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区区中暑也能要人命?不会是医生在骗我吧?

区区中暑也能要人命?不会是医生在骗我吧?
发表人:副主任医师刘柳洪

说到中暑,很多人都觉得中暑是生活中很常见的一个现象,每到夏天许多人都可能会中暑,所以大家都不觉得中暑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但是在医学上,中暑其实也可以根据严重程度分为三种,其中重度中暑确实是可以导致患者死亡的疾病。

可能很多小伙伴注意到了,最近有几则新闻,都是有关于热射病导致患者脏器功能衰竭甚至死亡的案例。这里说的热射病,就是重度中暑的一种。那么有的读者就要问了:重度中暑或者说热射病是怎么导致患者死亡的呢?

一,什么是热射病?

要射病是由于高温导致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失灵,热量在人体内蓄积,从而影响全身各系统的一种可以危及患者生命的疾病。简单来讲,非常严重的中暑就是热射病。

二,那我们怎么知道什么情况是热射病呢?

从近期的几个新闻来看,热射病常见于健康的年轻人。在进行重体力劳动后,患者可能出现大汗淋漓的症状,也可以简单理解为急性中暑的症状,这一类热射病也可以称为劳力性热射病。热射病的患者一般病情进展的比较快,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很容易会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另外还有一类热射病不是由于重体力劳动引发的。也可以称为非劳力性热射病,这一类的热射病常见于年老体衰的人群,比如说居住在拥挤且通风不良环境中的老年人。除此之外,精神分裂症患者、帕金森患者、偏瘫、慢性酒精中毒,或者截瘫患者,也是该类型热射病的高危人群。

如果可以确定你面前的中暑患者是以上所说的高危人群,那么建议小伙伴们不要盲目擅自处理,应该立即带患者前往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如果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普通的中暑处理不当也可能演变为危重型,从而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中暑疾病介绍:
中暑,是指在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环境中,患者因体温调节障碍、汗腺功能衰竭、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而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热损伤性疾病。以口渴、乏力、出汗、头晕、恶心等为主要症状,可导致机体神经和循环系统出现障碍,重者可致死亡。闷热潮湿的夏季,是中暑高发时节。一旦发现中暑,须立即采取降温等紧急措施,并送至医院对症处理,防止发生严重后果。经综合治疗后,中暑大多可痊愈。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在夏季,每一天都感觉像是生活在一个烤炉里。当人由于暴露在炎热的天气中而导致身体过热时,就会发生中暑。这是一种严重的状况,可能会损害大脑和其他重要器官,因此中暑也成为了一个紧急情况,需要立即就医。

     

    在大多数情况下,中暑是由于在室外进行活动而没有适当的补水造成的。但是,当外面真的很热时,一个人甚至不运动也会造成中暑。

     

    高温防范始终很重要。在热浪中,重视高温安全性和中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这是7种防止中暑的方法,以防中暑:

    避免脱水

     

    保持适当的水分可以帮助您的身体调节温度。

     

    如果您需要去户外,要离开能立即补水的地方,这并不是要你在去户外之前先喝一口水,而是要你保持一整天的水分。您还需要考虑在高温下保持水分的方法。

     

    停放的汽车可能致命

     

    外面的温度很热,但停放的汽车温度会更高。停在阳光下的汽车温度仅需10分钟即可升高20度。请避免坐在不通风的过热的汽车上,也不要将儿童或动物放在停放的汽车中,即使您的汽车在阴暗处且窗户破裂也是如此。

     

    穿着热

     

    紧身的衣服或多层衣服都可能阻碍汗水从体内蒸发,出汗这是释放体内多余热量的重要步骤。

     

    你需要获得额外的防晒保护,请考虑戴一顶宽边帽并涂抹防汗、防晒霜。

     

    尽可能多地寻求空调或遮阳

     

     

    虽然我们时常会想到户外去活动身体,但最好限制您在高温期间,在户外度过的时间。

     

    如果您在户外工作,请确保经常休息,包括在树荫下补水和乘凉的时间。

     

    在室内或清晨锻炼

     

    剧烈的运动会使在炎热的天气中更容易中暑,因此您可能需要考虑将室外锻炼换成室内锻炼。

     

    当温度过高时,最安全的运动场所是在室内的。如果您不能在家锻炼,请设置清晨的闹钟并计划进行清晨的户外锻炼,清晨往往是很凉快的。

     

    重新考虑那些户外一日游计划

     

    酒精不仅会损害您的运动技能和判断力,还会损害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在温度过高时,最好限制摄入的酒精量。

     

    保护自己免受晒伤

     

