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发烧可以用冰冰帖吗?

发烧可以用冰冰帖吗?
发表人:刘元奇

先捋一下小朋友发烧常见的类型。

小朋友发烧多见病因是受寒,积食(积滞),温病(郁热)三种情况。从中医辨证上来区分,常用的名词就是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的情况多见。

受寒发烧是太阳病的一种情况,特点是邪气聚集在体表的,人的正气足。积食发烧是阳明病的一种,特点是邪气在里的,正气也足。温病发烧是少阳病的一种,邪气在半表里正气足。病程不同,小儿体质不同,发烧也可能是三者的组合,比如常见的有太阳阳明、太阳少阳、阳明少阳、太阳阳明少阳。

退热贴、冰冰贴、酒精擦拭,从中医的角度上来讲,都属于一种清热的措施,是利用这些东西带走人体的热量,也可以归入中医治疗方法的清法。

既然是清热

那就需要确定是热证

受寒发烧本来就是要驱寒的,如果用退热贴的,方向就错了,是错误治疗了。

因为受寒发烧的时候,身体的正气是通过发烧来解决寒气,驱散在体表的寒气,如果这个时候用退热贴,就与身体处理问题的方向相反了。

寒气出不去的话,反而会增加体表的寒邪。如果寒邪增多,那这个时候身体的正气也可能会撤兵。如果是素来体质不好的小朋友,就会将寒邪带入身体的中焦或下焦,比如本来是受寒,后来烧着烧着拉肚子了,那就是寒气到里面去了。还有一些肺炎,也是寒气到里面去了。

受寒发烧的人,有时也会有怕冷的表现,就是发着烧,但是还是想穿衣服、盖被子,总觉得冷。这时候冰冰贴贴上也会不舒服。

受寒发烧主要会伴随的情况可能有:

  • 舌苔薄白,流鼻涕,打喷嚏,怕冷,不出汗等。

温病的发烧,通常表现为有寒有热。用冰冰帖也不合适。邪气在半表里,正气是不足的,如果用清热法,正气可能会撤兵,那么邪气往里走。

积食的发烧可以用

但是不能解决问题

阳明病的发烧,外部的热是里热外发的表现,用退热贴不是错误治疗,会让小孩舒服一些,但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如果是积食的积滞引起的里热,则要解决积食,消食导滞才行,在外部降温是没有用的。

如果是太阳阳明、太阳少阳、阳明少阳等组合的发烧情况,也是有阳明证或积食内热的证据前提下,才可以使用。比如积食伴随温病的发烧,也是可以用的。如果积食伴随受寒,受寒的证据多也不能用;如果是积食的证据多,则可以考虑用。但同样也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问答:

我曾经有一次给发烧的孩子用温水擦身,但孩子起鸡皮疙瘩温度还不下降,这是何故呢?一直不解。

答:伤寒论中讲到“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说的是太阳表证应发汗,如果用冷水浇,往外的散热会反而被堵住,身体开始更烦躁,全身起鸡皮疙瘩,烧不会退。

这个鸡皮疙瘩是身体的本能保护机制,汗毛孔收缩,汗毛下面的竖毛肌也收缩,使汗毛竖立起来。这时皮肤的表面变得很紧密,于是一个个小疙瘩起来了,像一道墙壁一样。同时,皮肤表面流动的血液量也会下降,使身体内的热量散失量减少。

所以,皮肤受了冷会起鸡皮疙瘩,这是皮肤自卫作用的表现。那为何发烧时用温水擦拭也会导致鸡皮疙瘩,实际上道理一样的,是温差导致的,人体就是判断体内外温差过大时认为受冷。温水擦拭和水的挥发带走热量在发烧时也会造成体内外的温差过大。

疯传的“湿毛巾绑腿退烧法”可以用不?

评:这个也是清法,与退热贴机制是一样的,如何用也是参考冰冰帖的用法。

问:一位家长述孩子前两天发烧,用退热贴后烧退,现在咳嗽明显加重,听诊时双肺均有湿啰音,临床诊断为肺炎。何解?

答:《伤寒论》中 75 条,张仲景说的那句话:“发汗后,饮水(过)多必喘,以水灌之(冷水灌洗其身)亦喘”。受寒发烧不但不能冷水灌洗,同理,退烧贴也不宜使用。否则,若正气不足,有可能发展到下呼吸道感染,出现支气管炎、肺炎,从而引发或加重咳喘。

所以,感冒发烧用退烧贴或物理降温退烧,从理论到临床实践都是不必要,且不能治病的。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发烧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改变,中风(脑卒中)发病呈明显年轻化趋势。据统计,10%~20% 的脑卒中发生于 45 岁以下的年轻人。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和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临床以脑梗死更为多见。与老年人相比,年轻人脑卒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更为复杂。

     

    在发病初期,脑中风患者会出现口眼偏斜、四肢麻木、突然昏厥等症状。脑中风患者需要住院治疗,对症用药,然后配合针灸治疗,帮助患者尽快治疗,目前,针灸治疗的效果较好。

     

     

    一种常见的中风是脑卒中,许多中风患者在发病初期会出现口眼偏斜、四肢麻木、突然昏厥的症状。通常,中风患者需要住院治疗,脑检查后,确认脑中风的原因,给予对症治疗。其次,针灸疗法是用来帮助患者尽快治疗中风。接下来就让小编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针灸能治疗中风病人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卒中多见于中老年人,伴有偏瘫、手脚麻木、眼斜等症状。严重的患者甚至可能出现偏瘫,所以中风的治疗最注重的是速度。如果发现自己睡一觉醒来,手脚有麻木的症状,或者发现嘴歪的情况,一定要引起重视,切不可马虎大意,因为很有可能是中风的前兆。

     

     

