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5类人必须补复合维生素

5类人必须补复合维生素
发表人:秒懂健康

美国人对于维生素等膳食补充剂的推崇是举世皆知的。据美国“健康日”网站11月18日报道,在美国,有79%的医生和82%的护士向患者推荐膳食补充剂,而且大部分医护人员自己也服用膳食补充剂。近年来,这股“补风”也吹到了中国。只不过,对于膳食补充剂中知名度最高的复合维生素,大多数人心中仍有不少疑问,到底自己该不该补充复合维生素呢?

食物中的维生素易流失

复合维生素是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片剂。很多人都认为,只要自己膳食足够合理,根本没必要补充复合维生素。但实际上,一个人要想保证每天都能通过膳食摄取足够的维生素是十分困难的。因为食品在加工、储存、烹调的过程中,一不小心就可能与维生素失之交臂。吃得很精细者,会损失大量B族维生素;蔬菜过度浸泡时,会丢掉大量的水溶性维生素;食品放置时间过长,或采用油煎、烘烤等方式烹饪都可能减少维生素的含量。因此,年过18岁的成年人,在合理膳食的基础上补充复合维生素,无疑就像买了个“保险”。

5类人必须补复合维生素

18岁以上的成年人中,有5类人更是必须补充复合维生素。

第一,长期膳食不规律、偏食、不能保证一日三餐者。

第二,处于特殊工作状态下的人,如总坐在电脑前、工作压力大、神经高度紧张、频繁坐飞机的人,或是常年在高温、寒冷的环境中工作的人。

第三,有不良生活习惯的,如大量吸烟、酗酒者,以及从不碰蛋、奶、肉类的“纯素食主义者”。

第四,孕产妇或病人。

第五,老人,这是需要补充复合维生素的“主力军”。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大,老人身体各方面的机能都会下降,因此适量补充维生素十分必要。而且研究表明,补充维生素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也大有裨益,这对老年人尤其重要。

复合维生素效果最好

当然,补充维生素时,还要注意把握好分寸,否则很可能事倍功半。首先,得补充复合维生素,它是各种维生素按照一定剂量比例合成的复合剂型,可以保证各种维生素“和平共处”,并发挥最大能量。而如果自己调配多种单一维生素混合服用,不仅麻烦,而且也达不到最佳的组合模式。其次,必须服用国家部颁标准的非处方药规格的复合维生素。再次,每天要按照医生或营养人员推荐的合理剂量进行补充。一旦过度使用,就可能会出现腹部不适、腹泻、出血等不良反应。最后,长期坚持服用也很重要。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近日有新闻报道,杭州一位53岁的陈先生为了提高免疫力服用了一款进口复合维生素,吃了一周后不见效果,便将剂量从1天1颗增加到了1天8颗。

     

    半个月后出现小便、眼珠和皮肤变黄的症状,检查后诊断为药物性肝损伤导致肝衰竭,过量服用维生素正是发病的原因,所以维生素的摄入并不是越多越好。

     

    我国居民膳食能量供给充足,但是居民膳食营养素摄入结构仍存在不平衡,其中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等摄入严重缺乏,达到推荐摄入量的比例不足50% [1]

     

     

    但是我们不应该盲目摄入维生素。对于健康的成年人而言,如果你的饮食均衡,每天的食物都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以及油脂类这五大类,同时不挑食、不节食,也没有经常食用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减肥餐、养生餐,那么你没有必要额外补充维生素。

     

    哪种人群需要重视补充维生素?

     

    营养物质摄入不足的人群

    食物摄入不均衡的人群,比如很少吃蔬菜或者是肉类摄入太少,可能存在营养物质摄入不足,导致缺乏维生素;若生活的地方光照不足,或者雾霾严重导致户外活动少也有可能缺乏维生素。

     

    日常消耗能量多的人群

    运动员、体力劳动者、长期处在压力中的人日常消耗能量比较多,可能会导致缺乏维生素,此时需要摄入维生素。

     

    某些特殊人群

    老年人、胃肠功能不好的人群身体吸收能力比较差,营养物质没来得及吸收就排出体外,还有一些神经功能障碍、进食功能受限的人群,都有可能缺乏维生素。

     

     

    各类维生素的每日适宜摄入量[2]

     

    维生素A

     

