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发表人:许振声

高血压在当今社会是一种常见病,发病率高,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今天介绍的就是继发性高血压的一种——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它是一种内分泌系统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高血压伴低血钾。

原醛症主要分为 5 型,即醛固酮瘤、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特醛症)、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增生、家族性醛固酮增多症、分泌醛固酮的肾上腺皮质癌、异位醛固酮分泌瘤或癌。由于醛固酮过多可导致心肌肥厚、心力衰竭,以及肾功能衰竭。所以原醛症患者心脏、肾脏等高血压靶器官损害较继发性高血压更为严重。因此,对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要尽量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在临床中发现高血压病人,伴有低钾血症都要排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一般通过血浆醛固酮与肾素活性比值作为筛查指标。另外有 4 种确诊试验,包括口服高钠饮食、氟氢可的松试验、生理盐水输注试验及卡托普利试验。另外肾脏,肾上腺彩超、肾上腺 CT 及强化 CT 有助于定位诊断。口服药物包括:螺内酯、依普利酮、氨苯蝶啶或阿米洛利、糖皮质激素。手术治疗可切除肾上腺增生或肾上腺瘤。确诊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首先应该到内分泌科就诊。明确种类再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低肾素性醛固酮增多症)疾病介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aldosteronism,简称原醛症)指肾上腺皮质自主分泌醛固酮,导致体内潴钠排钾,血容量增多,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受抑制,临床主要表现为高血压和低血钾。属于常见病,尤其是在高血压患者中多见。早期症状不明显,属于慢性病。可通过药物控制临床症状,有些类型的原醛症可以通过手术切除病理性的肾上腺组织,可达到治愈的目的。有些类型的原醛症只能通过药物进行症状控制,遵医嘱进行治疗,预后较好。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鸡蛋的蛋黄胆固醇含量比较高,所以网络上有很多传言认为心血管疾病患者不能吃蛋黄,这可信吗?”

     

    发出这个疑问的是我的一个朋友,他在网上看到有一些观点认为蛋黄的胆固醇高,因此不适合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食用。他父亲得了冠心病,但是每天都吃2个鸡蛋,怎么劝都劝不动,他因此特别担心这样会加速冠心病的进展,所以才问了我上面的问题。

     

    蛋黄的胆固醇含量高不假,但是是不是这就意味着心血管疾病患者就不能吃了呢?

     


    1.人们对鸡蛋的恐惧,来源于一个关于兔子的实验:


    在1913年的时候,俄罗斯的一个病理学家做了一项关于兔子的实验,在这个实验中,他每天给兔子喂食很多的胆固醇,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发现这些兔子的血管普遍都出现了动脉粥样化的情况,由此得出结论吃鸡蛋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在1937年的时候,有生物学家提出,如果在吃鸡蛋的时候不吃蛋黄,就可以防止胆固醇升高,并且还能远离心血管疾病。


    一个叫做安塞•基斯的科学家本来也支持膳食胆固醇学说,但是他自己做的研究却发现了一个矛盾的现象,即无论给参加试验的人员吃多少的胆固醇,甚至是每天吃2000mg(相当于15个鸡蛋的胆固醇含量)的超量胆固醇,这些参与者的胆固醇好像都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


    瑞典的一个医生拿自己做实验,最开始的时候每天吃一个鸡蛋,后来改成一天吃8个鸡蛋,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血脂不但没有升高,反而还降低了!


    兔子吃了很多的胆固醇以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有明显的增加,那为何人吃了同样多的胆固醇,好像变化并不大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后来有科学家考虑可能和兔子是食草动物有关!


    我们都知道在自然的情况下,兔子吃到的胆固醇是很少的,长期的进化使得兔子没有调节胆固醇的能力。但是人类就不一样了,每天本身就会制造1000~2000mg的胆固醇,这个是人体胆固醇的最主要的来源,而从食物中摄取的胆固醇的比例大概在20%左右。


    与此同时,人类的食物中本身就含有比较多的胆固醇,长期的进化使得人体具有调节胆固醇的能力。对于这句话,可能都不太理解,这里我来解释一下。如果你吃的胆固醇多了以后,那人体合成的胆固醇就会减少;相反,当你吃的胆固醇少的时候,人体制造的胆固醇就会多一些。

     


    2.吃蛋黄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吗?每天吃多少鸡蛋合适?


    可能大家的潜意识认为人吃了多少东西就吸收多少,事实上并非如此!人不是杯子,不是说你往里面倒多少东西,杯子里就有多少东西,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和摄入的营养物质之间并不一定成正比。


    上面已经说了,人体本身是具有调节胆固醇的能力的。大家估计都知道这个事实,即使有些人虽然饮食很清淡,但是血脂依然偏高,这个主要的原因是血脂的调节能力出了问题。


    人体血脂的最主要来源是肝脏合成,其次才是从食物中摄取,如果每天摄入的胆固醇不是特别高的话,那对血脂的影响是很小的。换句话说,适当吃点蛋黄也不会引起血脂升高,更不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不过需要注意,虽然人体对胆固醇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但是如果超过了这个调节能力,胆固醇依然会升高,胆固醇高了以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会增加。也就是说,蛋黄的太多,超出了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就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美国


    在之前的《美国人饮食指南》中提出了每天摄入的胆固醇不超过300mg的建议,不过后来的很多实验研究证实了从食物中摄入的胆固醇对人体血液中胆固醇的水平的影响是很小的,因此在2015年的时候美国卫生部和美国膳食指南咨询委员会就取消了每天300mg胆固醇摄入量的建议。


    实际上与人体胆固醇最相关的食物成分是饱和脂肪酸,根据膳食指南的建议,每天摄入的饱和脂肪酸不能超过总热量的10%。对于一个70kg的成年人来说,如果每天进行中等的活动量,那每天摄入的能量在2000kcal左右,通过饱和脂肪酸获得的能量是2000×10%=200kcal。


