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糖尿病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糖尿病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发表人:医联媒体

有糖尿病的患者患动脉粥样硬化,是没有糖尿病患者的2倍,糖尿病也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因素。糖尿病肯定会引发脂代谢的异常、血脂的升高,同样会加速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与发展。糖尿病的病人,大多是死于冠心病,而不是死于糖尿病本身,不是死于血糖的升高。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糖尿病疾病介绍:
糖尿病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点的代谢性疾病。正常情况下,胰腺释放胰岛素,帮助身体储存和利用食物中的糖和脂肪。当胰腺分泌胰岛素减少,或身体对胰岛素反应敏感性降低时,就会导致糖尿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首先,应该清楚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脑梗死、外周血管疾病等主要的原因。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是脂质代谢障碍的结果,只是代谢障碍的病变基础上,受累的动脉病变,从内膜就开始发生轻微的变化。一般是先有脂质和复合糖类聚集、出血及血栓的形成。进而纤维组织增生、钙质沉着并有动脉中层逐渐的退变和钙化,导致动脉壁增厚、血管腔开始狭窄。这种狭窄就会带来动脉,供应的部位组织器官缺血、缺氧或者出现坏死,引发各种各样的并发症。

  • 糖尿病患者易患肝脓肿。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好,血糖高,容易滋生细菌成长,如果这种感染发生于皮肤上有结痈的位置,细菌入血,易定置在肝脏,导致血源性肝脓肿。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产科 副主任医师 种轶文

    妊娠期糖尿病控制血糖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保证膳食均衡,控制孕妇血糖升高,同时需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膳食治疗的原则是:孕妇不减肥,按体型调整食物结构比例及热量;少食多餐;少吃糖分高的水果;蔬菜每天400-500克,其中有色蔬菜不少于进食的一半。

    二、控制淀粉摄入,淀粉高的食物如土豆、地瓜、山药、蚕豆等。这些食物血糖高的孕妇还是不要吃为好。

    三、少食多餐,采取少食多餐的原则,让食物尽可能的被消化吸收,同时少吃肉类多吃青菜,少吃米饭,水果每天不可以超过200克,要选择在2餐之间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暂时不吃,如苹果、草莓、樱桃、哈密瓜等,待血糖控制稳定后再考虑是否食用。

  • 高血压二级只是代表血压水平,超过160mmHg以上的血压,收缩压超过160mmHg,舒张压超过100mmHg,就可以诊断二级高血压。它对血管的主要危害来讲,一方面是血压的因素,同时还跟是否合并其他的危险因素,比如是否合并高血压糖尿病。 这些是要综合来来看的,血压只是其中一方面,如果一个高血压二级,但是同时合并了糖尿病,同时合并高血症,又有吸烟,他的危险甚至可能会高过高血压三级的病人。而危险主要是指的心脑血管出现事件的风险。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眼科 副主任医师 郭春英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一般可以通过药物控制血糖。

    口服药物一般都能够很好控制血糖,将血糖控制在正常的水平。如果口服药物没有使血糖得到很好的控制,患者也可以使用胰岛素,目前各种胰岛素有长效的、短效的、中效的等等,需要在内分泌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

    对于1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建议使用胰岛素来控制血糖,患者的血糖大多都是可以得到控制的。但是不建议患者停药,因为血糖的控制,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控制病情的进展是非常重要的,尽量要使血糖不能波动太大,如果血糖波动太大,对微血管的损害会比较严重。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心脏内科 副主任医师 马芹

    动脉粥样硬化可以吃的药物有:

    1、控制血脂、抑制粥样斑块进展。主要选择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或瑞舒伐他汀。

    因为肝脏是降低胆固醇的主要作用器官,而他汀能选择性地在肝脏通过抑制胆固醇的合成,降低肝细胞内胆固醇的含量等来达到治疗高胆固醇血症、降低血脂的作用。有利于延缓甚至阻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

    2、抗血小板、预防血栓。对已确诊冠心病或脑动脉硬化的人群,建议长期服用小剂量阿斯匹林,预防血栓形成。这是因为阿司匹林是一种抗血小板药,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从而能阻止血栓形成。

    3、对症治疗。如果患者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加服对应的药物,有助于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 冠心病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其中它的病因,就是血管发生了动脉粥样的硬化。这种血管上长了很多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斑块随着时间的发展,造成了血管的狭窄等诱因情况下,出现快速的血栓事件,把整个血管完全堵塞了,就发生了心肌梗死。因此,可以看到动脉粥样硬化,是整个冠心病的病因。所以打通了血管,恢复了血供之后,还要针对病因,把动脉粥样硬化本身进行治疗。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心脏内科 副主任医师 马芹

