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监测血糖怎么采血不会痛 分享7个小妙招让你采血不会痛

监测血糖怎么采血不会痛 分享7个小妙招让你采血不会痛
发表人:王丽娟

糖尿病患者需要经常自测血糖。扎指采血对有些痛点较低的患者而言可以说是苦不堪言。那美国《健康》杂志最新载文,刊登美国费城爱因斯坦健康护理网络古特曼糖尿病研究所所长纳丁·尤帕林格博士总结的7个妙招,这对于糖友减轻血糖检测痛苦是很有帮助的。

怎么测血糖不会疼?

1、扎指腹侧面痛感轻。54岁的南希被诊断出患有2型糖尿病,她说:“当验血时,我的中指指腹被刺了一下,疼死了。”医生建议她尝试其他不感到疼痛的部位。结果,她发现,扎指腹侧面离指甲较近的地方,,疼痛就不那么明显了,感觉更舒服了。

2、避免刺破指尖。尤帕林格博士说,在指尖的神经末梢是特别敏感的,感觉比其余的手指更痛苦。因此,指侧或当血小时,按压穴位附近的血穴有镇痛作用。

3、手指消毒别用酒精。酒精会导致皮肤干燥。当采集血液时,刺更痛,建议用温水洗手。

4、经常变化的手指取血。最好的方法是轮流或方便好记的方法,手指旋转采血。尽量不要在已经疼痛的手指上抽血。等到疼痛好转后,再换手指采血。

5、采血设备不可重复使用。为了了解采血设备的正确使用,每次都要使用新的采血针。采血针用的次数多了会变钝,导致更多的疼痛。

6、从你的指尖不要挤血。如果手指出血后不立即止血,或者出血量不够,最好是将手的自然部位滴下去,等待5秒。必要时,用手掌向上挤压。切勿从指尖挤压。

7、选择合适的血糖仪。如果一直存在采血不足的问题,最好换一台更好的血糖仪。一些血糖仪可以利用身体其他部位的血液来检测血糖。

上面的内容就是对于监测血糖怎么采血不会痛和分享7个小妙招让你采血不会痛的相关介绍,相信大家通过阅读已经对其有了一定得了解。那么在生活中一切以患者为中心,以促进健康,减轻患者痛苦,恢复健康为目标。学无止境,我们一起加油吧!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糖尿病疾病介绍:
糖尿病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点的代谢性疾病。正常情况下,胰腺释放胰岛素,帮助身体储存和利用食物中的糖和脂肪。当胰腺分泌胰岛素减少,或身体对胰岛素反应敏感性降低时,就会导致糖尿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很多糖友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在家自测的血糖值总是和在医院测的血糖值不一样呢?究竟是哪里出了错呢?

     

    今天就来跟您聊聊 “血糖自测中,易出错的环节有哪些!”

     

    一、血糖值不准确很可能是你的标准值选错啦

     

    首先,血糖仪的对比应该是跟标准值对比,就像您说一个人很胖的时候也是跟标准体重对比,而不是跟另一个肥胖的体型来对比,那么对于血糖仪来说也是一样的道理。

     

     

    每一部血糖仪都会有一些误差的,这个误差只要在正负15%之内都是符合国际标准的,都不会影响到医生对患者的治疗方案,因为医生更重要的是看您血糖整体波动的趋势和走向。

     

    二、如何知道血糖仪准确度的范围?

     

    标准的方法是跟医院的生化指标对比。由于血糖时刻都在波动变化,受各种因素影响比较大,诸如饮食、运动、情绪压力、睡眠、用药等。因此正确的对比方法是,在医院要抽血测血糖之前,先用血糖仪测指尖血,再同时抽血,中间间隔的时间越短越好,这样测出来的两个数值对比才有意义。

     

    三、“操作不当”也会导致血糖值不准

     

    除了血糖仪本身存在的误差和选择正确的标准值以外,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正确的操作。因为很多时候一个不经意间的小习惯,可能就会导致血糖值不准。所以大家在测试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一按二甩不挤压

     

    测试血糖前准备工作很重要,首先是从指根向指尖按摩5~6次;

     

    然后,下垂手臂10~15秒,保证血液充满指尖。

     

    酒精棉消毒手指后,用干棉签擦干酒精或等其自然风干,一定等干后再采血哦~

     

    在采血过程中,一定不要过分按摩和用力挤压扎针部位,以免挤出部分组织液,导致血液标本稀释,影响测试结果。

     

    扎针后,可以轻轻推压手指两侧血管至手指前端三分之一处,让血慢慢溢出,从伤口部位冒出一个芝麻粒大小的小血滴即可。

     

    2. 采血位置选正确

     

    经常测试血糖,采血的位置也同样关键。建议大家经常更换戳刺部位,因为在同一个位置重复戳刺不仅容易引发感染,还会加重刺痛感。可以选择在指肚的侧面进行采血,这个地方不容易用到。冬季比较干燥,可以采用温和的护手霜,保持手部的护理。

     

     

    尽量避免选择在拇指和食指上进行采血,据英国糖尿病协会研究认为测血糖应该测无名指、中指和小指,不推荐测食指和大拇指。

     