    除了增加患上皮肤癌的风险外,晒伤还会限制您身体的降温的能力。

     

    这意味着在前往户外之前,请务必涂上大量防汗、防晒霜,即使您打算整个下午都在泳池中也很重要。请记住,防晒霜会逐渐消失,因此您需要定期重新涂抹防晒霜。

     

    如果发现中暑迹象,请立即拨打120。

  • 入夏以来,随着气温的攀升,多则中暑致死的新闻给暑热带来些「凉」意。

     

    5月28日,江苏常州一男子在烈日下工作近3小时后突然晕倒,送医时体温高达41.6℃,处于休克状态。

     

    6月16日,北京一位57岁的女性在户外带娃活动回家后,出现了头晕乏力等先兆中暑症状,直至「叫不醒」才被家人发现送医,终因热射病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经近7小时抢救后仍不幸离世。

     

    7月2日,北京49岁的导游龚先生带团在颐和园游览时中暑送医,抢救无效后离世。

     

    「热死人」不是一句简单地抱怨,而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桩桩事实。

     

    其实,中暑并非一开始就凶相毕露,从先兆中暑到抢救无效死亡之间,共有三次挽回生命的机会。

     

    中暑正严重威胁健康

     

    中暑是指人体在暑热天气、湿度大并且通风差的环境中,由于水和电解质丢失过多、散热功能出现障碍,导致机体核心温度过高,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热损伤性疾病。

     

     

    中暑是一个威胁生命的急症。

     

    轻中度症状者经过及时有效地治疗,通常预后良好;而症状较重、昏迷时间较长者,则预后不良甚至死亡。

     

    有些患者虽经抢救挽回了生命,但可能出现多种后遗症:

     

    1.谵妄、昏迷及休克症状,并有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肺水肿和脑水肿。

    2.肌肉严重受损而导致肌无力。

    3.神经系统受损的患者可能出现脑功能障碍,例如认知障碍和痴呆。

    4.一些患者还可能遗留肝肾功能衰竭。

     

    及时辨别中暑症状

     

    按照病情的严重程度,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三种类型,它们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

     

    先兆中暑

    表现为高温下出现大量出汗、口渴、头晕眼花、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一般<37.5℃。

     

    轻症中暑

     

     

    除了先兆中暑的各种症状外,还同时表现为体温>38.5℃,伴有面色潮红或苍白、皮肤灼热、恶心呕吐和脉搏快而细弱等呼吸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

     

    及时处理,数小时内可以恢复正常。

     

    重症中暑

    体温>40℃,脉速、呼吸快弱,无汗、昏迷、血压低等休克症状,伴肌肉痉挛。

     

    按发病症状与程度,重症中暑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

     

     

    中暑病情可轻可重,重度中暑可引发死亡,尤其是热射病,得不到及时妥善地救治,死亡率高达80%。

     

    把握3次挽救生命的机会

     

    虽然热射病的死亡率很高,但出现先兆中暑后,如果处理准确及时、对症治疗,就能遏制病情的进展,不致发展成致命的热射病。

     

    先兆中暑的自救

    通过自我调节、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来改善中暑症状,短时间即可恢复。

     

     

    1.自我调节:多喝水,补充体内所需水分;及时转移到凉爽的环境中,以改善中暑引起的相关症状,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

    2.物理治疗:可用干毛巾裹上冰块敷在额头、颈部、腋下、双侧腹股沟、大腿内侧、脚心等处,也可以用温水或酒精擦拭身体,达到物理降温的目的。

    3.药物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藿香正气水、十滴水、人丹等药物,涂擦清凉油,能够起到解表化湿的功效,减轻中暑引起的相关症状。

    4.按摩、推拿:改善中暑的不适症状。

     

    轻症中暑的救助

     

    1.紧急降温:需要将患者移到清凉处,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扣、腰带,脱去外衣以利于呼吸和散热,同时按摩皮肤和肌肉,以促进散热。还可以使用适量的凉水喷洒全身,给患者降温。

    2.使用药物:去医院进行补液治疗,若处理及时,数小时后即可恢复。

     

    重症中暑的救治

     

     

    热痉挛的救治

     

    按照上述先兆中暑及轻症中暑的救治方法初步处理后及时送医,补充足量糖盐水,缓慢拉伸、按摩、揉捏痉挛肌肉,以起到放松肌肉的作用。

     

    同时,可应用解痉止痛药物。

     

    ●热衰竭的救治

     

    让中暑患者平卧,抬高下肢,并按照上述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的救治方法初步处理后及时送医。

     

    快速降温、补糖盐水、恢复血容量、谨防低血压、保证重要脏器的血供。

     

    ●热射病的救治

     