    1g的饱和脂肪酸产生的热量是9kcal,那每天摄入的饱和脂肪酸不超过200/9,近似等于22g。一个鸡蛋含有的饱和脂肪酸大概是1.6g,所以每天最多摄入的鸡蛋数量是22/1.6,近似等于13个鸡蛋。换句话说,你每天不吃别的饱和脂肪酸(比如动物油、椰子油、棕榈油等),每天最多能吃13个鸡蛋。


    肾脏


    不过话说回来,吃的鸡蛋太多,即便不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但是也不太合理。人体胃肠道的吸收能力是有限度的,如果超出了一定的量以后,那就不再吸收了,这对食物来说是一种浪费。与此同时,鸡蛋中蛋白质的含量比较高,吃的太多以后,会增加肝脏和肾脏的负担。虽然单个鸡蛋中的能量不高,但是吃多了以后会使人摄入的热量增加,这会增加肥胖的概率。


    每天吃多少鸡蛋并没有固定的答案,需要结合个人的情况而定。根据我国的膳食指南,在饮食正常的情况下,每周不要吃超过7个鸡蛋。对于特殊情况者标准也不太一样,老年人可以每天吃1~2个鸡蛋、重体力劳动者和青少年以及儿童每天可以吃2~3个鸡蛋、慢性病(如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患者每周可以吃2~4个鸡蛋。

  •  

    高尿酸血症是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性疾病,是由于嘌呤代谢障碍引起的疾病。您看您的体检报告,日常饮食下,不在同一天、如果有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的数值大于420,即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

    大家一直熟知的是,高尿酸血症会引起痛风关节疼痛。其实,高尿酸血症不仅仅会引起痛风,还会增加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的风险,引起心脑肾等多个器官损害

    很多患者体检发现血尿酸增高,由于没有出现关节疼痛,便忽视了血尿酸水平升高的危害。

    其实,很多患者,血尿酸升高 ,却终身都未发作痛风,但是高尿酸血症的危害却一直存在,使患者并发高血糖、血脂紊乱、高血压、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及卒中等。

    血尿酸水平增加60umol/L

     

    • 糖尿病发病风险增加17%
    • 高血压增加15-23%
    • 女性心血管病病死率和缺血性心脏病病死率增加26%和30%,男性增加9%和17%
    • 女性冠心病危险性增加48%

     

    高尿酸血症是女性全因死亡和冠心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尿酸血症促进卒中的发生。

    还有一部分患者,高尿酸血症并发痛风,发作后治疗一段时间,便不再继续治疗,导致高血糖、血脂紊乱、高血压、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及卒中风险增加,同时,痛风发作频繁,痛风石增多,肾功能损伤

    如何预防高尿酸血症?

    首先、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及冠心病,脑卒中疾病患者,应 及时检测血尿酸水平,以便及早发现高尿酸血症。

    其次、 低嘌呤饮食

     

    • 避免食用海鲜,特别是带壳的海鲜产品,动物内脏及浓肉汤 ;
    • 限制红肉;
    • 总体饮酒量男性不宜超过2个酒精单位/日,女性不宜超过1个酒精单位/日(1个酒精单位约合14g纯酒精)。1个酒精单位相当于ABV12%的红葡萄酒145mL、ABV3.5%的啤酒497mL或ABV40%的蒸馏酒43mL,);
    • 升糖指数较高的食物(含果糖,蔗糖的食物);
    • 建议进食牛奶(每天300ml),鸡蛋(每日一个);
    • 足够的蔬菜;
    • 多饮水,每日饮水量达到2000ml。

     

    再次、 控制体重。对于超重和肥胖的人群通过运动和饮食控制体重,超重和肥胖引起的轻度慢性炎症和胰岛素抵抗,可以增加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发生。

    第四、 很多治疗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会引起高尿酸血症,比如 一些利尿剂(噻嗪类),降压药(B受体阻滞剂),小剂量阿司匹林(75-325mg/d);因此,高尿酸血症患者合并这些疾病时应避免使用升高尿酸的药物, 换为可以降压,降脂,同时又能降低血尿酸的药物,做到事半功倍,预防高尿酸血症发生。

    谈谈预防,我们再说说治疗。

    目前,通过药物治疗,如果出现严重痛风石,则需要手术治疗。

    很多患者在痛风发作间期,或血尿酸降至正常后,便自行停用降尿酸药物,这是不正确的。这会导致患者痛风反复发作,痛风石不能溶解,变小,增加发生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的风险

    由于不同的患者,降尿酸的起始时间和达标水平不同,建议有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应该长期至内分泌代谢科门诊就诊,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制定适合个体的降尿酸方案,及随访方案。

    我们要将高尿酸血症和糖尿病,高血压这些慢性疾病同等看待,打一场持久战,才能获得最后的健康。

    点击下图,直接咨询本文作者



     

  •  

    对于30岁的小李来说,三月前的突然晕倒,对他来说,绝对是难以消散的噩梦。

     

    很快,赶来的救护车将小李送进了医院。

     

    通过检查,小李最终被确诊为原发性骨髓纤维化,自此,整个家庭瞬间坍塌。

     

    医生说,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是一种造血干细胞克隆性增殖所致的骨髓增值性肿瘤,它的主要表现是不同程度的血细胞减少和(或)增多,外周血出现幼红、幼粒细胞、泪滴形红细胞,骨髓纤维化和髓外造血,常导致肝脾肿大。

     

    因此,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其实属于一种骨髓异常增生性疾病,遗憾的是,即便有很多治疗方法,但普遍效果欠佳,即便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失败率也非常高。

     

    再加上因为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配型,所以确诊之后,小李几乎是在医院度过的。

     

    为了给他治病,三个月来,家里前前后后花了十几万了,更让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半个月前,妻子竟然带着孩子离家出走,到现在为止,都音信全无。

     

    临走时还带走了一部分积蓄,导致现在家里根本拿不出钱再给小李治疗了。

     

    生命的不幸,家庭的不幸,一切重担瞬间全破压在小李年迈的父母身上,两个老人一边说一边哭,但眼泪并不能解决问题。

     

