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细菌性肺炎吃消炎药多久能好?

细菌性肺炎吃消炎药多久能好?
发表人:医联媒体

细菌性肺炎吃消炎药多久能好,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数据,而是需要结合患者的个人体质、病情的轻重程度以及药物的疗效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一般情况下恢复时间大概在两周左右,部分患者治疗时间会相应延长。

1.个人体质:对于一个正常成人而言,患细菌性肺炎后,经过规范的治疗,在短时间内可以痊愈,且预后较好。但是对一些老年人以及伴有严重基础疾病的人群而言,治疗效果会差,治疗时间就会适当延长,而且预后较差。

2.病情轻重程度:对于一些轻症的患者,相对而言治疗效果好恢复快,但是对于一些严重的细菌性肺炎,治疗时间会明显的延长,甚至还需要联合其他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

3.药物的治疗效果:细菌性肺炎在治疗方面需要选择敏感的抗生素,例如头孢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若抗生素具有广谱和高效等特点,疾病治愈的时间就会适当的缩短,反之则会影响治疗时间。由于疾病的恢复与多种因素有关,具体情况需要请医生面诊并进行规范及时的处理。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发烧通常是指发热,细菌性肺炎的患者一直发热,建议遵医嘱给予抗感染、退热药物,必要时到医院住院治疗。

    1.抗感染药:细菌感染后导致人体免疫系统作出应答,刺激身体而产生发热反应。以前健康无其他疾病的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痰培养及药敏试验,明确病原体后给予抗感染的药物,如头孢克洛、盐酸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等,可以促进感染消退。

    2.退热药:建议密切注意腋下的体温变化,体温在38.5℃以下,通过温水擦浴、使用退热贴等方式物理降温。腋下体温超过38.5℃,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给予非甾体抗炎药,如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退热治疗。出现咳嗽、咳痰、发热、寒颤、胸闷、恶心呕吐等症状,建议到医院呼吸内科就诊,查明原因后,结合医生的意见给予治疗。部分患者病情比较严重,通常需要进行支持治疗等其他治疗方式。

  • 细菌性肺炎和肺结核是两种不同的疾病,其区别主要在于病因、症状、影像学检查等。

    1.病因:细菌性肺炎通常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而肺结核则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

    2.症状:细菌性肺炎和肺结核在症状上有一些区别。细菌性肺炎常表现为高热、咳嗽、咳痰、胸痛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而肺结核的症状可能相对较轻,包括长期咳嗽、乏力、食欲不振、体重下降等。

    3.影像学检查:胸部X射线或CT扫描可以提供关于肺部病变的信息。在细菌性肺炎中,通常可以看到肺部感染性病变,如浸润或阴影。而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可能包括结节、空洞、纤维化等。

    不管是出现细菌性肺炎还是肺结核,都需要尽快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治疗。

  • 小儿复方磺胺甲恶唑片为复方制剂,每片含甲氧苄啶0.08g磺胺甲恶唑0.4g。小儿复方磺胺甲恶唑片用于成人细菌性感染的用量是怎样呢?

    小儿复方磺胺甲恶唑片为磺胺类抗菌药,小儿复方磺胺甲恶唑片是磺胺甲恶唑(SMZ)与甲氧苄啶(TMP)的复方制剂,小儿复方磺胺甲恶唑片对非产酶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沙门菌属、变形杆菌属、摩根菌属、志贺菌属等肠杆菌科细菌、淋球菌、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均具有良好抗菌作用。

    小儿复方磺胺甲恶唑片对大肠埃希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较SMZ单药明显增强。小儿复方磺胺甲恶唑片在体外对沙眼衣原体、星形奴卡菌、原虫、弓形虫等亦具良好抗微生物活性。小儿复方磺胺甲恶唑片作用机制为:SMZ作用于二氢叶酸合成酶,干扰合成叶酸的第一步,TMP作用于叶酸合成代谢的第二步,选择性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的作用,二者合用可使细菌的叶酸代谢受到双重阻断。小儿复方磺胺甲恶唑片的协同抗菌作用较单药增强,小儿复方磺胺甲恶唑片对其呈现耐药菌株减少。然而近年来细菌对本品的耐药性亦呈增高趋势。

    小儿复方磺胺甲恶唑片用于儿童细菌性感染的用量,2个月以上体重40kg以下的婴幼儿按体重口服一次SMZ20~30mg/kg及TMP4~6mg/kg,每12小时1次;体重≥40kg的小儿剂量同成人常用量。一次甲氧苄啶160mg和磺胺甲恶唑800mg,每12小时服用1次。

  • 荨麻疹俗称“风疙瘩”。这种疾病不挑人,也不挑性别,可在任何人、任何年龄段发作,并且往往是发无定处,伴有水肿型瘙痒的风团骤起骤降,让人防不胜防。更棘手的是,这种疾病超过四分之三的患者无法查明具体原因,所以常常是一朝得,年年得,那么面对这个难缠的对手,中医是如何认识的?

