉,未完全成熟的香蕉里面含有鞣酸这种成分。鞣酸具有非常强的收敛作用,容易造成便秘。孩子吃过这类香蕉后,非但不能帮助通便,反而会导致便秘。

     

    第二,保证充足的水分,1岁以内的孩子不要喂蜂蜜水通便。

     

    第三,适当规律有氧运动锻炼可改善便秘,有利于肠道气体排除,改善腹胀。

     

    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是关键

     

    家长可以在患儿每天晨起或餐后2小时内,选取合适的坐便器,双膝稍高于臀部、放松腿和脚,训练孩子学会排便时用力,深呼吸后屏气增加腹压用力排便,协调肛门括约肌运动,反复训练,直至正常如厕。

     

    训练时应集中注意力,专心排便,不要看书、看手机、玩玩具,排便时间不宜过长,以5-10分钟为宜。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发育迟缓,仍是目前困扰父母和专业人士的一个很棘手的疾病。临床上我们把3岁以下的发育迟缓的孩子诊断为“精神运动发育迟滞”或者“精神发育迟滞”,而把3岁以上的存在智力障碍、并伴有适应行为缺陷的孩子诊断为“智力低下”。也就是说,一些早期的发育迟缓,可能会导致以后的智力水平低下,学习能力障碍等等。

     

     

    现实生活中,每个孩子的发育落后都可能是不一样的,有的只是非常轻微的障碍,有的可能是比较严重的问题。对于有轻微发育落后的孩子来说,家长们对孩子的发育情况不能忽视,更不能抱有侥幸的心理,而是应该更加积极主动地给孩子予适当的帮助,特别是一些早期的家庭训练和辅导,对这些孩子的帮助是非常有效和及时的,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有明显的发育迟缓症状的孩子,家长们也不必沮丧和消极,只要竭尽所能地在生活中帮助孩子取得日常生活的各种技能,积极培养孩子的自主功能和意识,就会在孩子的成长中得到更多的回报和满足。

     

     

    另外,我们还应该明白,其实每个孩子都有他(她)自己的发育模式,这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比如,独自走路的时间可能是在9个月,也有可能是在1岁3个月;有些孩子会走路很快就会说话,而有些孩子可能会相反。我们认为这些个体差异都是在合理的范围内,是很正常的。

     

    尽管如此,在个体技能的发展过程中还是有一定的常规和秩序可遵循的,大致地说就是先获得简单技能,然后才会发展出较复杂的技能。比如,先要会伸手触摸物品,然后才会抓取和玩弄物品;先要会发一些咿呀儿语,然后才会说单音和字词;先要会乱涂乱画,然后才会画出一定形状的图案来。

     

    正常发育

     

    我们来看看孩子正常发育的一些标志:

     

     

    【1岁】无需帮助可以站立;发出相当多的儿语;发出至少一个特定的声音去吸引别人的注意;能去寻找跌落的玩具;能分辨熟悉的家人和陌生人;喜欢一些简单的游戏如拍手掌。

     

    【2岁】行走得相当自如;能用铅笔或蜡笔乱涂;会使用一些简单字词;会搭建至少三块积木;会指认日常物品的图片;会模仿日常生活中的简单活动,如喂洋娃娃吃饭;当告诉他(她)“不能做什么”时能明白。

     

    【3岁】双脚离地跳起;穿或脱一些衣物;画圆圈;添加字词到简单的句子里;能和其他人一起玩耍;反对父母意愿时能维护自己;在熟悉的环境中离开父母也能感到舒服。

     

    【5岁】能跳跃;熟练地握铅笔;能模仿画方形;说话流利而清晰;开始具备计算能力;能说出常见的颜色、形状;无需帮助能穿衣;懂得游戏规则;能参与合作游戏,如分享、轮流。

     

    发育迟缓

     

    当孩子的发育与同龄正常儿相比较出现一个或多个领域的落后时,我们就称之为发育迟缓。这些领域包括:

     

    1、粗大运动发育,如坐、爬、站、走、跑、跳等功能。

     

    2、精细运动发育,如玩玩具、手的操作功能。

     

    3、言语与语言发育,即与他人沟通的能力、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4、认知/智能发育。

     

    5、社交、情绪发育。

     

    同时,有些发育迟缓的孩子可能还伴有某些行为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孩子在他们的发育过程中可能存在短暂的、一过性的发育延迟,比如早产儿,他们会坐、会爬的时间可能会比较迟,但差距逐渐缩小、后来还是赶上了正常的水平。另外一些原因的延迟,可能与身体疾病需要长期住院、免疫力、家庭条件或者成长条件差有关。

