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老年人如何提高安全用药的意识?

老年人如何提高安全用药的意识?
发表人:运动与健康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人用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下降,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减弱,更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因此,提高老年人用药安全意识,预防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至关重要。

一、密切观察药物副作用

老年人用药后,家属应密切观察其身体反应,特别是用药后可能出现的皮疹、瘙痒、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恶化。

二、注意药物矛盾反应

老年人用药后,可能出现与用药目的相反的不良反应。例如,使用硝苯地平治疗心绞痛时,可能会加重心绞痛症状。因此,在使用药物时,家属应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和不良反应。

三、从小剂量开始用药

老年人用药时,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同时,要注意个体差异,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调整剂量。

四、选用便于服用的药物剂型

对于吞咽困难的老年人,应选择液体剂型或咀嚼片剂。对于胃肠功能不稳定的老年人,应避免服用缓释剂。

五、规定适当的用药时间和用药间隔

根据老年人的作息时间和生活习惯,合理安排用药时间和用药间隔。避免因用药时间不当而影响治疗效果或增加不良反应风险。

六、定期监测血药浓度

长期服用某一种药物的老年人,应定期监测血药浓度,确保药物在体内的浓度保持在有效范围内。

七、认真记录用药情况

老年人应详细记录用药情况,包括用药时间、用药剂量、用药后反应等,以便于家属和医生了解用药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普鲁本辛[溴化丙胺太林]中毒 (X43.953)疾病介绍:
药物中毒,是指短时间内误服或服药过量、注射药物过量引起的药物累积导致的中毒。以服用和静脉注射中毒,最为常见。最常见的中毒原因是自杀。严重者会迅速危及生命,其主要中毒表现为呼吸困难、头晕、恶心、呕吐、发绀等症状。需要尽快处理,短时间内排出毒物,紧急情况需要心肺复苏。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环境,也是儿童意外伤害的高发地。药物误服作为常见的儿童意外伤害之一,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本文将介绍儿童药物误服的危害、原因以及预防措施,帮助家长提高儿童用药安全意识。

    一、儿童药物误服的危害

    1. 肝肾功能损伤:药物误服或过量可能导致肝肾功能损伤,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2. 脑病、心肌炎等:药物误服还可能导致脑病、心肌炎等严重疾病。

    3. 多器官损伤:药物误服还可能导致多器官损伤,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二、儿童药物误服的原因

    1. 药物放置不当:家长将药物随意放置,如放在孩子能触及的地方,导致孩子误服。

    2. 缺乏安全意识:家长缺乏儿童用药安全意识,未严格按照医嘱给孩子用药。

    3. 儿童好奇心强:儿童好奇心强,容易将药物误认为是糖果或玩具,导致误服。

    三、预防儿童药物误服的措施

    1. 合理放置药物:将药物放置在孩子无法触及的地方,如上锁的柜子或高处。

    2. 树立安全意识:家长要树立儿童用药安全意识,严格按照医嘱给孩子用药。

    3. 教育孩子:教育孩子不要随意接触药物,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

    4. 及时就医:一旦发现孩子误服药物,要立即就医,切勿延误病情。

    四、总结

    儿童药物误服是家庭常见的意外伤害,家长要提高警惕,加强儿童用药安全意识,预防药物误服事件的发生。

  • 当孩子误服药物时,家长的急救措施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应对孩子误服药物的紧急情况,包括评估药物类型、采取的急救措施以及预防措施。

    首先,需要评估误服药物的类型。如果药物副作用较小,如感冒药、止痛药等,家长可以尝试使用催吐法帮助孩子吐出药物。具体方法是用筷子或手指轻触孩子的咽部或舌根部,刺激其呕吐反射。如果孩子不愿意呕吐,可以让孩子喝大量温水或盐水,然后再次刺激咽部。此外,喝淡茶水、小苏打水或绿豆汤也可以帮助洗胃。

    然而,如果误服的药物剂量较大、具有毒性或腐蚀性,如避孕药、安眠药、腐蚀性清洁剂等,应立即送往医院治疗。在送往医院的途中,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急救措施:误服强碱药物,如纯碱、浓氨水,应立即服用食醋、柠檬汁、桔汁等酸性液体;误服强酸药物,如酸性清洁剂、盐酸,可以服用生蛋清保护胃黏膜;误服碘酒等,则应饮用米汤、面汤等含淀粉的液体。

    为了预防孩子误服药物,家长应采取以下措施:将药物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最好放在上锁的橱柜或储藏室内;不要将药物与其他物品混放,避免误食;保持药物包装完整,散装药品应装瓶并贴上标签;教育孩子不要随意触摸药物;定期清理药箱,过期药物及时处理。

    总之,当孩子误服药物时,家长要保持冷静,根据药物类型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并及时送往医院治疗。同时,加强预防措施,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 儿童用药安全一直是家长们关注的焦点。药物作为治疗疾病的重要工具,用得恰当可以救命,用得不当却可能带来严重后果。本文将探讨儿童用药的注意事项,帮助家长们更好地保障孩子的健康。

