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糖尿病患者血糖的高低会影响视力的波动#晶状体混浊 #白内障 #医学科普 #眼科医生聂红平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高血压二级只是代表血压水平,超过160mmHg以上的血压,收缩压超过160mmHg,舒张压超过100mmHg,就可以诊断二级高血压。它对血管的主要危害来讲,一方面是血压的因素,同时还跟是否合并其他的危险因素,比如是否合并高血压糖尿病。 这些是要综合来来看的,血压只是其中一方面,如果一个高血压二级,但是同时合并了糖尿病,同时合并高血症,又有吸烟,他的危险甚至可能会高过高血压三级的病人。而危险主要是指的心脑血管出现事件的风险。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陈哲
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饮食、控制体重、运动、药物等方面全面控制血糖:
第一、饮食方面,在确保总热量平衡的前提下采用少量多餐,多吃含纤维素较高的粗粮、麦芽糖、豆类及蔬菜等,但对于已有较重并发症的高龄患者不必过分限制饮食。
第二、控制体重,如果你的体重已经超重,就要通过适当的饮食控制和运动来减少你的体重,降低体重,将有助于降低血糖,改善你的血压和血脂。
第三、运动,凡是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均应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以有氧运动为主。
第四、药物控制。目前降糖药很多例如二甲双胍、磺脲类等等,部分人血糖升高用药物治疗,如果血糖过高则需要胰岛素治疗,因此具体应该用什么样的药物,根据不同的病人以及并发症不同,需要到专科大夫指导下进行完成药物的治疗和调整。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产科 副主任医师 种轶文
妊娠期糖尿病控制血糖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保证膳食均衡,控制孕妇血糖升高,同时需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膳食治疗的原则是:孕妇不减肥,按体型调整食物结构比例及热量;少食多餐;少吃糖分高的水果;蔬菜每天400-500克,其中有色蔬菜不少于进食的一半。
二、控制淀粉摄入,淀粉高的食物如土豆、地瓜、山药、蚕豆等。这些食物血糖高的孕妇还是不要吃为好。
三、少食多餐,采取少食多餐的原则,让食物尽可能的被消化吸收,同时少吃肉类多吃青菜,少吃米饭,水果每天不可以超过200克,要选择在2餐之间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暂时不吃,如苹果、草莓、樱桃、哈密瓜等,待血糖控制稳定后再考虑是否食用。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眼科 副主任医师 郭春英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一般可以通过药物控制血糖。
口服药物一般都能够很好控制血糖,将血糖控制在正常的水平。如果口服药物没有使血糖得到很好的控制,患者也可以使用胰岛素,目前各种胰岛素有长效的、短效的、中效的等等,需要在内分泌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
对于1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建议使用胰岛素来控制血糖,患者的血糖大多都是可以得到控制的。但是不建议患者停药,因为血糖的控制,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控制病情的进展是非常重要的,尽量要使血糖不能波动太大,如果血糖波动太大,对微血管的损害会比较严重。
糖尿病患者易患肝脓肿。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好,血糖高,容易滋生细菌成长,如果这种感染发生于皮肤上有结痈的位置,细菌入血,易定置在肝脏,导致血源性肝脓肿。
双眼白内障术后视力下降畏、光严重、异物、疼痛,做完手术之后是否有回去复查,复查的结果如何。白内障手术,如果是术前的检查准确,手术操作比较顺利,术后一般视力会得到相对比较好的恢复。如果视力不好、怕光、疼痛,是否产生其他并发症的问题,比如切口感染或者其他部位有炎症,或者术后眼压有问题等等。再一个是术后是否有引起眼底的问题。
减重代谢手术对糖尿病治疗很重要。减重代谢手术是有好处的,可以保护现存的胰岛功能,避免进一步地耗竭。建议在诊断和治疗糖尿病时,尽早地做减重代谢手术,才能够得到很好的终身控制效果。
你知道哪些眼病会导致#白内障 提前发生吗?#眼科医生聂红平 #眼科 #眼科科普
#白内障手术 晶体植入!#眼科医生聂红平 #医学科普
视力下降就可以做白内障,不用等成熟再去做
血管健康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基础,而血管健康问题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因此,了解哪些食物可以帮助清洁血管,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海带作为一种富含碘、膳食纤维和胶质的食材,在清洁血管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其胶质成分可以与血液中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等结合,起到排毒、净化血液的作用。
除了海带,以下食物也被誉为血管“清道夫”:
1. 芹菜:含有丰富的钾和芹菜素,有助于控制血压,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2. 燕麦:富含β葡聚糖和膳食纤维,可抑制胆固醇吸收,调节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
3. 普洱茶:品性温和,含有茶多酚等多种有益成分,有助于稳定血糖,保护血管。
4. 葡萄:富含白藜芦醇,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清除血管内的自由基,保护血管健康。
5. 鳄梨: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改善心血管健康。
除了饮食调整,以下生活方式也有助于维护血管健康:
1. 适量运动:提高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
