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糖尿病是中老年群体中最为常见的疾病,目前我国糖尿病病人超过 1 亿,而 50 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足的发病率达 8.1%。据估计全球每 20 秒就有一个糖尿病足患者截肢,糖尿病足截肢患者死亡率高达 22%,而发生溃疡的患者死亡达 11%。从这些数据看,糖尿病足的致死率及致残率都非常之高。
谈防治糖尿病足,首先应该知道糖尿病足是如何发生的。
我曾在“应对糖尿病,需要知道的知识”中阐述过人体内的三大物质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及糖尿病患者体内三大代谢的改变。简单回顾一下相关内容。
胰岛素控制着体内蛋白质、糖、脂肪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和贮存。胰岛素对三大物质的代谢影响如下。
当体内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时,就发生了糖尿病,此时,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发生障碍,人体无法有效利用葡萄糖供能,血糖升高,此时血糖就成了机体内的异物;同时脂肪合成减少,分解增加,更多的脂肪进入血液内,血脂升高,实质上血脂也成了机体内的异物;蛋白质的合成减少,分解增加,需要蛋白质支撑的系统会受到影响;同时,ATP 合成减少。这些代谢过程的改变会对机体产生重要影响,糖尿病患者会出现明显消瘦,血脂升高,蛋白质活性受到影响。
而糖尿病足发生的原因主要就是三大物质代谢发生改变的必然结果。
首先无法完全被有效利用的体内过高的葡萄糖不仅会与血红蛋白发生非酶化结合形成糖化血红蛋白,它实质性会和体内所有的蛋白质非酶化结合形成糖基化蛋白质,糖化后的蛋白质就会做为异物沉积在体内,包括沉积在神经周围,机体为清除这些异物,就会启动免疫系统来吞噬这些异物,而更加损伤神经的功能,糖尿病患者时间久了就会出现下肢麻木、感觉迟钝。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人体内的一切生理活动都依赖于具有正常功能的蛋白质,包括结构蛋白及体内的各种信使蛋白,如体内各种细胞因子及血红蛋白其本质都是蛋白质。糖尿病患者体内蛋白质合成能力下降不仅会引起结构蛋白的异常,也包括信使蛋白也会合成减少。同时由于与糖的非酶化结合其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如糖化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丧失。此时,因直立位的影响更容易引起下肢缺氧。
而脂肪合成减少,分解增加,导致血脂升高,这些脂肪更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形成斑块,导致血管狭窄甚至堵塞,而且脂肪代谢异常会引起足部脂肪垫变薄,对足部的保护减弱。有些严重的糖尿病患者足部因缺乏脂肪垫,就会只留下骨骼和肌肉,发生骨骼和肌肉分离。
这些代谢过程的改变最终因足部脂肪垫的逐渐变薄,无法完全保护足部,同时因麻木感觉迟钝,受伤时不易察觉,再加上血管堵塞形成的局部缺血缺氧,就会引起足部溃疡,且不易愈合,重者在此基础上还会并发感染,再加上糖尿病本身的影响,感染不易控制。这就是糖尿病足,也就是说糖尿病足的形成是由于体内三大代谢异常累及神经、血管,并致脂肪甚至肌肉组织损伤的必然结果。
通常人体的血管分为动脉和静脉,而动脉和静脉闭塞引起的表现不太一样。动脉的走向是离心的,也就是由心脏方向发出流向肢端,而静脉是向心的,是由肢端向心脏方向回流的血管。当糖尿病足发生时,不仅可以损伤动脉,也可以损伤静脉,二者都可以发生堵塞。
如何区分动脉和静脉堵塞呢?通常动脉堵塞时,也就是由心脏向肢体运氧的血管不通了,此时会发生堵塞的肢体远端缺血,动脉搏动消失,趾端发黑(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就象水渠不通时下方干旱一个道理),病人感肢体疼痛,远端肢体温度低。
而静脉堵塞而动脉通畅时,通常供血正常,而血液无法回流到心脏,就会发生肢端淤血,表现远端水肿(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就是水渠里的水漫到周围组织了),动脉搏动正常,肢端温度正常。
当然,发生于下肢的疼痛溃疡不只限于糖尿病足,还可以发生坏疽性脓皮病、血管炎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对于皮肤科来说,这些都是常见病,并不是所有的足部溃疡都由糖尿病足引起。有很多疾病经过治疗可以很好的控制症状,多数情况下是不需要截肢的。因此,发生下肢溃疡时,最好尽快到皮肤科就诊,必要时做活检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后,给予对症处理。
近期我就接诊了一个 20 岁女性,足部溃疡数月,组织病理提示血管炎,我给她吃了药,大概就花了几块钱,她的溃疡在服药一周后已经大幅度缓解。
而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的严重并发症,其危害并不亚于其心脏及脑血管并发症,因为糖尿病足具有高度致残性和致死性,应积极防治糖尿病足的发生。建议采取下列措施:
糖尿病防治的最终目的,还是尽可能减少截肢,避免其致残性,当然,做为整个社会来说,首要的是要尽可能减少糖尿病的发生,这个已在前一篇有关糖尿病的文章中叙述过了。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持续的治疗和个人健康管理。因此,定期复诊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这有助于及时了解自身的病情,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那么,糖尿病患者应该多久复诊一次呢?