    对维生素A的每日摄取量的建议,10~15岁少女建议每日摄入量为1.52mg;16岁以上的女性建议每日摄入量为1.39mg;就一般成年男性而言,建议每日摄入量1.65mg。

     

    维生素B

     

    维生素B主要包括B1、B2、B3、B5、B6、B9和B12。

     

    成人维生素B1的建议摄入量为2mg/天;成人维生素B2的建议摄入量为2~4mg/天;成人维生素B3的建议摄入量13~19mg/天,孕妇为20mg/天,哺乳期妇女则为22mg/天;

     

     

    成人维生素B5的建议摄入量4.5~5mg/天;成人维生素B6的建议摄入量1.5~2mg/天;成人维生素B9的建议摄入量350~400µg/天;人体对维生素B12的需要量极少,每天约需12μg。

     

    维生素C

     

    可耐受的最高摄入量为1000mg/d;成人及孕早期妇女维生素C推荐摄入量为100mg/d;中、晚期孕妇及乳母维生素C的推荐摄入量为130mg/d。

     

    维生素D

     

    成人的建议每日摄取量是5μg;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的建议每日摄取量10μg左右。

     

    维生素E

     

    0-6个月建议摄取量4mg/天;7-12个月建议摄取量5 mg/天;1-3岁建议摄取量6 mg/天;4-8岁建议摄取量7 mg/天;9-13岁建议摄取量11 mg/天;14岁以上及成年人和孕妇建议摄取量15 mg/天;哺乳期女性的建议摄取量9 mg/天。

     

     

    食物是人体摄入维生素的主要来源,不同的食物中维生素的含量也各不相同。了解食物中维生素的含量高低有助于针对所需要补充的维生素选择相应的食物。

     

     

    维生素对人体有很多好处,但是摄入过量也会给身体带来负担甚至导致疾病,因此不能滥用。让我们共同学习维生素的相关知识,一起保持身体健康吧。

     

    若想了解更多维生素的相关建议,欢迎进入京东健康在线问诊,咨询专业的医生,快速了解详细的建议。Dr.京希望大家都能适度适量补充维生素,健康生活每一天!

     

    参考资料:
    [1]何宇纳. 中国居民膳食维生素摄入状况[A]. 达能营养中心(中国).维生素与健康--达能营养中心第十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达能营养中心(中国):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达能营养中心,2016:1.
    [2]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行业标准发布[J].中国学校卫生,2017,38(11):1717.
  • 相信经历过妊娠的女性朋友,都会对叶酸有所了解,在怀孕的时候特别是头三个月,甚至是备孕期间,医生通常都会建议补充叶酸。叶酸其实是一种维生素,只是人体所需要的多种维生素中的一种,虽然需求量不大,但也是不可或缺的。叶酸对我们人体的影响,并不仅仅在于妊娠期间,而是贯穿于我们的一生。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科普下叶酸的重要性,缺乏叶酸有什么临床表现,以及如何科学地补充叶酸。

     

     

    小小的叶酸,大大的作用

     

    叶酸是一种水溶性B族维生素,是我们机体细胞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它能够帮助蛋白质代谢,并与维生素B12一起共同促进红细胞的生成和成熟。天然的叶酸以叶酸盐的形成存在于许多食物中,比如绿叶蔬菜、水果、麦片、谷类、坚果和肉类等。我们人体从小到大都需要叶酸,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需求量也会增加,婴幼儿约需要30-45微克/天,一般正常人每天需要200-400微克,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人每天叶酸摄入量不低于200微克。

     
    身体缺乏叶酸时常见的5种症状

     

    常常有朋友会问,叶酸这么重要,那我怎么知道身体是否缺乏?其实,在日常正常饮食的情况下,通常是不会缺乏叶酸的,但万一真的缺乏时,身体可能会有以下这些症状。

     

    1. 面色苍白,全身乏力

    叶酸的缺乏会使DNA合成受到抑制,核蛋白形成不足,骨髓中新生红细胞不能成熟,细胞分裂增殖速度减慢,同时细胞体积增大而出现巨幼红细胞,其结果是导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往往会有贫血貌和贫血的症状,如面色苍白、头晕、全身乏力等。

     
    2. 血压升高

    叶酸缺乏会促使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高同型半胱氨酸会激活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基因,诱发心血管疾病发生,而其中一个表现就是血压升高。

     

    3. 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

    有研究发现,叶酸缺乏会使高级神经功能受损,从而出现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不仅如此,新生儿神经系统发生异常和老年痴呆症的发生,都与叶酸的缺乏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4. 食欲减退、恶心

    叶酸缺乏会导致舌炎,以致出现“牛肉舌”——舌面及舌背鲜红色。还会引起胃黏膜发生萎缩性改变,导致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等。

     

    哪些人群应注意补充叶酸?