    自从小李病后,亲戚看到他们就像看到瘟神一样,虽然大家会觉得小李很不幸,但一提钱,就没人愿意借了。

     

    再加上整个家庭本就不富裕,原来小李还是家里的顶梁柱,现在病倒了,更没了经济来源。

     

    但在医院又得用钱,医生说,原发性骨髓纤维化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严重的贫血,出血或反复感染,像小李这种情况,因为暂时无法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红细胞和血小板都低的厉害,只能反复到医院进行输血治疗,而且90%的此类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脾大,有些更是巨脾,因为出现压迫症状,所以医生建议切除,但小李现在根本无法承担手术费。

     

    这不,最近两天,医院又在催费了,小李的父母到处借钱,可没一个人愿意借给他们,没办法,他们只能跪着哀求医生别停药。

     

    医生也很无奈,其实对小李已经非常照顾了,看着两个老人真的可怜,有一次医生还捐了点钱给他们,但这个病就像个黑洞一样,到底会用多少钱,永远深不见底……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50%的患者存在JKA2/V617F点突变。

     

    治疗效果差,中位生存期一般为五年,20%患者最终演变为急性白血病,死因多为严重贫血、心力衰竭、出血或严重感染。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年仅49岁的鲁先生,每天早上都有散步的习惯,今天也是早早就吃完饭休息会出来散步。但刚出门没走多远,便头晕瘫倒在地,被路过的叔叔阿姨瞧见,赶紧拨打了120,被救护车接走的鲁先生在医院被检查出脑梗死,还好送来的及时,没有产生生命危险。据了解,鲁先生在一个月前体检,就知道自己患上了胆固醇,但是身体并没特别的反应,因此也没在意,而鲁先生在饮食上已经习惯了重口味和甜食,没有节制,进而导致身体患上了脑梗死。

     

     

    足以见得,胆固醇对我们身体的影响多么重要,平常无论是在饮食上还是作息习惯上,都要注意维护我们的健康,保持我们的胆固醇在正常指标内。

     

    胆固醇过高的人,身上有这几种异常要注意:

     

    1、皮肤出现肿块

     

    当胆固醇升高的时候,血液血管堵塞淤积,皮肤就会出现肿块,一般出现在大腿、眼睑等部位,肿块区域看起来带着淡淡的黄色。

     

    另外胆固醇升高时,手指或是手指交叉处也会变成黄色。

     

    2、偶尔头痛

     

    胆固醇偏高的人,经常会诱发患上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若是血液循环受限制,脑部供血不足,偶尔就会伴随眼花和头晕胸闷的症状。但是这样的表现,也可能是其他的疾病,因此要及时去医院检查,做好疾病预防。

     

     

    3、腿抽筋

     

    主要表现为在腿肚子的地方抽筋,胆固醇在此处堆积过多,压到此处的神经造成的现象,或许还可能伴随着阵阵的刺痛。

     

    4、肥胖

     

    胆固醇过高的人,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外形上的变化,身体超出正常体重范围,逐渐肥胖。当胆固醇过多的在肝脏处淤积,引起肝肿大,容易导致肝炎。

     

    营养师:或引起血管堵塞,3味调料别乱吃

     

    1、辣椒酱

     

    我们平常炒菜爱吃辣的人,总会在里面加上一些辣椒酱调味,然而虽然味道得到了一点鲜辣的提升,本身也已经放过盐和油了,再加上辣椒的热量,血管中积累过多的脂肪,造成对血管的刺激,胆固醇过多淤积在血管内堵塞血管。


    2、盐

     

    炒菜我们最少不了的就是放盐,增加味道。重口味的人是最爱咸口的东西,而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若是摄入的量过多,则会加重血管内的压力,钠也会堆积在血液里,升高血压的同时易患上脑梗死。

     

    3、糖

     

    众所周知白糖的热量是极高的,若是一天摄入的标准超过了正常标准,多余糖就会在身体里转化成脂肪,加重血管的堵塞,诱发高血脂症。


    当胆固醇高时,我们要做好控制和调理:

     

    1、减少胆固醇的摄入

     

    身体哪方面出现问题,就从哪方面对症下药。胆固醇高了,生活上就要减少摄入过多的高胆固醇物质,吃油吃盐上要注意度量,少吃高脂肪性的食物,不吃膨化食品,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只会让人胆固醇更加高。可以多吃一些高蛋白低脂的肉类,比如吃鱼。其次生活中的用油,可以换成橄榄油,改善血管内胆固醇的含量。

     

    最后,则是多吃降低胆固醇的食物:豆类及其制品、香菇、芹菜等,都是可以帮助血液循环,预防心脑血管的食材。

     

    2、增加适当的运动

     

    并不是说身体患病了就适合多休息,胆固醇高的人,在生活上多运动,反而可以帮助降低胆固醇。适当的一些有氧运动,比如游泳、快走、登山等。每次能在半小时以上,每星期3次以上最佳。


    3、喝降三高茶

     

    医学上经常建议,胆固醇高的人通过药物控制。然而中医方面推荐内调,选用天然的草本精华,帮助稳定和维护血管健康。

     

    备料:菊花、玉米须、决明子、沙棘、山楂、桑叶、青钱柳叶、荷叶、槐花和葛根。

      
    菊花、玉米须、决明子:缓解水肿,祛湿褪黄,消炎疏风;

     

    桑叶、荷叶、青钱柳叶:帮助身体排出多余油脂,清理血管垃圾,降低胆固醇含量,清热镇定安神;

     

    沙棘、山楂:增进食欲,缓解消化负担,补充身体所需营养素,有助于恢复肠胃动力;

     

    槐花和葛根:发汗解热,生津止泻,促进血液循环,缓解风热头痛。

  • 提到高血压,也许多数人觉得并不陌生。因为身边的好多人都患有高血压,可是对高血压你究竟知道多少呢?是不是又觉得很陌生了呢?今天我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下这个熟悉的陌生人。

     

