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门诊问与答】为什么要重新做检查?

【门诊问与答】为什么要重新做检查?
发表人:刘恒昌

许多患者在门诊就诊时会有这样一个疑问:明明已经在其他医院做了检查,为什么又要重新做一次?

目前在大部分三甲医院都会要求患者在就诊时重新进行检查,这样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因为患者所带的资料可能会丢失,重新检查是将初诊时患者的状态记录在医院自己的系统中,方便以后追溯,对病情有系统的记录;

(2)医院内使用的网络不是我们日常使用的互联网,绝大部分医院间的资料不能做到互相查看;

(3)有些检查,例如CT、磁共振(MRI)等一些影像学检查,可能需要多学科进行会诊,而患者拿到的胶片,只是好几千张胶片中挑选出来的一小部分,可能会丢失好多信息,而且胶片无法调整大小、窗宽、窗位等一些参数,这些都只能在医院的电子系统中进行操作,所以需要重新进行检查

(4)有些检查是具有时效性的,比如血常规、生化等抽血化验的指标的时效性可能是3~7天不等,而心电图等检查,也会受到治疗(例如化疗药的心脏毒性)或者基础疾病(如心率失常)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5)一小部分医院可能存在患者信息不正确、或者利用他人名字进行检查的情况。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检查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检查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在我们亚健康状态越来越普遍的社会中,甲状腺作为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体,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的容易出现病症的部分。在我国,甲状腺疾病的患病率高达18%左右,几乎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患有甲状腺疾病。

    临床上,如甲状腺退行性病变、炎症、自身免疫力低下等都可能表现为甲状腺问题。哪些人群更易患甲状腺疾病呢?

     

     

    一、 缺碘或高碘人群

    甲状腺功能是否良好与碘元素的摄入量有关。碘是人体合成甲状腺素的必需物质,所以无论是碘元素摄入过量或不足都有可能会增加甲状腺疾病的患病风险。

    二、所有年龄段的女性

    女性较男性更容易患甲状腺疾病,因为女性的内分泌比较活跃、稳定性差,在面对压力大和情绪改变时,如生理期、妊娠期、哺乳期等,容易出现自身免疫调节异常,进而引发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的高代谢症状。尤其是甲状腺肿、甲亢、甲减等疾病,都以女性高发。中青年女性多发甲亢、亚急性甲状腺炎;中年女性多发结节性甲状腺肿、桥本甲状腺炎;中老年女性多发桥本甲状腺炎、甲减。

    三、自身免疫缺陷的人群

    有自身免疫缺陷的人,通常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甲状腺疾病会同时存在,如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病、1型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患甲状腺疾病的风险也会大大增加。

    四、长期接触辐射的人群

    电离辐射是甲状腺结节形成和肿瘤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因为辐射对甲状腺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可能引发甲状腺功能异常,甚至是增加癌变的可能性。同时,电子产品高使用率及年轻化,产生辐射越来越多,各种X线、ECT、职业暴露等都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尤其刺激甲状腺结节的形成[1]

    五、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者

    一般情况下,不能证明甲状腺疾病就是一种遗传病,但如果自己的母亲,奶奶,姨妈等患有甲状腺疾病,那么后代患上此类疾病的概率会比普通人高。

     

     

    甲状腺疾病的筛查

    大部分的甲状腺疾病是通过体检或甲状腺B超发现的,除了易发人群外,建议当出现原因不明的体重增加或下降;失眠、烦躁、易怒;多汗、怕热、手抖;心率失常;不孕不育;妊娠早期妇女等可能与代谢有关的症状时,就需要进行甲状腺功能的检查。

    检查项目包括甲状腺功能筛查和甲状腺彩超检查。

    甲状腺功能筛查是通过检查血液中甲状腺相关激素有无异常的增多或减少来判断是否有异常问题存在;甲状腺彩超检查是通过影像观察甲状腺的形态,判断是否有结节、增生或萎缩,以及血流供应是否有异常。两者检查的侧重点不同,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对于确诊的甲状腺疾病患者,应按要求定期复查。一般来说,口服抗甲药治疗者,在甲亢症状未得到控制前,每2周检测1次,症状控制后,4-6周检测1次;甲减患者在药物治疗初期,每月检测1次,用药剂量稳定后,3-6个月复查1次;甲状腺肿瘤切除患者,按医生要求定期复查;甲状腺炎患者按是否伴有甲亢或甲减,来安排复查时间。