这个问题没有唯一的答案,因为复诊的频率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案、身体状况、年龄等。然而,一般来说,糖尿病患者至少应该每半年到一年复诊一次,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和评估。当然如有病情变化或任何不适,请及时就诊。
如果你是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或者你的血糖控制不佳,你可能需要更频繁地复诊。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建议你每三个月复诊一次,以便密切监测你的血糖水平,调整你的药物或胰岛素治疗方案。
如果你的血糖控制良好,没有并发症,你可能可以每六个月到一年复诊一次。但是,你仍然需要定期自我监测血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和定期运动。
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他们的身体状况和健康状况可能更加复杂,因此可能需要更频繁地复诊。此外,如果你有任何并发症,如心脏病、肾脏病或视网膜病变,你可能需要更频繁地复诊和管理。
总的来说,糖尿病患者的复诊频率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来决定。你应该与你的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你的病情,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复诊。
糖尿病足脚变黑应遵医嘱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方法来改善症状,必要时,还需采取手术治疗。
1.一般治疗: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并戒烟限酒,同时,还需保护足部,避免受到外伤。
2.药物治疗: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患者还需遵医嘱应用扩张血管药物,如前列地尔、己酮可可碱等,来改善患肢缺血状态。另外,还需应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来抑制血栓形成。若出现感染,还需及时应用克林霉素、阿莫西林等抗生素。
3.手术治疗:缺血严重,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可进行血管重建术。若发生坏疽、形成感染性窦道等情况时,还需采取清创术,若坏死肢体感染危及生命,应立即进行截肢术或截趾术。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致残,甚至危及生命,建议患者及时就医,遵医嘱规范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如果血糖测试晚了二十分钟,通常不会对结果产生显著的影响。但确切的影响取决于的血糖水平是否稳定以及血糖控制目标。
对于血糖水平相对稳定的人来说,晚了二十分钟可能只会产生轻微的影响,因为血糖水平通常不会在短时间内发生显著变化。然而,如果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很严格,即使是轻微的偏差也可能对的治疗计划产生影响。
如果担心测试时间的偏差会对结果产生重大影响,建议在下次测试时尽量遵守准确的时间安排,确保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血糖测试。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它影响了全球数亿人的生活质量。这种疾病会对患者的全身健康产生影响,包括口腔健康。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比普通人更容易患上牙周病、口腔疼痛、牙齿脱落等口腔健康问题。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特别注意口腔护理。
首先,为什么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口腔问题?
这主要是因为高血糖会降低人体对感染的抵抗力,导致口腔中的细菌增多,从而引发牙周病。此外,糖尿病患者的唾液分泌量可能会减少,使得口腔内环境更容易干燥,细菌更容易滋生。这就是为什么糖尿病患者需要更加重视口腔护理的原因。
那么,糖尿病患者应如何进行口腔护理呢?
1.坚持每日刷牙:每天至少刷牙两次,每次刷牙至少两分钟。使用含氟牙膏,正确的刷牙方法可以有效清除牙齿表面和牙缝中的食物残渣和细菌。
2.使用牙线:每天使用牙线清理牙缝,可以清除刷牙无法清理到的牙缝中的食物残渣和细菌。
3.定期口腔检查:糖尿病患者应每半年进行一次全面的口腔检查,检查口腔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治疗口腔问题。
4.控制好血糖: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降低口腔问题的风险,因此,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检查血糖,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饮食和药物控制。
