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程庆丰
糖尿病足是由糖尿病的血管和神经病变引发的,最典型的表现就是足部溃疡以及坏疽,严重的糖尿病足因溃烂长期处于经久不愈,会导致截肢。
再就是出现周围血管病变,糖尿病足在疾病的早期是由于血管腔逐渐变狭窄而形成,并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常见的有患者下肢的麻木、疼痛以及行走困难,甚至是生活不能自理。
还有糖尿病足患者由于皮肤组织缺血导致肌肉的萎缩,皮肤干燥弹性差,一旦患者皮肤的体温下降,就会出现色素的沉着,并在血管狭窄处可听见血管的杂音。如果皮肤发生了水疱感染,则可能导致溃疡或者坏疽。
糖尿病足患者除上述的危害外,还能引发心脏、肾脏、胃肠道等病变。如果糖尿病足进一步发展,常常会使患者身体各个器官的负担加重,造成器官功能的衰竭,最终导致死亡。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程庆丰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如不预防可能会有截肢的风险,因此糖尿病足要尽早预防,糖尿病足的预防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不要穿硬皮鞋,不要穿紧袜子,应做到尽量穿不挤脚的软质的鞋或运动鞋,尽量穿纯棉袜子,建议每天温水洗脚,洗后用毛巾擦干,同时还应该经常检查脚有无裂口。
第二、多走路,下肢动脉缺血的病人,在脚没有受伤的情况下要多走路,往下肢侧肢血管增加血供,从而不被糖尿病足这个疾病侵害。
第三、避免足部的烫伤,存在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应该格外注意避免足部的烫伤。洗脚的时候要使用温水,避免烤火、热炕等,还需要做到每天检查鞋内有无异物。
第四,发现趾甲变厚要处理得当。当糖尿病患者发现趾甲变厚需要重视处理,处理期间避免用力过大,剪破皮肤或造成甲沟炎、皮肤感染等。
第五,控制血糖,想要有效的避免患糖尿病,还应积极的进行血糖的控制。
第六,适当运动,只有控制了血糖才可以降低糖尿病足的概率,这就需要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适当的运动。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程庆丰
糖尿病足会导致足部的截肢、残疾,甚至会蔓延至腿部,但如果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糖尿病足可以治愈。糖尿病足的早期症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患者的足部动脉搏动减弱、消失,主要是因为长期的糖尿病导致患者足部血液循环受阻。
第二、足部的麻木、刺痛、烧灼痛或感觉丧失,感觉丧失是指神经病变所致,但突然动脉血管堵塞,也可使下肢的感觉丧失,但是下肢的动脉血管突然出现堵塞,也可以导致肢体失去感觉。
第三、糖尿病足患者早期足部下垂的时候,足部会因此变成紫红色,血循环很差。
第四、出现间歇性跛行,主要是因为患者下肢供血不足,患者行走一段时间之后下肢乏力,会严重的出现小腿的疼痛,这也是足部缺血的一种常见表现。
第五、足部神经系统病变,长期糖尿病会导致患者的骨骼以及肌肉发生变化,肌肉萎缩、屈伸肌失去正常的牵引张力的平衡,趾间关节弯曲形成弓形、爪状足等足部畸形,导致严重后果。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程庆丰
糖尿病足早期的症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神经方面的症状,因为由于神经的病变,患者足部的感觉会变得迟钝,比如在穿袜子的时候,皮肤的感觉会减退,这是常见的早期的神经病变,当然还有其他的感觉异常,比如出现针刺感、蚁爬感,这都说明周围神经受到了血糖的影响。
第二个方面是缺血的表现,由于下肢血管缺血导致足部动脉的搏动减弱或者消失,患者的皮温会下降,脚部冰凉。缺血型糖尿病足在后期的时候,足部的皮肤会变黑、溃烂,伴有间歇性跛行,但在早期颜色的改变并不太大,主要是会有皮肤质地的改变、粗糙、汗液分泌减少、干燥、皲裂,这些是最常见的表现。
所以,当糖尿病患者出现皮温的下降、皮肤变黑、皮肤溃疡、间歇性跛行等症状的时候建议及时就诊。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程庆丰
糖尿病足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针对性的综合治疗,其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
第一、基础治疗,患者必须绝对禁烟,控制体重,严格控制血糖,积极纠正酮症酸中毒、心、脑、肾并发症以及影响坏疽愈合的各种不良因素等。
第二、抗感染治疗,糖尿病足患者由于组织缺血,抵抗力下降,同时处于高血的状态,极易出现感染。由于血管不通,药物无法有效运输到感染的部位,因此感染常常难以控制,有时甚至出现败血症。入院后应尽早取病灶的分泌物进行细菌的培养,先用广谱的抗生素治疗,待细菌培养结果出来后,再根据药物的敏感性,调整抗生素的使用。
第三、截肢治疗。截肢是目前治疗糖尿病足最常见的方法之一,特别是存在下肢血管闭塞的患者、感染或溃疡较重、疼痛难以忍受的患者等经常会被要求截肢。但是截肢需要慎重,不要盲目的截肢,以免影响以后的生活。即便患者需要做截肢也要做好基础的有效治疗,以免伤口经久不愈。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程庆丰
