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告别血糖波动,你的 “稳糖”新拍档来啦!  

告别血糖波动,你的 “稳糖”新拍档来啦!  
发表人:健康帮帮忙

西格列汀是一种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它能够刺激胰岛素分泌,并抑制胰高血糖素的释放,帮助身体更好地控制血糖。同时二甲双胍通过减少肝脏对葡萄糖的产生和增加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来降低血糖,还能够改善胰岛素抵抗,进一步提高降血糖效果[1]。当这两种药物结合使用时,它们能够互补优势,更全面地控制血糖,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起到1+1>2的效果。

优势一:降糖更全面

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结合了西格列汀和二甲双胍两者的优势, 西格列汀能够 促进 胰岛素 的分泌 并降低胰高糖素水平 ,二甲双胍则 可抑制肝糖原的异生 ,从多个角度全面控制血糖。使血糖更加稳定。

优势二:减少药物副作用

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能减少单一药物可能带来的副作用。例如,二甲双胍可能引起的胃肠道不适,在西格列汀的辅助下可能会得到缓解。

优势三:方便服用,提高生活质量

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采用单片复方制剂设计,减少了患者服用多种药物的繁琐和不便。一片药 ,就能同时发挥两种药物的降糖效果。

用药注意事项

在使用 西 格列汀二甲双胍片时,请 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按量服用。 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 的不良反应 。 这些症状通常较轻,且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会逐渐减轻,一般不需要特别处理。但如果症状持续严重,请及时就医。

极少数患者可能会对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中的某些成分产生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等。 如果出现过敏症状,请立即停药并就医  [2] 。

西 格列汀二甲双胍片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导致低血糖,但与其他降糖药物合用时可能会增加低血糖的风险。

生活建议

除了药物治疗外,糖尿病患者还需要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建议保持均衡的饮食,减少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多吃富含 膳食 纤维的食物。

此外,适当的运动也有助于血糖的控制。记住,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控制血糖的基石。

最后,希望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降血糖方法,让血糖稳稳当当,享受健康的生活!

 

参考文献:
[1] Shi P, Liu X, Li T, Sun FF, Liu YP, Liu SQ, Gao XM, Ma YP, Fu Y, Cao Y. Pharmacokinetics and Bioequivalence of Sitagliptin Phosphate/Metformin Hydrochloride Tablets in Healthy Chinese Subjects: A Randomized, Open-Label, Crossover Study. Drugs R D. 2022 Mar;22(1):15-23. doi: 10.1007/s40268-021-00371-2. Epub 2021 Nov 30. PMID: 34850368; PMCID: PMC8885939.
[2]  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捷诺达)药品说明书 .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糖尿病患者应谨慎食用甜食。甜食通常富含高糖分,会迅速导致血糖升高,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造成不利影响。如果患者有食用甜食的需求,最好选择低糖或无糖的替代品,这样可以减少血糖波动。同时,也应注意食用甜食的量,控制摄入,避免过量。总体而言,对于糖尿病患者,饮食中应以低糖、低脂、高纤维的健康食物为主,合理控制甜食摄入,以维持稳定的血糖水平。

  •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监测和综合管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定期复查是综合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那么,糖尿病患者需要多久复查一次?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下面就来为大家详细介绍。 糖尿病患者的复查频次: 1.血糖监测: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常规的血糖监测是非常重要的。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每天需要监测多次;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至少每周监测一次。血糖监测可以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血糖控制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是反映过去2-3个月内血糖控制情况的重要指标。糖尿病患者一般每3-6个月需要复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 3.其他检查:除了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患者还需要定期检查血脂、血压、肾功能、眼底等,一般每半年到一年复查一次。 定期复查是为了帮助自己更及时地掌握疾病情况和进展。同时,也需要注意日常饮食控制、加强运动、注意药物治疗、预防并发症和心理调适等,以更好地综合管理自己的病情。