5.均衡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避免食物中的糖分过高,可以帮助控制血糖,同时也有利于口腔健康。
总的来说,糖尿病患者需要更加重视口腔护理,通过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和血糖控制,可以有效减少口腔问题的风险。同时,定期的口腔检查也是非常必要的,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口腔问题。如果你是一位糖尿病患者,希望你能够重视这个问题,保护好你的口腔健康。
首先我们要对肾结石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和认识,肾结石是由钙、草酸、尿酸、胖氨酸等一些在体内的结晶物质与基质A、酸性粘多糖等等这些有机物质在肾脏没有得到及时的排出所导致的,使我们泌尿外科比较常见的疾病,其中就以草酸钙结石最为常见。
虽然吧肾结石不是恶性的肿瘤疾病,但是却严重影响了我们日常的生活,身体状态是每况愈下,有句老话说得好: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发作起来是腰酸背痛腿顺便还有可能抽筋,感觉腹部有一万头大象奔腾而过,还有一些调皮的要跳两下,疼的你是死去活来。就连我们嘘嘘的时候也是痛苦不堪,严重的话还会引起肾脏功能的减退。也是不能小视。
现在的年轻人们都不愿意多喝水,有些喜欢喝点饮料,更有些小伙伴们连饮料都懒得喝。水可是生命的源泉啊,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如果你不爱喝水就会导致排尿减少,尿液会结晶,而且沉积在肾内,从而引发肾结石。而且有些饮料并不能代替水的作用,更别说不喝了,如果你每天还懒得运动,整日在家里宅着,或者天长日久在办公室坐着,汗液没有排出去,排尿更少,也更容易患上肾结石了。
那就有小伙伴问了,到底多少才算尿量少呢?有研究表明,每天的尿量少于1000ml,也就是差不多两瓶半瓶装可乐那么多吧,就表示你不行你尿的太少了。我们每天至少喝八杯水,而且喝水讲究是循序渐进,这样才能达到每日所需的水量。
人一日三餐是必不可少的,我们摄入的食物也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有些人特别爱吃一种食物,长久下来,反复吃一直吃也是导致肾结石的重要原因,比如吃高糖,含草酸的食物等,都会增加患病的几率。
下面具体的举几个例子,第一个就是上面说的高糖食物,那比如红薯、蜂蜜、酒、冰淇淋等等。糖类是人体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体能量的来源,谁又不想拥有甜甜的生活呢,但是一切要适量,任何东西只要一超过正常水平就会出问题。特别是乳糖,一定要注意,这是因为吃糖后尿中的钙离子浓度、草酸和尿酸都会增加,而且这三种物质同时增加容易形成结石。
再有一个就是含草酸的食物菠菜、青椒、芹菜、甘蓝等,如果你本身就患有肾结石,吃了这种含草酸的食物会使肾脏的负担加重,病情也就会更加的严重。
所以最后伙伴们!家人们!肾结石呢,和草酸和高糖食物摄 入脱不了干系,这样的食物于体内的代谢或者其他物质相结合更容易变成肾结石。切记一定要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和饮食,身体是自己的,一旦因为放纵而坏了身子那可就得不偿失啦。最后祝大家伙身体健康哦~
谈起结石,脑海中第一个想到的是“肾结石”!肾结石指发生于肾盏,肾盂及肾盂与输尿管连接部的结石。通俗讲,就是肾脏里面长出了“石头”。
在泌尿系统的各个器官中,肾脏通常是结石常形成的部位。肾结石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疾病之一,每20个人中,就有一个会患肾结石!
当然,结石不止会存在肾脏中,胆囊中也会存在,除以上两者以外,人体结石常见的部位还有输尿管,膀胱,消化系统与泌尿系统等。而今天主要了解肾结石的相关知识!
一,肾结石的分类
肾结石按照组成的成分不同,可分为5种!
1. 磷酸盐结石,在碱性尿液中易于形成,约占比6% ~ 9%;
2. 草酸盐结石,肾结石多见于此类,易在中性尿液中形成,约占比80%~84%;
3. 尿酸盐结石,易在酸性尿液中形成,这类大部分是高尿酸血症导致的肾结石,随着高尿酸的增加,这类结石患者也每年愈增,约占比6%~ 10%;
4. 胱氨酸结石,易在酸性尿液中形成,属于一种非常特殊的结石,为一种遗传性疾病,是由于体内一种染色体的突变,引发胱氨酸分泌过多导致结石,复发率极高,一般情况下,胱氨酸结石容易在儿童时期出现,约占比1%;
5. 黄嘌呤盐结石,易在酸性尿液中形成,此类型比较少见,约占比1%以下。
二,预防方法
肾结石患者,除了要改变饮食结构,多喝水,适量运动以外,还可以针对结石的性质不同,选用不同药物来进行预防。
尿酸盐、胱氨酸、黄嘌呤盐结石由于体内的环境改变,常在酸性尿液中形成。可选择口服碳酸氢钠,就是常说的小苏打,一日10g或口服复方枸橼酸钠溶液(枸橼酸140g、枸橼酸钠98g、水加至1000ml)一日25 ~ 75ml,早中晚分3~ 4次服,期间每次间隔至少2小时,可以碱化尿液。
很多肾结石患者发现自己在夜间,会出现强烈的疼痛感,此时每晚还可以加服乙酰唑胺0.25g,可维持夜间尿液碱化,可减少尿酸盐、胱氨酸、黄嘌呤盐结石的形成。
根据草酸盐、磷酸盐结石的形成,可每日口服维生素C1~ 2g,每日一次,可酸化尿液,减少草酸盐、磷酸盐结石的形成。
