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
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一种类型,也是冠心病中常见的致死率较高、致残率较高的一种类型。因为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较高,所以也因为其可怕性得到大家的广泛熟知。
怎么预防心肌梗死呢?
1.杜绝不良习惯
不良习惯是导致发生心肌梗死的常见诱因之一,也是现代人心梗高发和低龄化的最为常见的原因,主要的不良习惯包括很多,比如吸烟、喝酒、熬夜、睡眠不足、吸毒等等,不良习惯的增加,大大增加心梗的发生率,所以,杜绝不良习惯,是减少心梗发生的最可行的方法之一。
2.控制好相关疾病
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肾病等等相关疾病所致的心梗,更是心梗高发的主要原因,因为这些疾病会加速或者诱发心梗的发生,所以一旦罹患这些疾病,积极降压、控糖、减重、降脂等,会减少心梗的发生概率。
3.保持良好心态
工作压力过大,焦虑、抑郁等心因性因素,也是现代人心梗高发的重要诱因,现代人生活、工作压力过大,会导致交感神经张力过高,从而导致心梗高发,所以良好的心态,是减少心梗发生的重要措施。
4.规律生活习惯
按时作息,工作生活规律,积极御寒保暖,避免高热中暑,适时增减衣物,定期保健养生,可以使得生物钟更有节律感,减少不必要的发生其他疾病的概率,从而减少心梗的发生。
5.一旦罹患冠心病谨遵医嘱
一旦发现自己罹患冠心病,那么按时服药,定期复查等谨遵医嘱,可减少心血管病急性事件,减少心梗的发生,而不能很好的进行冠心病二级预防的病人,其心梗发生率也就大大高于良好的冠心病二级预防的病人。所以,一旦罹患冠心病,谨遵医嘱会减少心梗的发生几率。
仅此而已,注意一些小的细节,心态上藐视它,但是从行动上重视它,我们或许可以和冠心病良好相处,让并发症或者急性心血管事件来的更晚一些。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文章首发于 | 胡大一大夫公众号
患了急性心肌梗死,尤其是面积较大的心肌梗死(如前壁心肌梗死),支架或溶栓可挽救心肌,挽救生命。越早做,挽救的心肌面积越多,挽救生命的几率越高。但是,即使支架或溶栓非常及时和非常成功的患者,这些急性治疗也仅是阶段性的姑息治疗。
做好急性期后的二级预防(防再梗死、再支架或搭桥以及心脏猝死的意外),十分重要,需求极大。但目前医疗机构对这方面的服务供给明显不足,甚至缺位,或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尚不落地。
得了心肌梗死,放了支架后,医患双方一般比较重视冠状动脉血管的维护。一是双方都不愿支架里出事;二是不少患者除在导致心肌梗死的“罪犯血管”放了支架外,其他血管还或多或少有些不同程度的狭窄,还未达到应放支架的程度。患者与家属会对这些血管的问题也不放心,害怕出事。
预防血管里再出事,支架本身再出事(支架内长期存在发生血栓的风险,支架内也会再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支架两端血管接头处可能发生狭窄,少数支架断裂带来血栓风险的增加),预防其他血管狭窄加重,应注意:
一、吸烟者,一定要戒烟。吸烟(包括吸二手烟),一是促进支架内或其他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血管内发生血栓,起到诱发急性血栓,是引发急性心肌梗死或心脏猝死的导火索;二是吸烟可加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三是吸烟可损伤血管内层--内皮细胞分泌强的血管扩张剂一氧化氮的功能,诱发血管痉挛。
得了心肌梗死,放了支架,不戒烟的患者是对自己的生命不负责任!这是不能犯的错误。只管做支架,而不指导帮助患者戒烟的医疗机构与医生也是不尽责的。
二、要坚持用中等剂量的他汀(各类原研他汀的一片剂量),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降至<1.8mmol/L,低一些更好。如单用他汀中等剂量,不能把坏胆固醇降至目标值以下,可联合用依折麦布半片-1片(5-10mg)。
预防心肌梗死复发,预防血管狭窄加重,降坏胆固醇是硬道理。降坏胆固醇可稳定甚至逆转斑块。“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他汀剂量倍增,降坏胆固醇的效果仅增6%;联合用5-10mg依折麦布降坏胆固醇效果增加15%-20%。他汀的主要副作用均与剂量相关。同样剂量他汀中国患者的副作用比西方患者更大!根本无必要也很难长期服用40mg或80mg大剂量立普妥,突击使用立普妥40mg-80mg也是“皇帝的新衣”一样的荒谬。
三、用好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二种抗血小板药物(“双抗”)一年。一年后,停氯吡格雷,长期坚持服用阿司匹林75-100mg/日。不建议花上千元钱去常规筛查氯吡格雷抵抗,花钱查的结果与临床并不完全相符。
四、坚持力所能及的有氧运动。争取在心脏预防康复中心过好支架人生俱乐部做6个月的康复。
我要特别提醒患者重视的是对心肌和心脏的保护。即如何在得心肌梗死后,保护好心功能。
心肌梗死,顾名思义是心肌的一部分由于缺血发生了坏死。坏死的心肌部分丧失了收缩功能,其他未坏死的心肌会代偿的加强收缩。久而久之,导致坏死的心肌部分逐渐变薄,最终整个心脏收缩功能会逐渐减弱,可能发展为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冠心病的一个严重后果,降低生活质量,增加猝死与总死亡率。而心力衰竭在患心肌梗死,做过支架后并不会马上发生。因此,医患双方缺乏紧迫感。加上医院只卖汽车,不办4S店,做完支架无后续服务,对血管保护还会提醒患者,因为支架出了事总对医患双方都不好,而对心功能保护就明显关注不足了。保护心功能是需花时间与精力,又不挣大钱的活,这就特别需要致力于心脏预防与康复的医生们,把患者组织成俱乐部,也需把保护心功能的知识广泛传播给广大患者。
保护心功能的知识,我很通俗地告诉大家-----三驾马车,开足马力!
