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怕冷?有可能是体质虚,容易感冒的。
这个结论貌似并不稀奇,但是,“怕冷,后来得了心梗”,是不是很意外?
隔壁的崔大爷刚做完心脏支架手术出院。此前,他就是怕冷,甚至五月份都要盖棉被,并且身上还出现了浮肿。这到底是是怎么回事呢?
答案就是,膜性肾病。由它引起的浮肿怕冷是会引起心肌梗塞的。
膜性肾病这个名字起得很形象,因为患者肾小球的毛细血管上沉积大量免疫复合物,像包了一层“膜”,所以被称为膜性肾病。
膜性肾病的四大“魔性”
1. 大量蛋白尿
膜性肾病的典型症状就是大量蛋白尿,这是因为患者肾小球滤过屏障被破坏,就像“渔网”被戳了很多“大洞”,这使本该重新吸收回血液的白蛋白像“漏网之鱼”一样,“泄露”到了尿液排出体外。
当尿液里的蛋白含量超过150mg/d,就被称为“蛋白尿”,而膜性肾病患者的尿液蛋白则会超过3.5g/d,是标准的23倍!
如果尿液中有“持久泡沫”就有可能含有大量不该出现的蛋白质。
2. 低蛋白血症
当大量白蛋白随尿液排出体外,会导致血管里的白蛋白减少。而白蛋白之于血液就如同盐之于盐水,因此,白蛋白流失会造成低蛋白血症。
3. 高度水肿
血液白蛋白降低,“盐水”变淡,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血液里的水分跑到组织间隙里,造成双下肢或颜面水肿,严重时可出现腹腔积液、胸腔积液。同时血液变粘稠,流速减慢,易形成静脉血栓,当栓子阻塞心脏血管时,就会导致心肌梗塞。
4. 高脂血症
膜性肾病患者常伴有高胆固醇血症或高甘油三酯血症,这是由于肝脏脂蛋白合成增多,外周组织利用和分解减少造成的。这也是膜性肾病的“预警信号”之一。
三大高危因素容易引发膜性肾病
1. 长期素食
节食、吃素,简直就是肾脏的“悲歌”。一方面植物性蛋白是非优质蛋白,进入人体后会产生较多的代谢垃圾,增加肾脏的排泄负担,另一方面当人体内没有摄入足够量的脂肪时,蛋白质就会作为能量被身体代谢,产生氨,氨可直接伤害肾脏。我国营养专家建议成人一般一天摄入25g左右油脂为宜。
2. 久坐憋尿
憋尿使尿素尿酸等有害物质长期在膀胱停留,尿液中细菌大量繁殖容易引起膀胱炎、尿道炎。尿路感染还会向上蔓延到肾脏,引起肾盂肾炎,肾功能衰竭,严重时可发展为尿毒症,危及生命。
3. 高嘌呤饮食习惯
嘌呤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在人体内嘌呤氧化而变成尿酸,经肾脏滤过排出体外。肉类中嘌呤含量高,经人体代谢产生大量尿酸,加重肾脏负担,一旦“过载”,就会出现高尿酸血症,导致各种各样的肾病。
并不是所有浮肿怕冷的症状都是膜性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都有浮肿怕冷的症状,但是我们需要了解这些疾病常识,及时引起注意,初步鉴别,并及时到医院做全面检查,赶走疾病隐患,稳固健康常态。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
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一种类型,也是冠心病中常见的致死率较高、致残率较高的一种类型。因为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较高,所以也因为其可怕性得到大家的广泛熟知。
怎么预防心肌梗死呢?