    现场急救处理后及时送医,给予吸氧、降温。

     

    降温速度与预后密切相关,体温越高、持续时间越长,组织损害越严重,预后也越差。

     

  • 每到夏日持续高热,局部地区气温超过37℃。老张是建筑工地的一名工人,因为一天十几个小时在太阳下干活,发烧了,头晕得爬不起床来,工友给他喝了两支藿香正气水无效,所以来医院就诊,医生当时检测老张体温40℃,出汗较多,口干舌燥,尿量少,典型的高热中暑症状。

     

    经过对证治疗后,老张的病情得到缓解,体温回到正常,口干好转,尿量正常。同行工友说,工地有防暑措施,免费发放藿香正气水,所以工人们头晕发烧,有中暑迹象的时候,大家都是连喝几支。医生听后,告诉他们,对老张这种中暑,喝藿香正气水不对证,还可能加重病情,听了医生的话,工友们都大惑不解。

     

     

    医生耐心解释道,中医辨证讲究阴阳,中暑这种疾病也有阳暑和阴暑之分。阳暑就是像老张这样,夏天在高温环境下活动引发的中暑,主要表现是发高烧、口渴、出汗多、尿量少。这样的病人应该立刻离开高温环境,转移到通风阴凉处,补充微凉的淡盐水,采用物理降温,中医会开出石膏、知母、芦根这些清热生津的药物治疗。

     

    阴暑的原因是在夏天贪凉饮冷,体内有寒湿邪气为患,解释一下,贪凉就是因为天气热,长时间呆在空调环境里,而且把温度调得很低,或者整晚吹电扇,受凉感冒了,饮冷就是因为天热,冰箱里取出的冰镇饮料、雪糕等,无节制的吃喝。

     

    形寒饮冷则伤肺,所以会感冒,吃下去的寒凉食物对脾胃来说成了寒湿邪气,阻滞了脾胃功能的正常运转,出现怕冷、发热(一般热度都不高)、无汗、倦怠乏力、胸闷、或者腹胀腹泻腹痛、呕吐恶心等症状。像阴暑的情况才适合用藿香正气水。

     

     

    为啥藿香正气水只对阴暑,也就是对贪凉、饮冷所导致的“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有效?

     

    这要从药性理论来解释。中药有寒、热药性之分,比如大家所熟知的黄连是寒凉的,喝了可能胃寒、拉肚子,生姜是热性的,所以有人受寒感冒,或者腹痛可以喝姜汤。

     

    藿香正气水的成分是苍术、陈皮、厚朴(姜制)、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广藿香、紫苏叶等,都是药性辛温的药材,针对寒性的疾病,藿香正气水的说明书也提到:主要治疗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肠胃型感冒。所以老张的高烧、口渴、大汗的阳暑病情不适合用藿香正气水。

     

    盛夏季节,很多人把藿香正气的各种制剂,包括藿香正气水、滴丸、片剂、软胶囊等等,作为家庭常备药物,有事没事就会喝上一支。但藿香正气水并不是万能药物,用药时还是要分清疾病的寒热性质,对证用药,如果作为普通人,无法判断自己的中暑类型时,应咨询专业中医师,不可盲目用药。

  • 有的人乱吃冬虫夏草,一点功效都获得不了,真是浪费了。虫草是最早的中药“网红”,而它的身份也一直扑朔迷离,究竟属于食品?药品?还是保健品?其实,冬虫夏草确实属中药材,而且不能药食两用,所以使用冬虫夏草相对还是要慎重的。

     

    冬虫夏草的功效

     

    冬虫夏草,作为这么受追捧的中药材,自然有它的保健优势。冬虫夏草性温,味甘,入肺、肾经。冬虫夏草能治化痰止血、自汗盗汗、阳痿遗精、慢性咳喘及腰膝酸痛等症,而且在提升人体免疫力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虫草也被用在了药品当中,比如:百令胶囊,是由发酵冬虫夏草菌粉制成的胶囊,用于肺肾两虚引起的咳嗽、气喘、咯血、腰背酸痛、慢性支气管炎等辅助治疗。

     

    冬虫夏草的吃法

     

    冬虫夏草比较贵,虽然有一部分被炒作的嫌疑,但是确实价格不菲,但是很多人只知道买回来煲汤,实际上,煲汤或者泡茶并不是最好的食用方式,或者说是比较差的方式。

     

    因为冬虫夏草本身是一种真菌。一些活性物质会在高温下被破坏,造成冬虫夏草精华成分的组成比例改变、无法协同作用,使其保健功效打了折扣。

     

