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目前的研究表明,人参皂苷Rh2对胰腺癌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和抗转移能力。
通过实验室研究和动物实验显示,人参皂苷Rh2可抑制胰腺癌细胞的增殖和生长,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胰腺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从而减少肿瘤的转移和扩散。目前人参皂苷Rh2在临床治疗胰腺癌方面的研究还相对有限,尚未有足够的临床试验数据证实其治疗胰腺癌的效果。
因此,人参皂苷Rh2目前不能作为胰腺癌的标准治疗方法或药物使用。14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不能服用人参皂苷Rh2,服用人参皂苷Rh2可能出现身体轻微不适,比如咽干、便秘、腹泻、不易入睡等。胰腺癌患者建议咨询专业的医生或肿瘤专家,了解人参皂苷Rh2的功效,身体是否适合使用该药物。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说起胰腺癌,很多人为之色变。胰腺癌是一种的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系统疾病,有着“癌症之王”之称。
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给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有人问,哪些人最容易得胰腺癌?针对这个问题,笔者跟大家聊聊胰腺癌。
胰腺癌有哪些临床症状?
胰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当前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胰腺癌发病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胰腺癌恶性程度较高,进展迅速,但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临床就诊时大部分患者已属于中晚期。一般来说,胰腺癌的主要临床表现有:腹部不适或腹痛(为胰腺癌常见的首发症状);消瘦、乏力、体质量减轻(与缺乏食欲、焦虑和肿瘤消耗等有关);消化不良、腹泻、消化道梗阻或出血;黄疸;其他(持续或间歇低热、血糖异常等)。
哪些人容易得胰腺癌?
(1)有家族遗传史者
遗传因素在恶性肿瘤的发生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有研究证实,胰腺癌具有家族聚集的特点,表现为家族有两个或以上的一级亲属被诊断患有该疾病。
约10%的胰腺癌患者具有遗传背景,患有遗传性胰腺炎、PeutzJeghers 综合征、家族性恶性黑色素瘤及其他遗传性肿瘤疾患的患者,胰腺癌的风险显著增加。
(2)吸烟、酗酒者
吸烟是胰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有研究表明,与非吸烟者相比,吸烟者发生胰腺癌的风险高达两倍,并且随着吸烟量(≥35支烟/天)和吸烟时间的增加,风险也随之增加。当然,该风险可随着戒烟时间的增加而降低:戒烟二十年后,胰腺癌的患病风险与从不吸烟者的基本相同。
适量饮酒和胰腺癌的发生之间没有直接关联,但是酗酒或长期过度饮酒,就会提高胰腺癌的病变风险。有研究数据显示,健康人群饮酒超过30克/天,胰腺癌发生风险就会提高22%;饮酒超过50克/天,发病风险提高50%。
(3)肥胖
现代研究表明,肥胖人群发生胰腺癌的风险更高,因此也成为重要的防治依据。其中,男性体重指数在35以上、女性体重指数在40以上,罹患胰腺癌的风险增高一半。
(4)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众所周知,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也是形成疾病的重要原因。有专家研究提出,地中海居民的饮食方式,能够有效降低胰腺癌的发生风险。而且,长期食用高温烹饪的肉食,会大大增加胰腺癌的发病率。
(5)糖尿病和胰腺炎
有研究表明,糖尿病和胰腺癌之间具有密切关联,十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发生胰腺癌的风险比正常人高出一半;在胰腺癌确诊前的2年时间内,患者发生糖尿病的概率是正常人的三倍。对于50以上的人群,若新近发现糖尿病,应引起大家足够重视,有可能是胰腺癌的异常症状!