     

    如果发育迟缓是持续的,则常常表现出以下方面的问题:

     

    1、理解和学习能力;

     

    2、运动能力;

     

    3、沟通能力;

     

    4、听力;

     

    5、视力。

     

    能导致发育迟缓的疾病常见的包括脑性瘫痪、神经肌肉性疾病、语言障碍、自闭症、情绪障碍以及视觉、听力障碍等,但是最常见的还是智力障碍。智力有障碍的孩子会表现出在理解事物方面的迟钝,他们需要很长的时间去接触和学习一门新的技能,因而他们不能获得与同龄儿相等的一些能力,而且这种延迟会随着时间、年龄的增长表现得更为明显。比如一个在一、二岁表现为说话很迟的孩子,等他(她)稍大一些的时候就很可能出现阅读、学习方面的困难。

     

     

    智力障碍有轻度、中度、重度及极重度之分。对于轻度智力障碍的孩子来说,早期时他们可能只表现为进食速度很慢、不能集中注意力玩玩具,或者1岁半还不能走路、会说第一个字词的时间很迟等。这一类的孩子常常不被家长察觉,可能要等到他们3、4岁时父母才发现问题,有些甚至要等到上小学时才被发现。智力障碍程度较严重的孩子,他们的发育迟缓可能早在1岁内就很明显,反而比较容易引起家长的注意,从而获得较早的干预和帮助。

     

    发育迟缓的孩子,可能还伴有视力、听觉等方面的异常,有些孩子还伴有癫痫的发作,可能需要长期服用一些合适的抗癫痫药物。尽管如此,发育迟缓的孩子仍然可以通过学习获得一些基本技能,尽管他们所需要的时间可能是其他孩子的几倍以上。家长们应该尽力让孩子感到他们跟其他孩子是一样的,他们也需要同样的关心和爱护。

     

    目前,尽管医学及相关科学发展迅速,但发育迟缓的发生率在世界各个国家均没有明显降低的迹象。最新的报道显示,大约每100个出生存活的孩子中就有一个存在发育迟缓。发育迟缓的评估可以在孩子的任何年龄阶段进行,其过程并不复杂,只需要带孩子前往医院即可。

     

    家长们在孩子的发育进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这是医生或者老师所无法替代的。明白这一道理后,作为父母还应了解孩子们需要什么,从而更好地帮助他们。

     

     

    孩子的需要

     

    发育迟缓的孩子其实跟其他孩子一样需要一个温暖、安全而有营养的环境去成长,他们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他们也需要有自信心,从而去学习和获得更多、更好的生活技能。

     

    在家里,他们需要的是:

     

    1、听到更多与他们的理解能力相匹配的话语;

     

    2、格外长的时间和耐心去学习和锻炼;

     

    3、完成相对较为简单的任务;

     

    4、他们的各种努力需要得到家长的肯定,即使只是小小的进步;

     

    5、多种渠道去学习,比如更多的触摸、看、听等。

     

    医生、老师、治疗师等可以给出很多好的建议和意见,但孩子们更多的是需要在家里的日常生活中学到这些技能并加以利用,特别是在早期发育阶段。家长应更密切地与专业人士合作,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空间。

  • 众所周知,人一到中年,各种骨骼问题就会出现,像骨质增生、腰腿疼痛等等。这些骨骼问题大部分都是骨密度下降导致的。如果想要避免中年骨骼问题,就要趁着年轻抓紧对骨密度进行储备!大多数人不了解,骨密度的储备,在我们孩童时代就应该开始了。如果在孩童时代有效的进行骨密度储备,到了中年,骨骼就会有扎实的基础!

    一.骨质增长高峰

     

    儿童青少年期是骨骼发育的高峰期,也是孩子长身高的最佳时期,这个时期一旦错过,我们再怎么补充营养都不行了。所以,保证孩子的钙营养对他一生的身高尤其重要。中国儿童每天需要800毫克的钙,但实际的平均补钙量低于400毫克。这个时期的家长要特别注意给孩子补钙。

     

    二.钙的储藏期

     

    钙的储藏期在22~35岁。从22岁开始,骨骼虽然不会继续长,但是骨头会储存更多的钙质强健骨骼,直到35岁左右形成骨峰值,也就是存到一生中最多的骨质。这个阶段存钙就像存钱,中年的时候钱存得够多,老年的时候才够用,中年存得少,老年的骨质疏松就来得早。

     

    三.钙的流失期

     

    从35岁开始,骨骼中的钙大约以每年1%的速度在流失。如果一个人活到70岁,他的骨质流失将达到35%,这也意味着他那时的骨骼重量只有年轻时的65%。骨骼是支撑起我们身体体重的支柱,当中老年人体重增加时,骨质却疏松了,所以经常会腰酸背疼、弯腰驼背。所以中老年人需要注意多补钙。人体骨质变化有规律,抓住规律进行钙质的补充将事半功倍!补钙是人一生都应该重视的功课哦!