  • 如果血糖测试晚了二十分钟,通常不会对结果产生显著的影响。但确切的影响取决于的血糖水平是否稳定以及血糖控制目标。 对于血糖水平相对稳定的人来说,晚了二十分钟可能只会产生轻微的影响,因为血糖水平通常不会在短时间内发生显著变化。然而,如果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很严格,即使是轻微的偏差也可能对的治疗计划产生影响。 如果担心测试时间的偏差会对结果产生重大影响,建议在下次测试时尽量遵守准确的时间安排,确保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血糖测试。

  • 有一次值夜班,一位患者诉自己头疼得厉害,当时考虑是不是脑梗死或是脑出血了,给他完善了一系列的头部检查均没有发现异常,结果第二天病人血压明显下降,给他抽血化验了心肌损伤标志物,结果提示心梗了。还遇到一位病人反复说自己肚子疼,结果查出来也是心梗。 以上这些病例让我们不得不开始重视糖尿病导致的神经病变。糖尿病的神经病变一般发生于糖尿病很多年,或者是血糖控制非常不好的病人,主要是因为长期的高血糖损害了神经。糖尿病神经病变比较常见的就是周围神经病变和自主神经病变。糖尿病的周围神经病变一般表现为四肢麻木,四肢皮肤出现针刺感、蚁走感,或者出现四肢刺痛和烧灼痛,另外,四肢末梢皮肤的触觉和温度觉也有可能减退。 我们都知道神经一旦出现损害是没办法修复的,因此一旦出现糖尿病的神经病变就很难治疗了,所以,糖尿病病人一定要严格控制好血糖,以免发生糖尿病的并发症。对于已经有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患者,最常用的就是口服一些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对症治疗。 如果你的神经病变的症状很严重,一定要尽早使用胰岛素皮下注射降糖治疗。对于已经有冠心病的病人平时一定要警惕出现心梗的可能,例如出现上述症状一定要尽早就医。同时,对于有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平时洗澡的时候一定要让家人试试水温,避免因为水太烫而烫伤皮肤,有神经病变的患者出现伤口也是很难愈合的。平时也要注意穿舒服的袜子,合适的鞋子,以免脚出现破损。

  • *本文章转载于雅培医学营养公众号,版权均归原机构或原作者所有,本文转载内容仅供大家学习和分享,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

  • 糖尿病常用的口服降糖药主要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双胍类药物,如二甲双胍,它可以减少肝脏产糖,提高细胞对葡萄糖的敏感性。二是磺脲类药物,如格列本脲、格列奈特等,可以刺激胰岛素的分泌。三是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等,它们能延缓肠道对糖的吸收。四是胰岛素分泌增多剂,如格列喹酮等,它们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根据病情,医生会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或联合用药。

  • 想长寿吗?那么选择正确的食品是健康的不二法门!吃食物,不仅要吃饱、吃巧,更重要的是要吃得精,吃出长寿。在这 里,我们给您介绍10种具有养生功效的超级食物,这些食物中大多都含有抗衰老、防氧化成分,而且它们都是低热量、高营 养的健康食品,能有效预防心脏病和糖尿病等病症的发生。 10种食物吃出长寿 (1)葱类食物 及其他葱类植物,都含有一种特殊的辛辣成分,这种物质可以刺激人体生成谷胱甘肽。而谷胱甘肽是肝脏中最有效的抗氧化 剂,可以帮助肝脏提高解毒能力,排解致癌物质,让人健康长寿。 (2)各种豆类 黑豆、扁豆、绿豆、豌豆、大豆等,都含有纤维、维生素B及各种矿物质等,这些物质可以帮助人体降低胆固醇,稳定血 糖,抵抗心脏病、肥胖症的发生,并能缓解或减少患癌的风险。