2. 戒烟限酒: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
3. 控制体重:避免肥胖,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4. 保持良好心态:减少心理压力,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5.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血管健康问题。
呼吸困难四肢发麻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与多种疾病相关,如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颈椎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1、动脉硬化:当动脉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时,血液循环受阻,可能导致四肢发麻,甚至呼吸困难。动脉硬化常见于老年人,需要通过控制血压、血脂等手段进行预防和治疗。
2、高血压: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壁可能会因为长期的高压而变得脆弱,导致血管狭窄,引起四肢发麻和呼吸困难。控制血压是预防高血压并发症的关键。
3、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不佳时,可能导致周围神经病变,出现四肢发麻、疼痛等症状。控制血糖、戒烟限酒、合理饮食是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4、颈椎病:颈椎病可能导致颈髓受压,引起四肢发麻、无力等症状。保持良好的坐姿、适当运动、避免长时间低头玩手机等,有助于预防颈椎病。
5、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症、帕金森病等,也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四肢发麻。这些疾病需要通过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除了以上疾病,其他可能引起呼吸困难四肢发麻的原因还包括:颈椎间盘突出、肺部疾病、心脏疾病等。因此,当出现此类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在日常生活中,以下措施有助于预防和改善呼吸困难四肢发麻: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困扰。近年来,中医治疗糖尿病逐渐受到关注,其疗效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认可。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中医治疗糖尿病并非万能,患者不能随意调整用药或自行寻找中药。
糖尿病患者在选择中医治疗时,应前往正规医疗机构,由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中医治疗糖尿病通常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选择合适的中药方剂或针灸、拔罐等疗法。
除了中医治疗,糖尿病患者还应重视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的调理。中医认为,糖尿病的发生与饮食不节、情志不畅等因素有关,因此,患者应遵循“药食同源”的原则,合理搭配饮食,保持良好的心态。
在药物治疗方面,糖尿病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西药或中药进行治疗。常见的西药包括磺酰脲类药物、二甲双胍、胰岛素等,而中药治疗则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具有降糖、活血、化瘀等作用的中药方剂。
在糖尿病的日常管理中,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了解自己的病情变化,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患者还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保持适当的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等,以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总之,中医治疗糖尿病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患者不能盲目跟风,应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诊断和治疗,同时注重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的调理,以实现病情的长期稳定。
孕期对于糖妈妈来说,饮食控制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一方面,摄入过多可能导致血糖水平升高,对母婴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另一方面,摄入过少又可能导致胎儿营养不良。那么,糖妈妈究竟该如何在孕期科学饮食,既保证自身健康,又确保胎儿发育所需营养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
1. 主食不可少,粗细搭配更健康
许多糖妈妈认为主食容易导致血糖升高,因此选择少吃或不吃主食。然而,这种做法并不可取。专家建议,糖妈妈在保证每天总热量的前提下,主食应占总热量的60%,即一天三餐每餐约100克左右。同时,主食应以粗粮为主,如红薯、玉米等,粗细粮搭配食用,既能满足营养需求,又能增加饱腹感。
2. 关注升糖指数,选择低GI食物
在主食的选择上,应尽量选择升糖指数较低的食物,如糙米、燕麦等。避免食用高GI食物,如白米饭、白面食等。此外,烹饪方式也应尽量简单,如蒸、煮、炖等,避免油炸、烧烤等高油脂烹饪方式。
3. 少吃多餐,合理分配热量
糖妈妈可以采取少吃多餐的饮食方式,将一天的热量合理分配到三餐及两餐之间。这样可以避免血糖波动过大,同时满足胎儿对营养的需求。在两餐之间,可以适量食用水果、牛奶等,但要注意控制热量摄入。
4. 适当运动,促进血糖稳定
除了饮食控制外,适当运动也是糖妈妈保持血糖稳定的重要手段。建议在饭后半小时进行散步等有氧运动,时间控制在半小时至一小时,以微微出汗、心跳加快为宜。
5. 定期监测,及时调整