    泡水喝,就最差的一种方式了,多数有用的物质要么被损失了,要么就溶不出来,非常的浪费。所以说,最佳的食用方法是磨成粉服用。

     

    煲汤也不是不可以,最好配合其他其他一些共奏补肺肾阴亏之功的食材,效果才好。比如煲鸭汤、煲乌鸡汤等。特别适合于病后体虚,长久咳嗽不见好,感觉精神疲惫且不爱吃饭的人食用。

     

    食用注意有2个:

     

    1、注意卫生:冬虫夏草表面及虫体上粘附大量泥沙杂质,很难洗净,而且也会有存留的细菌、霉菌、寄生虫(卵)等,必须正规渠道购买。

     

    2、注意食用量:中国药典规定药用量为3~9克,建议每次用量一次最多别超过9克。

     

     

    冬虫夏草属于炖品有健脾开胃、滋养肝肾、去瘀散结的作用。适合滋补强壮身体,汤水滋而不腻,补而不燥,最宜一家大小佐膳饮用。也适用于骨肿瘤病人。

     

    【不药博士】简介:生命科学博士,执业药师,高级营养师,守护生命健康,拒绝伪养生,手把手调养一个健康的你!

  • 提起中医养生的方法,很多人会说“喝枸杞茶”“喝当归黄芪茶”“吃阿胶”之类的,总之就是,各类中药吃起来。什么?难道说中医养生就是买买买?NO!中医养生可不是“中药养生”!

     

     

    什么是中医养生呢?

     

    中医养生是一种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各种方法,达到未病先防、消除不适、已病促愈、病后复原的保健目的;是一种综合性的强身益寿活动。

     

     

    其深度思想可以概括为“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身心合一”三点。《黄帝内经》中强调,养生要顺应自然界的季节气候变化,与天地阴阳保持协调平衡,使人体内外环境和谐统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黄帝内经》养生保健、防治疾病的指导思想,体现了“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

     

     

    中医养生有哪些观念呢?

     

    中医认为,天地是个大宇宙,人身是个小宇宙,天人是相通的,人无时无刻不受天地的影响。所以中医养生强调天人一体,养生的方法随着四时的气候变化、寒热温凉,做适当调整。

     

    阴阳平衡的人就是最健康的人,养生的目标就是求得身心阴阳的平衡。阴是构成身体的物质基础;阳则为能量。阴阳是相对的,凡是向上的、往外的、活动的、发热的,都属于阳;凡是向下的、往里的、发冷的,都属于阴。

     

     

    身体之所以会生病是因为阴阳失去平衡,造成阳过盛或阴过盛,阴虚或阳虚,只要设法使太过的一方减少,太少的一方增加,使阴阳再次恢复原来的平衡,疾病自然就会消失于无形了。所以,中医养生高度强调阴阳平衡的健康观。

     

    中医养生注重的是身心两方面,不但注意有形身体的保养,更注意心境的调养。身体会影响心理,心理也会影响身体,二者是一体的两面,缺一不可。

     

    养生不只是老年人的事

     

    千万别认为养生只是老年人的事,而且养生也不仅仅是为了长寿。养生在于调和阴阳、流通气血、保持身体健康;同时提高心理的调适能力。好皮肤也是养出来的,对任何年纪的人来说,养生都是有必要的。

     

    但是,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体质、不同地域的人,养生方法不可“一刀切”。

     

     

    好的身体不是“吃”出来的,而是“顺”出来的。因时因地因人采取合适自己的生活方式,才能达到养生的目的。

  • 在心内科门诊遇见过这样一患者,来医院时是因为感冒来的医院,并且是在家吃了好几天的感冒药症状不见好转,所以才来的医院。经过医院的检查,医生诊断为是流行性感冒。

     

    这时患者说拿给我取些药我回家吃吧,然而医生会建议患者在医院观察2-3天看看病情控制的进展如何,此时的大部分患者会特别恼怒:他们觉得不就是得了流感吗,还要住院观察,是不是医院想坑我们患患者?

     

     

    俗话说“不知者无罪”,医生会耐心的告诉患者,有时得流感后可能会引发心肌梗死,为了预防患者出现心肌梗死,所以才让患者住院观察2-3天,确保没有心肌梗死的风险才让患者出院。有些患者听从医生的安排,但是有些患者还是觉得医生在欺骗、恐吓消费者。医生劝说无果,只能让患者自行出院了。

     

    其实,根据最新的呼吸系统的研究发现,流感或者肺炎造成的感染有一定的可能会引起心肌梗死或者中风。其中,发现呼吸道中的流感病毒和肺炎链球菌病毒的感染会诱发心血管疾病。

    为什么流感会引起心肌梗死呢?