    首先,家长们在给孩子用药时,一定要遵医嘱,切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有些药物说明书上标注“儿童酌减”,但这并不意味着家长可以随意减少剂量。例如,8个月大的宝宝欢欢因感冒服用速效伤风胶囊后出现抽搐,就是因药物过量导致的严重后果。

    其次,家长们要了解不同药物的特性,避免误用。例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等药物,因可能造成听力损伤,在儿童中使用时应格外谨慎。此外,尼美舒利等退热药,12岁以下儿童应禁用。

    那么,如何计算儿童药物剂量呢?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计算方法:

    1. 按体重计算:根据药物说明书推荐的剂量范围,结合孩子体重进行计算。例如,头孢克肟颗粒,每次按1.5~3毫克/千克体重服用。

    2. 按年龄计算:部分药物说明书上标注了不同年龄段的剂量,如泰诺林混悬滴剂,2~3岁儿童每次1~1.5毫升。

    3. 以成人剂量为基数折算:计算公式为小儿剂量=成人剂量×小儿体重(千克)/50。

    4. 以体表面积计算:适用于对剂量要求非常严格的药物,如抗癌药。

    最后,家长们要关注儿童用药的新指南。2012年,《中国国家处方集》(儿童版)正式发布,为家长们提供了更权威的用药参考。

  •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药品电子监管码作为一项重要的药品监管手段,一直备受关注。然而,近日,国家药监总局宣布暂停执行药品电子监管码,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月20日,国家药监总局在其官网上发布《关于暂停执行2015年1号公告药品电子监管有关规定的公告(2016年第40号)》,明确指出,现决定暂停执行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全面实施药品电子监管有关事宜的公告》(2015年第1号)中药品电子监管的有关规定。

    这一决定源于湖南养天和大药房因拒绝将所经营药品扫码上传到阿里健康运营的中国药品电子监管网,被责令停止营业,取消经营资格。随后,养天和大药房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告上法庭,认为其推广阿里健康运营的电子监管网经营业务的行为,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及《反垄断法》的规定。

    此次事件引发了业内的连锁反应,A股三大药房连锁上市公司老百姓、一心堂、益丰大药房联合发布声明,反对现行的药品电子监管码。国家药监总局也紧急召开座谈会,与企业商讨实施药品电子监管码的纠纷解决方案。

    尽管国家药监总局已宣布暂停执行药品电子监管码,但这场风波并未结束。国家药监总局在发布《暂停执行药品电子监管码》公告的同时,也公开征求对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修订的意见。社会各界可于2016年3月23日前,向总局提出意见和建议。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为新修订药品GSP实施设置了3年过渡期。到2016年规定期限后,对仍不能达到新修订药品GSP要求的企业,将依据《药品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停止其药品经营活动。目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将及时出台具体实施步骤,严格监督实施新修订药品GSP,进一步加强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药品经营行为,切实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有效。

    无论药品电子监管码是否执行,提高社会药店经营质量已势在必行。未来,药品流通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博弈才刚刚开始。

  •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药品流通领域也日益规范。然而,仍有一些违法经营行为存在,给患者带来了安全隐患。为了加强药品流通领域的监管,宁夏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开展了为期5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

    此次整治行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要求药品流通企业进行自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自查内容包括:是否存在为他人违法经营药品提供场所、资质证明文件、票据等条件;是否存在从个人或者无《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的单位购进药品;是否存在向无合法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销售药品,向药品零售企业销售疫苗等。

    第二阶段,各级监管部门将对企业自查和整改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能主动查找问题、积极纠正的企业,可依法从轻或减轻处罚;对到期未报告的企业,将统一向社会公开企业名单,列为重点检查对象;对拒不报告、谎报瞒报以及自查不认真、整改不到位的企业,将从严、从重查处,直至吊销《药品经营许可证》,并向社会公布。

    第三阶段,将大力宣传专线举报电话12331,鼓励公众对企业违法行为进行举报,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此次专项整治行动旨在加强药品流通领域的监管,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我们相信,通过此次行动,药品流通领域的违法经营行为将得到有效遏制,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将得到有力保障。

  • 近年来,儿童用药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据统计,我国现有3500多种化学药品制剂,但专为儿童设计的药物却不足60种,90%的儿童用药为成人药物减量版。这种现状让儿科医生和家长们担忧不已。

    为何儿童用药如此稀缺?一方面,儿童药物研发成本较高,市场回报率较低,制药企业缺乏研发动力。另一方面,儿童用药需求相对分散,难以形成规模效应。此外,部分家长对儿童用药认知不足,也加剧了儿童用药的困境。

    针对这一问题,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大儿童药物研发投入,鼓励制药企业研发儿童专用药物;二是完善儿童用药政策,鼓励医疗机构优先使用儿童专用药物;三是加强儿童用药科普宣传,提高家长对儿童用药的认知。

