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千万不要以为只有降压药才能降压

千万不要以为只有降压药才能降压
发表人:王彦富

千万不要以为只有降压药才能降压。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高血压疾病介绍:
肾动脉狭窄,是肾动脉主要分支或主干狭窄程度≥50%的肾血管疾病,发病率约占高血压患者的5%~10%,如果不早期干预,3年病死率达50%以上,5年和10年存活率分别约18%和5%。其致病因素较多,比如先天性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动脉粥样硬化、大动脉炎、高脂血症等。本病一般临床无特异性表现,主要表现为肾性高血压或缺血性肾病,可有头晕、头痛、心悸、胸闷、视力减退、恶心、呕吐等高血压症状。治疗方案随病因不同有差异,主要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等。对于患侧肾长径大于9cm且残留肾功能较好,狭窄的肾动脉已有侧支循环形成者,患者通过介入或外科手术后预后良好,重建血管后,残留肾功能可以稳定,甚至部分改善。对于患侧肾长径小于7.5cm或患者血清肌酐大于35.4umol/L者,则预后较差[1][2]。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高血压二级只是代表血压水平,超过160mmHg以上的血压,收缩压超过160mmHg,舒张压超过100mmHg,就可以诊断二级高血压。它对血管的主要危害来讲,一方面是血压的因素,同时还跟是否合并其他的危险因素,比如是否合并高血压糖尿病。 这些是要综合来来看的,血压只是其中一方面,如果一个高血压二级,但是同时合并了糖尿病,同时合并高血症,又有吸烟,他的危险甚至可能会高过高血压三级的病人。而危险主要是指的心脑血管出现事件的风险。

  • 视频简介

     

    作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张海澄

     

    成人轻度高血压如何管理呢?一、先别着急,先看有没有可逆性的原因再里边,比如说刚生气、着急或者刚运动完等,这种往往是一过性的增高,这时可以再观察;二、规矩地去测量血压达到了轻度高血压标准时,可以通过生活方式的锻炼先调整,比如说少吃盐,适当地多运动,多出汗等;三、保证休息,睡好觉,别熬夜;四、如果还是明显的增高,那么该吃药的话就适当地吃一点药。

  • 视频简介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池洪杰

     

    如果是继发性高血压在找到病因后是有可能治愈的,但如果是原发性高血压,那么是无法治愈的。继发性高血压主要是针对原发病的治疗,如嗜铬细胞瘤引起的高血压,在肿瘤切除后,血压可完全降至正常。肾血管性高血压可以通过介入治疗的方法,扩张狭窄的肾动脉,对原发病不能手术根治或术后仍然血压高的患者,除采用其它针对病因的治疗外,还应选用恰当的降压药物进行降压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主要是控制血压,使血压降至正常范围,防止或减少心脑血管及肾脏的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和病残率。其治疗包括非药物及药物治疗两大类,药物治疗建议遵医生医嘱,非药物治疗主要是指规律生活,低盐、低脂的饮食,保持心情平和等。

  • 不是其它疾病引起的,是我们就说身体在我们的生活方式不当的情况下,干预下引起了我们血压的异常。

  • 首先38岁还是非常年轻,也是轻度的高血压,这种情况第一个要服药,第二个要生活方式的改变,如果血压控制的很好,低于120/70mmHg以下,建议最后保留坎地沙坦这个药物,当然要看基础心率的情况。第三个问题,倍他乐克25mg,一天一次服用,建议可以改成倍他乐克缓释片服用半片,能够24小时比较平稳的控制心率和血压。第四个提到总是有心前区的胸闷,隐痛这种情况。建议要去查血糖、血脂以及动态心电图,来评估一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的风险。

  • 高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特征,常常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者是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病是一个慢性病,是多发病,是最常见的也是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家里人有高血压,而大部分人群不一定有高血压,血压的变化是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来调整。正常人生气了或是遇到寒冷天气,吃过饱或是吃过于油腻了,会有增加患高血压的几率,但是不一定是高血压。有的人会表现出头痛、恶心、头晕,大家会想到血压的问题,但如果这些症状都没有,也没有去体检,就很难发现血压的异常。又不去积极的进行治疗,血压控制又不理想,就会引起心、脑、肾功能或者器质性的损害,就会有临床表现。有人会心绞痛、心梗、突然休克、偏身障碍等表现,所以这些表现都只是一个症状,但是一定要做好定期的体检,及时发现血压的异常。