     

    1. 妊娠期

    正常成年妇女每日需叶酸50~100ug,而孕妇每日需叶酸300~400ug,多胎孕妇需要量更多,同时孕妇肾血浆流量增加,叶酸在肾内廓清加速,肾小管再吸收减少,叶酸从尿中排泄增多。妊娠早期补充叶酸可预防新生儿神经管畸形,另外由于妊娠期身体对各方面营养素需求量的增加,孕妇本身也需要更多的叶酸补充。造成妊娠期发病或病情加重。

     

    2. 高血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

    有部分高血压病人同时合并有高同型半胱氨酸,之前已经说过,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元凶之一,而补充叶酸可以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保持在比较安全的范围内,所以这部分人应注意补充。

     
    3. 贫血

    巨幼细胞贫血是由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引起DNA合成障碍所致的贫血,叶酸和(或)维生素B12缺乏可使DNA合成障碍,全身多种组织和细胞均可受累,以造血组织最明显,特别是红细胞系统。可表现为乏力、头晕、心悸、气短、皮肤黏膜苍白等。

     

    4. 精神系统疾病

    叶酸与多种精神系统疾病均有一定的关联性,如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以及前面所说的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等,都可以适当补充叶酸。

     

    5. 使用甲氨蝶呤

    某些患有风湿免疫性疾病的患者,需要使用甲氨蝶呤这个药物的,也要注意补充叶酸,补充叶酸可使甲氨蝶呤肝损伤发生风险降低16.8%,也可使甲氨蝶呤停药风险降低14.2%。

     

    通常情况下,叶酸的补充只需要正常的饮食就能够满足,但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身体里叶酸缺乏,就需要同时服用叶酸片来补充,而叶酸片又有不同的规格,具体补充多少以及如何服用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补充,以免过量。

  • 头发的生长与营养供应密不可分。长期脱发的朋友可以改善日常生活中营养素的摄入,如生长各种头发所需的维生素。维生素是人类生命必需的物质,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物质,头发的健康更加无需维生素。那么脱发有什么维生素?

    维生素A补充剂

    对于因节食过度而导致身体营养不均衡的人,脱发的主要原因是营养不良。通过补充维生素A,可以维持毛囊的健康生长环境,维持头皮油的分泌,促进毛发再生。

    维生素B补充剂

    维生素B含有维生素B1、 B6、 B12。这些维生素不仅能调节人体的神经功能,还能促进头皮的新陈代谢,并能保持头发的颜色,使头发光泽有光泽。维生素B还可以缓解精神紧张过度引起的去除现象,帮助头发再生,加强发根锁定,改善头发质量,防止头发分裂等,更重要的是防止脱发。

    维生素C补充剂

    维生素C具有激活微血管壁的功能。摄入足够量的维生素C可以有效控制皮脂腺分泌油脂的能力,使发根能够吸收血液中的营养,促进干燥环境中的毛发生长。

    维生素E补充剂

    除了延缓衰老和促进细胞分裂,维生素E还能有效抵抗头发老化和脱落。建议脱发的朋友可以多吃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如黑芝麻、卷心菜。

    对于有脱发问题的人,除了补充上述四种主要类型的维生素外,还需要补充铁、碘和其他微量元素,如钙和锌。这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日常食物。它可以摄取,如大豆、黑豆、鱼、肉和海鲜和新鲜水果和蔬菜。

    以上是关于引入脱发的维生素,值得提醒的是,维生素补充剂不能过量,不能盲目进补,需要根据自己的脱发服用腋下维生素。脱发的原因也很多。并非所有脱发都可以通过补充维生素来缓解。患者仍需要去医院检查,然后决定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

  • “就是那些有钱、爱漂亮、怕死的人爱吃维生素。”美国人虽然常常如此自嘲,可对维生素,特别是复合维生素的狂热却从没有减少过,上至总统、下至平民,他们都深信可以从中获益良多。

    近年来,这股“补风”也吹到了中国。只不过,对于复合维生素,大多数人心中依然不少疑问,真的是维生素越多越好,带来的只是健康吗?到底哪些人应该补呢?