    针灸部位

     

    大多数中风患者去医院时需要针灸治疗。针灸的具体部位有内关穴、水口穴、三阴交穴。另外,还需要加上太冲点和太西点,这些穴位可以帮助患者疏通经络,如果面部歪斜,需要加颊车穴和地仓穴。如果四肢有偏瘫和麻木的症状,他们需要增加双脚。如果中风患者还伴有腹胀和便秘症状,可以在针灸治疗中加水道穴,归来穴和丰隆穴,有效治疗患者的便秘,帮助顺畅排便。

     

    注意事项

     

    上所述就是关于针灸能治疗中风病人吗的详细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针灸疗法治疗缓慢,但效果较好。一些穴位一旦打开,可以帮助患者尽快清醒大脑,滋养肝肾。如果最初的脑中风患者经过约半个月的疗程治疗,症状已明显改善,但如果脑卒中偏瘫患者病情较重,则需要3个月以上的针灸治疗。所以我希望我的朋友能多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注意安全和健康的饮食,保持良好的生活和休息,每天参加体育锻炼,这样他们就可以有一个好身体。

  • 小时候体弱多病,每次发烧,爸妈总是说:“多喝点热水,盖上被子发发汗就好了。”然后我就问:“为什么?”父母总是会说:“一辈辈传下来的,都是这么好的。”相信大家也遇到过类似的情景。每次自己或身边的人发烧,都会说一声:“多喝热水,发发汗就好了。”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却感觉很有道理。然而,在医院,每次听到护士喊:“X医生,XX床病人37.6℃”,医生总是会说:“敷点冰块,物理降温”,却从来没听到过“喝点热水,给他盖上被子捂捂”。那么,发烧后哪种处理方法才是对的呢?

     

     

    发烧,即发热,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或者体温不升高,自觉全身或身体局部发热。造成发热的原因很多,中医上将发热的类型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外感多因六淫,即自然界中的风、寒、暑、湿、燥、火(热)。常见的外感发热多是由风、寒、火(热)、暑、湿所致,如风寒束表之发热、风热犯表之发热、暑湿伤表之身热等。内伤发热多是由于机体脏腑、气血、阴阳失衡导致的发热,主要有气虚发热、血虚发热、阴虚发热、阳虚发热、气郁发热、痰湿郁热、血瘀发热,因其致病原因不同,治疗方法也各有不同。

     

    老一辈常说的“捂捂汗”,其实属于中医治疗中的汗法。通俗讲就是打开毛孔促进出汗,使在表的邪气随汗而除的方法,即开泄腠理,宣发肺卫,解表祛邪。然而,出汗并不都需要“捂”出来。如:外感风寒之发热,常表现为怕冷较重,发热轻,无汗,流清涕等,在病情较轻的情况下,就可以通过“多喝热水,发发汗”的方法,辛温解表,驱邪外出而退热。

     

    而风热犯表之发热,“捂汗”之后虽有汗出而热势不退,甚至体温升高,出现烘热欲焚的感觉。这种情况下,冰敷的效果就会比较好。风热犯表,身热明显,汗出不畅,面红口干,用以辛凉解表之法,配以冰敷,对退烧有一定的帮助。

     

     

    然而,无论是“捂汗”还是“冰敷”,大都针对的是邪气在表之外感发热,对于内伤发热,就不太适合。对于内伤发热,或滋阴、养血、益气、温阳,或解郁、化痰、活血化瘀,若是血虚或阴虚之发热,再用发汗的方法,则会更加耗伤阴血而加重病情;若是冰敷,也只是缓解一时的热势,冰退则热势复来,甚至延误病机,出现严重后果。

     

    程式《医学心悟》有云:“论病之源,从内伤外感四字括之。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而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无论是“捂汗”还是“冰敷”,对退热都有一定的效果,但一定要对证使用,不可乱用。

  • 常言道“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这句俗话一点不假,相信很多牙疼的朋友都深有体会,虽然牙疼不算什么严重的疾病,但是那疼起来的感觉真是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甚至还有人牙疼会导致发烧,那么因为牙疼而导致的发烧要怎么办呢?还有些人会有疑问,牙疼到底会不会引起发烧呢?

    一、牙疼会不会引起发烧
    很多牙疼是因为上火或者炎症导致的,所以牙疼是可能引起发烧的。
    二、牙疼引起发烧怎么办
    1、牙龈肿痛,还发烧,一般是细菌引起的急性炎症的表现,例如牙周脓肿或者智齿冠周炎等,医生对于我进行冲洗等应急处理,还用了抗炎、退热、止痛的药物。
    2、医生给开了口服甲硝唑、阿莫西林治疗。出现发热口服美林或萘普生治疗平时多喝水,不要吃辣的食物。

    3、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口腔卫生,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选择能减少细菌的牙膏,认真刷牙。
    三、预防
    平日要注意口腔卫生,养成饭后漱口与刷牙的良好习惯,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可以有效地预防牙龈炎的发生。
    1、抗生素:全身疾病引起者,应以治疗全身疾病为主。急性炎症期可选用螺旋霉素,每日3~4次,甲硝唑,每日3次:先锋5号,每日3~4次:青霉素单位肌注,每日2次。
    2、清除附着在牙体表面的菌斑、牙石,使牙面光滑减少刺激,矫治食物嵌塞。
    3、适当使用维生素C、维生素A及D,以提高肌体抵抗力和修复能力,有助于牙周组织的修复。

    4、积极治疗各种慢性病。
    5、局部用药:可在清除牙垢、菌斑和食物残渣后应用。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或生理盐水冲洗后涂敷l%碘甘油,亦可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复方硼砂溶液漱口,还可选择性使用含漱药物,如口泰含漱液、氯己定含漱液等。
    6、洁治术(俗称洗牙):彻底清除牙石,控制菌斑,
    7、手术治疗:牙龈增生明显者可行牙龈切除术。