  • 高血压是个伪命题吗

  • 医生也有高血压,医生也用降压药

  • 因为袖状胃切除术后体重下降,血管压力减轻。肥胖的人群来说,高血压的原因跟肥胖有关。肥胖的人的血管里的压力比较大,导致血管的张力和压力很大,血压自然会升高。袖状胃切除术后患者的体重会下降,血管压力自然会减轻,血压也会变好。

  • 40岁血压偏高要不要吃降压药需要根据患者情况而定。如果是第一次发现血压升高,可以做动态血压观察,看看24小时的平均情况,考虑是否需要口服降压药。如果只是血压偏高,没有其他的危险因素,可以通过控制饮食,减少盐的摄入量。还需要注意加强运动,控制体重,在改善生活方式的情况下血压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也有可能不需要口服药物。

  • 妊娠高血压疾病,俗称‘子痫前期’,是孕期常见的严重疾病之一,对母婴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李女士,23岁,患有原发性高血压,怀孕后血压控制不佳,出现了头晕、头痛、眼花等症状,最终不幸引产。

    妊娠高血压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等,其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与遗传、环境、心理等因素有关。

    妊娠高血压疾病对母婴的影响十分严重,孕妇可能出现头痛、视力模糊、上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胎盘早剥、胎儿宫内生长受限、早产等,甚至危及母婴生命。

    预防妊娠高血压疾病,首先要做好孕期保健,定期产检,及时发现并处理血压异常。对于有高血压病史的孕妇,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并注意调整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心态等。

    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针对血压控制,常用药物包括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ACEI/ARB类等。非药物治疗包括饮食控制、体重管理、适度运动等。

    妊娠高血压疾病是一种严重的孕期疾病,需要引起重视。孕妇应定期产检,做好孕期保健,及时发现并处理血压异常,确保母婴健康。

  •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升。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儿童高血压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研究显示,过量摄入钠是导致儿童高血压的重要因素之一。

    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过量摄入会导致体内钠离子浓度升高,进而引起血压升高。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肾脏功能尚未完善,对钠的代谢能力较弱,更容易受到钠的负面影响。

    一项由美国心脏协会进行的调查发现,市面上75%的幼儿食品含钠量偏高。其中,1-3岁幼儿的食品含钠量甚至高达每日推荐摄入量的40%。长期过量摄入钠,不仅会增加幼儿患高血压的风险,还会影响其肾脏功能,甚至可能导致成年后的心血管疾病。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应对这一现象呢?首先,在选购幼儿食品时,要养成查阅包装上营养标签的习惯,尽量选择低钠、低盐的食品。其次,要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少吃油炸、腌制、加工食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此外,家长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降低幼儿的钠摄入量:

    • 减少加工食品的摄入,如方便面、薯片等。
    • 烹饪时少加盐,可以使用醋、酱油等调味品。
    • 鼓励孩子多喝水,促进钠的排泄。
    • 适量摄入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土豆等,有助于降低血压。

    总之,家长要重视幼儿的钠摄入量,从饮食入手,预防儿童高血压的发生。

  • 随着季节更替,天气变化无常,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波动加剧,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眼花等症状。这些症状常常被忽视,尤其是年轻人群,认为年龄增长带来的不适是正常现象。然而,这些症状可能是高血压发出的危险信号,需要引起重视。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年轻化趋势日益明显。如果不及时控制血压,可能导致脑卒中和冠心病等严重并发症。因此,了解高血压的早期信号,对于及早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

    高血压患者要警惕以下六大危险信号:

    • 头痛:部位多在后脑,并伴有恶心、呕吐感。若经常感到头痛,且剧烈,同时又恶心作呕,可能是向恶性高血压转化的信号。
    • 眩晕:女性患者出现较多,可能在突然蹲下或起立时发作。
    • 耳鸣:双耳耳鸣,持续时间较长。
    • 心悸气短:高血压会导致心肌肥厚、心脏扩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等,这些都是导致心悸气短的症状。
    • 失眠:多为入睡困难、早醒、睡眠不踏实、易做噩梦、易惊醒。这与大脑皮质功能紊乱及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有关。
    • 肢体麻木:常见手指、脚趾麻木或皮肤如蚁行感,手指不灵活。身体其他部位也可能出现麻木,还可能感觉异常,甚至半身不遂。

    头痛是高血压患者常见的症状,其诱发原因多种多样。有时是高血压本身引起的,有时是精神过度紧张引起的,更为严重的是,它还可能是中风的前兆。高血压患者应密切关注头痛症状,及时就医。

    除了头痛,高血压患者还应注意以下事项:

    •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适当运动。
    • 控制体重,避免肥胖。
    •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 定期监测血压,遵医嘱服药。
    • 如出现头痛、眩晕、耳鸣、心悸、眼花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和监测。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按时服药,定期复查,以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

  • 脉压差,即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差值,是反映动脉损伤程度的重要指标。随着年龄增长和病程延长,脉压差会逐渐增大。过去,人们常认为这是正常生理现象,但实际上,脉压差增大可能是动脉硬化的信号。

    动脉硬化是导致脉压差增大的主要原因,包括粥样硬化和纤维化。高血压、糖尿病和衰老等因素都会改变动脉壁的结构和功能,使管壁变硬、弹性变差,导致脉压增大。研究表明,脉压差增大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那么,如何有效控制脉压差呢?除了常规的降压治疗外,以下方法可以帮助改善动脉弹性、缩小脉压差:

    1. 药物治疗:硝酸脂类药物、他汀类药物、叶酸、胰岛素增敏剂等药物可以帮助改善动脉弹性、降低血压,从而缩小脉压差。

    2. 生活方式调整:戒烟限酒、控制体重、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当运动等都有助于改善动脉弹性、降低脉压差。

    3. 心理调节: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有助于降低血压,从而缩小脉压差。

    总之,关注脉压差,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脉压差,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 春季,万物复苏,人体也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养生好时机。中医认为,春季应顺应自然,注重饮食调养,吃时令菜是中华民族食养生的一大瑰宝。

    中医养生专家杨力指出,《黄帝内经》中就有‘司岁备物’的记载,强调人应遵循大自然的阴阳气化来采备进食。春季是各种时令蔬菜上市的好时节,多吃时令果菜,可以更好地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不时,不食’是孔子提倡的饮食原则,提醒我们不要食用不符合节气的食物。春季,应该多吃一些生发性的食物,帮助人体升温阳气,如豆苗、豆芽、蒜苗、春笋、莴笋、香椿、豌豆苗等。同时,可以适量食用一些野菜,如荠菜,以及草莓、青梅、杏等时令水果。

    春季养生,还需因人而异。糖尿病、肠胃不适等患者应谨慎食用蜂蜜。此外,春季风大,容易出现流鼻涕、感冒等症状,炒菜时可以适量放一些生姜,起到防风的作用。

    除了饮食调养,春季养生还应注重日常保养。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适当进行户外运动,增强体质。同时,春季是多种疾病的高发期,如流感、过敏等,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

    总之,春季养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从饮食、作息、运动等多个方面综合调理,才能达到健康养生的目的。

  • 随着季节交替,气温变化无常,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波动加剧,容易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眼花等症状。许多年轻人也出现了这些症状,需要引起重视。

    高血压年轻化趋势明显,如果不控制好血压,可能引发脑卒中和冠心病。因此,了解高血压的早期信号非常重要。

    以下是高血压患者需要警惕的六大危险信号:

    1. 头痛:后脑部位剧烈头痛,伴随恶心、呕吐,可能是向恶性高血压转化的信号。

    2. 眩晕:女性患者较多,突然蹲下或起立时发作。

    3. 耳鸣:双耳持续性耳鸣。

    4. 心悸气短:高血压可能导致心肌肥厚、心脏扩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等,出现心悸气短症状。