1.杜绝不良习惯
不良习惯是导致发生心肌梗死的常见诱因之一,也是现代人心梗高发和低龄化的最为常见的原因,主要的不良习惯包括很多,比如吸烟、喝酒、熬夜、睡眠不足、吸毒等等,不良习惯的增加,大大增加心梗的发生率,所以,杜绝不良习惯,是减少心梗发生的最可行的方法之一。
2.控制好相关疾病
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肾病等等相关疾病所致的心梗,更是心梗高发的主要原因,因为这些疾病会加速或者诱发心梗的发生,所以一旦罹患这些疾病,积极降压、控糖、减重、降脂等,会减少心梗的发生概率。
3.保持良好心态
工作压力过大,焦虑、抑郁等心因性因素,也是现代人心梗高发的重要诱因,现代人生活、工作压力过大,会导致交感神经张力过高,从而导致心梗高发,所以良好的心态,是减少心梗发生的重要措施。
4.规律生活习惯
按时作息,工作生活规律,积极御寒保暖,避免高热中暑,适时增减衣物,定期保健养生,可以使得生物钟更有节律感,减少不必要的发生其他疾病的概率,从而减少心梗的发生。
5.一旦罹患冠心病谨遵医嘱
一旦发现自己罹患冠心病,那么按时服药,定期复查等谨遵医嘱,可减少心血管病急性事件,减少心梗的发生,而不能很好的进行冠心病二级预防的病人,其心梗发生率也就大大高于良好的冠心病二级预防的病人。所以,一旦罹患冠心病,谨遵医嘱会减少心梗的发生几率。
仅此而已,注意一些小的细节,心态上藐视它,但是从行动上重视它,我们或许可以和冠心病良好相处,让并发症或者急性心血管事件来的更晚一些。
鱼油是什么东西呢?鱼油的主要物质是EPA和DHA,也就是我们常说的,25碳5烯酸和22碳6烯酸。而这两者,都属于ω—3脂肪酸。而关于ω—3脂肪酸能否预防心血管病的说法,争论已久,那么到底鱼油能否预防心脏病呢?
一、鱼油有哪些作用?
鱼油的作用,大概应该包括降低甘油三酯,抗炎,抗栓,等三个方面。在一些循证医学的临床研究中,证实了甘油三酯在使用鱼油以后可以降低的事实。而且有资料显示,鱼油的使用和他汀组相对照,同样具有抗炎抗栓作用。也正因为鱼油的这些作用,所以,在关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争论中,持续了几十年的时间。
二、鱼油有哪些风险?
鱼油作为食物中的一种成分,尚没有相关风险和致病的报道。而且鱼油价格便宜,副作用小,因此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的保健品,经常会被推荐到我们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人群当中。虽然鱼油的大多数实验,并没有明显的改善心血管疾病预后的结果,但鱼油作为一种没有风险的食物成分,仍然被许多人所接受。
三、鱼油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吗?
在几十年的临床研究中,鱼油的大多数临床实验结果,都是令人失望的,虽然有一些实验,给我们提供了希望,但鱼油使用始终没有能够写入到心血管疾病预防的相关指南中。这也就意味着鱼油可能对心血管疾病有所获益,但并没有得到医学界的认可。
四、只用鱼油预防心血管病可以吗?
所以关于鱼油是否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我们可以得出以下这两个观点,首先就是鱼油的使用有可能会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获益,其次鱼油作为食物中的一种成分,可能风险较小。所以,对于有经济条件基础的患者,可以适当补充鱼油以预防心血管疾病。但心血管疾病的预防,绝对不是靠鱼油来成功的,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是需要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药物干预。
看懂了吗?鱼油可以吃,不推荐,但绝不反对。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李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身体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一、冠心病是咋回事?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冠心病是一慢性疾病,其主要是各种原因导致的冠状动脉狭窄,从而导致病变冠脉所供应的心肌缺血改变的一种疾病。所以,通俗的来讲,冠心病也就是冠状动脉狭窄导致的一种综合征。
冠心病平时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但随着时间的转移,病变和病情可能会逐渐地加重。患者也会出现相应的症状。多数冠心病表现为活动耐量下降或者不能活动,活动后出现胸闷、胸疼、气短或者憋气等不适症状,休息后可缓解。但也有冠心病直接表现为猝死、心律失常或者心功能不全。
二、冠心病有哪些可怕的结果?