    重视甲状腺疾病的早期预防检查和定期复查,是防治疾病的重要一步,及时发现、及时治疗,避免给健康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参考文献
    [1] 黄洁明.探讨筛查甲状腺疾病作为常规体检项目的必要性[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7(23):30-31.
  • 支架植入是治疗冠心病的一个重要的方法,而且是非常重要的方法,我经常和我的同事以及患者说,如果没有介入治疗,那么心内科的医生就失去了一个非常有用的一只手臂。因为截止到目前冠心病较为有效的方法,除了口服药物和外科大计划以外,就剩下介入治疗介入治疗占据了冠心病治疗的很大一部分比例。

     

    但介入治疗并不是冠心病治疗的结束,而是冠心病治疗的开始,进入以后多久需要复查呢?为什么呢?咱们一起来讨论和探讨一下。

     

     

    一、介入治疗后的冠心病需要多久复查一次?

     

    一般情况下我们都建议介入治疗后的患者在没有异常情况的前提下要在出院以后的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第9个月和一年的时候进行必要的复查,如果没有其他异常,以后的每年中都建议到医院进行复查一次。当然如果患者有特殊的情况或者有突发的其他症状或事件,那么就需要随时到医院进行复诊。

     

    二、复查都需要查哪些东西呢?

     

    冠心病的复查也不是千篇一律,而是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必要的复查项目和方法,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患者多数要复查的是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心电图,心脏彩超等一些常规检查,如果患者有特殊情况,还需要根据患者的特殊情况进行特殊的一些检查,比如冠状动脉衰竭冠状动脉造影,心脏磁共振等相关检查。

     

    三、为什么需要复查这么多次?

     

    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为什么要复查这么多次呢?这主要是和冠心病的本质是有关系的,冠心病是一个不能彻底根治的疾病,我们定期复查的目的是最大可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冠心病可能出现的相关危险,根据我们复查的情况调整治疗方案,选择合适最有效的治疗方案。

     

     

    看懂了吗?我们复查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的保证冠心病患者介入以后的安全,其实不仅仅是介入以后的冠心病,即便是不介入的冠心病,仅仅是药物保守治疗的患者,我们也建议进行遵医嘱的定期复查,才能有效的避免事件改善,愈后改善生活质量!

     

    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李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身体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 门诊上有病人来问,为什么其他医院查的大便隐血试验阳性+,来你们医院查的大便隐血试验阴性-?是不是结果不准呢?

     


    粪便隐血实验,是指消化道少量出血,一般出血量小于5ml,肉眼不可见。可以通过化学法、免疫法等隐血实验来证实。

    粪便隐血实验是作用是什么?

    粪便隐血实验检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筛查肉眼无法看到的、存在于粪便中的少量血液。

     

    粪便隐血实验检测可以显示消化道从口腔到大肠,是否有出血的现象,粪便隐血检查是阳性的时候,需要进一步的关注。粪便隐血实验结果阳性,可能是由于消化道的炎症缺血,肿瘤,甚至可能是消化道癌症早期唯一的一个特征。

    粪便隐血实验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粪便隐血实验的检测常规的分为两种方法,化学法和免疫法。

     

    1. 传统的方法是利用血机制拥有过氧化氢的特性,将粪便涂抹在试纸上,加上速滴的过氧化氢,也就是双氧水,如果有隐血,那么是只会变颜色,这种检查方法可以检出每天超过10毫升的出血,多次重复检测可以提高检测的敏感度,这种方法相对简单快速,而且成本比较低,但是呢,当出血量在5~10毫升的时候,有可能会出现漏检。

     

    2. 还有一种粪便免疫法检测,从2001年以后逐渐开始普及,这种方法主要是检测血红蛋白中的珠蛋白而非血红素,特别是对于下呼吸道肠道出血这种检测更为敏感,可以检测出0.3毫升以上的出血。但有时也可能出现假阳性。

    为什么粪便隐血实验在一个医院查的是阳性,换一家医院查的是阴性?