     

    四、小孩如何增加骨密度

     

    1.含钙食物:牛奶是钙质的最好来源之一,而钙是骨骼强健的基石。小孩增加骨密度可以多吃含钙的食物,例如牛奶、酸奶、奶油、奶酪等都可以帮助孩子们补充身体所需要的钙。

     

    2.含锌食物:小孩多吃含锌的食物可以增加骨密度,含锌的食物有肉类、鱼虾、牛奶、鸡蛋、大豆以及贝壳类海鲜等。

     

    3.含维生素D的食物:维生素D能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和利用,促进钙沉积在骨骼中。家长可以多给孩子吃蛋黄、鱼、动物肝脏等食物。另外就是多鼓励孩子晒太阳。因为我们日常所需的维生素D,除食物供给一小部分以外,剩下的部分可以通过日光照射促进人体合成维生素D而获得。大豆蛋白可以促进钙吸收利用,防止骨质疏松,增进骨密度,维护骨健康。蛋白质是钙铁锌等多种营养物质的载体和受体,能帮助这些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 还能增强免疫、促进成长。

    骨密度是我们骨骼健康年轻的一个指标。如果年轻时不多加注意,到老了我们的骨骼就容易出现很多问题,所以大家要注意提前储备骨密度!孩童时期一定要补充优质的蛋白和钙。

  • 作者 | 黄圆媛
    文章首发于 | 黄圆媛医师

     

    活性益生菌一般7~12天才开始在肠道内发挥作用,人体细胞新陈代谢周期90~120天,这也是菌株定植在体内菌群逐渐平衡的周期,所以一般建议,服用益生菌需要持续3~4个月,切勿断断续续,吃吃停停。


    有的父母担心“服用益生菌会不会产生依赖”,答案是不会。

     

    曾听到过一种说法:“吃进去的食物经过肠道消化、分解和发酵可以产生益生菌,如果人体长期使用人工合成的益生菌产品,会导致肠道功能逐步丧失自身繁殖有益菌的能力,久而久之人体肠道便会有依赖性,而人体一旦对益生菌产生依赖,终生都将依靠使用益生菌产品来维持生命的健康状态。”

     

    乍听之下,感觉似乎很有道理,但仔细一推敲就会发现这个观点根本站不住脚。

     

    首先,人体内的微生物,本来就是从外界获取而并非人体自己产生的。

     

    胎儿时期肠道是几乎无菌的,出生后随着母乳、辅食等食物的摄入,开始不断有微生物定植,因此说“人体丧失自身繁殖益生菌的能力”的说法就是错误的。

     

    再来看,定植在人肠道内的益生菌,会不会因为不断补充益生菌而丧失自我繁殖的功能?

     

    这也不会,因为自我繁殖是益生菌作为一种生物的本能,与人体是否补充益生菌完全不相干。

     

     

    那为什么我们需要长期补充益生菌?

     

    如果孩子能避免接触过敏原、呼吸道消化道保持健康、肠道菌相有良好的构成,那么是不需要额外持续补充益生菌的,但现实情况中往往没办法做到。

     

    饮食结构有问题,经常出现腹泻、腹胀、嗳气、肠道中坏菌多好菌少,那么就只能通过“外援”益生菌来调整菌相。

     

    在“健康”这件事是非常公平的,平时不愿多花心思注意,生病时就得多花钱买单。

     

     

    家长们在选择益生菌时除了要注意菌种、菌种含量,还要看菌株编号,菌株编号就像人的身份证一样,有编号的益生菌,意味着做过大量的筛选和研究,经过测序的微生物基因序列信息和固定的遗传性状,相反,没有编号的菌株,功能和作用就不明确,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益生菌都有这个作用。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益生菌的数量和活性,不过比起数量,益生菌的活性和有多少活菌能够定植在肠道,才是真正决定结果的关键,因为益生菌在到达肠胃之前要经过胃酸,如果益生菌无法成功通过肠胃分泌的胃酸胆盐消化酶,那么孩子吃下去的不过是糖粉/糖水而已。

     