1.影响生活质量
冠状动脉长期缺血的情况下,最终会导致远端下游相应的灌注区域的心肌缺血,从而导致患者活动后不适,甚至不能活动,或者静息状态下也发生心绞痛,从而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2.导致心功能不全
长期持续的心肌缺血,会导致缺血性心肌病,心肌重构,心脏扩大,从而使得心脏泵功能衰竭,患者出现活动后气喘,不能平卧等左心功能不全症状,或者合并下肢水肿,肝淤血,胃肠道淤血等右心功能不全症状,甚至同时出现全心功能不全的表现。
3.导致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冠心病常见的并发症,轻者可表现为早搏,房早或者室早,严重者可表现为室速、房颤,甚至室颤或者心脏骤停。而心律失常多数继发于心肌缺血之后,是冠心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4.出现急性心肌梗死
长期持久的冠心病,即使在服用药物的情况下也会出现进展,如果不服用药物,进展的速度可能会更快,冠心病五种类型中,急性心肌梗死可能是大家了解最多也最常碰到和听到的一种类型。冠脉狭窄的基础上,斑块的破裂会导致血小板急剧聚集,从而导致血管管腔的急性闭塞,就是常说的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导致的死亡,也是冠心病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
5.猝死
冠脉狭窄的突然加重或者堵塞,导致心肌急性缺血,造成局部电生理紊乱,从而导致心脏骤停的结局,就是心源性猝死。在冠心病的分型中,分为“心绞痛型、心肌梗死型、无症状型、心力衰竭或(和)心律失常型、猝死型”共五种类型。从字面意思也可以看到,猝死型可能是冠心病最为残酷的一种也是最不能让人接受的一种类型和结局了。
当然,除了以上危害,冠心病还可以有其它一些并发症或者危害,但无论怎样,一旦出现并发症或者不良结局,都会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和预期生存寿命。
三、怎么防止这么可怕的事情发生?
虽然冠心病的危害比较大,但我们也不要对过于恐惧冠心病。因为,冠心病是一种现代生活方式病,是一种可以预防发生的疾病。即使已经换上了冠心病,也可以通过二级预防而得到效果很好的治疗。我们怎么防止这么可怕的事情发生呢?
1、控制体重,饮食清淡
控制体重可减轻心脏负荷,也可减少冠心病的相关并发症。清淡饮食可减慢冠心病进程,日常饮食中,无论是食物的颜色还是品种,都要注意均衡搭配,保证食材的新鲜,只有从细节入手,才可以让冠心病更长久。
2、避免超负荷工作,减轻日常压力
超负荷工作和压力太大,是现代人的常态,长期使体内的心脏“发动机”全速运转,可能是现代人冠心病越来越多,越来越年轻的主要原因。 学会调节生活节奏,张弛有度,工作有节,才能让我们远离冠心病和其他疾病。
3、避免不良生活习惯,定期健康体检
避免抽烟喝酒,避免熬夜吸毒,避免其他不良生活习惯,可以减少相当比例的冠心病。而且定期健康体检,尤其是已经罹患冠心病的人群,定期的心电图检查,心脏彩超检查,肝肾功能检查等可以尽早发现和识别可能出现的冠心病并发症。
4、住的离医院近点
对,你真的没有看错,住的离大医院近点是减少冠心病不良结局的重要方法之一。因为一旦发生严重的冠心病并发症,可以自己处理的概率非常小,而发病时离大医院太远而延误治疗,是冠心病常见的遗憾。有基础病的人应尽量避免在拥挤环境中活动,如果一旦发生冠心病,及时到有急诊手术条件的大医院就诊,可减少相当比例的不良风险。
冠心病,很可怕;但是直面已经发生的冠心病,正确的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冠心病,也可以幸福快乐的好好活着......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正常人的血压随内外环境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在整体人群,血压水平随年龄逐渐升高,以收缩压更为明显,但50岁后舒张压呈现下降趋势,脉压也随之加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值,是有规定的,正如提问者的问题一样,将高血压的血压降的过低,也是容易有危险的!
