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我肩膀疼的洗头、梳头都费劲,肩周炎又严重了”在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语,肩周炎这个名词似乎在人们心中早已“根深蒂固”,但实际上这是个很大的误区,肩周炎,有人俗称“五十肩”,顾名思义,就是说五十岁左右的中老年人罹患此病的占大多数,但实际上肩周炎的发病率并不高,只有10%左右肩部疼痛的患者的真正原因是肩周炎,而肩部疼痛的第一大杀手恰恰是一个对老百姓来说很生僻的疾病:肩袖损伤。
这里给大家科普一下“肩袖损伤”
首先说说何为“肩袖”,肩袖又叫旋转袖,它并不是指某一单一组织,而是包绕在肱骨头周围的一组肌腱复合体,前方是肩胛下肌腱,上方为冈上肌腱,后方是冈下肌腱及小圆肌腱,我们上臂的上举、外展、内收都要依靠这些肌腱,但“肩袖”更重要的用途是把肱骨头固定在肩胛盂上,对维持肩关节的稳定和肩关节的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那么“肩袖损伤”有哪些表现呢?
第一就是外伤史,部分患者肩部遭遇剧烈撞击或过度旋转,造成肩袖急性损伤,还有更多人是长期重复一个动作,比如“瓦匠”长期铺砖儿、砌墙等造成的累积性损伤、疲劳性损伤。
第二说说“肩袖损伤”的疼痛,疼痛最常见部位是肩部的前方,尤其是急性期,往往是持续性的急性期剧烈的疼痛,而且是夜间症状比白天更重,慢性期虽然是隐痛,或者说钝痛。但是当肩部活动,或者提一些较重的东西,疼痛会明显加重,严重者造成损伤加重,转为急性。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肩袖损伤的被动活动是受限不明显的,就是虽然他喊疼,但你提住他胳膊上举,外展都不会感觉到很大的阻力。
怎么区分肩周炎和肩袖损伤呢?
肩周炎,肩周炎是个不用治自己就能好的病,医学上叫“自限性疾病”,就像流感,好多人说“我感冒了没吃药就每天多喝水就好了”,那是我们身体自己产生抗体把流感病毒杀死了,肩周炎也是不吃药能自愈,当然是在医师的指导下正确功能练习,一般情况下自愈时间不超过两年,所以,我们街坊四邻说的“我肩周炎好多年了,甚至几十年了”必然是错误的。而肩袖损伤是我们上面说的那些肌腱的部分断裂,肌腱就是老百姓说的“筋”,筋断了不接上能自愈吗?
因此,肩袖损伤、撕裂者往往都需要手术治疗,虽然肩袖损伤听起来很陌生,但它的治疗已经相当成熟,肩关节镜(也就是类似于腹腔镜,只是把镜头下到肩关节里),提到镜子,大部分都属于微创手术,微创手术创伤小,也可以尽量的减少对正常组织的破坏,和开刀手术比,瘢痕更少,可最大限度的保留肩关节原有功能。
肩部疼痛不要再自以为是肩周炎,正规医院骨科、关节外科看一看,到底是什么,以便得到最正确的治疗!
肝脏是一个整天跟毒素以及病毒打交道的器官,我们吃进体内的食物,喝进体内的水,都可能含有各种不卫生成分,而这些东西都要经过肝脏化解然后排出体外,这样才能够避免身体其它部位受到伤害,也可以保证身体每天都能够正常运行,而这也导致肝脏很容易受到各种细菌病毒的伤害,而肝脏常遇到的问题主要有肝炎,肝硬化脂肪肝以及乙肝等等,而其中最棘手的就是乙肝。新型肺炎确诊是指核酸检测为阳性,而乙肝患者确诊则是体内乙肝病毒检测为阳性,乙肝病毒一旦侵入体内,基本上很难清除,更无法彻底治愈。
乙肝属于肝炎的一种,但是它又不是肝癌,一般都具有很长的潜伏期,而且感染前期,身体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可如果不注意控制,乙肝病毒就会不断发作,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做好防护,因为乙肝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而乙肝虽然无法被治愈,但可以通过有效的手段对它进行彻底控制,这样身体也会慢慢自愈。
乙肝病毒对身体的不良影响
消化系统障碍
我们每天都需要靠一日三餐获取身体运行所需的营养以及能量,而我们吃进体内的食物都需要消化系统进行分解,才能够被各器官吸收利用,所以消化系统的正常与否直接决定了我们身体的营养是否充足,而肝脏出了解毒排毒以外,还要负责分泌胆汁,促进食物的消化分解,而一旦肝脏被乙肝病毒感染,它分泌胆汁的功能就会受到抑制,胆汁分泌量不足,自然身体的消化功能就会降低,时间一长,就很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的问题。
气血不足
肝脏出了消化以及解毒功能以外,还参与红细胞的合成,所以它对新鲜血液的生成也有促进作用,而我们体内时刻都在进行着血液循环,循环过程中不仅给各部位提供着能量,还传递着大脑下达的动作指令,而一旦乙肝病毒爆发,肝脏合成血液的能力就会下降,时间一长,体内的血液供应就会出现问题,导致气血不足,轻则引起四肢冰凉,严重的话很可能影响身体器官的协调能力,甚至会出现血管破裂的风险。
免疫力下降