糖尿病足对患者和家庭的影响非常大,要想避免糖尿病足的出现,首先要了解导致糖尿病足常见的病因,糖尿病足常见有以下几种病因:
第一、血糖高,在糖尿病足患者后期出现溃疡的时候,伤口因为丰富的糖分会给入侵的病原体提供丰富的营养,一旦发生感染,细菌就会快速的繁殖、扩散。
第二、糖尿病神经病变,血糖长期不稳定和波动,容易引起神经的病变,导致患者对疼痛感觉不敏感,以往可能稍微碰一下就会有感知的,而发生病变之后可能需要针刺才有痛感。
第三、下肢血管病变导致肢体供血的障碍,足部离心脏最远,本来供血就不如其他的部位。当糖尿病出现大血管的病变,足部供血就会更差,使局部皮肤营养不足从而对外来的致病微生物抵御能力下降。
第四、免疫力差,容易受到感染。众所周知糖尿病人的自身抵抗力是比较低下,免疫功能不如正常人,所以细菌、真菌等病原体常常能侵害糖尿病人的健康。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程庆丰
糖尿病长期受到高血糖的影响,导致下肢血管的硬化,血管壁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厚,弹性下降,血管内形成血栓,血栓会集结在一块生成斑块,导致下肢血管的闭塞,损伤肢端的神经,最终引起下肢组织病变。在这个阶段,糖尿病患者脚部非常脆弱,只要出现细小的伤口,都能让细菌感染,引起脚部的溃烂。糖尿病患者出现溃烂一般会有三个阶段:
第一、早期阶段。早期的时候糖尿病患者也出现皮肤的瘙痒的表现,因为身体水分的缺失而让患者的皮肤变得特别的干燥,另外随着皮肤的干燥,皮肤的颜色也会逐渐变黑,出现色素的沉着。
第二、中期阶段。糖尿病足发展到中期的时候出现的症状不仅是肉眼可以看到,患者还会出现具体的感觉,会感觉足部特别凉以及麻木,出现不灵敏的现象,对周围的温度感知下降,就容易让足部被烫伤或者冻伤而发生严重的糖尿病足。
第三、中晚期阶段。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情况就已经进入严重的状态,患者的足部会出现反应迟钝而局部皮肤组织会发生糜烂,而一些患者还会出现溃疡,在进行治疗时可能需要进行截肢,或者在这个阶段没有重视会让神经病变更严重,最后让周围神经都跟着受损。
视频简介
作者: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内分泌科 副主任医师 陈伟
出现糖尿病下肢的血管的缺血甚至闭塞,有两大原因,一个如果他出现一个神经病变,就是所谓的脚的感觉不好。糖尿病足多是以晚期并发症,他首先出现一些糖尿病的周围神经病变,对触觉或者是温度觉会出现一个减退,他就会不知道这个疼痛。还会出现破溃,有的人甚至过了一周,一周血里面出现一个小石头他都不知道,结果破了的。
再第二个我们说下肢的血管缺血型病变,造成下肢的闭塞,这种疾病也是糖尿病足的很重要的原因。这一点糖尿病足多半会出现那种干性坏疽,就是像木乃伊一样,那种颜色的干性坏疽,这就是糖尿病足的两大原因。
视频简介:
作者: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程庆丰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足常见的诱发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足部感染,足部感染的原因很多,既有局部的因素,比如足部皮肤的损伤、高危足、死腔、引流不畅等,也有全身的因素,比如代谢的紊乱、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等。
第二、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及微循环的障碍。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血液的粘稠度增高、微循环的血流紊乱等因素,可以导致微循环的障碍,是糖尿病足的产生的病理基础,也是糖尿病足预后的决定性因素。
第三、糖尿病患者肢体营养和代谢的紊乱,肢体营养和代谢紊乱也会导致糖尿病足的发生,建议糖尿病患者合理的饮食规律的作息。
第四、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糖尿病周围血管的病变是全身大血管病变的一部分,主要病理改变是动脉粥样硬化、动脉中层的钙化、内膜纤维增生导致血管腔的狭窄,最终导致下肢及足部的供血不足,甚至出现肢端的坏死。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程庆丰
糖尿病足患者疼痛时,可以给予舒适体位,排除患者受压及止痛药缓解疼痛。配合物理疗法,比如听音乐、想象、看报、交谈等,通过分散患者的注意力,缓解焦虑等方式来减轻疼痛,使患者尽可能舒适的度过疼痛期。糖尿病足患者,如果想避免或减轻疼痛,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第一,控制血糖,保证血糖的平稳健康,这样能够尽量减少糖尿病足,对足部血管神经的损害,进而避免脚痛。
第二,积极地治疗糖尿病,导致的血管神经病变,使用药物疏通阻塞的血管或扩张变窄的血管,使其恢复足部的供血,同时使用一些改善营养周围神经的药物,改善神经病变,这样可以减少疾病导致的疼痛感。
第三,对于已经发生溃疡的足部,及时进行清创,控制感染,清创后每天换药促进疮面的愈合。治疗的过程中,还可以在细菌培养的基础上面,选择敏感的抗生素控制感染。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程庆丰