    事实上,左右手或五根手指测得的血糖并没有区别,但是在相对的情况下,临床医生常建议患者选择无名指、中指和小指,因为这几根指头平日里的活动少、感染概率低、疼痛轻、不影响日常生活,而最灵活、最敏感、用得最多的拇指和食指则应避免使用。

     

    3. 试纸要和血糖仪匹配

     

    使用家用血糖仪测量血糖,试纸和机器是需要配套使用的。如果不配套或者试纸过期或受潮都会影响血糖的测量。所以使用前一定要先检查试纸与机型是否配套,其次检查试纸情况,避免试纸受潮,并确定试纸在保质期内。一般来说,血糖试纸的保质期在三个月内。

  • 空腹血糖受损是目前一种常见疾病,患病之后除了就医进行治疗之外,还可以通过喝一些茶饮降血糖,这就需要患者朋友们知道都可以喝些什么茶,下面主要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空腹血糖受损喝什么茶?分享七种茶饮降血糖。

    绿茶。绿茶中所含儿茶素具有延迟小肠对糖分吸收的作用,可以抑制餐后血糖上升,所含抗氧化成分能减轻身体炎症反应、增加毛细血管韧牲,空腹血糖受损患者是可以喝的。

    粗茶。粗茶指竹叶、柳叶、枣叶、梨叶等炮制后作为茶饮,含有的茶多糖有助改善受损伤的胰岛β细胞功能。茶多糖不耐热,建议使用50摄氏度左右温水冲泡。

    桑叶茶。桑叶茶中特有成分1-脱氧野尻霉素,具有抑制小肠中将多糖分解成葡萄糖的α-糖苷酶,进入人的身体之后抑制血糖上升,餐前喝降糖效果好。

    番石榴茶。番石榴茶促进胰岛素与受体的结合,空腹血糖受损患者也是可以多喝这种吃茶叶的。

    雪莲果叶茶。雪莲果叶茶叶子中含类胰岛素物质,这种物质可以帮助人身体控制血糖,同时还可以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

    香蕉茶。香蕉茶含有的科罗索酸具有与胰岛素相似的功能,进入人的身体之后具有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也是空腹血糖受损患者可以喝的茶。

    匙羹藤茶。匙羹藤茶其中匙羹滕酸,具有抑制肠道中糖类的分解和吸收的作用,这个茶叶适合餐前饮用。

    上述主要给大家详细介绍的就是空腹血糖受损喝什么茶?分享七种茶饮降血糖。空腹血糖受损患者可以喝的茶叶是很多的,像是绿茶、粗茶、桑叶茶、番石榴茶、雪莲果叶茶、香蕉茶、匙羹藤茶等经常喝,有助于尽快的把血糖降下来。

  • 生病是我们生活中所有人都无法避免的事情,但是疾病也分大小,相对比较小的问题,一般通过服药或者多加休息的方式就能够缓解,而对于一些比较棘手的疾病,那就必须去专业的医院接受针对性的治疗,这样才能够减轻痛苦,避免更大的隐患,当然还有一种疾病最折磨人,那就是慢性病。

     

    所谓慢性病就是指那些没有传染性,短时间内不会给身体带来太大的伤害,而且整个人也感觉不到任何不适,可一旦放松警惕,它就很可能会越积越重,等再次被发现的时候,就会恶化成大麻烦,其实我们遇到的很多疑难杂症都是慢性病慢慢积累形成的。其中以糖尿病最防不胜防。

     

     

    糖尿病的前身是高血糖,血糖原本是血液循环中的必备成分,它在血液循环过程中,给身体各个部位提供运行所需的能量,可是一旦生活不规律,就很容易导致血糖超标,如果控制不当,就会很快恶化成糖尿病。虽然它不太会威胁生命安全,但会给身体带来很大的伤害。

     

    有数据统计显示,截止到目前为止,我国20岁到79岁之间的糖尿病患者人数已经超过了4.5亿,而且还有奖金4亿的潜在患者。而李爷爷就是一位自身的糖尿病患者,到今年为止,已经查出糖尿病12年,但是他从前年开始,就已经停止服用降糖药,而且血糖也一直都比较稳定没接下来我们就听听他的控糖秘诀。


    首先,关于饮食

     

    大多数的糖尿病形成都跟不当饮食有关。李爷爷年轻的时候,一日三餐特别不规律,当时工作特别忙,所以经常不吃早餐,午餐就是工作之余随便吃点,到了晚上,通常会吃大量食物,而且喜欢吃重油重糖以及重辣类的时候,可没过多久,血糖就越来越高,但是当时并没有引起注意,所以很快就被确诊为糖尿病,从此以后,饮食习惯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自从被确诊高血糖的第一天,李爷爷就下定决心改变饮食习惯,这十多年来,他坚持吃早餐,也会给自己留出足够的午餐时间,相反晚餐会尽量少吃,每天的食物类型非常丰富,但是烹饪手段都比较简单,很少用大量的油,而且对于精细食物也很少摄入,主食基本上以粗粮为主,还会严格控制食物摄入量,每顿饭都不会吃太饱。