肝脏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解毒排毒,一旦在我们体内发现一点有毒物质,它就会马上进入快速解毒状态,而肝脏也是对毒素防御能力最强的器官,而一旦它被乙肝病毒包围,它的解毒能力就会大打折扣,而进入体内的毒素就会想其它器官蔓延,时间一长,就会导致体内器官的活性降低,激素分泌也会受到抑制,免疫力自然也会下降。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满足的五个标准
劳逸结合
随着生活需求的不断增加,人们每天花费在工作上的时间以及精力越来越多,所以大部分人每天都处于极度劳累的状态,而这就会导致肝脏的运行负担增加,对乙肝病毒的抑制也会下降,所以希望各位一定要做到劳逸结合,学会忙里偷闲,肝脏得到足够的休息,自然对乙肝病毒的控制能力也会增强。
心态乐观
现在每个人都面对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平时又找不到合适的发泄方式,心态长期处于抑郁状态,自然会导致肝脏活性降低,所以希望各位能够知道适合自己的解压方式,比如写字,唱歌等等,心情好了,体内激素分泌会更加旺盛,肝脏的活性也会更强,乙肝病毒自然不敢放肆。
营养均衡
对于乙肝患者来说,营养的补充尤为重要,但是切记不要过度进补,同时避免食用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否则很容易增加肝脏的代谢压力,不利于乙肝病毒的控制,平时尽量多吃新鲜蔬菜以及水果。
远离酒精
我们都知道喝酒会对健康造成很大的伤害,而肝脏是承受伤害最终的一个器官,我们喝进体内的每一口酒都需要肝脏进行解酒,所以各位要想乙肝能够自愈,就尽量要做到滴酒不沾。
坚持锻炼
不管是对于任何身体异常,身体锻炼都不能少,每天进行运动,能够有效的增强肝脏活性,促进肝脏的代谢,对乙肝病毒的控制也非常有好处。
脑出血是一个可以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疾病,严重者还会危及生命。脑出血导致的致残率、致死率都很高,为什么会脑出血呢?脑出血后导致的后遗症,又怎样能康复呢?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可怕的脑出血。
一、脑出血的原因是什么?
脑出血这么可怕,危害这么大,为什么会脑出血呢?估计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其实在以前的科普中,我们不止一次的讲到过脑出血的原因,咱们今天再科普一下。脑出血最为常见的原因是高血压导致的脑出血,当脑部血管持续承受过重的压力时,就有可能因为压力过高导致出血,而高血压就是这样的机理。当然除外高血压,还有其他一些原因会导致出血,比如脑血管畸形、外伤、脑血管炎症、凝血障碍等等等,也都会导致脑出血。
二、脑出血为什么会有后遗症?
脑细胞脑组织都有着明确的分工,哪部分是管呼吸,哪部分是管肢体等等,而如果出血部分损害了相应部位的脑组织,这部分脑组织一旦坏死,我们身体相应的功能便会受损。举例说明,如果管左侧肢体活动的脑组织受损,那么患者就会留下左侧肢体的瘫痪,损害越大,肢体活动受影响也就越大。如果损害了语言中枢,那么患者的语言功能便会受损,这就是脑出血为什么会有后遗症的机理。相应组织受出血影响,该受影响组织支配的功能便会受损。
三、脑出血后遗症该如何康复?
脑出血以后,脑组织受影响的部位,如果脑细胞组织没坏死,只是暂时的受压等原因,那么待脑水肿等好转后患者功能可明显恢复。但如果脑细胞组织坏死,那么这些脑组织所支配的相应部位便会受损,因为脑组织脑细胞是不可逆不可再生的,所以这些相应的功能需要通过康复锻炼的方式使得其他脑组织代偿其坏死组织的功能。如果不能代偿,那么患者就不可能康复,代偿越好,患者的康复也就越好。但是否能够恢复到原来的功能和水平,是需要根据受损程度和后期康复的程度来决定的。所以,康复治疗,是改善脑出血后遗症的最好方法。
看懂了吗?康复是治疗脑出血后遗症的最好方法,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
咳嗽、打喷嚏或大笑时漏尿;跳广场舞、大步快走时憋不住尿……这些在医学上称为“尿失禁”,其病根儿很可能是你的「盆底肌」松了。
由于分娩等因素影响,女性的盆底肌更易出现松弛,漏尿、脏器脱垂、盆底痛等便会接踵而至。
每年6月的最后一周是世界尿失禁周。《生命时报》邀请权威专家,教女性收紧盆底肌,改善漏尿等尴尬。
受访专家
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妇科主任 余立群 □妇科盆底和生殖内分泌门诊主治医师 闵敏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科主治医师 王一婷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肛肠外科主任、盆底中心主任 任东林
盆底肌是骨盆底的肌肉,它就像一张“吊床”,从下方托住盆腔内的膀胱、尿道、子宫、直肠、阴道、前列腺等脏器,使这些组织处于正常位置。