    所以家长们在选择益生菌时们要注意,其菌株需要能耐受恶劣的消化道环境,生产过程中还需要多层包埋技术处理,才能够最大限度保护益生菌能够定植肠道中。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随着夏入七八月、进入三伏节,天气是越来越热了。家有小孩的家长朋友们会发现,孩子身上开始出“疹子”,密密麻麻的一小片。

     

    疹子又红又痒,孩子忍不住抓,一抓就破皮,搞得孩子更加痛苦。这时候家长朋友们可是心急的不得了,但又分不清这是痱子还是湿疹。急的干跳脚……

     

    相信这一幕经常发生在很多家长朋友们的身边,天一热孩子身上就开始冒“疹子”,越痒越抓,越抓越痒,最后弄得孩子身上到处都被挠破了皮,然而分不清这到底是痱子还是湿疹,想要治疗还真是无从下手。

     

     

    今天,Dr.京就来聊一聊小孩子身上的痱子和湿疹有什么区别。

     

    俗话说,知彼知己方能百战不殆,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湿疹和痱子是怎么产生的。


     
    痱子和湿疹为何产生?

     

    痱子

     

    在炎热、潮湿的环境里,空气湿度大、水汽接近饱和,皮肤表面的汗液难以挥发,更多的汗液也只能留存于汗腺周围无法分泌至体表,导致汗腺堵塞。

     

    长期以往,汗液将会向周围组织中渗透,进入表皮层及真皮层,导致皮肤浸渍在盐性液体中,长期受到刺激后产生丘疹、疱疹和小水疱,并有瘙痒、刺痛感,这就是痱子


    如果挠破表面后,容易合并细菌感染,会加重炎症反应 [1]

     

     

    湿疹

     

    湿疹的病因就比较复杂了,湿疹常是多种原因造成的综合结果

     

    例如:精神紧张、失眠、过度疲劳、情绪变化、免疫力低下、内分泌失调等身体内部原因;以及生活环境、气候剧烈变化、饮食不当、外界刺激(日光、寒冷、炎热、热水烫洗、动物毛发)等外部原因,均可诱发皮肤炎症而出现刺痒、疼痛的丘疹、疱疹,这就是湿疹。

     

    如果说痱子是汗腺堵塞导致皮肤出了问题,那么湿疹就是皮肤的屏障功能在内外原因刺激下受损而出现的皮肤炎症 [2]

     

     

    看来痱子和湿疹的发生机制完全不同,我们又应该如何区分痱子和湿疹呢?

     

    痱子和湿疹怎么分?

     

    区分痱子和湿疹,我们可以遵循“四个看”的原则


    看形态

     

    由于发生机制不同,皮肤炎症的形态表现也不同,因此家长朋友们可以通过看皮疹的形态来区分痱子和湿疹。

     

    前文说到,痱子是由于汗腺堵塞、汗液无法排出而形成的,因此痱子的形态为一个个颗粒分明的水疱,形态较小。

     

    而湿疹的形态,往往都是一片片的粟粒状水疱,形态较大,有时还会出现点状、片状糜烂创口,甚至出现渗液、结痂。

     

     

    看部位

     

    家长朋友们还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皮疹出现的部位来判断到底是痱子还是湿疹。

     

    由于汗腺堵塞、汗液积聚导致痱子“丛生”,因此容易长痱子的地方自然就是闷热环境中容易出汗的地方:头部、脖颈、后背、双侧腋窝、腹股沟等地方。

     

    湿疹导致的皮疹位置就不固定了,一般来说我们身上所有皮肤部位都可能出现,不过一般也多集中发在脸部、头顶、四肢等部位。

     

     

    看过程

     

    家长朋友们也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皮疹发病的变化和演变过程来判断是痱子还是湿疹。

     

    痱子起疹后,如果及时发现,注意透气、降温、减少出汗,即便不用什么药物,皮疹也很容易在短期内消退。

     

    湿疹一般持续时间比较长,并且消退后还容易反复再发,因此如果不进行处理,湿疹的皮疹很容易越来越严重。

     

    看症状

     

    家长朋友们还可以看孩子的症状表现。如果是痱子,一般只会有轻微的瘙痒和疼痛,症状并不严重。而湿疹则非常容易出现剧烈瘙痒、刺痛,导致孩子控制不住地去抓挠,因此容易导致皮肤破皮。

     

     

    痱子和湿疹如何治?

     

    当我们能够区分痱子和湿疹后,再遇到这种情况时该怎么应对呢?