     

    荨麻疹反反复复发病的原因

     

     

     

    在中医文献中,慢性荨麻疹的发病最早见于《素问·四时刺逆从论》载:“少阴有余病皮痹隐疹。”其后《金匮要略》提到:“风气相搏,风强则为瘾疹身体为痒。”《诸病源候论》也载:“人皮肤虚为风邪所折则起瘾疹。”不过,具体到“荨麻疹”这个名字的由来,则是由于过去西方国家有人与荨麻接触后出现风团和瘙痒而得名,后来人们渐渐发现这种病情即便在没有接触荨麻时也会发作,但这个名称被沿用至今。

     

    由此看来,中医对于荨麻疹这种疾病的认识,不仅要比西方早,认识的也更加深刻和到位。其中 《素问·风论》说过:“风者,病之长也”“风者,善行而数变”。中医素来将“风”看作很多疾病致病的主要因素。对于荨麻疹这种疾病,中医更是将其与风做了紧密的联系,因此荨麻疹所起的疹子,也被称之为“风团”。

     

    “风”虽然被中医认为是致病因素,但却只是诱因,属于外部因素。中医认为荨麻疹多由禀赋不耐、腠理失密所致,如果正好赶上外感风热、风寒、风湿之邪或者饮食失节,过食辛辣、膏粱厚味之品,致脾胃失调、湿热困脾、化热动风或卫外不固,风邪就会最终郁于皮毛肌腠之间,导致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这个时候正邪就会相搏,相搏就会导致起疹。

     

    “引起风邪入侵这场战争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自身免疫力下降所致,因为如此才给了邪气趁虚而入的机会。再加上吃辛辣食物、调料等诱因,最终才会导致荨麻疹的发生。”中医在对待荨麻疹这个问题上秉持的态度依然是扶正才能去邪。

     

    中医对治疗荨麻疹的认识

     

     

     

    中医治疗荨麻疹方面,与中医治疗其他疾病一样,切忌千人一方,而是应该根据患者所患荨麻疹类型不同,进行辨证治疗。

     

    中医将荨麻疹通常分为风寒型、风热型、胃肠湿热型、气血亏虚型等。不同类型的荨麻疹在症状表现上通常有不同的特点。

     

    风寒型荨麻疹患者治疗注意以治宜疏风散寒。风热型患者则主要是治宜清热疏风;而胃肠湿热型患者治宜表里双解、通腑泄热;气血亏虚型主要治宜补气养血,佐以散风。不同类型荨麻疹,中医治疗中用药搭配是不同的,即便是同一种中药,不同病情的用量与比例也是不同的。

     

    发病时就服西药,病情缓解了就擅自停药,这也是不可取的。治疗荨麻疹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即便是病情得到缓解后,也应该遵照医嘱来决定何时停药,不能自己擅自停药,很可能引起荨麻疹的再一次发作。同时服用任何药物都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要自行寻找所谓的偏方、秘方。

     

    对于荨麻疹患者而言,应该做到平日避免接触可诱发瘾疹的常见因素,比如花粉、屋尘、动物皮屑、汽油、油漆、杀虫喷雾剂、农药、煤气等。忌食某些易引起过敏的食物,比如鱼、虾、蟹、贝类、羊肉、牛奶、蘑菇、竹笋、酒类等。同时应该避免精神刺激和过度劳累,加强体质锻炼,养成良好作息习惯。建议大家在十一点前睡觉,切莫熬夜。荨麻疹患者自身的注意才是战胜这种疾病的关键因素。

  • 有人说,“补钙”是一生的必修课:生长发育时、怀孕生子时、上了年纪后……不同时间节点都少不了补钙。

     

    但你有没有想过,明明一直都注重补钙,为什么还会缺钙,甚至骨质疏松?

     

     

    其实,答案可能在你的饮食习惯里。

     

    《生命时报》采访专家,告诉你饮食是如何影响体内钙流失的,并教你科学补足它。

     

    受访专家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流行病学教授 陈裕明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分会名誉主委 徐苓

    解放军第309医院营养科主任 左小霞

     

    口重的人骨质疏松风险高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会促进钙的流失,过量钙流失会增加机体缺钙的风险,比如口重的人缺钙风险比一般人高。

     

    钙是骨骼“支撑者”,当钙摄入不足时,骨密度会越来越低,骨质越来越疏松。

     

    为什么口重会导致钙流失?