  • 作者 | 李奇
    文章首发于 | 儿科李奇大夫

     

    最近门诊流感发热患儿显著增加,首先提醒各位宝爸宝妈:注意勤洗手,开窗通风,房间湿度适宜,及时增减衣物,外出给宝宝带口罩,不要在人口聚集、空气不流通的地方长时间停留,避免宝宝感冒。出现呼吸道症状时,及时就医。

     

     

    门诊中不断有家长咨询孩子退热、以及广告上的各种感冒药能不能用这类问题,其实之前我推送的文章里有过相关内容(点击查看:宝宝发烧,家长怎么办),今天再做一些补充说明。

     

    01、什么时候用退烧药

     

    解答这个问题就要先知道发热是什么,我们用退烧药的目的是什么。

     

    简单点说,发热是疾病的症状,而不是病因。是因为机体存在某些疾病而导致了发热,比如感冒、流感、肺炎、胃肠炎等等,而不是有“发热”这种疾病。所以真正要治疗的也是引起发热的疾病,而不是“发热”本身。至于到底是什么病引起的,则要请医生诊断,以免延误病情。

     

    那我们为什么还要用退烧药呢?因为发热会使孩子很不舒服。应用退烧药的目的不是治病,而是缓解宝宝因发热出现的不适感。依据《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询证指南》,腋温≥38.2℃(口温38.5℃,肛温39.0℃),或因发热出现了不舒适和情绪低落的发热儿童,可以使用退烧药。

     

     

    在门诊中家长使用退热药存在两个极端:一个是过分积极,孩子的体温就是分水岭,不管孩子精神状态如何,就等着一到38.2℃或者38.5℃马上就给退热药,或者极力要求医生打退热针甚至输液降温。另外一个是孩子发热精神萎靡,但是害怕药物副作用,到了39℃,也不吃药,一味使用物理降温或者硬扛着,让孩子承担着发烧的痛苦。

     

    实际上,退热药既不是万能神药,副作用也不是“洪水猛兽”,不必过于积极,也不必退避三舍,只有使用合理、恰当,才能缓解孩子因为发热带来的不适感。

     

    有高热惊厥史的宝宝需要医生指导预防惊厥,但目前没有证据表明使用退烧药可以防治高热惊厥的发生,因此也不主张过分积极使用退热药物。

     

    但是对于有基础病的孩子,比如癫痫、先天性心肺疾病、或者有代谢疾病等,由于发热时体内代谢增强,要多加关注,谨遵医嘱,必要时提早给予退热药干预。

     

    02、退烧药的使用

     

    问:大夫,我家孩子高烧,能给输液吗?输液把退热药加上吧?

     

    答: 根据孩子的疾病,咱们可以选择输化痰药物、营养液、必要的时候也可以选择输抗生素,但是目前没有适合输液的儿童退热药。糖皮质激素(比如强的松、甲基强的松龙、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等)不能作为退热剂用于儿童退热;不推荐静脉、肌注赖氨匹林退热;不推荐静脉、肌注中成药退热,如柴胡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炎琥宁注射液等。

     

    静脉注射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发生药物副作用的风险远远高于口服,甚至会诱发非常严重的不良反应,弊大于利。

     

    我在门诊中经常见到家长要求输液,认为输液好的快;但是相对口服,输液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会更高。目前临床上退热的最主要的方式是口服退热药物,次选退热栓,退热栓的成分也建议选择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

     

    对乙酰氨基酚(商品名:泰诺泰诺林)和布洛芬(商品名:美林)是临床上常用的相对安全的儿童退热药。医院和药店都可以买到,按照说明书剂量或者下表剂量服用:

     

     

    这两种药均有两种规格,药物浓度不同,家长在购买和使用时要注意区分和计算用量。

     

    (图片源于网络)

     

    上述两种药物用于退烧时,需要提醒大家注意:

     

    1、小于6月龄的宝宝不宜使用布洛芬(美林)作为退烧药物。

     

    2、不推荐联合用药:有些家长认为两种药物一起用,双管齐下效果好,但是两种药物联合使用会增大用药风险,而且不能改善患儿舒适度。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的安全性及退热效果相似,因此,合适月龄选择一种就可以。

     

    3、不推荐交替用药:由于药量和用药间隔不同,交替用药容易发生混淆,增加用错药和超剂量用药的风险。

     

    4、注意补水:喝退热药后,建议多喝水,补充水分,水分充足的情况下,退热药效果较好。若有脱水情况下,肝肾毒性发生风险会更高。很多孩子发烧时难受,不爱喝水,家长一定要想办法给孩子补充水分,利于代谢。

     

    03、慎用复方感冒药

     

    现在大家都知道,复方感冒药要谨慎用于儿童。

     

    多个欧美国家,都不推荐4岁以下儿童使用复方感冒药。在美国药店出售的儿童复方感冒药说明书都标注了限制使用的年龄段:

     

    * 2岁以下禁用;

    * 4岁以下不推荐使用;

    * 4~6岁儿童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6岁以上儿童根据需求自主使用。

     

    但是在门诊和调理群里,不断有家长问:

     

    可以给孩子用点艾畅吗?或者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
    孩子有点流鼻涕,给孩子吃点感冒冲剂行不行啊?