糖妈妈在孕期应定期监测血糖水平,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饮食和运动计划。如血糖控制不稳定,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指导。
糖尿病,一种困扰着全球数亿人的慢性疾病,在过去的100年里,我们对它的认识、治疗和管理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从最初的饥饿疗法,到如今能够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的治疗方法,糖尿病患者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一、胰岛素治疗:从无到有的奇迹
1920年,胰岛素的发现是糖尿病治疗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此之前,糖尿病患者面临着死亡的高风险。而胰岛素的发现,使得糖尿病患者得以存活下来,为后续的治疗和管理奠定了基础。
二、药物治疗:多种药物助力血糖控制
除了胰岛素,还有许多药物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水平。例如,二甲双胍、格列本脲等口服降糖药,以及胰岛素增敏剂等。这些药物的应用,使得糖尿病患者能够更好地控制病情。
三、生活方式干预:饮食、运动、戒烟限酒
除了药物治疗,生活方式的干预也是非常重要的。合理的饮食、规律的锻炼、戒烟限酒等,都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水平,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四、血糖监测:实时掌握病情变化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血糖监测,糖尿病患者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避免低血糖或高血糖的发生。
五、新技术:胰岛素泵和实时动态血糖监测
近年来,胰岛素泵和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等新技术的发展,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治疗方式。胰岛素泵可以模拟人体胰岛素的分泌,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而实时动态血糖监测则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实时掌握自己的血糖变化,提高治疗效果。
糖尿病的治疗和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医生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疗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简称HT)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其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但普遍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
HT具有家族聚集性,家族中其他成员也可能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1型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研究表明,某些遗传基因,如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与HT的发病风险相关。
环境因素也可能导致HT的发生,包括:
HT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意味着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的甲状腺组织。目前的研究表明,HT的发生可能与以下免疫因素有关:
HT患者体内的TPOAb和TgAb可以攻击甲状腺细胞,导致细胞损伤和功能下降。
HT患者甲状腺组织中存在大量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它们可以分泌细胞因子和抗体,进一步损伤甲状腺组织。
HT患者甲状腺组织会发生纤维化,导致甲状腺体积增大、质地变硬,并可能压迫周围组织,引起相关症状。
目前尚无HT的根治方法,但通过以下措施可以控制病情,改善症状:
子宫内膜癌,一种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一直被许多人误认为只有已婚已育的女性才会患上。然而,近年来研究表明,处女也有可能患上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原因主要是雌激素长期刺激子宫内膜,导致子宫内膜增生异常。这种刺激与是否为处女无关,而是与多种因素有关。
首先,内分泌失调是导致子宫内膜癌的重要因素之一。无排卵性月经异常、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内分泌失调疾病,由于雌激素水平过高,会刺激子宫内膜增生,增加患癌风险。这种内分泌失调与是否发生性行为无关,而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致。
其次,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也会导致内分泌紊乱,进而影响雌激素的分泌,增加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这些疾病被称为“子宫内膜癌三联征”,与性行为无关。
此外,不孕不育也是导致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因素之一。妊娠期间,孕激素的分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子宫内膜增生,降低患癌风险。因此,对于不孕不育者,其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相对较高。
遗传因素也是导致子宫内膜癌的重要因素之一。约20%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有家族史,其家族基因可能通过直接作用或影响雌激素合成分泌环节,导致肿瘤发生。
除了上述因素外,部分卵巢肿瘤也可能导致雌激素分泌增加,从而增加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