在盆底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中,尿失禁是最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根据中华医学会尿控学组的数据,23%~45%的中国女性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其中约50%为压力性尿失禁。
导致尿失禁的因素主要有:
妊娠、多产,使盆底肌和膀胱颈后尿道松弛,影响控尿能力;
慢性咳嗽、长期便秘、搬重物、肥胖、长时间憋尿等,使腹压增加,盆底肌长期受到较重压力,造成控尿能力受损;
45岁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盆底肌支持功能随之下降,也会导致尿失禁;
接受盆腔及阴道手术后,引起盆腔正常解剖结构改变,导致控尿能力减弱。
即使有些女性分娩后没有尿失禁表现,但复查结果已显示轻度的阴道、子宫脱垂。
尿失禁应及早干预,以免绝经后由于体内缺乏雌激素支持,而导致病情严重。
盆底肌训练,也叫凯格尔运动,在妇产科、泌尿科、肛肠科、男科医生眼中,可缓解多种病症:
女性的盆底肌更容易出现问题,所以,女性尤其应注重盆底肌训练。对男性来说,盆底肌训练则是一项可以改善勃起、缓解排尿困难的加分项。
具体操作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找到你的盆底肌
憋小便和憋大便的感觉,就是你在收缩盆底肌肉,但不要在如厕时做凯格尔运动。
2.排空膀胱
膀胱充满尿液时做凯格尔运动,易增加尿路感染风险。建议运动前先排尿,确保膀胱是空的。
3.开始练习
吸气,肛门用力内吸上提紧缩3秒,再呼气放松3秒。每次进行肛门紧缩和放松各20~30下,早晚各一次。
随着运动的进行,可逐渐增加紧缩或放松的时长,一般在3~10秒比较合适。
采取卧位做凯格尔运动效果更好,方法是:
4.坚持
凯格尔运动好处多且操作简单,难就难在坚持。一般来说,坚持4~8周,效果就会比较明显。
除肛门局部感染、痔疮急性发炎或肛周脓肿等情况外,凯格尔运动可在任何时候进行,如开会、排队、办公时。
女性一生中,妊娠分娩和绝经两个时期,尤其要防治尿失禁。
妊娠期及分娩后,要尽量避免咳嗽、便秘,产后及时做盆底检查。
绝经期,应积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便秘等增加腹压的疾病,定期做妇科检查,平时不要憋尿,注意控制体重。
不管是哪种类型的尿失禁,患者都应尽量选择幅度小的运动,减少长期站立或行走,避免负重的运动。
饮食清淡,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不要吃得过饱,少喝咖啡和浓茶,预防便秘。
穿衣服以松软透气的材质较好,避免穿紧身裤,便后及时清洗外阴,减少泌尿道和阴道感染的机会,一般使用清水清洁即可。
出门尽量备好干净的衣服和卫生巾护垫等,以防出现不自主漏尿。
但最根本的,还是要坚持进行盆底肌训练。只有盆底肌得到充分锻炼,恢复正常功能,才能有效缓解漏尿的尴尬。▲
本期编辑:郑荣华
乙肝患者平时要注意什么呢?在大家的生活中,乙肝是种比较普遍的疾病,我们身边可能就有很多的乙肝患者。对于乙肝患者来说,药物治疗是很关键的,但是日常的护理工作也同样非常的重要。那么,乙肝患者平时要注意什么呢?
1、定期复查:乙肝病毒携带者患者要随时注意观察自己的病情,应定期复查肝功能、乙肝五项、B超、HBV-DNA、甲胎蛋白(AFP)等。一旦发现乙肝病毒携带者肝功能不正常,就要及时的采取措施治疗遏制其发展。
2、注意阻断传染: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传染病,特别是在HBV-DNA阳性的时候起传染性比较大,所以乙肝病毒携带者在注意自身健康的同时,也要注意提醒身边接触到的亲朋好友及时的注射乙肝疫苗来预防感染。
3、调整饮食结构:乙肝病毒携带者应调整饮食结构,保持膳食的均衡营养。平时饮食中药主要采用低脂肪、低糖、高蛋白饮食,例如豆制品、牛肉、鸡肉、鱼肉等、新鲜的蔬菜水果等。
4、禁忌烟酒等刺激性食物:乙肝患者要注意禁忌烟酒、忌辛辣、刺激、高铜类饮食,少食油腻、油炸以及易上火食物以及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乌鸡、羊肉、猪蹄、动物内脏等。
5、注意劳逸结合和调畅情志:乙肝病毒携带者患者平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起居有规律,注意休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并结合适当体育锻炼来增强体质,以便机体战胜病毒。
6、适量运动:乙肝患者多做户外活动,如去公园散步,田野踏青,和朋友打球,自己在一个地方打太极拳等,这样调理的话既能使人气血通畅,促进身体的吐故纳新,对于乙肝患者强健身体,又可以帮助乙肝患者怡情养肝,达到护肝保健之目的。
7、多饮水:天气干燥易缺水,乙肝患者多喝水可补充体质,增强乙肝患者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医学实验表明乙肝患者多喝水还可以促进腺体,尤其是消化腺和胰液,胆汁的分泌,以利消化,吸收和废物的排除,减少代谢产物和毒素对肝脏的损害。