    甚至有的家长把成人复方感冒药减量给孩子吃。

     

    问到的药基本都是复方感冒药,问题在于大家对于复方感冒药的概念并不清楚,所以今天专门补充解释一下,什么是复方感冒药。

     

    复方感冒药,是指从药品组成上看,这个药品里含有多种有效药物成分,而不是单一一种。这种感冒药可能同时含有退热、抗过敏、减少充血等多种成分,用于缓解发热、止咳、流鼻涕等症状。

     

    电视里经常广告的很多儿童感冒药都属于复方制剂,所以家长拿到药物之后,首先要看好说明书上的药物成分,辨别是否属于复方感冒药。

     

    问:既然复方感冒药这么好用,又能治发烧,又能治咳嗽流鼻涕,为什么还要谨慎使用呢?

     

    答:首先,复方感冒药的成分不止一种,而且比例固定,不好调节每种成分的剂量,很容易造成孩子过度用药,产生不必要的药物毒性。其次,家长买药可能只看药品名称,但是对于说明书中其它药物成分都忽略了,药品的通用名中只写最主要的药物成分,如果同时服用其它感冒药或者退热药,很可能造成重复用药,或者超剂量用药。

     

    而感冒药的作用也仅仅是缓解症状,并不能清除病原,没有必要冒这种风险。

     

    问:不能吃复方感冒药,那吃些什么药啊?

     

    答:孩子感冒,最重要的是做好护理,细心观察,警惕合并其它疾病。单纯感冒属于自限性疾病,细菌性感染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流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流感药物,普通病毒性感冒只需要对症治疗。

     

    可以根据孩子症状,选取单剂方药物,即单一有效成分的药物。有什么症状使用什么对应的药物,比如发热使用退热药、流鼻涕使用一些单一的抗敏药物等。

     

    04、咳嗽用药

     

    咳嗽是由分泌物刺激导致的一种症状,是自身保护呼吸道清洁的正常反应。

     

    出现咳嗽症状时,应找医生听诊,排除肺炎、支气管炎等疾病。轻症可以口服氨溴索,氨溴特罗;中草药化痰止咳等等。

     

    不推荐服用含有可待因成分的止咳药!

    不推荐服用含有中成药罂粟壳成分的止咳药!

    不推荐4岁以下儿童服用含有右美沙芬,福尔可定成分的中枢止咳药!

     

    中枢止咳药主要通过抑制延髓的咳嗽中枢来抑制咳嗽反射,进行止咳。若服用中枢止咳药,咳嗽反射被抑制,分泌物不易排出,导致分泌物堆积过多,引起肺部感染(肺炎),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

     

    看到这里,有些家长会觉得很茫然:我不是学医药的,怎么判断有没有这些成分啊?

     

    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查看药品说明。

     

    每种药物的说明书都写明了其成分,通用名也标示了其中最主要的成分,比如下图,就是由五种药物成分组成的复方制剂:

     

     

    希望通过今天这篇文章,能够让家长养成一个习惯,拿到药品后,先看药物说明书,除了看用法用量之外,还要看清楚药物成分和使用禁忌,不要盲听盲从广告,让孩子承担不必要的药物风险。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感冒是我们常常会出现的症状,感冒之后会感到全身无力、头晕难受等。有些人不会选择吃药打点滴,会选择刮痧拔罐来治疗,但是这种方法不是所有的感冒都适用,要依据自身体质选择,感冒可以刮痧吗?

    1、感冒刮痧可以祛湿驱寒。中医认为感冒是在人体正气不足的条件,复感风、寒、暑、湿、燥、火或疫毒之邪而致的一种外感病,刮痧对于治疗感冒有必须的功效。刮痧可以宣泄肺胃,从而帮助机体抵御外邪。对于体质好,特别是轻度和初期的风寒感冒患者疗效较为明显。因风寒刚刚入里,易于刮出。感冒是因为寒邪或者热邪进入体内了,而刮痧可以帮助人体祛湿驱寒,更适合风寒感冒症状的病人。

    2、感冒首先刮拭督脉,因为督脉总督一身的阳经,先刮督脉有助于疏通其他的经脉。督脉上的大椎穴为手足三阳经与督脉交会的重要腧穴,有利于疏通全身的阳经。刮痧对感冒有效,尤其对发热、鼻塞、咽喉疼痛、头痛症状的改善明显。感冒流行期,可用平补平泻法刮拭足三里,每日一次,可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3、感冒每次刮痧不应超过30-40分钟,初次治疗刮痧时间应适当缩短。体质弱或形体瘦弱者总体刮痧时间应当少于20分钟。同一部位两次治疗刮痧时间应间隔5-7天,原侧是皮肤无痧斑、被刮处用手轻触无痛感时方可进行第二次治疗刮痧。

    4、感冒刮痧后,应多饮热水,以助发汗退热。刮痧后还应注意防风防寒,避免二次病程加重。在刮痧出痧后30分钟内不要洗凉水澡,并且不可以用冷水刺激刮痧部位,洗澡要用温水。而重感冒患者还应及时就医,刮痧可作为辅助疗法,千万不要延误病程。

    5、一般感冒不需使用抗生素,只需多喝水、多休息,在感冒流行时减少出入公共场所。若有咳嗽、有痰、流鼻涕、鼻塞则可依不同症状给予药物治疗以减轻不适。上呼吸道感染俗称感冒,百分之九十以上是由病毒引起,发烧持续起伏一至七天,其它症状如咳嗽、流鼻涕、鼻塞,大多在一至二周内逐渐痊愈。

  • 随着气温下降,秋天慢慢来临,这种季节更替、昼夜温差较大的时间,是儿科医生与护士一年中最为忙碌的时候。

     

    秋季,小朋友们在外出游玩、集体活动的时候,最容易受风寒或者交叉感染。小朋友的健康出了问题也常常令家长们自责不已;

     

    为了增加家长们的日常知识,并且减少孩子们的痛苦,这里提醒各位家长,季节更替,小朋友们出门要注意保暖,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那么小儿常见病有哪些呢?又是如何预防及治疗的呢?今天大家可以跟着儿科专家医护们一起学习一下:

     

    小儿肺炎:

     

     

    常见症状和诱发因素:常见小儿咳嗽、高烧。主要病因为病原体感染。当小儿免疫力较低时,病原体容易入侵肺部,发生肺炎。诱发因素大概有两种:

     

    ① 环境因素,主动或者被动吸烟、空气污染等。

     

    ② 个体因素,如有基础疾病或者先天性疾病、免疫力低下等。

     

     

    注意事项:

     

    ①适当进行运动锻炼,适当的进行户外活动,注意衣物添加;

     

    ②尽量少去公共场所,特别是空气流通不畅的地方,以免传染呼吸道疾病;

     

    ③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④做好预防接种,增强小儿对呼吸道疾病病原体的免疫。

     

    小儿腹泻:

     

    常见症状和诱发因素:常见的是肠道病毒,其中最常见的是秋季病。秋季腹泻病毒也叫轮状病毒,也包括肠道的柯萨奇病毒,或者是其它的一些病毒。流感病毒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也会侵犯到肠道,这是最常见的病因。主要引起腹泻水样便,这个时候治疗要跟随脱水的性质,来进行及时的补水补盐。还有一些腹泻是属于细菌性感染的,属于细菌性痢疾或者细菌感染引起粘液脓血便,这种是跟饮食有关系的。

     

    注意事项:

     

    ① 当患儿出现腹泻时保持臀部清洁并注意保护患儿臀部,防止大便次数过多而引起红臀;

     

    ② 指导合理喂养,尽量坚持母乳喂养;

     

    ③ 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有营养不良、佝偻病者及早治疗;

     

    ④培养小儿良好卫生习惯,教育儿童饮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注意食物新鲜、清洁。奶瓶及其他食用餐具每次用后都要洗净并且煮沸消毒,避免肠道内感染。

     

    秋天本就是昼夜温差大、温度变化不定的季节,幼儿适应能力差,皮肤稚嫩,容易出现口干舌燥、便秘等一系列“阴虚内热”的征象。家长和小朋友一定记得多喝水、多保暖哟!吃药扎针真的太痛苦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孩子时不时就来个感冒、咳嗽、肚子不舒服、大小便不好、睡觉不稳、吃饭不好、体重不增加……等诸多问题,可把家长担心坏了,于是,一大家子人就忙着给孩子挂号、请假、看病……那家长是否思考过:孩子究竟是为什么生病呢?其实,孩子重在日常调护,如果家长平时对孩子的生活习惯加以培养,能避免绝大多数疾病,即所谓的“未病先防”,打好“预防针”。

     

     

    这剂“预防针”—良好习惯的培养,是保护儿童最好的“防护伞”,是宝宝少生病的最简单也最难的一部,也是大夫最经常跟家长强调的内容,同时,基本每个家长也都会问这个问题。那这个“预防针”该怎么打呢?

     

    在睡觉方面,应从小培养孩子规律的睡眠时间,有固定的作息习惯。专家建议:最好让孩子在9点入睡,睡前尽量避免过度兴奋;宝宝居室的光线也要柔和;并逐渐培养宝宝独自睡觉的习惯。

     

     

    在进食方面,由于孩子脾胃发育尚不完善。因此,对于孩子的饮食,要“常带三分饥”,避免消化不良,降低营养吸收,对正常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婴儿在6月逐渐添加辅食;进食的多少要根据儿童的自愿,不能追赶着强行喂食,且要培养孩子自己进食的习惯;进食时间要有规律,不随意添加零食,不偏食;餐前洗手;不吃生冷食物、不详食物、未清洗水果蔬菜;要营养均衡,多吃蔬菜和室温水果;用餐时有良好的餐桌礼仪。

     

    在排便方面,仍存在家长在夜间给孩子准备尿壶的情况,存在孩子在家长催促才大便的情况,非常不利于二便的正常排出,影响基本生活能力的培养,要尽早训练孩子自行排大小便的习惯。

     

    在卫生方面,自孩子出生起就应该开始培养,按时洗澡,勤换衣服,勤剪指甲;养宠物的家庭要做好动物的清洗与免疫工作;3岁以后的孩子,要坚持早晚刷牙;饭前便后洗手,饭后漱口;勤洗发或剪发;不随地吐痰、乱扔瓜果纸屑;不喝生水,不吃掉在餐桌或地上的食物。

     

    家长要在日常的点点滴滴中注意不少问题,是个长期工作,培养涉及儿童的种种小细节中,要多观察与教育,打好这个“预防针”,对家长和儿童来说,都是终生受益。当然,家长也得注意,强调这么多,并不代表让家长过度保护孩子,这样反而不利于强健儿童体格及身体素质的提高。

  • 发烧也就是指发热。隆胸后老是发热,可能与术后并发症有关,也可能与其他疾病有关。

    1.术后并发症:隆胸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整形手术,它的主要操作是将大小适宜的乳房假体植入乳房,从而增加乳房的体积。由于属于一种有创操作,所以在术后可能会出现感染等并发症,这种情况下就容易出现反复的发热。处理方式上主要是选择抗感染药物治疗,例如口服罗红霉素胶囊、静脉滴注阿莫西林注射液等等。

    2.其他疾病所致:当患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者其他一些自身免疫系统异常性疾病时,也可能会出现持续性的发热,这种情况需要结合个人体质、病史以及临床表现进行综合性的分析。

    例如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需要选择感冒灵颗粒或者复方氨酚烷胺胶囊等抗病毒的药物治疗。由于引起发热的原因有很多具体情况需要请医生面诊后再进行判断和治疗