    5. 失眠:入睡困难、早醒、睡眠不踏实、易做噩梦、易惊醒等。

    6. 肢体麻木:手指、脚趾麻木或皮肤蚁行感,手指不灵活,其他部位也可能出现麻木,甚至半身不遂。

    头痛是高血压患者常见的症状,可能是高血压本身引起的,也可能是精神过度紧张引起的,甚至可能是中风的前兆。高血压患者不能忽视头痛这个危险信号。

    紧张性头痛常见于高血压早期,血压波动在130-140/85-90mmHg的患者中。头痛多局限于一侧或两侧的前头部及后头部,可能由长期精神过度紧张或突然受到强烈刺激引起。

    血压波动于140-160/90-100mmHg的患者,头痛可能从颈枕部扩散至前头部、眼眶及太阳穴,头痛多为搏动性痛,常较剧烈。

    血压波动在160-190/95-120mmHg之间,患者可能伴有糖尿病、冠状动脉病变、高脂血症等其他疾病。突然血压上升时,可能出现意识模糊、全身抽搐、头痛、剧烈呕吐、暂时性视力丧失等症状,可能是脑中风的警讯。

    季节更替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波动加剧,容易导致头痛。睡眠不足可能引起精神紧张,导致紧张性头痛。应及时到医院查明病因,不要单纯依靠止痛药进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高血压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健康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情绪稳定等。定期监测血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此外,高血压患者应关注以下方面:

    1. 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并发症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

    2. 药物治疗与生活方式干预相结合:药物治疗与生活方式干预相结合,达到更好的降压效果。

    3. 定期随访:定期随访,监测血压、心率、血脂、血糖等指标,调整治疗方案。

    4. 心理支持: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5. 预防并发症:积极预防高血压并发症,如脑卒中和冠心病等。

  • 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人体阳气生发的关键时期。中医讲究“药食同源”,许多食物既可食用又有药用价值,对健康大有裨益。春季养生,选择合适的食物尤为重要。

    春季常见蔬菜中,韭菜因其独特的功效备受推崇。韭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类、维生素A、维生素C、钙、磷等营养素,以及挥发油等活性物质,具有温中补阳、行气活血、散瘀止痛等作用。

    韭菜的药用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

    1. 温中补阳:韭菜性温,适合春季阳气生发,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2. 行气活血:韭菜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3. 散瘀止痛:韭菜对跌打损伤、瘀血疼痛等有缓解作用。

    4. 促进消化:韭菜含有挥发油,能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消化。

    5. 预防疾病:韭菜中的活性物质具有抗菌、抗病毒的作用,可预防感冒、流感等疾病。

    春季养生,除了食用韭菜,以下食物也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1. 荠菜:具有凉血止血、清肝明目、清热利尿等功效。

    2. 菠菜:具有养血、止血、润燥等功效。

    3. 春笋:具有滋阴、益血、化痰、消食、利便、明目等作用。

    4. 草莓:具有润肺、生津、养血等功效。

    5. 柠檬:具有生津止渴、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等功效。

    春季养生,除了合理饮食,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2. 适当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3. 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4.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

  • 春天,万物复苏,大地回暖,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然而,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春天却是一个需要格外注意的季节。因为春季气温变化较大,人体血压容易波动,导致头痛、眩晕等症状加重。因此,高血压患者在春季除了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规律治疗和适量运动外,饮食调理也至关重要。

    那么,高血压患者在春季应该如何饮食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清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

    清淡饮食有助于减轻高血压患者的身体负担,降低血压。建议多摄入新鲜蔬菜和水果,如柑橘、甘蓝菜、萝卜、芹菜、黄瓜等,这些食物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血压和血脂。

    2. 控制盐分摄入,增加钾元素摄入

    食盐过多会加重高血压病情,因此高血压患者应严格控制盐分摄入,每天盐摄入量控制在4-6克以下。同时,应增加钾元素摄入,如苋菜、菠菜、油菜、西红柿等食物富含钾,有助于保护心肌细胞。