    1. 疾病原因不同:

     

    消化道溃疡的时候,隐血试验呈间歇性的阳性。

     

    但是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时候,比如胃癌和结肠癌等,隐血实验持续阳性。


     
    如果不是消化道恶性肿瘤,而只是消化道溃疡,其实,没有始终阳性,患者心里应该乐才对。


    2.方法不同:

     

    隐血实验有化学法和免疫法。有的医院采用的是免疫法来检测隐血。这种方法灵敏度过高。

     

    在24小时内胃肠道出血量非常小时,或者服用刺激胃肠的药物引起的消化道少量出血时,就可以诊断为阳性。这种方法灵敏度高,容易出现假阳性。

     

    我们医院采用的是化学法。假阳性率相对低。但灵敏度有待提高。

     

    3. 饮食干扰:经询问病人,不是同一天做的检查。

     

    这样如果同用化学法检测:

     

    ①吃了动物血,如鸭血、猪血,生食蔬菜等,隐血实验会出现假阳性。


     
    ②当饮食中含有大量维生素c,血液在肠道中停留过久,即便有消化道少量出血,但血红蛋白被细菌降解,而出现假阴性。故而不同时间,隐血实验结果不一致。

  • 医院里有时候会遇见采完血过了一段时间,会被化验室通知要重新采血说抽血不合格,这是为什么呢?

     

    1.为什么有些血抽完不能检测

     

    实验室结果误差按其来源可分为检验前误差、检验中误差和检验后误差。随着仪器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及分析技术的改进,检验中误差占检验结果总误差的比例越来越小,检验前因素成为影响检验结果准确的主要原因,其中用于检验的标本是否合格最为重要。

     

    临床实验室拒收血标本的常见原因有:

     

    ①标本信息错误:患者信息有误、条形码号重复、无申请项目等;

     

    ②标本凝块:抗凝标本管内或管壁中发现凝块;

     

     

    ③标本量少:采血量少无法满足检验需要或未采集到规定的量;

     

    ④标本类型错误:标本采集容器错误或检测项目与标本种类不符;

     

    ⑤标本容器破损:破损导致标本泄漏无法检测;

     

    ⑥采集容器中无待测标本;

     

    ⑦标本溶血:离心后可见溶血,血清或血浆游离血红蛋白>1.0g/L;

     

    ⑧严重脂血:通常为三酰甘油,全血>10g/L,血清或血浆>3g/L,可因严重高脂血症或静脉输注营养所致;

     

    ⑨标本送检超时:采血后未及时送检,影响检验结果。

     

    2.为什么血标本会发生溶血

     

    溶血即红细胞破坏导致血红蛋白释放进入血浆的现象。临床检验工作中时常遇到血液标本不同程度的溶血,主要因素有:

     

    ①物理因素:机械性破坏、冰冻、人工心脏瓣膜置换;

     

    ②化学因素:标本接触表面活性剂;

     

    ③代谢性因素:遗传病引起的红细胞脆性增高;

     

     

    ④生物因素:恶性疟感染;

     

    ⑤药物毒性反应;

     

    ⑥急性输血反应等。

     

    采血不当也会造成溶血:如将注射器血液用力注入试管中,血细胞受外力而溶血;采血时定位或进针不准,针尖在皮下或静脉四周反复探寻,造成血肿和标本溶血;用力混匀含添加剂的血标本试管或运输时振动过大,挤压血细胞造成溶血;从血肿处静脉采血,血标本可能已溶血;有添加剂采血管采血量不足,渗透压改变发生溶血;采血时穿刺处消毒液未干可溶血;注射器和针头连接不紧,空气进入产生气泡,发生溶血;皮肤穿刺时,用力挤压穿刺部位或直接从皮肤上取血均可造成溶血;采血管管壁粗糙也可引起溶血。

     

    3.溶血后血液成分会发生明显变化。

     

    在细胞内外许多生物分子浓度不一,发生溶血后细胞内容物释放入血,使血液中相应的物质浓度发生改变。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朋友跟我抱怨,在镇上医院做过检查了。来市医院看病,医生又要求重新花钱检查,简直是坑人!为什么明明做过检查了,相同的项目,来到新的医院又要重新做一遍。医院是不是为了挣钱,才这样的?就不能根据之前的检查看病吗?