如果需要减少尿钙的排泄,可口服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塞)一次50mg,一日2次。如果要减少尿液中草酸盐的排出;可在此基础上,加口服维生素B6,一日200mg。
除此之外,防治复发性草酸钙结石;还可以口服氧化镁一次100mg,一日3次;口服氢氧化铝凝胶一日30-60ml,可减少胃肠道对磷的吸收,从而预防磷酸盐结石形成;口服阿司匹林一日1000mg,以增加尿中磷酸钙的溶解度,预防磷酸钙结石复发。
希望以上知识能帮助到各位~
很多人在早晨起床后会出现恶心干呕症状,但是由于这些症状出现时间短,而且持续时间不长,就容易被大家忽略,但是这种做法有可能造成病情的拖延。为什么说是病情呢?因为这些症状很有可能预示着慢性咽炎的发生。
当然,其他原因也有可能会造成恶心干呕症状的出现,但是更多的还是由于慢性咽炎造成的。所以大家最好不要忽视恶心干呕症状。也许即使知道了会有慢性咽炎,他们也不会特别在意,因为他们认为慢性咽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而且并不会有大的危害,所以导致了他们忽视慢性咽炎情况的发生。
慢性咽炎一般都是指咽痒、咽干、咽异物感,长期的咳嗽,总是觉得嗓子里有痰,这样的一组症候群,其实通常来讲,慢性咽炎本身并没有什么严重的并发症。但是我们需要警惕的是,慢性咽炎本身,这些症状的表现,可能是一些其他比较重要疾病的表现,也就是说可能我们咽喉部,存在的一些病变引起的,咽喉部的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容易被误诊为慢性咽炎。那么通常来讲,咽喉部的一些肿物、囊肿,包括产生发生在会厌、喉部的肿瘤,都可以引起咽的异物感,长期觉得刺激性的咳嗽。
但是在这里要告诉大家的是,慢性咽炎的危害十分严重,慢性咽炎发展下去,加重的不仅仅是那些外在症状表现,而且本身的炎症也会加重,这就有可能导致一些并发症的发生。对身体健康有很严重的危害。所以说,我们不能忽视慢性咽炎,在日常生活中就要做好慢性咽炎的预防工作。
1、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注意休息,早睡早起。
2、在饮食上要戒烟酒,少吃辛辣食物。
3、保持口腔卫生,饭后使用盐水漱口。
4、远离刺激性环境,如粉尘,刺激性气体,恶劣天气等。
5、要增加身体的抵抗力,这就需要我们平时积极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
6、要积极治疗自身疾病,包括急性咽炎,贫血,气管炎,肝肾疾病等。以免影响身体健康,让病菌趁虚而入。
7、要学会爱护自己的嗓子,合理用嗓,做好嗓子的保护工作。
平时做好预防工作,而且也不要忽略恶心干呕等症状,就能很轻松的避免慢性咽炎的发生。
大姨妈的变化是健康晴雨表,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大姨妈的周期,大姨妈的多少,对自己的健康情况做一个评估。
先了解下大姨妈
育龄期的女性子宫大概手掌般大小,长7-8cm,宽4-5cm,厚2-3cm,是一个倒梨形。
有无数的小血管从子宫的中间肌层穿过,到达子宫内膜。
子宫内膜本来是为了等待受精卵着床的,因为没有等到,所以只能先行离开,也就是“蜕皮”,每个月一次,到下个月再长新的。
因为子宫内膜上连接着无数的小血管,蜕皮了自然要流点血,顺带带着子宫内膜碎片、宫颈粘液一起。
大姨妈的颜色太暗会不会有问题?
大姨妈颜色暗是正常的。
正常的月经血为暗红色,月经血既有来自动脉的,也有静脉的,因此总体颜色会偏暗一些。
而且血液和空气接触久了,颜色也会变暗,你可以观察下,卫生巾过会儿不换,颜色会变得更深。
很多女生偶然有一次月经血颜色比平时暗就会很紧张,其实只是那一股血流得慢了一些,经过了更充分的氧化。
大姨妈太多或太少会有什么问题?
正常大姨妈的血量大概在20-60ml,大概就是小瓶装的爽肤水的量,但是这样并不直观对吧?
临床上,我们会用每张卫生巾的染血程度来判断,也就是——月经失血图。
月经量超过80ml,可以认定为月经过多。
如果按照一天更换5次卫生巾的频率(早4晚1),大概就是连续3天,每张卫生巾都是满血的情况,可以认为是月经过多。
还有一个简单的判断标准。可以观察一下自己的月经血是否有血凝块,如果有大块的血凝块,一般就是月经过多。
由于月经血中含有抗凝的物质,一般不会出现血块,但如果经血过多、排出过快,则抗凝物质来不及起作用,会出现一些血凝块。
月经过多最为常见的因素可能是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腺肌症等器质性因素引起,这些病因可以通过做妇科手术得到解决。
如果你觉得月经特别多,不用纠结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直接来找妇产科医生吧,专业的事情放着我们来。
月经少于5ml才可以认为是月经过少。
大概就是月经周期只有一两天,每次卫生巾染血量只有一枚硬币大小。
月经过少的原因可以有三类:
1. 指挥官出问题:如下丘脑、垂体病变、卵巢功能减退等;
2. 执行者子宫内膜异常:如清宫术导致子宫内膜薄、宫腔粘连、子宫内膜结核等;
3. 通讯兵出问题:即所谓“内分泌紊乱”,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时的高雄激素血症、甲状腺功能异常等。
月经过少的诊治同样需要专业的判断,需要检查激素水平、B超等影像学检查,再根据病史逐步排查,才能慢慢明确诊断,这些事情也直接交给我们专业人士处理就可以了。
大姨妈来得太早或太迟会有什么问题?