糖尿病足的诊断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检查,分别是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第一、体格检查:包括周围神经病变以及外周动脉疾病的检查。神经病变检查主要针对足部麻木、感觉异常的患者,检查的内容包含踝反射、痛觉、温度觉、神经传导速度等等。外周动脉疾病的检查,主要针对下肢皮肤温度的降低、皮肤发凉等症状的患者。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下肢动脉的触诊、踝肱指数、皮肤温度的测定、经皮氧分压等检查。
第二、实验室的检查:主要包括血糖的检测和细菌的培养,以了解糖尿病控制的情况以及明确病原体类型。此外患者可能还需要进行凝血功能的检查、肝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等,以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
第三、影像学的检查:主要包括X线的检查和磁共振的检测。此外,患者可能还需要进行血管的超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CT血管的造影、磁共振血管造影等检查,来评估下肢血管的情况。
糖尿病,这个看似遥远而又常见的慢性疾病,常常让患者在病痛中痛苦不堪。‘无病高枕无忧,有病心急如焚’的心态,在糖尿病患者中尤为常见。许多人认为,糖尿病的并发症来得慢,不必太过担心。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糖尿病的并发症往往悄然而至,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正如刘大妈的故事,十年看似平静的生活,一旦遭遇糖尿病足,后果不堪设想。
糖尿病眼病,也是糖尿病患者需要关注的重要并发症。王大爷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糖尿病病程不长,也可能出现视网膜病变,严重者甚至会导致失明。
糖尿病性ED,让许多男性患者痛苦不堪。金先生的故事告诉我们,糖尿病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还可能影响心理健康。
面对糖尿病的并发症,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首先,要重视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其次,要积极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此外,还要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发症的早期迹象。
糖尿病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正确认识它,积极应对,就能战胜它,过上健康的生活。
糖尿病足作为一种常见的并发症,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正确的食疗方法在治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促进病情恢复,还能提高生活质量。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糖尿病足的食疗方法,帮助您更好地应对这一疾病。
首先,我们来看几种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食疗方。例如,活血茶叶蛋,取丹参、红花、桃仁、茶叶与鸡蛋同煮,具有活血化瘀、温补气血、清热解毒的功效;参芪猪蹄,以猪蹄、黄芪、党参、当归、肉桂等食材熬煮,具有补气养血、温补肾阳的功效;当归鲫鱼,则以鲫鱼、当归、红花等食材烤制,具有活血补血、生新养颜的功效。
此外,还有一些适合糖尿病足患者的食谱,如黄芪枸杞子淮山玉米须汤、南瓜绿豆汤、淮山薏苡仁汤、黑豆首乌枸杞子排骨汤、番茄洋葱豆腐瘦肉汤、玉米连须枸杞子玉竹排骨汤、香菇枸杞子淮山猪胰糙米粥等。这些食谱富含丰富的营养,有助于增强患者的免疫力,促进病情恢复。
除了食疗,糖尿病足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保养。首先,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其次,要注重足部护理,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预防感染;最后,要定期进行复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病情变化。
总之,糖尿病足患者通过合理的食疗方法和日常保养,可以有效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
糖尿病足综合征(DFS)是困扰着无数糖尿病患者的严重并发症。据研究,糖尿病患者发生DFS的终生风险高达25%,它已成为糖尿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全球每20秒就有一名糖尿病患者因DFS截肢,这一数据令人触目惊心。
在我国,糖尿病足溃疡的年发病率高达8.1%,年复发率为31.6%,年死亡率更是高达14.4%。其中,45%的患者病情严重,达到Wagner3级以上,总截肢率高达19.03%。DFS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还造成了沉重的家庭和社会负担。