    接着,关于运动

     

    因为生活节奏快,所以李爷爷在早些年,时间都花在了工作上,平时根本没有时间运动,虽然能够明显感觉到身体素质在下降,但是依然不愿意拿出时间健身,时间一长,不仅身体素质下降,而且胰岛活性降低,胰岛素分泌不足,自然血糖快速升高,引发糖尿病。


    在查出来糖尿病以后,李爷爷一年四季每天都坚持锻炼,而且会经常更换锻炼方式,有时候健走,有时候跑步,偶尔还会打打篮球,后来经过体检发现,胰岛的功能在逐渐恢复,体内胰岛素的分泌量也在增加,所以现在即使不吃药,血糖也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

     
    最后,关于体重

     

    肥胖如今已经成了全民困扰,李爷爷曾经也是肥胖的一员,早年间因为生活非常不规律,所以身体上的肥肉也越来越多,175厘米的身高,他当年的体重甚至接近200斤,也正是如此,导致血糖越来越高。


    这些年来,李爷爷非常注意对体重的控制,刚开始减肥的时候确实比较简单,但坚持过最痛苦的那段时间后,发现体重下降后,整个人的精力以及体力都更加充沛了,而且这些年,李爷爷的体重一直维持在135斤左右,自然血糖也不敢胡来。

  • 经常贫血的人要小心!这几招教你正确预防贫血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情况?蹲久了之后猛地起来,眼前一片漆黑还头晕想吐,要缓好一会儿才能恢复正常。众所周知,这是贫血的一个主要症状之一。贫血,大家都不陌生,尤其是身体素质相对较弱的女性。有的人并不重视贫血,但其实贫血对人体的伤害可要比我们想象中多多了。

     

     

     

    正确认识贫血

    贫血,指的是人体外周血红细胞的容量减少,低于了正常的范围下限。我国的血液病学家认为,在我国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的血红蛋白(Hb)浓度<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g/L,孕妇Hb<100g/L就属于贫血。贫血的常见症状有头晕、耳鸣、失眠以及面部苍白等等。此外,贫血还对人体存在一系列的危害。

     

    1、面色萎黄、唇部、眼结膜和指甲床颜色暗淡、头发干枯,人十分容易疲倦。

     

    2、肝脾肿大、心律不齐,心脏扩大,严重时还有可能出现心力衰竭。

     

    3、消化功能受损,表现为食欲不振、吸收不良,经常腹泻。

     

    4、贫血后期还会出现头部、下肢浮肿等。

     

    所以说,贫血不单单只是出现头晕等情况后缓缓就好了,长此以往对身体健康有着非常大的威胁。因此,预防和治疗贫血格外重要。人们所熟悉的治疗贫血的办法,就是补铁。的确,补铁可以提高人体血红蛋白的数量,情况较轻的贫血症状就会逐渐消失。此外,在这里再给大家一些平时预防贫血的健康小建议。

     

    如何预防贫血

    1、改掉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如挑食、过度偏食等等,对于儿童也不要强迫、引诱其进食。

     

    2、平时多摄入新鲜水果和蔬菜。一般来说,果蔬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这可以帮助身体更好地吸收食物中的铁质。

     

    3、注意食物疗法。

     

    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些铁含量较高的食物。一般来说,动物的肾脏、动物血、动物肚肠等等都含有丰富的铁质。此外,瘦肉、蛋黄、虾等的含铁量也较高;

     

     

     

    而植物性食物中,像是黄豆、黑木耳、桂圆、芝麻、柑橘和葡萄干等等含铁量也较高。此外,炒菜时用铁锅也能帮助适量增加铁的摄入,少用不粘锅和铝锅。

     

    4、保持心情愉快。千万不要觉得这一点是纯扯淡!事实上,身心均健康的生活可以促进体内骨骼内的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这也是为什么乐观开朗的人总是皮肤红润,面上有光泽的原因。

     

    5、母乳喂养。现在有很多家庭喜欢给孩子喝冲泡的牛奶。但母乳喂养可以有效预防孩子出现贫血的情况。因为母乳中铁的生物利用率和吸收率都高于牛奶。

     

    6、关注月经量。如果月经血量过多的话,一定要引起注意,最好是及时就医。贫血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一件非常常见的事情,但这件不起眼的小事儿背后存在着如此多隐患。所以,如果是经常出现贫血的人一定要积极治疗,没有贫血症状的也要记得提前预防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最近这几年,糖尿病患者的数量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而且发病也越来越年轻化。

     

    但遗憾的是,很多糖尿病朋友在早期的时候,并没有及时意识到自己血糖升高了,而真正发现的时候,并发症已经找上门了。

     

    而生活中,糖尿病很多都是被“拖出来”的,因此,及时发现糖尿病信号非常重要。

     

     

    糖尿病来临前,身体多半会出现“1痒、2多、2麻”,不可大意!