    血压就是指血液对血管的压力。心脏就是人体的发动机,流经身体的血液都是从心脏泵出,最终又回到心脏。血液输送过程中,在血管内流动时会作用在血管壁有一定的压力,这个压力就是血压。通常我们说的血压指的是动脉血压。这个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血管综合征就是高血压。

     

    大多数人的血压有这昼高夜低,两峰一谷的波动特点的,我们称之为杓型血压,而且一般情况下,血压是冬季偏高,夏季偏低,这也符合自然届热胀冷缩的规律。

     

     

    血压按照病因分类:

     

    原发性高血压:指原因不明的高血压,占90%以上。原发性高血压发病原因不明确,目前尚难根治但能被控制。通常所说的高血压病就是指原发性高血。

     

    继发性高血压:血压升高有明确的病因,占5%-10%。可能是继发于肾实质疾病、肾血管病、内分泌病变、妊娠或药物以及其他原因,必须经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后才能确诊为“高血压病”。如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动脉狭窄等,对于继发性高血性,病因治疗显得更为重要,一部分可以通过外科手术或者是用介入的方法得到有效的控制甚至治愈。

     

     

    测血压会有两个数值,分别是收缩压(老百姓常说的高压)和舒张压(常说的低压)。收缩压是心脏收缩期泵血,动脉承受的压力最大时压力,当血液流回心脏,心脏舒张时,血管本身具有的弹性可以维持血液继续流动,此时血液作用在血管的压力最低,成为舒张压,。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差值称为脉搏压,简称脉压。

     

    我们是按照先说高压后说低压的原则来计量、报告数值,比如高压170毫米汞柱,低压90毫米汞柱,我们就说血压是170/90毫米汞柱。而老百姓往往习惯是先说低压再说高压。因此呢希望大家按照正规的血压数值原则,先高压后低压。

     

    虽然美国高血压分级已经采用了新的标准分为了高血压1级和高血压2级,我国则仍然是采用高血压3级的分类方式,大家可以参照下面的表格。

     

     

    这就是关于高血压的一些基本内容,下期讲述高血压的危害,请多关注。

     

    高血压——无形的杀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病,在世界范围内都属于高发疾病,近年来的发病趋势越来越年轻化,可大家对它的了解也就仅仅停留在这个名字上,至于发病机制、原发性疾病以及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却知之甚少。

     

    其实了解这些内容,对于更好的预防、治疗疾病是有一定帮助的,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高血压的这些事儿。 

     

     

    原发性疾病

     

    在患病人群中,有那么一部分人其实原本是没有高血压的,但由于一些其他确定的疾病而引起了血压升高的现象,我们称之为继发性高血压,这部分人群占总数的5%-10%左右,通常在原发性疾病治愈后,高血压症状也会随之下降或恢复正常。

     

    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病因通常有:肾实质性疾病、肾血管性疾病、内分泌疾病、心血管病变、颅脑病变、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等。 

     

     

    发病机制

     

    那些不能发现导致血压升高确切病因的则被称之为原发性高血压,其病因很多,特别是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有关,发病机制大致有以下几种:

     

    1、神经机制。各种原因使神经递质浓度及活性发生异常,最终导致交感神经活性亢进,血液中儿茶酚胺浓度增加,阻力小动脉收缩增强而导致血压升高。

    2、肾脏机制。各种原因引起肾脏水钠潴留,心排血量增加,从而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及血压升高。

    3、激素原因。比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

    4、血管原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周围血管动脉硬化,从而导致的压力增高。

    5、胰岛素抵抗。大多数认为是通过继发性高胰岛素血症引起的血压升高。

     

     

    不良生活方式

     

    尽管原发性与继发性高血压的起病原因各有不同,但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不良的生活方式都有着不容小觑的负面影响,若不加重视、改善,很可能成为加重病情或引发其他高血压并发症的导火索。这些不良生活方式里,你占了几样呢?

     

    1、 高油、高盐饮食

     

    钠盐的摄入量与高血压的病发有着密切联系,而长期的油腻、辛辣、刺激性的饮食,同样会刺激血管,导致血压增高,所以要想预防、控制高血压,清淡饮食很重要。

     

    2、 肥胖

     

    肥胖是导致高血压的一大独立危险因素。很多高血压患者不注意控制体重,暴饮暴食、多吃少动,体重超标的同时也不利于血压的控制。

     

    3、长期吸烟、喝酒

     

    酒精会导致心率增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可能引发脑出血。香烟中含尼古丁成分,长期吸入会损害血管内皮,造成动脉硬化,血管张力增加,引起血压的升高,同时吸烟会引起血管痉挛,加重血压升高[1]

     

    4、长期精神紧张

     

    长期的精神紧张、情绪大起大落,很容易导致心率忽快忽慢,血管剧烈收缩,引起血压升高,长期有焦虑、愤怒、恐慌、担忧等情绪的人,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情绪平稳人群的1.18倍。

     

    对高血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以后,我们知道高血压的防治除了按时服药以外,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样非常重要,大家要引起重视哟。

     

    参考文献
    [1] 邓奇娟,梁京娣,徐得利.高血压高危人群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调查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21,25(20):2930-2931.
  • 你知道吗?其实我们体内的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是有压力的,就如同自来水在水管中流动,会受到水管壁的影响一样,但这个压力一般情况下会稳定在一个范围内,如果长期超出这个范围,那么我们就认定为高血压。

      


    相信大家对它已经不陌生了,以前人们以为这是中老年人群的易患疾病,现在却发现,年轻人也很难幸免。

     

    高血压本身对健康所造成的影响,大多与其并发症有关,像脑梗、脑血栓、心梗、冠心病等疾病,都与高血压脱不开干系。虽然目前没有任何医疗手段能根治高血压,但通过合理控制饮食,限制盐分的摄入,也是可以避免很多不幸的。

     

    为什么控制食盐摄入就能稳定血压?