此外,胰腺炎也是发生胰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是临床筛查指标之一。
(6)口腔不健康者
口腔微生物感染也是胰腺癌的危险因素。这主要跟牙龈卟啉单胞菌和伴放线聚生杆菌可增加胰腺癌发病率有关。
结语
总之,遗传因素、吸烟、饮酒、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糖尿病和胰腺炎等都是导致胰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通过了解上述危险因素的暴露情况,以确定胰腺癌的高危人群,从而控制与胰腺癌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可有效降低胰腺癌的发病风险。
同时,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及早期监测,可达到胰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改善预后的目的。
胰腺癌晚期昏睡说明可能是肝昏迷、药物影响、癌细胞转移等。
1.肝昏迷:胰腺癌不断增大压迫胆管,肝脏长时间淤积胆汁,升高黄疸指数后,释放各种毒素,可有肝脏功能不全症状。毒素进入大脑循环,导致昏迷。
2.药物影响:晚期患者服用了大量的药物,比如盐酸氯丙嗪片、盐酸片等,受药物副作用影响可出现昏睡情况。
3.癌细胞转移:晚期癌细胞可能会转移和扩散,当癌细胞随血液转移到脑部时,颅内压增高,可影响脑细胞导致昏迷。胰腺癌晚期也需要继续治疗,尽量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
胰头癌和胰体尾癌都是胰腺癌,只是根据其发生的位置进行命名。所以其具体区别主要在于位置不同、发病率不同、临床症状不同等。
1.位置不同:胰头癌位于胰腺的头部,靠近十二指肠。胰体尾癌位于胰腺的体部和尾部,靠近脾脏。
2.发病率不同:胰头癌比胰体尾癌更常见,约占所有胰腺癌病例的80%至90%。
3.症状不同:胰头癌可导致患者出现黄疸(黄疸是由于胆管受压而引起的胆红素在血液中积累)、消化不良和上腹痛等。胰体尾癌常在晚期才出现症状,如腹痛、体重减轻和胰腺酶缺乏。
不管是出现胰头癌还是胰体尾癌,都需尽快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治疗。
面对这样得癌症,胰腺癌被称为长寿癌,通常癌细胞进展、扩散缓慢,而且早期发现、治疗的话,根治的概率相当高。但是,胰腺癌的初期没有症状,即使有症状,一部分也和胰腺癌肥大的症状相似,看癌细胞在分阶段侵犯的位置。胰腺癌是如何分割的,有什么治疗方法?
第一期:此时肿瘤仅限于护理腺,患者通常没有感觉。但是,由于胰腺癌患者通常比较年长,合并了胰腺癌肥大的问题,在接受门诊治疗时可以尽早发现。
第二期:肿瘤仍限于胰腺癌,但通过肛门诊断可明显接触硬结,PSA数值也可能异常。但是,在第一、第二期接受积极治疗,还有80%~85%的机会根治,不会因为胰腺癌的摄影而丧命。
第三期:肿瘤侵犯了摄护腺周围的组织,包括尿道和膀胱口附近,血尿、可能会出现血尿、尿频或排尿困难等症状。如果直肠被侵犯,可能会有直肠癌和排便习惯的变化。如果不接受治疗,可能只有5~8年的寿命。第四期:癌细胞远端转移到其他器官,最常见的是骨侵犯,约占80%~90%,特别是脊椎,明显出现骨、背、脊椎疼痛等症状,也有可能转移到肝、肺、脑等。
1. 根治性腺切除术:利用外科手术切除侵犯癌细胞的腺、精囊等部位,约70%的患者可以通过手术治愈胰腺癌。包括传统的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的发展,以及目前最受欢迎的达·芬奇机械手臂,特别适合治疗胰腺癌。
2. 观察疗法:适用于低度或中度风险摄护胰腺癌,或预计生命不足10~15年的人,工艺缓慢,医生积极监视,建议长期跟踪,直到肿瘤开始进展或恶化,九成以上的患者死于其他疾病。
3. 放射线治疗:或电气治疗。利用放射线照射护腺,破坏分裂繁殖的癌细胞,属于根治性治疗,可以合并激素治疗。但是,放射线可能照射到胰腺癌周边的组织,常见的是膀胱和直肠,损伤膀胱黏膜和直肠黏膜,3~5年后大小便出血。
4. 激素疗法:单独使用只能抑制癌细胞,不能根治。治疗方法包括定期使用激素针,一次切除两侧,合并尿道摄护腺切除术。
5. 化学药物治疗:激素治疗失去抵抗力后,开始实施化学药物治疗,胰腺癌的化学疗法比其他疾病简单,只注射一两种药物。
6. 冷冻治疗:利用冷冻治疗探针深入肿瘤,在极低温下杀死癌细胞是风险少、恢复快的治疗方式,但可能伴有勃起功能丧失的副作用。
7. 海福刀高频超声波治疗:利用直肠超声波定位,高温80~90度,正确加热胰腺癌,达到杀死癌细胞的目的。有最低尿失禁并发症,对勃起功能障碍的影响也最小,但有可能引起膀胱颈结疤阻塞的副作用。