     

    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钠和钙在机体中会随血液来到肾脏,肾脏将其贴上“有用”的标签后,这两种矿物质会被重新吸收回循环系统供机体利用,这个过程叫肾的重吸收。

     

    在重吸收过程中,钙和钠是竞争关系,大量钠会制约钙的重吸收,而无法回到循环系统中的钙会随着尿液排出体外。

     

    研究表明,每摄入500毫克钠,尿钙排泄会增加10毫克。

     

    因此,“少吃盐≈多补钙”绝非虚言。

     

     

    据统计,2011~2015年间,中国成年人膳食钠的每日摄入量为5404毫克,相当于盐摄入量13.5克,依次计算,尿钙排泄量可增加108毫克,占成年人每日钙推荐摄入量(800~1000毫克)的11%~14%,这对于钙摄入不足者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因此,好吃咸的人不仅要改变饮食模式,尽量做到“盐不过6克”,还要注意膳食钙的补充。

     

    不同人群的缺钙信号

     

    不同年龄段的人,缺钙的表现也不同,对号入座,看你是不是缺钙人群。

     

    儿童

     

    1. 不易入睡、不易进入深睡状态;

    2. 入睡后爱啼哭、易惊醒,入睡后多汗;

    3. “X”型腿、“O”型腿,鸡胸,指甲灰白或有白痕;

    4. 厌食、偏食;

    5. 白天烦躁、坐立不安;

    6. 智力发育迟、说话晚;

    7. 学步晚,13个月后才开始学步;

    8. 出牙晚,10个月后才出牙,牙齿排列稀疏、不整齐、不紧密,牙齿呈黑尖形或锯齿形等。

     

    青少年

     

    1. 缺钙时会感到明显的生长疼,腿软、易抽筋;

    2. 乏力、烦躁、精力不集中,容易疲倦;

    3. 偏食、厌食;蛀牙、牙齿发育不良;

    4. 易过敏、易感冒。

     

    中年人

     

    1. 经常性的倦怠、乏力、抽筋、腰酸背疼;

    2. 易过敏、易感冒、牙齿松动;

    3. 中年女性尤其要当心。

     

    老年人

     

    1. 患有老年性皮肤病痒;

    2. 脚后跟疼,腰椎、颈椎疼痛;

    3. 牙齿松动、脱落;

    4. 明显的驼背、身高降低;

    5. 食欲减退、消化道溃疡、便秘;

    6. 多梦、失眠、烦躁、易怒等。

     

    以上自测只是参考,要确诊应该到专业机构进行检查,项目包括钙平衡测定、血液生化指标如血清钙浓度(正常值2.25~2.75mmol/L)、骨矿物质含量测定和骨矿物质密度测定。

     

    需要提醒的是,缺钙可能导致很多问题:

     

    • 儿童、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缺钙容易发生佝偻病、软骨病、生长受阻等。
    • 成年人长期低钙膳食,会造成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等。
    • 老年人,尤其是老年妇女缺钙的话,骨质丢失加快,骨密度降低,容易导致骨质疏松症,骨折风险随之增加。

     

    做好5个细节防止钙流失

     

    除了饮食清淡外,以下几个细节对于防止钙流失也非常重要。

     

    1.在食物中补充钙

     

    一般来说,成人应每天饮用250~500毫升牛奶,以保证对基本钙量的补充。

     

    牛奶是含钙丰富且吸收率非常高的补钙食物,鱼、虾、虾皮、乳制品、骨头汤、鸡蛋、豆类、豆制品等也富含钙。

     

    2.学会晒太阳

     

    人体90%的维生素D是依靠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后,通过自身皮肤合成的,它们可以促进钙在人体中的吸收,从而起到强壮骨骼的效果。

     

    • 最佳时间:最好避开正午,选择早上10点前、下午4点后的阳台或空旷场所最佳。
    • 最佳时长:春秋季每天20~30分钟、夏季每天5~10分钟、冬季每天30~60分钟。

     

    此外,人体中10%的维生素D是通过食物获得的,推荐蛋黄、蘑菇、瘦肉、海产品、动物肝脏、坚果等。

     

    3.坚持足量运动

     