     

    “1痒”——指皮肤瘙痒

     

    这多半是由于,身体长期处在高糖的情况下,各个器官都会受到损伤,从而使得皮肤的保护功能降低,汗液分泌减少,出现皮肤干燥、发痒的现象。

     

    若日常出现不明原因的皮肤瘙痒,需要及时排除糖尿病风险。

     

     

    “2多”——喝水多、排尿多

     

    很多糖尿病患者在早期的时候,经常会觉得口渴难耐的现象,每天喝水非常多,甚至超过3000毫升,但依然感觉到口渴明显,同时,排尿量也逐渐增加。

     

    出现这种异常现象,一定要提高警惕,这很有可能是血糖超标的信号,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做相关检查,排除糖尿病风险。

     

    “2麻”——手麻、脚麻

     

    手麻

     

    如果体内血糖过高,容易导致周围神经病变,使得神经细胞出现问题,就会伴随着手麻的现象,如果一段时间以内,频繁出现手麻现象,要及时检测血糖。

     

    脚麻

     

    如果体内血糖长期偏高,会导致足部下肢血管逐渐出现硬化,很容易导致身体出现异常的脚麻,若你经常感觉到脚麻,也不能掉以轻心。

     

     

    血糖若长期居高不下,这几大危害身体恐难承受!‍‍

     

    若血糖长期控制不佳,最严重的恐怕就是并发症了,除了会导致心脏、血管、眼睛、肾脏受损之外,更危险的恐怕要属于急性并发症。

     

    急性并发症危害非常大,不但会导致糖友出现酮症酸中毒,还会引起糖尿病乳酸中毒,而且一旦发病,会出现意识模糊,严重的会直接死亡,需要及时治疗,所以,及时预防病控制并发症,对于糖尿病意义重大。

     

     

    控好血糖,远离并发症,这3点建议请听话照做,血糖或“稳稳”的

     

    1、遵医嘱服药

     

    为了保证血糖控制稳定,务必要及时吃药,但又很多老年人经常忘记,可以设定闹钟或者让家人提醒。

     

    2、及时检测血糖

     

    想预防并发症到来,对血糖进行定期检测就非常重要,可在家购买血糖仪,方便随时记录血糖情况。

     

    3、饮食要从严控制

     

    控制饮食有一个原则,就是要保证营养均衡,减少淀粉、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做到管住嘴,避免因为饮食不当引起并发症。

     

  • “我平时很注意养生,不吸烟不喝酒,也几乎不熬夜,怎么会得糖尿病呢?”


    这是很多糖尿病人都有的疑惑,百思不得其解,为啥平时明明身体很健康,也很注意生活习惯,比同龄人都要注意养生,咋就得了这么一个慢性病?

     


    1、什么是糖尿病?


    首先,我们要先了解一下糖尿病,它属于代谢紊乱性的疾病,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血糖增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自身胰岛素作用缺陷和分泌不足。


    糖尿病的发生是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并不能简单地说,“因为平时注意养生……所以不会得糖尿病”,它的发生是很复杂的一个过程,不能简单归因于某一种原因,所以如果你病了,那基本就代表身体内部代谢出问题了。


    当然,咱们不能否认环境因素在引起糖尿病中扮演的“重要作用”,比如肥胖、运动量减少、摄食过多等等,这是可以干预的因素,而遗传因素是无法改变的,只能说有家族史的朋友,尽量提高警惕,多加预防。


    2、长期高血糖会引起多种并发症


    目前糖尿病包括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和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以2型糖尿病最为常见,患病人数也最多,而临床表现主要有多饮、多食、多尿,疲乏无力以及肥胖等等。


    糖尿病对人体的伤害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如果血糖长期控制不佳,那么迟早会引起并发症,比如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周围神经病变,自主神经病变等等,像脑梗死、冠心病、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足等等,每一种病咋听之下都能让人“为之颤抖”,毕竟这些课都是“赫赫有名”的大病,但凡得了一种,也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也会影响寿命。


    所以,得了糖尿病, 就要把控制血糖作为终身任务,从日常生活的细节做起,坚持从饮食、运动、糖尿病学习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调理,平时要多总结控制血糖的方法,这样才能稳定病情,远离并发症!

     


    3、5个控血糖的好方法


    第一,营养均衡,饮食多样化


    注意忌口;不吃易于使血糖迅速升高的食物,如含糖量高的水果甜点,对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腰花、肝、肾等,也要注意少吃。少吃油煎、炸、油酥及猪皮、鸡皮、鸭皮这些含油脂高的食物。


    粗细粮搭配:不要吃单纯的大米或馒头等主食,尽量粗杂粮搭配细粮,如荞麦、黑米、小米、燕麦片、玉米面等等, 都可以搭配着吃。


    饮食尽量多样化:糖尿病人既要保证营养,又要兼顾血糖,所以肉类、蛋类、奶类、蔬菜、主食等等,都要适当摄入。


    第二,远离烟酒,保证健康


    吸烟喝酒危害大:吸烟喝酒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心脑血管系统都可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糖尿病人吸烟喝酒危害更大:得了糖尿病后,吸烟喝酒,那么各种伤害只会加倍,会加重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紊乱,促进糖尿病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等疾病的发生,加重病情,损害健康。