    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斑块后的治疗方式包括:

    1、综合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是比较严重的情况,患者一定要积极接受治疗,避免斑块脱落。患者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合理饮食和体育锻炼。必须控制好每天摄入的总热量,减少脂肪和糖类摄入,多补充可溶性纤维。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的内容包括抗血小板治疗、降脂治疗和稳定斑块的治疗。如果斑块属于软斑块,脱落的风险比较大,患者可以服用阿司匹林、他汀等药物。如果患者不能服用阿司匹林,可以用氯吡格雷片、替格瑞洛代替,这类药物副作用都相对较小。

    3、手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一旦脱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一定要及时治疗,必要时需进行手术。

  • 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继发性改变,第一,斑块内会出现出血,斑块底部和边缘的血管会破裂,然后引起斑块内出血,导致急性的心肌梗死。第二,是血栓形成之后内膜粗糙,血液在血管腔里面流动,很难会有血小板在某个地方聚集。如果损伤面越大,聚集血栓的程度、大小就越严重,会加重血管腔狭窄,引起动脉管腔的堵塞。第三,动脉粥样硬化会有钙化,钙化严重之后脆性也会增加。在脆性增加的同时,操作导管时就会损伤到内膜,形成导丝进入到动脉壁里面,而不是在管腔里面,容易形成夹层甚至会形成动脉破裂,紧急引发出血、心包压塞、心脏骤停等非常严重的后果。

  • 首先38岁还是非常年轻,也是轻度的高血压,这种情况第一个要服药,第二个要生活方式的改变,如果血压控制的很好,低于120/70mmHg以下,建议最后保留坎地沙坦这个药物,当然要看基础心率的情况。第三个问题,倍他乐克25mg,一天一次服用,建议可以改成倍他乐克缓释片服用半片,能够24小时比较平稳的控制心率和血压。第四个提到总是有心前区的胸闷,隐痛这种情况。建议要去查血糖、血脂以及动态心电图,来评估一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的风险。

  • 口干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其成因多种多样,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

    1. 饮水不足:人体每天需要充足的水分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如果饮水不足,唾液分泌量减少,导致口干。

    2.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会出现口干、多饮、多尿等症状,这是因为高血糖导致细胞脱水,引起口干。

    3. 尿崩症:尿崩症是由于下丘脑-垂体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导致水分过度排出体外,引起口干、多尿。

    4. 干燥综合征:干燥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细胞攻击唾液腺,导致唾液分泌减少,引起口干和眼睛干涩。

    5. 口腔疾病:口腔疾病如口腔溃疡、牙周病等也可能导致口干。

    6. 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抗抑郁药、抗组胺药等可能导致口干。

    7. 更年期:更年期女性由于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出现口干症状。

    8. 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B群、锌等营养素也可能导致口干。

    9. 精神因素:焦虑、紧张等精神因素也可能导致口干。

    10. 肿瘤:某些肿瘤如甲状腺癌、口腔癌等也可能导致口干。

    口干是一种症状,而非疾病,因此需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对于口干患者,建议:

    1. 增加饮水量,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2. 控制血糖,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尤为重要。

    3. 调整药物,对于药物导致的口干,可以考虑更换药物或调整剂量。

    4. 保养口腔,保持口腔卫生,预防口腔疾病。

    5. 咨询医生,明确口干的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近年来,儿童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引起了广泛关注。那么,小儿糖尿病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小儿糖尿病可能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感染会破坏胰岛β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从而引发糖尿病。常见的病毒感染包括腮腺炎病毒、风疹病毒、肝炎病毒等。

    除了病毒感染,遗传因素也是导致小儿糖尿病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同卵双胞胎中,如果一人患有1型糖尿病,另一人患病的概率高达50%。然而,父母遗传给子女的概率却较低,大约只有2%~5%。

    此外,接触某些有毒化学物质也可能导致小儿糖尿病。例如,杀鼠剂等化学物质可能会破坏胰岛β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肥胖也是导致小儿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因素。肥胖儿童体内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容易发生胰岛素抵抗,从而导致糖尿病。

    为了预防和治疗小儿糖尿病,家长需要关注孩子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避免肥胖和病毒感染。同时,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糖尿病。

    在治疗方面,胰岛素治疗是治疗小儿糖尿病的主要方法。此外,家长还需要教会孩子如何自我管理,包括监测血糖、饮食控制、运动等。

    总之,小儿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需要家长和医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帮助孩子战胜疾病,过上健康的生活。