1、螺内酯 20mg 每日一次;
2、β受体阻滞剂,以下三选其一
(1)缓释倍他乐克:每片47.5mg,可从半片至1片开始,根据每个患者各自情况,逐渐加量至1片半至2片,甚至更大剂量。可每日一次服,也可一日二次服。注意优先选缓释剂型。
(2)比索洛尔(康忻或博苏):每片5mg,可从半片至1片开始,逐渐加量;可用至2片。
(3)卡维地洛:可从2.5mg日2次开始,逐渐加量至10mg,日2次。
不同患者最终可耐受的剂量不同,一定要个体化。
这里用药的一个误区是怕心率慢。实际上,在清醒安静时,心率50-60次/分,偶然再慢一点,夜间有个别长间歇,只要无自觉不适,不但有效,而且安全。
如不能用上述药物(如哮喘),可用新药伊伐布雷定。
3、“普利”或“沙坦”类
可首选“普利”类的一种:
(1)卡托普利:可从12.5mg,每日3次开始,逐渐增加剂量,可用至50mg每日3次,即总量150mg;
(2)依那普利:从2.5mg每日2次,逐渐加量可用至10mg每日2次;
(3)培哚普利:从2mg每日1次,逐渐加量,可用至8mg/日。
还可选福辛普利,贝那普利等。
“普利”类药的最常见副作用是“干咳”,如不能耐受,可更换成“沙坦”类药物。如缬沙坦、坎地沙坦。
“普利”与“沙坦”说明书上的适用证都是治疗高血压的降压药。患了心肌梗死的很多患者血压不高了,往往不理解用这些药的重要意义。在调整剂量时,主要注意的也是血压问题。应对的方法是从小剂量开始,循序渐进,逐渐增加,因人而异。不一定每个人都能耐受推荐的最大剂量,但要认真摸索出自己可耐受的最大剂量。
前壁心肌梗死的患者病后超声心动图检查可能发现室壁瘤。室壁瘤不是“肿瘤”,是梗死部分收缩减弱变薄后向外突出,在影像学检查时发现心脏局部鼓出个“小包”,这也并不可怕,更应注意把上述“三驾马车”开足马力。
评估心功能,主要负责向全身射血的左心室功能的方法是超声心动图。超声心动图报告单上常打印一堆令患者紧张困惑的“垃圾指标”,世上本无事,医生不解释,反成了大事。诸如“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轻度三尖瓣关闭不全”“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左室假腱索”“左室舒张功能不良”“左室松弛功能不良”......
得了心肌梗死,每年应复查一次超声心动图,来评价心功能。大家只需重点关注两项主要指标:(1)左心室舒张末径,一般应小于50mm,至少应小于55mm;(2)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通常应不低于50%。
如果心肌梗死后上述这两个指标不正常了,更要及早并长期坚持把三驾保护心功能的马车马力开足,这些指标可能维持,并可能改善。这是预防心力衰竭的关键!
超声心动图无创,成本不高,简便易行,但质控存在问题。同一患者,同一时期,不同医院或同一医院的不同医生报告的结果有时差别很大。要注意选择同一医生的连续监测,看动态改变,这样才靠谱,否则有可能会给患者带来新的焦虑与不安!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
一旦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其心肌的坏死是不可逆的,所以,心梗后的相关并发症,或者是再梗死,就时刻威胁着心梗患者的生命健康。
那么如何预防心肌梗死再发生和并发症呢?