一、达标不是把血压降的更低
高血压的降压目标,是血压达标,而这里的达标,肯定不是越低越好,如果将血压降的过低,肯定是会增加相关疾病的风险的,道理很简单,灌注不足导致的心梗脑梗屡见不鲜。所以,把血压控制好可以,但降的太低也就不对了,我们不仅仅要把血压降下来,还得保证降到一定的程度,不能太高,当然也不能过低。
二、血压降的过低是减药或者停药的一个标准
好多人问,那我高血压,如果血压降低过低或者太低怎么办?这个问题,其实非常简单,这时候已经是我们血压药减量的标准了,此时我们就需要减量降压药物,比如把两种降压药物变成一种,或者只减量其中的一种降压药物。如果减量药物后血压仍然过低,那么就需要考虑再减量或者停药了。
三、不能为了吃降压药而吃降压药
降压药要吃,但不能为了吃降压药而吃降压药,吃降压药是有其一定的目的的,比如为了降压,为了保护靶器官,为了使得心率达标等等。我们不能盲目的为了吃降压药而吃,了解你吃降压药的目的,有时候也很重要。过犹不及,也是这个道理,我们为了降压,而把血压降低到另外一个极端,这也是降压中不允许的。
亲,听懂了吗?过犹不及,把血压降的过低,也是一种伤害。
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天凉了,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又多了,现在各个医院的心内科、神经内科呈爆满趋势。这几天值班陆续又收了一些心梗的患者。对于突发胸痛、大汗有濒死感的患者大多都会很快的选择就医,得到较好的救治,减少死亡率。但是对于不典型的心梗,因为不能很好的鉴别,造成了不能挽回的损失。今天内容就是为了能让大家对不典型的急性心梗进行识别,提高警惕,从而保证生命安全。
清晰记得那是2年前的腊月廿四,那时候我还在急诊下属的综合内科病房,为什么记得这么清楚呢?因为我们这个地方腊月廿三是小年,小年这天有扫房的习俗,扫尘祭灶兴家的寓意。故事的主人公是个70+岁的大爷,扫房过程中突然出现头晕,上年纪了嘛也没有太在意,以为休息下睡一觉就好了。第二天仍然有头晕,于是就是找他儿子带到医院看病,而正好这个家属和我们医院五官科的医生是同学,那天赶上我在病房值班,科里副主任告诉我一会要收一个头晕的患者,现在从急诊去做头颅CT了。很快患者行头颅CT检查回来,我去急诊接患者,就在急诊医生开住院证的过程中,大爷突然双眼凝视,呼之不应,我赶忙吩咐护士测血压,急查心电图,哎呀!不好心电图下壁导联ST抬高,心率30次/分,患者阿斯综合了。赶紧阿托品1毫克静脉注射,很快患者心率恢复到60次/分以上,恢复意识。赶紧送入急诊监护病房,此过程中患者又出现应激性溃疡,很是凶险,好再后期给予精心治疗后好转出院。这就是一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病例。该患者无任何胸痛、胸闷不适的症状,后来听家人叙述,患者到医院后下车是两个家属驾服下来的,当时患者双下肢无力,精神状态也差。因为没有任何心脏症状,连急诊医生也不能发现心脏的异常。再有一个患者是我听我们急诊主任讲述的,一个50多岁的妇女因为恶心、呕吐、周身无力来看病,也是没有胸闷、胸痛不适,既往胃肠良好,看着也不像胃肠症状,建议行心电图检查,死活不同意,最后急诊接诊医生实在没办法就说:作图没事的话费用算我的,有事您缴费。这样才勉强同意,一查图又是一个下壁心肌梗死。
不典型的无痛心梗就像一个沉默的杀手,潜伏在我们身边。稍有不慎就会惨遭毒害。我认为凡是50岁以上,颌部以下脐部以上任何不适,常规查心电图,不要因此几十块钱,因为您的不理解,而不去配合,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如果查图没事的话您留有一份心电图,将来万一有不适,可以进行比较心电图的变化,有事就需要赶紧治疗。我想如果你看过这篇文章后也一定会配合医生进行常规检查了吧。为了让更多的人明白,也为了更多人的健康,所以我坚持健康科普。