     

    很多高血压患者在饮食上非常谨慎,对高盐食物避之不及,其实是因为食用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这种物质虽然是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但如果摄入过量,就会给血管造成压力,引起血管收缩,从而导致血压飙升。

      
    而我们平时可能已经习惯了重口味饮食,对正常盐分的食物不感兴趣,总觉得食之无味,其实这也是疾病的开端。所以,不论高血压有没有“找上门”,“控盐”这件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到。

     

    除了餐桌上的饭菜以外,高血压患者还要警惕身边隐藏的高盐食物

     

    面包

     

    很多上班族平时没时间做早餐,可能会直接在超市或商店买一些面包回来,第二天早上直接拿着吃。现在市面上有各种制作精美的面包,但如果大家细心的话,就会发现很多面包店配料表上都含有食盐,而且钠的含量还不低!如果平时经常吃的话,血压或会悄悄升高,不利于病情稳定。

      
    蜜饯

     

     

    很多中老年人平时特别爱吃甜甜的水果蜜饯,其实这种食物并不健康,因为它们的糖分含量极高,对糖尿病患者而言简直是“行走的升糖大王”。但大家别被它的口感欺骗了!除了大量糖分以外,蜜饯中的盐分含量也很高,高血压患者若常吃,可能会发现自己的病情很难好转。

     

    熟食

     

    如今大家工作越来越忙,留给自己好好做饭的时间很少,所以有些人平时会选择直接去超市或卤味店买一些加工好的熟食,回家稍微处理一下就能吃。但这些熟食因为要延长使用期限,在加工时会加入大量的添加剂和食盐,营养价值不高,却会升高血压,希望高血压患者注意忌口。

      
    泡面

     

    对于不爱出门的朋友来说,泡面是最方便省时的食物了,而且现在泡面的口味很多,每一款都各有风味,香气扑鼻,有的人吃完面后连汤都不肯“放过”。但是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泡面里的调味包中,其实含有很多盐分,吃面加喝汤,就是把这些盐分全部摄入,对血压稳定没好处。

      
    以上几种食物,有没有你爱吃的?其实高盐分食物除了容易诱发和加重高血压之外,还有以下两种危害:

     

    降低钙的吸收

     

    现在很多小孩和老人也习惯了重口味食物,但他们作为最需要补充钙质的人群,长期摄入过量的钠元素,就会导致体内的钙质大量流失,即使每天喝牛奶补钙也弥补不了,会影响生长发育,增加患骨质疏松的风险。

     

    增加肾脏负担

     

    肾对我们而言,不仅是代谢器官,它的作用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但长期摄入过量盐分,会增加肾脏的工作压力,甚至会诱发肾病。

      
    总结:身体需要钠元素,但需要的量是有限的,如果摄入过量,剩余的钠元素就会在体内开始“策划”伤害人体健康,希望大家能重视起来,切勿粗心。

  • 在高血压门诊,经常会遇到有服用药物多年的患者问大夫:大夫,我什么时候才能停药呢?这要从高血压的形成来分析了。

     

    现代每个人,或自己或身边人是高血压。但对于高血压的形成过程了解不深。高血压主要分为原发性的和继发性两大类。

     

    继发性高血压,也就是某些确定的疾病或病因引起的。常见病因有:

     

    1、肾实质性高血压,这个是最常见的。由于大量肾单位的丢失,肾小球的滤过功能以及肾小管功能障碍导致水钠潴留。

     

    肾脏内分泌方面有三方面:

    第一个是由于肾脏血供降低导致肾素分泌增加,进而激活RAAS系统,导致水钠潴留;

    第二个是由于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功能缺陷导致激肽生成减少,由于能够对抗血管紧张素并且促进前列腺素释放的激肽减少,促进了高血压发生;

    第三个是前列腺素合成不足,原本能扩张血管、抑制交感神经释放儿茶酚胺、对抗抗利尿激素以及抑制近曲小管重吸收钠的PG减少,引起血压升高。

     

    简言之是由于肾脏基本滤过功能以及内分泌功能的障碍引起的高血压。

     

    2、肾血管性高血压,由于大动脉的炎症、肾动脉发育不良或是粥样硬化,引起的单侧或双侧肾动脉主干或分支狭窄所致高血压。由于血管狭窄,导致肾脏血供减少,进而激活RAAS系统,导致高血压。

     

    3、肾上腺激素分泌过量所致的高血压,主要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以及皮质醇增多症。

     

    这三大类疾病除了各自典型的表现外,均会因为激素分泌过量而出现明显的高血压表现。继发性的高血压主要是以上几类,形成的过程有比较明确的病因。

     

    关于原发性高血压,病因以及发病机制暂时不明。目前认为它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疾病,在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情况下,引起了高血压。

     

    目前的几个猜测是以下几个方面:

     

    1、各种原因引起大脑内神经递质浓度或者活性异常,导致激活RASS系统或者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引发高血压;

     

    2、由于现代的高盐饮食以及获得性的肾脏排钠能力降低,使得机体只能在升高血压的情况下,才能将水、钠排泄出去,来达到维持机体的平衡;

     

     

    3、各种原因导致的RAAS系统激活;

     

    4、各种因素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使得其分泌扩血管的活性物质减少(如PGI2、NO),而缩血管的增多(如ET-1等);

     

    5、胰岛素抵抗,这是一个近来十分新颖的观点,它是指肥胖患者多有胰岛素抵抗现象,这时候机体不得不分泌过量的胰岛素,来降低血糖,但是高胰岛素血症又会导致水钠潴留、交感神经系统亢进,从而导致高血压。但是有人认为此时亢进的交感神经系统能够导致产热增加,是对肥胖的一种调节。

     

    综上,除了原因不明的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都有明确的形成过程。原发性高血压占总高血压患者的90%,通过危险分层,量化预后,部分轻型高血压患者改善生活方式,但通常情况下是无法根治的,需要终生服药治疗,并且辅以非药物治疗。而对于继发性高血压,也仅只有一小部分能真正根治,大部分只能依靠现代医学控制。

  • 很多人可能都听说过,高血压患者中,95%的高血压都是原发性高血压,是查不出来高血压的原因是什么的!但对于5%的继发性高血压患者来说,是有病因可查的。5%的比例的确不是太高,所以每次去医院,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需要查病因”。其实对于医生来说,需要不需要查病因,是根据来就诊的患者来说的,毕竟有病因可查的只占5%。但在医生眼中,这5%的需要查找病因的高血压,都是有特点的,如果有以下这些特点,那么就需要进一步检查高血压的病因是什么!