1.药吃好
一旦罹患心梗,患者需要几乎终身服用药物进行冠心病的二级预防,所以,把药吃好是预防心梗后并发症或者再梗死的最好方法,吃药没有捷径,许多人口服药物两年三年之后,因为没有症状,所以,停药者不在少数,而停药后直接导致的可能就是再梗死或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2.勤复查
心梗后复查尤其重要,因为心梗后并发症的发生也不是随时出现,比如心功能不全,可能有部分病人要到1到2年以后才会出现,所以,定期到医院复查肝功能、肾功能、心脏彩超、心电图等检查,有助于及早发现相关并发症,及早处理,防患于未然。
3.会运动
心梗后并不是什么都不能做,也不是什么运动都不能有,心梗后的运动处方,鼓励患者多做有氧运动,会对心梗的愈合有着良好的作用,而适量运动也会有助于减少心梗并发症和再发梗死的可能。
4.戒烟酒
戒烟戒酒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一旦发生心肌梗死,改变生活习惯,杜绝不良嗜好,定期作息和规律生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为同样的年龄,同样的性别,为什么别人没有心梗,而你发生了心梗,需要找到原因,加以预防,如果心梗后仍然执迷不悟,仍然熬夜抽烟等不改变,那么下次心梗或者并发症就离你不远了。
5.懂生活
适度的生活节奏,减少工作压力,减少生活压力,保持愉悦心情,对于预防心梗后再梗死和相关并发症也尤其重要。所以,发生心梗后,更应该懂得如何去生活,更应该懂得拿得起和放得下,方能减少心梗后相关并发症和减少再梗死的发生。
其实预防心梗后并发症,还有其他一些小小的细节,需要我们加以注意,只有更加注意,才能更加安全。
预防并发症,我们需要一直去努力!
动脉粥样硬化要伴随我们一生,我们能够听到的很多耳熟能详的疾病,其实都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比如常见的冠心病、心肌梗死、心绞痛、脑梗塞、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等等。随着大家对健康的重视,很多人都关心一个问题——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这么多见,我们医学这名发达,难道就不能根治动脉粥样硬化吗?
一、动脉粥样硬化能根治吗?
动脉粥样硬化其实是我们生老病死和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我曾经开玩笑的给大家说,如果我们能根治动脉粥样硬化,那么我们的寿命提高到200岁都不成问题。当然这只是一个假设,随着我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的疾病谱也在不断的变化着。而随着我们的寿命不断地提高,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也就成为了我们疾病的主流,成为了最常见的疾病。但无论怎样,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都不能被抑制,只能是减缓或者减轻,以现在的医疗水平,还不能达到根治!
二、听说瑞舒伐他汀的研究可以逆转斑块,是真的吗?
在瑞舒伐他汀做的一项研究中,确实发现口服他汀后的一段时间后,斑块负荷减少了。但做科普的医生经常会打个比方,斑块负荷是减少了,只是原来松软的斑块变得稳定坚固了,原来皮薄馅儿多的包子变成了皮儿厚馅儿少的包子了。我们经常把他汀的作用归结于降脂和稳定斑块,也正是这个道理。即便是斑块负荷减少,也只是其形态和性质的暂时变化,使得斑块消失和以后永远不再发生的可能性还没有。
三、我们应该怎样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这个话题一直到最后才写出来,主要是因为写这个写的太多了,关注我的朋友们可能会发现,其实我们所有科普的内容,大多数都是围绕着这个话题来展开的。要想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就需要把我们所有能够改变的因素和控制的因素都控制好,才能有效的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如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体重,同时控制好诸如动脉炎等其他可以诱发动脉粥样硬化的疾病。再者就是做好生活方式的干预,戒烟限酒、适量运动、良好心态等,也都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法宝之一。只是能够坚持下来的实在是少之又少。
看懂了吗?动脉粥样硬化可防可控,但还不可根治,所以做好预防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
股骨头坏死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外伤、疾病或者不良生活习惯等引起的,因此股骨头坏死的预防也是根据原因来进行的,不同病因引起的疾病预防也是不一样的,股骨头坏死让患者非常的痛苦,因此一定要及时的预防,防止发病率。
股骨头坏死要根据原因来进行预防:
1、外伤引发的股骨头坏死预防:
创伤是造成股骨头坏死的主要因素,能够引发股骨头坏死的外伤有:外力撞击引起股骨颈骨折、髋关节脱位、髋关节扭挫伤等,发生股骨头坏死的程度与创伤后血管破坏程度和侧支循环的代偿能力成正比。
预防创伤引发股骨头坏死的源头是注意对髋关节的保护,北京中医骨科专家提醒应尽量避免髋关节外伤出现,发生脱位、扭伤等情况应及时应对治疗,及早的恢复患处的正常血运,降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其中需要详细说明的是股骨颈骨折,股骨颈一旦骨折发生坏死的几率较高,要求股骨颈骨折患者及时采取复位措施,采用坚固内固定,降低错位情况,术后应做定期检查,不宜过早负重,可从一定程度上预防股骨头坏死的发生。
二、疾病引发的股骨头坏死预防:
皮肤病、骨质疏松、血红蛋白疾病、高雪氏病、胰腺疾病、高尿酸血症、动脉硬化、镰状细胞病、结缔组织疾病、脂蛋白异常、柯兴氏病、静脉源性疾患、铁中毒、糖尿病、支气管哮喘病、骨软化、白血病、血友病等疾病都因影响到股骨头附近的血液循环,从而引发股骨头坏死。
预防股骨头坏死应从控制激素的摄入量出发,另外,降低原发病的发病率也可达到预防股骨头坏死的作用。
三、生活习惯引发的股骨头坏死预防:
日常生活中不良的生活习惯和一些特别的工作环境也会引发股骨头坏死。长期大量的饮酒可引起人体血脂增高,堵塞血管发生坏死,高空、潜水等职业由于压力的改变,使得血管中产生气泡,阻碍了股骨头正常的血液循环。
人们要想远离股骨头坏死就必须做好预防,股骨头坏死的预防首先要找到原因,这样才预防的彻底,除此之外在生活重要保持好的生活习惯,少喝酒吸烟,多增加体育锻炼,并且合理健康的饮食,这样才能达到预防的目的。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心肌梗死是冠心病中风险比较高的一种类型,也是我们经常能够听到的,导致患者猝死的常见类型。随着我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冠心病尤其是心肌梗死,已经成为严重威胁我们生活健康的重要杀手,那么遇到心肌梗死我们应该如何急救呢?