    适度的力学刺激,能有效维持骨量,减缓骨质流失。40岁前就要多运动,但并非所有的运动都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 无法改善骨密度的运动:骑脚踏车、游泳等。
    • 有助增强骨密度的运动:荷重的有氧运动。

     

    年轻人可以做些强度高的运动,如跳绳,每周3到6天,每天跳跃约50次,离地约8公分;慢跑,每周至少2~3次,每次20分钟,不必追求速度。

     

    老人可以快走,每周3天,每天45~60分钟,可以快走慢走交替循环。

     

    已有骨折风险的人,则应避免跳跃、脊椎前弯、搬运重物。

     

    4.定期检测骨密度

     

    40岁以上的人群应进行骨密度检测,绝经后的妇女更应该重视此项检查。

     

    中老年人在做骨密度检查时,若骨量减少9%以下为骨量正常,骨量减少9%~19%为骨量减少,骨量减少29%~39%则为骨质疏松、骨折危象。

     

    5.适当补充钙剂

     

    需要补钙者,可适当服用钙剂。需要提醒的是,短时间大量补钙可能无法全部吸收,还会造成便秘、胀气。

     

    如果一天吃一次钙片,建议在睡前服用。如果一天补两次钙,另一次可在早饭后1~2小时,以防食物中的某些物质影响钙的吸收,引起结石。

     

    4类人选钙剂要当心

     

    如果确实需要补充钙剂,以下几类人在选择的时候要注意。

     

     

    胃酸过多——选无机钙

    胃酸过多的人最好选择无机钙剂,因为该类制剂可中和胃酸,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最好在餐后1小时或睡前服用。

     

    肠胃较弱——选氨基酸螯合钙

    正服用含铝抑酸药的人群,以及胃肠道吸收功能较弱的老年人,可选择氨基酸螯合钙,因为氨基酸螯合钙如同氨基酸一样能够在整个小肠内被吸收。

     

    胃酸缺乏——选氨基酸螯合钙

    胃酸缺乏患者,也可以选择氨基酸螯合钙,但钙剂和胃药最好间隔两小时以上服用。

     

    糖尿病——勿选葡萄糖酸钙

    糖尿病患者比正常人需要补充更多钙,一般主张以食补为主,药补为辅,糖尿病患者不宜选择葡萄糖酸钙等补剂。

     

    在购买补钙制剂时,最好选择颗粒较小、易吞咽的产品。推荐消费者选择含有磷、维生素D3、维生素K2、维生素B2、镁、软骨素、胶原蛋白等的补钙产品,这些元素能够更全面地帮助人体吸收钙。

     

    老年人最好饭后服用补钙制剂,以免血钙浓度过高影响心脏健康;

     

    服用噻嗪类利尿剂(降压药),以及某些治疗心律失常的药,容易和钙离子发生不良反应,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补钙;

     

    选择钙补充剂切忌盲目听宣传、看广告,而是要咨询医师或药师。

  • 在不少人的印象里,脂肪肝只是胖子的“专利”。但其实,很多脂肪肝患者不仅不胖,而且还身形苗条。

     

     

    近日,发表在中国《世界胃肠病学杂志》(《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上的一项最新研究更是发现,人瘦且腰围正常,但却有脂肪肝的人占整体脂肪肝患者的12.9%。

     

    到底什么是脂肪肝?为什么瘦人也“难逃一劫”?《生命时报》采访权威专家解读,教你一套为肝脏“瘦身”的科学方法。

     

    受访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病科主任医师  高冀蓉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科教授  钟碧慧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营养部营养师 张秋香

     

    3个指标高,瘦人也会得脂肪肝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范建高等进行的这项研究表示,临床上不能以“胖瘦”来判断患者是否有脂肪肝,瘦人中脂肪肝也不少见。

     

     

    这项研究共对2715位健康体检者进行了调查,在其中810位体型偏瘦且腰围正常者中,发现17.5%的人罹患脂肪肝,占整个人群的5.2%。

     

    另外,随着身上“肉肉”的增多,脂肪肝的整体患病率还是会增加:胖人脂肪肝患病率较高为61.7%,超重的人为39.1%,在整体瘦人中为21.4%。而那些人瘦且腰围正常但却有脂肪肝的人占整体脂肪肝患者的12.9%。

     

    ✦ 那么同样腰围正常,但有脂肪肝的瘦人和没有脂肪肝的胖人有什么区别?