  • 发烧心跳加快,可能是由于发烧本身导致的心率加快,也有可能是原发疾病引起,比如室上性心动过速、心肌炎等引起,可以采取一般治疗,布洛芬等药物治疗。

    1.发烧引起本身导致的心率加快:人体体温每增高 1℃,心率可以增加 10 次,所以一般发烧患者会引起心率相应增快。并且发烧的温度越高,心率越快,此时只需要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之后,心率就会恢复正常。

    2.室上性心动过速:由于发烧诱发,患者会表现为心率加快、心慌、气短。可以做潜水样动作,人工诱导恶心、呕吐等致使室上性心动过速停止发作。也可以使用维拉帕米、普罗帕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严重者需要导管射频消融术等手术治疗。

    3.心肌炎:也会导致患者出现发热,同时病毒攻击心肌细胞导致心率增快等,可以并发胸闷、气短、晕厥等症状,需要卧床休息,同时使用对乙酰氨基酚退热,辅酶 Q10 等营养心肌,必要时可以使用甲强龙等控制心肌炎,严重者需要呼吸机。

    发烧心跳加快的患者,建议及时就医,完善检查,找到病因,必要时配合医生治疗,以上用药遵医嘱。

  • 我们在给宝宝提供饮食的时候,首先应当按照宝宝的需求提供,要给宝宝科学的做合理的食物。天气越来越冷,宝宝身体的各项机能都会下降,再加上冬天气候干燥,空气不流通,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个季节是生病高峰期的原因。所以,妈妈们要根据天气的变化来调整宝宝的饮食,让宝宝通过饮食来增强抵抗力,减少生病的几率。

     

    补钙

    首先补钙是很重要的,因为冬天气候寒冷,待在室内的时间较多,不经常晒太阳,会出现缺钙的现象,所以就要通过食疗来解决,应该让他多吃一点含钙量多的食物,比如,奶制品、豆制品。

    补充维生素

    维生素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给宝宝补充维生素,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吃蔬菜水果是补充维生素的最好的办法,因为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胡萝卜、西红柿、菠菜、猕猴桃草莓等。还可以吃五谷杂粮,如大豆、小米、小麦粉等。也可以吃点鱼类、肉类、猪肝等。

    冬季热食的调节

    冬季的食物,一定要是温热的,不可以给宝宝吃生冷的食物,生冷的食物不宜消化,很容易伤害到宝宝的脾胃,尤其是脾虚胃寒的孩子。

    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要适量

    一些家长认为,宝宝需要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来增加营养,抵御寒冷天气。其实不是,在天气寒冷的状态下,人的体内机能会被调动起来,所以,冬季我们所需的能量其实和其他季节差距并不大,不要额外的给宝宝增加进食。会给宝宝的胃增加负担。要均衡摄取各类营养,冬季宝宝肠胃也比较弱,在平时就要给宝宝吃点清淡少油腻的食物,食物要细软容易消化。

    注意饮食卫生

    冬季宝宝肠道系统比较弱,也是肠道疾病的高发季节,那饮食卫生就一定要注意,为了让宝宝少生病,妈妈应该注意宝宝饮食卫生,注意病从口入。

    多喝水

    冬季天气比较干燥,宝宝比较容易缺水,就应该多喝水来补充身体里面的水分,而且,多喝水能带出宝宝身体里面的毒素,所以一定要给宝宝多喝水。

     

     

    宝宝前期需要的营养是十分全面,所以宝宝的膳食要多样化,并且合理安排餐次,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 

  • 发烧是人体的一种自然防御机制,但不同类型的发烧有其特定的原因和症状。胃炎发烧与普通发烧虽然都表现为体温升高,但它们在病因、症状和治疗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普通发烧多见于春秋季节,主要是由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如病毒或细菌感染。患者通常会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如鼻塞、流涕、喉咙痛等,同时伴有全身症状,如肌肉酸痛、乏力等。

    而胃炎发烧则与胃炎密切相关,患者会出现明显的上胃肠道症状,如上腹痛、恶心、呕吐等,并伴有发热和食欲不振等非特异性症状。与普通发烧相比,胃炎发烧的突出表现是胃肠道症状。

    在治疗方面,胃炎发烧需要针对胃炎本身进行治疗,同时采取对症处理。对于炎症性病变引起的持续发热和上腹疼痛等症状,可以选用解热镇痛类药物进行缓解。而普通发烧则主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抗病毒或抗菌治疗。

    此外,胃炎患者的日常饮食也需要注意调整。以温热、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蔬菜、水果、米粥等,避免油腻、生冷、辛辣刺激食物。如果出现身体不适症状无法自行缓解,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以免刺激胃黏膜使病情加重。

    总之,胃炎发烧和普通发烧在病因、症状和治疗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发烧症状,及时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

  • 小儿发烧惊厥是家长们较为担忧的一种情况,那么,这种惊厥是否会导致孩子留下后遗症呢?答案是有可能,但并非所有孩子都会受到影响。

    孩子的惊厥后遗症与病因和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例如,如果惊厥是由于感染性因素引起的,如脑炎或宫内感染,那么后遗症的可能性较大。然而,单纯由高热引起的惊厥,后遗症的可能性相对较小。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惊厥持续时间过长,超过30分钟,可能会导致脑缺氧、脑损伤、脑水肿等问题,从而增加后遗症的风险。

    导致儿童发烧和抽搐的原因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

    1. 发烧:当孩子的体温超过38.5℃时,可能会发生热性惊厥。

    2. 年龄因素:6个月至5岁的儿童更容易发生热性惊厥,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大脑发育不完善,容易抽搐。