     

    一、年龄小的高血压

     

    年龄越小,患者发生高血压的概率越小,而且是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李大夫见过9岁的高血压小朋友,结果一查是一个嗜铬细胞瘤。在医生眼中,如果患者的年龄越小,那么需要查高血压原因的概率就越大。

     

     

    二、波动大的高血压

     

    有很多的高血压,上下波动非常的大。我见到一个老太太,稍不留神血压就200/130mmhg,然后很快血压就正常,稍微一加降压药,血压就低的吓人,最后也确诊为继发性高血压。这样上下波动出乎意料之外的情况,大多数也需要考虑继发性高血压。

     

    三、难治性的高血压

     

    患者的血压非常的高,往往需要三种以上的药物,而且加用了利尿剂仍然不能把血压控制正常的,我们称之为难治性高血压。此类高血压需要警惕肾性高血压等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性,所以血压额外、特别、尤其的高,而且降不下来,也需要考虑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性。

     

    四、症状多的高血压

     

    患者不仅仅有高血压,而且还合并高血压以外的很多症状,比如重度肥胖、血压升高伴头痛、出汗、面色苍白;发作性肌肉无力或瘫痪、抽搐;向心性肥胖、满月脸、水牛背;如果患者血压高还伴有这些症状,也需要警惕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性。

     

     

    五、体征多的高血压


    症状不算,体征多的高血压,很多时候也需要警惕继发性高血压,而且有些体征本身就是继发性高血压的一个表现。比如双侧血压差别过大、大动脉听诊血管杂音、上肢高血压而下肢低血压、脉弱或无脉的高血压等,也需要考虑鉴别继发性高血压。

     

    其实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归结起来也就7大类, 肾实质性高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皮质醇增多症、主动脉缩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但还是那句话,如果患者的血压又以上5种特质,往往才考虑查找高血压的病因,否则对于没有这些特征的高血压进行病因的查找,多半是没有用处也查不到原因的。

  • 写了熟悉的陌生人——高血压病,给大家简单讲述了高血压病的基本常识。受到了大家的欢迎和关注,感谢大家的关注和阅读。关注健康,关注亮哥。

     

    今天我们开始讲述高血压病危害。通过昨天文章的阅读大家已经明白血压就是血液对血管的冲击力,我举个简单的例子大家就能够更加直观的体会到是怎么一个压力,那就是水在流动过程中会对水管产生压力,当你捏住一根冲水的胶皮管的时候,就能感觉到压力的存在。如果水压太大,水管会爆,如果血压太高则血管也会爆。而血管遍布人的全身,如果长期血压高就会对其他脏器产生危害。如下图所示:

     

     

     

    全身性危害

     

    那么高血压到底是如何产生危害的呢?健康人的血管本来都是光滑的,但是血压升高以后受到血液不断冲刷以及其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高血脂、糖尿病等因素的影响,原本光滑、坚实的的动脉内膜变粗糙、增厚,就像小米粥一样的粘稠物质附着在血管内壁,形成粥样硬化。

     

    粥样硬化

     

    长期高血压,生成的血栓和脂质斑块越来越多,长期放任不管就会造成堵塞和腐蚀,如果不及时进行疏通,危害逐渐扩大。就像是新房的下水道,开始的时候无论你是怎么使用,也许都不会堵塞,当时间长了,下水道就会逐渐堵了,而一旦出现不通畅就会很快堵死。当然下水道可以很方便的清理,甚至可以更新换代。但是人的血管却不同了,如果长期不注意,到最后完全闭塞了,就会导致脏器的缺血坏死。堵到冠状动脉就出现了冠心病,堵到脑血管就出现了脑血栓,堵到肾脏就很快肾衰竭了。长期高血压会使部分血管壁变薄,形成血管瘤。也许大家对血管瘤还不是很了解,简单来说就像自行车胎一样,有一部分变薄了,在打气后变薄的部分会凸出来,而凸出来的部分是最容易破裂的,表现在脑血管的话就是动脉瘤破裂而导致脑出血。(下图的脑卒中其实包含:脑梗塞和脑出血两种情况)

     

     

    靶器官损害

     

    写到这里,我突然间想起了我的邻居,起初见面总是打招呼的,看着是身体很健壮的大爷,突然有一天接到他家的电话,说是大爷突然住急诊了,让我看看能不能住到病房,到了医院一问才知道大爷已经高血压多年,目前已经心衰、肾衰,平素血压180-200/90-100mmHg, 但就是因为没有任何症状而没有吃药,到了最后出现症状就是到了晚期,需要透析,最后因为种种原因放弃了透析,不久就过世了。在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一旦确诊了高血压,不管有没有头痛、头晕的症状,都需要服用降压药!都需要服用降压药!都需要服用降压药。因为高血压是无形的杀手,越是没有症状,越是可怕。不要因为你的固执、因为你对高血压的不了解而继续自以为是,血的教训我们真的见得很多、很多。之所以写此类文章的目的也是为了让大家认识高血压并战胜高血压。

     

    通过我的讲解,我想大家对熟悉的陌生人应该有所了解了吧,揭开了他的真面目,无形的杀手就没那么恐怖了。下期更新内容:斩断无形杀手——防治高血压病。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症,是一种内分泌系统疾病。很多人可能会疑问,患有原醛症会出现少尿吗?事实上,原醛症并不会导致少尿,反而会出现多尿、蛋白尿等症状。