那么上述两个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为什么一个头晕,一个恶心呕吐呢?心脏的下壁和后壁分布较多的迷走神经,迷走神经支配肠胃,因此下壁后壁梗死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类似胃肠炎症状。另外急性下壁心梗后容易造成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到阻滞等严重心律时常,导致脑供血不足,从而出现头晕症状。由于急性心梗有时候症状不明显,特此提醒大家:糖尿病、脑血管疾病患者如果出现胸部轻微不适就必须立即就医检查。普通人如果平时没有胃肠炎。突然出现胃肠炎症状,或者无诱因出现牙痛、咽痛、颈肩部应该及时医院就诊,消除隐患,防治猝死。
中国每10秒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疾病,每年有35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据了解,北京市急性冠心病事件院外死亡人数是院内死亡人数的2.61倍,25-45岁急性冠心病院前死亡占总死亡的95%,其中64.8%发生在家中。
急性心梗急性发作急救时需注意马上停止一切活动,卧床休息,尽量减少激动,保持室内安静,以免刺激病人加重病情。并且立即服用救心丸,同时拨打急救电话,争取尽快送院治疗。
心脏手术后,血流得到改善,为什么心脏还会不舒服呢?咱们今天一起来探讨一下!
一、没有完全血运重建
心脏支架手术又称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即将球囊导管通过血管穿刺置入狭窄的血管,在体外将球囊加压膨胀,撑开狭窄的血管壁,使病变血管恢复畅通,以预防冠状动脉急性闭塞的治疗。心脏搭桥手术又称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指当一条或多条冠状动脉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狭窄、阻塞导致供血不足时,在冠状动脉狭窄的近端和远端之间建立一条通道,使血液绕过狭窄部位而到达远端的手术。多取患者本身的血管,如大隐静脉、乳内动脉、胃网膜右动脉、桡动脉、腹壁下动脉等,将狭窄冠状动脉的远端和主动脉连接起来,让血液绕过狭窄的部分,到达缺血的部位。心脏搭桥手术是公认的治疗冠心病最有效的方法。不管是支架手术,还是搭桥手术,有许多病人都不能完全血运重建,也就是说支架或者搭桥,只是解决了绝大多数的心肌缺血,但诸如一些小血管或者不能搭桥或者支架的血管,依然会面临心肌缺血!所以,部分患者仍然会有不舒服!
二、合并其他并发症
患者血运重建只能解决供血问题,但其他问题不会因为支架或者搭桥而解决!比如患者已经合并心衰,合并严重的薄膜关闭不全,合并室壁瘤,合并室壁运动异常等情况!这些情况不会因为搭桥或者支架而治愈,依然会伴随患者,患者缺血解决以后,依然会因为这些问题而存在症状,感觉到不舒服!
三、出现心脏神经官能症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搭桥或者支架以后患者最容易出现的一种疾病,其往往和患者的各种情绪有关,比如担忧、焦虑、恐惧、害怕等等,从而出现各种各样的不舒服和不适感!这就需要我们仔细分辨,认真鉴别,只有分辨出来,才能更好的对症治疗!
其实还有其他一些原因,但常见的多为以上几点!综上所述,不是所有的手术后都会完全治愈,还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去处理!