一、尽早发现和识别
急性心肌梗死很多都非常的典型,绝大多数通过我们了解科普知识都能够掌握和判断。所以如果有胸痛胸闷,颈部紧缩感等心梗常见的症状,而且持续不缓解的话,那么我们应该能够尽早发现和识别。
二、尽快进行就医诊治
发现和识别急性心肌梗死是救治的第1步,因为心肌梗死讲究的是分秒必争。尽早发现,识别并不意味着就能够把风险降低到最低,尽早救治才和尽早开通血管,还是保证心肌存活,减少心梗风险的主要措施。在尽早进行就医的时候,我们建议患者减少活动,呼叫120才是最为正确的方法。
三、及时开通闭塞血管
急性心肌梗死,一旦发生,只要血管不能开通,那么心肌的坏死就会持续进行性的发生,所以发现和识别心肌梗死以后尽早进行,就医以后及时通过溶栓或者急诊手术开通闭塞血管,是能够挽救心肌的唯一方法。
四、减少心梗相关并发症
开通血管也不意味着我们就一定完全安全了,心肌梗死还有很多并发症,比如心律失常心脏破裂等等心肌血运重建以后,我们需要进行必要的救治,来减少心梗以后相关的并发症,只有过了急性期以后,才能保障我们心梗的安全以及我们生命的安全。
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才最能体现时间就是心肌,心肌就是生命的真理。所以一旦怀疑自己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或者身边的朋友发生急性心肌梗死,一定要尽早就医,并且及时进行正确的救治,否则后悔晚矣。
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李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身体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心肌梗死确实越来越年轻化和很多因素有关系,这在接下来的讨论当中我们也会提到。但大家发现没有,在原来五六十年代的时候心肌梗死非常的少,为什么现在心肌梗死就多了起来呢?今天咱们就一起走进年轻化的心肌梗死,讨论一下和上面这个问题以及和如何预防的问题。
一、心肌梗死为什么越来越年轻化?
随着我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饮食结构,出行方式等诸多方面的改变,我们的疾病谱也在发生了变化,原来可以轻易让我们致命的消化道感染等疾病,现在已经非常的少见,但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心血管疾病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越来越多见,这主要就是因为这些改变导致了动脉粥样硬化的过早发生,而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肌梗死的病理生理基础。
二、心肌梗死是如何发生的?
各种原因导致心脏冠状动脉血管的突然中断,而血管的中断导致远端心肌供血的突然停止。停止血供对于心肌来说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因为时间一旦足够长,那么就会出现心肌的缺血缺氧坏死,在患者心肌坏死的过程和心肌坏死以后,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症状以及相关的并发症,甚至会死亡,而这种概率非常的高,这也是心肌梗死可怕的最主要的原因.
三、如何预防急性心肌梗死?
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永远都是一个常谈常青常谈常热的话题。其实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之前,50%~80%的患者都会出现世贤的先兆症状,但正是因为我们对这些先兆症状没有识别,或者识别以后没有及时处理,才导致了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所以及早识别先兆症状可能是预防心肌梗死最有效的方法。
当然对于没有先到症状或者有先兆症状不能识别,以及即便识别没有处理的这些患者,如何预防心肌梗死呢,那么就贵在平时的日常生活方式的干预,老生常谈的几句话——管住嘴、迈开腿,戒烟酒、心态美,便是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最好的法宝。
心肌梗死会严重的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质量以及寿命长度,所以足够重视,对于生活方式的改变,足够重视心肌梗死先兆的发生,我们才能最有可能最大限度的预防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
一、心力衰竭很可怕吗?
心力衰竭是各种疾病导致的心脏泵血功能衰竭,从而导致供血脏器供血障碍的一种心脏终末期状态,因为是一种状态,而不是一种特定的一个疾病,所以,心脏衰竭的时候,已经提示其心脏功能已经处于较差状态,所以其也就是真的可怕了。因为心力衰竭就意味着,心脏功能严重受损的状态,而且其几乎大多都是不可逆的,从而使得心衰多预示着预后不良。
二、心衰有什么预防办法?