上面介绍的就是乙肝患者平时要注意什么,希望各位乙肝患者多了解一下。这些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对于乙肝患者都是很有帮助的。另外患者一定要注意,不要和别人太过亲密,避免把疾病传染给别人,使他人也陷入疾病的困扰之中。
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需要各种不同的活动姿势,养成了各自的习惯,其正确与否对人体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要求我们注意平时的站姿、坐姿、劳动姿势,以及睡眠姿势等的合理性,纠正不良姿势和习惯,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尤其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因为适当的锻炼能改善肌肉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增加肌肉的反应性和强度,松解软组织的粘连,纠正脊柱内在平衡与外在平衡的失调,提高腰椎的稳定性、灵活性和耐久性,从而起到良好的治疗与预防作用。
那么,腰间盘突出患者治疗及后期防复发,需要做到的锻炼方法有哪些:
1.姿势:俯卧位,保持髋部紧贴床面,用肘部将上身撑起,使腰部轻轻后伸。开始要轻轻缓慢进行练习,最初保持后伸的姿势5秒钟,逐渐达到30秒钟,重复10次。
2.姿势:俯卧位,保持骨盆与床面紧贴,用手轻轻托起上身,在此过程中保持腰部和臀部的放松。在此姿势下保持1秒钟,重复10次。
3.姿势:俯卧位,骨盆部位垫一薄枕,双手伸向后背到腰部,轻轻抬起头和胸部,保持双眼直视地面。开始时坚持5秒钟,逐渐增加到20秒钟,争取重复8~10次。
4.姿势:俯卧位,头和胸部贴近地面,轻轻抬起一侧的上肢,对侧下肢绷紧,缓慢抬离床面5~10厘米。开始坚持5秒钟,重复8~10次。目标是在此姿势下,坚持20秒钟。
5.姿势:仰卧位,双膝关节屈曲,双手胸前交叉,上身轻轻抬离床面。坚持2~4秒钟,然后轻轻放平到开始的姿势,重复10次。此法用于上腹部肌肉的练习,此前的练习主要是锻炼腰背部肌肉。
6.姿势:仰卧位,保持腰部与床面紧贴,将一侧下肢伸直,缓慢抬高20~30厘米。保持下肢抬高的姿势约10秒钟,然后再缓慢放下,重复10次。此法用于下腹部肌肉的练习。
如果病人不能进行俯卧位的练习,那么,也可以按照如下方法锻炼,也能起到同样的效果。后仰姿势:站立位,将双手放在腰部,双膝轻轻屈曲,身体向后方轻轻后仰。
最后也请大家在日常的生活中尤其是上班族们,一定不要久坐。
二三十岁的人,五六十岁的腰。“腰痛”早已成为跨越年龄的通病:站也不是,坐也不是,走几步腰部发沉,坐久了直不起身,越想尽快缓解它,越是如影随形。
腰肌劳损和腰椎间盘突出,是导致腰痛常见的原因,但这两者怎样区分?你的腰疼又是哪一种?
《生命时报》邀请专家,推荐一个动作自测腰痛的原因,并教你对症缓解不同类型的腰痛。
受访专家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疼痛科主任 孙岩军 主治医师 周昊
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骨科主治医师 朱泽兴
有的人站着行走时腰疼明显,坐着时缓解;有的人则是在做某些特定动作时腰疼。“一坐一站”动作虽然简单,在医生的眼中,却可以简单地测试腰痛的原因。一般来说,站着腰疼要重点看椎体,而坐着难受更多的是腰肌劳损。
站着腰疼看椎体
如果说脊柱是人体的“支柱”,腰椎就是脊柱的“根基”,是我们腰部主要的负重结构,包括腰椎椎骨、椎间盘、韧带、关节囊等。
腰椎间盘,作为腰椎中间的一个“软垫子”,对腰椎起着支撑、连接和缓冲的作用。
腰椎之间的压力较大时,就会把椎间盘中的髓核挤出来,压迫脊髓神经,产生腰痛、腿痛、坐骨神经痛等。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等与椎体相关的腰痛,往往表现为站立时疼痛明显,甚至出现“走着走着就瘸了”的症状,而卧床后疼痛减轻。
这是由于直立位时,人体重量会加重神经根的充血程度和脊髓血管的扩张,同时也加重了病变对周围神经的刺激。
自己在家做个“直腿抬高试验”,可以初步判断是不是腰突:
平躺放松,双腿并拢、伸直。找人帮忙抬起其中一条腿,膝关节不能打弯,看看能抬多高。
如果到60°~70° 也没有觉得不适,很可能不是腰突;抬高在60°以内,坐骨神经(大腿后部、小腿后外侧和足部)就痛得不行,则基本可判断为腰突。
值得注意的是,腰椎间盘突出并不是一种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才是。成年人或多或少都会出现“腰椎间盘突出”的情况,如果突出的椎间盘没有压迫到神经,并不会出现不舒服,只有严重到一定程度才叫“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表现十分复杂,除了腰痛,还包括腿麻、下肢肌肉萎缩、双腿无力等情况。
如果没有以上症状,那么恭喜你,你的腰椎很可能暂时处于安全状态。
坐着难受是劳损