  • 糖尿病前期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点是血糖水平高于正常但尚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糖尿病前期患者若不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很容易发展为2型糖尿病。

    在饮食方面,糖尿病前期患者应遵循以下原则:

    1. 低盐、低糖、低脂:饮食以清淡为主,避免高盐、高糖、高脂肪的食物。

    2. 多食用豆类制品:豆类富含膳食纤维和优质蛋白质,有助于控制血糖。

    3. 少食多餐:将一天三餐分成5-6顿小餐,有助于稳定血糖。

    4. 主食以谷薯类为主:谷薯类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控制血糖。

    5. 粗细搭配:适当摄入全谷物和杂粮,有助于控制血糖。

    6. 适量摄入蛋白质:牛奶、鸡蛋、瘦肉等富含优质蛋白质,有助于控制血糖。

    7. 多吃蔬菜:尤其是绿叶蔬菜,有助于控制血糖。

    8. 少油、少盐、清淡饮食:烹饪方式以蒸、煮、炖为主,避免油炸、烧烤等高脂肪、高盐的烹饪方式。

    9. 合理运动: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控制血糖。

    除了饮食调整外,糖尿病前期患者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定期监测血糖:了解自己的血糖水平,及时调整饮食和运动。

    2. 保持良好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3. 避免吸烟、饮酒:吸烟、饮酒会加重病情。

    4. 保持积极的心态: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控制血糖。

  •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合理选用抗糖尿病药物至关重要。本文将针对不同类型的糖尿病,介绍其治疗方案和常用药物。

    对于Ⅰ型糖尿病患者,确诊后应立即开始胰岛素治疗,同时配合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口服药物仅作为辅助治疗。而对于Ⅱ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后,首先应进行饮食和生活方式的干预,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

    对于早期轻、中度Ⅱ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功能尚无障碍或障碍轻微,主要表现为胰岛素抵抗,因此首选的药物为二甲双胍或阿卡波糖。对于中度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障碍加重,空腹血糖常超过10mmol/L,此时可以联合应用磺酰脲类药物。而对于重度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障碍明显,常常需要联合使用多种药物,并在必要时添加胰岛素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避免高胰岛素血症的发生,但更重要的是要控制血糖,防止高血糖引起的并发症。当口服药物无法达到理想的血糖控制效果时,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包括增加药物剂量、更换药物或添加胰岛素治疗。

    除了药物治疗外,患者还应注重日常保养,包括合理饮食、规律运动、戒烟限酒等,这些都有助于控制血糖,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糖尿病的治疗需要个体化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和药物。患者应与医生密切配合,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简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该病多见于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的患者,表现为肢体远端麻木、疼痛、蚁走感等症状。为了有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需要采取多种措施。

    首先,控制血糖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关键。血糖控制不佳会导致神经病变加重。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调整饮食和运动,使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其次,药物治疗也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重要手段。常用的药物包括甲钴胺、维生素B1、维生素B6等,这些药物可以改善神经传导功能,缓解症状。

    此外,针灸、理疗等方法对缓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症状也有一定疗效。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良好的作息,避免过度劳累。

    2. 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3. 注意足部护理,预防足部感染。

    4.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

    5. 定期复查,监测血糖和神经功能。

  • 一型糖尿病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它有助于患者及时接受治疗,改善预后。

    1型糖尿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以下几项检查:

    1. 抗体检测:包括胰岛素自身抗体、胰岛细胞抗体、谷氨酸脱羧酶抗体等。1型糖尿病患者这些抗体最有可能呈阳性。

    2. 胰岛素和C肽检测:这两项检查是胰岛功能的标志物,1型糖尿病患者通常结果较低。

    3. 血糖监测: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随机血糖等。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通常较高。

    4. 尿酮体测定: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尿酮体测定可以帮助诊断。

    5. C肽测定:C肽是胰岛素的前体,可以反映胰岛β细胞的功能。

    6. 糖化血红蛋白:用于测量过去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有助于评估糖尿病控制情况。

    7. 相关并发症检查:1型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肾病、神经病变等。

    除了上述检查,医生还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家族史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

    预防1型糖尿病的关键在于提高公众对糖尿病的认识,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如保持健康的体重、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

  • 血糖高是困扰许多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那么,血糖高的人应该忌吃什么食物呢?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忌食食物,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1. 甜食

    甜食是血糖高的患者需要避免的首选食物。因为甜食中的糖分含量高,会导致血糖迅速升高,不利于血糖的控制。除了糖果、蛋糕等传统甜食外,一些看似健康的食物,如蜂蜜、果汁等也含有较高的糖分,需要适量食用。