一、DFS患者合并症和死亡风险
DFS患者常常合并多种疾病,如外周动脉疾病(PAD)、心血管疾病(CVD)、神经病、视网膜病和肾病等。一项Nature杂志发表的研究报道了11年内DFS高危人群的并发症和死亡风险。结果显示,患者总截肢风险高达23%,死亡原因包括心血管疾病、传染病、恶性肿瘤或肾脏疾病等。
二、糖尿病足的局部危险因素
糖尿病足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以下列举几个主要危险因素:
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DPN是糖尿病足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它会导致足部肌肉萎缩、足畸形等,增加足溃疡的风险。
2. 糖尿病周围动脉病变:下肢动脉病变会导致足部供血不足,增加足溃疡的风险。
3. 截肢(趾)病史:既往有足溃疡或截肢史者,再次发生足溃疡的风险更高。
4. 足底压力异常:足底压力增高是DFU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三、糖尿病足防治相关指南及管理经验
为有效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足,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等组织发布了《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2019版)》。指南强调以下要点:
1. 注重糖尿病足预防,“防大于治”。
2. 强调糖尿病下肢血管/神经病变的规范管理。
3. 强调足溃疡处理。
4. 强调感染的处理。
5. 强调糖尿病足的整体治疗。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其中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病变是导致糖尿病足的重要原因之一。许多患者对此认识不足,容易导致严重的后果。
案例:于先生患有12年糖尿病,在工作中不慎被烫伤,由于左脚感觉迟钝,未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导致左脚骨头坏死,最终需要接受显微皮瓣手术。
内分泌科医生解释,糖尿病足是由于局部神经异常和下肢远端外周血管病变导致的足部感染、溃疡和组织破坏。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病变会导致足部失去知觉,使得患者无法及时察觉疼痛和烫伤,从而增加了糖尿病足的风险。
糖尿病足的早期症状包括:皮肤干燥、瘙痒、无汗、色素沉着、间歇性跛行、感觉异常、肢端浮肿或干燥、肌肉营养不良、皮肤破损等。
面对烫伤,首先要远离热源,用冷水冲洗伤口约10-20分钟,然后脱掉覆盖物,用干净的衣物覆盖伤口就医。不要自行涂抹药膏或敷料,以免影响医生判断和增加感染风险。
糖尿病专家呼吁,糖尿病患者要学会正确处理烫伤,并注意足部保养,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除了烫伤,糖尿病患者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血糖稳定
2. 定期检查足部
3. 选择合适的鞋袜
4. 注意足部卫生
5. 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
6. 控制体重
7. 戒烟限酒
糖尿病足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早期预防和干预至关重要。糖尿病患者要重视足部保养,及时发现并处理足部问题,降低糖尿病足的风险。
糖尿病足作为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为加强糖尿病足的学术交流,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6医院全军糖尿病诊治中心、澳大利亚悉尼大学阿尔弗雷德王子医院糖尿病中心联合《中国糖尿病杂志》和《糖尿病之友》杂志社,将于2007年7月13日至17日在云南昆明世博花园酒店举办“第三届北京国际糖尿病足及其相关疾病论坛”。
本次论坛汇聚了国内外知名专家,包括美国、澳大利亚、德国、韩国及国内的糖尿病、足病、足踝外科、创面溃疡处理、血管外科和中医外科等多专业领域的专家,他们将围绕糖尿病足的诊疗新进展、新技术、新理念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
糖尿病足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创面处理、血管重建等。其中,药物治疗是基础,手术治疗是关键,创面处理和血管重建则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环节。
为了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患者需要积极控制血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足部检查。同时,家属和社会各界也要关注糖尿病足的危害,共同为糖尿病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