腰椎附近的肌肉丰富且力量强大,足以承担起日常腰部的各种活动,但过度负荷、不当发力,也可能造成腰损伤。
若是急性损伤,往往是在弯腰拾物、旋转腰部时疼痛剧烈,但站立或坐着时,只要保持腰部姿势正常,就基本没有痛感。
而慢性腰肌劳损属于慢性的无菌性炎症,症状常出现在久站、久坐、夜间久卧后。此时,适当活动可以缓解疼痛,改善症状。
在骨科门诊,10个腰部不适的患者中,就有4个是腰肌劳损。腰肌劳损反复发生,会造成腰椎不稳定,增加患腰椎间盘突出的可能性。
与体位无关的痛,可能是脏器原因
肾脏以及输尿管疾病、慢性盆腔炎等引发的疼痛,往往和体位变化没有明显关联,比如:
以上方法可用来简单自测原因,腰痛反复或长时间疼痛的人,要及时去骨科就诊。
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腰疼,治疗方式也各不相同。
腰肌劳损
急性发作期主要是卧床休息以及物理治疗(按摩、热浴、牵引等);配合使用消炎镇痛类药物及外用膏药。
疼痛缓解期要注重“养”,改变不良姿势,减轻腰部肌肉等软组织的负担。
1保持正确坐姿
平卧时,腰椎为1.0倍负荷;站立时为1.5倍;前倾约70°时则为2.5倍负荷。椅子高度要合适,调至双腿屈膝90°时,大腿与地面平行即可。
最好使用一个靠垫,为腰部提供支撑。没靠垫时,臀部要把椅面坐满,不建议只坐一半椅子。
最重要的,不要跷二郎腿,以免使腰臀部的肌肉力量左右不对称,进而诱发腰痛。
2避免久坐、久站、久躺
久站、久坐、久躺都可能导致腰痛,在工作或劳动中要劳逸结合,建议每坐下30分钟就起来走一下。卧床时,避免高枕和窝着看电视、看书。
3选个软硬适中的床垫
腰不好的人应睡软硬适中的床垫,以躺在上面腰部没有明显下陷最为适宜。
合理的床垫硬度有个3:1原则,比如3厘米厚的床垫,手压后应陷下1厘米;10厘米厚的床垫,陷下约3厘米。
4最好侧躺,减少仰卧
腰痛的人不宜长时间仰睡,侧躺微蜷可以减轻腰部压力。侧卧时,应避免将上侧的膝盖搭下来,可以在双腿间夹个小枕头。
腰椎椎体异常
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源性下腰痛、压缩性骨折等引起的腰部疼痛,往往要采取微创手术的方式解决疼痛根本原因,必要时还可以采取开放性手术治疗。
如果发现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医生大多会说注意静养,但这并不是叫你回家往床上躺着,而是不宜有太剧烈或者过度的运动。
如果只是属于轻度的腰椎间盘突出,打太极、散步、仰卧模拟蹬车、游泳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肌肉痉挛。
病情严重者则要遵医嘱积极接受手术治疗。另外,大家还要注意避免久坐、弓腰驼背、窝在沙发上看电视等不良习惯。
腰背肌功能锻炼,是腰部疼痛及腰椎间盘突出的常见治疗方法。不管你是哪种原因导致的腰痛,都可以练练以下动作:
1小燕飞
此动作能训练臀大肌和脊椎沿线的肌肉,并有效调动下背部肌肉。
俯卧在瑜伽垫上,以腹部为支点,双臂夹紧尽力后展,双腿并拢,绷腿、绷脚尖,头颈部上抬。持续5秒钟,放松5秒钟,每天早、晚各做1次,每次10分钟左右。
2臀桥
仰卧,双膝屈曲并拢置于瑜伽垫上,抬起臀部,头部和肩部置于垫面,整个人形成拱桥状。
每天早、晚各做1次,每次做3组、每组15个,在臀部抬离垫面时维持5秒。
3平板支撑
俯卧,双前臂支撑在身体前方,保持身体笔直,尽力保持最长支撑时间。每天早、晚各做1次,每次做3组,每组间隔2~3分钟。
该动作可锻炼竖脊肌、臀大肌、腹直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提高核心肌群的力量。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动作的重点,是要收紧腰背部的肌肉,所以不要一味追求动作难度。
关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办法,早在1989年,世卫组织就明确提出了补钙、饮食和运动疗法三大原则。
可是在大众普遍的认知中,一旦发生了骨质疏松,那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补钙,如口服营养制剂,或者是在饮食中增加鱼、蛋、虾、奶制品等来补充钙质。而对于运动疗法却不太了解,甚至是不太信任,因为有些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也有可能因运动不当而增加骨折的风险,且大部分患者自身无法判断运动干预后的真正疗效,更加削弱了人们参与的积极性。
事实上,不同运动形式和运动强度对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效果是不一样的,只要选对了方法,提高日常活动量是可以在短期内获得确切疗效的。
骨骼上的应力或负荷不足是骨质疏松症发生的原因之一,而不同的运动方式产生的运动负荷是不一样的,相应的,对骨骼产生的刺激自然也不同,进而对骨密度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一、抗阻运动