     

    区别在于,这些瘦人基本都更为年轻,且代谢紊乱情况更糟:有更低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更高的腰围身高比、舒张压、血小板计数、甘油三酯、血尿素氮等。

     

    研究者指出,如果身形苗条,但腰围身高比、血红蛋白或甘油三酯3个指标高,最好用超声查查脂肪肝。

     

    注:腰围身高比是指腰围与身高的比值。40岁以下人群腰高比应不超过0.5,40~50岁者不超过0.5~0.6,50岁以上者不超过0.6。

     

    脂肪肝,不都是肥胖惹的祸

     

    脂肪肝如今已超过病毒性肝炎,成为我国第一大肝脏疾病,且越来越呈年轻化趋势,但很多人对它仍不太了解。其实,不只是肥胖,以下原因都会让肝脏被脂肪“困扰”。

     

    No.1营养不良

     

     

    脂肪在体内的代谢、肝脏与血液之间的运输需要“交通工具”,这个工具称为载脂蛋白。当营养不良,特别是蛋白质摄入不足时,体内没有足够的载脂蛋白,无法把甘油三酯运出,就大量沉积于肝脏,形成脂肪肝。

     

     

    所以,盲目减肥、长期吃素等都有可能带来脂肪肝。

     

    No.2糖尿病

     

    作为代谢综合征,它会导致身体对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代谢发生异常,约50%的糖尿病患者可能患脂肪肝。

     

    除了糖尿病,肥胖、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和高血压等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也会增加其他肝脏损伤因素的易感性,导致肝病发生及发展。

     

    No.3长期酗酒

     

    长期大量饮酒会损伤肝细胞,加上喝酒后食欲降低,食物的摄入量减少,食物中参与和组成脂肪分解代谢的酶——胆碱的摄入量减少,多余的甘油三酯难以清除,长此以往,易导致酒精性脂肪肝。

     

     

    No.4肠道菌群紊乱

     

    大量研究显示,小肠内细菌过度生长、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及脂肪化的肝脏对内毒素敏感性增强等几大因素,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生也有关系。

     

    其他疾病如慢性肝炎、甲状腺功能亢进、柯兴氏综合征等,如果破坏了肝细胞膜的完整性,或导致肝内脂肪代谢异常、肝细胞缺氧,也都会造成脂肪肝。

     

    No.5某些药物和化学物中毒

     

    比如过量服用或密切接触四环素,砷、银、汞等重金属,三氯化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巴比妥,黄曲霉素等,都可引起脂肪肝。

     

    脂肪肝来临有6个征兆

     

    除了上述高危人群以外,普通人如果突然出现以下症状,最好及时去医院检查肝功能。

     

    食欲不振

     

    这是脂肪肝的常见症状,如果长时间食欲不振,除了怀疑胃炎外,更要警惕脂肪肝。

     

    恶心、呕吐

     

    轻度脂肪肝若伴有肝功能损害,常有恶心呕吐、厌油、右上腹隐痛、饱胀等不适感。

     

    疲倦乏力

     

    中度以上脂肪肝可能有倦怠、易疲劳的表现,少数脂肪肝病人还会出现轻度黄疸。

     

    脖子粗

     

    脂肪肝患者的平均颈围比普通人要大,也就是如果脖子变粗可能是脂肪肝的预兆。

     

    维生素缺乏症

     

    表现为舌炎、口角炎、皮肤瘀斑等,少数人也可能会有消化道出血、牙龈出血、鼻出血等症状。

     

    内分泌失调

     

    重度脂肪肝患者中,男性可能出现睾丸萎缩、勃起功能障碍,女性有月经过多、闭经等表现。

     

    6招教你给肝脏“减减肥”

     

    对于脂肪肝患者来说,调整生活方式是最有效的治疗。另外,没有合并代谢紊乱的轻度脂肪肝,在生活规律后也可能消除。

     

    No.1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 每天必须吃早餐;

    ✦ 每天三餐正常、规律,不吃零食;

    ✦ 保持适当的体重、坚持每周2~3次的适量运动;

    ✦ 保证充足的睡眠(每晚7~8个小时),不熬夜;

    ✦ 尽量不饮酒、不吸烟;

    ✦ 心理平衡,懂得自我调适。

     

    No.2管住嘴、学会吃

     

    ✦ 低脂肪:烹调方式以蒸、汆、拌、煮为主;

    ✦ 高蛋白:尽可能选用一些优质蛋白的食材;

    ✦ 高纤维素:适量碳水化合物,选用含糖量低、纤维素丰富的果蔬;

    ✦ 多维生素:选用含B族维生素、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

    ✦ 食物品种多样化、少盐、忌刺激性调料;

    ✦ 少喝果汁。


    No.3动起来

     