亲,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最新的科普推送给您……
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李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原来是大家所不熟知,一个比较陌生的东西,但随着大家对健康的越来越重视,尤其是体检的越来越多,低密度脂蛋白也越来越多的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关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它有什么作用,他升高又需要怎样来应对?你们知道吗?
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什么作用?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在血浆中由极低密度脂蛋白转变而来,主要在血管内合成,是运输胆固醇到肝外组织的主要运载工具。胆固醇在血液中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通俗地理解为"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血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可以把血液中的脂质运输到血管内皮,逐渐沉积于血管壁上,也就导致了我们常常听到的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当斑块出现不稳定,就会出现我们常见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比如冠心病,脑梗塞,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等等。所以在已经被证实的研究中把低密度脂蛋白看作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一个罪魁祸首,这也主要是因为低密度脂蛋白的作用。
二、低密度升高真的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吗?
事实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升高,只是会增加心脑血管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发生概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但即便如此,低密度脂蛋白升高仍然被看作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一个重要预测指标!
三、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需要怎么办?
很多种因素都能够引起低密度脂蛋白偏高的升高。超重和肥胖的人容易引起低密度脂蛋白偏高。和其他血脂升高一样,低密度脂蛋白升高也需要先从生活方式干预开始,控制饮食、适量运动是控制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的基础!当然,很多时候,如果有必要,需要进行必要的药物干预治疗!这样,才能有效的减少事件,改善预后!
亲,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李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身体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猝死是一个临床综合征,平时看来健康或病情已基本恢复或稳定的人群,在短时间内突然发生意想不到的非人为原因而导致的死亡,被称之为猝死。
猝死有什么特点呢?
1.发病急:
大多数猝死发生在发病后即刻或者至一小时或者数小时以内的死亡,所以,猝死的预防相当困难,因为毫无征兆又发病太急,往往不易被发现和注意。
2.进展快:
从发病到死亡多长时间才能认定为猝死呢?具体的量化时间目前尚无公认的统一标准,有人认为其从发病至死亡的时间在1小时、6小时、12小时和24小时之内,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的时间是6小时之内。由此可见整个综合征的进展过程之快。
3.结局差:
猝死是以死亡为结局的综合征的统称,所以,没有死亡就没有猝死的概念。而一旦发生猝死,其结局就是——死亡。
4.人数多:
我国每年有180万人死于猝死,平均每分钟有3~4人因猝死而死亡,其中心脏性猝死人数达54万。可见猝死人数之多。
5.难预防
正是因为是看起来健康的人群,而且是毫无防备的突然间发病,所以猝死的预防非常难,你对一个正常人讲你会猝死,我估计你是找骂型的,但猝死就是发生在不可能发生的人群身上才是猝死。
冠心病很容易发生猝死吗?
在猝死的分类中,就分为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心源性猝死也称之为心脏性猝死,它指由于心脏原因导致的患者突然死亡。心源性猝死的时间节点,多数人认为是从发病到死亡的时间一般在瞬间至一小时之内发生。
在全部猝死患者中,心源性猝死占75%之多。从我国猝死死因的表格可以看到,猝死中最常见的病因是冠心病所致。心血管疾病是我国居民死亡的第一大死因,而冠心病是心血管疾病中的主力军,冠心病患者也是最容易发生猝死的人群,所以这个问题非常容易回答,由数字就可以得出结论——冠心病最容易发生猝死。
一旦罹患心血管疾病或者心脏器质性疾病的人群,做好冠心病二级预防等治疗,才能改善预后和减少猝死。
很多人听说过心肌梗塞,也被心肌梗塞吓得心惊胆寒过,心肌梗塞是冠心病中比较严重的一种类型,如果救治不当或者救治不及时,那么患者的远期预后和生活质量都会大打折扣。所以,心肌梗塞的救治,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怀疑患者心肌梗塞后,作为一个普通人,该如何进行急救呢?