本次论坛的召开,将为我国糖尿病足的诊疗水平提升提供有力支持,为糖尿病患者带来福音。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中,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并发症中较为严重的一种,它不仅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还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那么,糖尿病足究竟是如何诊断的呢?首先,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以及相关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常见的诊断方法包括:
1. 血糖控制情况:血糖控制不良是糖尿病足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血糖控制情况是诊断糖尿病足的重要依据之一。
2. 足部检查:医生会仔细检查患者的足部,观察足部皮肤、血管、神经等是否存在异常。
3. 影像学检查:如足部X光、CT、MRI等,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足部骨骼、软组织等结构的变化。
4. 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血糖、血脂等,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全身状况。
5. 皮肤感觉测试:通过测试患者足部的感觉功能,了解神经病变的程度。
了解了糖尿病足的诊断方法,接下来我们来谈谈如何预防糖尿病足。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
1. 控制血糖:良好的血糖控制是预防糖尿病足的关键。
2.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足部检查,及时发现足部问题。
3. 适当的足部护理: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避免足部受伤。
4. 选择合适的鞋袜:选择合适的鞋袜,避免足部受压。
5.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会加重糖尿病足的病情。
6. 注意足部保暖:避免足部受凉。
总之,糖尿病足的诊断和预防至关重要。患者要重视糖尿病足的早期症状,积极采取措施,避免病情恶化。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攀升,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糖尿病患者数量已超过4.62亿,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5.92亿。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也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已成为全球糖尿病第二大国。为了预防糖尿病,我们需要从日常生活中做起,遵循以下十条法则,让生活远离糖尿病的困扰。
1. 保持健康体重:体重超标是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减轻体重5%,可以有效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
2. 饮食习惯调整:在进食高热量食物前,喝两勺食醋可以降低血糖水平。此外,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也有助于控制血糖。
3. 增加运动量:每周进行4小时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等,可以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
4. 注意饮食结构:选择高纤维、低糖、低脂的食物,如燕麦、糙米、豆类、鱼、瘦肉等,有助于控制血糖。
5.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独居者患糖尿病的风险较高。与家人、朋友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
6. 保证充足睡眠:每晚睡眠6-8小时,有助于控制血糖。
7. 限制快餐摄入:每周快餐摄入次数不超过2次,减少加工肉类和油炸食品的摄入。
8. 食用肉桂:肉桂具有降血糖的作用,可以适量食用。
9. 学会减压:长期压力会导致血糖升高,学会减压有助于控制血糖。
10. 定期检查血糖:45岁以上、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高胆固醇和高血压的人,应定期检查血糖。
除了以上十条法则,以下民间偏方和中医偏方也有助于控制血糖:
1. 马齿苋:取干马齿苋100克,每天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
2. 僵蚕散:取僵蚕适量,研为细末,每天服3次,每次2克。
3. 棕榈子:取经霜棕榈子30-60克,水煎代茶饮,1个月为1个疗程。