    在临床实践中,儿科医生应严格按照儿童生理特点选择药物,并密切关注药物不良反应。同时,家长也要学会正确使用儿童药物,避免因用药不当而给儿童带来伤害。

    此外,医院和药品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儿童用药的监管,确保儿童用药安全。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儿童用药难题,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总之,儿童用药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我们期待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用药环境。

  • 近年来,不合理用药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影响公众健康的重要因素。据统计,我国不合理用药者约占用药者的11%至26%,每年有近五千万人次的住院患者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关,其中约有二十万人死于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是指在正常用量、正常用法下,药物引起的任何有害且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这些不良反应可能表现为过敏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神经系统损伤等,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美国1986年证实的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中,近四分之一为严重不良反应,其中18%导致住院,6%死亡。我国内地因药物致病的例子也屡见不鲜,如上海一些中小学生家长将中枢神经兴奋药“利他林”当作“聪明药”,导致孩子出现不良反应;还有大量聋哑儿童因滥用抗生素而引起药物中毒性耳聋。

    药物是一把双刃剑,既能治病也能致病。随着药物使用的广泛,药源性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也越来越大。为了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危害,我们需要:

    • 提高公众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合理用药的重要性。
    • 加强医生的药物知识培训,提高医生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 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报告不良反应。
    • 加强药品监管,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

    让我们共同努力,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公众健康。

  •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药物研发和临床试验成为保证药品安全性的重要环节。然而,一些药品企业为了追求利益,不惜篡改试验数据,给患者带来潜在风险。近期,诺华公司旗下的抗高血压药“代文”也卷入了一场数据造假丑闻,引发广泛关注。

    日本京都府立医科大学于7月11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该校松原弘明教授参与诺华公司抗高血压药“代文”的研究涉嫌造假。据悉,该研究存在数据操纵等问题,导致至少有8家日本医院停用该药物。

    据悉,此次涉嫌造假的试验涉及223个病例,其中34人没有患中风等疾病,却被记录为“患病”。此外,还有明明患病却被记录“未患病”的情况,明显存在人为操纵改动。诺华公司对此表示道歉,并承认一名前雇员参与了所有5项试验,其行为超出了公司的预期。

    值得注意的是,代文又名缬沙坦,1999年于中国上市,目前已成为抗高血压领域的领军品种。然而,此次丑闻引发了对该药物安全性的担忧。据报道,日本厚生劳动省正在调查代文是否与可溃疡和水泡的皮疹有潜在联系。诺华公司表示,目前国内并未接到关于服用代文后会导致皮肤问题相关不良反应报告,但若发现相关风险,将立即停止使用相关临床研究数据进行推广。

    这起事件再次提醒我们,药品安全至关重要。患者在使用任何药物前,都应充分了解其适应症、禁忌症和不良反应等信息,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同时,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药品研发和临床试验的监管,确保药品安全有效。

    此外,我们也要关注医疗行业的道德伦理问题。药品企业应以患者为中心,秉持诚信原则,保证药品质量和临床试验数据的真实性。只有这样,才能让患者放心使用药物,为人类的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身体健康问题也随之而来。近日,一位患者通过线上问诊平台询问关于吃阻断药是否会有副作用的问题。医生通过问诊得知,患者最近出现了一些不适症状,怀疑是药物引起的副作用。

    医生助理在问诊开始时提醒患者,医生会根据病情进行评估,并给出相应的诊疗建议。患者坦诚地描述了自己的症状,包括吃阻断药后出现的情况。

    医生根据患者的主诉给出了专业的解释,指出吃阻断药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但需要根据个人体质和药物使用情况来具体评估。医生建议患者在服药期间注意观察身体状况,并及时就医。

    在问诊过程中,医生耐心倾听患者的疑虑,并给予专业的建议和指导。患者也逐渐放下心中的疑虑,感受到医生的关心和专业。

    通过线上问诊,患者得到了及时的医疗建议,解决了自己的疑惑。医生的耐心和专业让患者感到安心和放心,为自己的健康保驾护航。

  •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药品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近日,四川省一家民营研究所涉嫌制造假药,涉及全国上百家医院,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据悉,这家研究所生产的假药包装上注明了医院名称、地址电话等详细信息,令人难以辨别真伪。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表示,已经掌握充分证据,初步判定这是一起重大的假药案。

    此次假药事件暴露出药品流通和使用环节存在的混乱局面。一些医院为了降低成本,非法委托社会单位生产药品;一些医院无制剂生产许可,却仍然使用未经批准的药品;更有甚者,一些非法药品生产商利用回扣等手段,让医生将这些假药开给患者使用。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有关部门提醒广大患者,在购买和使用药品时,要仔细查看药品包装上的批准文号等信息,对于难以分辨的药品,可以通过药监部门网站或直接到当地药监部门核查。

    此外,患者还应该提高自身健康意识,了解一些基本的药品知识,避免盲目相信广告宣传,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总之,药品安全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加强监管,严惩违法行为,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