    3. 遗传因素:如果父母有过抽搐史,孩子发生惊厥的可能性也会增加。

    4. 中枢系统感染:如脑炎和脑膜炎也可能导致儿童发热和抽搐。

    5. 中毒性脑病:患有严重肺炎和流感的儿童,由于中枢系统感染而出现发热和抽搐症状。

    为了预防孩子发生惊厥,家长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空气污染。

    2. 多参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3. 饮食清淡,保证充足睡眠。

    4. 避免感冒,减少疾病的发生。

  • 晚上是儿童发烧的常见时间段,家长在发现孩子体温升高时,首先要保持冷静,根据体温和孩子的精神状态进行初步判断。通常情况下,如果孩子体温在37度到38度之间,且精神状态良好,不影响饮食,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式进行退热治疗。

    物理降温的方法包括:用温水擦拭孩子的手掌、脚心、腋窝、腹股沟等部位,促进热量散发。此外,可以使用退热贴或退热膏外敷,帮助降低体温。如果孩子体温超过38度,建议及时服用口服退热药物,如布洛芬混悬剂、对乙酰氨基酚混悬剂等。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关注孩子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确保营养均衡,增强体质。同时,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和睡眠质量,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此外,要预防感冒等呼吸道疾病,避免孩子感染病毒或细菌。

    对于发烧的预防,除了增强体质和提高免疫力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

    2. 避免过度劳累,减轻精神压力。

    3.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4. 避免接触感冒患者,减少感染机会。

    5. 饮食要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辛辣食物。

    当孩子发烧时,家长要保持冷静,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要关注孩子的病情变化,如有需要,及时就医。通过合理的治疗和日常保养,帮助孩子尽快康复。

  • 感冒是生活中常见的疾病,许多人都会经历。然而,有些患者在感冒时会出现手心发热的现象,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手心发热可能与感冒引起的发烧有关。感冒通常是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或细菌在感染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毒素,这些毒素对体温调节中枢产生刺激,导致体温升高。为了升高体温,机体减少散热,增加产热,导致全身皮肤温度升高,包括手心。

    针对手心发热的现象,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缓解:

    1. 使用退烧药:如果发烧温度较高,可以口服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颗粒等退烧药。

    2. 服用感冒药物:如果发烧温度不太高,可以服用感冒清热颗粒、感康、维C银翘片等感冒药物进行退烧治疗。

    此外,患者在感冒期间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 注意保暖,避免再次受凉。

    2. 适当卧床休息,恢复体力,增强免疫力。

    3. 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4. 多喝水,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有助于感冒恢复。

    5. 保持室内通风换气,保证空气新鲜、洁净,保持适度的温度和湿度。

  • 腋窝温度达到37.4摄氏度,对于大多数患者而言,已属于发热的范畴。正常情况下,腋下温度通常不会超过37.2摄氏度。然而,个体间存在差异,部分患者的正常体温可能就在37摄氏度左右。因此,37.4摄氏度的腋下温度是否属于发热,还需结合患者既往体温情况以及伴随症状进行综合判断。

    发热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感染性发热常见于病毒、细菌、支原体等病原体引起的感染,可能导致局部或全身性炎症。非感染性发热则可能由肿瘤、血液肿瘤、内脏出血、血管栓塞、抗原抗体反应、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等引起。此外,皮肤散热减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等因素也可能导致发热。

    针对发热,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饮水,促进体内毒素排出。饮食方面,应尽量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增强机体抵抗力。若出现发热伴随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发热是常见症状,但不同原因导致的发热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发热原因及相应的治疗方法:

    1. 感染性发热:针对病原体进行抗感染治疗,如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

    2. 非感染性发热: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如肿瘤切除、内分泌调节等。

    3. 皮肤散热减少:加强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必要时使用药物促进皮肤散热。

    4.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药物治疗、物理降温等。

    总之,腋下37.4摄氏度是否属于发热,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若出现发热伴随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 当孩子出现发烧和喉咙红肿的症状时,家长们常常会感到焦虑。本文将为您介绍如何应对孩子发烧喉咙红肿的情况,包括物理降温、药物治疗以及日常护理等方面的内容。

    一、了解发烧喉咙红肿的原因

    发烧喉咙红肿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例如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炎等。这些疾病通常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需要及时治疗。

    二、物理降温的方法

    对于体温不超过38.5℃的孩子,家长可以采取以下物理降温的方法:

    • 使用温水或酒精擦拭孩子全身,帮助散热。
    • 给孩子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保持皮肤干燥。
    • 给孩子多喝水,促进新陈代谢。
    •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孩子过度出汗。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使用冷水给孩子进行物理降温,以免刺激皮肤。

    三、药物治疗的选择

    当孩子半夜发烧且体温超过38.5℃时,家长可以考虑以下药物治疗:

    • 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以上、对阿司匹林不过敏的孩子。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起到解热镇痛的作用。
    • 小儿退热栓:主要成分为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对阿司匹林过敏、不耐受的孩子。通过减少前列腺素PGE1,使中枢体温调定点下降,从而达到解热的目的。

    在给孩子用药时,请务必按照医嘱,不要随意更改药物剂量。

    四、日常护理注意事项

    在治疗期间,家长需要关注以下事项:

    • 让孩子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 外出时佩戴口罩,避免接触病原体。
    • 给孩子清淡饮食,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 定期给孩子监测体温。
    • 根据医嘱给孩子用药,不要随意更改药物剂量。

    五、及时就医

    如果孩子发烧喉咙红肿的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者出现其他严重症状,请及时带孩子就医。

    总结

    孩子发烧喉咙红肿时,家长可以通过物理降温、药物治疗以及日常护理等方法帮助孩子缓解症状。同时,及时就医也是非常重要的。

  • 当您出现感冒发烧39度的情况时,首先要保持冷静,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下是一些针对感冒发烧39度的处理方法:

    1. 服用退烧药:扑热息痛片、维C银翘片、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可以有效缓解发烧症状。