    请戒烟戒酒:如果实在戒不掉,那么也要尽量少吸烟,少喝酒,比如每日饮酒量以 1~2 个酒精单位为限,为了健康,不多饮。


    第三,合适时机,适当吃水果


    水果富含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它的营养价值很难被其他的一些食物所取代。


    合适时机吃水果:糖尿病人只要血糖控制情况还算可以,就可以在两餐之间吃100-200g水果,尽量选择水分多的低糖水果,如果血糖控制不好,那么用蔬菜代替水果,比如黄瓜、西红柿等。


    尽量选含糖量低的水果:比如柚子、樱桃、梨子、猕猴桃等,荔枝、桂圆、菠萝蜜、大枣、甘蔗、红果等含糖量高的水果,最好浅尝辄止。


    第四,坚持运动,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能动就要动起来:只要没有运动禁忌,比如严重低血糖、高血糖、糖尿病足等等,那么只要您的身体还算允许,就要抓住机会,每周都进行5次左右的运动,每次30分钟以上。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运动并不一定要高强度,相反,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是比较适合糖尿病人的,选一种自己喜欢的运动长期坚持即可,比如你喜欢跳广场舞,那么每周去跳几次,喜欢散步的,在小区或家里走动,都是可以的。


    第五,坚持用药,不要随意停药换药


    根据病情合理用药:降糖药的种类很多,比较常见的有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等等,而1型糖友还得使用胰岛素,所以不同的患者用的药是不同的,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比如餐后血糖高,适合的药物有磺脲类降糖药、格列奈类等,合理用药才能达到事半功倍效果。


    不要随意换药:有些糖尿病人久病成医,自己可以合理地调整降糖药剂量,但这毕竟是极少数,对于大部分糖友,咱们还是建议您听从医嘱,合理用药,必要时候复查再换药或停药。


    一般医生会根据糖尿病人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肝功,肾功,血脂,尿糖,尿微量蛋白,体重,年龄,患病时间长短等多种因素来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而用药就是其中很关键的一环。


    总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需要每个糖尿病友保持足够的耐心,长期慢慢调理,合理饮食,坚持运动,科学用药,并且不断学习糖尿病知识,保持良好的心态与生活习惯,才能与疾病长期和谐共处,希望每个糖尿病人都能加油控血糖,远离并发症!

  • 随着医学的进步,人类承受的病痛会越来越少吗?

     

    美国一项涉44万人的调查显示,超过20%的成年人存在慢性疼痛,无论年龄、性别、种族、教育程度和收入多少,患病率都有所增加,其中经济条件较差的人群患病率上升最快。

     

     

    据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疼痛及相关疾病是全球致残的主要原因,并且会影响预期寿命。

     

    但同时,与疼痛带来的痛苦不匹配的是,面对慢性疼痛,大多数人宁愿忍着疼,也不愿就医治疗。

     

    10月11日是世界镇痛日,《生命时报》采访专家,告诉你哪些「痛」不该忍,并教你正确描述疼痛。

     

    受访专家

    全国疼痛诊疗研究中心主任、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主任 樊碧发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疼痛科主任医师 杨立强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疼痛科副主任医师 岳剑宁

     

    1亿国人正在忍痛不治

     

    现代医学已将疼痛列为继呼吸、脉搏、血压、体温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在临床上,疼痛可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

     

    急性疼痛
    也叫生理性疼痛,主要由器官组织病变导致,往往没有伤及神经,是某些疾病的伴随症状,只要治好原发病,疼痛自然消失。

     

    慢性疼痛
    通常持续一个月以上,多为神经病变产生的疼痛,有些虽然表现为某一部位的疼痛,比如常常肚子疼、腿疼,但腹部或腿部都没有原发性疾病,而是神经受到了损伤。

     

    慢性疼痛是一种疾病,而非伴随症状,需要接受专业治疗。

     

    杨立强表示,我国至少有1亿人口正在经受慢性疼痛的折磨,但很多人并不在乎,一直忍受着,主动到疼痛科就医的人就更少了。

     

     

    慢性疼痛的病因很复杂,大体可归为4类。

     

    1.感觉神经病变引发的疼痛(比如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等)。

    2.脊柱相关性疼痛,多为脊柱的劳损导致,由常搬重物、久坐不动等不良习惯导致脊柱椎间盘、小关节等病变引发。

    3.软组织疼痛,主要发生在关节、筋膜、韧带等,比如,随着年龄增加,关节退行性病变发病率增高,成为老年人慢性疼痛的常见原因。

    4.癌痛,即肿瘤侵犯神经导致的疼痛。

     

    其中,脊柱源性疼痛和软组织疼痛是最常见的,因此颈部、腰背部和关节是慢性疼痛的高发部位

     

    疼痛,忍忍就能捱过去吗?