胃痛是临床病人最为常见的症状,很多病人所说的“胃痛”在临床上应描述为上腹部疼痛,只是大家清楚得知道胃的部位,殊不知在胃的周围还存在有其他的器官,在发生不适时也会发生疼痛,而被我们误认为“胃痛”。
前几日有一40岁的男性患者,因上腹部间断性疼痛一月余,加重一周前来就诊。于进食后疼痛明显。2周前行“钡餐”检查,显示“胃窦炎”,进行输液消炎治疗,症状未见明显缓解。半年前即已经出现胃痛、胃部不适的症状,因工作原因,应酬较多,饮食不规律,平素不舒服即吃胃药来缓解症状,服用后自觉有所好转。
但是病情总是反复,体重也下降严重,半年差不多瘦了20斤。做检查回报:肿瘤指标CA199 、CA125 、CEA均异常,可怀疑是胰腺的肿瘤。进一步腹部CT发现胰腺体尾部有一巨大的肿瘤,形态不规则,且出现了转移,属于晚期肿瘤。
胰腺位置特殊,较为隐匿,在腹部难以触摸,而且不像胃肠道那样可以通过做检查早期发现癌灶以及癌前病变,早期症状无特异性,容易被误诊为普通的消化道疾病,因此难以早期发现。
胰腺癌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多认为可能与遗传、饮食、吸烟饮酒以及慢性胰腺炎等有关。当出现上腹部的隐痛或者剧痛,而经药物治疗无效,甚至于出现显著的腹痛和腰背部疼痛时要警惕胰腺癌的出现;出现不明原因的进行性黄疸加重、消瘦、高血糖以及间歇性的低热时也要引起警惕;随着病情的逐渐加重,出现黄疸后,医生可在体表触摸到肿大的胆囊,还会出现肝脾的肿大,晚期会出现上腹部的肿块。在临床上可以通过做腹部B超、CT、MRI等检查协助诊断,通过检查相关肿瘤标志物以协助诊断。
对于早期的胰腺癌,以手术扫除为主。但由于本病具有隐匿性,一旦发现即已是晚期,手术切除率甚低。手术切除肿块仍有残留者,可予术中放射治疗;未能进行手术者应考虑外放射疗法;还有化疗、激素、介入等治疗方案。这些治疗方案都只能作为缓解症状,延长患者寿命。
对于胰腺癌的预防,只有在平时多加注意要做到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清淡饮食但同时也要注意营养的均衡,多食用含粗纤维的饮食,要多吃绿色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要养成好的生活习惯,作息规律,避免劳累,平素要多加锻炼,以此提高自身免疫力。此外,建议有吸烟饮酒史以及既往有胰腺病史的40-50岁的人群每年行B超检查。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
治疗哮喘的药物对胰腺癌是无效的。目前临床上治疗哮喘的药物包括沙丁胺醇等β受体激动剂、布地奈德等糖皮质激素、孟鲁司特钠等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异丙托溴铵等抗胆碱药以及氨茶碱等茶碱类药物。部分合并感染的患者还需要联合使用头孢曲松、阿莫西林等抗感染药物。
胰腺癌是发生于胰腺的恶性肿瘤,其药物治疗主要为化学性药物治疗,可选择药吉西他滨、替吉奥、卡培他滨等化疗药物,治疗哮喘的药物中并没有用于常规治疗胰腺癌的药物。
胰腺癌是极为严重的疾病,患者不可随意用药,需及时前往正规医院进行诊治,防止病情的进一步加重。
很多人在蹲下站起来动作之后会感到脑袋发晕、头晕目眩、眼前一黑……再不扶下周围的东西,感觉快要跌倒了。这时候一定会心里一惊,难道是身体太虚弱,提醒自己要补血补气了?其实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医学上称为直立性低血压或者体位性低血压。
什么是体位性低血压?
我们下蹲的时候,体势是“屈膝下蹲”,这时候血液全部集中在下肢,而身体的总血量保持不变的,这也导致了心脏回流的血液减少。当我们突然起身时,体势切换成“直立站起”,由于重力的影响下,心脏很难立即调动下半身的血液快速回流,这就造成了大脑出现血液短暂性供应不足。
体位性低血压需要治疗么?
当然大家不用过于担心,我们身体还是很厉害,就在大脑出现两眼一黑的情况下,动力十足的心脏会命令血液循环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大脑的供应开始正常,人的不适感也会消除。所以,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种短暂性血压调节失衡在休息后会得到纠正,并不会引发疾病。
但是,身体虚弱的老年人最好避免出现这种情况,而且要引起重视。老年人血管发生不同程度的硬化、狭窄,血压调节能力显著降低,很难对这种血压的变化做出反应,甚至会面临危险。所以,患有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患者不能长时间蹲下,而且蹲下后应慢慢起来,不要一下子站起。
体位性低血压和贫血有关吗?