规律的月经周期是女性生殖功能成熟的重要标志,它需要子宫、卵巢、下丘脑、垂体,每一个器官环环相扣精确运行。
月经周期并不是完完整整的一个月,正常的月经周期一般为21-35天,大多数人是在28天左右,所以有时候月经提早或推迟一两天,都是正常现象。
大姨妈周期是健康的重要信号,如果出现大姨妈周期波动幅度很大,一定要及时问医生,可以提前准备好以下资料,方便医生给到适合的医疗建议。
初次问医生建议准备好以下信息:初潮时间;月经周期和经量;最后一次月经来的日期,是否和往常月经有不一样,如果有异常出血的,请将具体的出血日期、持续时间、出血量、是否伴随腹痛等细节也备注清楚。
觉得身体不对劲儿,不要害怕,您可以来京东互联网医院找“母婴专科”的三甲妇产科医生咨询,便捷、高效、安心。
作者 | 潘晓明 主治医师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 妇科
责任编辑 | 毛十三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以下五大疾病,看你幸运值如何,是全部多开还是不幸中枪呢?
前列腺疾病——常见多发
前列腺疾病已经成为男性最常见的多发病。目前我国已有1.5亿前列腺患病患者。前列腺疾病通常指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癌等。其中前列腺炎多发于20-40岁青壮年男子、在我国15-60岁男性发病率约为8.7%:前列腺增生多发于50岁以上男性并老年男性有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是指发生在前列腺的上皮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低,约为0.001%。
症状临床表现:排尿扰乱: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尿失禁、尿线分叉、夜尿次数多等。性功能障碍(并发症),包括性欲减退、早泄、射精痛、勃起减弱及阳痿;其他症状尿路损害。
医生建议;前列腺炎、增生等前列腺通病治疗完全可以控制和恢复,如果患有前列腺疾病,早治疗。预防前列腺炎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忌憋尿、忌辛辣烟酒、忌久坐、忌性生活频繁,宜多饮水(夜晚适量饮水)、多运动,劳逸结合。
今天,王医生给大家科普一下“妈妈手”。看看什么是“妈妈手”?“妈妈手”有哪些做法是错误的?怎么治疗和预防?
“妈妈手”是什么?
“妈妈手”的专业医学术语是“腱鞘炎”。
腱鞘是肌腱通形的管道,以手部及脚部最多,如果不善待它,它就会出现炎症,表现出疼痛,甚至有些人会出现肿胀,以及相应发病部位的功能障碍,长期不能缓解,需要引起重视。
腱鞘炎发病的主要原因就是反复肌腱摩擦,引起的慢性劳损以及手部受凉,受寒。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腱鞘炎又叫“妈妈手”了,因为妈妈们需要反复的使用手去做家务、抱小孩、下冷水,有的妈妈做完家务还得工作,更加用手过度,导致腱鞘炎的出现。妈妈们最好发这个疾病,因此,手部的腱鞘炎也就叫“妈妈手”了。
错误做法1:很多妈妈们得了“妈妈手”并没有引起重视,因为“妈妈手”的症状是逐渐加重的,疾病早期“妈妈手”也就是有点酸胀,不影响生活。可是,就是这种放任不管导致了后面疾病逐渐加重,治疗难度成倍增加。因此,早诊断、早治疗是关键。
错误做法2:也有很多妈妈们知道自己的“妈妈手”是腱鞘炎。因此,就采取消炎治疗,用了一些“青霉素”、“头孢”等抗生素。其实,腱鞘炎是无菌性炎症,它不是细菌参与的炎症,需要用消炎镇痛药物,而不是抗生素。
妈妈手强调早期治疗,如果刚有酸胀感就治疗,效果最为理想,具体治疗办法如下:
休息,停止手部劳作,无需固定;
外用消炎镇痛药物,建议乳胶剂;
热敷,在使用消炎镇痛乳胶剂后热敷效果最佳。
如果错过了早期治疗阶段,到了中期,疼痛感明显加重,甚至影响生活。我们除了做到以上早期的措施,还可以采取下列办法:
口服消炎镇痛药物;
支具固定(如图);
封闭治疗;
其他:按摩、理疗、针灸等。
如果到了晚期,前面的治疗办法都没有效果,严重影响生活,此时,只能采取手术治疗。因此,早期治疗是关键,预防是根本。
希望全天下的妈妈都不要患“妈妈手”!