因此,无论是否为处女,女性都应该关注自身健康状况,特别是出现阴道异常出血、白带异常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和治疗子宫内膜癌。
预防子宫内膜癌的关键在于积极改善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体重,避免肥胖;注意饮食,保持营养均衡;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精神压力过大;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内分泌失调等问题。
酮症和酮症酸中毒是两种与体内酮体产生相关的疾病,虽然它们都与酮体有关,但症状和严重程度却截然不同。
酮症是由于体内酮体产生过多,而无法被完全利用和清除,导致血液中酮体水平升高。一般情况下,酮症并不会对人体造成太大影响,但如果酮体产生过多,就可能引发酮症酸中毒。
酮症酸中毒是一种严重的代谢紊乱,会导致血糖升高、酸中毒、脱水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因为他们体内的胰岛素水平较低,无法有效利用酮体。
为了预防酮症酸中毒,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规律运动等,也有助于预防酮症酸中毒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预防酮症酸中毒的措施:
1. 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 饮食上保持均衡,避免摄入过多高糖、高脂食物。
3. 规律运动,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4. 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
5. 出现酮症症状时,及时就医。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都造成了很大影响。然而,许多糖尿病患者却容易陷入以下8大心理误区,不仅影响了治疗效果,还可能对病情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误区之一:忽视早期症状。许多糖尿病患者早期症状轻微甚至没有明显症状,导致他们忽视病情,延误治疗。事实上,糖尿病早期症状包括多饮、多尿、体重减轻、视力模糊等,应及时就医。
误区之二:过度焦虑。由于糖尿病难以根治,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担心病情恶化、并发症发生等。然而,焦虑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影响治疗效果。
误区之三:消极对待。部分患者对糖尿病治疗持消极态度,认为病情无法控制,导致治疗依从性差。事实上,通过合理的饮食、运动、药物治疗等手段,可以有效控制糖尿病病情。
误区之四:过度依赖药物。有些患者认为药物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过度依赖药物,忽视饮食、运动等其他治疗手段。这种做法不仅不利于病情控制,还可能导致药物副作用。
误区之五:忽视并发症。糖尿病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健康,但许多患者却忽视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定期检查、控制血糖、血压等指标,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
误区之六:饮食不当。部分患者认为糖尿病就是“不能吃”,导致饮食过于单一,营养不均衡。事实上,糖尿病患者应该遵循“适量、均衡、多样化”的饮食原则。
误区之七:缺乏运动。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减轻体重、改善心血管功能等。糖尿病患者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误区之八:忽视心理治疗。糖尿病治疗需要患者积极配合,而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提高治疗依从性。
总之,糖尿病患者应树立正确的治疗观念,积极面对疾病,才能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糖尿病,这一常见的慢性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困扰。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糖尿病手术治疗逐渐成为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给许多糖尿病患者带来了希望。然而,并非所有糖尿病患者都适合手术治疗,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手术适应症的把握至关重要。
广州军区总医院普通外科副主任医师吴良平指出,糖尿病手术治疗起源于减肥手术,目前主要方法包括胃束带、胃绕道、袖状胃等。其中,胃绕道手术适用于非肥胖或轻中度肥胖的糖尿病患者,而胃束带手术或袖状胃手术则适用于单纯性肥胖或合并严重肥胖的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手术治疗并非万能,专家强调,手术治疗的适应症非常严格。目前,国内糖尿病手术治疗的适应症主要包括:
1. 年龄小于65岁;
2. BMI>35的肥胖患者;
3. BMI30-35且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无法有效控制血糖或发生并发症;
4. BMI27.5-29且合并2型糖尿病,且有至少两项代谢综合症标准;
5. BMI<27.5的糖尿病患者,应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手术,但需严格按照研究方案进行。
此外,专家还提醒,糖尿病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前,应充分了解手术的利弊,选择正规医院和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手术。
糖尿病手术治疗为糖尿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但仍需遵循严格的适应症和标准,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