一、呼叫120
心肌梗塞没有任何特效方法,也没有任何偏方可以救治,包括中医中的任何所谓的特效方法。在目前已经知道的救治方法中,只有进行溶栓和急诊手术,才能有效减少死亡率和并发症。而这两项救治方法方式,都需要在专科医生并且在医院内完成,在院外不可能完成,所以一旦怀疑心肌梗塞,尽快拨打120到医院进行救治,是重要的第一步。
二、减少活动
心肌梗塞以后,患者随时可能出现恶性心律失常,而心梗后如果患者活动加剧,不仅仅会加重心脏负荷,还会因为患者突发恶性心律失常而导致晕厥等情况,会加重病情,增加并发症。
三、完成诊断
到医院后,进行相关检查确诊心肌梗塞非常重要,因为心梗的相关症状,其他疾病也可以表现出来,完成心肌梗塞的诊断,可以开始进行药物和其他治疗,会有效的缩短救治时间,改善预后。
四、血运重建
明确心肌梗塞后,可以进行救治方式的选择,刚才已经讲到,进行溶栓和急诊介入是心肌梗塞的有效救治方法。但选择哪一种救治方法,需要根据患者所在地区,医疗水平等综合考虑,但尽快、尽早、有效的开通血管,才可以减少死亡和风险。急诊介入手术,是明确的可以改善预后的有效方法,如果没有技术等条件,可以选择溶栓。
五、术后康复
进行血运重建治疗后,进行术后的并发症的预防,进行心脏康复,是患者血运重建后的主要治疗,也是减少死亡,改善预后的重要举措。所以,术后预防并发症和心脏康复,可以有效的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长度。
六、远期治疗
即便是心肌梗塞出院以后,仍然需要长期吃药、定期复查以及有效的生活方式干预等治疗,远期治疗进行冠心病的二级预防,可以减少事件、死亡和再住院率。
看懂了吗?心肌梗塞的治疗是一个系统全面的救治体系,需要多环节的沟通和融合,才能有效的改善心梗的预后,减少并发症和死亡。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
心肌梗死确实越来越年轻化和很多因素有关系,这在接下来的讨论当中我们也会提到。但大家发现没有,在原来五六十年代的时候心肌梗死非常的少,为什么现在心肌梗死就多了起来呢?今天咱们就一起走进年轻化的心肌梗死,讨论一下和上面这个问题以及和如何预防的问题。
一、心肌梗死为什么越来越年轻化?
随着我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饮食结构,出行方式等诸多方面的改变,我们的疾病谱也在发生了变化,原来可以轻易让我们致命的消化道感染等疾病,现在已经非常的少见,但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心血管疾病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越来越多见,这主要就是因为这些改变导致了动脉粥样硬化的过早发生,而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肌梗死的病理生理基础。
二、心肌梗死是如何发生的?
各种原因导致心脏冠状动脉血管的突然中断,而血管的中断导致远端心肌供血的突然停止。停止血供对于心肌来说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因为时间一旦足够长,那么就会出现心肌的缺血缺氧坏死,在患者心肌坏死的过程和心肌坏死以后,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症状以及相关的并发症,甚至会死亡,而这种概率非常的高,这也是心肌梗死可怕的最主要的原因.
三、如何预防急性心肌梗死?
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永远都是一个常谈常青常谈常热的话题。其实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之前,50%~80%的患者都会出现世贤的先兆症状,但正是因为我们对这些先兆症状没有识别,或者识别以后没有及时处理,才导致了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所以及早识别先兆症状可能是预防心肌梗死最有效的方法。
当然对于没有先到症状或者有先兆症状不能识别,以及即便识别没有处理的这些患者,如何预防心肌梗死呢,那么就贵在平时的日常生活方式的干预,老生常谈的几句话——管住嘴、迈开腿,戒烟酒、心态美,便是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最好的法宝。
心肌梗死会严重的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质量以及寿命长度,所以足够重视,对于生活方式的改变,足够重视心肌梗死先兆的发生,我们才能最有可能最大限度的预防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