  • 健康饮食是糖尿病综合治疗的基础,贯穿糖尿病治疗的始终。糖尿病患者日常饮食的原则是什么,如何确定适合自己的能量摄入范围,如何安排一日三餐呢?本文为大家详细解答,文末附一周食谱。 一日三餐饮食原则 根据卫健委发布的《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2023年版)》,糖尿病病友日常饮食需遵循以下5个原则: 食物多样化 建议一日饮食中包含以下食物:谷类(全谷类)、薯类、杂豆、蔬菜、水果、动物性食物(畜、禽、鱼、蛋、奶)、大豆类、坚果、烹调油、盐。 建议做到以下4点: 每餐都有蔬菜:每天达500克,其中深色蔬菜占一半以上。 天天都要吃:奶类和大豆。 常吃:鱼、禽、蛋、畜肉。 减少食用:肥肉,烟熏、烘烤、腌制的加工肉类制品。 能量摄入适宜 适宜的能量摄入,可以控制超重肥胖,预防消瘦。糖尿病病友要特别注意将体重保持在理想范围,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发展风险。 建议超重肥胖患者按照每个月减少1千~2千克的速度,3~6个月减少体重的5~10。 主食定量 主食富含碳水化合物,是影响餐后血糖的核心因素,建议糖尿病病友优选全谷物和低血糖生成指数的食物,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应占主食的1/3。 常见全谷物包括:糙米、小麦、燕麦、大麦、黑麦、高粱米、薏米、藜麦、青稞、荞麦、玉米、小米等。 杂豆类包括:豌豆、绿豆、豇豆、赤小豆、鹰嘴豆、芸豆、蚕豆等 常见低血糖生成指数食物 如果你摄入的能量级别不是1200千-1300千卡,可以通过调整每餐主食的量增加能量摄入,25克米或面粉的能量是90千卡,糖尿病病友可根据这个原则,自行调整。 参考文献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营养与代谢管理分会,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等.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2版)[J].中华糖尿病杂志,2022,14(9):881-933. 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2023年版) 刘存英主编.糖尿病家庭食谱(第2版)[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 甘芳瑗,龙道崎.食物交换份法在糖尿病患者营养食谱配餐中的应用[J].食品安全导刊,2021(23):145-147.

  • 京东健康执业药师冯晓琪编辑,王艳萍审核 每年的 11 月 14 日是世界糖尿病日,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我国目前约有 5 千万糖尿病患者,且有上升趋势,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如何有效控糖?京东健康药师团队带您了解下糖尿病的相关知识。 1. 糖尿病是什么? 糖尿病是由血中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或机体对胰岛素产生抵抗导致的血糖过高引起的。典型临床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下降。一般和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进食过多,体力活动减少)有关。 2. 糖尿病有哪些类型? 常见分类为: Ⅰ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 3. 糖尿病的高发人群有哪些? 有糖尿病家族史者、肥胖者、中老年人、高血压和血脂异常者、吸烟者、日常生活中缺乏运动者等。 4. 糖尿病都有哪些并发症? 长期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可引发各种器官病变,尤其是眼、心、血管、肾、神经损害或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导致残废或者早亡。常见并发症有: ( 1 )急性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乳酸型酸中毒。 ( 2 )慢性并发症: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脑血管病、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糖尿病骨关节病、糖尿病口腔疾病。 ( 3 )伴发病及感染:低血糖症、代谢综合征、勃起功能障碍、急慢性感染。 ( 4 )心理障碍:强迫症、抑郁症等。 5.常用降糖药