    1、流感病毒感染产生的炎性细胞因子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炎性细胞激活,造成斑块破裂从而堵塞血管,引发心肌梗死。

     

    2、患者突发感染后,炎性因子的释放造成冠状动脉里的血液浓度升高,变得粘稠,导致血液流动速度变慢,从而容易形成冠状动脉血栓,导致血管堵塞引发心肌梗死。

     

    3、感染引起机体的发热、炎症都会造成人 体心跳加快,当心跳超过正常心率时会造成心脏的超负荷运转,导致心脏的严重缺氧,从而影响冠状动脉的血液供应引发心肌梗死。

     

     

    可见,流感不能再认为是单纯的疾病了,所以大家要注重流感的预防与治疗,也要注重心肌梗死的预防。

    目前,临床上对心肌梗死的预防有以下几点:

    第一,为了预防肺炎链球菌病毒感染,年纪大的老人可以接种肺炎链球菌多糖疫苗。

     

    第二,对有急性感染的患者,采用服用降脂类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第三,目前还有种治疗方法,就是采用抑制血小板活化的药物对所有急性感染患者进行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是不是都有效果目前不确定,需要后期的继续研究。

     

  • 生活不断变好,但是人们脾胃的问题却一点也没减少。烧心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消化系统问题。在门诊经常有患者咨询,有什么办法可以查出烧心。曾碰到一位大妈问我胃镜是否可以查出烧心,我想要说的是烧心是一种临床症状表现,是只有患者能察觉的一种症状。胃镜并不能直接检查出这种症状,但是可以确定这种症状的出现与食管以及胃是否存在关系。

     

     

    烧心是指胸骨后出现烧灼感甚至是灼痛感,主要是由于胃酸分泌过多或者胃酸经食管反流烧灼食管而形成的一种症状。平躺或者腹压升高时易出现该症状。一般烧心都是胃食管反流病的典型临床表现。

      
    胃镜是通过一根带有摄像头的软管从口腔经食管进入胃内,医生在屏幕上能直观的看到胃内病变的情况。如果有胃食管反流的话,胃镜也是能看到的,有的反流严重的患者在做胃镜时医生甚至能直接看到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的现象。除此之外,当存在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慢性胃炎、胃溃疡、不完全性幽门梗阻等疾病时也会出现烧心症状。

     

    烧心一般多发生在饭后、卧位、饮酒、吃甜食、饱餐后做下蹲等增加腹压的动作,症状较轻的患者可自行缓解。因食管位置临近肺和心脏,故有时患者会误认为是肺和心脏的问题。

    那么,如何预防和缓解烧心的情况呢?

    第一,不吃甜食,少食多餐。像红薯、蛋糕、糖等食物可刺激胃酸分泌增加从而加重反流烧心的情况。另外,尽量不要吃脂肪含量较高的食物,因为高脂肪食物会刺激小肠黏膜分泌释放胆囊收缩素,可促进胃内容物反流。

     

    第二,改变睡姿。睡觉的时候适当的垫高上半身,这里特别说明一下,垫高的不仅仅是头部,还要尽量把整个上半身都垫高,这样才能有效减少反流烧心。

     

    第三,进食后不要马上平卧。进食之后如果马上平卧,由于此时腹压较高,加之有的患者贲门口松弛,极易导致反流,从而加重烧心的情况。

     

    第四,戒烟、戒酒。烟草中的尼古丁会降低食管下段括约肌收缩舒张功能,使其处于松弛状态,加重反流。酒精除了能刺激胃酸分泌增加外还可使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同样会加重反流烧心。

     

     

    第五,肥胖者要适当减肥。因为肥胖者腹部脂肪较多,在进食后腹压会较常人升高较多,加之做弯腰、穿衣裤过紧则会使腹压进一步增加,从而加重反流烧心。

     

    第六,保持愉悦的心情。俗话说得好“气大伤身”,这可不仅仅是说说而已,有很多患者反映在生气后反流烧心的情况比以前更重了。

     

    第七,适当服用药物。拉唑类药物可有效缓解烧心的情况,存在烧心的患者可以尝试服用这一类的药物,但不可长期服用,以免产生副反应。

     

    最后,如果在出现烧心情况不知该如何做的患者可以前往当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接受正规治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理解经方,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聊到了汉代古医书中“痉病”的本质,所谓痉病其实就是热邪停留于肌肉深层,导致肌肉津液匮乏的一种病理现象。

     