    2. 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有助于身体恢复。

    3. 适当饮食: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补充水分和维生素。

    4. 物理降温:可以使用温水擦拭身体,或者使用冰袋敷在额头等部位,帮助降温。

    5. 寻找病因:感冒发烧39度可能是感染性疾病导致的,需要及时就医,找出病因,对症下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以预防感冒发烧:

    1. 增强体质: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

    2. 注意防寒保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

    3.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4. 健康饮食:多吃蔬菜水果,保持营养均衡。

    5.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 对于两个月大的婴儿来说,发烧往往是一个需要引起家长重视的信号。由于这个年龄段的婴儿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完全成熟,他们对外界环境的温度变化和病原体的抵抗力相对较弱,因此更容易出现发热的情况。

    婴儿发烧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 呼吸道感染:如感冒、肺炎等,这是婴儿发烧最常见的病因。
    • 胃肠道感染:如腹泻、肠炎等,可能导致婴儿发热并伴随消化不良。
    • 泌尿系统感染:如尿路感染,可能导致婴儿发热并伴有尿频、尿急等症状。
    • 其他疾病:如川崎病、白血病、淋巴瘤等,也可能导致婴儿发热。

    此外,婴儿发烧还可能由于以下原因引起:

    • 衣物穿着过多:婴儿新陈代谢旺盛,如果衣物过多,容易导致体温过高。
    • 被子过厚:婴儿睡眠时,如果被子过厚,也容易导致体温过高。
    • 身体缺水:婴儿身体水分含量较高,缺水会导致体温调节障碍,容易发热。
    • 尿路感染:外阴不干净或饮水量减少,容易导致尿路感染并引起发热。
    • 接触病原体:婴儿抵抗力较弱,容易通过接触周围的感染者而感染。

    当婴儿出现发热症状时,家长应采取以下措施:

    • 观察病情:注意观察婴儿的精神状态、食欲、睡眠等,以便及时判断病情。
    • 物理降温:可以用温水擦拭婴儿的全身,以帮助降温。如果温度较高,可以将婴儿浸泡在温水中,以直接降温。
    • 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适当降低室内温度,如使用空调或风扇等,以帮助降温。
    • 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鼓励婴儿多饮水,以促进出汗和排尿,有利于体温下降。
    • 注意饮食:以轻食为主,避免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多吃有利于消化的液体食物。
    • 及时就医:如果婴儿的体温超过38.5℃,或者伴有其他症状,如持续哭闹、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总之,两个月大的婴儿发烧是一个需要引起家长重视的信号。家长应密切关注婴儿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以确保婴儿的健康。

  • 发热伴随头痛是常见的症状,让人痛苦不堪。那么,当遇到发烧头痛欲裂的情况时,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我们可以采取退烧措施。常见的退烧药物有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它们可以帮助降低体温,缓解头痛症状。同时,物理降温也是不错的选择,比如使用冷敷贴或者温水擦拭身体,可以帮助身体散热。

    除了退烧和物理降温,使用镇痛药物也是缓解头痛的有效方法。常用的镇痛药物有布洛芬缓释胶囊、曲马多等,它们可以减轻头痛带来的痛苦。

    那么,发烧头痛的病因是什么呢?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 头部血管扩张:发热时,身体为了散热,会扩张血管,导致头部血流量增加,从而引起头痛。

    2. 脑部感染:如脑炎、脑膜炎等,这些疾病会导致颅内压力升高,引起头痛。

    3. 全身性疾病:如甲亢、白血病等,这些疾病也会引起发热,进而导致头痛。

    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头痛,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对于继发性头痛,如脑炎、脑膜炎等,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对于原发性头痛,如偏头痛、紧张性头痛等,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法进行缓解。

    除了治疗,日常保养也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议:

    1. 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

    2. 饮食合理: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补充营养。

    3. 避免熬夜: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4. 适量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5. 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酒精等。

    总之,发烧头痛欲裂时,我们要及时采取正确的措施,同时注意日常保养,才能更好地应对这一症状。

  • 孩子夜间发烧时,推拿按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降温方法。如果是由外感引起的发烧,可以尝试以下推拿按摩方法: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穴、清天河水、清肺经。这些方法可以帮助调节体温,缓解不适。

    发烧是人体对病原体的一种防御反应,当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时,我们称之为发烧。发烧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感染、炎症、药物反应等。当孩子发烧时,家长应该注意观察孩子的症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如果孩子发烧是由于偏寒引起的,可以尝试以下推拿按摩方法:推三关、拿风池穴、掐揉二扇门。这些方法可以帮助驱寒,缓解不适。

    如果孩子发烧是由于肺胃实热引起的,可以尝试以下推拿按摩方法:清肺经、清胃经、清大肠经、运板门、运内八卦、清天河水、打马过天河、推六腑、揉天枢穴、推下七节骨。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清热解毒,缓解不适。

    孩子发烧时应该多喝水,注意休息,防止交叉感染。可以口服小儿感冒灵颗粒,能够治疗和缓解感冒引起的各种症状。如果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应该给予布洛芬混悬液对症治疗,能够起到快速退烧的作用。

    发烧的病人不应该担心。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多喝水,经常小便,呼吸新鲜空气,避免疲劳和寒冷,多休息,饮食清淡,保持愉快舒适的心情。发烧可以很快恢复正常。发烧患者应避免遮盖汗水。发烧时,尤其是当体温已经很高时,如果通过覆盖汗水加热,可能会导致体温进一步升高,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发生热性惊厥。发烧的病人需要注意监测体温。如果体温高于39℃,应立即在医院进行常规检查和心电图支持。有人强调发烧不能过度劳累。如果工作过度,发烧时感冒,很容易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和心肌炎。风湿性疾病可能会发生,会对心脏造成严重损害。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