抗阻运动也就是负重运动,是指依靠自身力量克服外界阻力的运动方式。抗阻运动能够提高肌肉力量,促进骨骼细胞的生长,从而达到提高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症的目的,有实验结果显示,抗阻运动可阻止绝经后妇女腰椎骨骨密度的丢失。
但对于老年人来说,抗阻运动的执行难度较大,因为老年人的肌肉力量、运动能力都比较弱,容易发生意外,所以老人在进行抗阻运动时要多注意运动强度和运动量。
二、冲击运动
冲击运动是指在运动过程中,受力部位对身体产生反作用力的一种运动,就好比用拳头击墙,手也会感到疼痛,就是受到了反作用力的缘故。如跑步、体操、举重、篮球等都属于高冲击力运动,其产生的反作用力有利于刺激骨头发生成骨反应,促进骨生长,从而提高骨密度。
但对于老年患者,应尽量选择如游泳、划船等低冲击运动项目,减少骨折发生的风险,避免加重病情。
三、传统养生功法
传统养生功法的形式多样,且负荷较低,如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都非常适合中老年人群参与。以五禽戏来说,其运动动作幅度大,可涉及全身多方面肌肉,促使身体大部分部位受到足够的运动量,增强骨密度,对骨质疏松症有预防之效[1]。
四、振动运动
全身振动训练不仅可以改善骨骼成分,提高参与者的肌肉力量以及身体其他技能[2],更重要的是提高某些功能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3],其优势并不完全显示在治疗效果更为显著,而在于能够以较小的负荷有效提高骨密度,所以更适合骨质疏松人群的中高龄、运动功能受损以及长期卧床或活动受限的患者。
运动强度不同对骨密度值的影响也不相同,中等或低等强度的运动对骨的形成有促进作用,而高强度的运动反而可能对骨质疏松症产生负面影响,使机体骨密度降低。有研究显示,运动强度刺激有一个阈值,在该阈值下运动,运动强度增大,骨密度值提高,超过该阈值,刺激强度增大,骨密度值则不会再随之增长[4]。
所以说选对了运动,不但不容易骨折,还能锻炼肌肉,更好的保护我们的骨骼,而且不管什么时候开始运动,对维持骨量都有积极的作用哦。
文章首发于 | 何氏眼科沈阳医院
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早期诊断与治疗十分重要,而全面、周到的护理又是治疗的关键。
为了避免污水进入眼内造成感染,四周内不能用流水洗脸,可用湿毛巾擦脸;正常情况下一周后可仰式洗发,四周后可以淋浴,化妆,特殊情况下请按医生指导执行。
出院后保持心情舒畅,不宜激动,要保证良好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适当从事体力劳动,减少脑力劳动,并进行必要的体育锻炼,要求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每天多呼吸新鲜空气,多在户外活动,不要在暗室内停留过久,不宜一次性大量饮水,不超过500毫升。如果睡眠不好切忌吃安定片,以防止眼压升高。
1、多食蔬菜,水果等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忌硬食。
2、多食粗纤维食物,保持二便通畅,防止便秘,大便用力,造成眼压升高,伤口裂开。
3、忌烟酒、浓茶、咖啡、少食鱼、虾、韭菜等腥、辛辣刺激性食物,因为辛辣食物可致血管扩张,眼部充血。
1、口服药 如服用尼目克司片(醋氮酰胺片)后出现手脚发麻属于正常的药物反应。
2、眼部用药 青光眼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切忌点错眼药水或漏点眼药水。
3、学会正确的点眼药方法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A.家属点眼药时:患者本人取仰卧位或坐位,头稍后仰,双眼向上注视,左食指将眼脸轻轻拉开,右手持药瓶,距眼1.5-2cm,将药水滴入下穹隆部1-2滴(切勿直接滴在角膜上),然后轻闭眼2分钟。
B.自点眼药时:最好卧位。患者脸朝上看,头略往后仰,左手握拳,隐藏拇指,用左手食指根部将下眼脸拉开,右手持眼药瓶,方式为执笔式,将右手小指贴紧左手小指根部,保持点眼的高度,避免眼药瓶触及睫毛及眼睛,防止交叉感染。
4、注意事项:
(1)术后勿用力挤眼,揉眼及压迫眼球。
(2)悬浊液和氟美龙眼液,用前需摇匀。
(3)手术后遵医嘱按时点药,每种药间隔3-5分钟,交替点术眼。
(4)有副作用的降眼压眼药滴后应压迫泪囊2-3分钟。
青光眼患者术后最重要的是定期复查。
1、当出现术眼胀痛,头痛,分泌物多,恶心,呕吐,伴视物障碍要及时就诊,以免延误治疗。
2、时常会出现眼压偏高或偏低现象,这种情况要在术后一定时间才表现出来,如不及时处理可能造成不可逆转的视功能损害。
3、定期复查视力、眼压、视野,接受医生指导非常重要。
注意不要随意按摩或碰撞术眼,避免剧烈运动,保持眼部清洁,必要时佩戴保护眼镜,避免长时间看电视、电影、避免长时间低头。
注意:
如果出院后眼部有任何不适的感觉,请勿惊慌,及时与我们进行电话联系或到就近医院检查。以上内容为一般性出院指导,具体情况请遵医嘱!