    避免养成久坐少动的习惯,就增加热量消耗而言,能坐就不躺,能站就不坐,能走就不站,能快就不慢。

     

    No.4重视体检

     

    定期进行体检,具体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血糖、血脂、肝功能及肝脏B超等,以早期检出和发现肥胖症、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其相关疾病,及时采取措施,阻止病情发展。

     

    No.5忌擅自服用保肝药物

     

    选用药物时要谨防毒副作用,避免或少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切勿擅自服用保肝药物或保健品,避免进一步加重肝脏的负担。

     

    No.6药物治疗,定期复查

     

    对于伴有明显转氨酶升高者,请及时就医,完善检查,在专科医师指导下服用护肝药物,3~6个月复查一次肝功能和B超,并定期随访。▲

     


    本期编辑:赵子莹

  •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血脂异常的中国成年人的比例也在提高。中国成年人的高血糖发生率约为40%,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上升。如果不加以控制,会引起脑梗塞。

     

    35岁的黄某带着无法忍受的头痛去了医院,经过脑部CT扫描后,医生告知这是脑梗塞。医生问黄先生的妻子,他六个月前在另一家医院接受检查后最初被诊断出患有高脂血症,有患脑梗塞的危险,因此需要尽快进行进一步检查。但是,黄先生本人并未重视。没有进行任何降脂治疗。后来,由于业务原因,被一再推迟。六个月后,黄先生一直头疼得厉害,手脚麻痹,无法减轻他的疼痛负担。

     

     

    医生对年轻人患有脑梗塞感到遗憾,除了不加以治疗外,还发现他惯常的生活方式也不健康。黄某通常很忙。特别是在晚上,只在商店里吃辣汤。喜欢油炸肯德基和汉堡等美味食物。饮食太油腻。

     

    医生解释说,麻辣烫太浓,太辣,成分太油腻。而且其汤底通常都是剩余的骨头或非常便宜的肉块。街头小贩添加了很多调味料,使肉汤变得富有脂肪;如果经常食用,很容易增重;如果更加严重,很容易导致高脂血症。

     

     

    对于黄油蛋糕和汉堡等反式脂肪酸,我们的目标是“尽量少吃”。由于这些类型的脂肪酸是人体几乎无法消耗的一种“不良脂肪酸”,因此大量摄入会增加血液粘度,并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的进程。在摄入了过量的反式脂肪酸后,会破坏人体内的健康营养环境,对人体的正常运行造成极大的影响。让人发胖的同时还会有高血脂、高血压的风险。

     

    高卡路里是导致肥胖的重要饮食因素。酒精最大的损害是损害肝脏,导致脂肪肝。在严重的情况下,它也会引起酒精性肝硬化。酒精会抑制脂蛋白脂肪酶,从而增加甘油三酸酯的浓度,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并可能导致心血管和脑血管并发症。饮酒同样会导致高血脂症的发作,对于脑部有着非常严重的伤害,如果长期饮用过量的酒精,就会对人体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严重危害到人体健康。

     

     

    诸如奶油蛋糕或者辣条、可乐等,其中由于口味的需要,在制作工艺中加入了大量的糖精或者白砂糖。曾经有人这样评价甜食和可乐,“一杯可乐相当于一杯白糖”,可以说其中所含的糖分是非常的高了。过量摄入糖分会导致人体内的高血压和高血脂症的出现,让人体难以适应。会严重影响健康状况。

  • 说起肝病,很多人对它并没有过多关注。很多年轻人更是觉得自己身体素质好,哪能那么轻易的患上肝病。

     

    其实,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我国现有的肝病患者人数已经超过了4亿人次。并且,还呈现着持续递增的局面。

     

    而患上肝病很大的原因就在于人们平时不良的饮食习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日,许多人经不起美食的诱惑,暴饮暴食,这也就增加了肝病出现的几率。

     

    但是,肝脏健康不容忽视,提醒大家尽早关注。

     

     

    豆浆是肝病的“发物”?这一观点正确吗?