     

    坑人?非也!!!这的确是一个现实又无奈的问题。听完朋友的一通抱怨,我想了想说,如果是我,我有可能也会让你重新检查。

     

    我的研究课题是关于肿瘤的。肿瘤虽然可以从基因层面进行判别,但是病理结果是肿瘤诊断的金标准。有次跟病理科老师交流的时候。她提到一个例子。一个在县里诊断为胃癌的人,一脸失落,准备来这里做手术。

     
    来这里又做了一次病理,她们觉得不能完全符合胃癌细胞的诊断,他们科反复多次讨论之后,一致认为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胃炎,不能定之为胃癌,病人听到这个结果,非常开心。

     

     

    如果根据病人在之前医院的检查,来了就直接做手术,恐怕损失最多,受创伤最大的还是病人。很多病人一听说是癌症,整个人心理就崩溃了。手术创伤,对病人的伤害同样不小。虽然现在有医保报销政策,病人所面临的经济压力仍然不小。但是多做了这一次检查,多收了一次检查费,就让病人免于一场手术和癌症的巨大心理压力。

    有次我们科也碰到过,一个人在开发区某医院做的,尿中白细胞1000多个,尿蛋白三个+,这种结果看肾脏功能损伤比较厉害了,但来我们科复查,白细胞也正常,尿蛋白也正常。

     
    同一天一个人的结果,固然有波动,但不应该出现如此大的差异。这种情况很难说,是因为仪器出了问题,还是由于标本跟别人混了。如果不分青红皂白,根据之前的结果,直接用药,对病人也是一种伤害。

     

    再做检查,会增加病人的经济成本,的确很无奈。但是不同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的不平衡。造成很多医院大夫,不相信其他医院的检查结果,这也是现实存在的。

     

    希望国家能继续加大对医疗方面的投入,增大病人看病的报销比例,尽可能的减少病人看病的经济压力。同时加大对个级别医疗机构的技术培训,总体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所有的手术进行前都要检查凝血功能,这是为什么呢?

     

    许多手术,尤其是大手术前,需要对患者凝血功能作出正确判断。保证患者在手术中或术后不发生大出血是非常重要的。

     

    为保证手术万无一失,应做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出血时间(B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六项检查。对有出血倾向,包括出血家族史、出血病史、存在与出血有关疾病的患者,除应做上述六项外,还应根据检查结果做进一步检查。

     

    近年来,随着对血栓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术前患者易栓症指标的检测显得更为重要。对于长期卧床、有血栓家族史、骨科手术后的患者,临床医生常根据检测结果,术前采用相应的预防性治疗,以防止血栓的发生。

     

     

    什么是凝血,什么是止血?

     

    当血液流出血管后,很快会凝固,形成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组成的血赛块。这种血液由液体状态转为不流动的凝胶状态时即为凝血,其实质是由一系列凝血因子参与的复杂的生理过程,它是哺乳类动物止血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血系统的动态平衡是正常机体维持体内血液流动状态和防止血液丢失的关键。

     

    止血是指当血管损伤发生出血时,通过血管收缩、血小板止血、血栓形成和血液凝固,使小血管的破损口堵塞,流血停止,避免过度失血。

     

    什么是凝血因子?

     

    凝血因子是参与血液凝固过程的各种蛋白质组分。生理作用是在血管出血时被激活,和血小板粘连在一起并且补塞血管上的漏口,这个过程被称为凝血。它们部分由肝脏生成,可被香豆素所抑制。为统一命名,世界卫生组织按其被发现的先后次序用罗马数字编号,有凝血因子I,II,II,IV,V,VI,VII,IX,X,XI,XII等,因子XII被认为对于凝血功能无决定性的影响,不再列入凝血因子的编号。因子VI事实上是活化的第五因子,已经取消因子VI的命名。

     

     

    人体的抗凝系统。

     

    天然存在的生理性抗凝物质有抗凝血酶皿、蛋白C、肝素、α2巨球蛋白、α,抗胰蛋白酶、α2抗血浆素等。其先天性缺乏可以产生高血栓形成倾向。生理性抗凝物质过多很少见。病理性抗凝物质增多见于机体对某一凝血因子产生特异性抗体时(获得性),可导致凝血障碍。

  •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病,我国目前有约3亿左右的高血压患者,高血压基数如此之大,但高血压的知晓率、服药率及达标率的三低特点明显。而且高血压的危害非常多,并发症也非常的多见,高血压为此呈现出发病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的三高特点。

     

     

    对于高血压后为什么查心脏彩超的问题,我们需要了解高血压到底会对心脏做哪些破坏,需要我们如此关注心脏?