    然后又聊了在太阳病中,“痉病”的两种类型,一为刚痉,二为柔痉,刚痉首选葛根汤,柔痉首选瓜蒌桂枝汤。但,一种病理状态,它不会永远停留在原地等你去治疗,它可能会发展为另一种病理状态,或复归平和。所以,停留在肌肉深层的热邪是可能继续向前发展的,所谓热盛于表,势必及里,扰动里气,上逆则为呕,下奔则为利,入肺则喘而胸满。邪在太阳未解,热传阳明渐盛,这就是今天我们要探讨的内容。

    三种类型

    一、热盛于表,上逆则为呕

     

    这就是所谓的邪在表未解,肌肉深层的热邪又下逼肠胃,导致里气扰动,胃气上逆为呕。此时可用葛根加半夏汤。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甘草二两,炙、芍药二两、 桂枝二两、去皮生姜三两、切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黄,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伤寒论 第33条


     

    这个方子很简单,就是葛根汤加上半夏。依然用葛根汤,是因为葛根汤对应的证仍在,所谓葛根汤证对应的症候群就是“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所谓项背强几几,就是指从颈项至背部肌肉僵凝之态。本质是,风寒束表,皮腠关闭,肌肉深层郁热灼津,津液向肌肉、皮肤的供应减少,首先出现颈部津液供给恶化,接着弥散到全身肌肉。再严重些,还可能发热恶寒,头痛项强,口噤不得语,角弓反张。

     

    但是,如今在上面的症状上,还要添上一条,那就是呕。这呕,就是热邪逼胃,里气扰动,胃气上逆导致的,于是加半夏。半夏一能燥湿化痰,二能降逆止呕,放在这儿恰如其分。若是“有汗恶风”,则需去麻黄,减轻发汗的力度。

     

    二、热盛于表,下奔为利

     

    所谓利,就是腹泻的意思。表邪入里而致腹泻不止。此时,又分两种情况。

     

    其壹,虽然出现了下利,但是正邪相争的主要矛盾还在表证上,此时,可用葛根汤:太阳与阳明合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伤寒论 第32条

     

    太阳病的特征有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而其中,恶风,脉象和缓,皮肤腠理疏松者,为太阳中风证。恶寒,脉寸关尺俱紧,皮肤腠理比较致密,身痛,头痛者为太阳伤寒证。

     

    为什么太阳与阳明合病(在同一时间段,太阳、阳病均发病)会导致腹泻呢?这一段,日本汉方家大塚敬节解释很精彩。一般太阳伤寒证,太阳之邪闭塞于表,当用“麻黄汤”发汗解表之,若出现肌肉津液亏虚,则加用葛根以补肌肉津液之不足。若与阳明同时而病呢?阳明病有一个特征就是,渴,同时有濈然汗出。可是,现在表证未解,皮肤腠理不开,汗出不来,于是阳明之汗外出无门,遂内迫于里为下利。你看,虽然有下利,但是主要矛盾还是在肌表,太阳证>阳明证,所以依然要坚持解表发汗,疏经升津,这个葛根本来就有升阳止泻之能。

     

    其贰,虽然有表证,但是“利遂不止”,邪气只是残留肌表,矛盾转移到了胃肠,此时,可用葛根黄芩黄连汤: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方子: 葛根半斤、 甘草二两炙、 黄芩三两、 黄连三两、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伤寒论第34条

     

    此条中的下利,乃表证误下,导致邪气内陷所致。 此时,是表里俱病,太阳证的份量与阳明证相当,所以,需要表里俱治。脉促,即短促之脉,与浮数之脉类似。它提示什么呢?提示上虚下实, 有一个著名的方子“桂枝去芍药汤” 就是治疗“上虚下实,脉促胸满”的,此胸满是虚满。葛根黄芩黄连汤证的脉促,即是误下使得上焦之气(肺、胸之气)下陷导致的,所以不仅有脉促,还有虚喘。

     

    《伤寒论》原文用词极精当,此处是“喘而汗出”,而不是麻杏石甘汤证中的“汗出而喘”:“喘而汗出”乃上焦肺气虚之虚喘,喘是重点;“汗出而喘”乃邪热壅肺之实喘,汗是重点。所以用大剂量的葛根(八两),就可以理解了。葛根不仅能解肌退热,生津之渴,还能升阳举陷,其药势向上,向外,可推动胃气向上焦,肌表循行。至于黄连三两,黄芩三两,清胃肠之邪热也,炙甘草二两守护胃气。

     

    三、入肺则喘而胸满

     

    刚刚我们说到了停留在肌肉深层热邪的两种变化:

     

    一种是,热邪逼胃,里气扰动,胃气上逆为呕,可用葛根加半夏汤。

     

    一种是,遂内迫于里为下利,同样是下利,主要矛盾还在表证的,用葛根汤;主要矛盾在胃肠的,用葛根黄芩黄连汤。

     