     

    经常在网上看到有人发帖,说豆浆是肝病的发物。每天一杯豆浆,加快肝脏损伤。事实如何,听听医生怎么说。

     

    肝科主任秦齐大夫坦言:这一说法是非常片面的。大家都知道,豆浆的制作过程非常简单。将豆子浸泡之后,直接用豆浆机打磨之后,便可饮用了。

     

    豆浆中不仅营养丰富,还含有对肝脏健康有益的异黄酮。若是适当饮用,是会有好处的。

     

    但是,豆浆中还含有植物蛋白,它会加重人体肝脏以及肾脏的代谢负担。这也就是网上传言的根源所在。

     

    若是本身患有肝病的话,建议每天的摄入量不超过50g,否则是会加重病情发展。

     

     

    不想肝脏“报废”,2种常见食物务必拉黑

     

    1、腌制食物

     

    腌制食物,在我国有着很久远的历史了。它不仅口感爽脆,而且风味独特。因此不少人为了食用方便,还会自己在家腌制一些食物来吃。

     

    但在食物进行腌制的过程中,往往会添加许多的盐分在其中。一是为了降低食物中的水分,延长保质期。二是为了提鲜,保持口感。

     

    若是人体经常进食腌制食物的话,是会造成人体内钠离子含量升高。时间久了,还会加重肝脏的代谢负担,非常容易引起肝脏病变。

     

     

    2、动物内脏

     

    吃什么补什么,在很多人的脑海里根深蒂固。一直坚信着这一观点的人们,往往会经常食用一些动物内脏来达到补身体的目的。

     

    但是,动物内脏并不适合经常大量食用。比如猪肝,其中虽然富含大量的铁元素,还有较多的维生素A,但若是食用过多的话,很容易增加骨折的风险。

     

    若想呵护肝脏健康,建议远离动物内脏。若真的特别喜欢吃,一周一次便足够了。

     

     

    养护肝脏要趁早,生活中做好2件事,肝病绕着你走

     

    1、多喝茶水

     

    肝脏作为人体必需的器官之一,对人体而言,它到底有多重要呢?

     

    众所众知,肝脏肩负数职,需要参与人体合成、排毒等多项重要的工作。它的重要性相当于,人体一旦失去了肝脏的存在,将无法继续生存。

     

    在大家平时生活中,该如何有效地对肝脏健康进行保护呢?

     

    多喝养肝的茶水,不仅可以增强肝组织的活性,还有助于提升肝脏抵抗有害物质的能力,对肝脏健康十分有益。

     

    2、饮食均衡

     

    健康的饮食习惯,可以帮助肝脏完成排毒、修复的工作。而保持营养均衡,则更加有利于肝脏以及人体的健康。

     

    建议大家尽量做到饮食清淡,腌制食物、高油脂食物严格控制进食量。像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和粗粮,平时可以适当多吃一些。

     

    其中包含大量的维生素以及膳食纤维,对呵护肝脏着实有益。

  • 随着现在生活节奏的加快,还有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大,让许多人越来越不重视饮食,导致患胃病的人越来越多。

     

    对胃来讲,过酸、过辣、过咸和过油的食物,基本上都是不能吃的,但是这类食物偏偏又能够激起人们的味蕾,增加人们的食欲。经常这样吃,味蕾是满足了,但胃就受罪了。

     

     

    胃病多半是患者自己一口一口吃出来的。多数的肠胃问题,都与患者平时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有关,要想养好肠胃,预防胃病,建议大家平时少吃刺激肠胃的食物,多吃养胃食物,比如南瓜、小米、糯米等。而且现在已经进入冬季,冷饮最好还是不要喝了,多喝热水。

     

    胃病不是突然发生的,所以患上胃病后,要想让胃尽可能痊愈,也是需要一定时间的,不要急。


    在此期间,患者如果遇上胃病发作,胃痛难忍的时候,除了服用胃药外,也可以试试这2种方法,对缓解不同的胃不适或许有一定作用。

     

    1、跪姿前倾

     

    双膝弯曲,跪在垫子上,小腿及脚趾部位,都要接触到地面,上身挺直,双手自然下垂放于体侧,然后慢慢坐下,臀部压在脚踝上,身体重心也移向脚踝,之后将双手放到膝盖上,保持30秒,正常呼吸,然后上身稍向前倾,重复做3到5次即可。胃胀、腹泻或胃肠痉挛时,可以做下这个动作,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2、站立弯腰

     

    保持站立姿势,双脚分开,约与肩同宽,然后将双手放在膝盖上,身体慢慢向前倾,之后深呼吸,吐气的时候,腹部肌肉向里收缩,使腹肌呈凹陷状,不用过度用力,以免加重不适,保持该姿势5到20秒,注意不要憋气,重复做4到7次。

     

    另外养胃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看你的选择,是不是恰好也是胃喜欢的。就像辛辣油腻类食物,你喜欢,但胃是讨厌的。所以,只要是适合自己肠胃的食物,那就是养胃食物。

     