4. 赤小豆山药汤:赤小豆30克,怀山药40克,猪胰脏1具,水煎服。
5. 西瓜子粳米粥:西瓜子50克,粳米30克,先将西瓜子和水捣烂,水煎去渣取汁,后人米作粥。
糖尿病足,这个听起来有些陌生的名词,却与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并非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足部神经病变、血管病变、溃疡及其他皮肤感染。据调查,我国每年约有6万余人因糖尿病足而截肢,这一数据令人触目惊心。
那么,糖尿病足是如何形成的呢?研究表明,不合适的鞋袜是导致足溃疡的主要危险因素。不合适的鞋子会增加足部压力,导致足部水泡、厚茧、鸡眼等问题,从而增加足溃疡和截肢的风险。尤其是那些外周神经感觉功能减退的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受到糖尿病足的侵害。
为了预防糖尿病足,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和世界卫生组织(WHO)都推荐使用糖尿病鞋。糖尿病鞋具有特殊的鞋底、鞋垫和鞋面设计,可以有效减少足部压力,防止足溃疡的发生。
那么,如何选择合适的糖尿病鞋呢?首先,要确保鞋子长度足够,鞋内空间宽敞;其次,鞋底要柔软、防滑,鞋垫要具有减压和减震功能;最后,鞋面要透气、舒适,方便调节。
除了选择合适的鞋袜,糖尿病患者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血糖稳定:血糖控制是预防糖尿病足的关键。
2. 定期检查足部:及时发现足部问题,避免病情恶化。
3. 保持足部清洁:每天用温水清洗足部,保持足部干燥。
4. 避免受伤:避免赤脚行走,不要穿着不合适的鞋袜。
5. 定期就医: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
糖尿病足作为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了解哪些患者群体更容易受到糖尿病足的威胁,对于预防这一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吸烟的糖尿病患者需要提高警惕。吸烟会损伤血管,导致糖尿病足的发生风险增加。据研究,吸烟的糖尿病患者患糖尿病足的几率是不吸烟者的15倍。
其次,合并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患者也面临着较高的糖尿病足风险。周围血管病变会导致下肢血管狭窄,血液供应不足,使得足部容易受到损伤,伤口难以愈合,从而引发糖尿病足。
此外,合并糖尿病肾病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也更容易受到糖尿病足的困扰。肾病会影响肾功能,导致体内毒素积累,损害血管;视网膜病变则会影响视力,增加足部受伤的风险。
还有一些患者,如做过下肢截肢手术、足部有溃疡、老茧、鸡眼或足部畸形的患者,即使伤口已经愈合,患糖尿病足的风险仍然很高。
为了预防糖尿病足,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并注意以下几点:
1. 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2. 定期进行足部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足部问题。
3. 选择合适的鞋袜,避免足部受到摩擦和损伤。
4. 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风险。
5. 积极治疗糖尿病并发症,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血糖控制不良会导致多种并发症。其中,糖尿病足和糖尿病眼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而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则相对较少见。很多人认为面瘫是由于冷风直接吹拂面部所致,但实际上,多数情况下,面瘫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对于以糖尿病为首发症状的面瘫患者,若未能及时识别并治疗,可能会导致误诊,忽视糖尿病这个真正的“罪魁祸首”。
面神经麻痹,即我们常说的面瘫,是糖尿病常见的神经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性面瘫的发生原因主要是糖尿病病程长或血糖控制不良,导致微血管循环异常、糖代谢紊乱,引起周围神经缺血缺氧,最终导致末梢神经损伤。面瘫不仅影响患者的形象,还可能影响日常生活,如吃饭、喝水等。
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规范治疗,保持血糖稳定,避免血糖波动,预防并发症。同时,糖尿病患者应避免着凉,夏天使用风扇或空调时,避免出风口直吹面部;冬天外出时,应注意头部保暖,以免引发面瘫。
出现口眼歪斜、不能鼓腮等面瘫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血糖、尿糖检查以及糖耐量试验等手段,鉴别面瘫的原因。治疗方面,首先需要积极控制血糖,同时使用小剂量皮质激素减轻面神经水肿和炎症,并辅以神经营养剂、理疗针灸、面部功能训练等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