     

    一、高血压会使得冠状动脉被破坏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大家可能不太熟悉,冠心病大家该知道了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的基础,也就是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到一定程度,就成了冠心病了。而高血压,可以使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加剧冠心病的形成。所以,做心脏彩超,可以了解有无冠心病的心脏损害,比如室壁运动异常、室壁瘤等冠心病表现。

     

    二、高血压会使得心肌肥厚

     

    高血压久了,心肌会需要更大的做功才能使得各个脏器得到血液供应,而长期的大负荷做功,会使得心肌代偿性肥厚,久而久之,心脏彩超就可以发现端倪,高血压导致的心肌肥厚有着固定的特点,左室壁和间隔肥厚为主,如果此时不加以控制血压,心脏将进入一个更为危险的境地。此时的心脏彩超,就更为重要了!

     

    三、高血压导致心衰

     

    高血压导致心衰,和引起冠心病,还有心肌肥厚,心脏扩大等诸多因素有关系,但不管是哪种原因或者共同原因导致的心衰,在心脏彩超下都可以发现。主要表现为心脏扩大,射血分数减低,在彩超中都有体现。

     

     

    四、高血压导致瓣膜关闭不全

     

    其实瓣膜关闭不全也是相对的,是因为心脏大了、心衰了等情况出现了,才使得瓣膜相对的关闭不全,这些,在彩超下也可以看得出来。

     

    心脏彩超,是高血压患者体检中不可替代的一项重要检查,如果你有高血压,而且没有检查过心脏彩超,那么,心健康奉劝您,没事做个彩超看看吧!提前检查,早做预防!

     

    你们觉得呢?

     

    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正常人的血压随内外环境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在整体人群,血压水平随年龄逐渐升高,以收缩压更为明显,但50岁后舒张压呈现下降趋势,脉压也随之加大。

     

     

    一、小便常规都可以提示什么?

     

    小便常规,又叫尿常规,是医院里的一项常规检查,也是很普通的一项检查!尿常规是医学检验“三大常规”项目之一,不少肾脏病变早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对于某些全身性病变以及身体其他脏器影响尿液改变的疾病如糖尿病、血液病、肝胆疾患、流行性出血热等的诊断,也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大家知道尿常规都可以提示出来什么问题吗?咱们把尿常规常见的异常晒出来看看,尿常规都可以提示什么?细菌超标白细胞高往往提示尿路感染!潜血阳性往往提示结石、泌尿系占位等;尿糖往往提示糖尿病;蛋白往往提示肾脏损害,等等等,小小的尿常规,提示给我们的可不少!

     


    二、高血压有哪些损害?

     

    了解提问者的问题以后,我们再来看看高血压往往有哪些损害!高血压的危害有很多,比如常见的动脉粥样硬化,会导致冠心病、脑梗塞等等;其次高血压脑出血也是较大的并发症之一;高血压眼病,高血压外周动脉硬化等等!但今天我们讨论的重点,则是高血压肾损害,高血压对肾脏的损害不仅仅表现为肾血管的粥样硬化,肾实质的损害也首当其冲!


    三、高血压肾损害的表现?

     

    高血压肾损害,多数首先表现为蛋白尿,其次才是肾功能不全,肾衰竭!所以,高血压患者定期监测尿常规,可以尽早而且有效的发现高血压的肾脏损害!

     

    现在各位亲明白了为什么高血压患者要查小便了吧!

     

    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 如果患者出现渐进性发展的活动后呼吸困难,伴或不伴干咳、咯血、胸痛。或者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关节痛、无力、消瘦、口干、眼干、肌肉痛时,应及时就医。配合医生的检查以尽快明确疾病诊断,积极就医。

     

    1.体格检查


    肺部听诊:最早期可出现轻微的呼吸频率加快,心率增加,肺部听诊可为阴性。80%以上的患者肺部听诊可闻及捻发音,常被描述为“Velcro啰音”或爆裂音,位于吸气末,于两肺基底部明显。部分累及间质并引起肺纤维化的疾病可闻及捻发音,但在肺部肉芽肿性疾病很少见,如肺结节病。偶尔可闻及喘鸣和湿啰音,如哮喘样症状和体征的出现多提示疾病影响到气道。由于肺进行性纤维化和低氧血症作用可出现继发性肺动脉高压、肺心病时,临床表现可发现心音亢进,右心室扩大。


    杵状指:手指或足趾末端增生、肥厚,呈杵状膨大,提示肺结构破坏和肺功能受损。

     