1、积极控制原发病
心衰是各种疾病导致的一种状态,那么各种疾病不治疗,心衰就会继续进展,所以,治疗心衰的原发病非常重要,导致心衰的疾病有很多,常见的如冠心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心律失常、高血压等等,只有把原发病控制好,才能保证心衰不进展或者进展缓慢。
2、控制饮食
心衰是需要低盐饮食的,同时,心衰也需要限制水的摄入,因为高盐和多水饮食,会使得血液的容量负荷迅速增加,从而加重心脏负担,严重的可能加重或者诱发心衰。所以,平时多注意,心衰少发病。低盐和限水非常重要。
3、适量活动
心衰不是不能动,心衰也不是随便动,心衰需要适量活动,只有合理的运动,慢性期进行心脏康复,急性期绝对休息,才是减少心衰发作的最好方法。
4、避免受凉感染
感染是心衰发作的常见诱发原因,各种感染,包括上呼吸道、消化道、肺部等等的感染,都可以诱发加重心衰,所以,心衰的患者,需要严格预防各种感染,以免加重病情。
5、吃好药
一旦出现心衰,几乎都是需要终身服药的,主要有两大类药物,一类是改善心衰症状的药物,主要是强心利尿扩血管类的药物,另一类是改善心衰预后的药物,主要是B受体阻滞剂、ACEI、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三大类,当然也有其他药物,只有严格良好的依从性,才能避免心衰的再次发作。
心衰以后,只要做到以上几点,有好多病人还是会有很好的生活质量的,至于预后,还是和疾病本身有关,但做到以上几点,减少发病和延长寿命也是不无裨益的。
亲,看懂了吗?赶紧关注我们,每天都有看得懂的科普推送给您!
10个心肌梗死9个都能预防!可是为什么每年还是有那么多心肌梗死发生?
心肌梗死是导致猝死最多的一个原因,心肌梗死如果不能及时就诊会导致心衰,会导致猝死;如果我们在心肌梗死前就及时就诊,得到正规治疗,自然能有效地预防心肌梗死,挽救更多生命。绝大部分心肌梗死发生前,都会有提醒,都会有警报,可是往往被大家忽视,最终直至发生心肌梗死,甚至导致心衰,最严重的导致死亡。
心肌梗死的报警------心绞痛!
心绞痛是心肌梗死来临前最常见的一种报警,尤其是不稳定性心绞痛,更是和心肌梗死并称为急性冠脉综合征,足见不稳定性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危险程度旗鼓相当。
一、心绞痛都有哪些表现
为什么都心绞痛了,还有人不去医院呢?
其一,很多心绞痛并不典型,以至于很多人即使发生了心绞痛,也不知道自己发生了心绞痛;其二,心绞痛都是发作性,也就是每次持续几分钟,过了几分钟就完全缓解,发作时患者很难受,想去医院,可是一旦缓解后,大部分人就觉得好了,就不愿去医院就诊了。
心绞痛并非只是很多人想的心脏疼痛,心绞痛包括心前区疼痛,胸痛,呈闷痛;但也会表现为后背疼痛、肩膀疼痛、上腹疼痛、头疼、牙疼;也会表现为咽部不适、胸闷憋气、大汗淋漓等等表现。
心绞痛共有的特点就是,活动、运动、劳动等等用力后,就会加重,或就会诱发。休息几分钟就能缓解,缓解后如健康人。之所以很多人发生心绞痛,没有引起重视,就是因为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发生了心绞痛。
二、心绞痛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
稳定型心绞痛,也叫劳力性心绞痛,一般来说病情相对稳定,相对安全,不容易发生心肌梗死;一般都是在活动、运动、劳累后才会发生心绞痛,休息的时候,一般不会发生心绞痛。
不稳定性心绞痛,一般来说比较危险,不稳定性心绞痛很容易发展到心肌梗死,所以不稳定性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治疗原则,危险程度基本是一模一样,都叫急性冠脉综合征。一般来说,休息的时候就会发生心绞痛,我们称之为不稳定性心绞痛,这种心绞痛在活动、运动、劳累后会明显加重。
当然稳定性心绞痛和不稳定性心绞痛,也并不是严格区分的,当劳力性心绞痛加重的时候,就会出现恶化劳力性心绞痛,也即是原本是劳力性心绞痛,上到5楼才会心绞痛,现在逐渐加重,上3楼就会发生心绞痛,那么这时候也需要按照不稳定性心绞痛对待,以免发生心肌梗死。
三、心绞痛发作应该怎么办
当发生心绞痛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停下手里的一切活动,保持最省力的体位;如果有硝酸甘油,可以舌下含服,也可以舌下含服速效救心丸。大部分心绞痛经过含服硝酸甘油后,可在2-3分钟左右明显缓解,症状消失。
但这时候症状消失了,不代表这个病好了,心绞痛发作,就是心脏再给自己的主人报警,提醒主人赶紧去医院看病,心脏血管狭窄了,如果不及时就诊,就可能会导致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引起心肌梗死。所以当心绞痛症状缓解后,必须马上去医院,经过正规治疗后,才能避免心肌梗死的发生。
有人问了,如果心绞痛不缓解怎么办?如果心绞痛持续15分钟还不缓解,说明已经发生了心肌梗死,必须拨打120!切莫耽误!总之,大部分心肌梗死发生前,都有心绞痛的警示,关键看心脏的主人能不能及时发现,能不能及时就诊。重视心绞痛,及时就诊,才能避免心肌梗死的发生!