妈妈们都很辛苦,往往也避免不了辛苦的劳作,因此,王医生教大家2招预防“妈妈手”的好办法。
第一招:握住橡胶球,用手指挤压它,保持5秒松开,一次做15-30组,每天3次。
第二招:手指套一个橡皮筋,撑开后保持5秒松开,一次做15-30组,每天3次。
关于“妈妈手”的知识,你学会了吗?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近年来,儿童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引起了广泛关注。那么,小儿糖尿病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小儿糖尿病可能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感染会破坏胰岛β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从而引发糖尿病。常见的病毒感染包括腮腺炎病毒、风疹病毒、肝炎病毒等。
除了病毒感染,遗传因素也是导致小儿糖尿病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同卵双胞胎中,如果一人患有1型糖尿病,另一人患病的概率高达50%。然而,父母遗传给子女的概率却较低,大约只有2%~5%。
此外,接触某些有毒化学物质也可能导致小儿糖尿病。例如,杀鼠剂等化学物质可能会破坏胰岛β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肥胖也是导致小儿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因素。肥胖儿童体内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容易发生胰岛素抵抗,从而导致糖尿病。
为了预防和治疗小儿糖尿病,家长需要关注孩子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避免肥胖和病毒感染。同时,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糖尿病。
在治疗方面,胰岛素治疗是治疗小儿糖尿病的主要方法。此外,家长还需要教会孩子如何自我管理,包括监测血糖、饮食控制、运动等。
总之,小儿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需要家长和医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帮助孩子战胜疾病,过上健康的生活。
避孕药,作为现代女性常用的避孕方式之一,在保护女性免受意外怀孕困扰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关于其安全性的讨论。那么,避孕药到底有多伤身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避孕药并非万能,它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根据药效起效时间,避孕药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紧急避孕药、短效避孕药和长效避孕药。
紧急避孕药,顾名思义,是在性行为后72小时内紧急使用的。由于它含有高剂量的激素,可能会引起恶心、呕吐、不规则子宫出血等症状,因此不建议长期服用。
短效避孕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避孕药之一。它通过抑制排卵,从而达到避孕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短效避孕药可能会引起恶心、呕吐、乳房胀痛等症状,并且可能影响生育能力。
长效避孕药,顾名思义,是一种长效的避孕药物。它通过抑制排卵,达到避孕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长效避孕药可能会导致月经不调、经量减少等症状,甚至可能出现闭经。
那么,哪些人群不适合服用避孕药呢?一般来说,患有内分泌疾病、妇科肿瘤、月经稀少、高血压、肥胖症等疾病的女性,以及年龄在35岁以上吸烟的女性,都不宜服用避孕药。
总之,避孕药并非万能,我们在选择避孕方式时,应根据自身情况,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选择。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科学就医观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普及科学就医知识,提高我省城乡居民的健康素养,广东省健康教育中心于2015年举办了“科学就医”网络有奖知识竞赛。本次竞赛旨在引导居民合理利用医疗卫生资源,选择适宜的医疗卫生服务,有效防治疾病,维护自身健康。
一、科学就医的重要性
科学就医是指居民在患病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医疗机构、医生和治疗方案,以实现最佳治疗效果的过程。科学就医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提高治疗效果:科学就医能够帮助患者找到合适的医生和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病程。
2. 节省医疗资源:科学就医能够引导患者合理利用医疗资源,避免不必要的医疗消费,降低医疗费用。
3. 提高居民健康素养:科学就医能够帮助居民了解自身健康状况,提高健康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如何科学就医
1. 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居民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及时发现潜在疾病。
2. 选择合适的医疗机构: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医疗机构,如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等。
3. 选择合适的医生: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医生,如内科医生、外科医生等。
4. 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根据病情和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5. 遵循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遵循医嘱,积极配合治疗。
三、广东省“科学就医”网络有奖知识竞赛