    原醛症是由于肾上腺皮质分泌过多的醛固酮激素引起的。醛固酮激素主要作用是调节体内钠和钾的平衡。当醛固酮激素分泌过多时,会导致体内钠离子过多,钾离子过少,从而引起一系列症状。

    以下是原醛症的一些常见症状:

    1. 高血压:这是原醛症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由于醛固酮激素导致体内钠离子过多,使得血管内液体增加,进而导致血压升高。

    2. 低血钾:醛固酮激素会促进肾脏排钾,导致血钾水平降低。低血钾会导致肌肉无力、抽搐等症状。

    3. 神经肌肉功能障碍:低血钾会影响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导致肌无力、周期性瘫痪等症状。

    4. 多尿、蛋白尿、易尿路感染:由于醛固酮激素导致肾脏排钾过多,导致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减退,从而出现多尿、蛋白尿等症状。同时,尿量增多也容易导致尿路感染。

    5. 心律失常:低血钾会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导致心律失常等症状。

    6. 糖耐量减低以及儿童生长发育障碍:低血钾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导致糖耐量减低。儿童患者还可能出现生长发育障碍。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治疗原醛症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 醛固酮增多症是一种内分泌疾病,主要表现为高血压、低血钾和肾上腺肿物等症状。由于多数患者没有明显的低血钾症状,因此单纯依靠CT、超声等影像学检查来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并不可靠。

    为了准确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临床上通常会进行内分泌实验室检查。这些检查主要包括筛选试验和确诊试验两个部分。

    筛选试验的主要指标是血浆醛固酮肾素比值。在进行这项检查之前,患者需要停用除α-受体阻滞剂和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之外的降压药物至少2周。如果筛选试验结果为阳性,那么患者需要进行卡托普利试验和盐水试验。如果确诊试验结果为阳性,就可以诊断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对于一些优势侧难以区分的患者,可能还需要进行肾上腺静脉取血等检查。

    值得注意的是,醛固酮增多症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方案。除了药物治疗外,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保养,如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当运动等。

    如果您怀疑自己可能患有醛固酮增多症,请及时就医,以便得到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其特点是肾上腺分泌过多的醛固酮激素,导致体内钠水潴留和钾离子排泄增多,进而引起血压升高、低钾血症等症状。那么,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好治吗?以下将为您详细介绍。

    1. 疾病概述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可分为两类:肾上腺皮质醛固酮分泌腺瘤和原发性肾上腺增生。前者多为良性肿瘤,后者则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

    2. 治疗方法

    2.1 手术治疗

    对于肾上腺皮质醛固酮分泌腺瘤的患者,手术治疗是最有效的方法。手术方式包括肾上腺切除术和肾上腺部分切除术。术前需进行必要的检查,如血液电解质、影像学等,以确保手术安全。

    2.2 药物治疗

    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患者或特发性增生患者,药物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常用的药物包括螺内酯、三氨蝶呤、氨基苯乙酸等。药物治疗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根据病情调整用药方案。

    2.3 糖皮质激素治疗

    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醛固酮的分泌,对于原醛症患者具有一定的疗效。常用的药物包括地塞米松、泼尼松等。

    3. 日常保养

    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日常保养也非常重要。患者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富含钾、钙的食物,如香蕉、橙子、牛奶等;少食油腻、高盐、高脂食物。此外,保持充足的睡眠、适当锻炼也有助于病情的恢复。

    4. 定期复查

    原醛症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 高血压缺钾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本文将为您介绍高血压缺钾的治疗方法、疾病原因以及日常保养等方面的知识。

    一、疾病原因

    高血压缺钾的原因主要分为两类: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

    1. 原发性高血压:指没有明显原因的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时,常伴有低钾血症。

    2. 继发性高血压:指由其他疾病引起的高血压,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这种情况下,患者在血压升高的同时,会伴有低钾血症的问题。

    二、治疗方法

    1. 口服螺内酯:在医生指导下,高血压缺钾患者可以口服螺内酯来治疗。螺内酯是一种利尿剂,可以降低血压,同时减少钾的流失。

    2. 纠正原发病:对于继发性高血压患者,首先要纠正原发病,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

    3. 补充钾:在补充钾时,应根据具体病因进行。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主要在短期内补充钾,如氯化钾缓释片。血钾正常后,可以多吃富含钾的水果和蔬菜,如香蕉、橙子、葡萄柚或深色蔬菜。也可以选择低钠盐,同时会限制钠的摄入。

    三、日常保养

    1.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橙子、葡萄柚或深色蔬菜。同时,限制钠的摄入,选择低钠盐。

    2. 适量运动:保持适度的运动,有助于降低血压,提高身体健康。

    3. 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放松,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四、医院与科室

    高血压缺钾患者可以前往心血管内科或内分泌科就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

  • 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虽然高血压的治疗方法多样,但并非所有高血压患者都适合药物治疗。有些特殊类型的高血压需要通过手术治疗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以下几种高血压类型最需要手术治疗:

    一、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引起的高血压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由于肾上腺分泌过多的醛固酮激素所致,导致血压升高。这种类型的高血压需要通过手术切除肾上腺的肿瘤或病变组织来治疗。

    二、嗜铬细胞瘤引起的高血压

    嗜铬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肿瘤,位于肾上腺,可以分泌过多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导致血压升高。手术切除肿瘤是治疗嗜铬细胞瘤引起的高血压的最佳方法。

    三、肾血管性高血压

    肾血管性高血压是指由于肾脏血管狭窄或阻塞导致血压升高。手术治疗可以通过血管成形术、支架植入或肾血管重建等方法来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

    除了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也是高血压治疗的重要手段。常见的降压药物包括利尿剂、ACE抑制剂、ARBs、钙通道阻滞剂等。

    此外,高血压患者还应注意以下日常保养:

    1.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2. 定期监测血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