    2.肺功能检测


    肺功能检测包括肺活量测定、肺容积测定和肺CO弥散量测定。肺功能检测不能明确具体的病因诊断,但在排除其他疾病,病情的严重度分级,观察治疗效果及预后方面可提供客观评价的指标。最常见的肺功能检测异常表现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弥散功能障碍。典型的限制性通气障碍表现为肺容积减少,肺总量、功能性残气量、残气量<80%预计值、1秒钟用力呼气量和用力肺活量同时减少,FEV1/FVC比值升高。

     

    3.X线平片


    早期表现为肺纹理增粗、模糊,以两肺中、下野明显,后可见网状及小斑片状影。由于细支气管的部分阻塞,有时伴有弥漫性肺气肿表现。若肺门周围出现间质性炎症浸润,可表现为肺门密度增高、轮廓模糊、结构不清。

     

    4.CT


    由于CT的分辨率较X线高,故能比X线片更能发现早期病变,尤其是HRCT(高分辨率CT)。不同病原体导致的间质性肺炎,其CT征象也有不同的特征,但特异性不高。

     

    5.纤维支气管镜


    部分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或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可以得到明确诊断。支气管肺泡灌洗有助于诊断特异性感染(如结核、肺组织胞浆菌病、球孢子菌病、真菌感染)和部分非肺感染疾病。而且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细胞学检查对于缩小诊断范围有重要作用。

     

     

    6.外科肺活检


    患者经上述检查无法确诊时,外科肺活检可列为最后考虑的诊断方法。可行电视辅助下胸腔镜肺组织活检和常规开胸肺组织活检。鉴于潜在的风险(较低的病死率),应特别注意权衡利弊,对极度虚弱或老年患者不主张使用。

     

    7.实验室验血


    检查是否发生感染和炎症反应;检查是否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标志物,例如某些蛋白质或抗体;检查是否存在针对环境污染因素的某反应标志物。

  • 我做的是外科手术,没有做心脏的手术,为什么在做手术的时候会并发心肌梗死呢?或许这是这个提问者所想表达的主要意思。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在手术当中确实有各种各样的并发症,但是不是所有的手术都有并发症呢,今天咱们来一起讨论一下和手术并发症相关的那些事儿。

     

     

    一、外科手术中会发生了心肌梗死吗?

     

    在做外科手术之前,对需要手术的患者进行心、脑、肺、肝、肾等多脏器的功能进行评估,以及评估手术当中可能会出现相关并发症的风险,是必须要进行的一件事儿。但即便如此,手术当中仍然有发生这样或那样并发症的这种风险。在手术前,如果患者是一个心血管高危风险的患者,那么进行术前心血管的评估非常重要,但即便如此仍然有漏网之鱼,而这些漏网之鱼,就成为了手术当中发生心肌梗死的那一个人。所以在外科手术当中会发生心肌梗死,还会发生其他我们可能意想不到的并发症。


    二、为什么手术会诱发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的诱发原因有很多,比如我们常见的抽烟喝酒,不良生活习惯等等,但手术和创伤绝对也是一个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的原因。在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患者交感神经张力快速升高,以及在手术中麻醉使血压降低、容量负荷减低,以及手术中的应激和创伤都是容易导致和诱发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而且有时候我们在术中使用的一些药物,术前停用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药物或者是所做出的其他一些处理,也都会成为诱发心肌梗死的原因。


    三、术中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应该怎么办?

     

    在术前需要综合评估患者的心脏相关风险,而且要停用抗血小板抗凝的相关药物。但医生也会做相关的一些预防和处理比如筛查冠状动脉情况,比如请相关科室会诊等情况,但即便如此,术中发生急性心肌梗死,仍然是不可预知的情况之一!所以术中发生急性心肌梗死,需要怎样处理呢?在手术中发生急性心肌梗死,仍然要处理首先威胁生命的那个疾病,也就是急性心肌梗死,此时需要把手术停止,或者是尽快做完,以便用最早的时间处理梗死相关血管,减轻相关并发症。但手术中的患者,抗血小板和抗凝,都需要谨慎小心,所以急性心肌梗死此时发生处理起来仍然比较棘手。

     


    看懂了吗?术中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并不是不可能。但如何处理确实考验着手术医生和心内科医生的智慧,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你。