2015年,广东省健康教育中心举办了“科学就医”网络有奖知识竞赛,旨在普及科学就医知识,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本次竞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了众多居民参与。
通过本次竞赛,居民对科学就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身的健康素养。相信在今后的生活中,居民会更好地运用科学就医知识,维护自身健康。
头皮神经炎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主要症状表现为阵发性抽痛、刺痛以及麻木感。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重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的睡眠。同时,要避免感冒感染、受凉,避免使用凉水洗头洗脸,出汗后避免吹冷风,并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戒烟戒酒,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有助于缓解症状。
治疗方面,患者可以服用维生素B族、卡马西平等药物。此外,针灸、按摩、理疗、热敷、艾灸等方法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患者还需避免强光和噪音刺激,保持良好的心情和心态,有助于疾病的恢复。
头皮神经炎的病因多样,治疗需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措施。B族维生素和其他神经营养药物适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神经炎。对于疼痛明显的患者,可使用镇痛药物缓解症状。
患者应保持规律饮食,保证营养均衡,补充足够的B族维生素。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和油炸食物。糖尿病性多发性神经炎患者应禁食易使血糖升高的食物,痛风性多发性神经炎患者应禁食嘌呤含量高的食物。戒烟戒酒,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糖尿病。避免接触重金属及毒物,保持良好的心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
头皮神经炎的治疗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清明时节,万物复苏,人体也处于一个生机勃勃的状态。在这个时候,女性的调经养血尤为重要。以下是一些适合清明时节食用的养生食物,帮助女性朋友们调经养血,保持身体健康。
一、五谷杂粮
五谷杂粮是春季养生的佳品。燕麦、荞麦、扁豆、薏米、花生、黄豆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这些食物富含膳食纤维、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有助于养肝、润燥、补虚,还能增强抵抗力。女性朋友们可以尝试用这些五谷杂粮熬粥或煮汤,既美味又健康。
二、菠菜
菠菜是春季时令蔬菜,具有滋阴润燥、养血舒肝的作用。对于春季容易出现的头晕、高血压、糖尿病、贫血等症状都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女性朋友们可以多吃一些菠菜,既可补充营养,又可养生保健。
三、荠菜
荠菜富含膳食纤维和多种维生素,具有减肥、润肤、美容等功效。同时,荠菜还具有降血压、健胃消食、疏通肠胃的作用。对于胃痉挛、胃溃疡、肠炎等问题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四、银耳
银耳被誉为“平民补品”,具有滋阴润肺、养血滋阴、补脑提神、美容嫩肤等功效。女性朋友们可以经常食用银耳,既可美容养颜,又可养生保健。银耳可以煮甜汤,也可以与其他食材搭配食用。
五、山药
山药具有益气健脾、润肺止咳、补精益髓等功效。对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便秘等问题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女性朋友们可以经常食用山药,既可养生保健,又可美容养颜。
除了以上食物,女性朋友们在清明时节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
2. 注意保暖,避免着凉。
3.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
4. 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5. 定期体检,关注身体健康。
米饭作为中国人的主食,其烹饪技巧同样值得探讨。如何才能蒸出一锅松软可口、清香四溢的米饭呢?以下是一些小窍门,助您成为米饭烹饪达人。
一、米水比例要恰当
蒸米饭时,米水比例是关键。一般来说,米和水的比例是1:1.2~1.4,即水高出米2~4厘米。这样的比例可以让米饭口感软糯而不粘牙。若想口感更加丰富,可以尝试加入一些紫米、高粱或小米等粗粮,但此时需要适当增加水量。
二、加入植物油和米醋
在蒸米饭前,加入少许植物油可以让米饭油润透亮,颗粒分明。此外,滴入2毫升米醋,可以保护米中的B族维生素,让米饭更加松软清香,同时还能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避免血糖过快上升。
三、选择合适的电饭煲档位
不同档位的电饭煲煮出的米饭口感略有差异。一般来说,“米饭”档适合大多数人;“快煮”档适合上班族,可以节省时间;“偏软”档适合老年人,口感软糯;“偏硬”档适合年轻人,口感饱满。
四、蒸好后再焖5分钟
当电饭煲跳闸后,不要立即盛饭,让米饭在保温状态下焖5分钟,这样可以让米饭更加松软,且不易粘锅。
除了以上技巧,还有一些日常保养的小建议:
1. 选用优质大米,新鲜度越高,口感越好。
2. 蒸米饭时,不要频繁打开锅盖,以免水汽流失,影响口感。
3. 定期清洁电饭煲,保持卫生。
4. 避免长时间存放剩饭,以免变质。
5. 适量摄入米饭,保持营养均衡。
“管住嘴,迈开腿”是糖尿病患者的日常保健法则,但许多患者一旦出现足部并发症,就会面临行动不便的困境。然而,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患者仍然需要坚持运动,以改善足部血液循环,缓解症状。
糖尿病足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神经病变是导致足部压力改变的重要因素之一。运动神经病变会导致足部肌肉萎缩,趾骨畸形,步态异常,进而导致局部压力升高,形成恶性循环。此外,神经病变还会使足底感觉减弱,患者难以感知步行时的外伤,容易造成溃疡。