    分类

    药物类型

    代表药物名称

    特点

    口服降糖类 双胍类 二甲双胍 II型糖尿病首选降糖药,抑制肠道内葡萄糖的吸收,增加糖酵解;适合肥胖型患者。 α -葡萄糖甘酶抑制剂 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米格列醇 降低餐后血糖;单独使用不会引起低血糖。 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增敏剂 罗格列酮、吡格列酮 可降低空腹血糖,对餐后血糖也有作用,单独使用不会导致低血糖;适合中轻度肾功不全者。 二肽基肽酶 -4抑制剂 西格列汀、沙格列汀 较少发生低血糖。 钠 -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 达格列净、恩格列净 除了降糖,对于有肾脏、心血管功能保护作用。 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 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 一般一天只需要服用 1次,但会促进体重增加。 非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 瑞格列奈、那格列奈 吸收快、起效快,但作用时间短。既可降低空腹血糖,又可降低餐后血糖;适合中轻度肾功不全者。 中成药类 津力达颗粒 用于 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 消渴丸 用于气阴两虚所致的消渴病。中西结合,含格列本脲。 通脉降糖胶囊 用于气阴两虚,脉络瘀阻所致的糖尿病。 参花消渴茶 适用于 Ⅱ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肾气不足证。 金芪降糖片 用于消渴病气虚内热证。 振源胶囊 益气通脉,宁心安神,生津止渴。

    注射类 胰岛素类 门冬胰岛素 30注射液、甘精胰岛素注射液、地特胰岛素注射液、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等 起效快,用于 I型糖尿病、II型糖尿病不适合口服降糖药或口服效果不佳的人群。 GLP-1受体激动剂 利拉鲁肽、度拉糖肽、司美格鲁肽 降低餐后血糖和体重。 用药提示: ( 1 )孕期、备孕及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人请在医生及药师指导下使用。 ( 2 )用药前仔细阅读说明书,严格按照说明书或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处方药遵医嘱使用),避免重复用药,超剂量、次数用药,对药物成分过敏者禁用。 6. 日常注意事项 ( 1 )控制体重:超重和肥胖患者减重的目标是 3-6 个月减轻体重 5-10 。消瘦者应通过合理的营养计划达到并长期维持理想体重。 ( 2 )合理膳食:控制总热量,减少精制碳水化合物(如白米饭、面食、饼干等)和含糖饮料的摄入,以全谷物或杂豆类替代 1/3 精白米、面等主食。 ( 3 )适量运动:成人 2 型糖尿病患者每周至少 150 min ,如快走、骑车、打太极拳等有氧运动。 ( 4 )戒烟戒酒:科学戒烟,避免被动吸烟。不建议糖尿病患者饮酒。有饮酒习惯的应当戒酒。 ( 5 )定期体检:建议所有年龄≥ 35 岁伴有危险因素的成年人进行糖尿病筛查,出现疑似症状或新增危险因素(如体重增加)时应尽早进行。 资料参考来源: [1] 《 2 型糖尿病管理专家共识》( 2023 版); [2] 《 ADA 糖尿病诊疗标准》( 2023 版); [3]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 [4] 糖尿病中医诊疗指南;

  • 糖尿病眼病,也被称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并发症中的一种。它是由于血糖控制不良,导致视网膜微血管病变,进而影响视力。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视力损失甚至失明。因此,对于得了糖尿病眼病该怎么办,我们需要有清晰的认识和应对策略。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糖尿病眼病的发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通常是随着糖尿病的病程逐渐发展的。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做好日常的血糖控制,这是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眼病的关键。 其次,定期进行眼部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每年至少应进行一次眼底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迹象。如果出现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等症状,应立即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得了糖尿病眼病后,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目前,糖尿病眼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激光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激光治疗是通过烧灼病变的视网膜组织,阻止其进一步恶化。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注射药物,抑制异常血管的生长。手术治疗主要用于治疗严重的糖尿病眼病,如视网膜脱离或者玻璃体积血等。 在治疗的同时,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保持规律的作息,充足的睡眠,健康的饮食,适量的运动,都有助于控制血糖,减少糖尿病眼病的发生和发展。 最后,心理调适也是非常重要的。得了糖尿病眼病,可能会对患者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可能会有恐惧、焦虑、抑郁等情绪。这时,患者应积极面对,保持乐观的心态,同时,亲友的支持和理解也是非常重要的。 总的来说,得了糖尿病眼病,我们要做好血糖控制,定期进行眼部检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良好的心理状态。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糖尿病眼病,保护我们的视力。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