    复合维生素顾名思义,主要是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维生素片。通常来说,对于18岁以上的成年人,有五种情况必须要补。

    第一,膳食不规律、不平衡,偏食、挑食,不能保证日常一日三餐者。

    第二,处于某些特殊的工作状态下的人需要和复合维生素“亲密接触”,比如总坐在电脑前的、工作压力大、神经高度紧张、出差频繁的“空中飞人”,或是常年在高温、寒冷的环境中工作的人。

    第三,有不良生活习惯的,如大量抽烟、酗酒、刻意控制体重者,以及从不碰蛋、奶、肉类的“纯素食主义者”。

    第四,在特殊的生理周期,如孕产妇或病人;

    第五,老人。这是需要补充复合维生素的“主力军”。随着年龄的增大,老人身体各方面的机能不可避免会有所下降,牙口不好也是他们经常会遭遇的问题,因此适量补充维生素更是“大势所趋”。而且也曾有报道证实,补充维生素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也大有裨益。

    特别值得提醒的是,即使吃得很“好”、很规律,也极难保证维生素的需求量。食品在加工、储存、烹调的过程中,都有可能与维生素失之交臂。吃得很精细者,会损失大量B族维生素;蔬菜过度浸泡时,会丢掉大量水溶性维生素;食品放的时间过长、采用油煎、烘烤,不经意间摄盐过量都可能减少维生素的摄入。因此,一过18岁,在合理膳食的基础上补充复合维生素很有必要。

    当然,即使要补,也得把握好分寸,否则很可能事倍功半。

    首先,是得复合补。复合维生素是各种维生素按照一定剂量比例合成的复合剂型,如此才能让各种维生素“和平共处”,并发挥其最大能量。而如果自己配给多种单独维生素服用,不仅麻烦,而且也达不到最佳的组合模式,“不打架”就不错了。

    其次,要选择正规的剂型。必须服用国家部颁标准的非处方药规格的复合维生素。

    再次,每天要按照医生或营养人员推荐的合理剂量进行补充。如果按推荐量标准一般不会有不良反应,但一旦过渡使用,会出现腹部不适、腹泻、出血、继发性缺乏等问题,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必要时应到医院就诊。

    最后,补充维生素是一个长期、规律的过程,坚持长期服用才能收到一定效果。同时,补充维生素的同时不可忽视膳食的作用,决不能不吃水果蔬菜,否则依然徒劳无益。

  • 营养元素是人体需要的物质,也是可以帮助人们调节免疫力和抵抗力,可以给身体带来好处。但是我们今天要说的是维生素C,它除了是人体中最重要的营养元素之外,还可以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什么好处和坏处呢?

     

    好处

    1. 维生素C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一些爱美的女性会习惯多吃维生素C,主要是为了保养皮肤,减少自由基对皮肤的伤害,可以让皮肤变得更好更有光泽,也可以延缓皮肤的衰老。

     

    2. 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多补充维生素C,可以起到保护血管的作用,还可以延缓血管的衰老,预防血管发生堵塞的威胁。

     

    3. 对于消化不好的患者多吃维生素C,可以帮助改善肠胃的消化,及时地加快食物的消化吸收利用,可以起到保护胃肠的作用。

     

    4. 我们平时多吃一些维生素C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抵抗疾病的侵犯,也可以修复对身体的损伤。

     

    5. 对于患有冠心病的患者来说,我们可以适量地补充一些维生素C,因为它的抗氧化作用可以防止我们的体内产生有害的过氧化物,可以帮助降低胆固醇,可以很好地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6. 维生素C还具有防癌保健的功能,它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抑制致癌物质的形成,可以保护细胞不被自由基损害,还可以包围肿瘤细胞,进而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阻止肿瘤的扩散。

     

    好多人觉得维生素C有这么多的好处,那么我们就多吃点,大把大把的吃吧,但是维生素C吃多了也是会对身体有害处的。

    坏处

    1. 如果大量地服用维生素C,可以引起腹胀、皮疹,还会导致胃酸过多,严重时还可以引起溶血的危害,甚至会致命。如果是长期服用的人群突然停止还会出现坏血症的现象。

     