    那么,第三种,就是热邪入肺,入肺则喘了:太阳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伤寒论 第33条


    这一次的胸满,则是邪热壅肺之“实满” 了。既然提到了“不可下”,可能患者还伴有大便硬或者燥,甚至便秘,所以才被视为“太阳阳明合病”,但尚未到里热燥实的程度。此时当用麻黄汤类方,即所谓“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

     

     

    脉浮无汗而喘是此时的主要矛盾,此时的治法是“此虽邪实于胃,先发其表然后下之也。”若肺热甚重,可用“麻杏石膏汤”。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有个现象很有意思!一个100人的公司一旦体检,就能查出30个「甲状腺结节」来。

     

    得到这一结果的人,不约而同的选择了看医生。

     

    其实,「甲状腺结节」发生在近3亿的中国人身上,问题说大不大,但不重视也绝对不行!

     

    到底是什么病?

     

    甲状腺结节就是细胞异常增长在甲状腺内形成小肿块,可通过吞咽动作随甲状腺而上下移动。

     

    在检查时,医生通过手指抚摸结节,能感觉到它的存在。还有的结节比较小,不痛不痒也摸不出来,甚至没有什么感觉。

     

     

    但部分病人甲状腺结节会造成甲状腺功能异常(如甲亢等),会出现多食、多汗、体重下降、易怒、心悸、月经失调等症状。

     

    甲状腺结节较大的时候,会出现压迫周边脏器的症状,如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

     

    肿块就是「肿瘤」?

     

    大部分结节都属于良性,但不能排除结节恶化的可能。大约有1-5%的甲状腺结节发展成了癌症。

     

    多数情况下,医生会说:“你的甲状腺结节没啥大问题,不需要治疗!”毕竟多数的甲状腺结节并不会有特别症状,因此不必过于担心。

     

     

    而少部分患者如果是较大的结节,也可以通过「手术」进行治疗。

     

    因此,一旦发现患有甲状腺结节,及时做进一步检查,定期随访、及时处理、防患于未然很重要。

     

    需要手术的情况

     

    甲状腺结节较大的情况下,一般需要手术治疗。

     

    ·切除部分:如果可以保留部分甲状腺组织,仍旧可以维持其功能。

     

    ·全部切除:可以有效的避免甲状腺结节恶化,但没了甲状腺,患者就要终身服药,以药物替代甲状腺的作用。

     

    因此,是否手术、手术具体方式都需要根据病情来综合判断。

     

    最挣扎、最担心的就是颈部会留下明显疤痕,尤其是「蟹足肿」体质的人无法避免。所以很多人尽管肿瘤压迫,还迟迟不愿意接受甲状腺手术。

     

    其实现在的医疗条件,微创手术是完全可以实现的,术后的痛苦及疤痕问题并不严重。

     

    饮食6大注意

     

    1.科学吃盐:

     

    发生甲状腺结节时,要看有没有合并甲亢、甲减等。

     

    如果伴有甲亢,就需要忌碘饮食;如果伴有甲减,则可以适当补碘,可以吃加碘盐。

     

    但期间要注意监测病情,根据病情调整饮食。

     

    2.营养均衡:

     

    需要注意热量及营养物质的均衡。甲状腺激素控制着人体的各类代谢,一旦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人体代谢也会失常,此时更要注意营养物质的摄入,保证身体营养均衡。

     

    3.多吃高蛋白:

     

    高蛋白的食物对甲状腺结节有益,包括肉类、蛋奶类、豆制品类。

     

    4.多吃蔬果:

     

    蔬果对人体的作用很大,它们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特别是维生素B和维生素C,能够帮助甲状腺结节患者尽快康复。

     

    5.摄取「散结」食物:

     

    患者要多吃一些具有消结散肿的食物。患者在饮食上可以多吃猕猴桃、香菇、赤豆、薏米、大枣、等软坚散结的食物以及提高免疫力的食物。

     

    6.忌烟忌酒:

     

    除此之外,要忌烟、忌酒、忌肥腻、忌油煎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

     

    甲状腺结节若是任其发展会有致癌风险。

     

    所以,要积极治疗,良性结节目前治疗手段和效果都不错,预后通常较好,患者们可放心选择。

  • 中医理论并非源自于哲学,而是长期临床实践的结果!

     

    疫情爆发后,中医的连花清瘟和刮痧在国际上“大放异彩”,这之后,中国乃至世界对于“中医”又有了全新的认识[1]!