    2. 烟酒

    烟酒对血糖高的患者来说,是绝对禁忌。吸烟会导致血管收缩,影响血糖的代谢;饮酒则会导致血糖波动,加重病情。此外,烟酒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3. 辛辣食物

    辛辣食物具有刺激性,会刺激胃肠道,导致血糖波动。此外,辛辣食物中的油脂含量较高,不利于血糖的控制。因此,血糖高的患者应尽量避免辛辣食物。

    4. 高油脂食物

    高油脂食物会导致体重增加,进而增加血糖。此外,高油脂食物还会导致血脂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血糖高的患者应尽量避免高油脂食物,如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

    除了以上食物,血糖高的患者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适量摄入蛋白质,如鱼、肉、蛋、奶等。

    2. 适量摄入膳食纤维,如蔬菜、水果、全谷类等。

    3. 控制总热量摄入,避免肥胖。

    4. 定期进行血糖监测,及时调整饮食和运动。

    5. 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按时服药。

    总之,血糖高的患者需要严格控制饮食,避免食用上述忌食食物,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有效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 近年来,枸杞因其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而受到广泛关注。许多糖尿病患者都在询问,枸杞真的能降糖吗?它是否能够替代常规的降糖治疗手段?本文将为您解答这些疑问。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枸杞确实具有一定的降糖作用。研究表明,枸杞提取物可以改善大鼠的糖耐量,对血糖有调节作用。此外,枸杞具有滋补肝肾、清热润燥的功效,对于糖尿病患者的阴虚燥热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然而,枸杞降糖的功效被部分夸大了。枸杞不能单独作为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它只能作为辅助治疗手段。糖尿病的治疗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饮食、运动、药物和血糖监测等多个因素。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以下建议可能对您有所帮助:

    • 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控制饮食总热量摄入。
    • 坚持规律的运动,增强体质,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 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降糖药物。
    • 定期监测血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枸杞可以作为糖尿病辅助治疗手段之一,但并不能替代常规的治疗方法。患者朋友们应保持理性态度,不要盲目相信“偏方”,以免延误病情。

  •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它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还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糖尿病足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其中,介入治疗以其微创、高效、恢复快等优点,成为了糖尿病足治疗的重要手段。

    广东省人民医院陆骊工教授指出,糖尿病足的介入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血管成形术:通过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等方式,扩张狭窄的血管,恢复下肢血流。

    2. 动脉溶栓术:通过药物溶栓或机械溶栓的方式,溶解血栓,恢复下肢血流。

    3. 动脉旁路移植术:通过血管移植的方式,绕过狭窄或闭塞的血管,恢复下肢血流。

    4. 静脉瓣膜成形术:通过瓣膜成形术或瓣膜置换术等方式,修复或替换受损的静脉瓣膜,改善静脉回流。

    5. 静脉曲张微创治疗:通过激光、射频或超声等方式,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除了介入治疗,糖尿病足的治疗还需要综合运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多种方法。其中,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扩血管药物等;物理治疗主要包括高压氧治疗、紫外线照射等;康复训练主要包括步行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等。

    广东省人民医院介入治疗科在糖尿病足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为无数患者带来了康复的希望。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朋友患有糖尿病足,请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 妊娠期糖尿病,顾名思义,是指在孕期出现的血糖异常情况。许多孕妈妈对此存在误区,认为只有体重超标的孕妇才会患上妊娠糖尿病,而自己体重正常,便无需担忧。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临床上,许多体重正常的孕妇也可能出现血糖偏高的情况。

    为了预防妊娠期糖尿病,饮食治疗至关重要。那么,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能否食用莴苣呢?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一下。

    首先,莴苣是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可以食用的蔬菜。莴苣含有丰富的烟酸,烟酸可以激活胰岛素,有助于降低血糖。此外,莴苣还能刺激胃肠蠕动,对于糖尿病引起的胃轻瘫和便秘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莴苣中所含的钾离子是钠离子的27倍,有助于促进排尿,降低血压。

    除了莴苣,以下蔬菜也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有益:

    1. 胡萝卜:胡萝卜中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有助于降低血糖。

    2. 洋葱:洋葱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并且含有前列腺素A,有助于扩张血管,预防动脉硬化。洋葱还能降低血脂、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有助于预防糖尿病心脑血管并发症。

    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不宜过量食用肉类。有人认为,肉是蛋白质,饭是多糖,多吃肉不会引起血糖升高。然而,肉在体内也能转化为糖。如果主食摄入过少,反而会引起饥饿性酮症。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