    2. 大量的维生素C还会使尿液中的尿酸和草盐酸的排出量增多,会增加尿结石的危险,也会导致急性的草酸钙沉积在肾小管进而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3. 维生素不能和虾类食物同时服用,会产生有毒的物质危害人体的身体健康。

     

     

    4. 维生素C属于酸性物质,食用过多会造成胃黏膜泌酸能力过多,胃酸分泌过多会导致出现反酸、恶心等副作用。对于胃肠道不好的患者来说大量的维生素C会导致胃肠的负担加重,严重时会有溃疡的形成。

  •   说起维生素D,大部分人首先想起的是骨骼疾病,如佝偻病、骨质疏松。但你知道吗?维生素D还有防治糖尿病、高血压等慢病,甚至抗癌的功效!

      有证据!维生素D不仅可以防治骨骼病!

      1928年,德国化学家阿道夫·温道斯凭借对维生素D的一系列发现和研究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近一个世纪以来,人们对维生素D的研究不断深入,也出现了不少新发现。

      美国DREXEL大学分子医学博士、美国亚特兰大 Grady 健康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青岛双鲸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医药顾问柴雨力介绍,足量维生素D的补充,可用于多人群多类疾病的预防和辅助治疗,比如佝偻病、骨质疏松症、骨关节炎、软骨病,还有糖尿病、高血压、牛皮癣等一系列慢性病,甚至癌症、白血病等一系列恶性疾病。

      乍一听这些结论有些不可思议,但这些结论的确有一定的依据,比如维生素D可以通过抑制肾素分泌,减少血管紧张素,达到血压下降的目标。

      有研究证明,维生素D缺乏是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补充充足的维生素D,可降低70%的心肌梗死发生率。

      此外,维生素D还能10倍降低1型糖尿病的发病率。维生素D3治疗1型糖尿病后糖化血红蛋白有统计学意义的降低。

      关于维生素D3抗肿瘤的作用,柴博士介绍,维生素D3可有基因调控作用,可以预防降低多种癌症的发病率,可以增加钙黏素的合成,抑制癌细胞转移和扩散,降低癌症转移复发率。

      靠谱!维生素D防治佝偻病、骨质疏松!

      维生素D的在慢病、肿瘤等领域的药用价值在不断发掘,相信今后有更多的研究证据。不过在预防佝偻病、骨质疏松、骨关节炎、软骨病等领域,维生素D的效用一直以来都毋庸置疑。

      国家卫生监管部门的多份规范性指导文件中明确要求,婴幼儿、孕妇、中老年人必须补充维生素D,甚至明确的规定了补充的时间、剂量等。

      如妊娠后期为秋冬季的妇女宜适当补充维生素D400-1000国际单位每天。正常情况下,母乳喂养者每天需要补充400-800个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

      对于新生儿,婴儿从出生开始应当在医生指导下每天补充维生素D400-800国际单位,而高危人群,如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儿出生后即应该每天补充维生素D 800-1000国际单位。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发布的2017版《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指出,充足的维生素D可增加肠钙吸收、促进骨骼矿化、保持肌力、改善平衡能力和降低跌倒风险。维生素D不足可导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增加骨吸收,从而引起或加重骨质疏松症。

      维生素D用于骨质疏松症防治时,剂量可为800~1200 IU/d,对于老年人等维生素D缺乏高危人群,建议酌情检测血清25OHD水平,以了解维生素D的营养状态,指导维生素D的补充。

      柴博士提醒,由于工作生活压力以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年轻人也有必要关注自己是否缺乏维生素D,如果不足,就有必要补充。简单的抽血检查就可以直观看出自己是否缺乏维生素D。

      补充维生素D产品,选择靠谱的品牌是关键。双鲸药业的悦而维生素D采用进口原料,高纯度萃取,计量精准,吸收快,安全无刺激,是业内公认的“联合用药第一品牌”,能够满足全年龄段人群的不同需求,为消费顾客带来健康福音。