     

     

    自2019年12月末以来,在中国政府在强有力的政策和指挥下,新冠肺炎的疫情基本控制在国门之内,也为世界争取了2个多月的“缓冲期”。

     

    中药为何会发挥作用?

     

    目前,国内外通过大量研究,发现了一些对“疫毒”相关的现代多种病毒具有广谱性抑制作用的中草药。

     

    如有报道指出:广陈皮、桑寄生、藿香、紫苏叶、佩兰等对肠道病毒有抑制作用;黄芩、黄连、黄柏、银花、柴胡、贯众、连翘、大青叶、板蓝根、含羞草等对呼吸道病毒有抑制作用;多花水仙、接骨木等对乙型脑炎病毒有抑制作用;板蓝根、荆芥、薄荷等对腮腺炎病毒有抑制作用;蒲公英、鸭脚木等对疱疹病毒有抑制作用等。在抗病毒患者的治疗中也常用苦参等药物。

     

    需要注意的是,多数中药的抗病毒作用,往往不是特异性抑制病毒,而是通过调节机体的整体状态,起到阻止病毒侵害人体的作用。

     

    由此不难看出,中医对“疫毒”认识系统全面,从“疫毒”的成因、感染途径,到“疫病”的证候特点及治法、方药齐备,再到历代医家不计其数的成功治疗案例,均彰显中医辨证论治、局部与整体并重的优势。

     

    而中药复方的“多兵种、全方位”协同作战,更是战胜包括目前新冠肺炎在内的各种新疫病的关键所在,值得重视和推广运用[2]。

     

    以前,“刮痧”备受争议

     

    还记得很多年前的一个电影——刮痧。

     

    电影讲的是留居美国的一家人,因为孩子发烧使用刮痧退热,而被美国政府误会“虐童”,最终险些失去孩子抚养权的故事。

     

    但近些年“老外”也开始逐渐接受了“刮痧”这种常见的中医疗法!

     

     

    除了中药方剂之外,中医还有砭、针、灸、按跷、导引等治疗方法。

     

    其中,中医砭法刮痧也是可以治疗瘟疫的。参考中国历史,刮痧则是中医临床治疗瘟疫的重要方法之一。

     

    从中医角度,顾植山教授认为本次新型冠状病毒“COⅥD-19”疫情的发生,燥、湿、火、寒都有,六淫杂陈,错综复杂。

     

    “伏燥”和“木疬”之气是贯穿始终的病机之本,随时变化的火、湿、寒等是病机标。尤其新冠肺炎的重症,都是内燥较甚者。因此,把新冠病毒感染一概称为“肺炎”值得商榷。

     

    在治疗上,除了中药之法外,中医六术之首的刮痧,具疏通经络,驱邪外出之功,还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效。且刮痧方便易学,取材亦相当容易,易于推广[3]。

     

    刮痧也能提高免疫力?是真的!

     

    大量临床实验证明,李氏虎符铜砭刮痧发现,刮拭胸腺可有效激活机体T淋巴细胞输出量增加,提升自愈力、免疫力。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费景兰在临床通过刮拭胸腺对T细胞亚群影响进行初步研究,在刮痧前、刮痧后30min、24h、72h分别留取血标本检査T淋巴细胞。

     

    结果显示:

    1)刮痧前CD4/CD8、T细胞CD3(+)降低,提示机体免疫力低下;

    2)刮痧后30 min CD4/CD8、T细胞CD3(+)升至正常;

    3)刮痧后24h、72h后CD4/CD8、T细胞CD3(+)均处于正常范围,提示机体免疫力恢复正常。

     

    因此,刮痧可调动人体气血运动,达到强肺补气之功,在治未病及既病防变方面优势突出,可有效阻挡或减轻新型冠状病毒对人体的伤害。

     

    希望居家隔离群众或一线抗疫的医务工作者和老百姓都能够采取刮痧等方法,提高自身免疫能力,阻击疫情蔓延[3]。

     

    温馨提示:

    我们在这里郑重的提示您,如果发生了疑似症状,还是不要自己在家中坚持或者拒绝治疗,一定要去正规医院就诊,医院会根据您的情况采取正确的治疗!

     

    参考文献:

    [1]周东浩,中医整体观不同于西医整体观[A].医学争鸣,2019,06:45-48;

    [2]李济仁,李艳,新冠病毒来袭 中医为何可以发挥作用?[N].健康报,2020-3-18(005);

    [3] 王雷,费景兰,温媛媛,李道政.中医刮痧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实用中医内科杂志.https://doi.org/10.13729/j.issn.1671-7813.Z20200182

     

    审稿人 | 京东互联网医院 中医内科 主治医师 袁玉琴

    责任编辑 | 黑凤梨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