  • 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是预防疾病、保持健康的重要一环。本文将为您介绍如何从头到脚进行自我检查,及时发现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从而避免小病拖成大病。

    头部

    头部是我们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头部症状及其可能的原因:

    • 晨起眼皮肿胀:可能与肾脏疾病有关,如肾炎等。
    • 牙疼:可能是心肌缺血的症状,需要检查心脏。
    • 头晕:可能是由脑血管疾病、颈椎问题、高血压等原因引起。
    • 口臭:可能是胃或肝出现问题,或牙周病引起。
    • 舌苔发黑:可能是血液疾病、心脏问题或呼吸系统功能不足引起的。
    • 脸部不对称:可能是面瘫或中风的信号。

    皮肤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也是反映健康状况的重要窗口。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皮肤症状及其可能的原因:

    • 皮肤发痒:可能与肝胆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有关。
    • 出现紫红色斑块:可能是紫癜,多半为血液系统病变所致。
    • 不对称的黑痣:可能是黑色素瘤。
    • 腿部出现青筋:可能是静脉曲张。
    • 皮肤下摸到疙瘩:可能是脂肪瘤、淋巴结等。

    大小便

    大小便的颜色和形状也能反映身体健康状况。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大小便异常及其可能的原因:

    • 尿色太黄:可能预示肝胆疾病。
    • 血尿:可能是由泌尿系统肿瘤等原因引起。
    • 大便呈白色:可能是胆道阻塞。
    • 黑色大便: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
    • 红色大便:可能是下消化道出血。

    四肢

    四肢也是反映健康状况的重要部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四肢症状及其可能的原因:

    • 手抖:可能是帕金森病、甲亢等。
    • 手脚麻:可能是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
    • 指尖比指节更粗大:可能患有严重的肺部疾病。
    • 手掌发红:可能是肝脏出现问题。
    • 腰痛:可能是肾脏肿瘤、泌尿系统疾病等。
    • 下肢肿胀、疼痛发冷:可能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肾病等。

    通过以上内容,相信您已经对从头到脚查身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请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保持健康的生活。

  •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医疗行业也在不断创新和进步。艾迪康医学检验中心作为国内领先的医学检验机构,始终关注着行业动态,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近日,艾迪康医学检验中心全新中文官网正式上线,为广大患者带来了更加便捷、高效的线上服务体验。

    新官网在设计上采用了扁平化设计风格,页面简洁大方,功能也更加完善。在首页醒目位置,艾迪康三大核心服务——医学检验、药物临床、科研服务——一目了然。此外,新官网还增加了疾病诊断、热门检验项目等板块,方便用户快速查询所需信息。

    艾迪康医学检验中心拥有先进的设备、专业的团队和严谨的管理体系,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学检验服务。目前,中心已开展1400多项检测项目,涉及肝炎、血液病、肿瘤等多个领域,并与全国10000多家医疗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

    除了官方网站,艾迪康还通过官方微信、官方微博等渠道与患者保持互动,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同时,客服热线和业务人员也将为患者提供便捷的咨询和预约服务。

    艾迪康医学检验中心的改版上线,标志着我国医学检验行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又迈出了重要一步。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艾迪康将继续秉承专业、严谨的理念,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 在医学领域,同样存在一些表象,可能预示着我们需要对某些疾病保持警惕,甚至采取行动。以下七个表象,可能表明我们需要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

    1、频繁出现不明原因的疼痛

    疼痛是身体发出的信号,可能是由于疾病引起的。如果出现反复发作、部位不固定、性质不明确的疼痛,建议及时就医,排除疾病风险。

    2、体重异常变化

    短时间内体重明显增加或减少,可能是内分泌疾病、肿瘤等疾病的信号。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

    3、皮肤出现异常变化

    皮肤出现色素沉着、瘙痒、脱皮、溃疡等症状,可能是皮肤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疾病的信号。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

    4、反复出现感冒、咳嗽等症状

    反复出现感冒、咳嗽等症状,可能是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的信号。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

    5、消化系统出现异常

    消化系统出现腹泻、便秘、恶心、呕吐等症状,可能是消化系统疾病、肿瘤等疾病的信号。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

    6、经常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

    经常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可能是高血压、脑部肿瘤等疾病的信号。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

    7、精神状态出现异常

    精神状态出现抑郁、焦虑、失眠等症状,可能是心理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疾病的信号。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