相信不少人都听过,蹲起后站起来头晕是贫血的现象,之后一定要多吃补血的食物。
贫血的典型症状的确会出现头晕、乏力,但它与久蹲并不存在直接因果关系。贫血从字面上来说是身体血少了,其原理是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导致血液携氧量下降引起,导致头晕、困倦、面色苍白。
与蹲起头晕不同的是,贫血是时时刻刻都发生,并不会受到体位改变影响。
血压偏低,应该怎么办?
成年人高压低于90,低压低于60,就会被认为是低血压。除了上面介绍的直立性低血压,低血压还分为生理性低血压和病理性低血压。
有一部分健康人群,虽然血压已经达到了低血压标准,但是器官并无缺血缺氧等异常,也没有发生任何其他症状。这种情况不必进行治疗,平时注意饮食营养,避免过度劳累。
病理性低血压一般由器官或疾病造成。慢性低血压者见于慢性营养不良症、特发性心肌病以及服用抗抑郁药、降压药都会引发低血压。
如果有头晕,感觉周围视物在旋转;注意力不集中,经常走神;疲惫、困倦,睡眠不好;经常眼前发黑、眼花;怕冷,四肢经常冰冷。应尽快就医检查,平时要保证营养,多喝水少喝酒抽烟、避免久站、悲伤等诱发低血压的因素。
帕金森病是一种以肢体震颤、肌肉强直、运动迟缓等运动症状以及认知障碍、感知障碍等非运动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系统疾病,这是一种尚不能被完全治愈的疾病,患者需要进行长期的综合治疗,但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一种名为开关效应的运动并发症,这种现象的存在不仅使患者遭受了巨大的痛苦,还严重打击了患者的治疗信心,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防止开关效应的出现呢?
一、开关效应是什么
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某个时刻会突然出现肢体症状的消失,这时患者可以像正常人一样行走,并且灵活地进行运动,甚至会让人产生疾病已经痊愈的错觉,就像突然打开电灯一样,患者会感觉到疾病的治疗前景一片光明,这个时期被称为疾病的缓解期,又名 “开期”;但往往好景不长,患者又可能会在某个时刻毫无预兆地出现症状的加重,出现步履蹒跚、全身疼痛、四肢震颤、肌肉强直等症状,并且这些症状相较于平时更为严重,此时就像所有灯光又被突然关闭一样,患者宛若置身黑暗,这个时期被称为加重期,也被称为“关期”。时好时坏的症状波动让患者处于巨大的折磨之中,甚至有部分严重的患者一天之中会经历数次“开期”与“关期”的循环。
当患者长期服用左旋多巴进行抗帕金森治疗时,通常情况下左旋多巴会在多巴胺能神经元内转化为多巴胺并进行储存,但当多巴胺能神经元出现进行性破坏后,其生成和储存多巴胺的能力下降,患者在用药后产生的多巴胺会迅速释放进入血液,这就导致了患者的临床症状会出现一过性的好转,也就是出现所谓的 “开期”;而也正因如此,在部分时间内,患者体内多巴胺的含量会大幅度降低,这时患者的各种症状就会进一步加重,出现“关期” [1] 。而这些也就是开关效应发生的具体原因。
二、如何防止开关效应的发生
由于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进行性变性和丧失是不可逆的,而左旋多巴又几乎是大部分患者必不可少的治疗药物,因此针对开关效应的预防和处理是比较棘手的,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我们面对它束手无策。
首先在帕金森病的早期治疗中,我们务必遵循剂量滴定的用药原则,当所用药物无法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时,应该小剂量地逐步增加药物的用量,不能想着一步到位,争取以最小的剂量达到满意的临床疗效,这样有利于防止疾病进展过程中开关效应等运动并发症的出现 [2] 。
其次我们可以选择半衰期较长的非麦角类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进行服用,如普拉克索、罗匹尼罗等,且在选择这类药物时我们应该优先选择缓释片剂型,这样更有利于维持血药浓度的稳定,减少患者处于 “关期”的时间,与此同时我们可以在保证临床疗效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左旋多巴的使用剂量,对防止开关效应的发生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3] 。除此之外,还有研究发现添加恩卡他朋等儿茶酚 -O- 甲基转移酶( COMT )抑制剂同样可以改善开关效应,但需要注意使用这类药物也需要进行剂量滴定,不可随意使用大剂量药物 [4] 。
对于部分患者而言,单纯使用药物无法很好地防止开关效应的反复发作,尤其是针对一些 “关期”持续时间较长的患者而言,可以选择非药物治疗,比如皮下持续注射阿扑吗啡改善症状,必要时可以选择丘脑底核 -DBS (脑起搏植入)等外科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
此外我们还需要注意的就是饮食,这也是我们极为容易忽视的一点,根据众多研究结果发现,患者可以选择在晚餐时摄入补充所需要的蛋白质,其他时间尽可能地少摄入含有蛋白质的食物,调整蛋白饮食方案对我们防止开关效应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4] 。