心肌梗塞一般指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心肌梗塞严重威胁人的生命安全,几乎尽人皆知,而且让人惊恐不已,那么我们如何及时的发现心肌梗塞呢?
一、长时间不适需要提高警惕
心肌梗塞并不是每一个都很典型,有的心肌梗塞比较不典型,表现为颈部、牙疼、上腹痛等等情况,但如果一个疼痛不适持续时间较长,已经超过半小时一小时,我们还是尽快到医院行相关检查排除是否存在心梗。
二、不能过于自信而忽略检查
经常见到这样的病人,我明明就是个上腹部疼痛,而且恶心呕吐,为什么要给我做心电图,我肯定不是心脏病,但做完心电图就傻眼了。所以,不能盲目自信,医学之所以是科学,就是因为其严谨性,客观性,如果主观的认为自己一定是什么,单凭经验来看病的话,误诊漏诊几率极大。
三、如果有必要要反复筛查
从事心内科这么多年,自己还漏诊过心肌梗塞,一个小伙子胸痛一小时,到医院行心电图检查未见异常,查心肌酶肌钙蛋白不高,查其他检查也没事,但小伙子还是胸痛。在我百思不得解的时候,我的同事说,要不再复查一个心电图。结果复查心电图见st段已经红旗飘飘,所以,如果有必要,反复筛查也是必须的,且莫过于自信。
其实随着大家对心梗的认识的不断加深,对心梗的重视程度越来越深,胸痛中心的逐步建立,心梗漏诊误诊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但如果你固执的连医院都不去,那么医生肯定不会远程凭空诊断心肌梗塞。
所以,有情况去医院,排除心梗不麻烦!大家为了自己的健康,身体不适时一定要及时就医!这样才能早诊断,早治疗!你说呢?
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李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身体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一、什么是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脏供血的血管冠状动脉堵塞导致的心肌缺血坏死,从而引起一系列症状的内科常见病。心肌梗塞有两个要素,有血管的堵塞,有心肌的坏死,就成为了心肌梗死的必备的两大特征。所以,心肌梗塞导致的最为直接的后果就是心肌的坏死,而正是心肌的坏死,才引起和诱发了一系列的心梗后并发症,严重者甚至致人死亡。
二、心肌梗塞算不算大病?
来看一个数字你就知道心肌梗塞到底算不算大病了!
我国目前罹患心血管病的患者大约有2.9亿,其中急性心肌梗死约有250万,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中的一个非常严重的类型,据统计,心肌梗塞的死亡率比较高,约有1/3到2/3的患者在送至医院之前死亡。而在住院的患者中,也有10-15%的患者会发生死亡。
当然,心肌梗死病人是否非常严重,跟好多因素有关系,比如梗塞的大小、部位、并发症和自身情况、治疗情况等多种原因有关系,但可以明确的是,心肌梗塞是威胁我国居民死亡的一大杀手毫无疑问。
所以,现在你知道心肌梗塞算不算大病了呢?
三、心肌梗塞的常见死亡方式?
心脏破裂:心肌坏死面积越大,且发生心脏破裂的风险可能也就越高,但同时也跟心梗的部位等其他因素有关系。心肌梗塞后的心脏破裂,有时候可能表现为其他形式,比如室间隔缺损等,但不管怎样,一旦发生心脏破裂,能够生还的概率极其渺茫。
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心梗后常见的死亡方式,常见的心律失常有很多,比如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停搏,交界性心动过速,等等,但致命性的心律失常多数为心室颤动,而这些心律失常的发作,多数也是和心肌的坏死后导致的电活动紊乱有关。
泵功能衰竭:随着心梗后心肌坏死,心功能也会逐渐受到影响,面积越大,位置越重要,其心功能受损的可能性也就越高,而泵功能衰竭,也是心梗后常见的死亡方式之一。
其他脏器受累:心梗后常见的比如肾脏灌注不足导致的肾功能不全,心梗后心衰导致的肺水肿,肺部感染等等,其他脏器受累的同时,会反过来影响心脏功能,从而走进恶性循环,也是常见的致死原因。
心梗后还有其他的一些死亡原因,比如室壁瘤形成后附壁血栓的脱落,大剂量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以及抗凝药物后的出血等等。
总之,虽然随着医学的进步,心梗的死亡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但心梗仍然是威胁我国居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标题:突发心肌梗塞怎么办
当您或您身边的人突然出现胸痛、胸闷、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可能是发生了心肌梗死,这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需要立即采取行动。
什么是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又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导致血管堵塞,使心脏肌肉缺血缺氧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如何判断是否发生心肌梗死?