     

    很多人固执地认为,忍痛的时间长了,就疼习惯了。樊碧发表示,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如果一个人长期忍痛,他对疼痛的耐受力会越来越低,简单的疼痛会变得复杂,能治的疼痛变得难治。

     

    临床上的一些患者,轻轻碰一下就疼得跳脚,这就是外周敏化(原发性痛觉过敏),可以形象地说成“小题大做”。这就是长期忍痛后,神经系统发生改变,使简单的疼痛变成神经病变。

     

     

    还有一种“无中生有”的疼痛,叫痛觉超敏。人体有一个抗痛系统,忍痛时间长了,抗痛系统的阈值会降低。门槛低了,人对疼痛的感知就会越来越强。

     

    如果到了中枢敏化(继发性痛觉过敏)的地步,疼痛阈值趋近于“0”。即使是正常的感觉,患者都会认为是疼痛,这就比较麻烦了。

     

    忍痛是个有百害而无一利的行为,有痛就该表达出来。

     

    你的疼痛属于哪一级?

     

    世界卫生组织将疼痛分为5级:

     

     

    一般以是否影响睡眠来区分,如果疼痛不影响睡眠为轻度;已影响睡眠为中度;痛得根本无法睡眠为重度。

     

    也有网友更直观地对疼痛进行了具体分级(仅作参考)↓

     

    (图源央视新闻)

     

    哪些疼痛需要就诊?

     

    疼痛是身体出现问题后发出的警示信号,如果出现剧烈且突发的急性疼痛,应先根据疼痛部位去相关科室就诊,排查器质性病变。

     

     

    岳剑宁表示,当出现以下这7种情况的疼痛时,别再忍了,应该及时去医院就诊。

     

    查不出原因的疼痛

    比如,有的患者腿疼挂骨科,骨科医生建议看神经内科,神经内科医生又建议去理疗科,最后也没找出什么毛病。

     

    这种情况要考虑疼痛科,通过专科医生检查、诊断性治疗,绝大部分患者可找到病因。

     

    有原因但无特效疗法的疼痛

    这种情况常见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幻肢痛、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等。

     

    比如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尽管皮肤疾患好了,但顽固性疼痛会一直持续,越早到疼痛科治疗,效果越好。

     

    颈肩腰腿痛

    颈肩腰腿经常在运动中发生劳损,劳损早期并没明显的骨骼和肌肉改变,仅表现为疼痛。

     

    疼痛科医生可给患者提供更多止痛手段,若关节非常疼,出现吃止痛药就好、不吃就疼,建议到疼痛科进行综合治疗。

     

    从未出现过的疼痛

    有些部位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疼痛症状,突然疼痛且过了几天还不见缓解,应到医院检查。

     

    关节炎症性疼痛

    某些慢性非化脓性关节炎引起的疼痛。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胸肋关节软骨炎、痛风等。

     

    神经源性疼痛

    如中枢性痛、反射性交感神经萎缩症、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等。

     

    癌痛

    一般来说,癌症对人体的消耗是个慢性过程,一旦出现严重的癌痛,对人体的损害比癌症本身还严重,甚至可迅速把人体摧垮。

     

    另外,持续时间变长、程度加重、反复发作的疼痛也值得警惕。

     

    这样描述疼痛更有效

     

    疼痛是人的主观感觉,因此详细、准确地向医生描述疼痛十分关键。

     

    !疼痛部位

    比如,哪里感到疼痛?哪里疼痛最明显?是否伴随其他部位的疼痛?疼痛部位是否游移不定?

     

    !疼痛性质

    多用生动的词形容,比如“像针扎一样疼”等;是持续痛,还是间歇痛?若是间歇痛,多长时间发作一次?一天中什么时候痛感最强?

     

    !疼痛程度

    参见上文疼痛程度划分,可以用是否影响睡眠来表述。

     

    !疼痛史及家族病史

    什么时候开始疼痛?可能由什么原因引起?最好描述某次疼痛发作时的情况,同时说明从开始到现在,疼痛情形是否改变,如程度增减或区域扩散等。

     

    另外,家族中是否有人曾有疼痛或相关信息。

     

    !影响因素

    描述诱发、加重或缓解疼痛的因素,例如是否受伤、有无过度劳累史等;睡觉时疼痛加重还是缓解;活动时是否加剧,休息后有无缓解等。

     

    !伴随症状

    除疼痛外,是否有其他伴随症状,如肩颈部疼痛时,是否伴有上下肢的麻木,有无恶心、头晕、视物不清等症状。

     

    !治疗史

    是否对疼痛进行过治疗,如治疗过,说清做过哪些检查及治疗,以及曾经使用镇痛药的情况及疗效。

  • 走路是世界上最好的运动,对于糖尿病人来说,亦是如此。

     

    每天坚持走路,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帮助更好地控制血糖。

     

     

    不过,今天要说的走路,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散步,而是"夸张的走法",比如快步走、摇臂大步走、原地踏步走、倒走等方式。

     

    这些走路方式,可以最大幅度地锻炼身体各个部位,运动强度比散步大得多,对糖尿病患者而言,可以说是最简单、最有效、成本最低的有氧运动。

     

    01快步走

     

    快步走又称健步走,运动强度中等,对于糖友的体力有一定的要求。

     

    热身运动:在健步走前5~10分钟,以每分钟80~100步的速度步行,做好热身活动。

     

    走路方法:每分钟步行100~120步,步幅尽量大,心率达到(170﹣年龄)的程度。每次大约5~6公里的距离,一周坚持运动5次以上。

     