祝您早日康复!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肩部疼痛和不适成为了许多人的常见问题。其中,肱骨大结节骨折和肩袖损伤是两种常见的肩部损伤,它们都会导致肩关节活动受限,但病因和治疗方法却截然不同。
肱骨大结节骨折是由于肱骨大结节部位受到外力撞击或撞击导致的骨折。这种骨折通常伴随着肩关节脱位,患者会感到剧烈的疼痛和肿胀。在治疗方面,肱骨大结节骨折可以通过手术进行复位和固定,帮助患者恢复肩关节功能。
肩袖损伤则是指肩袖(一组肌肉和肌腱)的撕裂或断裂。肩袖损伤通常是由于肩关节过度使用、重复性动作或跌倒等原因引起的。肩袖损伤的症状包括肩部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和肩部肌肉萎缩等。治疗肩袖损伤的方法包括休息、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为了区分肱骨大结节骨折和肩袖损伤,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诊断。此外,了解患者的受伤史和日常活动对诊断也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治疗外,预防也是关键。为了降低肩部损伤的风险,建议人们在进行高强度的肩关节活动前做好热身,避免重复性动作,并保持良好的姿势。
总之,了解肱骨大结节骨折和肩袖损伤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有助于患者及时寻求帮助,恢复健康。
肩袖损伤是常见的运动损伤,尤其在运动员和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中较为常见。肩袖损伤是指肩袖肌肉和肌腱的损伤,可能导致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对于轻微的肩袖损伤,可以通过以下自我治疗方法促进恢复。
首先,要注意休息,避免进行加重肩袖损伤的动作,如提重物、高举手臂等。同时,保持患肩的保暖,可以使用热水袋或热敷贴进行热敷,以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
其次,可以尝试进行轻度的按摩和拉伸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放松。但要注意避免过度用力,以免加重损伤。
在病情恢复后,应进行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以增强肩关节的稳定性和灵活性。锻炼项目包括肩关节的旋转、外展、内收等,可以逐渐增加运动量和难度。
此外,保持良好的姿势和正确的运动技巧也是预防肩袖损伤的关键。在进行提重物、举重等运动时,要确保使用正确的姿势,避免过度用力。
对于严重的肩袖损伤,如撕裂或脱位,可能需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手术方式包括肩袖修补手术、肩关节置换手术等。
总之,肩袖损伤的治疗需要根据损伤程度和个体差异进行个体化方案。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肩部保护、避免过度用力,以及进行适当的锻炼,可以有效预防肩袖损伤的发生。
肩袖损伤,作为肩关节常见的损伤之一,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极大的困扰。了解肩袖损伤的发病机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这一疾病。那么,肩袖损伤的发病机制究竟是什么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
肩袖损伤主要是指肩袖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的损伤。根据损伤程度,可分为挫伤、不完全断裂和完全断裂三类。挫伤是指肩袖肌腱受到撞击或挤压,导致肌腱充血、水肿,甚至纤维变性。不完全断裂是指肌腱部分断裂,而完全断裂则是肌腱全层断裂,形成贯通性损伤。
肩袖损伤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首先,肩关节的过度使用是导致肩袖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如长期从事手工劳动、运动等,肩关节承受的压力过大,容易导致肩袖损伤。其次,肩关节的解剖结构特点也是导致肩袖损伤的原因之一。肩袖肌腱与骨骼的连接处较为薄弱,容易受到损伤。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肩袖组织的弹性和韧性下降,也容易发生损伤。
肩袖损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包括休息、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等。手术治疗适用于肩袖完全断裂或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手术方法包括肩袖修复术、肩袖重建术等。
预防肩袖损伤的关键在于加强肩关节的锻炼,提高肩袖组织的弹性和韧性。以下是一些预防肩袖损伤的方法:
1. 适当锻炼肩关节,增强肩袖肌肉的力量。
2. 避免肩关节过度使用,避免重复性损伤。
3. 注意肩关节的保护,避免撞击和挤压。
4. 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避免高冲击性运动。
5. 定期进行肩关节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肩袖损伤。
肩袖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由于肩袖部位承受着肩关节大部分的力量,因此在使用不当或肩部受到撞击时,很容易发生损伤。肩袖损伤不仅会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肩关节功能障碍。
针对肩袖损伤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对于轻度的肩袖损伤,可以通过休息、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等方式恢复;而对于严重的肩袖损伤,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关节镜手术是治疗肩袖损伤的一种有效方法。关节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在肩关节周围的小切口,将关节镜插入关节腔内,医生可以直观地观察肩袖损伤的部位和程度,并根据损伤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关节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已经成为治疗肩袖损伤的首选方法。
除了手术治疗,肩袖损伤的康复治疗也非常重要。康复治疗主要包括物理治疗、运动疗法和功能训练等,旨在帮助患者恢复肩关节的功能,预防再次损伤。
在日常生活中,预防肩袖损伤的发生也非常重要。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加强肩部肌肉的力量训练,提高肩关节的稳定性;避免进行高强度的肩部运动,如举重、拉力器等。
总之,肩袖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关节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有效的治疗肩袖损伤的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运动损伤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很多人认为扭伤只是小伤,休息一下就会好。然而,有些运动损伤,如肩袖损伤、半月板损伤等,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41岁的刘先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坚持每周三次去健身房锻炼,却因为运动不当导致肩袖损伤。医生指出,这种损伤很可能是在运动中造成的,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影响肩关节的正常功能。
运动损伤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肩袖损伤、半月板损伤、交叉韧带断裂等。这些损伤不仅会给患者带来疼痛,还可能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为了避免运动损伤,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不同年龄段的人适合的运动项目不同。年轻人可以选择跑步、游泳等有氧运动,中年人可以选择太极拳、瑜伽等拉伸运动,老年人可以选择散步、太极等低强度运动。