    除此之外,养胃也需要做好以下4件事。


    1、规律作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是养胃的第一步。如果平时经常熬夜,黑眼圈明显,脾胃也一定遭受折磨,若还有吃宵夜的习惯,更是加重脾胃负担,削弱脾胃功能。因此建议大家,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作息时间,不熬夜。

     

    2、适当体育锻炼

     

    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人的身体素质,还可以提高免疫力,将体内多余的水分和毒素等杂质一并排出,减轻脏器的排毒负担,从而保证脾胃的健康,也保证身体的健康,坚持下去,胃病自然会远离我们。

      
    3、及时检查

     

    胃部有不适,如果排出胃溃疡、慢性胃炎等常见的胃病外,就要考虑是不是身体其它地方出问题了,或者是更严重的疾病,不要忽视,尤其是中老年人,身体各脏腑功能,本来就虚弱,如果一段时间内,经常胃痛,还是及时检查一下。

     

    4、多喝健胃茶

     

    许多注重养生的人,都喜欢喝茶,在茶中加入各种天然植物,既修身养性,也是调理身体的好方法。那么想要养胃的话,就可以在茶中,加些养胃食材,比如猴头菇、丁香、沙棘和茯苓等,将其一块泡水喝,帮助滋养脾胃,增强胃功能,适合肠胃不好的人和体质虚弱的人食用。

  • 我们身体内部存在着大量复杂的血管,它们分布在身体的每一个角落,,头部、躯干、四肢,甚至连手指脚趾也不例外,因为血管作为血液循环的通道,而血液再循环的过程中,给身体每个角落提供能量以及营养,保证身体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温度,只有血管健康,才能够保证身体正常运行,而一旦血管以及血液循环出现问题,就会导致身体出现各种各样的麻烦。

     

     

    这两年,随着人们工作越来越忙碌,导致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工作上面,很多人对身体健康的关注度就越来越少,再加上养成各种各样不良的生活习惯,所以大部分人的身体素质都越来越差,尤其是血管问题更是频发。

     

    血液三高、动脉硬化、血管堵塞以及血栓都是最常见的血管问题,而它们发展到最后都会导致血管越来越硬,血管壁上的垃圾越来越多,时间一长,必定会引发更多的心脑血管问题,而且还可能威胁到生命安全,所以软化血管是保证血管健康的关键。


    茄子

     

    茄子是很多人都喜欢吃的食物,它的烹饪方式非常多样,可以凉拌,可以清炒,还可以蒸煮以及油炸,甚至还能够生吃,不仅口感好,而且营养价值也非常高。

     

    它里边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能够有效地过滤掉体内的自由基,从而达到保养皮肤,增强器官活性以及延缓衰老的效果;同时茄子还是一种典型的凉性食物,尤其适合夏季食用,可以达到很好的清热解毒效果;而茄子里还有丰富的维生素P,不仅能够去增强血管弹性,还可以起到软化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黑木耳

     

    黑木耳被称为“菌中之冠”,不仅口感爽脆,而且能够给身体带来不少好处。

     

    它里边含有大量的植物胶质,可以吸附肺部的各种垃圾尘毒,对肺部能起到很好的清洁效果;同时木耳里的铁元素含量也非常高,尤其是女性平时经常吃,能够有效缓解缺铁性贫血的问题;木耳里的多糖含量也比较高,能够有效地增强肝脏活性,修复肝脏受损细胞;最重要的就是木耳里有大量的维生素K,可以有效的促进血管代谢,避免血管硬化,起到很好的软化血管效果。

     
    玉米

     

    玉米是一种传统农作物,也是最典型的一种粗粮,无论是煮着吃还是煮粥喝,都别有一番滋味,而且营养价值也不低。

     

    玉米里边含有丰富的粗纤维,不仅能产生强烈的饱腹感,而且不会导致血糖飙升;同时玉米里还有大量的玉米黄素,能够很好地保护视力;里边的维生素C含量也非常高,能够有效地延长细胞活性周期,起到抗衰老的效果;玉米中还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以及维生素E,能够有效过滤体内的胆固醇,起到软化血管的作用。


    洋葱

     

    洋葱是一种很常见的家常食物,但是人们对它的态度却非常鲜明,有人喜欢生吃,也有人觉得它有刺激性的味道,所以非常排斥,但是洋葱对身体的好处却不少。

     

    洋葱含有挥发性的气味,能够有效促进胃酸分泌,提高食欲,增强肠胃的消化功能;它里边还有大量的多酚类物质,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能够起到很好的抗衰老效果,同时洋葱里还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对心脏以及血管都有很好的保护效果,不仅能调控血压,而且还可以软化血管。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