    整理运动:运动接近尾声时,可以放慢速度走5~10分钟,或者做5~10分钟的拉伸锻炼。

     

    快步走的好处: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骨质疏松,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作用。

     

     

    02摇臂大步走

     

    顾名思义,摇臂大步走就是在快走的同时,需要大幅度摆动双臂,锻炼四肢。

     

    在开始运动前,同样建议糖友先进行一定时间的热身运动。

     

    走路方法:双臂前后摆动,一只手摇臂伸掌尽量高过头顶,另一只手摆臂尽量向后伸直,尽量迈大步。每三十分钟可适当放松下手臂。

     

    整理运动:运动接近尾声时,可以由大幅度摆臂变为前后摆动双臂,减慢走路的速度。

     

    摇臂大步走的好处:可以提高心脏活力、舒展筋骨、强健肌肉、消脂减重。特别适合肥胖的糖友。

     

    03上下拍手走

     

    上下拍手走,即走路时双手先在自己头顶上拍一下掌,然后手放在背后拍一下,上下交替进行。

     

    走路方法:一般按照脚走两步,手拍一下掌的节奏运动,尽量迈大步前进。

     

    上下拍手走的好处:可缓解颈肩酸痛,非常适合糖尿病伴腰、背、肩伤痛者。

     

    04原地踏步走

     

    原地踏步走适合在户外以及室内进行,春季多雨,不能外出时,糖友不妨在家练习原地踏步走。

     

    走路方法:运动时需挺胸、抬头、收腹,尽量摆动双臂,大腿尽量抬高,原地踏步走步速越快,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热量越多。

     

    原地踏步走的好处:增进全身血液循环,增加腿部力量,原地走也会消耗能量,对控制血糖有好处。

     

    05倒走

     

    与常规散步往前走的方法不同,倒走是倒退着往后走。

     

    走路方法:用小腿带动大腿,小步往后退,腰背、脖颈要挺直,倒走时,最好可以足后跟先着地,脚掌再着地。

     

    倒走的好处:倒走能够锻炼小肌肉群,牵拉平时压紧的或不容易被活动到的关节韧带,同时,还能锻炼人体腰部、颈部和背部的肌肉,特别适合有腰背痛症状的糖友。

     

     

    饮食和运动疗法是糖尿病的最基础的治疗。只有长期坚持运动,才能达到良好的控糖效果,建议糖友每次运动不少于30分钟,每周至少运动5天。

     

    最后,还要提醒大家,因为进行以上5种运动时,肢体的摆动幅度较大,建议糖友尽量选择路人较少的公园或郊区,以防碰撞他人,伤人伤己。

  • 高血压发病率近年来趋于年轻化。2015年,我国开展了居民营养与慢性疾病状况调查,数据显示,18岁以上的成年人高血压的发病率为25%。

     

    换言之,每4个成年人就有1个高血压患者。粗略统计,中国目前有2.7亿人患有高血压。

     

    高血压是终身性疾病,一旦得病就是一辈子的事儿。

     

    很多患者血压已经超过140/90mmHg,但是没症状。最后,血压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后果非常严重。

     

     

    血压不控制的后果

     

    1. 心脏衰竭:

    高血压患者时间处于高负荷的情况下,心脏每天高强度运转,会出现过度劳累,进而引起心衰。

     

    2. 血管堵塞:

    血压长期处于很高的状态,血管为防止爆裂会让自己变厚,血管的空间变细,这样血液流通就会减少,血管变窄的位置会受损,便会聚集物质,最终导致阻塞。

     

    3. 脑梗或者心梗:

    阻塞的血管会脱落下“栓子”,栓子随着血液堵在那里,哪里就形成血栓。堵在脑子里叫“脑梗”,堵在心脏里叫“心梗”。

     

    药物控制血压当然是最有效的。合理的生活方式也能有效的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7大习惯控制血压

     

    1.减少吃盐:

     

    中国居民膳食中75%的钠来自于家庭烹饪,世卫组织推荐摄入食盐不超过 5 克/人/天。

     

    除了做菜时少放盐,还要注意少放蚝油、酱油、甜酱等调料;少吃咸菜、咸肉等腌制食品。

     

    如果担心菜品没有味道,可以多用天然香料来丰富口味,比如柠檬、番茄、姜、蒜等。

     

    另外,要注意甜品等零食中的盐,这些食物可能口味不咸,但制作过程中也可能添加不少的盐。养成看食品标签的习惯,可以帮助我们少吃这些「隐形盐」。

     

    2.合理膳食:

     

    建议高血压患者和有高风险的正常血压者,饮食以水果、蔬菜、低脂奶制品、富含食物纤维的全谷物、植物来源的蛋白质为主,减少饱和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

     

     

    根据饮食的原则,结合我国居民的饮食习惯,建议在日常饮食中做到:

     

    1)每天吃谷薯类 250~300 克,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 50~100 克,薯类 50~100 克。全谷物、杂豆、薯类最好占到主食的一半;

    2)每天至少吃蔬菜 500 克,最好达到 1000 克,深色蔬菜占一半以上,新鲜水果 100~200 克;