总而言之,开关效应固然棘手,其可谓是我们在帕金森治疗路途中一颗巨大的绊脚石,但我们也不是毫无对策,相信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一定可以将这颗绊脚石击得粉碎,获得健康幸福的生活。
随着现在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人们的生活饮食极其不规律,再加上有些工作上的应酬,有时候会过度的饮酒,或者是晚上熬夜消耗体力,这样就无形的给我们的肝脏,造成了严重的压力,如果不及时的检查和治疗,后果真是不堪设想。有些患者等到发现的时候都已经的肝癌晚期了,这样是多么令人心痛的事情。
肝癌临死前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消化道大出血、癌瘤破裂、肝性昏迷等严重状况,下面就肝癌临终前的具体症状,简单做一下介绍。
(1)严重缺乏食欲
可能癌瘤本身造成的疼痛不适、便秘和情绪紧张抑郁以及肠胃道念珠菌病等有关,对食物缺乏兴趣,并且常因胃、食道下段或肝的肿瘤刺激横膈膜造成时候呃逆现象,在精神和营养的摄取上的匮乏,更加重了癌肿病人的病情。
(2)严重恶心呕吐
是晚期癌症病人常见的症状,可能是治疗造成的的付作用,也可能是癌症侵犯消化或神经系统而造成的,其症状往往比癌症疼痛更令人苦恼。
(3)肝区疼痛
肝癌晚期的正常组织会受到肿瘤的破坏和浸润,引起对邻近的神经根受到压迫和破坏,局部组织缺血坏死,血液回流受阻,骨与骨膜受到浸润均可造成疼痛。因而,疼痛是晚期肝癌病人最常见的并发病状。
(4)恶性腔内积液
恶性腔内积液是恶性肿瘤的重要并发病,肝癌晚期发生恶性腔内积液的部位有胸腹腔、腹膜腔、心包腔等,若处理不当可致迅速恶化导致死亡。
(5)呼吸困难
是晚期癌症病人比较难以处理的症状,严重的呼吸困难易造成恐惧,而恐惧本身又加重呼吸困难,若没有及时处理易造成休克死亡。
(6)肝性昏迷
常为肝癌终未期的表现,消化道出血、继发感染、大量利尿剂、电解质紊乱等常可诱发肝性昏迷,因而在肝癌晚期应特别注意。
通过以上的讲述,详细大家对“肝癌晚期临终前的症状”肯定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建议大家一定要注意日常身体的保健和检查工作。我们尽量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要注意下平常的生活,多爱惜下自己的身体,我相信病魔肯定会远离你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组导致呼吸困难的肺部疾病的名称。其特点是由于气道或肺泡异常所导致的持续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通常是因为大量接触有害颗粒或气体所导致。最常见的呼吸道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
慢阻肺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中属于最常见的疾病,已成为全球第三位死亡原因,仅次于中风,2019年造成323万人死亡,超过 80% 的死亡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给患者及其家庭以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2007年,钟南山院士牵头对我国7个地区20245名成年人的调查结果显示,40岁及以上人群中慢阻肺的患病率高达8.2%。2018年,王辰院士牵头的“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调查结果显示,我国20岁及以上成人慢阻肺患病率为8.6%,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13.7%,估算我国患者数近1亿。
这些看起来简简单单只有几个字符的数据,背后揭示的不仅仅是我国慢阻肺发病仍然居高不下的迫切状况,更是一个个家庭和社会所承担的多重压力。根据全球疾病负担调查,慢阻肺是我国2016年第5大死亡原因,2017年第3大伤残调整寿命年的主要原因。
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的预测病死率和死因的结果提示,随着发展中国家吸烟率的升高和高收入国家人口老龄化加剧,慢阻肺的患病率在未来40年将继续上升,预测至2060年死于慢阻肺及其相关疾病的患者人数每年可能会超过540万人。
因此,我国将其迅速纳入健康中国2030行动计划中重点防治的疾病,“行动计划”的目标是到2022年和2030年,70岁及以下人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下降到9/10万及以下和8.1/10万及以下。40岁及以上居民慢阻肺知晓率分别达到15%及以上和30%及以上。
俗话说得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为了更好地促进及完成《健康中国2030》这一目标,今天我们就先来了解为什么会发生慢阻肺?它到底是如何造成的?