2. 注意运动强度:运动强度过大或过小都可能造成运动损伤。运动时,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选择合适的运动强度。
3. 注意运动姿势:错误的运动姿势会增加运动损伤的风险。运动时,应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过度用力。
4. 注意热身运动:运动前进行充分的热身运动,可以提高肌肉的柔韧性,降低运动损伤的风险。
5. 注意休息:运动后应充分休息,让身体得到恢复。
总之,运动损伤是可以通过预防来避免的。只要我们在运动时注意以上几点,就能远离运动损伤的困扰。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户外活动逐渐增多,随之而来的是运动损伤的增多。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如何预防和处理常见的运动损伤。
运动损伤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扭伤、拉伤、肌肉拉伤、关节损伤等。其中,扭伤和拉伤是最常见的运动损伤。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发生了运动损伤呢?一般来说,运动损伤后会出现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症状。
对于运动损伤的处理,首先要立即停止运动,避免加重伤情。其次,进行相应的急救处理措施。例如,扭伤后应立即冷敷,拉伤后应立即冰敷。此外,还可以使用一些外用止痛药,如扶他林乳胶剂,以缓解疼痛。
值得注意的是,运动损伤部位不可立即贴膏药。因为膏药的主要作用是活血化瘀,此时使用可能会加剧肿胀。对于扭伤、拉伤等急性损伤,应避免热敷和按摩。
预防运动损伤的关键在于做好热身运动。在运动前,应充分活动各个关节,提高肌肉的柔韧性和协调性。此外,还要加强运动中的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动作过猛、场地选择不当等问题。
对于经常运动的人群,建议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一旦发生运动损伤,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肩痛是生活中常见的症状,许多人都曾经历过不同程度的肩痛。然而,很多人误以为肩痛就是“肩周炎”,结果使用了错误的治疗方法,导致病情加重。
事实上,肩周炎只是肩痛的一种,其发病率仅占肩痛患者的10-20%。而肩袖损伤则是导致肩痛的主要原因之一,约占肩痛患者的60-70%。
肩袖是肩关节周围的一组肌肉和肌腱,负责肩关节的稳定和运动。肩袖损伤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退变老化,二是日常生活中的创伤。长期过度使用上肢、反复抬肩、年龄增长等都会导致肩袖损伤。
肩痛时,如何判断是肩周炎还是肩袖损伤呢?以下是一些简单的鉴别方法:
1. 肩周炎:肩关节活动受限,尤其是外旋活动受限,如不能梳头、穿衣等。
2. 肩袖损伤:肩关节疼痛,肩关节外展上举无力,但被动抬手可以达到接近180度的角度。
对于肩周炎患者,建议多进行肩关节运动,以缓解疼痛和改善关节活动度。而对于肩袖损伤患者,早期应避免过度运动,以免加重损伤。在医生指导下,可以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肩痛是一种常见病,但并非不可治。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是缓解肩痛的关键。
肩袖损伤是常见的关节损伤之一,它与肩周炎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常常被混淆。了解肩袖损伤的症状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肩袖损伤的常见症状包括:
1. 疼痛:肩部前侧或外侧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尤其在活动或夜间加重。
2. 压痛:在肩部特定区域,如肱骨大结节或肩峰下间隙,有明显的压痛感。
3. 功能障碍:肩部活动受限,尤其是上举和外展动作。
4. 肌肉萎缩:长期肩袖损伤可能导致肩部肌肉萎缩。
5. 关节活动受限:长期肩袖损伤可能导致关节活动范围减小。
除了上述症状,肩袖损伤还有一些特殊体征,如肩坠落试验、撞击试验、疼痛弧征和盂肱关节内摩擦音等。
了解肩袖损伤的症状和体征,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从而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康复时间。
肩袖损伤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疼痛和炎症,物理治疗有助于恢复肩部功能,手术治疗适用于严重肩袖撕裂。
预防肩袖损伤的方法包括避免过度使用肩部、加强肩部肌肉锻炼、正确进行运动等。
肩袖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关节损伤,了解其症状和治疗方法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肩部疼痛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症状,很多人一出现肩部不适,就会怀疑自己得了肩周炎。然而,肩部疼痛不一定都是肩周炎引起的,其中很多情况属于肩袖损伤。
肩周炎,也称为冻结肩,是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主要症状是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然而,肩袖损伤也是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它与肩周炎的症状相似,但治疗方法却截然不同。
肩袖损伤是指肩袖肌腱的损伤,肩袖是围绕肩关节的四块肌肉,它们负责肩关节的稳定和活动。肩袖损伤的常见原因包括外伤、过度使用和退行性变。肩袖损伤的症状包括肩部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肩部弹响等。
治疗肩周炎的方法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物理治疗包括肩关节活动度训练、力量训练和热敷等。药物治疗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和止痛药等。手术治疗通常用于严重的肩周炎或肩袖损伤。
肩部疼痛的预防措施包括避免过度使用肩部、保持正确的姿势、加强肩部肌肉锻炼和避免肩部受到撞击等。
如果您出现肩部疼痛,建议及时就医,以便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肩袖损伤是常见的肩关节损伤之一,由于肩袖组织脆弱且活动范围广,容易受到损伤。肩袖损伤的恢复需要较长时间,因此了解其症状对于及时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
以下是肩袖损伤的一些常见症状:
1. 疼痛:肩袖损伤患者通常会在肩部感受到疼痛,尤其在活动肩关节时疼痛加剧。疼痛可能局限于肩部,也可能向颈部、手臂或胸部放射。
2. 无力:肩袖损伤会导致肩关节活动受限,患者可能会感到肩部无力,尤其是在上举、外展或旋转上臂时。
3. 响声:在肩关节活动时,患者可能会听到或感觉到肩部有弹响或摩擦声。
4. 肌肉萎缩:长期肩袖损伤可能导致肩部肌肉萎缩,使得肩部外观变形。
5. 功能障碍:肩袖损伤可能导致肩关节活动受限,影响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
除了上述症状,肩袖损伤还可能伴随以下体征:
1. 触痛:肩部特定区域可能存在触痛,尤其在肩袖损伤部位。
2. 弹响:肩关节活动时可能伴有弹响或摩擦声。
3. 肌肉萎缩:肩部肌肉可能出现萎缩,尤其是肩袖损伤部位附近的肌肉。
4. 功能障碍:肩关节活动受限,影响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
肩袖损伤的诊断通常需要结合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如X光、MRI等)进行。治疗肩袖损伤的方法包括休息、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根据损伤程度和患者具体情况,医生会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