出现以下症状时,应高度怀疑心肌梗死:
发现上述症状后,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心肌梗死的治疗
心肌梗死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包括:
手术治疗包括:
心肌梗死的预防
预防心肌梗死的关键在于预防和控制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包括:
总之,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发现、及时治疗。了解心肌梗死的相关知识,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健康意识,预防和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病率。
侧壁心肌梗塞,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症状与其它类型的心肌梗塞相似,主要表现为心前区疼痛或胸闷感。
侧壁心肌梗塞的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心前区疼痛:这是侧壁心肌梗塞最常见的症状,疼痛通常为持续性,程度较重,患者可能会感到濒死感。
2. 胸闷感:患者可能会感到胸部有压迫感,伴随心慌气短,活动后症状加重。
3. 神志反应异常:严重情况下,患者可能出现神志错乱、烦躁昏迷等症状。
4. 消化道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侧壁心肌梗塞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及时治疗:一旦确诊为侧壁心肌梗塞,应立即进行治疗,以恢复冠状动脉血流,防止心肌严重坏死。
2. 标准化用药:患者需要按照医生指导进行药物治疗,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类药物等。
3. 危险因素控制:通过药物治疗或改善生活方式来消除导致心肌梗塞的危险因素。
侧壁心肌梗塞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
1.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2.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3. 心血管疾病筛查:对于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患者,应定期进行心血管疾病筛查。
心肌梗死,作为一种严重的冠心病,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除了及时治疗,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进行科学的护理,以降低病情加重的风险。那么,心肌梗死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进行护理呢?以下是一些专家的建议。
首先,在急性期,患者需要绝对卧床休息,避免任何形式的体力活动。同时,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多吃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豆制品等。避免进食高胆固醇、高脂肪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肥肉和巧克力等。此外,患者应限制钠盐的摄入,并正确记录出入水量。
在心绞痛和心肌梗塞发作时,患者应立即停止活动,保持安静。如果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后症状未缓解,应及时就医。同时,患者应注意观察自己的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并在必要时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
对于一些不典型的发病表现,如牙痛、胃痛等,患者应提高警惕,及时就医。在病情平稳恢复期,患者应避免过度兴奋,保持稳定的情绪,适量进行体力活动,以预防病情反复。
除了上述护理措施,患者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总之,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患者、家属和医生共同努力。通过科学的护理,患者可以降低病情加重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心肌梗死,又称心肌梗塞,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它通常由冠状动脉硬化形成的斑块引起,导致血管腔狭窄,从而引起心肌缺血和坏死。以下是一些关于心肌梗死的知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种疾病。
一、心肌梗死的病因和表现
1. 病因:冠状动脉硬化是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壁上的脂质和胆固醇逐渐沉积,形成斑块,导致血管腔狭窄。此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也是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
2. 表现:心肌梗死患者通常会出现以下症状:胸部疼痛、压迫感、胸闷、呼吸困难、出汗、恶心呕吐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头晕、晕厥、心悸等症状。
二、心肌梗死的治疗方法
1. 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血管扩张剂、降血脂药物等。这些药物可以缓解症状、预防血栓形成、改善心脏功能。
2. 手术治疗:包括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这些手术可以恢复冠状动脉的血流,改善心肌供血。
三、心肌梗死的预防
1. 健康饮食:控制脂肪、盐和糖的摄入量,增加蔬菜、水果和粗粮的摄入。
2. 适量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3.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是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
4.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并进行积极治疗。
5.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心血管疾病风险也随之增加,其中冠心病便是常见的疾病之一。
老年人冠心病有可能严重,也有可能不严重,其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冠心病的具体类型。
比较严重的冠心病类型包括:急性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等。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急症,其死亡率高达10%。缺血性心肌病在晚期,射血分数小于30%以下,病情较为严重,容易反复发作急性心力衰竭或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心脏功能较差,静息状态下出现气促症状,射血指数小于30%以下也容易导致突然猝死或心脏骤停。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若反复出现胸闷、胸痛,且药物治疗无效,病情较为严重,难预料,有可能会导致猝死或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而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在服用药物的情况下,如果没有胸闷、胸痛症状,则病情相对较轻。
对于老年人冠心病患者,若症状轻微,可遵医嘱口服相关药物进行治疗,如抗血小板凝聚药物、他汀类药物等,可以有效强化降脂稳定斑块。β受体阻滞剂可以有效减轻心肌耗氧量。ACEI受体阻滞剂类药物,对于防止心室重构有一定的帮助。
若老年人的冠心病症状较严重,心绞痛发作频繁,建议患者及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若结果显示冠脉血管存在严重的狭窄现象,应及时进行冠脉介入治疗或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在治疗期间,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的饮食原则,戒烟、戒酒,适当运动。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及时的治疗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近期,德国学者Zeymer等进行的研究发现,对于病情稳定的急性心肌梗死单支病变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长期临床转归,并减少硝酸酯类药物的使用。