  •   老年人应适当补充的脂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AA是视紫红质的前体,而视紫红质是视网膜上杆状细胞在弱光下视物的重要物质,故维生素A具有维持正常视力,防治夜盲症的作用。除此之外,维生素A还是上皮细胞生长的必需物质,具有维持上皮细胞的健康,增加对传染病的抵抗力,促进其生长的作用。夜盲症、上皮组织萎缩角化,是维生素A缺乏症的主要表现。动物肝脏、奶类、蛋类、胡萝卜、菠菜、小白菜、柿、杏等需含维生素A,有明显的防治维生素A缺乏症的作用。

      维生素DD具有增强钙磷在小肠内的吸收,调节钙磷代谢的作用。一般人经阳光照射即可获得足量的维生素D。老年人因肝肾功能不良,调节钙磷代谢功能明显降低,易患维生素D缺乏症,骨质疏松,易发生骨折,故老年人需适量补充维生素D。蛋黄、动物肝脏、牛奶等富含维生素D,有防治维生素D缺乏的作用。

      维生素E,具有维持正常生殖机能、抗氧化、防止肌肉萎缩,对抗血栓素的合成、防治动脉硬化和防治心脏病的作用。据报道,维生素E还可抑制褐质生成,延缓老年斑形成,抗衰老的作用,所以,老年人适量补充维生素E(每日20—30毫克)是非常必要的。

      维生素K,血液不易凝固,出血后不易止血时,或出现老年性紫癜,补充维生素K是必要的。可口服维生素K4—8毫克/次,每日三次,亦可每日肌注射维生素K8毫克进行治疗。

      老年人适量补充的水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B1,有促进体内糖氧化,防止体内丙酮酸中毒,防治脚气病和神经炎,增进食欲,促进生长的作用。老年人因磷酸化酯化功能减退,或有大脑退行性病变维生素B1利用率明显降低,故应适量补充维生素B1。如出现浮肿,更适宜补充维生素B1的指征。花生米、半糖、麦麸、动物内脏、肉、蛋、蔬菜中含量丰富。

      维生素B2。老年人存在不足,但很少出现症状,如出现口角炎,口腔溃疡,则为维生素B2缺乏表现,需适当补充。可每次口服维生素(B2)毫克,每日三次,进行治疗。

      维生素B6,是构成氨基酸转氨酶和脱羧酶的辅酶成分,参与脂质和氨基酸代谢,并与免疫功能有关。缺乏时,体内抗体减少,免疫功能减低,故应注意补充。豆类、谷类、蛋、肉、酵母及半糖中含量丰富。

      维生素B12。但老年人内因子分泌减少,故其吸收率大大降低,常引起维生素B12缺乏,展示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发生。可注射维生素B12予以补充,每日100微克即可。

      维生素C,有多种功能,如参与体内氧化还原,促进细胞间质形成,解毒,促进伤口愈合,增强低抗力,防治动脉粥样硬化,预防衰老等作用。老年人常因吸烟、饮酒、手术、心肌梗死等引起维生素缺乏,但很少引起缺乏症状。但为了降低血清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发生,经常补充维生素C还是有益的。酸枣、山楂、柑桔、草莓、油菜、西红柿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

  • 维生素D是唯一一种很难从天然食物中获得的维生素,调查也发现,超过60%以上的国人都缺乏维生素D。

     

    人人都离不开维生素D

     

    首先,维生素D有调节钙磷代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①促进肠粘膜对钙磷的吸收;②增加肾脏对钙磷的重吸收;③刺激破骨细胞促进骨质溶解,升高血钙促进骨生成。

     

     

    其次,维生素D还具有免疫调节的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孩子的抵抗力,减少发生呼吸性系统感染性疾病、哮喘、I型糖尿病、食物过敏的发生概率。

     

    儿童时期缺维生素D,会造成骨骼生长发育障碍,严重的还会形成鸡胸、漏斗胸等骨骼畸形。成年人、老年人缺乏维生素D,会发生骨质疏松、骨软化症、易骨折等。

     

    维生素D缺乏的8大症状:


    1、容易生病,比如感冒、感染等

     

    2、经常觉得累

     

    3、骨痛、背痛

     

    4、抑郁

     

    5、伤口愈合慢

     

    6、骨质减少,骨密度下降

     

    7、掉头发

     

    8、慢性肌痛

     

    如果你或你家人有以上症状,就要抓紧补充维生素D了。

     

     

    如何获得维生素D呢?