    3)选择鱼、禽、瘦肉、鸡蛋作为蛋白质来源,每天不超过 150 克;

    4) 每天喝低脂奶 300 克;

    5) 每天摄入大豆及豆制品 25 克,坚果 25~35 克。

     

    3.控制体重:

     

    超重和肥胖会增加高血压的风险,建议通过健康的饮食习惯和体育锻炼来控制体重。将 BMI(体重/身高²)控制在 24 千克/米² 以内,腰围控制在 90 厘米(男性)、85 厘米(女性)以内。

     

    4.不吸烟:

     

    吸烟是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重要危险因素。吸二手烟也有很高风险。建议到当地医院的“戒烟门诊”就诊,或者在1-2周之内采用“突然停止法”开始戒烟。

     

    如果实在忍不了,医院会给帮助使用戒烟药物,比如:尼古丁贴片、尼古丁咀嚼胶等。

     

    5.限制饮酒:

     

    限制饮酒可以使血压降低。男性每天酒精摄入量不能超过25g,女性不应超过15g。

     

    6.增加运动量:

     

    不要认为血压高就不能运动了,适当的运动可以改善血压水平。

     

    每天至少完成 30 分钟的中等强度的运动,每周不少于 5 天。

    推荐的运动有:快走、慢跑、长距离游泳、骑车等,不拘形式,贵在坚持。

     

    可以通过数心率来了解运动的强度,中等强度的运动,最大心率是(220 - 年龄)的 60%-70%比较合适;也可以通过自己的感觉来估计,运动时有微喘,但还能说出话,就差不多是中等强度。

     

    7.减轻精神压力:

     

    精神紧张、情绪不稳定本身会导致血压升高,此外,精神压力大的时候更倾向于选择不健康的饮食方式,这些都对血压有害。

     

    如果感到精神压力大,可以和家人、朋友一起解决问题,也可以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如果压力难以避免,可以尝试通过健康的方式来释放缓解压力,比如运动、阅读等。

     

    参考文献:

    [1]张凤英.高血压预防工作在社区中青年人群开展的意义[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11):2029

    [2]赵运昇.高血压病的危害及预防和治疗[J].光明中医,2017,32(05):728-729

    [3]2018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审稿医生 | 京东互联网医院 心脏中心 杨波

    责任编辑 | 黑凤梨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 对于血糖高的人群来说,日常饮食主食怎么选择,如何避开碳水化合物的“大坑”,避免精细米面给血糖值带来过大的波动和影响,是健康管理的一大重头戏。而全谷类食物需要较长的时间来消化,葡萄糖能稳定地释放到血液中,对餐后血糖的影响小,建议糖尿病患者纳入日常饮食中。

     

    一、糙米饭

     

    糙米富含镁和烟酸,镁有助于调节肌肉和神经功能,以及血压和血糖水平,这使它成为糖尿病病人的优选。烟酸是一种B族维生素,它可以保持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皮肤健康。

     

    二、干小麦

     

    碾碎的干小麦能用来取代精制碳水化合物。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系的科研人员发现,用碾碎的干小麦代替白米饭能将患糖尿病的风险降低多达36%。煮熟的碾碎干小麦是膳食纤维的优质来源。

     

    三、燕麦

     

    由于燕麦是一种膳食纤维含量高的全谷物,因此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对于糖尿病病人来说,它是一种优选,因为燕麦很容易被纳入到早餐食材中。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的内分泌与代谢学家发表在《营养素》上的一项荟萃分析对14项对照试验和2项观察性研究进行汇总分析后发现,食用燕麦能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和胆固醇水平。

     

     

     

    四、荞麦面

     

    选择荞麦面而不是普通白面用于烘焙,可以大大提高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摄入量,这是糖尿病人饮食中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可溶性膳食纤维最重要的优点之一是它有助于调节血糖水平,减缓了葡萄糖从肠道代谢和吸收的速度。

     

    埃及国家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发表在《马其顿医学杂志》上的研究成果显示,食用含有荞麦的早餐能改善糖尿病病人的葡萄糖耐量。

     

    五、藜麦

     

    尽管藜麦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全谷物,但它实际上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植物种子,富含蛋白质和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增加了食物的体积,食用后饱腹感强,也就不太可能暴饮暴食了。控制食欲对于需要严格控制热量摄入的糖尿病病人很重要。 

     

     

     

    六、小麦胚芽粉

     

    小麦胚芽粉是完整的、未经加工的麦粒磨成的粉。与其他全谷物一样,小麦胚芽粉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营养物质,包括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它的食用方法多种多样,既可以当作配菜,也可以加入早餐的燕麦粥中,或是作为沙拉的食材。

     

    七、大麦

     

    大麦含有的膳食纤维对糖尿病病人有益处。瑞典隆德大学的食品科学家发表在《英国营养学杂志》上的一项要求20名参与者在3天的早餐、午餐和晚餐时都食用大麦制成的面包。结果显示,他们的代谢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得到了改善,食欲得到了控制,血糖和胰岛素水平下降。这是由于大麦的膳食纤维含量增加了肠道中优质细菌的数量,并释放了有益的激素。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