    痱子

     

    一般治疗:保持皮肤干燥、凉爽、通风,尽量穿着宽松透气的纯棉衣物,避免刺激皮肤;

     

    外用药物:可以对起痱子的皮肤局部清洁后,使用痱子粉、爽身粉、炉甘石洗剂或中成药物洗剂来抑制皮疹发生,情况严重者也可以表面涂抹激素类乳膏,减轻瘙痒和炎症 [3]

     

    湿疹

     

    一般治疗:这里同痱子的一般治疗一样,保持干燥、清爽通风、棉质衣服减轻刺激。

     

    同时,还要尽量找到诱发湿疹出现的内因外患,及时调整精神状态、情绪以及全身免疫、内分泌性疾病,并且避免可疑外界刺激,从根源上解决湿疹。

     

    外用药物:外用药物是治疗湿疹的主要方法。

     

    针对湿疹的皮疹,可选择治疗浓度的硼酸、高锰酸钾溶液、炉甘石、氧化锌溶液进行冲洗、湿敷;

    对于严重湿疹的大片急性皮疹,可外用激素类乳膏控制炎症;对于皮疹合并感染、流脓者,可以加用抗生素乳膏,控制感染;

    如果出现全身大面积重度湿疹时,则需要口服抗组胺类药物进行控制了。不过,这种情况还是需要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在医师指导下进行治疗。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痱子还是湿疹,尽量不要用力去挠,抓挠只会刺激局部皮肤加剧皮疹情况,同时挠破的皮肤也容易合并感染,一定要注意哦。

     

    若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儿童皮肤问题的健康建议,欢迎进入京东健康在线问诊,咨询专业的医生,快速了解详细的建议。Dr.京希望大家明确区分痱子和湿疹,正确应对不同情况,让宝宝远离小红包!

     

    参考资料:
    [1] 孙清廉.痱子的防治[J].家庭中医药,2020,27(07):39-40.
    [2] 刘苏青,徐金华.老年湿疹的诊疗新进展[J].老年医学与保健,2021,27(03):455-
    [3] 苦参白芷外洗治小儿痱子[J].湖南中医杂志,2020,36(09):66.
    [4] 李娜.中西药合用治疗慢性湿疹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21,37(06):957-959.
  • 钙是人体所不可或缺的营养素之一,如果没有钙,根本就不会有生命的产生。钙是人体内最丰富的矿物质,参与人体整个生命过程,是人体生命之本。从骨骼形成、肌肉收缩、心脏跳动、神经以及大脑的思维活动、直至人体的生长发育、消除疲劳、健脑益智和延缓衰老等等,可以说生命的一切运动都离不开钙。

     

    每天摄入钙量足够,才能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增强人体对生活环境的适应力。钙能增强人的耐力,使人精力充沛,心理稳定。体内钙充足,才能有效预防脑溢血、癌症和心脏病的发生,有利于健康长寿。

     

    人体的钙可以形成强健的骨骼和牙齿,有效减低因年龄增长而造成的骨质流失,舒缓骨质疏松情况。减少铝质在体内积聚,有助降低胆固醇水平,对老人痴呆症、高血压及其他心血管毛病有预防作用。有助神经系统动作正常及受伤后血液凝固,有助肌肉收缩与扩张。

     

    钙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阳离子。人体中的钙99%以上存在于骨骼及牙齿。骨骼是体内最大的储钙库。细胞外液中钙含量虽少,但在维持正常的神经肌肉应激性、腺体分泌以及一些酶系统的活性,特别是在血凝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钙在人体中的作用如下:

     

    (1)维持细胞的生存和功能。

    (2)参与神经肌肉的应激过程。

    (3)钙对维持体内酸碱平衡,维持和调节体内许多生化过程是必需的,它能促进体内多种酶的活动,是多种酶激活剂,如脂肪酶、淀粉酶等等均受钙离子调节。

    (4)钙为一种凝血因子,在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时起到催化作用,然后凝血酶使纤维蛋白原聚合为纤维蛋白使血液凝固。

     

    血液中的钙绝大部分存在于血浆中,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为弥散性钙,以离子状态存在,为生理活性部分;另一种与蛋白质结合,不能通过毛细血管壁,称为非弥散性钙,无生理功能。血清钙的水平受甲状旁腺素、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及降钙素等调节。肾脏是钙的调节器官。

     

     

    正常时,血清钙水平相当稳定。

     

    血钙增高常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维生素D过多症、多发性骨髓瘤、肿瘤广泛骨转移、结节病等。

    血钙降低常见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慢性肾炎尿毒症、佝偻病与软骨病、钙吸收不良等。

     

    因此,检测血中钙的浓度对很多疾病的诊断是相当有价值的。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