PTCA是一种微创介入手术,通过导管技术将狭窄或闭塞的冠状动脉打通,恢复冠状动脉血流。以往的研究表明,PTCA治疗可以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室功能、降低死亡率等。然而,对于单支病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是否需要进行PTCA治疗,尚存在争议。
本研究纳入了300例病情稳定的急性心肌梗死单支病变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PTCA组和药物治疗组。结果显示,PTCA组患者1年内无复发性心肌梗死、再次介入治疗或冠脉搭桥手术等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药物治疗组。长期随访结果显示,PTCA组患者的生存率也显著高于药物治疗组。
此外,PTCA组患者硝酸酯类药物的使用量也显著低于药物治疗组,这可能有助于减少患者对硝酸酯类药物的依赖。
尽管如此,本研究的研究者也指出,心梗后低危患者是否应常规进行冠脉介入治疗,还需要更大规模的研究来证实。
总之,对于病情稳定的急性心肌梗死单支病变患者,PTCA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心肌梗死,又称心肌缺血性坏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根本原因在于冠状动脉的急性闭塞。这种闭塞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等原因引起,导致心肌细胞缺血缺氧,最终发生坏死。
心肌梗死的典型症状是胸痛,这种疼痛通常位于胸骨后,范围可涉及心前区、肩部、背部、颈部、下颌和腹部。疼痛性质多样,可以是绞痛、压痛或闷痛,且持续时间较长,通常超过15分钟。患者还可能出现大汗、濒死感、呼吸困难等症状。
诊断心肌梗死主要依靠心电图和心肌酶检查。心电图可以显示心肌缺血或坏死的特征性改变,而心肌酶则可以反映心肌损伤的程度。
预防心肌梗死,首先要控制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也是预防心肌梗死的重要措施。
对于已患有心肌梗死的患者,除了积极治疗原发病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控制情绪,避免情绪激动。
2. 饮食清淡,避免高脂、高糖、高盐食物。
3. 适当锻炼,但避免过度劳累。
4. 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5. 遵医嘱服药,切勿自行停药或换药。
随着气温的骤降,心血管疾病患者应提高警惕。近日,台湾门诊出现心肌梗塞求诊案例大幅增多,甚至有患者因轻忽症状,造成2次心脏麻痺,面临死亡威胁。本文将介绍心肌梗塞的常见症状、风险因素、预防措施以及如何应对。
一、认识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是指冠状动脉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进而引起心肌坏死的疾病。常见症状包括胸闷、心悸、胸痛、恶心、呕吐等。若未能及时救治,死亡率高达30%至60%。
二、心肌梗塞的风险因素
1.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三高)
2. 吸烟、肥胖、缺乏运动
3. 年龄:5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
4. 家族史: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
三、如何预防心肌梗塞
1. 控制血压、血脂、血糖
2. 戒烟限酒
3. 增加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4. 健康饮食,低盐低脂
5. 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
四、如何应对心肌梗塞
1. 保持冷静,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2. 不要自行服用药物,如硝酸甘油等
3. 平躺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4. 到达医院后,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五、结语
心肌梗塞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了解其症状、风险因素和预防措施对于保护我们的心脏健康至关重要。如有相关症状,请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急性心肌梗死,简称急性心梗,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存活时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首先,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是决定存活时间的关键因素。病情越严重,存活时间可能越短。其次,是否及时有效的给予治疗也是影响存活时间的重要因素。如果患者能够在发病后及时就医,并且接受规范的治疗,存活时间将大大延长。
在治疗方面,心肌再灌注治疗是急性心梗治疗的关键。这种治疗可以迅速恢复心肌血供,减少心肌坏死面积。此外,强化抗凝、抗血小板、调血脂治疗,以及改善心室重构治疗,也是提高患者存活率的重要手段。
除了及时有效的治疗外,患者的日常保养也对存活时间有着重要影响。患者应该限制食盐摄入,避免暴饮暴食,戒烟限酒,保持低糖低盐低脂的饮食习惯。此外,坚持有氧运动,增强心肺功能,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急性心梗的治疗通常在心内科进行。心内科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患者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按照医嘱用药,定期复查。
急性心梗的预防也非常重要。高危人群应该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也是预防急性心梗的重要措施。
随着冬季的到来,气温逐渐降低,人们开始感受到寒冷的气息。而在这个季节,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往往会变得更加危险。那么,为什么冠心病会在冬季更加危险呢?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其发病原因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气候因素对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我国多数地区的大气压、风速、温差都处于极不平衡状态,冷空气活动频繁。在严寒、低气压、温差大的恶劣气候条件下,人体会处于一种应激状态,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加重,从而引发冠状动脉痉挛,加重病情。
除了中老年人,冠心病还可能发生在其他年龄段的人群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改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冠心病的发生年龄已经大大提前。因此,无论是中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都应重视冠心病的预防。
那么,如何预防冠心病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合理膳食,控制体重。
2.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3.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
4.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5. 在冬季,冠心病患者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避免过度劳累。
冠心病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我们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了解冠心病的病因、预防措施和治疗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控制冠心病,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