    4. 遵医嘱用药,切勿自行停药或换药。

    总之,高血压患者应根据自身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养,以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 巴特综合征,这一在婴幼儿中较为常见的疾病,因其独特的症状和表现,常常与其他疾病产生混淆。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探讨巴特综合征的常见症状、易混淆的疾病、预防措施以及日常护理等方面,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全面、准确的科普知识。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巴特综合征的主要症状。该疾病的主要表现包括低血钾性碱性中毒、血浆肾素和醛固酮增高,以及肾小球旁器官的增生和肥大。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存在这些症状,巴特综合征患者的血压却保持正常。

    那么,巴特综合征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呢?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混淆疾病:

    • 原发性醛固酮增高症
    • 肾小球旁器增生症
    • 表征性盐皮质激素增多症
    • 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性醛固酮增多症
    • 获得性假性醛固酮增多症

    巴特综合征的常见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多尿、烦渴、便秘、厌食和呕吐等症状。这些症状的产生与离子通道基因突变有关,是巴特综合征的典型表现。

    针对巴特综合征的日常预防措施,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

    • 预防慢性肾炎、间质性肾炎和肾盂肾炎等疾病的发生
    •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

    在巴特综合征的护理方面,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 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 一旦出现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
    • 在饮食方面,应多吃含钾丰富的食物,保持饮食清淡

    巴特综合征作为一种罕见的小儿基因性疾病,需要引起家长和社会的重视。及早发现、及早预防、及早治疗,是保障患儿健康成长的关键。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一种内分泌系统疾病,多发于30-50岁的中年人群,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据估计,约5%-10%的高血压患者可能患有此病。了解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病因和临床表现对于及时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一、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症状

    1. 高血压:高血压是此病最常见的症状,即使使用利尿剂等降压药物,血压仍然难以控制。

    2. 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患者可能出现肌肉无力、周期性麻痹、四肢麻木和手足抽搐等症状,这些症状与低钾血症有关。

    3. 肾脏功能紊乱:由于失钾严重,患者可能出现夜尿增多、口渴、尿路感染等症状。

    二、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病因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病因主要包括肾上腺皮质病变、醛固酮瘤、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和肾上腺癌症等。

    三、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治疗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针对症状进行缓解,而手术治疗则可以直接去除病因。

    四、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日常保养

    1. 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认识疾病。

    2. 定期监测血压。

    3.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4. 减少体力劳动。

    5. 饮食方面,少食用辛辣食物,多补充含钾元素的食物。

    6. 多喝水,保持充足的水分。

    7. 戒烟限酒,避免暴饮暴食。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症)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群中。该疾病由肾上腺分泌过多的醛固酮引起,导致患者出现高血压、低血钾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针对原醛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四种:

    1. 药物治疗:安体舒通是治疗原醛症的首选药物,其作用是抑制肾上腺分泌醛固酮,从而降低血钾水平。此外,依普利同等药物也可作为辅助治疗。

    2. 手术治疗:对于原醛症引起的肾上腺肿瘤,手术切除是根治该疾病的有效方法。手术切除肿瘤后,患者的临床症状通常可以得到明显改善。

    3. 支持性治疗:针对原醛症引起的并发症,如高血压、低血钾等,可采取相应的支持性治疗措施,如降压药物、补钾药物等。

    4. 生活方式干预: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心态等,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病情。

    原醛症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方案制定。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以下生活方式建议也有助于缓解原醛症的症状:

    1. 保持低盐饮食,避免摄入过多钠盐,以降低血压。

    2. 适量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3. 保持良好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4. 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

    5. 定期复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原醛症是一种可治性疾病,患者在接受合理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后,病情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症,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该疾病的主要症状包括高血压、低钾血症、乏力、肌肉麻痹等。为了准确诊断原醛症,医生会采取多种检查方法。

    一、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是诊断原醛症的重要手段。常见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包括:

    • 血常规:检测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
    • 肝肾功能:评估肝脏和肾脏的功能。
    • 血电解质:检测钠、钾、氯等电解质水平。
    • 尿电解质:检测尿液中电解质水平。
    • 原醛确诊试验:检测醛固酮与肾素比值,判断是否为原醛症。
    • 血醛固酮肾素测定:检测血中醛固酮和肾素水平,判断原醛症的程度。

    二、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观察肾上腺的形态和功能。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

    • 肾上腺超声:通过超声波观察肾上腺的形态和大小。
    • 肾上腺CT:通过X射线扫描,获取肾上腺的详细图像。

    三、钠负荷试验

    钠负荷试验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原醛症的严重程度。该试验需要患者在短时间内摄入大量钠盐,观察血压和电解质的变化。

    四、治疗建议

    原醛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螺内酯、氨苯蝶啶等。手术治疗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或症状严重的患者。

    五、日常保养

    患者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同时,要定期复查,监测血压和电解质水平。

    总之,原醛症是一种可治性疾病。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并注意日常保养,以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又称Conn综合征,是一种内分泌系统功能异常的疾病。其病理机制主要是由于肾上腺皮脂分泌过多的醛固酮,导致体内电解质失衡,进而引发一系列症状。

    高血压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最常见的症状,也是疾病的首发表现。患者通常表现为血压持续升高,且对常规降压药物反应不佳。

    神经肌肉功能障碍也是常见的症状之一,主要表现为肌无力、肌肉麻痹、手足抽搐等。这些症状通常与血钾浓度过低有关,可以通过补充钾离子来缓解。

    肾功能异常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另一个重要表现。由于醛固酮过多,导致钾离子大量排出,肾脏功能受损,表现为尿量增多、口渴、尿路感染等。

    心电图异常也是该病的重要表现之一,主要表现为T波增宽、U波明显、心律失常等。这些症状与血钾浓度过低有关。

    除了上述症状外,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还可能引起生长发育障碍、体内代谢异常等。为了准确诊断该病,需要借助肝肾功能检查、影像检查、肾上腺静脉血检查等医学手段。

    针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药物治疗主要通过补充钾离子、抑制醛固酮分泌等途径来控制病情。手术治疗主要是针对醛固酮瘤等病因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定期进行体检,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病情。

    总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内分泌系统疾病。通过了解其症状、治疗方法等,有助于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