    3. 控制胆固醇和脂肪酸摄入

    高血压患者应避免摄入过多胆固醇和脂肪酸,如动物内脏、肥肉、奶油、蛋黄等。建议食用植物油,如花生油、玉米油等。

    4. 戒烟限酒

    吸烟和饮酒都会加重高血压病情,因此高血压患者应戒烟限酒,特别是避免过量饮酒。

    5. 选择合理的调养膳食

    以下是一些有利于降脂降压的调养膳食,高血压患者可以尝试:

    • 降压茶:野菊花、草决明、罗布麻叶等。
    • 凉拌三丝:白萝卜、海带、芹菜。
    • 黑木耳炖瘦肉:黑木耳、瘦猪肉、姜片、大枣。
    • 凉拌芹菜:芹菜、香干丝、榨菜丝。

    总之,高血压患者在春季要注意饮食调理,遵循医生的建议,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有效控制病情,享受健康的生活。

  • 高血压,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危害性不容小觑。除了引起心脏、大脑、血管等器官的损害外,高血压还会对肾脏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导致慢性肾衰竭。本文将详细解析高血压对肾脏的危害,以及如何预防和治疗高血压肾损害。

    高血压与肾脏:互为“仇敌”

    高血压对肾脏的损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肾小动脉硬化:高血压会导致肾小动脉血管硬化,影响肾脏血液供应,导致肾脏功能受损。
    • 内皮细胞损伤:高血压还会损伤肾脏血管的内皮细胞,使微量白蛋白漏出,损害肾脏功能。
    • 蛋白尿:白蛋白漏出会导致蛋白尿,进一步加重肾脏负担,加速肾脏损害。
    • 肾功能衰竭: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肾功能逐渐恶化,最终发展为慢性肾衰竭。

    预防高血压肾损害:控制血压是关键

    预防高血压肾损害,最重要的是有效控制血压。以下是一些控制血压的方法:

    • 合理饮食: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有助于降低血压。
    • 适量运动: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降低血压。
    •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都会加重高血压的病情。
    • 保持良好心态:情绪波动也会影响血压。
    • 遵医嘱用药:按时按量服用降压药,控制血压。

    定期检查:早期发现肾脏损害

    高血压患者应定期检查尿常规,至少半年检查1次,高血压持续时间长者,监测间隔时间应缩短。必要时还应检查肾小球及肾小管功能,以早期发现肾脏损害。

    总结:

    高血压对肾脏的危害不容忽视,早期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通过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良好心态和遵医嘱用药等方法,可以有效控制血压,预防高血压肾损害。

  •   在日常生活中,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很大影响。准确测量血压对于高血压患者的管理和治疗至关重要。然而,市面上血压计种类繁多,如何选择合适的血压计成为许多患者关心的问题。

      水银血压计与电子血压计:准确度与便捷性的权衡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血压计主要有水银血压计和电子血压计两种。水银血压计在医院中广泛使用,其准确度较高,但操作较为复杂,需要专业人员操作。而电子血压计操作简便,适合家庭使用,但准确度相对较低。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选择血压计时应该综合考虑准确度和便捷性。如果需要长期监测血压,建议选择水银血压计,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而对于需要随时监测血压的患者,可以选择操作简便的电子血压计。

      血压计类型:臂式与腕式血压计的区别

      电子血压计中,臂式血压计和腕式血压计是两种常见的类型。一般来说,臂式血压计的测量结果比腕式血压计更准确,误差更小。因此,在购买血压计时,建议优先选择臂式血压计。

      电子血压计的误差来源: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

      电子血压计在测量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误差,主要包括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两种。随机误差是指由于测量过程中的偶然因素导致的误差,可以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来减小。而系统误差是指由于血压计本身存在缺陷导致的误差,无法通过多次测量来消除。

      如何选择合适的血压计

      1. 根据个人需求选择血压计类型:对于需要长期监测血压的患者,建议选择水银血压计;对于需要随时监测血压的患者,可以选择操作简便的电子血压计。

      2. 选择准确度较高的血压计:臂式血压计的准确度较高,建议优先选择。

      3. 注意血压计的维护与保养:定期检查血压计是否正常工作,保持血压计的清洁。

      4. 遵循医嘱: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和使用血压计。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