    由中国营养学会编著的《中国婴幼儿喂养指南》中指出,婴儿出生后数日就要开始补充维生素D,不需额外补钙。这是因为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特别少,所以需要额外补充。一周岁以内的孩子需补充400国际单位。如果是喝配方奶粉的孩子,因为奶粉中额外添加了维生素D,一般不需要额外补充了。

     

    孩子大了是不是就不需要补充了呢?

     

    不是的,因为在天然的食物中,维生素D的含量都不多,只有在一些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中才比较多,比如三文鱼、鸡蛋黄、灌装沙丁鱼等,而且烹调方式会影响维生素D的活性,比如高温煎鱼的话,可能会破坏50%的维生素D的活性,所以有些食材不能单纯只看营养素的含量,还要考虑食材在烹调过程中的损耗。

     

    一些强化维生素D的食品中,维生素D的含量多一些,比如强化维生素D牛奶、麦片等,目前我们国内强化维生素D的食物还比较少。单纯通过饮食来获取足够的维生素D基本是实现不了的。国内部分地区的调查数据显示约90%左右的人存在维生素D缺乏的情况。

     

     

    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靠谱吗?


    我们可以通过皮肤直接照射紫外线来合成足够多的维生素D。在春夏秋季,阳光充足的时候,大约11点~15点期间,露出头部、面部、两只胳膊,不打伞、不擦防晒霜(防晒霜能阻挡92~99%以上的维生素D的合成)的情况下,在太阳底下晒15~30分钟,每周晒3次就可以达到预防维生素D缺乏/不足的目的。阴天、雾天、雾霾天、隔着玻璃等都会严重影响晒太阳的效果。

     

    不过晒太阳的风险也很大,11点~15点这个时间段是最容易晒伤皮肤的,而且研究发现,成年人得皮肤癌与儿童时期日光照射程度密切相关。所以,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还真有点不靠谱。

     

     

    维生素D补充多少合适呢?

     

    对于维生素D的补充,建议直接吃补充剂,1岁以内建议每天补充400IU维生素D,1岁到70岁每天补充600IU维生素D,70岁以上建议每天补充800IU维生素D。怀孕期间和哺乳期无论任何季节都建议每天补充不少于400IU维生素D。

  • 1. 维生素B族的定义和生理功能

    B族维生素是一个庞大的家族,有老大(维生素B1硫胺素)、老二(维生素B2核黄素)、老三(维生素B3烟酸)、老五(维生素B5泛酸)、老六(维生素B6吡哆醇)、老七(维生素B7生物素)、老九(维生素B9叶酸)、老十二(维生素B12钴胺素)这一系列8个成员。一家人有很多共同的特性,所以经常一起工作互帮互助,增加彼此的作用。

     

    B族维生素很重要,但是也容易缺乏。它们最重要的作用之一是产生能量,不论我们眨眼、走路还是思考,身体的一举一动都需要能量,而B族维生素参与到每一次能量的产生中。

     

    如果缺少B族维生素,我们每一个细胞的功能就会迅速降低,引起一系列代谢障碍的症状,比如容易疲劳、烦躁、抑郁、皮肤发炎、食欲不振、头痛失眠等各种症状,所以它们有多重要不用多说了。

     

    维生素B族特别容易缺乏,这是由它们的物理特性决定的,因为他们都是水溶性的,所以不能在身体里长期保存,每天都需要源源不断地从膳食中摄取,才能保证正常的功能。

     

    2. 哪些人最容易缺乏维生素B族?

    生活不规律、饮食不健康的人群容易缺乏维生素B族,主要有以下6类人群:

     

    总吃精米精面,流失很多B族维生素;

     

    总爱吃煎、炸、煲的烹饪方法做出来的菜肴,过度烹饪流失很多B族维生素;

     

    甜食和油炸膨化食品吃得多,消耗的B族维生素多;

     

    经常喝酒,消耗的B族维生素多;

     

    压力大、熬夜多,会消耗大量的 B 族维生素;

     

    出汗特别多,尤其在夏天,喝水多,流汗和排尿都增多。如果夏天总容易犯困,那么想想是不是和缺维生素B族有关系了。如果以上6条都存在于你身上,不好意思,你缺乏维生素B族的风险非常高。