前面我们已经说到了,慢阻肺的根本原因之处在于我们的肺部在呼气和吸气这个气体交换过程中出现了持续的气流受限,所以就会导致我们呼吸不顺利,比普通人呼吸要累,也就是医学上所说的呼吸会困难一些。那么,哪些因素或者什么行为会导致这种气流受限发生呢?
那么导致慢阻肺的原因是什么呢?
吸烟以及二手烟
吸烟是慢阻肺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大多数慢阻肺患者长期吸烟。吸烟量越大、烟龄越长,慢阻肺发病风险就越高。
有数据表明,超过20%的吸烟者会发展成为慢阻肺患者,而长期吸“二手烟”的人,患慢阻肺的风险将增加48%。
室外空气污染
空气污染也是慢阻肺发病增高的一个原因。如果生活环境中空气质量下降,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氨、粉尘等的含量增加,这些有害气体吸入人体后会损伤气道黏膜,产生毒性作用,从而引起慢阻肺。
油烟等室内空气污染
在我国,尤其是农村,使用生物燃料,如柴草、牛粪等进行烹饪、取暖是导致农村女性慢阻肺发病的重要原因。
有专家指出:“目前多数抽油烟机的效能范围仅在抽风口下方45厘米,其余油烟散发的有毒油烟量则是一根香烟的1000倍,人们每天在这种环境中吸收的有毒油烟,比在1小时内抽两包烟还多。因此改善厨房和居室通风环境,使用清洁燃料也是解决慢阻肺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遗传因素
在大约1%的慢阻肺患者中,这种疾病是由遗传引起的,遗传性会导致一种叫做α-1抗胰蛋白酶的水平较低。α-1-抗胰蛋白酶在肝脏中生成、分泌到血液中,可以帮助保护肺部。
α-1抗胰蛋白酶的缺乏还会导致患者体内的蛋白水解酶无法及时分解,这些无法被及时分解的酶对气道组织有损伤、破坏的作用,从而进一步导致气道的慢性炎症。
除α-1抗胰蛋白酶缺失外,某些基因的多态性也与慢阻肺或者肺功能相关的疾病有关系。但不同的基因与慢阻肺的不同病理或临床特征相关联。
因此,如果有慢阻肺疾病的家族史,那么一定要多加注意,平时注意体检,出现相应表现时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
职业暴露
由于职业特性,有些工种需要长时间暴露在有害的化学烟雾、浓烟、灰尘、污染物中。如果长时间接触这些有害物质,也可能会导致肺部慢性病变,引起肺功能下降。
其他职业危害因素还包括农业、谷物尘末、制冷剂、润滑剂、动物皮毛和养鸽等。
需要提醒的是,即便是患上慢阻肺,但由于其早期症状并不明显,所以很多人会错误地当作感冒治疗,而在明确诊断时肺功能已是中重度损害。所以,关于身体的事任何事都不是小事,我们一定要学会及时观察身体的变化。咳嗽、咯痰、喘、气短等都是慢阻肺的常见症状。
多位专家提示:如果说过去爬5层楼没问题,现在爬一层半就不行了;以前能扛着煤气罐走路,现在什么都不拿还觉得累,就要警惕了。有些人不咳嗽、不咯痰,光憋气也很有可能是慢阻肺。很多人觉得憋气难受,但不重视,总以为是走快了、累了,但如果去做肺功能检查,就会发现气道堵了,很可能就是慢阻肺。
首先,慢性咳嗽要注意。慢阻肺初起咳嗽呈间歇性,早晨较重,以后早晚或整日均有咳嗽,但夜间咳嗽并不显著。其次就是,慢阻肺最主要症状不是咳喘,而是气急,尤其是活动以后的气急,甚至不能爬山。但多数人第一感觉不是我病了,而是因为年纪大了!
所以本篇文章总结就是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