对于糖尿病足患者来说,运动前需要做好准备活动和保护措施,如护具、拐杖等,以避免跌倒、骨折等伤害。由于下肢运动神经支配能力减弱,患者只能从事轻体力的运动,如散步,步速为正常散步速度,每走10分钟最好就休息2-3分钟。对于有严重血管病变的患者,一旦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
在糖尿病足的治疗期间,患者也不能长时间卧床,可以适量进行抬腿、屈伸等动作,如“蹬自行车”动作,以改善足部血液循环。
除了运动,糖尿病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保养,如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避免穿着紧身鞋袜,定期检查足部,以及戒烟限酒等。
糖尿病足的治疗需要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等。药物治疗可以缓解症状,改善足部血液循环;手术治疗可以清除感染、切除坏死组织等;物理治疗可以改善足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等。
总之,糖尿病足患者需要积极治疗,坚持运动,注意日常保养,才能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近年来,糖尿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糖尿病教育管理作为糖尿病防治的重要环节,其价值已被全世界广泛认可。在中国,糖尿病教育管理体系经过近十年的有序发展,从指南到实践,从科研到培训,从认证到协作,逐步实现与国际接轨。
2016年2月25日,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教育与管理学组发起,健康报移动健康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糖尿病教育管理创新支付高峰论坛在京成功举办。来自医疗、保险、教育等领域的专家学者、行业精英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糖尿病教育管理的创新支付模式。
论坛上,专家们指出,我国糖尿病教育管理工作以往主要依靠公益和社会工作,缺乏专业团队和医护专家的支持,导致患者教育效果难以评估和推广。为推动糖尿病教育管理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创新支付模式,充分利用移动医疗等新技术,实现分级分层服务,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移动医疗为糖尿病教育管理提供了更多可能性。通过线上咨询、远程监测、健康教育等服务,患者可以获得更加便捷、高效的管理。同时,跨界合作、资源整合也将成为推动糖尿病教育管理发展的关键。
本次论坛的召开,标志着我国糖尿病教育管理创新支付模式的探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糖尿病教育管理体系,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从小到大,我们都被教育要生病了就去找医生。但是,关于一些疾病的背后知识,医生可能并不会详细地告诉我们。以下是一些你可能不知道的医学知识。
1. 糖尿病的成因
很多人认为糖尿病是由于吃糖太多导致的,但实际上,糖尿病的成因比较复杂。1型糖尿病是由于遗传因素和自身免疫反应导致的,而2型糖尿病则与生活方式有关,如肥胖、缺乏运动和高热量饮食等。
2. 贫血并非只能靠阿胶和红枣
贫血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很多人认为吃阿胶和红枣可以补血。实际上,贫血的成因有很多,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一种。除了吃富含铁的食物,如红肉、肝脏等,还需要补充维生素C来促进铁的吸收。
3. 乙肝和艾滋病并不可怕
乙肝和艾滋病是两种常见的传染病,虽然目前无法治愈,但在合理治疗下,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不会受到影响。而且这两种疾病并不会通过日常接触传播,所以不必过于恐慌。
4. 止咳的最佳方法
很多人在咳嗽时会选择服用镇咳药水,但实际上,最有效的止咳方法是吃糖。含一块硬糖,可以让糖浆在喉咙形成保护层,减轻刺激。喝蜂蜜水也有类似的效果。
5. 脚气并非只是一种局部疾病
脚气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感染,很多人认为只要治疗脚部就可以。实际上,脚气是一种全身性疾病,需要使用口服抗真菌药物才能彻底治愈。
了解这些疾病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疾病,保持健康。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HHNS)是一种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尤其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该病起病急骤,病情危重,病死率较高。本文将介绍HHNS的病因、症状、诊断以及一般治疗方案。
一、病因与症状
HHNS的病因主要包括:1. 糖尿病控制不佳;2.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不当;3. 感染、药物、烧伤、手术等应激状态。主要症状包括:1. 精神状态改变,如意识模糊、昏迷;2. 口渴、多饮、多尿;3. 脱水、血压下降;4. 呼吸深快、意识障碍等。
二、诊断
HHNS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包括:1. 血糖明显升高;2. 血钠浓度升高;3. 血浆渗透压升高;4. 尿糖、尿酮体阳性;5. 肾功能异常等。
三、一般治疗方案
HHNS的治疗原则是:1. 立即补液;2. 小剂量胰岛素治疗;3. 纠正电解质紊乱;4. 控制感染;5. 改善器官功能。
1. 补液
迅速补液是治疗HHNS的关键。通常采用静脉输液,输注速度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初始阶段可输注生理盐水或0.45%氯化钠溶液,待病情稳定后可逐渐过渡到5%葡萄糖溶液。
2. 小剂量胰岛素治疗
小剂量胰岛素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血糖,改善病情。通常采用静脉滴注胰岛素,剂量根据血糖水平调整。
3. 纠正电解质紊乱
HHNS患者常伴有电解质紊乱,如低钾、低钠等。应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4. 控制感染
感染是HHNS常见的并发症,应及时给予抗生素治疗。
5. 改善器官功能
积极治疗原发病,改善器官功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