    3. 与维生素B族相关的疾病

    由于维生素B族的功能太强大了,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造血功能、生殖系统、视力、压力、改善发质和皮肤等方方面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如果B族维生素缺乏或摄入不足,就非常容易出现各种病症,比如脚气病、癞皮病、舌炎、皮炎、湿疹、脱发、巨幼细胞性贫血、疲劳、脂肪代谢障碍、糖尿病、食欲不振、抑郁失眠、情绪暴躁等,出现这些病症的人群可能需要补充B族维生素啦。比如大家常听说的叶酸,都知道备孕和孕期的时候需要补充,可以预防胎儿发生神经管缺陷。

     

    其实除了备孕外,叶酸缺乏居然还与抑郁症有关。临床研究发现1/3 的重型抑郁患者细胞内的叶酸含量偏低。所以容易抑郁的人群,记得关注叶酸摄入的是不是足够哦!

    4. 不同人群对B族维生素的不同需求量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不同人群对B族维生素的需求量不同,可以找到不同年龄、性别,相应的8种B族维生素的推荐摄入量(RNI)或适宜摄入量(AI)。

     

    5. 提供足够维生素B族的一日醒脑食谱

    很多人都觉得多吃蔬菜水果可以补充B族维生素,其实并补不了!除了叶酸在蔬菜中含的比较多之外,其他的大部分B族维生素都不在蔬菜水果中,而是在全谷物、动物内脏,肉类、蛋类,豆类、酵母和奶类中含量更高,所以荤素搭配是补充维生素B族的小窍门。

  • 维生素D又称“阳光维生素”,是近十年来的明星维生素,其与各种疾病的相关性和疗效是热门关键词。此外,在新冠肺炎疫情和流行性感冒发烧期间,维生素D对免疫系统的益处尤其明显。

     

     

    维生素D有很多作用,但它是中国人摄入状况最差的营养素。根据调查数据显示,中国人维生素D的摄入状况和血液中维生素D的浓度都存在偏差。

    容易缺少的五组

    喝母乳的新生儿:与母亲怀孕时的营养状况有关,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不高。

     

    完全防晒或者很少暴晒的人。

     

    老年人:吸收合成率差。

     

    黑皮肤:皮肤的黑色素吸收紫外线,可以用较少的能量转化为维生素d。

     

    因病或手术导致的脂肪吸收不良: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脂肪吸收不良会影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如何补充维生素d?

    维生素D可以通过阳光补充。中午不涂防晒霜。适度暴晒10-30分钟可以获得足够的维生素D,但在冬天通过太阳更难获得足够的量。可以从以下食物中获得:

     

    动物来源:鱼类富含油脂、鸡蛋、红肉、肝脏、维生素D强化牛奶。

     

    植物来源:蘑菇,如蘑菇和真菌。

     

    维生素D补充:应在营养师或医生处方的指导下补充。

    维生素d有很多作用

    骨骼和牙齿发育

     

    维生素D可以帮助钙的吸收,这是我们对这种维生素的第一个认识。维生素D能促进小肠吸收钙,调节血液钙磷浓度。如果维生素D缺乏,身体不能吸收足够的钙,储存在骨骼中的钙会先被取出,久而久之会影响骨骼发育。所以维生素D缺乏的话,会导致儿童佝偻病,成人软骨病。

     

    免疫调节

     

    维生素D是免疫领域的新星。很多免疫细胞内含有维生素D受体,可以调节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在预防感染和调节自身免疫性疾病方面发挥作用。特别是在流行性感冒和流感的情况下,维生素D的预防或治疗作用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需要更多的证据来确定其相关性。

     

    保护心血管系统

     

    维生素D通过促进细胞因子的调节,调节血压和电解质平衡,控制心肌细胞,抑制血管钙化。有研究指出,维生素D缺乏与中枢和心脏疾病正相关,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较高。

     

    促进皮肤新陈代谢

     

    已经发现维生素D可以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维生素D缺乏与特应性皮炎、皮肤干燥瘙痒、癣或长红斑有关。

     

     

    调节血清素

     

    维生素D可以调节血清素的产生和释放,血清素是影响情绪、压力和睡眠的重要激素。充足的血清素能让人感到快乐、专注、平和、自信。因此,如果你经常感到焦虑、紧张或不耐烦,这也可能是你身体缺乏维生素d的警告。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